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

合集下载

中国草书比较好的书法作品

中国草书比较好的书法作品

中国草书比较好的书法作品介绍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草书是书法中的一种风格,以其豪放奔放、淋漓尽致的特点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选取几位中国草书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晋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作品被誉为”天人合一、气韵生动”。

作品1.《兰亭集序》:这是王羲之最著名的草书作品之一,以其狂草的风格展现了王羲之的创作风貌,被誉为中国书法的瑰宝之一。

2.《千字文》:这是王羲之的另一部草书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构图,展现了王羲之的造型能力和艺术感觉。

张旭简介张旭(5世纪),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草圣”。

作品1.《帖学示众图》:这幅作品是张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极具个性化的草书风格和生动狂放的笔法,展现了张旭的创作才华。

赵孟頫简介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朝时期的书法家,他的草书作品以其豪放大气、刚劲有力的特点而闻名。

作品1.《云溪渔隐帖》:这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雄浑磅礴的笔法和奔放自由的布局,展现了赵孟頫的艺术风采。

2.《演祖帖》:这部作品体现了赵孟頫独特的艺术风格,草书的字形丰满饱满,气势磅礴。

文徵明简介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画家,他的草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品1.《虎书》:这是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写意程度的高超和神韵飞扬的特点,展现了文徵明的笔法和艺术表达能力。

2.《古诗八首》:这部作品充满了文徵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点,草书的线条流畅、均匀,展现了文徵明的独特魅力。

总结中国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风格,王羲之、张旭、赵孟頫、文徵明等书法家的作品代表了中国草书的艺术成就。

他们的作品以狂放奔放、豪放大气的笔法和构图为特点,展现了草书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草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书法家们的创作精神和艺术追求。

无论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是文徵明的《虎书》,这些草书作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怀素(737年-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他的草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盘点怀素的十大草书作品,旨在展现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一、《自叙帖》《自叙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自述书法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整篇作品流畅自然,笔画凌厉有力,展现出怀素独特的书法风格。

二、《梦觉题记》《梦觉题记》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草书作品,以梦境为题材,表达了怀素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以疏密有致的笔画构成,形象生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三、《苦笋帖》《苦笋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苦笋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苦笋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临颜真卿碑》《临颜真卿碑》是怀素临摹颜真卿碑帖的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作品力度雄浑,笔势奔放,展现出怀素对颜真卿的崇敬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五、《神方帖》《神方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神方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笔势狂放,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神方的赞美和对神秘力量的探索。

六、《龙池帖》《龙池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龙池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的笔触勾勒出龙池的景象,给人以浩渺神奇之感,展现出怀素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

七、《朔风帖》《朔风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朔风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狂草的笔法书写,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朔风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八、《漫书帖》《漫书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漫书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潇洒飘逸的笔触书写,形态各异,表现出怀素对书法自由性的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探索。

九、《水调歌头帖》《水调歌头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水调歌头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洒脱的笔法书写,富有音乐感,表达出怀素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十、《画眉帖》《画眉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画眉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画眉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热爱。

怀素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著名草书作品

著名草书作品

草书是书法中的一种,特点是笔画连绵、结构简练,以及整体风格流畅、豪放。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及其详细介绍:
1.怀素的《自叙帖》:这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一幅草书作品,被誉为“狂草”的代表。

全文以行草相间、笔墨纵横,展现出豪放不羁的风格。

怀素的草书线条粗细变化丰富,整体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孙过庭的《书谱》:这是一幅长卷草书作品,是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以草书书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书谱》也是一篇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徐渭的《白燕诗卷》:这是明代书法家徐渭的一幅草书作品,全文以狂草书写,笔墨淋漓,气势磅礴。

徐渭的草书风格独特,既有怀素的笔墨纵横,又有黄庭坚的奇崛多变,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

4.王铎的《草书诗卷》:这是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一幅草书作品,全文以行草书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铎的草书风格独特,既有怀素的豪放不羁,又有黄庭坚的奇崛多变,展现出强烈的个人特点。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及其详细介绍,这些作品不仅是优秀的书法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扛鼎之作——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草圣”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

“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

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

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

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

60岁开始专攻草书。

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

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

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

“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

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等。

《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赏析提要:美妙绝伦的线条,大开大合的章法,舒展飞动的气韵,雄伟高深的意境,两次权威出版的狂草《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堪称博物馆级的精品。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130×33㎝王罡收藏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以上是林散之狂草作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的内容。

作品是立轴,1973年前后创作。

纵 130公分,横 33公分,约 4平方尺,落款林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散之无恙”(朱文)、“曾登太白”(朱文)。

著名的草书作品

著名的草书作品

著名的草书作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形式,也是汉字的一种书写风格。

草书以其潇洒随意、奔放豪放的特点,被誉为中国书法中的“狂草”,其刚劲有力、神采飞扬的笔触给人一种极具张力的感觉。

著名的草书作品数不胜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

1. 释迦牟尼圣容——怀素《释迦牟尼圣容》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书写。

这幅作品用草书体写成,书法笔法极具特色,流畅奔放,气势磅礴,是怀素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

整幅作品寄托了怀素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仰慕之情,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2. 《走马图》——王羲之《走马图》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其草书风格独具匠心,潇洒随意又不失威严气势。

这幅作品以墨痕浓淡之间勾勒出奔驰的马群,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

3. 《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另一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篆书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以丰富的笔墨展现了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和审美情趣,其草书风格潇洒奔放、灵动飘逸,无不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韵味。

4. 《九章算术》——钟繇《九章算术》是东晋时期书法家钟繇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算学著作。

这幅作品以草书体写成,字迹苍劲有力,意境深远,展现了钟繇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书法造诣,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

5. 《论语》——柳公权《论语》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草书作品之一。

柳公权的草书风格独具匠心,笔势豪放飘逸,气韵磅礴,给人以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之一。

以上介绍的只是几件著名的草书作品,当然在中国书法史上还有更多其他的优秀作品。

草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形式,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不仅展现了书法家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张旭草书的特点是什么及代表作

张旭草书的特点是什么及代表作

张旭草书的特点是什么及代表作张旭草书的特点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

他的楷书端正谨严。

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

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如此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可谓惊世骇俗。

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

”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张旭的草书看起来很颠狂,但章法却是相当规范的,他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狂草。

细观察其书体绝无不规则的涂抹,很多细微的笔画、字间过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绝无矫揉造作之感。

张旭的草书是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龙盘,表现一泻千里之势。

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

在诸多书体当中,草书是一种特殊书体,除本身特征外,它还兼含有其他书体的美学素质,因此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书体。

草书作为艺术来说,除具书法普通共同特征外,还具有音乐特征,音乐是通过各种音符的顺序作和谐的各种变化,产生旋律来完成的。

而书法也是以简单笔墨书写出带有生命力、节奏感的线条。

依靠笔顺,字势,在时间的推移中作各种轻重、缓急、枯润等多样统一的和谐变化而完成的。

有人把书法比做无声的`音乐,认为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到音乐节奏的跳跃,这正是书法时间性的种种特征造成的。

而这种特征在各种书体中以草书表现得最明显。

因为草书在连绵不断的书写过程中一次性的时间要求最强。

草书也具有绘画的特征。

虽然它不表现具体的图像,也不具有绘画中的缤纷色彩,但书法中的一个个抽象的图形本来就是“具万象于一象”的,它那线条和线条的各种组合关系,构成了各具形态,但又不代表任何实体的图形。

它纯净的黑白色彩又因墨色的浓淡、用笔的轻重缓急而变化无穷。

在这种变化组合后构成的视觉效果和绘画是异曲同工的。

孙过庭沁园春雪狂草书法

孙过庭沁园春雪狂草书法

孙过庭沁园春雪狂草书法
孙过庭沁园春雪狂草书法是一件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其作品来源于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狂草”体书法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孙过庭生于明朝万历末年,是南明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擅长运用“狂草”体书写,具有个性化、豪放、自由、随意的特点。

“狂草”体书法是一种较为激进的书法风格,与其他书法风格相比更具有变化、刚毅、豪放的特色。

其门槛较高,需要书法家有非常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绝佳的精神状态才能驾驭。

“沁园春·雪”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诗作,其内容描绘了寒冬中窗外飘落的雪花景色,寄托着作者跃然纸上的情感。

孙过庭就是借鉴这一名篇的内容,在书法中展现了他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该书法作品整体用笔洒脱、流畅自如,狂草随意且线条淋漓尽致。

作品中的字迹舒展通畅且具有良好的意境,能够直接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艺术魅力。

此外,“孙过庭沁园春雪狂草书法”作品还展示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是大自然与人文之美相融合的完美结晶。

其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当代狂草大师陈德铸

当代狂草大师陈德铸

当代狂草大师陈德铸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门人文艺术,书法作品是书法家思想、品格、性情的综合反映,也是情感表达的自然流淌,书法的情感性是书法的本质属性在线条和空间中表达出情绪,使得书法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引人入胜。

书法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兴盛,字体的演进,书风的递变,无不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闪耀着先贤们的思想光芒。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给书法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书法的技术规范、审美情趣以及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如果说东晋王羲之是一个高峰,那么到了唐代,颜真卿则是又一个高峰。

而狂草则是所有书体中最为纵情狂放的一种,它创自于汉代张芝,至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又将其推向成熟高峰。

狂草常以一笔数字,大小错落,左右掩映,上下呼应。

笔势连绵回绕,飞动圆转,酣畅淋漓,法度具备而为其审美特征。

以其极尽对立统一法则而呈现出风云变幻、云谲波诡而演译其狂草书法的出神入化的文化精神而著称于世。

在当代,有一些书法家承担起传播发展书法的使命,素有“狂草怪杰”之称的陈德铸先生作为一名书法大家,在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他独特的书风,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德铸先生的艺术人生、探索他的书法感悟!陈德铸,笔名鬓榕痴客、天马山人、道釜,1953 年11 月生于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

先后供职于武装、文化、政协岗位。

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特邀书法师、世界楹联学会研究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学会副会长、中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贡献奖”以及“世界孔子文学艺术奖金奖”,被中国国家书画院授予“当代中国最具投资艺术家”及“影响中国100 位艺术大家”、“中国想象力·书法美术100 家”称号。

授业于周俊杰、田英章、张瑞龄诸导师,再溯钟鼎甲骨;于诗文史哲与医易气武皆有涉猎,倡行“技道”兼修,尤喜狂草与草篆。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草书,是书法体裁中独特的一种书体。

最早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

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于唐代趋向成熟。

从汉代起流行至今,已跨越了近二千年的光辉历程。

大草又称为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优美动人。

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

清代冯班《钝吟书要》:“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

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高士奇在《藏真自序帖》跋曰:“唐怀素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

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

”著名的大草书法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而小草的经典之作则是学者黄锦祥发现的怀素纸本《小草千字文》,又名《千金帖》,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犹得书林器重。

《自叙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古称“天下第一草书”。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计698字。

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该帖首六行早损,据说为宋代“苏舜钦”补书而成,但这种说法有误。

经前后严格考证,《自叙帖》首六行文字也是怀素所书,并非苏舜钦补写而成(日后再作详解)。

怀素《自叙帖》和《千金帖》一样不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不拘成法,以险取胜。

通篇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

在形体上变化万千,大小穿插,以圆破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已达到“神韵独超,空前绝后”的境界。

自古以来,怀素《自叙帖》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真赝难断。

原因是《自叙帖》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自叙帖》、《流日残卷本》和《契兰堂本》三件。

围绕这三个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真伪问题令学界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自叙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随之对怀素本人及其书法成就也发出质疑。

”而这些揣测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实物去剖析真伪,始终停留在猜想的角度。

可幸的是,在2017年3 月,学者黄锦祥首次发现了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打破了对《自叙帖》以往多方猜测的局面。

中国当代精选狂草书法作品

中国当代精选狂草书法作品

中国当代精选狂草书法作品欣赏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草书章法重在用笔如果从大处着眼,草书的章法更重要于用笔。

因为看一幅作品,首先是整体作品有种印象,再细看才注意到笔法。

章法就如人的姿态、气质,用笔点画是眼目。

一人姿态优美,气质高雅,眼目稍有瑕,也不掩瑜;如果一个人言行龌龊,气质低俗,就是眼目含情脉脉,也是可厌的。

这么比方也是说明章法在草书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草书中几种章法形式略述之。

行距、字距皆疏朗型。

章草书多是这样形式,如上面说过的张彦远《小草千字文》也近这种形式。

这种章法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悦,因其字间虽断开,但气脉相连,所以无急迫感。

这种章法对书写者要求较高,写得不能如布算子,毫无生气。

要克服这种毛病,首先是要培养、训练笔气,上写时字间要有顾盼,字势要有攲侧升降,远招近唤,不使气断乃佳。

行距宽、字距紧型。

草书的章法多为这种形式。

如王羲之的《十七帖》、黄道周、王铎等的草书标志牌等都是如此。

这种形式因行距空白起到了隔开两行字的作用,整体显得有秩序,字的动与行距空白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美感。

行草书用这种形式最多。

书写这种章法的画作,因字距间多有牵丝连带,故行气易贯,但要注意字的大小、斜正,要努力做到字势不雷同、不单调。

我们看王羲之、王铎这类章法的字用,因其字间起伏丰富,觉得耐看。

而精练钱谦益的章法由于字字多右肩高挺,便稍显单调。

这类章法行距虽宽,但每两行之间还是要有呼应,尽量少做到不要字字对称,而应插空才好,李思孝在这方面就特别在意。

打破行距、字距型。

狂草书多为这种形式,如怀素《自叙帖》、徐渭、祝允明、傅山的一些作品。

这种起承转合给人以狂风暴雨章法般的感觉,气势常压人胸臆,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此类看着似乱的章法最难掌握,因为它们看似无序,其实追求的是大秩序,往往一下用笔就得照顾全篇,一幅中每个字、每笔画最佳位置的追求是这种章法的规则。

从气韵方面说,这种连贯这个是指向气韵生动的,其中的墨迹的黑和不规则字距间的白之间形成对比,它的高级高级明确要求是白如气息般流动,如围棋里讲的不能气死。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草书的现状与未来
草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草书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许多书法 家和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和创作草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草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战。未来,草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同时也需要更 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让草书艺术在中国书法艺术 中继续发扬光大。
05
草书的学习与传承
学习草书的方法与途径
临摹经典碑帖
通过临摹古代草书大师的经典 碑帖,学习其笔法、结构和章
法。
掌握基本笔画
学习草书的基本笔画,如点、 横、竖、撇、捺等,以及各种 笔画的组合方式。
了解草书演变
了解草书的演变历史,掌握不 同时期草书的风格特点。
注重文化修养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草书的内涵和意境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目录
• 草书的历史与发展 • 草书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 草书在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 草书的鉴赏与收藏 • 草书的学习与传承 • 草书作品欣赏
01
草书的历史与发展
草书的起源
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它是从 隶书演变而来的,最初的草书是为了 方便书写而简化的隶书,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独立的书体。
草书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形式,更是一 种文化精神的体现。
草书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草书在文学中的运用
草书在文学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通过书写形式的变化,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草书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艺术美感,提高文学 作品的审美价值。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一、“草圣”张芝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勤学好古,淡于仕进。

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

好书法,最擅章草。

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

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尊为“草圣”。

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

《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

龙豹变,青出于蓝。

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

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

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

冠军帖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

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可耳。

二、“张颠”张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

善草书。

时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为人桀骜狂放,精善草书,不治他技,为人豁达,嗜酒,世号“张颠”。

明瓒《云林集》谓张旭草书《春草帖》锋颖纤悉,可寻其源。

而麻纸桦煤,古意溢目,真足为唐人书法之冠。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

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

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释文: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草书是正书的简洁写法。

草书和正书比,具有省简笔画,改变书写顺序、以符号代替偏旁及牵丝萦带的特点。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草书之妙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继承与创新,交织辉映,艺术天地,绚烂多姿。

在浩瀚的书法长河中,真草隶篆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草书更以其玄妙博变,深深地吸引着我。

草书之妙,妙在笔画简捷而性情见草书是正书的简洁写法。

草书和正书比,具有省简笔画,改变书写顺序、以符号代替偏旁及牵丝萦带的特点。

这些符号与大多原字相去较远,有的一字多符,有的多字共一相近符号,这些符号千余年不变,约定俗成。

草书的这种“简捷”写法,绝不是随意乱写、任笔赋形,而是具有严格规矩的。

看似无法,实则法度森严,其要素为形质和性情。

唐人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

”形质是基本的,形质成而性情见。

草书由于牵连,自然要用使转,但一味使转,而无起伏顿挫,易趋浮滑,是无“性情”可言。

因此,凡正书的用笔方法,诸如中锋运笔,提按顿挫,轻重疾徐,逆入回锋等,在草书中无不具备,即古人所云“作草若真”。

草书学习尤须熔冶各体,使其变化更多。

诚如清人刘熙载《书概》所说:“草书之笔画,无一可移入他书,他书之笔画,草书却要无所不悟”,“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与“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都是古人草书所展现的“紧凑处神采茂密、疏旷处风神萧散”之艺术境界。

文字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建立于其上的书法,则是作者书写过程中性情之流露,个性之张扬,相比篆之婉,隶之密,行之疏,草书集以上特点于一功,流而畅,畅而狂。

“一画之间,变化伏于峰杪。

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

”草书笔画蕴含着无限风情,彰显着跌宕起伏的魅力,其中章草率意中不失法度;今草笔画连绵回绕;狂草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激情洋溢。

它们尽展书法的博大魅力,秉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有如张旭草书《古诗四贴》,笔画丰满,无纤弱浮滑之态,行文跌宕、奔放纵逸、动静交错,尤如云烟缭绕,被堪称为草书巅峰之篇。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20141009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20141009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李志敏先生是当代草书大师,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并为中国当代书法界的两面旗帜。

林散之草书为飘逸之美,李志敏草书为苍茫之美,风格迥异,刚柔互补,极大丰富和健全了草书的风貌。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

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

他年少时初学楷体,由唐碑入手。

30岁后学笔行书,书风为之一变。

60岁后专功草书,师法“二王”、怀素、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自成一路。

72岁因洗澡不慎烫伤小指和无名指后改以三指执笔,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化境。

他在创作上力倡书画同源,尤重执笔,认为应以中锋为上,爱用长锋羊毫,融合碑帖,多以水墨参差,刚柔相济,虚实多变,取意外之镜,凭藉灵性淋漓尽致地进行创作。

其行笔相对较慢,常常力透纸背,所作草书如龙飞凤舞,圆浑矫健,空灵飘逸,瑰丽多姿。

因此,林散之的书法也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

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

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

有书法评论家说,林散之的高妙一是作品中营造出的“仙”气,这种境界竟然达到了古来无有的境界,着实使人惊叹,让欣赏者站在这样的作品前立刻激动起来而又立刻被那种绵绵的力量抑制住、感染着、欣赏着,让你时刻处于激动与非激动的交互起伏中,这种感觉美极了!林散之潜入了人的精神世界,调节着人体内的生命节奏,能使你与线共振,与线共舞,可视点线化为可感音乐,还有什么比这种艺术感觉更美好呢?单凭此点就可列入历代大家行列中。

二是绘画中“皴”笔的合理转用于书法并当做主要的艺术语言,这在书法界也是古来无有,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是将之作为独家主打技法反复使用的。

皴笔法在林老手中做到了“枯中取润”而毫无躁气,只一点很重要;至于点蘸清水墨法,他并不是首创,清代王铎行草以及他的老师黄宾虹的篆书中已经作为主要艺术语言来使用了,虽然各有千秋。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当代草书的艺术理论当今人研究草书与古人研究草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比方,王羲之把用笔的方法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在写字的时候根本用不着思考笔法,在写上一字和下一字的映带的时候用不着考虑这里映不映带,上一笔和下一笔怎么连接也是不用思考的。

从阁帖,手札里去分析,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实在很轻松,或者是很沉闷,很痛苦的状态下书写,心情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他是绝不会把怎么样写这一封信或者是一个手札作具体考虑。

这是王羲之的情况。

再来看怀素。

怀素完全是把技巧转换成了下意识的笔势,他是通过了非常严格的强化训练,比方说在蕉叶上写。

他已经把草书的笔法熟悉到用不着思考的程度,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突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是内心冲动的一种外化,一种激情的抒发,这种激情的表现是不可能去思考技法的。

所以,王羲之也好,怀素也好,他们书写的状态是和今人不同的。

从王铎开始就不一样。

王铎已经把草书作为一种表现,虽然他采取了一种极端浪漫主义的表现情绪,但他在具体的处理时都有自己的思考,在书写时都加以处理。

有一件作品,是临张芝的一件草书,你分析它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草书看起来是一笔书,很放浪,他把草书拓而为大时,展现成大字书写的时候,是不可能一笔完成的,他用接笔。

在临张芝的帖的那件草书里,有十几处接笔,在接的时候,他都不用光滑的顺接方法。

比方说一个笔法,他都把两边接的很光洁,用错位的大姐方法,这是王铎处理的一个技巧。

仔细去观察他的原作,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由于他在用力的时候,如果不那样的话,他就很难做到顺利的转折,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进行搭接,而且是用错位的搭接方法,以增加线条的变化。

如果是线条变粗了,字型变大了,还是用顺接就将呆板,王铎在处理的时候是用错位搭接的方法。

这是王镛先生在研究王铎作品中发现的。

而且王铎为了使自己的字体量增加,他有意识的在墨法上进行了改革。

徐渭在写大幅草书的时候,为了让他的字能够增加大字的效果,加强了线条中的丰富变化,顿挫更明显,比起王羲之、怀素他们的顿挫更狠猛,这是徐渭的处理当中的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南宋道士--白玉蟾--狂草《四言诗帖》附译文

【】南宋道士--白玉蟾--狂草《四言诗帖》附译文
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盖 ,升入紫庭。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 童侍女,为求
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盖,升入紫庭。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
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
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
深的艺术内涵和欣赏价值。
活动于西元十三世纪),字如晦,号海琼子,继为白氏子,故又名白玉蟾。后隐于武夷山。每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真人。善篆、隶、草书。
白玉蟾是一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道人书法家、画家。学问宏富,道行高深,自然笔法超然不俗,非同凡响。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有文化修养、多才
多艺、技法高超的释道僧人,如隋智永、唐怀素等,他们以其精熟的技巧和殊异的情趣,创造了大量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抒其怀抱,蕴含哲理,具有较
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 款署“玉蟾”。《仙庐峰六咏卷》,白玉蟾书,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书法秀逸清朗,别具一格,内容是咏景诗六首。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南宋道人,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 ,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葛长庚(约
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
盖,升入紫庭。白玉蟾
【释文】: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 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盖
,升入紫庭。白玉蟾
四言诗帖狂草书法欣赏打破直行而书的习惯,自由穿插,笔势雄强,观者可感受书写的情绪与内容互为辉映。四言诗帖释文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王铎是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王铎草书的特点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王铎草书的特点王铎书法在吸收更多古典养分的同时,最终选择了米芾作为自己深入传统的切入点和树立个人风格的突破口,从而创造了自家面目,五十多岁走向成熟。

王铎草书在用笔上,早年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中年学习米芾后,笔势、笔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笔法变圆转为方折处增多。

起笔多为方折,这类用笔特征,是以近似90度的直角顿笔入纸,然后迅速弹起收笔,下笔果断,力度较大,极大表现了草书线条的钢性!王铎在米芾笔法的基础上,进而夸张运用,激荡跳跃,方折劲挺。

其次,王铎草书的笔画起笔处夸张其落笔形态,一反“二王”、米芾侧锋落笔,匀称铺毫的惯式,而发展成落笔成点,反毫平铺的运笔方法,或圆点、或方点、或侧点,与折角处突出的方折劲挺形态共同构成了王铎的笔法特征,加上笔画的挺拔劲直,形成了其刚健的线质和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

王铎草书行笔速度很快,提按变化明显,提按变化体现在单个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变化中。

线条在运行中动作比较简单明快,线条的粗细变化均呈渐变方式,没有多余的动作,表现了草书的明快爽利。

王铎草书很多收笔都是顺势送出,速度感强烈。

我们可以透过每根线条的组合,把笔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线段来分析其线条组合构成的特点。

王铎对一些线条组合一般都是"顿笔起、轻收笔,再顿笔起、再轻收笔这样一个跳跃式的节奏。

一般情况下,王铎基本上是通过字型的大小和用墨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的。

主要特点是在单字中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

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起笔的粗与收笔的细,以及下一笔画的起笔粗,收笔细这样一种变化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王铎草书结字上主要体现在:一是正欹变化,整体字做倾斜,或左倾或右倾。

二是字内倾斜。

左部分左倾,右部分右倾,形成上开下合的结体形式。

书法界最新重大发现,怀素49岁时写的狂草,字字美妙绝伦

书法界最新重大发现,怀素49岁时写的狂草,字字美妙绝伦

书法界最新重大发现,怀素49岁时写的狂草,字字美妙绝伦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

清峻有美誉,而高迈不羁,风流蕴藉,为一时之冠。

方学书次,羲之密从其后掣其笔不得,于是知献之他日当有大名。

后其学果与羲之相后先。

献之初娶郗昙女,羲之羲之与昙论婚书云:“献之善隶体,咄咄逼人。

”又尝书《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

献之所以尽得其父羲之论笔之妙。

论者曰谓如月穴凤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梁武帝评献之书,以谓绝妙超群,无人可拟。

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不可耐何。

献之虽以隶称,而草特多。

世曰今草,即二王所尚之。

王洽,字敬和,导第三子,官至中书令。

洽于导诸子中最为白眉。

理识明敏,书兼众体,于行草尤工。

挥豪落纸,有郢匠运斤成风之妙。

羲之尝谓洽曰:“弟书遂不减吾”王生虔亦谓:“洽与羲之书俱变古形。

”王珣,字元琳,洽之子,官至尚书令,谥献穆,能草圣。

然当时以弟珉书名尤著,故有“僧弥难为兄”之语。

僧弥,珉小字也。

贞元改元春二月三日沙门怀素。

《王献之王洽王珣书评》释文: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

清峻有美誉,而高迈不羁,风流蕴藉,为一时之冠。

方学书次,羲之密从其后掣其笔不得,于是知献之他日当有大名。

后其学果与羲之相后先。

献之初娶郗昙女,羲之与昙论婚书云:“献之善隶体,咄咄逼人。

”又尝书《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

献之所以尽得其父羲之论笔之妙。

论者曰谓如月穴凤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梁武帝评献之书,以谓绝妙超群,无人可拟。

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不可耐何。

献之虽以隶称,而草特多。

世曰今草,即二王所尚之。

王洽,字敬和,导第三子,官至中书令。

洽于导诸子中最为白眉。

理识明敏,书兼众体,于行草尤工。

挥豪落纸,有郢匠运斤成风之妙。

羲之尝谓洽曰:“弟书遂不减吾”王生虔亦谓:“洽与羲之书俱变古形。

”王珣,字元琳,洽之子,官至尚书令,谥献穆,能草圣。

狂草的正确草书写法

狂草的正确草书写法

狂草的正确草书写法狂草,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字体,相对于规范化的楷书而言,狂草字体更具有个性和创新性。

狂草字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草书,而在唐代,狂草达到了巅峰。

狂草的书写风格激昂奔放,笔画纷乱,结构繁杂,非常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狂草书法的特点是“脱节”,即笔画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

这给人一种随意散漫的感觉,看似难以辨认,但却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因此,在写狂草字体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规范。

首先,狂草字体的写法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书写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笔画作为整体的节奏,使得字体的优美和动势得以体现。

同时,要熟练掌握书写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结合用笔的粗细和松紧来表现字体的韵律感。

其次,狂草字体的笔画需要有明确的起承转合。

犹如演唱一首高潮迭起的乐曲,字体的笔画也要经历起笔、勾结、转折、回撇等过程,形成动态的视觉效果。

这需要通过书法师的熟练技巧和灵活运用笔尖的控制来实现。

此外,狂草字体还注重用笔的变化和适度的乱。

通过不同部位的笔画变化,可以表现出字体的丰厚和立体感。

在书写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笔尖形状和硬度来实现笔画的变化。

而适度的乱,则使得字体更加细腻、灵动,增添了书法作品的魅力。

最后,狂草字体的书写需要注重整体的协调和平衡。

尽管狂草字体的笔画结构纷乱,但整体上仍需要保持和谐的形象。

书写字体时,要注重整体形态的平衡,避免过于紧凑或过于散漫。

只有整体的协调平衡,才能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总而言之,狂草字体是中国传统书法中一种非常有个性和创新性的字体,写好狂草需要熟练掌握书写节奏感和韵律感,掌握明确的起承转合,灵活运用笔尖控制,注重用笔和乱度的变化,以及整体的协调和平衡。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才能提高狂草字体的书写水平,并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的内容,具体内容: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欣赏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当代草书的艺术理论
当今人研究草书与古人研究草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比如,王羲之把用笔的方法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在写字的时候根本用不着思考笔法,在写上一字和下一字的映带的时候用不着考虑这里映不映带,上一笔和下一笔怎么连接也是不用思考的。

从阁帖,手札里去分析,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实在很轻松,或者是很沉闷,很痛苦的状态下书写,心情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他是绝不会把怎么样写这一封信或者是一个手札作具体考虑。

这是王羲之的情况。

再来看怀素。

怀素完全是把技巧转换成
了下意识的笔势,他是通过了非常严格的强化训练,比如说在蕉叶上写。

他已经把草书的笔法熟悉到用不着思考的程度,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是内心激动的一种外化,一种激情的抒发,这种激情的表现是不可能去思考技法的。

所以,王羲之也好,怀素也好,他们书写的状态是和今人不同的。

从王铎开始就不一样。

王铎已经把草书作为一种表现,虽然他采取了一种极端浪漫主义的表现情绪,但他在具体的处理时都有自己的思考,在书写时都加以处理。

有一件作品,是临张芝的一件草书,你分析它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草书看起来是一笔书,很放浪,他把草书拓而为大时,展现成大字书写的时候,是不可能一笔完成的,他用接笔。

在临张芝的帖的那件草书里,有十几处接笔,在接的时候,他都不用光滑的顺接方法。

比如说一个笔法,他都把两边接的很光洁,用错位的大姐方法,这是王铎处理的一个技巧。

仔细去观察他的原作,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由于他在用力的时候,如果不那样的话,他就很难做到顺利的转折,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进行搭接,而且是用错位的搭接方法,以增加线条的变化。

如果是线条变粗了,字型变大了,还是用顺接就将呆板,王铎在处理的时候是用错位搭接的方法。

这是王镛先生在研究王铎作品中发现的。

而且王铎为了使自己的字体量增加,他有意识的在墨法上进行了改革。

徐渭在写大幅草书的时候,为了让他的字能够增加大字的效果,加强了线条中的丰富变化,顿挫更明显,比起王羲之、怀素他们的顿挫更狠猛,这是徐渭的处理当中的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明朝人是如此,到了今天,在写草书的时候,变化就更不一样了。

因为
现在的条件不一样了,占有比古人更加丰富的资料。

比如书法中的三个基本系统,笔法系统,墨法系统,章法系统,在研究上已经不一样。

对墨法的研究,以至黄宾虹遗传给林散之对墨法的研究,都不一样了。

对水、墨之间的运用方法上应该吸取些什么东西?这是当今人正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广义的草书,是从有书体产生就有草书。

而今天的草书是一直沿着比较流走、更加便利、更加具有书写性的路子发展下来的。

所以说,草书是蕴含了从篆书到隶书所有的笔法的总和。

比如章草,章草是从隶书和篆书转换过来的,并不单单是从隶书转过来的,其中它有很多篆书的成分。

王铎就有这种意识,他写草书两点,必须要有篆书和隶书的蕴含。

当今写草书,要想进入展厅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像王冬龄那样占去整个美术馆圆厅那一面壁头,你怎么办?肯定要在草书里面加入一些别的成分。

比如王义军,他在写草书的时候,他把纸铺在地上,把鞋子脱掉进行书写。

但是在写的过程中的考虑,他的笔法的运用,拓展为大的时候,是有意为之的,而不是想王羲之,更不像怀素那样是经过训练得非常熟悉的情况之下书写的。

所以王义军是有意地追求晋人的情韵。

他在追求这种情韵当中,在拓而为大时怎么体现它?他更多地在墨法上想了一些办法。

因为笔法是比较单纯地放大,想让它丰富怎么办?就在墨法上下功夫。

使用安徽的宿墨,让它有涨墨的效果。

这是直接从王铎、从黄宾虹绘画当中提取过来的一些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么大的字有丰富的变化和内涵。

因此,草书发展到今天,应用的材料多了,使用的方法上是有意地吸取一些东西。

更何况,今天所占有的材料,不仅仅是草书,地上的,地下的,经典的,民间的,
那么多的东西。

不能单纯地用碑帖结合来套现在的碑帖融合的方式,现在是一种大融合的方式。

看到楚人竹简中的一些现状,把它放大出来,你看它的一些现状的处理,已经透露出像张瑞图他们研究出的笔法,左右摆动的那种态势。

张瑞图是用了左右摆动的势态,这实际上是隶书的横式。

它破坏了整个草书的纵式的关系,达到了一种新的创造。

好像音乐中,构成更鲜明的节奏。

这是时代审美当中的一种追求。

这种追求是否对"明清调"的一种向往呢?"明清调"的这种对立的取法方式,恰好适宜当今人的欣赏情势。

但是,也不能忽视刚才徐利明所讲的,书法在进入家庭的时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家庭和展厅是有区别的。

进入家庭更需要静态的东西,不需要更动态的东西,需要更简洁、更加有韵味的东西,因为在家里更多是坐着欣赏的。

而展厅里是短时间瞬时的欣赏。

所以展厅和家庭不一样。

今天所构成的对草书的要求,跟古人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对草书研究的角度,应该是多元的。

一方面要关注怀素、王羲之,一直到黄庭坚、王铎,另一个方面也要注意这个时代的取向。

因为草书,虽然它的实用性,尤其在东汉的末年,已经非常突出,但是,对艺术的自觉的追求比其它书体都早,几乎纯粹是作为一种艺术在追求。

发展到今天,草书不仅仅是一种纯艺术的追求,而且已发展成多种艺术流派,尤其是现代思维方式对草书产生了很多影响。

因此,今天在认识、研究草书的时候,审视的态度和角度,研究的方法,以至于具体的审美的观念,探讨草书的办法,都应该跟古人不一样。

这样,才能够使时代的草书,真正地更好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