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单
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
![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0454447f01f69e3143329467.png)
答案:(1)A (2)0~0.6 A
(3)2.4
3.用下列器材组成描绘电阻R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如图 所示中实物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 A(量程200 μ A,内阻约200 Ω );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10 kΩ ); 电阻R0(阻值约20 kΩ );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 ,额定电流1 A); 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3)如图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 两个上述小电珠组成串并联 电路, 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 V的 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 流过电珠H2电流的两倍,则流过 电珠H1的电流约为________________ A. [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电珠两端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 这说明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分压接法,故应选用甲图. (2) 在方格纸上根据 U - I 数据描点、连线,其U - I 图象如图.随U 和I的增大,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其电 阻变大.
(3)因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电珠H2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H1的电 流是流过灯H2电流的3倍,而灯H1、H2两端的电压之和为3 V,在(2) 描出的 UI 图象中,找出一个电流 I 对应的电压 U1 ,再找出 3I 对应 的电压U2,直到U1+U2=3 V为止. 最后得出结果,流过电珠L1的电流为0.21 A [答案] (1)甲 (2)UI曲线见解析图 变大 (3)0.21
③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接可调,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④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 接法电路简单、耗能低. 三、实验器材 小电珠(“4 V、0.7 A”或“3.8 V、0.3 A”)、4 V~6 V学生电源、 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 四、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 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右图的原理 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500d7bdd36a32d7275814f.png)
2020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篇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1。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
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五、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 端,如图:2。
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
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八、实验结论1。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2。
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
实验一 测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一 测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469433ca04a1b0717fd5dda8.png)
实验一: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一、实验原理根据伏安法测电阻,测出多组U-I值,然后做出U-I图像。
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像的斜率是线性元件的电阻;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
二、实验的考察层次层次1:仪器的读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层次2:实验电路图。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层次3:仪器的选择:滑动变阻器选小电阻。
层次4:数据处理。
设计坐标,做U-I图像,或者I-U图像,计算电阻。
层次5:电表量程不够时需要改装电表(改装电压表所需的电阻与电压表内阻几乎相当,改装电流表所需的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几乎相当)【2016 天津与2012 四川相似度很高】三、高考题呈现的特点1.主要考察了电路图的分压接法电路图及实物图的连接。
2.仪器的选择问题,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电压表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电流表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流选择,滑动变阻器选小电阻】3.内外接法的误差分析4.根据测出的数据做U-I图像(注意图像都是曲线)【典型立体剖析】考点1:实验原理和仪器选择★★[例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小灯泡:规格为“3.8 V0.3 A”B.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0.5 ΩC.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1 Ω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为5 kΩ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F.电池组:电动势6 V,内阻约为1 Ω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1)为了使测量尽可能地准确,需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逐渐增大到3.8 V且能方便地进行调节,因此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器材前选项)(2)根据你选用的实验电路,将如图所示的器材连成实物电路.答案(1)B(2)见解读图解读(1)因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 A,为减小读数误差,应让指针偏角大一些,故电流表选B.(2)由电流表外接和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由电路图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例2]有一个小灯泡标有“4 V 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择:A.电压表(0~5 V,内阻10 kΩ)B.电压表(0~15 V,内阻20 kΩ)C.电流表(0~3 A,内阻1 Ω)D.电流表(0~0.6 A,内阻0.4 Ω)E.滑动变阻器(10 Ω,2 A)F.滑动变阻器(500 Ω,1 A)G.学生电源(直流6 V)、开关、导线若干(1)实验时,选用图中甲而不选用图乙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3)把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实物电路图.解读因实验目的是要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多次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故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分压式电路合适,这样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且能方便地测多组数据.因小灯泡额定电压为4 V,则电压表选0~5 V的A而舍弃0~15 V的B,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0.5 A,则电流表只能选D.滑动变阻器F的最大阻值远大于小灯泡内阻8 Ω,调节不方便,故舍去.小灯泡内阻为电流表内阻的80.4=20倍,电压表内阻是小灯泡的10×1038=1 250倍,故电流表采用了外接法.答案(1)描绘小灯泡的I—U图线所测数据需从零开始,并要多取几组数据(2)A D E (3)如下图所示.考点2: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例3】图中所示器材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开关S闭合之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端.(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说明】:1.实验原理图2.数据描点,画图★★【例4】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小灯泡标有“6 V 3 W”的字样,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8 V,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R1标有“5 Ω2 A”,R2标有“100 Ω20 mA”.各电表的量程如图甲所示.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并测多组数据.(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分压接法选小电阻(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有部分连线已接好);(3)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U=________ V;(4)某同学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分析图像不是直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R1(2)实验电路如图所示(3)4.0(4)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或电阻率)变大解读(1)由于电压要从零开始调节,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如果选用R2,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会超过20 mA,故选R1.(2)实验电路中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4)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或电阻率)变大.【高考题赏析】1.★【2009 天津 3 6】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abac3a9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f.png)
在不同阻值下,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记录测量数据,可绘制成表格形式以便后续分析。
分析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值和伏安特性曲线。
将数据点绘制在坐标纸上,连接成平滑曲线。
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了解小灯泡的工作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这有助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原理
02
伏安特性曲线
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的概念
灯泡电阻
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灯泡伏安特性曲线
描述小灯泡两端电压与通过其电流的关系。
灯泡发光效率
随电压增加而提高,但电压过高会损坏灯泡。
2023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CATALOGUE
目录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论与展望
实验目的
01
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用来描述灯泡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本实验,可以深入理解灯泡的伏安特性及其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
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反映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功率和电阻等性质,对于优化灯泡的使用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与分析
05
总结词:完整准确
详细描述: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数据,数据记录表完整且准确,为后续的实验结果分析提供了基础。
数据记录表
总结词
严谨、详尽
详细描述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进一步研究了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等参数。数据分析方法严谨,结论详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单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94bdc04359eef8c75ebfb33b.png)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班别:姓名: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金属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使得一段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一只灯泡来说,不正常发光和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
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不是一条直线,即灯丝的电阻是非线性的。
本实验通过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方法来研究钨丝灯泡在某一电压变化范围内,其阻值变化,从而了解它的导电特性。
三、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4V~6V学生电源、滑Array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健等四、实验电路图;1、线路原理图1.用________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______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________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2.电路的选择:本实验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电压下灯丝的电流和电压,描绘出伏安特性曲线.由于使用的小灯泡是“3.8 V,0.3 A”的,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3 Ω,阻值较小,因此应该用电流表________电路;由于要测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电压,电压取值范围要尽量大,因此滑动变阻器应该用________接法电路.2、实物接线图(1)先连好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所组成的串联电路(滑动变阻接下面两个接线柱)(2)将小灯泡、电流表串联好,再接到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上(一上一下)(3)最后将伏特表并接在小灯泡的两端。
(4)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实验初应在使小灯泡短路的位置。
(5)注意安培表、伏特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应选用0-3V量程。
五、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电路。
2.检查无误后,将滑片调节至最左边附近、闭合电键,读出一组U、I值,记录于表格。
3.再调节滑线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读出十二组不同的U、I 值,记录于表格。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921fe669b6648d7c1c746f1.png)
一、实验目的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1.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小灯泡(3.8 V,0.3 A)的电阻很小,当它与电流表(量程为0.6 A)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故为了准确地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即测出U、I的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为使小灯泡上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三、实验器材小灯泡(3.8 V,0.3 A)或(9 V,0.7 A)一只,电压表(0~3 V~15 V)、电流表(0~0.6 A~3 A)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低压直流电源(或电池组)、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五、实验注意事项1.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因本实验要作出I-U图线,要求测出电压从零变化至U额的多组数据,因此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图51-1中的A端,调节滑片时要注意电压不能超过小灯泡的额定值.4.实验中各组读数要选择均匀,间隔大致相等,作图时两坐标轴的标度要适当,使图线不会偏向一边或过小或过大.5.画I-U曲线时,不能画成折线,而应画成平滑的曲线,偏差较大的点应舍弃.一、仪器的选择与电路的设计1.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方法(1)基本原则①安全——不损坏实验器材.②精确——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③方便——便于实验操作、读数和数据处理.(2)实验仪器的选取①电源允许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电路中的实际电流.②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通过它的实际电流.③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小于被测电压和电流的最大值,一般两表的指针应指到满偏刻度的12至满偏之间的位置为宜.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及选择方二、螺旋测微器2.原理: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 mm,即K每旋转一周,P前进或后退0.5 mm,可动刻度分成5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0.01 mm,即可动刻度每转过一等份,P前进或后退0.01 mm.因此,从可动刻度旋转了多少等份就知道长度变化了多少个0.01 mm.用它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0.01 mm,还可以估读到0.001 mm(即毫米的千分位),因此螺旋测微器又称为千分尺.3.读数方法:先从固定刻度G上读出半毫米整数倍的部分,不足半毫米的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即看可动刻度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固定刻度线上的横线重合,从而读出可动刻度示数(注意估读),即有:测量长度=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精确度(注意单位为mm).如图50-5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半毫米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4.5格,最后的读数为:2.0 mm+14.5×0.01mm=2.145 mm.图50-54.注意事项(1)测量前需校对零点:先使测砧A与测微螺杆并拢,观察可动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固定刻度的轴向线是否重合,以及可动刻度的边缘与固定刻度的零刻度是否重合,否则应加以修正.2)读数时,除注意观察毫米整数刻度线外,还要特别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螺旋测微器要估读,以毫米为单位时要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3)测量时,当螺杆P快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粗调旋钮K,改用微调旋钮K′,当听到“咔、咔”响声时,停止转动微调旋钮K ′,并拧紧固定旋钮.这样做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2)在不知道Rx 、RV 、RA 的大约值时,可用试触法.如图50-8所示,触头分别接触a 、b ,如 表变化大,说明表分压大,应选外接法;如表变化大,说明 表分流大,应选内接法.2.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方法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误差 分析 电流表分压 U 测=U x +U A 电压表分流I 测=I x +I V 电阻 测量值 R 测=U 测I 测=R x +R A >R 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 测=U 测I 测=R x R VR x +R V <R x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 条件R x >R A R VR x <R A R V(1)直接比较法:当R x≫R A时用内接法;当R x≪R A时用外接法.本实验一般选择3伏电源,3伏挡伏特表(内阻为3千欧或1千欧),安培表0.6安挡(内阻约为0.1欧),金属丝电阻大约5~10欧,显然应取外接法,但待测电阻往往很不直观,这就需要用下面两种方法确定测量电路.(2)临界值计算法:由误差理论知当R x=R A R V时,内接法、外接法一样,我们称R A R V为临界值;R x>R A R V时,可用内接法;R x<R A R V时,可用外接法.(3)测试判断法:当R x、R A、R V大约值都不清楚就用测试判断法.如图1所示,将单刀双掷开关S分别接触a点和b点,若看到安培表示数变化比伏特表示数变化大,则说明伏特表分流影响较大,应该选内接法;若伏特表示数变化比安培表示数变化大,则说明安培表分压影响较大,应该选外接法.二、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1.限流电路如图3所示,实际上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并没有电流流过.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用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U≥U用≥UR用R0+R用;电流调节范围:UR用≥I用≥UR0+R用.即电压和电流不能调至零,因此调节范围较小.要使限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变大,可适当增大R0.另外,使用该电路时,在接通前滑片P置于电阻最大的位置.2.分压电路如图4所示,实质上滑动变阻器的左边部分与R用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串联.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都有电流流过,且电流不相同.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用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为U≥U用≥0,即电压可调到零,电压调节范围大.电流调节范围为ER用≥I用≥0.使用分压电路,当R0<R用时,调节性能好.通电前,滑片P置于A端,使U用=0.3.两种用法的选择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够用,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1)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2)要求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小.(3)采用限流接法时限制不住,电表总超量程,用电器总超额定值.在安全(I滑额够大,仪表不超量程,用电器上的电流、电压不超额定值,电源不过载)、有效(调节范围够用)的前提下,若R用≤R0,原则上两种电路均可采用,但考虑省电、电路结构简单,可优先采用限流接法;而若R用≫R0,则只能采用分压电路.三、电表的选择与读数1.电表的选择实验中,电表的选择首先要估算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调节范围,依据电压、电流的调节范围选择电表.一般依据下列原则:(1)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选择小量程电表. (2)电表的读数一般不应小于量程的13.2.电表的读数方法最小分度是“1”的电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110估读,如最小刻度是1 mA 的电流表,测量误差出现在毫安的十分位上,估读到十分之几毫安.最小分度是“2”或“5”的电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别按12或15估读.如学生用的电流表0.6 A 量程,最小分度为0.02 A ,误差出现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读到安培的百分位,估读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舍去,超过半小格的按半小格读数,以安培为单位读数时,百分位上的数字可能为0、1、2…9;学生用的电压表15 V 量程,最小分度为0.5 V ,测量误差出现在伏特的十分位上,。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e3ef9ea21614791611286f.png)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篇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1。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
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五、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如图:2。
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
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八、实验结论1。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2。
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 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
九、误差分析1。
测量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流I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2。
读数时没有读准确,在估读的时候出现误差。
3。
描绘图像时没有描绘准确造成误差。
篇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课题任务是:电学知识告诉我们当电压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但小灯炮的电阻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小灯泡在一定电流范围内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UKIn,K和n是与灯泡有关的系数。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doc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a5d68c580216fc700afdde.png)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范文篇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1。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
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五、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如图:2。
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
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八、实验结论1。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2。
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 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
九、误差分析1。
测量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流I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2。
读数时没有读准确,在估读的时候出现误差。
3。
描绘图像时没有描绘准确造成误差。
篇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课题任务是:电学知识告诉我们当电压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但小灯炮的电阻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小灯泡(6。
3V、0。
15A)在一定电流范围内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UKIn,K和n是与灯泡有关的系数。
实验11描小灯泡伏安特性
![实验11描小灯泡伏安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27916ef58f5f61fb73666b9.png)
核心要点突破
三、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小电珠灯丝的电 阻值较小,因此测量电路必须采用电 流表外接法. 2.本实验要作出U-I图线,要求 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流、电压 值,故控制电路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核心要点突破
3.为保护元件不被烧毁,开关闭 合前变阻器滑片应位于图10-3-1中 的a端.
4.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要超 过其额定电压.
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灯泡电阻很小, 如果电流表内接,误差明显较大.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使电压能从0开 始连续变化.
【实验器材】 小灯泡(“4 V,0.7 A”或“3.8 V,0.3 A”)、
4 V~6 V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步骤】
图10-3-5
高频考点例析
图10-3-6
高频考点例析
【解析】 由于RRV0=0.5,RRA0=100,可 以看出R0≫RA,故采用电流表内
接法画出电路原理图如图10-3-6所 示.
把实物图与原理图结合起来完成 连线,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 接线柱,保证电流从正接线柱进从负 【接答线案柱】出.如图10-3-7所示
【答案】 (1)A2 V1 R1
高频考点例析
(2)如图10-3-4
图10-3-4
高频考点例析
(3)相同点: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与 电压的变化关系和通过小电珠的电流 与电压的变化关系都是非线性关系
不同点:该元件的电阻值随电压 的升高而减小,而小电珠的电阻值随 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高频考点例析
【方法技巧】 仪器选择的一般顺序 是先易后难.首先确定出必须使用而又不 必选择的仪器,然后以其为突破口,根据 电路要求和电路计算,选择出电源、滑动 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合理的量 程.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估 算值)是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的重要依据.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59d6399a6137ee06eef91830.png)
题型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论
例2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优化设
计电路,正确测得如下一组 U 和 I 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67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线图象的最后一个点的坐标 tan α=r=3-0.23.70 Ω
=1.0 Ω.小灯泡电阻 8 Ω(正常发光),允许电流 0.3 A, R1 不适合,R2 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小灯泡中电流很
小时,取伏安曲线 0—0.1 A 段求出电阻值 R=00..21 AV= 2 Ω.取两位有效数字 2.0 Ω.
2.LED 发光二极管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如家用 节能灯(LED 灯)、LED 投影仪、LED 打印机、LED 显示屏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电路符号为 “ ”,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从正极
若干.
(1) 实 验 中 电 压 表 应 选
,电流表应
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只填器材的
字母代号);
(2)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
流、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
(3)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将下图中的实物连接成 实验用的电路;
(4)在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I 和 U 分别表示 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②某同学得出以下一些数据:
U/V 0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I/mA 0 0.9 2.3 4.3 6.8 12.0 19.0 30.0
请在所给坐标中画出其特性曲线.
③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 12 mA,现连,还需串联一个 R= 83.3 Ω 的电阻(保留三位有 效数字),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447583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2.png)
灯泡伏安特性曲线
描述小灯泡两端电压与通过其电流的关系。
灯泡发光效率
随电压增加而提高,但电压过高会损坏灯泡。
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
测绘的基本原理
2
3
伏安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等。
测绘仪器
连接电路图,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小灯泡两端电压,记录伏安表的示数。
测绘步骤
根据测绘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分析曲线特征。
详细描述
06
实验结论与展望
03
了解了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反映了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论
01
成功绘制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观察到小灯泡的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成功绘制出了伏安特性曲线。
02
验证了欧姆定律
电流表
量程
电压表的量程通常为0-2V或0-6V。
内阻
电压表的内阻通常为几千欧姆到几十千欧姆不等。
电压表
类型
导线通常为铜导线或镀银导线。
长度
导线的长度通常为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
导线若干
类型
开关可以为机械开关或半导体开关。
额定电流
开关的额定电流通常与电源电流相同。
开关若干
04
实验步骤
连接电路
按照电路图搭建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开始实验,记录数据
1
分析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
3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
根据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横坐标为电压,纵坐标为电流。
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了解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6c5bd7915f804d2a16c1a8.png)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用伏安法研究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方法。
[实验原理]1.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知,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电流I成正比,即U=IR,其U—I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于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电阻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应为曲线.2.实验中选用“3.8 V,0.3 A”的小灯泡,故电流表的量程选用0.6 A,电压表的量程选用15V.由于这种规格的小灯泡的电阻很小,当它与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为了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实验器材]小灯泡(3.8 V,0.3 A)、电压表(0~3,0~15V)、电流表(0~0.6 0~3 A)、滑动变阻器(20Ω)、学生低压直流电源(或电池组)、电键、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用导线将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连接成实验所需的电路.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流表的量程用0.6 A,电压表的量程先用0~3 V,电压超过3V时,采用15 V的量程。
3.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最左端,这样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同时这样做也起到了保护用电器的作用,防止灯泡两端的电压过大而烧坏小灯泡及电表。
闭合电键S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户由左向右移动,在0~3.8 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12组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结果填人实验记录表中。
由于U一I图线在0.3V左右发生弯曲,故0.3V左右测绘点要密,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4.在坐标纸上画出伏安特性曲线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将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单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7cd3d5de04a1b0717fd5dd65.png)
01280128"描繪小燈泡の伏安特性曲線"實驗報告單班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實驗時間______________一、實驗目の掌握用伏安法研究非線性電阻伏安特性の方法。
二、實驗原理1.據部分電路の歐姆定律知,在純電阻電路中,電阻R 兩端の電壓U 與電流I 成正比,即U=IR ,其U —I 圖線是一條過原點の直線.由於小燈泡燈絲の電阻率隨著溫度の升高而增大,其電阻也隨著溫度の升高而增大,故小燈泡の伏安特性曲線應為曲線. 2.實驗中選用“ V , A”の小燈泡,故電流表の量程選用 ,電壓表の量程選用 .由於這種規格の小燈泡の電阻很小,當它與電流表串聯時,電流表の分壓影響很大,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采用電流表“ ”.本實驗中,為了使小燈泡兩端の電壓從零開始連續變化,滑動變阻器應采用“ ”。
三、實驗器材小燈泡、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 Ω)、學生低壓直流電源(或電池組)、電鍵、導線若幹、坐標紙、鉛筆。
四、實驗步驟1.根據實驗要求,設計實驗の電路圖如圖所示。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用導線將小燈泡、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源、電鍵連接成實驗所需の電路.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接法,電流表采用外接法,電流表の量程用0.6 A ,電壓表の量程先用0~3 V ,電壓超過3V 時,采用15 V の量程。
3.測出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の電流值。
閉合電鍵S 前,滑動變阻器の滑片P 應位於阻值最大端,這樣閉合電鍵後,小燈泡兩端の電壓可以從零開始連續變化,同時這樣做也起到了保護用電器の作用,防止燈泡兩端の電壓過大而燒壞小燈泡及電表。
閉合電鍵S 後,使滑動變阻器の滑片戶由左向右移動,讀取並記錄10組不同の電壓值U 和電流值I ,並將測量結果填入實驗記錄表中。
4.在坐標紙上畫出伏安特性曲線在坐標紙上,以U 為橫軸,以I 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根據實驗測得の數據,描出各組數據所對應の點,將描出の各點用平滑の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了小燈泡の伏安特性曲線。
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294a8f7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6.png)
(1)实验中电源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 ________.
(2)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 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 0~10 Ω)、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3)在下面坐标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4)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 V、内阻 是1.0 Ω的电池两端,问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坐标 系中)
(1)安全性原则:通过电源、电阻、电流表、电 压表等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额定电流.
(2)精确性原则:根据实验的需要,选取精度合 适的仪器,以尽可能的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 电流表指针的偏角要大于满偏的三分之一.
(3)操作方便:实验时要调节方便,易于 操作,比如对滑动变阻器,如果是用分 压法连入电路的,则应选用小阻值的滑 动变阻器,只有这样,在移动滑片时, 相应的用电器上的电压变化才会明显; 如果选用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就会出 现在移动滑片时,刚开始时用电器上的 电压几乎不变,过了某位置后又突然增 大的现象,不易操作.
小灯泡 L,“3.8 V,0.3 A” 电压表 V,量程 0~5 V,内阻 5 kΩ 电流表 A1,量程 0~100 mA,内阻 4 Ω 电流表 A2,量程 0~500 mA,内阻 0.4 Ω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10 Ω,额定电流 1.0 A 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5 Ω,额定电流 0.5 A 直流电源 E,电动势约为 6 V,内阻约为 0.5 Ω
学生电源(4~6 V直流)、小灯泡(4 V、0.7 A或 3.8 V、0.3 A),电流表(内阻较小)、电压表(内 阻很大),开关和导线、滑动变阻器、坐标 纸.
一、实验步骤
1.将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 源、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右图所示电路.
7.6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7.6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4bf624f504a1b0717fd5dd23.png)
U/V 0 0.4 0.8 1.2 1.6 2.0 2.4 2.6 2.8 3.0
三、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4~6 V直流),小灯泡(“4 V 0.7 A”或 “3.8 V 0.3 A”),电流表(内阻较小),电压表(内 阻很大),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 四、实验步骤 1. 连接电路: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实验电 路图连好电路.(注意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 并联部分电阻为零). 2. 测量数据: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 表、电压表有较小但明显的示数,记录一组电压U和电 流I值.
R2不亮(实际电源远小于额定电压) .
(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6 V, 内阻不计),灯泡L1(6 V,1.5 W)、 L2(6 V,10 W)、L2(6 V,10 W),单 刀双掷开关S,在图丙中设计一
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
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L1 亮,右转向灯 L2 亮而左转向灯L3 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相接 时, 信号 灯 L1 亮 , 左转向灯 L3 亮而右转 向灯 L2 不 亮. 【解析】(1)见答案图
六、误差分析 1. 由于电压表不是理想电表,内阻并非无穷大, 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电流表外接,则电流 表示数偏大. 2. 测量时读数带来误差.
3. 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时带来误差.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32eb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3.png)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引言:伏安特性曲线是电器工程中常见的实验,通过对电器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小灯泡的电阻特性以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以及导线等。
实验方法如下:1. 将小灯泡与电路连接,其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电流表串联在小灯泡的一端。
2. 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从0V开始逐渐增加,同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3. 每隔一定电压间隔,记录相应的电流值,直至小灯泡熄灭。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 在小灯泡未点亮时,电流几乎为零,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逐渐增大。
2.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小灯泡开始点亮,此时电流急剧增加。
3. 随着电压的继续增加,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增强,电流也随之增大。
4. 在小灯泡达到最大亮度时,电流达到峰值,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最小。
5. 当电压继续增加,小灯泡的亮度开始减弱,电流逐渐减小。
6.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小灯泡熄灭,此时电流几乎为零。
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小灯泡的电阻特性:从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小灯泡的电阻最小。
这是因为在小灯泡点亮之前,灯丝的电阻非常大,所以电流几乎为零;而当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灯丝开始加热,电阻减小,从而导致电流增大。
2. 小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从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小灯泡的亮度与电流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电流的增大,小灯泡的亮度也增强;而当电流减小时,小灯泡的亮度也随之减弱。
3. 小灯泡的工作范围:从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小灯泡只在特定的电压范围内工作,当电压过低或过高时,小灯泡将无法点亮或熄灭。
这是因为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条件,只有在这个范围内,小灯泡才能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班别: 姓名: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金属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使得一段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一只灯泡来说,不正常发光和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
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不是一条直线,即灯丝的电阻是非线性的。
本实验通过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方法来研究钨丝灯泡在某一电压变化范围内,其阻值变化,从而了解它的导电特性。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4V ~6V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
导线若干、电健等
四、实验电路图;
1、线路原理图
1.用________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______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 ,I)值,在U -I 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________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2.电路的选择:本实验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电压下灯丝的电
流和电压,描绘出伏安特性曲线.由于使用的小灯泡是“3.8 V ,0.3 A ”的,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3 Ω,阻值较小,因此应该用电流表________电路;由于要测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电压,电压取值范围要尽量大,因此滑动变阻器应该用________接法电路. 2、实物接线图
(1)先连好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所组成的串联电路(滑动变阻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将小灯泡、电流表串联好,再接到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上(一上一下)
(3)最后将伏特表并接在小灯泡的两端。
(4)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实验初应在使小灯泡短路的位置。
(5)注意安培表、伏特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 ”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 量程;电压表应选用0-3V 量程。
五、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好电路。
2.检查无误后,将滑片调节至最左边附近、闭合电键,读出一组U 、I 值,记录于表格。
3.再调节滑线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读出十二组不同的U 、I 值,记录于表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V A ×
5.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轴,以U为纵轴、并选取适当的单位。
6.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标出各组U、I值的对应点位置。
7.用平滑曲线拟合图像。
8.分析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
记录表格:
次数n 1 2 3 4 5 6 7 8 电压U
电流I
3.拟合图像
实验结论
描绘出的图线是一条______.它的斜率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温度)升高而______.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丝不发光时温度是室温,正常发光时温度很高,其电阻率的变化是很显著的,所以灯丝的阻值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其I-U图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
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测量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目的是为了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
3.I-U图线在U0=1.0 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 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
4.建立坐标系时,纵轴表示电流,横轴表示电压,两坐标轴选取的标度要合理,使得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尽量占满坐标纸.
误差分析
1.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测得的I值比真实值大.
2.描绘I-U图线时作图不准确造成的偶然误差.
3.测量时读数不准确和在坐标纸上描点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A,电压表的示数是V.
2.两个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等于
A.1:3
B.3:1
C. 1 :3
D. 3:1
3、现要测定一个额定电压4V、额定功率为1.6W的小灯泡(图中作○×表示)的伏安特性曲线。
要求所测电压范围为0.1~4V。
现有器材: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电压表○V(量程4.5V,内阻约为4×104Ω,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约为2Ω),电流表○A2(量程为500mA,内阻约为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30Ω),电键S,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要求,又要测量误差小,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____,下面两个电路应该选用的是___。
A
V
E
R
S
A
E
R
S
V
甲乙
4、对电路的连接:
用图(a )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个“12V ,5W ”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电流表有3A ,0.6A 两档,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15V ,3V 两档,内阻很大,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0V 调到12V 。
(1)按要求设计电路图并在在实物图上连线
(2)其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b )所示,其计数为 A
5、一个标有“220V ,60W ”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 由0逐渐增大到220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符合实际的是( )
U
I
A
U
I B
U
I
C
U
I
D
1 2
3
0.2 0.4 0.6
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