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文献综述范文模板本文对xx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历史演变、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xx问题研究自从20世纪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涉及到这一问题的究其根源,只是表面解释了它的外部表现。

随着近年来对学术调研的需求增多,了解xx 问题的原因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各个领域都开始积极投入开展工作。

20世纪xx问题的研究从一起萌芽到另一起现在,研究者着重从不同角度,即历史演变、社会认知与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一系列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可知关于xx问题的历史演变有明显的不同视角,社会认知也分成了主流思潮和新的观点、发展趋势也有其特征优势和突出的思想视野等。

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xx的研究已经由不同的研究者和学者以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讨论和诠释,从历史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诸多学者致力于在xx演变过程中提高研究成果,可以间接看出xx问题所处的阶段性意义。

在社会认知范式方面,研究者借助各个领域研究成果,分析xx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特别是通过对历史演变过程中相关研究与发现的共性和特性分析,深入揭示xx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本文从认知到社会影响的层面,大胆归纳总结了xx社会认知的特点,展示了表现社会认知的流动特征,从而深入地剖析了该问题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以发展趋势为前提,研究者使用有效的方法分析了xx问题的集体发展趋势,分析了xx问题今后不断发展的特性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通过反映xx问题的发展趋势,揭示了xx 问题在时代发展中的鲜明特色,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为xx问题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从历史演变、社会认知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xx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通过反思历史、把握社会变化和把握未来趋势,加深人们对xx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当人们真正了解并深入研究xx问题,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视角,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挑战了传统认知科学中身心二元对立的观点。

近年来,具身认知在社会认知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评述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揭示具身认知对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们将首先介绍具身认知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评述具身框架下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情感认知、社会互动、群体认知等方面,最后总结具身认知研究的贡献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具身框架下社会认知研究的概貌。

二、具身认知理论概述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认知科学理论,它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身体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认知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理论挑战了传统认知科学中将身体视为认知过程的被动容器或无关紧要的角色的观点,提出身体、大脑和环境在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的结构、感知运动系统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例如,我们的身体构造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我们的感知运动系统使我们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从而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具身认知理论还强调了情绪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情绪是与身体紧密相关的,能够影响我们的认知加工和决策。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框架下,社会认知也被重新解读。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意图和情绪等社会信息。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社会认知不仅仅是大脑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而是身体、大脑和环境共同参与的过程。

我们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动作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具身认知理论为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它强调了身体在社会认知中的重要作用,提示我们在研究社会认知时需要考虑身体的影响。

具身认知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和机制。

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讲座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陈树林一般来说 对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有两种途径 一是从生物学角度 探索抑郁症病人脑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改变 另一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环境及个体心理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 世纪 年代 等提出了抑郁症的社会 认知心理因素模型 他们认为 抑郁症是由于素质性因素和应激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但这里的素质性因素主要是认知心理因素 应激性因素是各种社会刺激 如灾难性生活事件 日常生活事件等 自他们的理论提出后 人们开始对抑郁症的社会认知因素进行了许多研究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以 与 为代表人物 在 世纪 年代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理论 年代末期 对自己的认知理论作了修正 等人又提出了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 使抑郁症的社会 认知心理因素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作者单位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认知理论在 年代初 发现 用精神分析方法治疗抑郁症病人时疗效并不满意 他观察了相当数量的抑郁病人 并作了抑郁病人与正常人思维的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 认知因素在抑郁障碍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于是 在 年提出了情绪障碍的认知理论 他认为要了解情绪障碍的本质 必须认识个体对不良事件反应的认知内容 年他又创立了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并逐渐形成抑郁症的认知理论模型 认为所谓认知 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 思维和想象 认知过程一般由 部分组成 接受和评价信息的过程 产生应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 另外 还提出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模型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认为 抑郁症以认知过程的歪曲为突出表现 产生了对自我 未来和世界的消极看法 它的病理心理学有 个主要成份 抑郁认知三联征 认知歪曲 自动性思维和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自动性思维自动性思维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 大多数病人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会存在这些思维 因为这些思维已经构成他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认为 自动性思维影响情感和行为 思维歪曲和消极性思维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 抑郁症的其他典型症状 如动机缺乏 消沉 兴趣丧失 自杀企图 都受到歪曲性思维的影响 而且这些自动性思维的出现是自动的 不随意的 持续存在的 由于自动性思维的影响 认为 抑郁个体对特定事件的主观看法和客观实际是不一致的 他强调个体对事件主观的解释对情绪反应影响很大认知三联征认知三联征是指抑郁病人对自身 周围世界及未来三方面的消极评价 三联征中第一联是指对自己的消极评价 认为自己有缺陷 没有能力 不能胜任 因此总是感到不愉快 无价值感 甚至认为自己缺乏获得愉快和满意感的能力 第二联是指病人对经历的消极解释 对自己要求过高 认为在现实生活的道路上有不可克服的障碍 因此 他们逃避愉快和喜悦 第三联是指以消极的态度认识未来 这几乎见于所有的抑郁症病人 病人认为现在的问题总也得不到解决 未来的生活中也充满着困难 挫折 对未来不抱希望认知歪曲 认为认知歪曲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知觉 在这种情况下 抑郁个体得出的结论使他们的消极期望更加坚定 抑郁症病人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任意推断 选择性注意 过度泛化扩大或缩小 个人化等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这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准则 往往不为意识觉察 但它影响着病人的情感 行为和思维模式如如果某人发怒可能是我错了如果别人不喜欢我我就高兴不起来认为早期创伤性体验提供了形成消极自我概念的基础这些消极自我概念可能潜伏起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被类似早期经历的特殊情景激活因此这些早期经验使自我认知图式发展为消极的模式使这种个体打上抑郁素质的烙印在抑郁症病人中有很多的功能失调性适应不良性图式的存在增加了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复发率而且这种功能失调性认知图式在遭遇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时容易形成消极的自动性思维使得抑郁症状得以保持加强或恶化如无助感淡漠自杀观念和内疚抑郁症状又导致消极性思维增多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抑郁的严重程度呈螺旋式上升抑郁症认知理论的验证在提出抑郁症的认知理论的同时在年代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论证他发现抑郁症患者相比于正常人有更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抑郁性的歪曲的认知也更多等在年对提出的自主性思维进行了研究研究被试包括抑郁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抑郁症复发病人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病人相比于非抑郁性精神病病人和正常人有更多消极的自主性思维等人在年研究了消极的自我概念被试包括单向抑郁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非抑郁性精神病病人焦虑症病人和正常人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比对照组有更多的消极性自我概念更少的积极性自我概念等在年对认知三联征进行了研究被试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性抑郁精神分裂症内科疾病焦虑障碍和正常人结果发现抑郁症病人对自我将来和外部世界的推论更为消极悲观从国外的这些研究结果看它们对抑郁症的认知理论都作出了肯定的论证龚梅恩等用自主性思维问卷研究大学生消极的自动性思维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得分与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得分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且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得分有明显差异得分高者的得分也明显增高焦丽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研究了抑郁症病人的认知模式结果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消极的自动性思维出现越频繁功能失调性态度亦增强认知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知理论虽然提出了与抑郁症的产生有关的认知因素但人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认知因素和抑郁症的因果关系并不十分肯定有抑郁性认知因素的个体并不都产生抑郁症而有些抑郁症病人没有抑郁性认知另外抑郁症症状水平和认知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究竟是抑郁症状导致抑郁性认知还是抑郁性认知导致抑郁症症状一直没有肯定的结论再者哪些方面哪些内容的抑郁性认知导致抑郁症也没有肯定的研究结果等对抑郁症认知理论的修正年代是抑郁症认知理论研究开展最繁荣的时期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者都对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等自年代开始对认知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改并提出了新的抑郁症病因学模型社会认知理论模型与他们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学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认知因素即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易产生抑郁症的认知倾向性因素另外一个是社会应激因素即消极的生活事件如重大的灾难日常生活烦恼长期的适应不良等他们认为认知因素与应激因素是以一种交互作用的方式对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即单一的认知因素或应激因素并不能导致抑郁症的产生同样地仅仅是应激因素也不能对抑郁症状的产生起作用另外还指出不是所有的消极生活事件都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与研究发现关于失落或从个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主动或被动地退出的重大生活事件可预测抑郁症的发作而危险的生活事件则预测焦虑障碍的发生这说明每种应激只与特定类型的心理障碍存在着易感性的关系因此很有必要来研究究竟哪些社会应激因素可以与认知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认为引起抑郁症状发作的应激因素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人际关系和自我成就等通过研究发现有关人际关系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第卷第期和自我成就的社会应激因素和自主性思维相互作用能够预测抑郁症的发生为此等提出一个新的补充他们认为特定于人际关系和自我成就领域的社会应激因素必须和相同领域的抑郁性认知因素相互作用才能预测抑郁症的发生但这一点现在还是推理没有得到研究证实等在年以符合的单向抑郁症诊断的门诊病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有关人际关系和自我成就的机能失调性态度和消极的归因方式相结合预测了抑郁症的发生过去研究的总结和将来研究的方向以往研究的总结通过上面有关抑郁症认知理论的观点和研究的综述我们认为抑郁症的认知理论对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途径应用认知理论至少可以找出一部分抑郁症病人的病因修正后的认知理论把社会应激因素考虑进去并指出了认知因素和社会应激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他们把社会应激因素和认知因素的范围作了划分并找到一些支持的证据这是很有希望的一个研究途径通过专一领域的认知心理因素和社会应激因素的研究容易找到突破口对临床应用治疗的指导也非常有针对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由于研究方法的原因在过去的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年代前人们很少对抑郁症的社会认知因素作纵向的研究这就使得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降低因为抑郁症在症状持续期仍有上述认知因素的存在并且表现突出同时抑郁症本身会导致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横向研究很难确定消极的认知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否先于抑郁症的发生如果不能得出先于抑郁症的发生这一前提就不可能作出令人信服的因果关系推论与年代后有人开始用纵向研究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因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与这些纵向研究发现对消极事件的原因结果和自我的消极推论及消极的自我归因与负性生活事件相互作用可能预测抑郁症的发生但根据认知理论认知偏差自动性思维在抑郁症的产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抑郁症的认知心理治疗研究也发现在抑郁症病人中有很多消极的歪曲的认知及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这两个认知因素的研究还没有进行另外对抑郁症的社会应激因素研究也没有研究专门针对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的负性生活事件没有研究考察特定于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将来研究的方向通过对过去研究的总结我们提出两个尚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将来研究的方向特定于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偏差和消极的自我图式是不是抑郁症的认知倾向性因素如果认知因素和社会应激因素相互作用能够预测抑郁症的发生那么认知因素和社会应激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怎样对抑郁症的发生起作用参考文献龚梅恩许行健不良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岭南精神医学杂志焦丽徐俊冕抑郁障碍的认知模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收稿。

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综述

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综述

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综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职场以及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包括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要素。

下面从理论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综述。

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学生的参与学习是一种投资行为,将资本投入教育中,获得的回报体现在未来的收入和职业发展上。

就业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本,可以提高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收入水平。

2. 职业能力模型理论。

职业能力模型理论将就业能力分为三个部分:知识技能、个人能力和职业素质。

其中知识技能是指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而职业素质是指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的积极进取、负责任、自我管理、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3.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学生需要具备自我了解、自我调节、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通常称为“情商”,是在职场上成功的关键之一。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经验和社会资源也是影响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4. 市场化需求理论。

市场化需求理论认为,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

学生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职位要求、技能需求等因素,并努力提升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社会学与社会认知与社会智力

社会学与社会认知与社会智力

社会学与社会认知与社会智力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社会问题等的学科,旨在了解
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及相关因
素的认知与理解,包括个体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认知。


社会智力则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能力,包括情商、
交际能力等方面。

在社会学中,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体对社会
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其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进而影响其社会行为。

而社会智力则是个体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能力,它不仅涉及到认知层面,还包括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
有助于培养个体的社会智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而拥有良好
的社会智力则可以促进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使个体更加理解和认同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随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挑战和问题。

因此,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共
同努力,重视社会学、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的培养,培养具有社会责
任感和社会担当的新一代人才。

总的来说,社会学、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是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的概念,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社
会智力水平,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目标。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共同推动社会学、社会认知和社会智力的研究和发展,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社会认知理论与个体行为分析

社会认知理论与个体行为分析

社会认知理论与个体行为分析社会认知理论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如何进行社会情境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这种认知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关注个体是如何感知、解释和对待社会环境中的信息的,通过认知过程来解释和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相关模型和实证研究,并探讨它对个体行为分析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认知过程、社会认知结构和社会认知发展。

社会认知指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感知、解释和理解,它是基于个体把握和应用社会知识的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涉及到注意力、感知、记忆、判断和推理等心理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模式。

社会认知结构指个体所持有的与社会现象相关的认知结构,它们是通过个体从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而形成的。

社会认知发展关注个体认知能力的演变和进步,它研究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情境的认知变化。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模型,其中包括认知映射理论、社会信息处理模型和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认知映射理论指个体如何将社会情境中的信息映射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相应的认知加工和行为反应。

社会信息处理模型关注个体是如何对待、加工和应对社会信息的,它包括社会信息获取、社会信息解释和社会信息应用三个过程。

自我调节学习模型强调个体是如何通过对社会情境的观察和学习,不断调整自身认知结构和行为策略的。

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认知理论对个体行为分析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认知理论提供了解释个体行为差异的理论解释。

通过研究个体的认知加工方式、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可以解释个体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行为差异。

例如,个体对同一社会信息的感知和解释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他们在行为上的差异。

其次,社会认知理论为个体行为的干预和改变提供了基础。

通过了解个体的认知加工模式和认知结构,可以从认知层面上进行干预,促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例如,通过认知训练和干预可以提高个体对社会情境的感知和解释能力,进而改变其行为方式。

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_解春玲

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_解春玲

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解春玲(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摘 要 内隐社会认知是无意识思想、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研究日渐整合的结果。

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从方法论上,得益于内隐记忆研究中逐步完善的间接测量方法;从内容上,尽管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初浅,但却已经涵盖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以及归因评价的多个方面。

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自尊1 引言 社会认知,一般是指“人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它包括社会知觉、归因评价和社会态度形成三个主要方面”。

对社会认知的研究,可以说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随着信息加工观点的提出,心理学研究出现了认知主义思潮,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认知研究既摒弃了行为主义取消“意识”和内部心理活动的传统,又改变了精神分析学派只强调人的本能和无意识冲动的研究道路,从而确立了心理学研究的认知主义取向。

第二个时期是最近几年,Greenw ald 等人认为,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开始采用认知心理学的一些间接测量的技术和方法,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采取了面向实际应用的研究取向,开创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向。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此概念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

传统的关于社会认知课题的研究往往重视了人的意识的成分,而忽略了人的无意识的一面,因此,其研究结论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将人的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具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

2 方法论 从方法论上来看,当代内隐记忆研究对内隐社会认知的产生具有独特的启发价值,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得益于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逐步完善的间接测量方法。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综述

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就经历了从直接测量到间接测量的演变过程。

到上世纪90年代为止,社会认知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直接测量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认知领域普遍假设态度是按照有意识模式进行操作,所以直接地测查意识水平知觉成为那个阶段研究主要方法。

但是直接测量法只能对意识水平之上的态度进行测量,对无意识操作的内隐态度则无能为力。

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越来越多地间接测量方法被引入了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投射测量,加工分离法,基于反应时的范式,以及把归因与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相结合的SEB方法。

1.投射测量投射测量是指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McClelland等人(1981)要求被试在对模糊照片或图画的反应中生发故事或对抽象的刺激生发描述的研究方法。

他们利用对内隐动机的投射测量与对外显动机测量之间的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投射和直接测量所评估的对象是不同的。

Spangler(1992)在使用元发现方法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对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量要比与之平行的问卷调查测量具有更高的预期效度。

2.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Procedure,PDP)加工分离程序最初是由Jacoby提出的,旨在对意识与无意识加工贡献进行定量分析。

Jacoby等人根据实验指导语设计了2类测验。

一类是包含测验(inclusiontest),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

另一类是排除测验(exclusiontest),要求被试选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

在排除测验中包含这样一种测验逻辑,即无意识加工提高测验成绩而意识加工则起相反作用。

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思想可以用如下方程组表述,其中Pi是包含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来完成测验的概率,Pe是在排除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完成测验的概率,Pc是通过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Pu是通过无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

社会理论调查报告

社会理论调查报告

社会理论调查报告社会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进行科学解释和理论构建的一种分析思维方法。

社会理论的发展与进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社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家和流派。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社会理论,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观,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另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是功能主义理论,它强调社会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以及不同社会机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此外还有社会学符号学派、社会学交互作用主义派等不同的社会理论流派。

社会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它们通过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运动等来揭示社会的基本规律和变化趋势。

社会理论还可以为社会政策和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社会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社会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社会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变革的方向和目标,提出更有效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措施。

然而,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得社会理论的构建变得困难。

任何一个社会理论都只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抽象和概括,难以完全穷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社会理论的应用效果有限。

即使有了一种好的社会理论,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政策的执行和实践的支持。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社会问题愈发多样化和复杂化。

新兴议题和社会现象的出现对现有的社会理论提出了新的考验。

同时,社会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总之,社会理论是一种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政策和实践提供指导。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

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

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一、社会认知的简介1、社会认知的概念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

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

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

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 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 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老年社会学研究综述

老年社会学研究综述

老年社会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社会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老年社会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揭示老年人在社会变迁中的生活状况、社会角色、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老年社会学的相关文献,本文试图为理解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社会参与等方面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证依据。

本文还将探讨老年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老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老年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老年人及其社会现象的学科,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对于深入理解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社会角色以及与社会其他群体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理论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分析老年问题的视角和工具,使得研究更具系统性和深度。

老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涵盖生命周期理论、角色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及社会分层理论等。

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人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老年阶段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这一理论重视老年人在生命历程中的积累和经验。

角色理论则侧重于老年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转变,如从工作者到退休者,以及这一转变对老年人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则认为老年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基于资源的交换和互惠,这种交换可能包括经济、情感和社会支持等。

社会分层理论则关注老年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不平等现象,如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在健康、福利和服务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理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互为补充的。

例如,生命周期理论可以为角色理论提供背景,解释为何老年人会经历角色的转变;社会交换理论则可以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动力机制,解释不同地位老年人之间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老年人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体系,它为我们理解老年人的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

目标定向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目标定向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关于目标定向理论的综述性研究摘要:目标定向理论在当今体育运动动机的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目标定向理论的来源,目标定向理论的分类,分析了国内外对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运动领域中关于目标定向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目标定向任务目标定向自我目标定向社会认知理论包括目标定向理论、自我效能和能力知觉理论。

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目标定向理论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研究动机内容的主要方向。

2001年7月,第十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10th WORLD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 )胜利闭幕了。

4年一次的盛会集中反映了近些年来运动心理学家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其研究的内容大体呈现分散化、多样化的特点。

但是,在动机研究的方向却有一个焦点:在13篇有关成就动机的论文中,9篇是以目标定向理论为主的。

由此可见,目标定向理论在动机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所谓目标定向,是指一个人试图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达到的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

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个体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存在两种目标定向,特定占优势的目标取向会影响完成任务的结果,因而决定其成就行为。

这两种目标定向分别是任务目标定向(也称学习目标定向)和自我目标定向(也称成绩目标定向)。

1.理论基础目标定向理论是当今动机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运动动机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它是目标设置研究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的延伸。

目标设置研究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的“科学管理之父”-Tayler(1935)所创造的科学管理制度,这个制度的关键就是:根据对时间和工作的分析,对每位个体规定具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又可以达到的目标或任务。

之后目标管理法也由此而产生并在企业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标设置的来源还可以追溯到心理学中的符兹堡学派,该学派永任务、定势、意向等概念来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中就包含有目标的思想。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情绪调节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形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如果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他就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调节理论认为,情绪和情感状态对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会提升自我效能感,而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积累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来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相关研究成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教育、心理学、管理学、运动训练等。

在教育领域,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在管理学领域,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

在运动训练领域,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意味着更好的运动表现。

三、应用价值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在管理领域,领导者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和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团队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其运动表现。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自我效能感强的 人 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 中 , 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 ,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 将会不断的得到强化与提高 ; 相反 , 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 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 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 因 此他们的目标往往很低,也就不能在动态影响下得到改进。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 会 认 知 理 论 提出了能够增强自我效能的四种主要方法:
个人
行为
环境
2.2 观察学习
班杜拉发现,人们不仅通过直接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 可以通过观察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发学习,这种学习在社会 行为的习得中更为常见,班杜拉称之为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从而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应 的行为的过程。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 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来完成。
运动复现过程
观察者把符号表象转换成适当行为的过程
动机过程
在适当的时候(班 杜 拉 认 为 , 虽然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共同决 定的 , 但是认知却起着主导作用 , 这种认知因素的核心成分 就是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 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 、 信念或者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 从 理论上讲 , 自我效能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力 。 班 杜 拉 认 为 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的不是能力本身 , 而是主体 对自身能力的信念。
(4)情绪与生理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也 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 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 感。
3.社会认知理论的教学启示
教师要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活动以及主体 的能功性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精心设计有利于 学生主体发展的各种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实现发展。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认知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认知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认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这三个领域在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共同构成了对社会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首先,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结构和运作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层面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揭示出社会现实中的各种规律和趋势。

社会学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中的群体行为、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式,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的学科。

它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揭示出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动态和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人际关系的有效管理和个体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社会认知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知觉、记忆、推理、判断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方式,研究了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决策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社会认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社会因素在个体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出了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认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信息加工方式和行为表现,为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主动性和适应性提供认知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综合性解释框架。

它们在不同层面和角度上探讨了社会问题的核心内容,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的运作和人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只有综合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视角和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挑战、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体发展。

【以上内容共1132字,如需增加字数,请予以扩充完善】。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五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社会认知维度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五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社会认知维度
的内在认知机制。Pg— ol 通过三个实验 ,分 用具体语言描述行为。这种语言使用上 的偏见与 aeG u d
别证实了①跨种族朋友具备的集体特征也像个人 两个 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 E cd g( noi 编码) n ,
特质那样被接纳进 自我图示②接纳行为积极的影 即面对 同一事件不 同个体从不同侧面对信息进行 响群际交往经验。P eG u 还发现认知容易度 提取并储存 g a — ol d
n r 进一步解 释说 ,儿童在早期 就获得 了他 u 得的社会态度 , 一方面稳定 的储存在长时记忆 中, Wet a
等待儿童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时成为那些后来发 们生活 中社会结构方面的知识 ,包括存在什么样 展 出来的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 的群体、他们怎样被标识以及对这些群体的评价。
对社会地位的需要以及归属 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 视行 为① ,在儿童认知发展过 程 中出现 的时期 。 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 ,社会心理学界对偏见的研 D v e ei 认为 自动化 的歧视行 为来源于儿童早期个 n
究有了新的取向。通过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机制及 体广泛 、频繁的歧视行为和对刻板 印象 的使用。

方面是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编码 因素与交
的过程可以沿着某个方 向,比如黑人种族 ,持续 流 目 冲突的情况下 ( 标 比如说要求个体对外种族 进行 ( 一旦交到 了第一个黑人朋友那么其他的黑 成员 的消极行 为进行客观 描述) ,交流 目标会 抑 制 nee他们认为这种干预行为需要 人也有可能成为朋友) 。而持续进行的自我膨胀对 编码效应。Wenkr
个方面。第一 ,与偏见有关 的社会 因素。这些因
素包括 : 群体的社会地位 、所处的社会环境 ,包 括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 。第二 ,与偏见有关的动 机因素 ,这些 因素包括 :对挫折和威 胁的反应 、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综述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综述

进行评价时的一种 自我态度效应 ,然而这种态 度效应是
无 法 通 过 内省 的方 式 被 意 识 到 的 。 内隐 态 度 ,即 过 去 经
异 ,故用实验组与被试组 的反应时水平差异来考察内隐
社 会认 知 效 应 。 姬 G ete 等 ( 9 3) 反 应 时 法 来 测 ar r h 18 用
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 断产生影 响。它作 为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构想 , 旨在揭示无 意识 成分参与 了有意识的社
会认知加工过程。 目前 内隐社会认 知主要从 内隐 自尊、 内隐态度 、内隐刻板印 象和 内隐 自我等方面来展开研 究。 它
采 用的 是 内隐记 忆 的 间接 测 量 技 术 和 方 法 , 主要 有 启 动 效 应 、 内 隐联 想 测 验 、 情 绪 性 西 蒙 任 务 等 方 法 。 关 键 词 : 内隐社 会 认 知 ;研 究 内容 ;方 法 中 图 分类 号 :C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9- 0


引 言
内隐记忆方法学的进展 ,使揭示人类心理奥秘 的方
社会认 知是指 “ 人对 各种社会刺激 的综合加工过程 , 是人的社会 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 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 。
法更进 了~步 ,其应用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杨治 良 等人借鉴研究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 ( 简称 P P) D 方法 ,
第1 9卷 第 2期 21 0 2 0年 月
牡 丹 江大 学学报
J u n 1 o M d n i n U i e' i y o r a f u a j a g n V I t ¥
Vo1 9No 2 .1 . Biblioteka F b 20 e. 1 O
文 章编 号 : 1 0 .7 7 ( 0 O 20 8 —3 0 88 1 2 1 )0 0 2 0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综述_张艳盛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综述_张艳盛

2008年2月第21卷第1期阴山学刊YINSHAN ACADEMIC JOURNALFeb.2008Vo1.21No.1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综述X张艳盛(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内隐社会认知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当前内隐社会认知主要从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等方面展开。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得益于间接测量法的发展和完善,当前主要采用启动效应、内隐联想测验、情绪性西蒙任务等方法来开展研究。

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我中图分类号:B84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08)01-0065-04社会认知是指/人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0。

多数学者认为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社会思维),但这仅仅涉及到社会信息加工的有意识的成分。

1995年Greenwald 提出,从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1](P4~27)Greenwald(1995)率先从三个方面对内隐社会认知进行研究:内隐刻板印象、内隐态度和内隐自尊,后来Greenwald(2000,2002)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了内隐自我。

[2](P4~27)[3](P1022~1038)从方法论上来看,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得益于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逐步完善的间接测量方法。

本文拟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来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综述。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内隐社会认知是对现有社会认知成果的整合、重构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0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陈敏20090282摘要: 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

随着研究的深入, 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 主要理论, 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 自我中心; 观点采择; 心理理论一、引言社会认知是在20 世纪70—80 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或80 年代初期。

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 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 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

从此, 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90 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 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 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 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 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 由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 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

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

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

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 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 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

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 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认知简介(一)、社会认知的概念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

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弗拉维尔(Flavell) 1998 年提出: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

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

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为最重要,此外身体的动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人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真正认识,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

但对他人性格的某些方面,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道路,甚至是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

对性格认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而相当困难。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二为对他人与他人之间的认知。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

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四、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自我中心的研究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

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

自我中心意味着对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解,在认识活动中将主客体混淆, 而把自我的看法不自觉的强加在周围的人和事上。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

自我中心是发展变化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自我中心是以其不同的形式出现的,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巨大的进步;而且在每一个阶段,自我中心都是由强到弱的变化,而去自我中心化总是由弱到强的变化着, 逐渐发展到自我中心完全解除。

克服自我中心, 达到去自我中心状态, 倚赖于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发展, 或者说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意识到自我是主体,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第二,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唯一正确的观点[4]。

但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中心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永远都不会消失。

近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成年人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

(二)观点采择的研究通常人们将观点采择理解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塞尔曼(Selman)认为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

赵俊茹把观点采择概括为: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以及作出反应的能力[5]。

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 观点采择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

所以个体必须能够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潜在的差异,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

因此只有在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的推测, 才是真正采择了他人的观点。

可以说观点采择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的提高的。

鲁宾研究发现儿童观点采择与实际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0.78 之间。

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关于智力与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相关一般在0. 10——0.78 之间,甚至有人发现二者之间无关。

目前对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阶段的理论一般采用塞尔曼的研究结果。

塞尔曼及其同事采用“两难故事”法,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测试,并根据这些儿童的回答把三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水平。

水平0 (3—6 岁)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水平1 (6—8 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水平2(8 一10 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水平3(10—12 岁)相互的观点采择反应; 水平4(大致12—15 岁以上)社会的或习俗的观点采择[5]。

由此可以看出, 塞尔曼刻画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塞尔曼曾用纵向研究设计考察了不同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观点采择水平, 结果表明: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认知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平行关系。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库得克(Kurder)和克里尔(Krile)的研究发现, 受欢迎儿童具有出色的观点采择能力[6]。

维恩伯格的研究发现社会观点协调能力影响青少年在新的社区中友谊关系的形成。

(三)心理理论的理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受等)的认识,以及以此为基础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

它起源于普瑞迈克(Premack)和武德沃夫(Wcrdruff)对黑猩猩是否具有一种“心理理论”的研究。

此后涌现出大量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同时也使社会认知研究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该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当前发展心理学中最热门, 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方面, 所采用的主要研究策略是通过儿童对他人信念的认知来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其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任务是韦墨(Wimmer)和普纳(Perner)设计的“错误信念任务”。

近年来该领域的众多研究均证明:4岁以前儿童还不能认识到他人会有错误信念, 在4岁时会有一个从没有心理理论到有心理理论的突然变化[7]。

所以, 一般我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 其标志是成功的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

心理理论的获得是否意味着儿童对心理认识发展的终结呢? 若不是儿童对心理理论的认识还有哪些重大的发展呢?对于该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及相关研究[8]:1、普纳的观点:儿童的心理理论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

所谓二级信念是指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

2、卡德勒(Chandler)等人的观点:儿童的心理理论是由复制式心理理论发展到解释性心理理论、他认为人们拥有不同信念的原因有两种情况: 一是知觉信息或知觉经验不同; 二是知觉经验相同, 但主体对相同信息进行不同的建构和解释。

如果儿童认识到第一种情况, 说明他们拥有了复制式心理理论,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 则说明他们拥有了解释性心理理论。

3、维尔曼(Wellman)等人的观点: 心理理论由包括信念和欲望发展到还包括具有稳定的人格特质。

维尔曼指出, 虽然“信念一欲望”思维模式是成年人与儿童所共有的基本框架, 但儿童仅从这一框架解释预测行为, 而成年人除了这方面外, 还常常从人格特质解释行为的原因, 成年人的这一模式是建立在更为稳定、持久的心理特质基础之上的。

心理理论除了研究正常儿童心理理论发展, 还研究了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主要集中在自闭症儿童, 语言障碍儿童、聋童、盲童的研究。

已有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普遍缺乏心理理论, 而聋童、盲童与正常儿童相比之下表现出心理理论发展迟滞。

另外不同文化环境里心理理论发展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

五、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一)内隐研究趋向传统的社会认知仅仅涉及到有意识的信息加工, 格林沃德(Greenwald)等人认为与有意识的社会信息加工相对, 还存在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 即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 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