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标准+2019级专科财务管理专业(1)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财务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6010211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授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学时:64学时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理念1.1课程性质与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财务管理对企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基本理论与方法成为企业决策者与经营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在高校教学中,财务管理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部分。
理论教学主要介绍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与财务分析等。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理论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筹资决策”、“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流动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同时以财务管理知识为核心,综合会计学、内部控制、管理学等专业知识,通过给定的上市公司资料,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作为学习领域专业核心课程,前续课程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等,后续课程有《财务会计》、《审计学》,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1.2课程设计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
课程开发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紧紧盯住会计市场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是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确保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完成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需要具备经济数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它与管理理论的关系很密切,并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部分内容与管理会计交叉而难以确定归属。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运作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⑴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⑵财务预测、预算、分析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⑶资金筹措、运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⑷利润分配的基本原理;企业并购财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
二、课程目标1.知道《财务管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
3.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学会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含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方法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的不同内容、特征及相互联系。
掌握——是指运用所理解的概念、原理、方法进行实务操作。
学会——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完成会计实务操作,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三)筹资管理(四)投资管理(六)利润分配(七)财务预算(八)财务分析(九)企业并购财务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系主干课程之一。
一般情况下,全日制班每周安排4课时,共72课时。
业余班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54课时。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财务管理》课主要以阐明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宗旨,以财务管理目标为主线,以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管理和利润管理为主要内容,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会计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能够熟悉财务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并解决财务中的实际问题,了解财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三、设计思路财务管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财务理念,掌握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理念是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从事更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企业的财务活动更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都是学生就业后每天面对的工作内容。
职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任务的变化,依赖于工作过程这一载体。
针对行业特点,序化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培养职业能力”为己任,把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从“应试”引向“应用”,从“学业”引向“就业”。
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着重了这两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末来职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课程培养目标(一)总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控装调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一)课程性质及定位:《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财会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其他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程,是从事企业会计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课程,是全国会计师职称考试的必考课程。
该课程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为主线,参照财务管理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围绕财务管理活动将本课程设计为财务管理基础、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分配管理等四个模块,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综合性与实践性强。
本课程教学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学业与岗位一体。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邀请会计行业财务专家对会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财务管理岗位为核心,以财务管理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包括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的培养、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短期资金筹资、长期资金筹资、资本结构决策、收益分配管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十一个学习项目。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财务管理一线岗位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业务、基本操作等为线索来设计的。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1、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模拟的同时,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到行业和企业单位实地参观考察、实际工作岗位煅炼、企业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等方式展开。
(完整word版)《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开设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基础统计》、《经济数学》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2.设计思路该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为主线,以满足会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为前提,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衔接与完整及人生发展规划的需求。
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及基本价值观、财务活动、理财环节,以满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针对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各个岗位任务、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环节,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设计为7个模块,具体包括财务管理认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日常资金管理、分配管理、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7个模块。
然后,按照不同模块,根据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适应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3.课程目标通过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3.1.1熟练运用财务软件3.1.2能独立完成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工作3.1.3能独立完成既定项目的筹资、投资、日常资金、利润管理工作3.1.4能制定中小企业与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3.2 社会能力3.2.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3.2.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3.2.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3.2.4具有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2.5具有诚实守信、开拓进取,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3.3 方法能力3.3.1能自主学习财务管理新知识、新技术3.3.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3.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3.3.4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4.课程内容和要求《财务管理》课程共有七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 财务管理的认知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2 筹资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3投资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5分配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7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5.教学条件5.1 师资条件财务管理课程组应具有一批理论过硬,师资结构合理,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学时学分】108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审计【后续课程】高级财务会计二、课程定位《财务管理》是三年制高职高专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
三、课程学习目标(一)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营运资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计算企业筹资成本、投资成本、营运资金成本和收益分配,能够熟练编制财务状况报表和财务状况分析。
(二)方法能力《财务管理》实务性强,应当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校内模拟实验、校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做到教与学、学与做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着眼于财务管理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自觉遵守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熟练掌握财务管理技能,毕业后能够参与有关财务管理决策和服务。
四、课程总体设计五、考核与评价方式(一)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考核(5%)、课堂提问(5%)、书面作业和实验实训(10%)等环节。
(二)期中期末考试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六、教学条件(一)实训条件基础会计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和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
(二)师资条件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即可胜任《财务管理》的教学工作。
七、教材选用书名:财务管理主编: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5八、其他说明1.本课程标准由参考教研室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发。
2.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财务管理是依据企业财务本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要求,合理的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各项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理财的效率。
企业的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重组与兼并、开拓国内外市场,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课程集理论与实用价值于一体,它一方面具有理论研究深度,涉及内部公司治理、投资融资决策和定价理论等经济学研究的永恒命题;同时它又是一门实用科学,贴近社会经济生活,并体现在活生生的企业管理现实之中,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它以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一逻辑起点展开,阐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环境和价值观念等基础财务理论,剖析了资本成本、资本结构、项目投资、证券投资、流动资产管理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等财务管理基本内容,描述了比率分析和综合分析等基本财务评价方法。
本课程旨在培养汽车维修企业具有质量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汽车技术管理、营销以及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好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原则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型的设计思路,同时为做到融理论于实践,吸收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五年制高职同学的认知特点,使同学具备从事企业理财实务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一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围绕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二是突出企业财务的管理内涵和基础理财理论;三是将财务分层管理思想融入到财务决策、财务规划、财务控制与财务评价之中;四是以案例为载体层层深入展开讨论,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矛盾.同时,教学实践是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就更为如此.在实践性教学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一个课程案例讨论、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财务管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财务管理》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开设的,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财政与金融基础》、《统计基础》等课程为基础,以单一企业主体为对象,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能初步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处理企业的实际理财问题。
(二)设计思路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侧重体现企业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
但从目前三年制中职就业岗位要求看,学生毕业后短期内不可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主要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了解企业财务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投资和筹资问题,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基本财务管理能力为基本目标,努力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为将来走向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经济工作及自主创业提供理财观念与技能。
(二)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
2、知识目标(1)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职能、环境、原则等。
(2)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原理、风险计量原理资金成本计算原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会计专业开设时间:课时数:80学时制订:审定:一、课程性质《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针对高职高专在校生的特点,根据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和若干重要环节,对企业资金筹集、投资决策、资本结构、资产管理、利润管理以及收购兼并和跨国公司财务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
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财务素养和财务管理决策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财务管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能力目标:;明白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
3、素质目标:懂得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学会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需要具备经济数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它与管理理论的关系很密切,并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部分内容与管理会计交叉而难以确定归属。
四、课程描述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六、学习资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教材的选取应遵循理论够用、适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教材内容简明、易懂、严谨、规范,实用性强,能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层次,以达到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原则。
2.推荐教材《财务管理》3.参考的教学资源《公司理财》。
七、教师要求1、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分析能力。
2、掌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各自的决策方法。
3、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4.能够指导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法、课堂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进行示范教学。
八、教学考核方式《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教学内容中计算公式多、计算方法多,这种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该课程考核应以试卷形式考核知识掌握的同时,融入实践环节,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财务管理2、课程编码:1701073、适用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工商企业管理(企业财务方向)专业4、适用学制:三年5、课程学时:646、课程学分:5学分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财务管理及实训是高职高专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本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具备筹资基本技能、投资基本技能、营运资金管理基本技能、利润分配管理基本技能,能够进行资金需要量计算、筹资方式、成本的比较,能进行证券投资收益评价、计算、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计算,能对营运资金进行计算,选择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等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基本工作。
本课程以“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财务报表分析”以及“纳税实务”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握企业预算报表的编制,为企业提供资金预测量;2、掌握企业筹资方式,能为企业筹集资金预测提供资金量;3、掌握资金结构的决策方法,为企业选择最优的资金结构提供依据;4、掌握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地确定方法,为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5、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决策、信用政策的决策和存货经济批量的决策,为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6、掌握收益的分配政策,能对企业的收益分配决策提供参考依据;7、掌握财务分析比率的计算,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并写出简要财务分析报告;(二)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1)能进行项目融资方案设计;(2)能够进行项目投资方案决策、证券投资分析;(3)能对营运资金管理;(4)能制定项目利润分配方案;(5)能进行项目的预算编制;(6)通过案例分析,撰写分析报告,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理财创新能力。
2、方法能力(1)具备自我学习能力①确定学习目标:通明确提出多个学习目标,列出实现各目标的行动要点,确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并运筹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
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15241630A1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平台课程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2020 年7月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2020年 7 月
一、课程名称
财务管理
二、内容简介
《财务管理》课程是三年制金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财会类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财务问题的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习《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能够运用财务管理中的投资、筹资等知识进行决策评价。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金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会计》等课程的延续。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相关
的职业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提供了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并为《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改革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改革理念
遵循学生的专业认知规律,以认知行业、认识岗位、接受职业理念到养成基本职业素质的逻辑顺序,设计课程内容。
适合财务管理、会计、金融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培养一线财经类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及基本操作技能。
在课程实施中,使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课后讨论等教学方法,融工作内容于课程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热情。
(二)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合,来进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具体思路如下:
1.对财经类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充分调研,提炼出本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确定出与核心能力相对应的学习领域。
2.通过组织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财经类行业的能工巧匠研讨,细化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提炼出适合本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的能力标准,把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财务管理》的课程标准。
3.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充分采用案例引导、项目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采用真实的案例素材、企业情境模拟、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把课程学习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及环境联系起来,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循环过程中,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五、建议课时
56学时
六、课程目标
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正确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与前沿问题,使学生初步具备财务状况分析和管理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财务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相关内容。
(2)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3)运用所学财务管理知识进行具体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财务管理实践进行考察。
(4)通过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
2.能力目标
(1)具有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的基本能力。
(2)具有编制财务预算工作的能力。
(3)具有正确的处理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
(3)具备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课程内容设计
八、课程进度表(2学时为1单元)
九、课程考核方案
(一)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本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表现和理论考核共同构成,即是:一方面通过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另一方面在学完理论课程以后,期末组织参加理论考试,完成理论知识考核;最终按照比例进行综合计算得分;
(二)考核方式及标准
考试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其中:
平时成绩(40%):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等。
期末考试(60%):理论知识笔试的测试考核。
十、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
段顺玲,李灿芳.《财务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08
(二)参考教材
1.张翠红,刘毅.《财务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
2.谢达理、赵悦.《财务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十一、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
遵循学生的专业认知规律,以认知行业、认识岗位、接受职业理念到养成基本职业素质的逻辑顺序,设计课程内容。
适合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培养一线财会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及基本操作技能。
在课程实施中,使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课后讨论等教学方法,融工作内容于课程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热情。
(二)课程设计的创新之处
课堂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同时运用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联系实践,将课程教学内容讲透讲活,使学生在把握课程内容的整体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加深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自学意识。
1.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综合运用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先进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效果评价采
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会计师职业资格标准。
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