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落花》诗词赏析
朱淑真《落花》原文译文鉴赏
![朱淑真《落花》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3f331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7.png)
朱淑真《落花》原文|译文|鉴赏《落花》是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
诗写得含蓄而深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落花》原文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译文及注释译文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注释青帝:掌管春天的神,又称东君,东皇。
鉴赏朱淑真是位知名度相当高的才女,她的《断肠集》不知感动过多少同样在深闺中惆怅无限的女子。
不少人对央视版《红楼梦》中的这一幕记忆犹新:苦命的香菱,于深夜里对着滴泪红烛正在读这本《断肠集》。
然而,此时却传来夏金桂的一声狮吼,她悚然一惊,忙丢下诗集去服侍那个悍妇。
蜡烛红泪点点,滴在这“断肠”两个字上。
《千家诗》编选者大概是一些老儒,他们选的诗,士大夫气浓,头巾气冲,重男轻女,对于才女们的诗几乎不选。
但奇怪的是,他们不选李冶、薛涛、鱼玄机,也不选李清照,却偏偏选了两首朱淑真的诗。
这让一贯喜?八卦的江湖夜雨不禁相信起原来一直不大相信的传闻——朱淑真是朱熹的侄女。
前面一再说过,《千家诗》选编者最“粉”程朱,只要和程朱有关系的,优先录入。
不过朱淑真的作为,可和程朱那一套截然相反,她曾“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也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做出一系列放纵大胆、惊世骇俗的举动。
《千家诗》的旧本原注说:“花正开而芳姿艳丽于连理枝头,如少年夫妇燕婉和谐也,花开而遇嫉妒之风雨相催,百花摇落如夫妇不幸,中道分离乖阻也,安得青帝常主四时,使连理花常开并蒂,而无风雨纷纷之摇落也。
”?对于朱淑真来说,她对“连理枝”的态度,前后是大不一样的。
这首诗想必是作于朱淑真的少女时代。
何以见得?因为这首诗中还句句怜惜“连理枝”来着,此时的朱淑真,心中的“连理枝”应该不是她未来嫁的老公那样子。
唐诗三百首之《落花》鉴赏
![唐诗三百首之《落花》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8ec7b0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6.png)
唐诗三百首之《落花》鉴赏唐诗三百首之《落花》鉴赏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阳(今河南郑州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唐代诗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诗鉴赏这首咏物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
当时,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得罪了牛党的令狐,境况极糟。
自然景物的变化极易引发他的忧思愁,于是便借园中落花隐约曲折地吐露自己的心境。
诗一、二句“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写落花景象,“ 小园花乱飞”一句不过是人皆可道之景,并不新奇;妙就妙在首联两句之间的联系。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去本无必然的联系,但诗人却说花是因客去才“乱飞”,落花成为有情物,这种因果关系的描写颇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
落花虽然早有,客在时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孤独惆怅之情袭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落花,而且生出同病相怜的情怀。
三、四两句“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分别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
诗人是立于“高阁”向下俯视,所以园内景象尽收眼底。
这两句对落花本身的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骚动不安。
此时此刻,在他眼前出现的“落花”和“斜晖”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自然现象,而是同人一样充满感情具有生命的事物,它们象是在同自己十分美好的青春和年华告别。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意思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718b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8.png)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意思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出自宋·朱淑真的《落花》。
原句的意思是:花儿凋落了,春天的芳香依旧浓烈,而天气还有几天也会是晴朗明媚的。
此诗抒写了对时光流逝、春光难留的慨叹,表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缕缕思乡情结。
全诗语言工巧,用字准确,含义颇丰。
这首诗以“花落春仍在”表达了即使花儿凋谢春天也不会离开的美好意愿,告诉我们只要美好的情感和品质还在,即使时光久远,也能让人回味悠长。
因此,“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启示。
中国宋词鉴赏-《落花》
![中国宋词鉴赏-《落花》](https://img.taocdn.com/s3/m/e3a759e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1.png)
中国宋词鉴赏-《落花》《落花》是北宋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破题,刻画落花时一片迷离凄苦的景象,状物而不滞于物。
颔联承上“落”意,从时空角度深入描绘了落花的全过程,极缠绵悱恻之致。
颈联以沧海客归,珠犹迸泪,章台人去,骨尚遗香,比喻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落花》的宋词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落花》宋代: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译文及注释译文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
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
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
注释坠素:坠落的白花。
翻红:凋谢的红花。
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汉唐时指贵妇人住所,元明以来,逐渐转化为妓院的代称。
这里仍用作本义。
望:这里读平声。
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
半面妆:化了一半的妆。
徐妃在他来时,故意作半面妆(即只在半边脸上化妆)等待他。
沧海:古代通称今黄海、东海海域为沧海,南海海域则称南海或涨海。
只有南海才产珍珠,此处沧海泛指诸海。
语意本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
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泣泪成珠。
这里指以蚌生珠喻人落泪。
章台:西汉都城长安中的一条繁华街道。
骨:指花瓣。
传:招引。
蜜房:蜂窝,特指蜂藏蜜的所在。
品评这是一篇构思十分精巧的咏物诗。
我国古代美学认为,摹写物景,大体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要形似,即能传达出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
其次就是要形神兼备,即除了事物的外部特征外,还要进一步体现出蕴藏于事物形体中内在精神实质来。
《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上)
![《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上)](https://img.taocdn.com/s3/m/e50c4e3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9.png)
《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上)《红楼梦》既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书中涉及的宗教哲学、典章制度、人物典故、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服饰饮食、风俗游艺、园林建筑、陈设器用、经济地理、生物医药等内容,正如清代《红楼梦》评点家王希廉所说,“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岂别部小说所能望见项背”。
既然如此,繁荣的大宋文化自然也在多方面展示于曹雪芹及续作者的笔下。
宋诗洋洋大观宋代文学作品在《红楼梦》中多有体现,以宋诗最多,有直用、改用,也有化用。
第5回《红楼梦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句中“机关算尽”出自黄庭坚《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垅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原作表达的是对牧童闲适生活的赞美,《红楼梦》用此典是预示王熙凤的结局。
同一回《红楼梦曲·世难容》咏妙玉,其中“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预示妙玉的遭际。
这里的“肮脏”读音为kǎng zǎng,意思是刚直不阿。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诗:“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第17回,贾政带宝玉和一群清客参观大观园。
看到迎面的翠嶂,贾政十分喜欢,清客们附和“极是。
非胸中大有丘壑,焉想及此”。
“胸中大有丘壑”出自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胸中原自有丘壑”诗句,是赞誉苏轼的才情。
来到稻香村,随从说“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
“范石湖”即范成大,号石湖居士,“田家之咏”指其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
说到“袭人”的名字,一向严格要求宝玉的贾政不喜欢,问由来,宝玉只好交代:“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
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这一诗句源自陆游《村居书喜》,原句为“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个情节在第23回中。
第38回,大观园赏桂品蟹咏菊后,大家又有一连串的“螃蟹咏”。
宝玉自嘲吃蟹馋相:“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含蜜蜂的古诗词
![含蜜蜂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32e540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2.png)
含蜜蜂的古诗词1. 《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赏析:这首诗中蜜蜂是极为勤劳的形象。
它们在平地、山尖各处忙碌,占尽无限风光并非为了欣赏美景,而是辛勤采蜜。
诗人借蜜蜂来比喻广大的劳动者,他们辛苦劳作,创造出无数的财富,然而最终成果却被他人占有,表达了对劳动者深深的同情。
蜜蜂在这里成为了劳动者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蜜蜂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平,那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深沉而内敛。
2. 《偶成》——饶节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赏析:在这首诗里,蜜蜂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活泼的气息。
诗人描绘出蜜蜂两腿上沾满花粉,大如茧的模样,从侧面暗示出蜜蜂的勤劳。
前山花已开,蜜蜂忙碌地采蜜,这一景象与松下柴门紧闭、只有蝴蝶双飞的静谧画面形成对比。
蜜蜂在这里是生机与活力的象征,它的忙碌体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
虽然诗中没有像罗隐的诗那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但却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中的小景,蜜蜂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的和谐。
3. 《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赏析:此诗虽未直接描写蜜蜂,但蜜蜂的缺席却也值得玩味。
雨前花间有蕊,蜜蜂本应忙碌其间,然而诗中不见蜜蜂,只有蛱蝶飞过墙去。
这里通过对比,更显出蜜蜂与花朵关系的紧密。
蜜蜂通常是勤劳地在花朵间采蜜,是花朵的常客。
而这里蜜蜂的缺失暗示着雨对花朵的破坏,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场景变得有些寂寥。
从侧面烘托出蜜蜂在正常情况下与花朵相伴的忙碌景象,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蜜蜂的勤劳形象。
4.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赏析:这首诗中没有直接提及蜜蜂,但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草青柳黄、桃李芬芳的景象中,蜜蜂应该是忙碌的。
美得令人窒息的诗词
![美得令人窒息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cf95d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3.png)
美得令人窒息的诗词1.《落花》年代: 宋: 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2.《离思》年代: 唐: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送别》年代: 唐: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4.《稻田》年代: 唐: 韦庄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5.《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6.《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年代: 清: 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7.《渭城曲》年代: 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春夜洛城闻笛》年代: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10.《竹枝词》年代: 唐: 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的' 1.《落花》年代: 宋: 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2.《离思》年代: 唐: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送别》年代: 唐: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4.《稻田》年代: 唐: 韦庄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5.《柳枝词》年代: 宋: 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落花》古诗原文及赏析
![《落花》古诗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8f03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6.png)
《落花》古诗原文及赏析【诗句】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出处】唐·李商隐《落花》。
【意思】诗人以无限的感慨抒写了用生命打扮春天的花朵,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所得只是飘落凋残、沾人衣裙的凄凉结局。
两句诗语意双关、凄惋悲伤,也映照了诗人自身的经历。
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的情感哀怨动人,可见出诗人的大家手笔。
【全诗】《落花》[唐].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①二句意谓居于高阁的客人竟然离去了,小园中的落花正杂乱地飞落。
②花朵高低不齐地纷纷落下,连续覆盖小径曲陌,临空飞舞似遥送夕阳斜晖。
参差(cen ci):高低不齐貌。
曲陌:弯曲的小路。
迢递(tiao di):远貌。
③二句意谓落花委地使多情人肠断而不忍扫,望穿双眼,望春和人留下,但却都无情地归去了。
④二句意谓有情的芳心(花心、人心)随着春尽而完结,只剩下泪下沾衣而已。
【赏析】诗的首联写客人离去,花已落下,极为平淡,然而妙就妙在诗人把两件本来不相干的事物硬是拉拢在一起,如此一来,“连落花亦看作有情矣!”(《李义山诗集笺注》)。
如此写法看似无理实则有理,这便是触景伤情,因情而写物。
颔联承接上联,进一步描写落花“乱飞”情状。
“参差”为所见落花惨状,是客观现实,“迢递”是拟人手法,是因情而写。
落花参差与曲陌而“连”,仿佛与诗人情绪相通;“迢递”而“送”竟是让人留恋的太阳,这两个字用的'很好。
也正是这两个字才把作者的情绪传给所咏之物,又把所咏之物的伤感带给诗人。
落花已不再是普通落花,而是作者感情传达的对象,因而诗人“断肠”而“不忍扫”,诗人希望花不要再落,可是“眼穿”了,花“仍欲稀”,作者此时心情自然无比悲伤。
尾联是作者对落花的感慨,更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哀凄自怜:花以生命点缀春天,最终却凋零残损,沾人衣裙。
诗人空怀壮志,而屡遭挫折,施志无门,只有悲哀,泪落沾衣而已。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朱淑真《蝶恋花送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朱淑真《蝶恋花送春》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025b4ccaaedd3383c4d3b6.png)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译文】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
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注释】1、系:拴住。
2、青春:大好春光。
隐指词人青春年华。
3、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4、犹自:依然。
5、杜宇:杜鹃鸟。
6、便作:即使。
7、莫也:岂不也。
8、“把酒”句:把酒,举杯;把,持、拿。
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
此句与王灼《点绛唇》“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席卷西山雨”写法相似。
9、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赏析一】惜春伤春,留春送春,词中常调。
这首“送春”词却别具一份女词人的巧思妙想与慧心深情。
上片化景物为情思,纯从“楼外垂杨”着笔。
从风飘柳絮的景象看,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而非细叶新裁的仲春嫩柳,这样方与送春之旨吻合。
杨柳依依的形象和折柳送别的风习使人们从柳条想到送别,原很自然;但从“垂杨千万缕”想到它“欲系青春”,却是女词人的独特感受。
从“送”到“系”,虽只在一转换之间,却包含了想象的跨越飞跃,进一步写出了柳的缱绻多情。
那千万缕随风荡漾的柳丝,像是千万缕柔曼的情思,力图挽住春天。
然而“少住春还去”,春毕竟是留不住的。
他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的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奇思妙想。
柳絮的形象,在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一类想象。
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
朱淑真《落花》译文及鉴赏
![朱淑真《落花》译文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cc424e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c.png)
朱淑真《落花》译文及鉴赏《落花》是由朱淑真所创作的,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落花》,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落花》宋代: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落花》译文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落花》注释连理枝:两棵树连生在—起,枝叶交缠。
诗人常以之比喻夫妻恩爱。
催:催促。
愿:希望。
青帝:传说中的春神,主管春季节令。
莫遣:不要让。
点翠苔;指花瓣飘落,点缀在翠绿的苔藓之上。
《落花》赏析惜春和怜花的情感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珍惜,而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促的叹惜、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
也就是所谓的写景以自况,借花以自怜。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怜花、葬花最明显也最强烈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
前两句写象征邪恶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写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
诗写得含蓄而深情。
唐代的孟浩然曾写过一首有名的“惜花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春眠中被欢快的鸟啼惊醒,想来当时还并未完全从梦中清醒,却唯独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和遭风雨的花。
怜花之情写得很是生动。
而这首朱淑真的诗,惜花之情却写得更是直露。
起首两句,展开的似乎是一种搏斗的场面,一方面是正在开的弱花,另一方则是满怀妒意的横雨狂风,作者用“正”和“便”两个字突出了其间时间的紧迫,有搏击的紧张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花开正好,风雨何急,但是在作者眼里,横雨狂风夹着妒意向落花袭来时,已经成为人间暴虐力量的化身,而那正当新鲜、美好而又娇嫩的花枝则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作者眼中不仅仅只有落花,还有落花般不幸的人生、世事:人之无力掌握捉弄人的命运,而人间暴虐的力量往往占上风。
《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b299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e.png)
《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落花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①烟忍相望。
将飞更作回风舞②,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
②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
(1)诗首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分析。
(5分)(2)本诗写“落花”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参考答案(1)白花坠落,红花凋谢,残红满地,烟雨青楼,烘托了一种迷离凄苦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奠定了忧伤的基调,照应标题“落花”。
(意象描绘2分,迷离凄苦1分,基调,照应各1分)(2)借代,以“素”“红”代指花,写出花的娇艳,而“坠”“翻”形象地写出了红颜薄命,花的凋谢,表达了诗人的叹惋之情。
(修辞1分,分析2分)比喻,第二联作者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以美女喻花,别具匠心,写出了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扰坚持到底的精神。
拟人,首句“花自伤”,人也就更不忍相望了,显得更加感人;末联花把自己的芳心已经交给蜜蜂,就无意招引蝴蝶了,写出了落花的精诚专一,表达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
(写出任意两种,分析得当即可给6分,其它手法,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二1.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首联和颔联进行赏析。
(5分)【答案】诗歌的前两联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落花。
(1分)首联中用颜色“红”和“素”借代落花;(1分)第二联中用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
(1分)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落花的姿态和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
(2分)2.诗写到了落花,寄寓了什么情感,结合诗歌进行简要分析。
答: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各自伤”“忍相忘”表达作者不忍花落的伤感和惋惜。
通过“花落犹舞”“骨有遗香”“付芳心与蜜房”表达了作者对落花精神的之情。
(2分)(3)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描写花开易逝的诗词
![描写花开易逝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0b0ba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c.png)
描写花开易逝的诗词1.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 李煜《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3.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4.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5.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7.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9.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0. 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 王国维《蝶恋花》:“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12. 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3. 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4. 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15. 朱淑真《落花》:“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16. 薛涛《春望词四首·其一》:“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17. 李商隐《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18. 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19.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1. 李煜《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2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3.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4. 苏轼《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
”25.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朱淑真的诗词
![朱淑真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b1677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1.png)
朱淑真的诗词
朱淑真是一位宋代女诗人,她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情感和生活的体验。
以下是一些她的作品:
1、《秋日有感》
宋朱淑真
深秋时节雾蒙蒙,寒气袭人入骨中。
夜半归来灯烛明,卷帘依旧月明中。
2、《落花》
宋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3、《春景》
宋朱淑真
春光处处皆宜人,桃柳当春最可人。
日暖风晴相媚好,如何能不醉只醺。
4、《春宵》
宋朱淑真
梦回酒醒春愁怯,宝鸭烟销香未歇。
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
5、《有感》
宋朱淑真
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
故人何处草堂碧,撩乱寸心天一涯。
落花古诗赏析
![落花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3755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0.png)
手法:落花诗与其他诗歌 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意境:落花诗与其他诗歌 在营造意境上有何异同?
影响:落花诗对其他诗歌 有何影响?其他诗歌对落 花诗有何影响?
感谢观看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意象:落花、流水、春草等,象征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通过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情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技巧: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把握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情感表达:通过诗歌中的 词语、修辞手法等,理解
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落花诗的影响和价值
落花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落花诗是中国古代 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落花诗反映了古代 文人对自然、人生 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和思考,具有很高 的思想价值。
落花诗在文学史上 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文学史上 的瑰宝”。
落花诗在文学史上 具有广泛的影响, 不仅影响了中国古 代文学的发展,也 对现代文学创作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落花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美学价值:落花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艺术特色:落花诗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影响:落花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价值:落花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 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落花诗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
落花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 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和
思考
落花诗体现了诗人的人文 精神和思想内涵,如对生 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落花诗词集锦(15首)
![落花诗词集锦(15首)](https://img.taocdn.com/s3/m/ffbcd04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03.png)
落花诗词集锦(15首)1.落花诗词集锦篇一《落花》(唐·严恽)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和严恽秀才落花》(唐·杜牧)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2.落花诗词集锦篇二《落花》(唐·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3.落花诗词集锦篇三《和严恽落花诗》(唐·王枢)花落花开人世梦,衰荣闲事且持杯。
春风底事轻摇落,何似从来不要开。
《游城南十六首·落花》(唐·韩愈)已分将身著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
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唐·李商隐)晴暖感余芳,红苞杂绛房。
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
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
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5.落花诗词集锦篇五《叹落花》(唐·韦庄)一夜霏微露湿烟,晓来和泪丧婵娟。
不随残雪埋芳草,尽逐香风上舞筵。
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飘红堕白堪惆怅,少别秾华又隔年。
6.落花诗词集锦篇六《落花》(宋·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7.落花诗词集锦篇七《落花》(宋·陆游)山杏溪桃次第开,狂风正用此时来。
未妨老子凭栏兴,满地残红点绿苔。
8.落花诗词集锦篇八《落花》(宋·杨万里)红紫成泥泥作尘,颠风不管惜花人。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许春。
《相见欢》(清·纳兰容若)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10.落花诗词集锦篇十《荷叶杯》(清·纳兰容若)帘卷落花如雪,烟月。
谁在小红亭?玉钗敲竹乍闻声,风影略分明。
化作彩云飞去,何处?不隔枕函边,一声将息晓寒天,肠断又今年。
11.落花诗词集锦篇十一《蝶恋花》(宋·欧阳修)面旋落花风荡漾。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42667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d.png)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1落花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翻译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
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
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
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
注释坠素:坠落的白花。
翻红:凋谢的红花。
望:这里读平声。
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
半面妆:化了一半的妆。
徐妃在他来时,故意作半面妆(即只在半边脸上化妆)等待他。
沧海:古代通称今黄海、东海海域为沧海,南海海域则称南海或涨海。
只有南海才产珍珠,此处沧海泛指诸海。
这里指以蚌生珠喻人落泪。
章台:西汉都城长安中的一条繁华街道。
骨:指花瓣。
传:招引。
蜜房:蜂窝,特指蜂藏蜜的所在。
品评这是一篇构思十分精巧的咏物诗。
我国古代美学认为,摹写物景,大体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要形似,即能传达出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
其次就是要形神兼备,即除了事物的外部特征外,还要进一步体现出蕴藏于事物形体中内在精神实质来。
而最高的要求则是遗貌取神,即为了更精确更丰富地表现客观事物,诗人和艺术家有时会故意忽略它们的某些外部形态以突出其内在的精神。
宋祁这篇诗,写的是绿暗红稀的时节,凄烟零雨的光景。
诗人一上来便想到了不但人会惜花,花也会自惜,所以先写出首句,然后才继以次句,花即各自伤,人也就更不忍相望了。
这便形成了一种令人伤感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调子。
一般人都以花比喻美女,而宋祁却反过来,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
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而最重要的则是这两句诗还象征着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因此为后世所推重。
《落花》朱淑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落花》朱淑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0008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b.png)
《落花》朱淑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落花》是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这首诗的意思是:连理枝头的鲜花正在盛开,却遭到了妒花风雨的摧残。
我希望司春之神能够永远掌管春天,不让那繁花缤纷的花瓣飘落在青苔之上。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摧残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公正和美好的渴望。
起句“连理枝头花正开”,描绘了连理枝上的鲜花盛开的景象,连理枝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或友谊,这里的花正开,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正在发展。
然而,“妒花风雨便相催”,一句突然转折,描绘了风雨摧残鲜花的情景。
妒花风雨象征着世间的嫉妒和恶意,它们无情地摧残着美好的事物。
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美好与丑恶的对立。
后两句“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诗人希望春神能够永远掌管春天,让鲜花常开不败,不要让风雨随意摧残它们。
青帝是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诗人在这里祈求青帝的庇护,实际上是表达了对公正和美好的渴望。
最后“莫遣纷纷点翠苔”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风雨过后,花瓣飘落,点缀在青苔上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了落花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比鲜明:诗中通过连理枝与妒花风雨的对比,美好与丑恶的对比,突出了主题。
2. 借景抒情:诗人借风雨摧残落花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3. 象征手法:诗中连理枝象征美好爱情或友谊,妒花风雨象征世间的嫉妒和恶意,青帝象征公正和美好,运用象征手法,使诗更具表现力。
4. 语言优美: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如“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等句,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总之,《落花》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摧残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公正和美好的渴望。
诗的艺术特色鲜明,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好诗。
诗词鉴赏---落花,在古诗词中留住最美的瞬间
![诗词鉴赏---落花,在古诗词中留住最美的瞬间](https://img.taocdn.com/s3/m/996842b54693daef5ff73d0d.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花
宋-蔡襄
何事苍苔数点红,晓来花片落春风。
可怜春色兼花尽,今古此情无处穷。
落花
宋-赵葵
他乡桃李为谁栽,逗晓轻红带露开。
一夜风姨妒颜色,落花无数点苍苔。
已与吹开复吹谢,无情毕竟是春风。
落花
元-郝经
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
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
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漫一尊。
狼籍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落花
明-薛蕙
今朝卷帘坐,时见一花飞。
不惜芳菲尽,春风稍稍稀。
落花
宋-释宝昙
阆苑春归去,愁人有落红。
锦茵铺地密,蝶梦绕枝空。
素艳随流水,馀香散晓风。
日斜深院静,不见卖花翁。
落花
宋-释智圆
花开花落尽由风,数日荣衰事不同。
庭下晚来犹可翫,绿苔芳草缀残红。
落花
宋-王炎
小园数树杂花开,零落无声覆绿苔。
休恨五更风雨急,明年春色自归来。
落花
宋-宋祁
前溪夜雨锦张红,坠萼残英绕暗丛。
落花_落花的诗意及赏析
![落花_落花的诗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f9616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8.png)
落花_落花的诗意及赏析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
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落花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
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原文:《落花》唐代: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客竞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高远貌。
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诗意: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赏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首联是说,高阁上的游客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已经随风飘零纷纷乱飞。
诗一开始便写落花景象,前人称赞它发端“超忽”。
其实,“小园花乱飞”一句不过是人皆可道之景,手法平平,并不新奇;妙就妙在首联两句之间的联系。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人来去本无必然的联系,但诗人却说花是因为客人去了才“乱飞”,这样一来,连落花也看作有情的了。
这种因果关系的描写颇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
落花虽然早有,客人在时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孤独惆怅之情袭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绿花,而且生出同病相怜的情思。
两句诗不单写花,也兼写人,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颔联是说,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淑真《落花》诗词赏析
落花
宋代: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译文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
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
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注释
青帝:掌管春天的神,又称东君,东皇。
赏析
朱淑真是位知名度相当高的才女,她的《断肠集》不知感动过多少同样在深闺中惆怅无限的女子。
很多人对央视版《红楼梦》中的这个幕记忆犹新:苦命的香菱,于深夜里对着滴泪红烛正在读这本《断肠集》。
不过,此时却传来夏金桂的一声狮吼,她悚然一惊,忙丢下诗集去服侍那个悍妇。
蜡烛红泪点点,滴在这“断肠”两个字上。
《千家诗》编选者大概是一些老儒,他们选的诗,士大夫气浓,头巾气冲,重男轻女,对于才女们的诗几乎不选。
但奇怪的是,他们不选李冶、薛涛、鱼玄机,也不选李清照,却偏偏选了两首朱淑真的诗。
这让一贯喜?八卦的江湖夜雨不禁相信起原来一直不大相信的传闻
——朱淑真是朱熹的侄女。
前面一再说过,《千家诗》选编者最“粉”程朱,只要和程朱相关系的,优先录入。
不过朱淑真的作为,可和程朱那一套截然相反,她曾“娇痴不怕
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也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做出一
系列放纵大胆、惊世骇俗的举动。
《千家诗》的旧本原注说:“花正开而芳姿艳丽于连理枝头,如
少年夫妇燕婉和谐也,花开而遇嫉妒之风雨相催,百花摇落如夫妇不幸,中道分离乖阻也,安得青帝常主四时,使连理花常开并蒂,而无
风雨纷纷之摇落也。
”?对于朱淑真来说,她对“连理枝”的态度,前
后是大不一样的。
这首诗想必是作于朱淑真的少女时代。
何以见得?因为这首诗中
还句句怜惜“连理枝”来着,此时的朱淑真,心中的“连理枝”应该
不是她未来嫁的老公那样子。
少女时的朱淑真,对将来的另一半要求
挺高的,她有首《秋日偶成》诗这样写道:“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
心事属他谁。
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
哪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据载,朱淑真后来嫁了个庸俗不堪的
商人,明《尧山堂外纪》中称:“其夫村恶,蘧篨戚施,种种可厌。
”对于这几句的注解,不妨借柏杨先?笔下的文字来诠释:
“巧妇嫁了拙夫,真是人间的不公平,人人见了都要跺脚,盖深
惜之也。
像《断肠诗词》的作者朱淑贞女士,以一代才女,竟嫁了个
不识之无的庄稼汉,死后她的丈夫把她的诗稿词草,一把火烧掉,其
愚如猪,虽把他碎尸万段,不能消心头之恨,跟那种男人同床共枕,
简直是奇耻大辱……”
所以,后来朱淑真写的诗,就不惋惜“连理枝”了,她恨死“连
理枝”了,后来她又写了这样一首诗:
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