初中物理电磁学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671b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3.png)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的行为和电场、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磁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下面将对初三物理电磁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电荷和电场1. 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性质。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 电场的概念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是描述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电场的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有关。
3. 电场的描述和计算电场强度E的计算公式为E=K(Q/r^2),其中K是一个常数,Q为电荷的大小,r为距离电荷的距离。
二、静电场1. 静电的产生和消失静电的产生是因为物体上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荷,静电的消失可通过接地或放电来实现。
2. 静电场中的能量转化静电场中的能量主要有电势能和电场能,电场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电势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三、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流,导线传输电流,电器利用电流工作。
3. 电阻的概念和特性电阻是指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4.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多个电器,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分别通过各个电器,电流之和等于各个电器电流之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电压。
四、磁场和磁力1.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磁场是指磁铁或电流通过导线所产生的作用区域。
磁场具有方向和磁场线,磁场线由南极指向北极。
2. 电流产生的磁场根据安培定律,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在周围形成一个磁场。
3. 磁场对电流和磁铁的作用磁场可以对通过导线的电流产生力,称之为安培力。
磁场还可以对磁铁产生力,使磁铁具有磁力。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df2c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d.png)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整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内容主要包括静电学和电磁感应两个方面。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静电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性质: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荷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中的总电荷保持不变,电荷可以通过接触、摩擦、感应等方式转移。
- 电场的概念: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是一种物质的属性,用于描述电荷周围的作用力。
2. 静电场和电势- 静电场的特征:静电场是由静止不动的电荷产生的,具有方向和大小。
- 静电场的性质:静电场内电势能是电荷的函数,电场强度是电势的负梯度。
- 电势的概念: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势能。
3.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 静电力的概念:电荷之间由于静电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
二、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的概念:导体中的电流产生磁场,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 楞次定律:电磁感应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得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变化方向与原磁场变化的方向相反。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磁通量的概念:磁场垂直于导线的面积,是磁感线穿过该面积的数量。
3. 感应电动势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感应电动势的应用:电磁感应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中。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电压。
三、其他电磁学知识点1. 电磁铁和电磁漏斗- 电磁铁的原理:通过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实现吸附物体的功能。
- 电磁漏斗的应用:利用磁场对铁矿石进行吸附,实现矿石的分离。
2. 电磁波的概念- 电磁波的特点:电场和磁场交变产生的波动现象。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7e29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8.png)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电力与磁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应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整理一些初中物理电磁学的知识点。
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物理性质,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物理场。
正电荷周围产生向外的电场,负电荷周围产生向内的电场。
2. 质点电荷的电场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由电荷大小q和距离r决定,E=q/r^2。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正电荷的径向外,负电荷的径向内。
3. 均匀带电杆的电场均匀带正电荷的杆产生的电场强度与距离有关,E=kλ/r,其中k是一个常数,λ是杆的总电量,r是距离杆的距离。
4. 高斯表面和高斯定理高斯表面是一个想象的曲面,可以用来计算某个区域内电场大小。
高斯定理指出,通过高斯表面的电场通量正比于该表面包围的总电荷。
5. 电势能和电势差电势能是电荷放置在电场中时所具有的能量。
电势差是电势能的差异,用ΔV表示。
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沿着电力线移动时,电势降低的数值就是电势差,表示为V。
6.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E和电势差ΔV成正比关系,E=ΔV/d,d是两点间的距离。
7. 电容与电容器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量,用C表示,单位是法拉。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介质可以是空气、玻璃等非导体,也可以是电解质等导体。
8. 平行板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的电容器,由两个平行的导电板组成,中间有一层绝缘介质。
电容量C=q/V,其中q为电荷量,V为电压。
9. 串联和并联的电容器串联的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为1/C=1/C1+1/C2+1/C3+...,并联的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为C=C1+C2+C3+...。
10.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
1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势差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V/R,其中I是电流,V 是电势差,R是电阻。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368e2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e.png)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电磁知识点汇总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电磁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知识点进行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电荷和电场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它们可以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力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叫做库仑力。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的大小。
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E=F/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荷所受到的力,q为电荷的大小。
二、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截面的数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流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而产生的。
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
电流的方向被定义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三、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电阻器的长度、截面积和电阻率有关。
电阻可以阻碍电流的流动,使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
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它的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为电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四、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电磁感应是指由于磁场的变化而在闭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电磁感应的过程。
根据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确定。
电磁感应的应用包括电磁铁、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五、电磁波和光的折射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折射是光线穿过两种不同介质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的大小与光的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折射的应用包括透镜和眼镜等。
六、静电场和静电力静电场是由于电荷的分布而形成的场。
静电力是由静电场中电荷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磁学-PPT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磁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e120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e.png)
电磁继
电器就是利 用电磁铁控 制工作电路 得一种开关
高压工作电路 低压控制电路
S N
电与磁
S
S
N
N
S
N
N
S
S
N
N
N
电与磁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得作用 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与磁感
线方向有关
电与磁
2、电动机: ①原理: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 受力转动制成 ②换向器得作用
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电路 得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 割磁感线运动 时导体中会产 生感应电流
电与磁
2、发电机:
电与磁
交变电流
50Hz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磁学
电与磁
• 磁场 • 电生磁 • 电动机 • 磁生电
电与磁
1、磁极:磁性最强得部位 北极(N极):指北得磁极 南极(S极):指南得磁极
2、磁极得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电与磁
3、磁场:
①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A
②磁场方向得规定:
N
三个方向一致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 得方向定为该点得磁场方向
极性与电
流得关系可用 安培定则判定
NSΒιβλιοθήκη 电与磁3、电磁铁: 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得因素
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②应用:
电铃、电磁起重机、 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得,可以询问与交流
10
电与磁
继电器就是用低电压弱电流电 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得装置
③磁感线得方向:从N极指向S极
电与磁
④条形、蹄形磁体与同名、异名 磁极得磁感线分布
初中的物理电磁知识点归纳
![初中的物理电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bf750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7.png)
初中的物理电磁知识点归纳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的电磁力和电流的电磁作用。
初中物理电磁部分包含了电荷、电流、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的归纳:一、电荷与电场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
2.相同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3.在电场中,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电势能与电荷量和电场强度有关。
二、电流与电路1.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2.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流动方向相反。
3.电流的大小与电荷量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4.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单位为欧姆(Ω)。
5.伏特定律:电路中的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三、磁场与磁力1.磁体有南极和北极之分,相同极相斥,异性极相吸。
2.磁场是磁体所围绕自身形成的一种力场,磁力线从南极流向北极。
3.在磁场中,磁力使物体受到磁力作用。
4.磁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和物体中磁场线夹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5.磁力的方向垂直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磁感应线的方向。
四、电磁感应1.当电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时,会在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和导体运动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3.感应电流产生磁场,导致电感现象。
五、电磁波1.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通过真空或介质传播的波动现象。
2.电磁波的特点有频率(表示每秒内波动的次数)、波长(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空间距离)和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约为30万公里/秒)。
3.可见光是一种特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4.电磁波可以根据频率从低到高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电路、磁场与磁力、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电磁学初中物理
![电磁学初中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f499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0.png)
电磁学初中物理第一节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指南北。
(3)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①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①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4)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5)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①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7)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8)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①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①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①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2.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575d8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3.png)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电磁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初中阶段的电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电磁现象电磁现象是指与电荷和磁铁相关的物理现象。
常见的电磁现象有静电现象、电流现象和磁感应现象。
1. 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是充分接触后物体束于电荷不平衡的状态。
静电荷有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流现象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的方向决定。
3. 磁感应现象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穿过一个磁场时,导体中将会产生感应电流。
二、电磁场电磁场是指电场和磁场的总称。
1. 电场电荷的存在会形成电场。
正电荷产生的电场是从正电荷向外指向的,负电荷产生的电场是从负电荷向内指向的。
2. 磁场磁铁的存在会形成磁场。
磁场的方向由磁铁的北极指向南极。
三、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磁场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一个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2. 工业用电中的应用电磁感应的应用很广泛,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工业中的发电机。
发电机利用转动磁铁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转化为电能。
四、电路和电磁设备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电路中可以包含各种电磁设备。
1. 串联和并联串联是指多个电器连接在同一个回路中,电流依次通过各个电器。
并联是指多个电器分别与电源相连,电流分别流过各个电器。
2. 电阻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通常用欧姆(Ω)表示。
3. 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产生磁力的设备。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五、电磁波电磁波是指电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镜面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abd19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b.png)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能量和力的科学,而电磁学则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门分支,它研究电和磁现象之间的关系。
在初三学习物理时,电磁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电磁学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静电学1.电荷和元电荷: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元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位,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
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它表达为:F=k(q1*q2)/r^2,其中F为电场力,k为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大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3.电场和电场线: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它是一个矢量场,用来描述电荷对周围空间的作用力。
电场线是用来表示电场强度和方向的线条,它的方向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4.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电场强度描述了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它的计算公式为E=F/q,其中F为电场力,q为单位正电荷的大小。
电势差是两个位置之间的电势能差异,它的计算公式为ΔV=Ed,其中E为电场强度,d为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和电量: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它的计算公式为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通过导体的电荷数量,t为通过的时间。
电量是电荷的数量,它的单位是库仑(C)。
2.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计算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
电阻率是物质本身对电流的阻碍能力,它的计算公式为ρ=R*A/l,其中ρ为电阻率,R为电阻,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l为导体的长度。
3.欧姆定律和功率: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表达为V=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功率是电能转化的速率,它的计算公式为P=VI,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
4.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子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并联电路是指电子元件相互平行连接,电流分流。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09c1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7.png)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和磁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电磁学知识点:1. 电荷: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其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同。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电压是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原因,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性质、长度和截面积有关。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表明,电流(I)与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且与电阻(R)成反比,即 \( I = \frac{V}{R} \)。
6.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阻增加,电流相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压相同。
7. 电能和电功率:电能是电流通过电阻时消耗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
电功率是电能的消耗速率,单位是瓦特(W),计算公式为\( P = IV \)。
8. 电磁感应: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9. 磁场: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对磁体或运动的电荷有作用力的场。
10.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单位是特斯拉(T)。
11.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传播的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变化时,会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13.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产生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变化相反。
14.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设备,用于改变电压的大小。
15. 电动机: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电磁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b68d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f.png)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详细解析初中物理课程中,电磁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电磁学,我们可以了解电荷、电流、磁场等概念,理解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原理,并且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详细解析初中物理电磁学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属性,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周围会形成电场,电场是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对周围空间的影响力。
电场中的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电场强度决定,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伦。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电流的产生需要导体和电源,电源提供能量,导体提供电荷载体。
电流的方向可以用安培右手定则确定,即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是磁场的方向。
电路是电流在闭合路径上的流动,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形式。
3.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一个物理场,是磁力的作用区域。
磁场的产生需要有磁体,地球也有一个较弱的自然磁场。
磁体可以是永磁体或电磁体。
磁场中的物体会受到磁力的作用,磁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磁场的性质和物体在磁场中的位置决定。
磁力的单位是牛顿。
4.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荷受到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磁场变化可以是磁感线的密度变化、磁感线的方向变化、磁场的区域发生改变等。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变化的速率和方向相关。
感应电动势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
5. 电磁波与光波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包括射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光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是我们能够感知的一种波动现象。
光波的频率和波长关系确定了光的颜色,光波在媒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
6. 电磁感应应用电磁感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磁感应原理被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中。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5954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梳理电磁知识点梳理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磁场的产生与传播。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而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知识点是我们学习电磁学的基础。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常见的电磁知识点进行梳理,包括电荷、电流、电磁感应、电路等内容。
一、电荷和静电1. 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静电现象:当物体获得过多的电荷或失去电荷时,会产生静电现象。
例如,摩擦生电和电荷分离。
3. 静电力:同种电荷之间斥力,异种电荷之间吸引力。
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多少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静电场:电荷周围存在一个电场,对带电物体施加电场力。
二、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
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2.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但实际上电流是由负电荷向正电荷流动的。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量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3. 电阻和电阻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截面积有关。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5.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以流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到不同的通路。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三、电磁感应和电磁波1. 感应电流: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决定。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成正比。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ε = -dΦ/dt,其中ε是感应电动势,Φ是磁通量,t是时间。
3. 感应电动势和电磁感应:当导体绕过导体线圈的磁场线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ebe4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b.png)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电磁是物质世界中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涉及电和磁的相互作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磁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
本篇文章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电磁现象及基本概念1. 电荷:物质中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称为电荷。
电荷有正负之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形成的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静电:物体带有静止的电荷。
静电的产生与物体的摩擦和接触有关,常见的静电现象包括静电吸附和静电放电等。
4. 磁力:磁场中带有运动电荷的物体受到的力称为磁力。
磁力的单位是牛顿(N)。
5. 磁场:磁铁、电流等带有磁性物体的周围空间产生的一种区域叫做磁场。
磁场由磁力线表示,磁力线从南极指向北极。
二、电磁感应1. 磁感应强度:磁场中某一点受到的磁力与单位长导线通过该点产生的电流的乘积称为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2. 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发生相对运动时,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由于磁场的变化产生的电动势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关系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给出,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的变化率乘以导体的自感系数。
三、电磁场与电磁波1. 电场:电荷在空间周围产生的电场。
电场由电场线表示,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2. 电场强度: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的大小称为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仑(N/C)。
3. 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安培定律给出了电流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即电流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乘积等于通过该导体的电荷数目。
4. 电磁场的力线:通过荷质比的测量,发现电子被置于电场和磁场中时会受到力的作用。
力线表示电子在该场中所受的力的方向。
四、电磁感应的应用1. 发电机: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2. 电磁铁:电磁铁利用电流产生的磁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广泛应用于电磁吸盘、电磁起重机等领域。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https://img.taocdn.com/s3/m/ea4906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电磁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电荷、电场、电流、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初中电磁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静电学1. 电荷: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力的大小与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状态,可以用电场线来表示。
电场线的方向在正电荷处向外,负电荷处向内。
4. 电势能与电势: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不同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电势能。
电势能与电荷量和电势的乘积相等。
电势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5. 电容:电容器是存储电荷的装置,其容量称为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板间距离、板面积和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6. 静电感应:当两个导体靠近时,电荷会重新分布,导致电荷在导体表面的积累,这种现象称为静电感应。
7. 电介质:电介质是一种可以被极化的绝缘材料。
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的电荷会发生位移,形成极化现象。
# 电流1.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压:电压是驱动电荷在电路中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是伏特(V)。
电压等于电势差,是单位电荷在电场中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
3.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4.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5.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元件可以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摊。
6.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率,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或者电压乘以电流。
# 磁场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状态,可以用磁力线来表示。
中学物理电磁学知识
![中学物理电磁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8449a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e.png)
中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研究电荷和电流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电磁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固有的物理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电荷周围的一种物理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2. 静电场静电场是指电荷处于静止状态下所形成的电场。
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静电场中的重要概念包括电场线、电势差和电场强度。
3. 电场线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分布的线条,其切线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
电荷周围的电场线是以电荷为中心辐射状分布的。
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的强度,密集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强,稀疏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弱。
4. 电势差电势差是衡量电场能量转化的物理量,在单位正电荷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势。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差可以简化为点电荷电势公式:V = kQ/r,其中V表示电势差,k为库仑常量,Q为电荷量,r为距离。
5. 电场强度电势差的概念衍生出电场强度的定义。
电场强度是单位正点电荷所受的力,也可通过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联系为:E = -ΔV/Δx,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ΔV表示电势差,Δx表示距离。
6.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磁物体周围存在的物理场,它由磁荷形成。
磁荷分为南极和北极,同类磁荷相互排斥,异类磁荷相互吸引。
磁力是磁场中的物体所受到的力,与物体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线的角度有关。
7.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也称为磁场强度,它是磁场中单位面积垂直于磁场线的力的大小。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磁场线的方向相同。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8. 洛伦兹力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是荷质比乘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叉乘的结果。
初中物理电磁部分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电磁部分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052e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9.png)
初中物理电磁部分总结归纳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现象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磁学是一个核心内容,学好电磁学对于理解和应用许多其他物理概念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电磁部分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电场和电荷电场是指空间中具有电荷的物体周围所存在的一个特殊的场。
电荷是电场存在的来源,有正负之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库仑定律可以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大小。
二、静电场静电场是指电荷处于静止状态时所产生的电场。
静电场的特点是电场强度和电势在空间中都只与电荷的分布有关,与时间无关。
静电场的研究重点在于掌握电场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
高斯定理是静电场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高斯定理求得电荷分布对电场的影响。
三、电势和电势能电势是电荷周围电场对单位正电荷的作用力所做的功,是用来描述电场强度大小的物理量。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具有的能量,可分为静电势能和动能两部分。
电位移是电场力对电荷作用下单位正电荷的位移。
四、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播的现象,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晶体内的自由电子运动决定。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可以用公式I=U/R表示。
电路是电流在导线中流动的路径,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
五、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由电荷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场,同样是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物理量。
磁力是磁场对具有电荷的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它与电流的大小和导线与磁场的夹角有关。
洛伦兹力是描述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作用的重要定律,其大小与电荷的速度、电荷量和磁场强度有关。
六、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电磁感应是指电流通过导线时所产生的磁场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法拉第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定律,根据该定律可以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重要应用,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发明了电磁感应发电机等重要设备。
七、电磁波和光的本质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是光的传播形式之一。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ead0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f.png)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电荷和电流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电磁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知识进行汇总和总结。
1. 电荷和静电在初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到电荷的概念。
电荷是电的基本特性,电子带负电荷,而质子带正电荷。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当电荷积累在物体表面时,会产生静电。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指在导体中的电荷流动。
当电荷流动到时产生电流,其大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路则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路径,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3.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指电能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电流推动电荷流动的能力。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4.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在初中物理中,学生会学习到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概念。
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不变,而交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5. 磁场和磁力线磁场是一个物理现象,指物体周围存在的磁力的区域。
磁力线用于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从南极指向北极。
6. 电磁感应和发电机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的现象。
当磁场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周围的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速率成正比。
7.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这些波动称为电磁辐射。
8. 磁感线和电磁铁磁感线是用于表示磁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线。
磁感线总是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
电磁铁是指在通电时具有磁性的器件。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使电磁铁具有吸附铁物体的能力。
9. 高压输电和变压器高压输电是指通过高压电缆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需电地区。
这样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
变压器则是用于改变电压大小的设备。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9250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a.png)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梳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的相互作用及电场、磁场的生成与变化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础的电磁学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
1. 电荷与电场在电磁学中,电荷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特殊场,它是一种能量场。
电荷周围存在着一个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并对电荷施加力。
2. 电位差与电势差电位差即电压,它是衡量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变化的大小。
电位差的单位是伏特(V)。
电势差则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电位差和电势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通过电位差所做的功。
3. 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线电场强度表示在某一点的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电场力线则是表示电场中的一个矢量场。
电场力线越密集,表示电场强度越大。
4. 静电力与库仑定律静电力是两个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根据库仑定律,静电力与两个电荷的量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k * q1 * q2 / r^2。
其中F为静电力,k为比例常数,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5. 电容与电容器电容是指电荷在电压变化时所储存的能量大小,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可以将电荷储存在内部,常见的电容器有电容电池、电容器和平行板电容器。
6.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7.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磁力是在磁场中,导体中的电流受到的力。
根据安培定律,磁场力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导线与磁场之间的夹角的正弦成正比。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4df20b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33.png)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哎呀呀!初中物理的电磁学,那可真是超级重要又有趣的一部分呢!首先,咱们来说说电磁学里的基本概念。
啥是电?啥是磁?电,就像是一群活跃的小粒子在导线里欢快地奔跑!磁呢?就好像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能让铁制的东西被吸引住!第一,电流这玩意儿可得好好讲讲。
电流是啥?电流就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呀!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这可一定要记住喽!那电流的大小怎么算呢?这就得提到欧姆定律啦!I = U / R ,这里的I 就是电流,U 是电压,R 是电阻。
你说神奇不神奇?通过这个公式,咱们就能算出电流的大小啦!第二,说说电压。
电压就像是给电荷们的推动力,让它们能够勇敢地向前跑!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家里用的电,一般都是220 伏的,这可得小心,不能乱碰哟!第三,电阻也是个关键。
电阻就像是道路上的阻碍,让电荷跑起来不那么顺畅。
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都有关系呢!同种材料,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再来说说电磁感应!哇塞,这可太神奇啦!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这可是发电机的原理哟!还有电磁学里的那些公式,比如电功率的公式P = UI ,电功的公式W = UIt 。
哎呀,这些公式可都得牢记在心呀!磁场的知识也不能落下!磁感线,那可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哟!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 极出发,回到S 极。
再讲讲电磁铁!电磁铁就是带铁芯的螺线管,它的磁性强弱可以通过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来控制。
在生活里,电磁铁的用处可多啦,像电磁起重机、电铃,都是靠它工作的!还有电动机,这可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好东西!原理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总之呀,初中物理的电磁学知识点那真是丰富多彩,充满了奥秘和惊喜!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多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哟!相信大家都能在电磁学的世界里畅游,取得好成绩!加油哇!。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https://img.taocdn.com/s3/m/242970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4.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的静电力和运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中考物理中,电磁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将对中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静电学静电学是研究电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静电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定律:1. 电荷: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带有相同性质的电荷相互排斥,带有相反性质的电荷相互吸引。
2. 静电力: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符合库伦定律,即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高斯定理:高斯定理描述了电场线密度和电荷量之间的关系,它是电场理论的基础。
4. 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指电荷的移动或分布所导致的其它物体中的电荷分布情况。
二、电路和电流电路是指电器部件之间连接的通路,包括导线、电源、负载部件等。
在电路中会有电流的存在,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电路和电流方面有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定律:1.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指电路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而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行的因素,单位是欧姆。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所有电器部件依次连接在同一回路中,而并联电路是指各个电器部件并排连接在回路中。
4. 电源:电路中的电源是能够提供电流的设备,常见的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5. 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向负极流动,但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由负极向正极流动。
三、磁学磁学是研究磁场和磁性材料的科学,重点包括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和磁性材料等。
在中考物理中有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定律:1. 磁场:磁场是指磁力作用的区域,磁场的方向是自北极向南极,磁场按照磁力线的分布形状被划分为匀强磁场和不匀强磁场。
2. 磁场与电流:电流在导线中会产生磁场,并且与磁场的方向有关,根据安培定律,通过通有电流的导线所产生的磁场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并与导线到磁场线垂直的投影的长度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 、U 、R 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③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比。
④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 =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 给出,即R 与U 、I 的比值有关,但R 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 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Rx=U/I 电阻偏小。
R = ρ S L 滑动变阻器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 1=I 2=I 3=……In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 1+U 2+U 3+……Un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 1+R 2+R 3+……Rn理解:把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 1/U 2=R 1/R 2 U 1:U 2:U 3:…= R 1:R 2:R 3:…四、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 1+I 2+I 3+……In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 1=U 2=U 3=……Un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 1+1/R 2+1/R 3+……1/Rn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R 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R=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 1/I 2= R 2/R 1电功率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 2Rt= U 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 2Rt W 1:W 2:W 3:…Wn=R 1:R 2:R 3:…:Rn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 2t/R W 1:W 2= R 2:R 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 1+W 2+…Wn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度(kwh )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 ”“5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R 1R 2R 1+R2如:电能表月初读数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 )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 2R= U 2/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 2R P 1:P 2:P 3:…Pn=R 1:R 2:R 3:…:Rn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 2/R P 1:P 2= R 2:R 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 1+P 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 常用单位:千瓦(kw )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 额=U 额I 额=U 2额/R 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5W 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25W ,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 2额/P=2936Ω。
⑵ 当U 实 =U 额时,P 实=P 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 实<U 额 时,P 实<P 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 2/R 得 ②根据P=U 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则P ′= 如:U 实 = 1 2U 额 P 实 = 14P 额 当U 实 > U 额 P 实 > P 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P 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 灯L 1“220V 100W ”, 灯L 2“220V 25W ”相比较而言,L 1灯丝 粗短 ,L 2灯丝 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 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 2亮,两灯并联时,灯L 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 额 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 的用电器工作1h 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 、J 、s ”、“kw 、 kwh 、h ” 6、测量:Ⅰ、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 三 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P 实 P 额 U 2 额U 2实 = P = RU 2n 2 1 n 2 1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
Q1:Q2:Q3:…Qn=R1:R2:R3:…:Rn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 Q1+Q2+…Qn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4、应用——电热器: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四生活用电(一)、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⑴低压供电线: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