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原理的小概念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三传一反

化工原理三传一反

化工原理三传一反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和物质传递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基础理论。

其中,物质传递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了物质的传质过程和传质原理。

本文将围绕化工原理三传一反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理论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物质传递中的传质过程。

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不同相之间传递的过程,常见的传质过程包括气体与气体之间的传质、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传质、液体与液体之间的传质以及固体与液体之间的传质等。

在这些传质过程中,物质的扩散、对流和传质界面的质量传递是三种基本的传质方式。

扩散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传递的过程,它是传质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运动而导致物质传递的过程,它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质界面的质量传递则是指在传质过程中,物质在相界面上的传递过程,它对于界面处的传质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讨论物质传递中的传质原理。

传质原理是指在传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原理,它是物质传递过程的基础。

在传质原理中,三传一反是指扩散、对流和传质界面的质量传递三种传质方式,以及反应速率与传质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反应速率与传质速率之间的关系是指在化工过程中,物质的传递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传质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以便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化工过程。

总之,化工原理三传一反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涉及了物质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对于化工工程师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三传一反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工艺优化和生产操作中。

希望本文能够对化工原理三传一反有所帮助,也希望读者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加以应用和实践。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 第四章 三传类比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     第四章 三传类比

4.2.2 柯尔本类似律

雷诺类似律或忽略了层流底层的存在,普朗特正 对此进行改进,推导出普朗特类似律:

冯卡门认为紊流核心与层流底层之间还存在一个 过渡层,于是又推导出了卡门类似律:
契尔顿和柯尔本根据许多层流和紊流传质的实验结果, 在1933年和1934年,得出:
简明适用,引入了流体的 重要物性Sc数。
24
根据薄膜理论,通过静止气层扩散过程的传质系数可定义为:
25

在紧贴壁面处,湍动渐渐消失,分子扩散起主导 作用,在湍流核心区,湍流扩散起主导,传质系 数与扩散系数成下列关系
另外,δ的数值决定于流体的流动状态,即雷诺 数。
26
4.4.2

同一表面上传质过程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设有一股温度为t2 的流体流经温度为t1的壁面。传递过程 中,组分A、B从壁面向流体主流方向进行传递,传递速 率分别为NA、NB。可以认为在靠近壁面处有一层滞留薄 层,假设其厚度为y0 ,求壁面与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
边界层厚度
1904年普朗特首先提出
39
4.5.1 边界层理论的基本概念
边界层的定义
流体在绕过固体壁面流动时,紧 靠固体壁面形成速度梯度较大的 流体薄层称为流动边界层 流速相当于主流区速度的0.99处到固 体壁面间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的厚度
边界层的形成与特点
Re x 2 10 5
vl Re
以此两式计算管内流动质交换系数结果很接近。
17
18
紊流
19
例题: 试计算空气沿水面流动时的对流质交换系数hm和每 小时从水面上蒸发的水量。已知空气的流速 u=3m/s,沿气流方向的水面长度l=0.3m,水面的温 度为15 ℃ ,空气的温度为20 ℃ , 空气的总压力 1.013*105Pa,其中水蒸汽分压力p2=701Pa,相当 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0%。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章节题库-流体流动(圣才出品)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上册)章节题库-流体流动(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说明:本部分严格按照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陈敏恒主编的《化工原理》(第3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绪论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______。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D.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答案】D【解析】化学工业各个行业中的单元操作从物理本质上有三种:①动量传递过程(单相或多相流动);②热量传递过程——传热;③物质传递过程——传质。

第1章流体流动一、选择题1.动量是向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

A.相反B.相同C.呈45°夹角D.呈90°夹角【答案】B2.流体在圆管中沿管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仅与流动截面的()有关。

A.流体种类B.流体流动形态C.流速D.几何形状【答案】D3.有人希望使管壁光滑些,于是在管道内壁涂上一层石蜡,倘若输送任务不变,且流体呈层流流动,流动的阻力将会()。

A.变大B.变小C.不变D.阻力的变化取决于流体和石蜡的浸润情况【答案】C【解析】层流流动,流动的阻力与管壁光滑程度无关。

4.以下几种关于流体说法正确的是()。

A.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无论层(滞)流或湍流,管中心处流速最大,距管壁越近流速越小,在管壁处流速为零B.层流时,平均流速大约是管中心处流速的0.8倍C.湍流时,平均流速大约是管中心流速的0.5倍D.层流内层对传热和传质过程影响很大,它的厚度随Re的增大而增厚【答案】A5.在完全湍流区(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的值()。

A.与光滑管相同B.与Re和管道相对粗糙度有关C.仅与管道相对粗糙度有关D.仅与Re有关【答案】C6.若圆形直管内液体流量不变,设计时将管径增加一倍,则层流和完全湍流时的液体流动阻力损失分别为原来的()。

A.16倍,32倍B.1/4,1/32C.1/2,1/2D.1/8,1/16【答案】B7.水在一段圆形直管内做层流流动,若其他条件不变,现流量及管径均减小为原来的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二分之一,则此时因流动阻力产生的压力损失为原来的()。

三传的基本概念

三传的基本概念


由速度场随时间而变化引起的,当它=0时, 速度场稳定流动;
右边第二项 (v )v
称迁移加速度(位变加速度或对流导数),由速度 场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当它=0时,速度场均匀流动。
25
上述讨论不仅对速度场成立,对其他场量 如密度、压力等也都成立。
V=Fv(x,y,z,t)整个流场中的速度分布——速度场; P=Fp(x,y,z,t)整个流场中的压力分布——压力场; ρ=Fρ(x,y,z,t)整个流场中的密度分布——密度场; T=Ft(x,y,z,t)整个流场中的温度分布——温度场; C=Fc(x,y,z,t)整个流场中的浓度分布——浓度场。
3
第一篇 三传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动量传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热量传输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质量传输的基本概念
4
第一章 动量传输的基本概念
1.1动量传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描述流场运动的方法 1.3流场的描述 1.4流体微团运动分析 1.5速度边界层的概念
5
1.1动量传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7
2.2流场的描述
在欧拉框架下,对流体流动的状态及其变化规
律的描述,除速度场之外,还须知道其流场内 的压力分布(即压力场)和密度分布(即密度场)。 一般情况下还应有温度场,因为温度除对流体
的密度、压力等场量有直接影响之外,往往还 强烈地影响着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性。这些
场量都是描述流场的基本物理量,当然在一些
流体的一切属性(速度、压力、密度、温度、 浓度等)都可看作坐标与时间的连续函数,利用 连续函数的性质。
13
流场
一是拉格朗日法;二是欧拉法。 速度、压力、密度、温度等,流场在空间的 变化行为有梯度、散度和旋度。
14

自考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自考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一、绪论和流体流动三传概念、单元操作的概念•定态流动概念;•滞流和湍流时质点的流动方式、雷诺准数的区别;•不同流动类型下,在穆迪图中如何查摩擦系数?•水力当量直径的计算;•管路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认识;•如何查管件、阀门当量长度;•教材中由能量衡算、物料衡算推导出来的一些公式;二、流体流动•离心泵性能参数表的认识和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概念和工作特点;•离心泵内的损失有那几个;•离心泵的汽蚀及其危害和两个控制指标;•当操作条件出现哪些变化时,应对离心泵性能曲线进行换算;•离心泵铭牌上标示的性能参数以何为依据?•防止电动机过载,启动离心泵时应采取的措施;•离心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机理;•单吸泵,双吸泵流量扬程特点;•往复泵的适用流量、压强范围;•往复压缩机的多级压缩作用;•各种真空区的范围;•旋片式真空泵的工作;•喷射泵喷嘴、扩大管的作用;•密相气力输送概念;•通风机风压定义;三、粉碎、筛分、混合•粉碎度表征的粉碎程度(如细碎)•闭路粉碎概念;•湿法粉碎概念•增强弹性药材的脆性,采用的方法;•只能用于湿法粉碎的设备;•中国标准药筛和泰勒筛的对应,尤其是九号筛;•筛分分离效率的表示方式?各自如何确定?•混合程度的表述和表示不同混合效果下的数值范围;•物料混合中期和后期的混合;•槽形混合机的混合效果实现方式;•粒径差异大和组分的比例相差悬殊时的混合方式;四、提取•提取传质过程的基础;•渗漉法概念;•回流提取时,回流到罐内的物质是什么?•单级多次提取概念;•最节约溶剂用量的提取方法;•履带式连续提取器适用的提取方法;•超临界萃取的方式五、沉降与过滤•过滤概念;过滤压强差的产生;•减压过滤概念;•助滤剂的性质、概念和使用方法;•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计算公式的几个字母代号含义;•转筒真空过滤机的浸没度和回转一圈时表面部分的过滤时间关系?•转筒真空过滤机的操作连续性;•高效、中效、亚高效、粗效过滤的范围•超滤原理;•超滤膜组件的基本结构型式?原料错流流向的原因;•沉降概念;两种沉降基本方式和各自原理;•降尘室的机理、多层水平降尘室的机理;•离心分离因数概念;•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离心机和旋风分离器的离心力场产生方式;六、传热与蒸发•复合传热概念;•工业意义热对流;•金属、非金属、液体、气体导热系数分布•蒸发器内温度差损失原因•黑体概念;•几种流动传热方式的传热平均温度差对比(变温传或介质之一不变温);•提高传热速率的常用方法;•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流动路径的选择中,如冷热流体的温度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的路径安排和原因;热补偿方式;•换热器选型原则;•多效蒸发概念;•蒸发传热和普通传热的不同;•升膜式蒸发器的原料需预热到沸点或接近沸点;蒸发器的基本结构和附属设施;•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的措施;•减压蒸发与常压蒸发比较;为什么减压蒸发常用?•蒸发热量应用于哪些方面;•波纹面传热的作用;•总传热系数为何总是趋向于两对流传热系数中数值更小的一个?七、精馏•蒸馏操作适用的相对挥发度范围;•精馏原理和常用的精馏设备;连续精馏塔内的压强、温度、浓度分布规律•规整填料概念;•不同进料热状况,对精馏和提馏两端气相、液相流量的影响;•回流比概念;理论版概念;•计算理论塔板的几种方法;逐板计算法的计算顺序;•全回流和最小回流比下的理论塔板层数;八、干燥•水的饱和蒸汽压只取决于水的哪个物理量;•空气与露点温度以上、以下的物料进行热量交换的湿度、相对湿度变化;•干燥热效率概念;•平衡水分、自由水分定义,何者可干燥除去?•恒速干燥阶段干燥时间的计算;物料表面温度;•流化床概念及其对空气气速要求;•流化床概念、流化干燥的不正常现象和解决方法;•喷雾干燥机理;防止喷雾干燥粘壁的措施;•冷冻干燥机理•复叠式制冷概念;九、成型设备•小丸制丸机的工作;•丸剂泛制的基本步骤;•丸剂滴制生产设备的分散装置作用;•一步制粒机的喷头喷出的物料;•干法造粒的方法;•干法造粒设备;•有气喷雾包衣法概念;九、成型设备•注射剂灌封联动线的工艺单元构成和工艺实现;•滚模式软胶囊机制备软胶囊时,胶带注入注射器之前的内表面温度;•气水喷射式安瓿洗瓶机组中压缩空气的处理、温度和压强;•电磁感应封口机实现药用容器的铝箔封口的过程;。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第四章-三传类比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第四章-三传类比

相当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0%。
38
4.5 边界层类比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是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组,处理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依然是当今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实际工程问题:靠近固体 壁面的一薄层流体速度变 化较大,而其余部分速度 梯度很小
➢ 远离固体壁面,视为理想流 体--欧拉方程、伯努利方程
➢ 靠近固体壁面的一薄层流体, 进行控制方程的简化--流动 边界层
27
❖ 在薄层内取一微元体,那么进入微元体的热流为 由温度梯度引起的导热热流、由进入微元体的传 递组分本身具有的焓。
稳定状态时,微元体处于热平衡,满足下列关系式:

无因次数为传质阿克曼修正
系数,表示传质速率的大小、
方向对传热的影响。
28
得 边界条件为

得方程的解为:
代入边界条件,最后得到流体在薄层内的温度分别为:
水蒸 汽的汽化潜热r=2463.1kJ/kg,Sc=0.6.,Pr=0.7。 试计算干空气的温度。
2.试计算空气沿水面流动时的对流质交换系数hm和每小时从 水面上蒸发的水量。已知空气的流速u=3m/s,沿气流方向

水面长度l=0.3m,水面的温度为15 ℃,空气的温度20℃,
空气的总压力1.013*105Pa,其中水蒸汽分压力p2=701Pa,
➢边界层厚度
1904年普朗特首先提出
39
4.5.1 边界层理论的基本概念
边界层的定义
流体在绕过固体壁面流动时,紧 靠固体壁面形成速度梯度较大的 流体薄层称为流动边界层
流速相当于主流区速度的0.99处到固 体壁面间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的厚度
边界层的形成与特点 Re vl
平板绕流
Re x
v0 x

三传的类似性

三传的类似性

三传的类似性
我们在以前化工原理的学习中,就已经学习了化工单元操作是围绕着“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动量传递”。

这就是所谓的“三传”。

首先来解释一下,此三传的概念:
1.质量传递:具体来说,就是物系中一个或是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

2.能量传递:指的就是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

3.动量传递:动量由一体系向另一个或是多个体系转移。

下面我们来讨论它们的类似性:
首先,发生条件:物系中存在着速度,温度和浓度梯度时,即可分别发生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现象。

由分子的微观运动引起的称为分子传递,由漩涡混合造成的宏观运动称为涡流传递。

化工原理绪论

化工原理绪论

绪论一、《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与性质1. 研究对象《化工原理》课程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物理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与设备选型。

通常将这些物理操作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2. 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s)使物质发生状态、组成、能量上变化的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的研究包括“过程”和“设备”两个方面的内容,故单元操作又称为化工过程和设备。

化工原理是研究诸单元操作共性的课程。

一切化工生产过程不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除化学反应外,其它均可分解为一系列的物理加工过程。

这些物理加工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流体输送、过滤、沉降、搅拌、颗粒流态化、气力输送、加热冷却、蒸发、蒸馏、吸收、吸附、萃取、干燥、结晶等。

3. 《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工程方法和设备来实现其工艺过程?反应物如何供给、产物又如何分离?➢如何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及使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怎样才能从工业规模生产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4. 《化工原理》在化工领域中的地位本课程不是教学生如何合成得到新的物质?如何提取新的物质?如何表征新的物质?这是化学家的事情。

化学工程研究的是如何把化学家们的小试研究成果开发放大为中试,再开发为生产规模。

是在科学实验与化工之间架桥的工作,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创造价值的劳动。

5. 共同的研究对象——传递过程. 物理性操作,即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物性,并不改变化学性质;. 它们都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但不同的化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单元操作数目、名称与排列顺序各异;. 对同样的工程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单元操作来实现;. 某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其基本原理并无不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往往是通用的。

具体应用时也要结合各化工过程的特点来考虑,如原材料与产品的理化性质,生产规模等。

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过程、体系、设备、工程性强、计算量大6. 单元操作按操作的目的分类如下:. 物料的加压、减压和输送、物料的混合、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动量传递过程. 物料的加热或冷却――热量传递过程. 均相混合物的分离――质量传递过程以上三种传递过程简称“三传”。

化工原理三传类比方法浅析

化工原理三传类比方法浅析

化工原理三传类比方法浅析化工原理把各种单元操作按理论基础归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三种传递过程,三传类比就是对流体流动中的三大传递过程采用类比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这是化工原理阐释“三传”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使单元操作原理更易于学习理解掌握。

下面举例说明三传类比的分析方法。

一、传递本质类比(一)动量传递动量传递是由于流体层之间速度不等,动量将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

(二)热量传递热量传递是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有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三)质量传递质量传递是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

在流体中的这三种传递现象,多是由于流体质点的随机运动所产生的。

若流体内部有温度差存在,当有动量传递的同时必有热量传递;同理,若流体内部有浓度差存在时,也会同时有质量传递。

若没有动量传递,则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主要是因分子的随机运动产生的现象,其传递速率较缓慢。

要想增大传递速率,需要对流体施加外功,使它流动起来。

二、基础定律数学模型类比(一)动量传递的牛顿粘性定律根据实验测定,内摩擦力F与粘度μ、平板面积A,以及速度梯度有如下关系:令则式中:τ——内摩擦应力,Pa;μ——流体的粘度,Pa·s;——法向速度梯度,1/s。

上式所表示的关系称为牛顿粘性定律。

它的物理意义是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内摩擦应力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

上式可改写为,为单位体积流体的动量,为动量梯度。

因此,剪应力可看作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传递速率,与动量梯度成正比。

(二)热量传递的傅立叶定律物系内的温度梯度是热传导的推动力。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表示热传导的速率与温度梯度和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导热面积成正比。

即或图2:温度梯度与傅立叶定律式中:Q——传热速率,W;λ——导热系数,W/(m·K)或W/(m·℃);A——导热面积,垂直于热流方向截面积;——温度梯度,℃/m。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三)质量传递的费克扩散定律当物质A在介质B中发生扩散时,任一点处物质A的扩散速率(通量)与该位置上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图3:两种气体相互扩散式中:JA——组分A的扩散速率(扩散通量);——组分A扩散方向Z上浓度梯度;DAB——比例系数,也称组分A在A、B双组分混合物系中的扩散系数,m2/s。

冶金传输原理

冶金传输原理

冶金三传原理及相似性第一章 概述1 冶金的分类冶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

共同特点:发生物态变化 固→液态物理化学变化 原料与产品的性质、化学成分截然不同1.1钢铁冶金原料是矿石 产品是钢铁钢铁工艺流程:长流程 高炉—转炉—轧机 短流程 直接还原或熔融还原—电炉—轧机(1)高炉炼铁:烧结矿或球团矿(铁矿石造块)、焦炭(煤炼焦)、熔剂−−→−冶炼 铁水面临主要问题:能源和环保。

(2)非高炉炼铁:天然块矿、粉矿或造块、块煤或气体还原剂、熔剂−−→−炼制海绵铁(3)转炉炼钢:铁水、废钢、铁合金、氧气、造渣剂−−−→−一次精炼钢水 (4)电炉炼钢:废钢(海绵铁)、铁水、铁合金、造渣剂−−−→−一次精炼 钢水1.2有色金属冶金原料是矿石 产品是有色金属(1)重金属:铜(造锍熔炼)、铅(还原熔炼)、锌(湿法冶炼)、锡(火法精炼)(2)轻金属:铝冶金、镁冶金(3)稀贵金属:锂冶炼、铍冶炼、钙锶钡制取、金银提炼1.3传输原理传输原理(动量、热量、质量传输) 简称“三传”传输是指流体的(输送、转移、传递)⎪⎭⎪⎬⎫⎪⎩⎪⎨⎧物质传递过程传热过程动力过程的统称。

⎪⎭⎪⎬⎫⎪⎩⎪⎨⎧质量热量动量的传递与输送⇒⎪⎭⎪⎬⎫⎪⎩⎪⎨⎧质量传输热量传输动量传输−−−→−类似统一性(基本概念、运动规律、解析方法类似)传输原理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输理论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冶金、材料、机械、化工、能源、环境等领域。

冶炼过程:高温、多相条件下进行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

传输过程⇒冶炼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动力学),不涉及化学反应→冶金原理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的过程。

所以,冶金传输原理即为冶金 中的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理论,它已成为现代冶金过程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 动量传输2.1流体的概念物质不能抵抗切向力,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可以无限的变形,这种变形称为流动,这类物质称为流体,其变形的速度即流动速度与切向力的大小有关,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2.2 连续介质流体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物质。

应用三传原理的

应用三传原理的

应用三传原理的文档一、引言二、什么是三传原理1.概念解释2.三传原理的应用领域三、三传原理的原理解析1.传递性2.相似性3.传导性四、三传原理的应用案例1.电子商务2.社交媒体3.科学研究4.文化传承五、三传原理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2.局限性3.如何克服局限性六、总结1.三传原理的重要意义2.未来发展方向一、引言在信息传播领域,三传原理被广泛应用,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三传原理的概念、原理解析以及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同时也探讨了三传原理的优势与局限性。

最后,我们对三传原理的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并展望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什么是三传原理1.概念解释三传原理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即传递性、相似性和传导性。

它们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信息在传播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式。

2.三传原理的应用领域三传原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

它们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规律,从而优化传播策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三传原理的原理解析1.传递性传递性是指信息在传播中能够被顺利传递给接收者的能力。

这种传递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或媒介进行,例如口头传递、书面传递、网络传递等。

信息传递的顺利程度与传递路径的畅通和接收者的接收能力密切相关。

2.相似性相似性是指信息在传播中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信息的内容、形式和呈现方式上。

相似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接收者的共鸣和接受,从而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

3.传导性传导性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扩散到更广泛的范围,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传递给更多的人群。

传导性取决于信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覆盖面。

四、三传原理的应用案例1.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领域,三传原则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中。

通过传递性,商家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潜在消费者;通过相似性,商家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展示和推荐,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通过传导性,消费者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购买。

三传基础

三传基础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黑体辐射的光谱特性,即辐射强度随波长和温
度变化的规律。
温度越高,黑体的辐射强度越大;
一定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强度随波 长随波长的增加而“先增后减”, 即存在极大值。
I
m T 2.897103 m K
维恩定律:最大辐射强度的波长与绝 对温度成反比。
太阳表面温度5800K,可见光占45.5% 钢锭加热后的颜色: 无变化:低于500℃ 暗红:600℃左右 桔黄:1000℃左右 黄白色:1300℃左右
10-2 固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
一、角度系数
一表面发射的辐射能是空间所有方向发射的,故它通常只能把部分 辐射能投向另一表面。
角度系数——任意两表面之间,由一表面所发出的辐射总能量中投到 另一表面的百分数,称为一表面对另一表面的角度系数。
Q 12 12 E1 A1
同理有: 21
n1 υ1 dA1
黑体模型
黑体:吸收率 a=1 ,能够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热辐射的理想物体。在 相同温度的物体中,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
辐射传热的基本研究方法:将真实 物体的辐射与黑体进行比较和修正, 通过实验获得修正系数,从而获得 真实物体的热辐射规律。
黑体模型
内壁吸收率0.6时,小孔面积/空腔内表面积 <0.6%,则该模型的吸收率为99.6%。
同理得:21
1 A2
cos1 cos2 dA 1dA 2 A1 A2 r 2
角度系数为纯几何因子,取决与两表面的面积、相对位置和距离,而 与温度、黑度无关
角度系数的性质
① 互换性 A112 A221
② 完整性 11 12 1n

i 1
n
1i
第十章 辐射传热

力的传递性原理

力的传递性原理

力的传递性原理力的传递性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力在物体之间的传递和作用。

根据这一原理,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将这个力传递给与其接触的其他物体,从而引起相应的运动或变形。

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力的传递性原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力的传递性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的。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凡是物体A对物体B施加力,物体B就会对物体A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意味着力是相互作用的,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对施加力的物体产生反作用力。

这种相互作用的力就是力的传递性的基础。

其次,力的传递性原理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

例如,在机械系统中,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通过连接件或传动装置将这个力传递给其他部件,从而驱动整个系统运动。

在结构工程中,当一个支撑结构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它会将这个荷载通过构件传递给其他部分,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运动学中,力的传递性原理也适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另外,力的传递性原理还与摩擦力、弹簧力等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当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或滚动时,摩擦力会阻碍其运动,而这种摩擦力也是由外力传递给物体表面上的接触点产生的。

在弹簧系统中,当外力作用于弹簧时,弹簧会产生相应的变形,并将这种变形通过弹性力传递给与其连接的其他部分。

这些都是力的传递性原理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应用。

最后,力的传递性原理对于工程设计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械设计中,合理利用力的传递性原理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力的传递性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运动控制和传动系统中,合理利用力的传递性原理可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能量传递。

因此,深入理解和应用力的传递性原理对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力的传递性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力在物体之间的传递和作用。

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传递性原理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并与摩擦力、弹簧力等相关。

化工原理中的三传的应用

化工原理中的三传的应用

化工原理中的三传的应用1. 传质•传质是化工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操作之一,它主要包括质量传输、热量传输和动量传输。

•在化工原理中,传质起着关键作用,涉及到反应速率、分离过程和传递物质质量的效率。

•传质的应用包括溶解过程、吸附过程和扩散过程等。

1.1 质量传输•质量传输是指物质之间的传递,包括气体与气体之间、气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等的传递。

•在化工过程中,质量传输可以用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浓缩和净化等操作。

•例如,在萃取过程中,通过质量传输可以将有机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2 热量传输•热量传输是指热能在物质之间的传递,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

•在化工过程中,热量传输主要用于控制反应温度、提供加热或冷却等。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热量传输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品的产量。

1.3 动量传输•动量传输是指流体或气体中动能的传递,主要包括流体的运动、压力和速度的变化等。

•在化工过程中,动量传输可以用来控制流体的流速、压力等参数,以实现对过程的控制。

•例如,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通过动量传输可以控制流体的流速和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2. 应用案例分析2.1 化学反应中的传质应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酯化反应中,需要通过传质来实现醇与酸的反应,促进反应的进行。

•传质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产品的质量。

2.2 分离过程中的传质应用•在分离过程中,传质是实现分离的关键步骤之一。

•例如,在蒸馏过程中,通过传质可以将液体混合物分解为不同的组分。

•传质的选择和操作条件会直接影响分离过程的效率和能耗。

2.3 传递物质质量的效率应用•在化工过程中,传递物质质量的效率是评价过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在萃取过程中,通过提高传递物质质量的效率可以增加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合理设计传递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以提高传递物质质量的效率是化工工程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3. 总结•传质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质量传输、热量传输和动量传输等方面。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1.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的概念及关系。

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他们的操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应用广泛的基本操作过程,如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热交换、制冷、蒸发、结晶、吸收、蒸馏、粉碎、乳化萃取、吸附、干燥等。

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单元操作动量传递:流体流动时,其内部发生动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

凡是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热量传递 :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体的传热过程.凡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 :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

凡是遵循传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单元操作与三传的关系“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三传理论”的具体应用。

同时,“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也是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

粘度的概念及牛顿内摩擦(粘性)定律。

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y u d d μτ±= ,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μ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的不同而异,流体的黏性愈大,其值愈大.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3。

理想流体的概念及意义。

理想流体的粘度为零,不存在内摩擦力。

理想流体的假设,为工程研究带来方便。

4.热力体系:指某一由周围边界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所有物质。

边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边界所限定空间的外部称为外界。

5。

稳定流动:各截面上流体的有关参数(如流速、物性、压强)仅随位置而变化,不随时间而变.6.流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其流动方向是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7.1kg理想流体在管道内作稳定流动而又没有外功加入时,其柏努利方程式的物理意义是其总机械能守恒,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

8。

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具有黏性,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中有阻力损失项.柏努利方程的三种表达式 p1/ρ+gz1+u12/2 = p2/ρ+gz2+u22/2p1/ρg+z1+u12/2g = p2/ρg+z2+u22/2g p1+ρgz1+ρu12/2 = p2 +ρgz2+ρu22/29。

应用三传一反原理的实验

应用三传一反原理的实验

应用三传一反原理的实验1. 引言近年来,应用三传一反原理的实验在科研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原理是指通过三次数据传输和一次反馈控制,完成对实验目标的测量和调控。

本文将介绍一种应用三传一反原理的实验方案,并详细阐述其过程和结果。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应用三传一反原理,测量并调控物理实验中的某个参数。

具体目的如下:1.理解三传一反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式。

2.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3. 实验方法本实验使用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清单,并准备实验仪器。

2.搭建实验装置:按照实验方案,搭建实验所需的装置。

–搭建A部分装置–搭建B部分装置–搭建C部分装置3.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将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

–连接传感器1–连接传感器2–连接传感器3–连接控制器4.实验测量: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进行第一次数据传输–进行第二次数据传输–进行第三次数据传输5.调控实验参数:根据实验数据反馈,调控实验参数并记录调控结果。

–进行反馈调控–记录调控结果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通过数据处理公式计算结果–分析误差来源,并讨论误差影响7.结果与讨论:总结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验问题–提出改进方向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结果显示,应用三传一反原理可以有效测量和调控物理实验中的某个参数。

2.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传感器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不确定性。

3.对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传感器的精度和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反馈进行改善。

5. 结论本实验成功应用了三传一反原理进行物理实验的测量和调控。

通过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三传一反原理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比容:密度的倒数
连续介质模型:忽视流体微观结构的分散性,将流体看作内部并不存在空隙的连续介质。

只用始末两态的平均密度或平均比容来考虑实际膨胀程度的影响。

T= -μ du/ dy*F或τ=T/F= -μ*du/dy 其中du/dy 为层流间的速度梯度,F为层流间接触面积,比例系数μ称为该流体的黏度系数,负号表切应力方向,研究上层流体对下层流体的切应力,此时速度荼毒为正,但下层对上层流体切引力阻碍作用,故为负。

形能力。

运动黏度:v=u/p v值越大,随分子扩散而发生的动量传递越激烈,切应力越大,阻碍越大,流体的流动性越差。

黏性力(流体切应力):一切真实流体中,由于分子的扩散或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影响,使不同流速的流体之间有动量交换发生,因此,在流体内部两流层的接触面上产生内摩擦力。

这种力与作用面平行。

气体的静压p=2/3*n0*mu2/2 m—气体分子质量u—气体分子方均根速度u0-单位气体内分子数目
相对压力:超出大气压力的压力,又称表压p表=p地-p大气
静压头:单位体积气体的静压能,某水平面上的相对压力或表压。

V=Q/p)
的每一有效截面上不同地点的流速不相同,越靠近边界层流速越小,边界表面上流速为零。

稳定流动:液体流动时,若任一截面的流速、流量与压力等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只与空间位置有关。

再受固体界面的约束,凭着出口时所具有的动量和惯性,在自由空间不断卷吸周围的气体介质,从而形成逐渐扩展的喷流流股。

体质点间开始迅速搅混,相互交叉,并形成很小的旋窝群,且上下窜动,十分紊乱的流态当Re《Rec(紊变层)时,流动为层流
当Re》Rec‘(层变紊)时,流动为紊流
Rec‘时,属于不稳定过渡流
Re小表明粘性
力大惯性力较小,即前者起主导作用即使流动收到偶然干扰,可在粘性力的阻滞作用下,及时使干扰衰减下来,这时流动易保持为层流状态,相反Re较大,惯性力起主导作用,一旦流动受到干扰,将因粘性力小而得不到抑制成为紊流。

著体现流体粘性影响的区域,流速从零到原始速度的99%的范围。

认为理想流体
弱压力波在介质中传播形成音波,其传播速度即为该介质中的音速。

学及热力学特征的一个无因次指标。

M=u/a(M>1,超音速流。

,M<1,流速小于音速为亚音速流。

M=1,为音速流。

马赫数不是一般的表明流体流速大小,而是反应流体被压缩程度的大小的指标,M越大,即被压缩程度越高。


热交换才能引起流体温度改变,而流速的变动并不引起温度变化,但在压缩性气体中则不同,绝热流动时速度增大则气体温度降低。

滞止状态下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
样形成的流股
拉伐尔喷管。

分子与微团有强烈的横向脉动和掺混作用,因而边界上的气体与周围介质发生动量交换,使周围静止气体被卷吸到射流中,并随之一同向前流动。

所以射流的流量与横截面积都沿射程不断增加。

本身的速度则沿射程不断衰减。

这种条件下的射流称为等温自由射流。

并以声量子的形式进行传递。

动,即流体微团由某一区域移向另一温度不同的区域(因流体本身温度不同引起的流动称为自然流动,由于各种外力引起的流体运动称为强制流动)
辐射传热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吸收与转化过程。

对于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的体系,即偏t/偏τ=0时,称为稳定热态。

q。

热流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截面的热量。

热量,即
()
于分子碰撞和扩散进行传递。

因而一般呈现比较大的温度梯度,这层以存在温度梯度为标志的流体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

对流给热过程特点:1.流体与表面间的温度差集中于靠近表面的流体薄层内,此薄层流体称为温度边界层。

2.流体流动方式与速度大小,决定了流体紊流程度的强弱,也就是微团混合作用的强弱。

紊流程度越高,微团混合越强烈,边界层厚度相应的变薄,也就强化了整个给热过程。

3.在没有紊流的流动中,流体与表面间的换热过程完全依靠分子的碰撞与扩散,也就是完全借助于流体的分子传递作用,这种情况下的传热与固体导热过程相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流体的导热系数大小与层流层的厚薄。

4.温度边界层的厚度与速度边界层的厚度间有一固定的比例关系,其比值决定于流体的物性参数(导温系数ą与运动黏度v),所以凡是影响温度边界层厚薄的因素(流体物性,流速,表面的大小与形状,粗糙程度,温度差等)也同样的影响温度边界层,因而也明显的影响对流给热。

5.强制对流给热时也必然伴随着自
相等,则这些现象是相似的。

1.蒸汽速度,蒸汽方向与液膜运动方向相同,液膜易排除,利于给热。

2.蒸汽中含不凝气体影响,不利于给热。

3.冷凝表面粗糙程度。

表面粗糙程度增加液膜排除阻力。

随着气泡长大,当浮力大于附着力时,气泡就与表面脱离而浮升,这是新的液体又与加热表面接触,这样就造成流体的强烈扰动。

体被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再由小孔反射出来的射线已是非常微弱。

若小孔面积与空心体内壁面积比较起来足够小,则由小孔反射出来的射线已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小孔的吸收率接近于1.若腔体内壁温度均匀,则小孔向外辐射的特性即与器壁材料无关,因而具有黑体辐射的特点。

这种小孔被当作人造合体模型。

白色颜料涂层
物体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发射出各种波长射线能量的总和称为该温度下的辐射能力。

辐射出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恰好都是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的某一分率,即其辐射光谱与黑体的完全相似。

这种物体称为灰体。

黑度与吸收率的区别:物体的黑度只与本身的温度及表面物性有关,吸收率的大小除于本身表面物性及形状有关外,还取决于投射体的温度和表面物性。

E1/A1=E2/A2=…=E0=f(T),说明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吸收率之比,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并且只和吸收温度有关,与物体的性质无关。

题:根据克希荷夫定律,温度为T的气体与温度差为T1的表面进行换热时,气体的吸收率
2)凡是能吸收的射线,也能
被辐射出来,不能吸收的波长也不能被辐射。

距离平方定律;e=Q/4πr2
面得角度系数.
(1)气体不能反射,即R=0,A+D=1.(2)不同成分的气体的辐射与吸收能力差别很大。

(3)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较强的选择栏。

(4)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体积中运行。

=1/φ=F壁/F炉
Q=K*Δt*F,增大平均温压,增大传热系数,增大换热面积可强化换热器内换热过程。

(提高对流给热系数:提高流体速度、加大流体紊流程度、在气体中添加少量微粒、增大换热面得粗糙程度)
α∑与材料内部导热的给热系数之比,也可理解为材料内部热阻(δ/λ)与外部给热热阻(1/α∑)之比。

Bi越小,该材料在整个变温过程中内部温度越均匀。

α是材料的祷导温系数,τ为加热或冷却时间,s为透热深度。

Fo可以表示成(λ/sΔtFτ)/(sFρcΔt),即τ时间内的导热量与该物体达到热平衡状态所需要的热量之比。

所以Fo越大,热态越趋于稳定。

另一方面Fo也可以表示成τ/(s2/α),即加热或冷却进行时的时间与距离面s处开始产生温差扰动所需时间只比。

显然,Fo越大,热扰动传播的深度越大,因而物体内部各点的温度越接近于环境或表面温度,也就是越趋于稳定状态。

所以,也有人称Fo为时间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