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的药物及分类
治疗痛风的最好药物
治疗痛风的最好药物治疗痛风的药,即降尿酸药包括三大类:第一类为抑制尿酸合成药,代表药是别嘌呤醇;第二类为促进肾脏排泄药,代表药是丙磺舒;第三类药是促进肠道排泄尿酸药,代表药是爱西特。
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多在夜间突然发作,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表现为剧痛、肿胀、皮肤暗红。
在此期间有些病人急于使用降尿酸药,这种做法适得其反。
因为当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骤然增加、肾脏排尿酸量增多,血尿酸下降,此时再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反而加重。
正确的做法是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尽量不用降尿酸药。
急性期给予一般性处理,如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大量饮水、应用秋水仙素和消炎痛或布洛芬等。
痛风的间歇期再系统地应用降尿酸药。
可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保持乐观心态痛风患者应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痛风的困扰,避免过度担忧和心情紧张。
2、合理饮食痛风患者应该多喝水,限制饮酒,适量饮用饮料。
咖啡、可可及浓茶等需少量饮用最好不喝。
另外,痛风患者应当选择碱性的蔬菜瓜果食用,中和血清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溶解排出体外如青菜、黄瓜、番茄、白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大量的饮水也是预防痛风复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患者能够坚持严格控制自我饮食,早日获得康复。
3、适宜锻炼赶走痛风痛风患者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晨练,慢跑,太极等可提高关节活动,避免尿酸结晶过于沉积。
同时控制好自身体重,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相信赶走痛风不再遥不可及,特别提醒的是:不可做激烈运动。
1、肥胖:饮食质量越高,其患痛风病的可能越大。
数据显示,痛风患者的人均体重高出标准体重的百分之十七点八。
同时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
所以肥胖是不健康的。
2、年龄:痛风的发病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痛风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
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高峰。
3、基因遗传:原发性痛风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因此可以遗传。
降尿酸最好的药
降尿酸最好的药
降低尿酸的药物比较多,这方面的药物西药功效会更好一些,它具有抑制尿酸合成的作用,在促进尿酸代谢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抗尿酸的药物最重要的就是秋水仙碱,它能够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另外还有别嘌醇,对于原发和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都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降尿酸最好的药
★1、秋水仙碱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
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家族性地中海热。
★2、别嘌醇
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和慢性痛风者;③痛风石;④尿酸性
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3、丙磺舒适用于发作频繁的痛风性关节炎伴高尿酸血症者及痛风石,但必须:①肾小球滤过率>50~60 ml/min;②无肾结石或肾结石史;③酸性尿不强;④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者。
★4、苯溴马隆本品为强有力的促尿酸排泄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石。
5、非布司他非布司他为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通过降低血尿酸盐浓度而发挥作用,是一种治疗痛风的新药。
临床研究表明非布司他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痛风方面具有
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可快速降低血尿酸水平,尤其对于存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痛风的用药及急性期治疗
一、降尿酸西药分类/作用机制/使用原则: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
可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测,来明确尿酸生成过多还是排泄过少。
如果测出来尿中24小时尿酸明显增高,说明是尿酸合成过多,就应该选用抑制生成的药物;如果尿中24小时尿尿酸水平低于600mg/d,那就是排泄减少,可以选择使用促排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用法用量:需从小剂量起始。
成人初始剂量50~100 mg/d,每2~5周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100 mg,最大剂量600 mg/d。
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 1.5 mg /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病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100 mg/d;肾脏病5期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
剥脱性皮炎属严重超敏反应与HLA-B*5801 阳性密切相关。
非布司他用法用量:初始剂量20~40 mg/d,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80 mg/d。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G1~3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CKD4—5期)患者慎用。
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l),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 25~50 mg/d,2-5 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 mg/d 或 100 mg/d,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 20~60 ml/(min·1.73 m^2)患者推荐 50 mg /d。
eGFR<2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严重细胞溶解性肝损”的风险。
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心肾功能正常者维持尿量2000 ml以上,同时口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3次/日)碱化尿液,将尿液pH值调整至 6.2~6.9,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尿酸盐在肾间质及尿道中形成结晶。
利尿药分类
利尿药分类————————————————————————————————作者:————————————————————————————————日期:•利尿药分类常用的利尿药根据其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4类:1、主要作用于肾髓袢升支皮质部的利尿药:噻嗪类如双氢克尿塞、环戊氯噻嗪、苄氟氯噻嗪等;氯噻酮。
2、主要作用于肾髓袢升支髓质部的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丁尿胺、汞撤利。
3、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的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氨氯吡咪。
4、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的利尿药:如醋氮酰胺、甲醋唑胺、二氯磺胺。
此外,有些中草药亦具利尿作用,如车前、泽泻、茯苓、猪苓、白术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效应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都是干扰或参与机体内在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结果。
因此药物作用过程常是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链锁反应,下述几种作用机制也不是绝对区分,互不相关的,许多药物先与受体结合,改变酶的活性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速或抑制细胞的代谢,最后通过能量的偶联表现为器官功能的兴奋或抑制。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已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因此不应将有关药物作用机制的学说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完美的,而应视为发展的、逐渐趋向完善的理论。
1.理化反应:主要改变细胞周围的环境的理化性质。
如抗酸药中和胃酸以治疗溃疡病。
甘露醇在肾小管内提升渗透压而利尿。
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补充生命代谢物质以治疗相应缺乏症。
如:铁盐补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
某些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非常相似,可以参与代谢过程,但往往不能引起正常代谢的生理效果。
以假乱真,实际上导致抑制或阻断代谢的后果,这些称为伪品掺入,也称为抗代谢药。
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参与叶酸代谢以致敏感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3.影响生理物质运转:很多无机离子、代谢物、神经递质、激素在体内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参与、干扰这一环节可以产生明显药理效应。
它们是痛风的特效药每天早晚喝一杯或助你尿酸悄悄降下来
它们是痛风的特效药每天早晚喝一杯或助你尿酸悄悄降下来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
针对痛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来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在药物治疗中,一些药物被认为对于治疗痛风尤为有效。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被认为是痛风的特效药,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别妥(TM)(Allopurinol)别妥是一种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它通过抑制酶类反应来减少体内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别妥一般每天用药1-3次,每次150-300毫克,具体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 舒林美(Turapurinol)舒林美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发作和预防痛风的药物,它通过减少尿酸的生成和增加尿酸的排泄来发挥作用。
通常,成人每天使用舒林美一次,剂量为100毫克。
在开始使用舒林美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 华法林合剂(Huaforin Compound)华法林合剂是一种中药方剂,据说具有治疗痛风的特效药效。
它由多种草药制成,如芦笋、天麻、川芎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使用华法林合剂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和用药方法的调整。
4. 杞花地黄丸(Lycium Chinense Mill Compound)杞花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常用于治疗痛风。
它由多种中药材制成,如杞花、地黄、白芍等,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10克,每天2-3次。
在使用杞花地黄丸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上述药物都是用于治疗痛风的特效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同时,尽量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频次,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减少酒精和咖啡摄入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环节。
痛风常用药物分类
痛风常用药物分类
痛风用药按其作用特点一般可分为3类:
一是抗痛风发作药。
这类药有吲哚美辛(消炎痛)和秋水仙碱片。
吲哚美辛具有轻度的排尿酸作用,能消除痛风发作时引起的疼痛。
常用于痛风发作所引起的骨关节症。
患者在服用本品时要整片吞服,伴有胃溃疡、癫痫、精神病的患者禁止服用此药,此类药品不宜长期服用。
秋水仙碱片的毒副作用较大,目前只限于急性痛风发作期,部分患者在服用本品时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反应,此时应告诉患者停药或减量。
目前,秋水仙碱抗痛风的最佳剂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店员朋友在荐药时一定要告之顾客该药的毒副作用,要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上的剂量服药,待急性发作期过后应当停药或减量,用药最好能咨询医生。
二是尿酸排泄剂。
丙磺舒就属于这类药,它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防止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养活关节的操作,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溶解。
本品无抗炎镇痛作用,一般用于慢性痛风的治疗,或痛风恢复。
三是尿酸合成阻断剂。
别嘌醇属于这类药,它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体内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可用于原发性、继发性和慢性痛风病的治疗,本品不能控制痛风发作时的急性炎症,且必须在痛风的急性期消失后两周左右方可使用。
店员朋友在荐药时一定要告诫顾客,急性期痛风不宜使用别嘌醇。
1 / 1。
什么药降尿酸最好
什么药降尿酸最好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什么药降尿酸最好》的内容,具体内容:尿酸高也是一种疾病,是很多人不合理饮食的各种原因造成的,如果吃了酸性含量的食物,那么就会诱发尿酸高的现象,那么你知道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降尿酸最好的...尿酸高也是一种疾病,是很多人不合理饮食的各种原因造成的,如果吃了酸性含量的食物,那么就会诱发尿酸高的现象,那么你知道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降尿酸最好的药排尿酸处方药:排尿酸药主要包括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
该类药物可以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从而起到降低人体内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副作用就是多排尿酸的同时也把人体其它微量元素也排出体外,会造成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所以不能长用,而且还对肝、肾有副作用,更不能长用。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2013年临床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是别嘌醇。
该药是一种强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
虽然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碱化尿液的药物: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本无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降尿酸的饮食1.应供给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如对心肾无不利影响,应多饮水,以及一些利尿的降酸茶。
2.烹调方法多用烩、煮、蒸、氽等,少用煎、炸、熬方法。
食物应尽量易消化。
3.多选用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食物。
可用食物:米、面、馒头、牛奶、鸡蛋、水果及各种植物油。
4.蔬菜除龙须菜、芹菜、菜花、菠菜、香菜外,其他均可食用。
5.禁用动物内脏、鱼籽、骨髓、沙丁鱼、牡蛎、小虾皮、鲭鱼、淡菜、肝、肾、脑、蛤蜊、蟹、鱼、肉汤、鸡汤、豌豆、扁豆、蘑菇、各类海鲜等,各种强烈的调味品及加强神经兴奋的食物如酒、浓茶、辣味品等。
6.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
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
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尿酸血症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高尿酸血症可以引发痛风,导致关节炎、肾病等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降尿酸药物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降尿酸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传统药物目前,传统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阻止尿酸的生成和促进尿酸的分泌。
利尿剂可以促进水分的排出,从而降低尿酸浓度。
然而,它们可能会增加尿酸的合成,从而消除利尿剂对尿酸的降低作用。
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阻止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别嘌醇和丙磺舒,它们通过抑制尿酸酶的活性来减少尿酸的产生。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比利尿剂小,但可能会引发肝脏和胃部问题。
促进尿酸分泌的药物包括丙戊酸、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等药物,它们可通过改变肾脏对尿酸的吸收和排泄来促进尿酸的分泌。
这些药物副作用明显,如肾损害、失眠、过敏等。
二、新型药物1. 贝佐布利尿贝佐布利尿(Benzbromarone)是一种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相对于传统的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它不仅对肾脏的毒性更小,而且对肝脏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贝佐布利尿作为新型的降尿酸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它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尿酸的排泄率,减少痛风的发作,并且对其他疾病,如药物性肝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月桂醇月桂醇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植物成分,它可以通过降低尿酸生成以及促进尿酸的代谢来降低血尿酸水平。
在动物实验中,月桂醇已被证明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目前,有很多人中医通过月桂醇的治疗高尿酸血症,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未来研究方向虽然目前降尿酸药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还有很大的挑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尿酸治疗剂的研发目前研究的药物主要针对尿酸的生物代谢过程。
然而,高尿酸血症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的机制,因此,寻找抗尿酸治疗剂是一个未来的研究重点。
高尿酸血症的诱因与药物治疗原理
高尿酸血症的诱因与药物治疗原理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可能导致痛风和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其他组织中。
本文将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诱因以及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原理。
一、高尿酸血症的诱因1.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高尿酸血症,这表明基因在该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缺陷可以导致尿酸生成或排除异常,从而影响体内尿酸水平。
2. 饮食: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增加了嘌呤合成和尿酸产生的风险。
例如,海产品、红肉、啤酒等都含有较高的嘌呤含量。
此外,过多摄入含有蔗糖和果糖的食物也可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风险。
3. 肥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肪细胞可以通过增加尿酸生成和减少尿酸排泄来影响尿酸水平。
此外,肥胖还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相关,进一步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4. 酒精摄入:大量饮酒可引起高尿酸血症,主要是因为酒精可以抑制肝脏对乳酸的代谢,从而阻碍尿酸排泄。
此外,啤酒中的嘌呤含量也会增加体内尿酸水平。
5.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被发现与高尿酸血症相关联。
例如,利尿剂、阻钠利钠药、布拉贝利等药物可干扰尿液中尿酸的排泄,导致其在体内过多积累。
二、药物治疗原理目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包括降尿酸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其作用机制不同。
1. 降尿酸药降尿酸药主要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来减少体内尿酸水平。
这些药物通常作用于肾脏,提高尿酸的排泄率。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隆等。
2. 抑制尿酸生成药抑制尿酸生成药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减少体内嘌呤向尿酸的转化。
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断尿酸在体内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血中尿酸水平的目的。
常见的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有别嘌呤、可乐定等。
3. 辅助治疗除了上述两类主要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可帮助控制高尿酸血症。
例如,适当调整生活习惯和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苯溴马隆、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丙磺舒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出的苯溴马隆及丙磺舒及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呤醇。
苯溴马隆及丙磺舒适用于肾功正常或轻度受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20ml/min)、尿尿酸<600mg、无肾石的病人。
别嘌呤醇适用于尿尿酸≥1000mg/24h、肾功受损、泌尿系结石史、排尿酸药无效者。
使用上述降尿酸药物应注意掌握适应征,选择合适药物,定期查血尿酸,观察疗效,监测药物副作用。
当出现相关副作用时,要及时调整剂量甚至停用。
天下武功,独尊少林。
“苯溴马隆”就是国内痛风预防药物中的“少林”掌门。
可就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突然发布公报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显示,苯溴马隆的严重不良反应中肝损害问题比较突出。
”CFDA提醒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及药品生产企业关注苯溴马隆的肝损风险。
一时江湖震动、风云诡谲。
【故事背景】痛风是由血液中的尿酸长期增高所致,为了降低尿酸水平、预防痛风的发生,目前最常使用的两种药物分别是:阻止尿酸形成的别嘌呤醇、和促进尿酸排出的苯溴马隆。
总体比较而言,苯溴马隆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使用范围更广,长期占据“武林至尊”的宝座。
说起来,CFDA这次关于苯溴马隆“肝损”的报道其实并不新鲜,作为一个问世近五十年的老药,这也不是苯溴马隆第一次遭遇安全危机。
在苯溴马隆的药品说明书里,标注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症状、皮肤过敏、肝功能异常等。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不高、症状也不严重。
不过,罕见的“严重细胞溶解性肝损”一直是困扰苯溴马隆的不散阴魂。
虽然罕见,但后果极为严重,一旦发生,患者只能接受肝脏移植、甚至死亡。
有鉴于此,法国药监部门曾于1997年和2002年两次发出警告,并最终在2003年宣布从法国退市。
退市之举,影响深远,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不少医生坚持认为:苯溴马隆的退市并不符合痛风患者的最大利益,尤其是对那些使用别嘌呤醇疗效不佳者;而苯溴马隆的肝损风险也完全可以通过逐步增加药量、定期监测肝功等方法来予以避免。
尿酸生成、排泄与影响尿酸水平的药物(升尿酸与降尿酸)
尿酸生成、排泄与影响尿酸水平的药物(升尿酸与降尿酸)目录尿酸生成、排泄与影响尿酸水平的药物(升尿酸与降尿酸) (1)尿酸的生成与排泄 (2)升高尿酸水平的药物 (2)1. 影响尿酸排泄 (2)2. 促进尿酸生成 (3)3. 其他 (3)药物引起尿酸升高应如何处理 (4)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 (4)1.增加排泄 (4)2.抑制合成 (4)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尿酸的生成:从来源途径来说,由体内分解代谢产生的尿酸约占80%,源于食物的尿酸约占20%。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酶的参与。
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包括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5’-核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第二类为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任何造成这些酶活性异常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尿酸水平的变化。
尿酸的排泄:尿酸存在于机体的血液和组织中,大部分经肾脏排泄,仅1/3经消化道排泄。
肾脏排泄途径涉及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过程,最终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如果某些药物干预到这些环节,则可能会导致人体尿酸水平的变化。
升高尿酸水平的药物1. 影响尿酸排泄降糖药:二甲双胍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导致乳酸积聚,抑制肾近曲小管的尿酸分泌,导致尿酸排出减少,进而可能引起尿酸水平升高。
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参与体内代谢促进嘌呤合成,增加机体对于尿酸的重吸收,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增加。
排钾利尿剂:此类利尿剂可以通过竞争抑制使尿酸的分泌减少,同时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减少,令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回收增加,抑制尿酸的排泄,例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呋喃苯胺酸、依他尼酸等。
心血管用药:阿司匹林对于尿酸代谢的影响具有剂量特异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2g/d)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易引起高尿酸血症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定期测血尿酸。
临床降尿酸药物治疗时机、血尿酸控制目标值、降尿酸药物、碱化尿液药物及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
临床降尿酸药物治疗时机、血尿酸控制目标值、降尿酸药物、碱化尿液药物及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高尿酸血症: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血尿酸超过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
尿酸性肾病:血尿酸超过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
降尿酸药物治疗时机和血尿酸控制目标值降尿酸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甚至致命的别嘌醇过敏综合征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
一线治疗药物:痛风患者可选择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选别嘌醇或苯溴马隆。
别嘌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使用别嘌醇之前均建议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如无法进行基因筛查,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
非布司他:特异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FDA黑框警告其可能增加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
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药物,禁用于CKD≥3期患者或有肾结石高危风险的患者。
罕有暴发性肝坏死报道,合并慢性肝病患者应谨慎使用苯溴马隆,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
碱化尿液药物低pH尿(pH<6)是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当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晨尿pH值<6.0,尤其是正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时,定期监测晨尿pH值。
碳酸氢钠: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枸橼酸氢钾钠:适用于尿酸性肾结石、胱氨酸结石及低枸橼酸尿患者。
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消炎药是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秋水仙碱、NSAIDs治疗无效或使用受限的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1.秋水仙碱2、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可增加心血管风险,尽可能缩短用药时间。
若出现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时,立即就医。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副作用血尿酸升高的原因不外乎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目前市面上的降尿酸药物分为两大类:即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1、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1)别嘌呤醇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因尿酸生成过多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另外,有肾结石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服用。
该药须从小剂量(50~100 mg/d)) 起始,逐渐加量,常规用量是每次100 mg ,每日3 次,最大用药剂量不宜超过600 mg/d。
该药的副作用主要有: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②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严重者可导致剥脱性皮炎;③肝肾功能损害;④白细胞减少。
对别嘌呤醇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减少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需要格外警惕的是,别嘌呤醇过敏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尽管发生率不高(只有0.1%~0.4%),但后果非常严重,病死率高达20%~25%。
现已查明,别嘌醇超敏反应的发生,与体内携带的一种叫HLA-B*5801 的基因有关,因此,为慎重起见,痛风病人在服用别嘌呤醇之前,一定要先检查HLA-B5801 基因,结果阳性者禁用别嘌呤醇。
(2)非布司他这是近年才上市的抑制尿酸生成的新药,与别嘌呤醇相比,该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降尿酸作用更强;②安全性更高,很少发生过敏反应;③可经肝肾双通道排泄,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使用。
缺点是价格较高,目前尚未纳入医保。
该药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是痛风性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但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其代表药物是苯溴马隆(立加利仙),由于其药物半衰期较长,故每天只需一次。
使用时也须从小剂量开始,常规治疗量是50~100 mg/天,伴痛风石的患者用量可增至150 mg/天。
该药的副作用较少,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罕见肝功能损害。
高尿酸血症的分类和治疗原则
分类:根据病因 分为原发性高尿 酸血症和继发性 高尿酸血症
症状:无症状期 尿酸升高,急性 关节炎期关节红 肿热痛,慢性痛 风石沉积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定义: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而导致的 血尿酸升高 病因:包括肾脏疾病、肝脏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症状: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相似,但可能伴随其他疾病的症状
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YOUR LOGO
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和治疗原则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02 治疗原则
PART 1
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定义:尿酸排泄 减少或合成增多 导致的血尿酸升 高
病因:尿酸排泄 障碍或尿酸合成 酶缺陷
治疗:针对继发性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控制血尿酸水平
原因不明的高尿酸血症
特点:无明显的症状表现
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 血尿酸升高
定义:无法明确病因的高尿 酸血症
治疗原则:饮食控制、适当 运动、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措施
PART 2
治疗原则
饮食控制
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降尿酸药物和抗炎药物,如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 饮食调整: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 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减肥、适当运动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痛风石和关节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利尿药分类
•利尿药分类常用的利尿药根据其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4类:1、主要作用于肾髓袢升支皮质部的利尿药:噻嗪类如双氢克尿塞、环戊氯噻嗪、苄氟氯噻嗪等;氯噻酮.2、主要作用于肾髓袢升支髓质部的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丁尿胺、汞撤利.3、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的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氨氯吡咪。
4、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的利尿药:如醋氮酰胺、甲醋唑胺、二氯磺胺。
此外,有些中草药亦具利尿作用,如车前、泽泻、茯苓、猪苓、白术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效应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都是干扰或参与机体内在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结果。
因此药物作用过程常是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链锁反应,下述几种作用机制也不是绝对区分,互不相关的,许多药物先与受体结合,改变酶的活性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速或抑制细胞的代谢,最后通过能量的偶联表现为器官功能的兴奋或抑制。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已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因此不应将有关药物作用机制的学说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完美的,而应视为发展的、逐渐趋向完善的理论.1。
理化反应:主要改变细胞周围的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抗酸药中和胃酸以治疗溃疡病。
甘露醇在肾小管内提升渗透压而利尿.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补充生命代谢物质以治疗相应缺乏症。
如:铁盐补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
某些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非常相似,可以参与代谢过程,但往往不能引起正常代谢的生理效果.以假乱真,实际上导致抑制或阻断代谢的后果,这些称为伪品掺入,也称为抗代谢药.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参与叶酸代谢以致敏感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3.影响生理物质运转:很多无机离子、代谢物、神经递质、激素在体内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参与、干扰这一环节可以产生明显药理效应。
例如:利尿药,抑制肾子管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作用。
4。
对酶的影响:酶的品种很多,在体内分布极广,参与所有细胞生命活动,而且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是药物作用的一类主要对象,多数药物能抑制酶的活性。
痛风患者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
痛风患者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痛风患者主要使用降尿酸药物控制疾病,降尿酸药物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降尿酸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持续降尿酸治疗比间断服用更能有效控制痛风发作,患者在血尿酸(SUA)达标后应持续使用降尿酸药物并定期监测。
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需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保证安全用药。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并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出现皮疹等药物副作用时应及时处理。
痛风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迅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急性发作症状,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促使尿酸盐晶体溶解,治疗其他伴发的相关疾病。
痛风的药物治疗应按照临床分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
急性发作期痛风急性发作期是指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
常用的有3类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均应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
急性发作期不予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
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的关节炎症消退后使用降尿酸药物的指征是: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出现。
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 mg/dl。
方法为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生维持。
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至少一个月,以起到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的作用。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用于尿酸产生过多型患者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
代表药物为别嘌醇。
促尿酸排泄药该类药物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以及对别嘌醇过敏或疗效不佳的患者。
肾功能异常影响这类药物疗效,应慎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禁用,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该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为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痛风降尿酸的药物
痛风降尿酸的药物关于《痛风降尿酸的药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痛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产生的情况下病人便会觉得到十分的痛楚,并且还没有办法寻找非常好的治疗方式,那样的话就务必要长期服用药品来保持,进而去改进自身的人体病症,但是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的药品,不能够随意的应用一些药品,否则的话实际效果并并不是很好的,乃至是会造成副作用。
抗痛风药物有什么原发性痛风欠缺发病原因医治,不可以除根。
治痛风目地:血压快速控制亚急性发病;血液防止发作;补充改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盐堆积导致的骨节毁坏及肾脏功能危害;负重手术治疗去除痛风结石,对损坏骨节开展矫型手术治疗,提升生活品质。
1.一般医治进低嘌呤低动能饮食搭配,维持有效休重,忌酒,多喝水,每天饮用水2000Ml以上。
防止暴饮暴食、嗜酒、着凉返潮、劳累过度和紧张焦虑,穿舒服鞋,避免关节损伤,谨慎使用影响血尿酸代谢的药品如一些利尿药和剂量阿斯匹林等。
预防伴病发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卧床休息,拉高患侧,冰敷,疼痛减轻72钟头后才可修复活动。
尽快医治,避免转变难愈。
应尽早、一定量应用下列药品,奏效后慢慢减停。
亚急性发病期不刚开始降尿酸医治,已服食降尿酸的药者发病时不需停止使用,以防造成血尿酸波动,增加发病時间或造成转移癌发病。
(1)非甾体类镇痛药(NSAIDs) 非甾体类镇痛药均可合理减轻急性痛风病症,为一线用药。
非可选择性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双氯芬酸钠等普遍副作用为消化道病症,必要时可再加胃保护膜,活跃性消化性溃疡禁止使用,伴肾功能不全者谨慎使用。
可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缓聚剂如塞来昔布消化道反映较少,但应留意其内分泌系统的副作用。
(2)秋水仙碱片是医治亚急性发病的传统式药品。
秋水仙碱片副作用较多,主要是消化道反映,也可造成骨髓抑制、肝损伤、皮肤过敏和神经毒副作用等。
副作用与使用量有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药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尿酸的药物及分类
第一类为抑制尿酸合成的药。
其代表药是别嘌醇(别嘌呤醇)。
别嘌醇可用于各种年龄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病人,不受肾功能的限制,故痛风病人合并肾功能不全、肾结石及尿酸排出过多应首选本药。
与促尿酸排泄药合用有协调作用。
因药源充足、廉价,是较理想的降尿酸药之一。
别嘌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结构类似次黄嘌呤,有较强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从而阻断次黄嘌呤向黄嘌呤、黄嘌呤向尿酸的代谢转化,可减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浓度。
该药能在PRPP(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存在时转变成相对应核苷酸,消耗PRPP使IMP(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减少,从而可迅速降低血尿酸值,抑制痛风石和肾结石形成,并促进痛风石溶解。
适应证:⑴尿酸合成过多而导致的高尿酸血症。
⑵肾功能严重损害而不能使增大的尿酸负荷排出者。
⑶大剂量尿酸排泄促进剂无效或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⑷肾尿酸结石反复形成者。
⑸每日尿酸排泄超过5.9毫摩尔(1000毫克)者,易发生尿酸性肾结石的危险。
⑹有较大的多部位痛风结节者(需要两种药联用以阻断尿酸的产生和增加尿酸的排泄)。
⑺继发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高尿酸血症,特别是细胞毒制剂治疗前的患者,否则大量尿酸从肾排出,可发生急性肾小管阻塞。
用法:别嘌醇开始每天100毫克,每日2~3次口服,可逐渐增至每次200毫克,每日3~4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0毫克为宜。
血尿酸浓度正常后逐渐减至维持量,每次100毫克,每日1~2次。
其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疹、药物热、肠胃不适、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
注意事项:①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免血尿酸浓度急剧下降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②定期复查周围血象、肝功能等。
第二类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
主要用于无明显肾功能损害、60岁以下的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病人,尤适用于痛风结节较多者。
用药后尿液酸碱度(pH值)迅速下降者要大量饮水并同服碱性药,以减少尿酸盐在肾脏沉积,防止结石形成。
常用的促肾排尿酸药有苯溴马隆(痛风利仙)、丙磺舒(羧苯磺胺),属磺胺类药,对磺胺过敏者禁用,长期应用要定期查全血细胞,防止骨髓抑制现象发生。
磺吡酮(苯磺唑酮),可作为磺胺过敏者丙磺舒的替代物。
适用于尿酸排泄低下型高尿酸血症,如果肾功能有轻度损害也可应用,有时在促进尿酸排泄增多后,肾功能也可得到改善。
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促进尿酸的排泄。
药物和用法:
(1)丙磺舒(羧苯磺胺):是一种有效的尿酸排泄促进剂,每天1克可使肾对尿酸的排泄平均增加50%,血尿酸平均下降30%。
开始时每次0.25克,每日2次,2周内递增至每次O.5克,每日2~3次,如果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可每1~2周再增加0.5克,直至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
每日最大剂量2克以下。
高尿酸血症控制后可再逐渐减量维持。
约5%患者有皮疹、发热、胃肠刺激、
肾绞痛及激发急性痛风发作等副作用。
(2)磺吡酮(苯磺唑酮):是保泰松的衍生物,排尿酸作用强,但无消炎作用。
由于能增强丙磺舒的作用,故对于难治性病人,两者可以合用而起到协同作用。
开始每次50毫克,每日2次,2周内递增为100毫克,每日3次。
每日最大剂量为600毫克。
该药副作用较丙磺舒小,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小,但有溃疡病者慎用,个别也有皮疹、药物热的报告。
(3)苯溴马隆(痛风利仙):苯溴马隆是是较前两者更强的降尿酸药。
开始剂量每日25毫克,每日1次,逐渐每日可增至100毫克。
毒性作用轻微,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但可有胃肠道反应,极少数有皮疹、发热、肾绞痛及激发急性痛风发作。
第三类是促进肠道排泄尿酸药。
代表药为爱西特。
它是一种极微粒化活性炭,口服后在肠道吸附尿酸、肌酐等物质,增加肠道有害物的排出。
单独用降尿酸作用弱,和别嘌醇合用效果甚佳。
本药多用于肾功能不全较重的痛风病人,几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与口服抗生素同用能降低抗菌作用。
必须提及的是,不论使用哪种降尿酸药,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以防用药量过大导致关节内尿酸盐结晶迅速析出、沉积,使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临床发现,此时即使用较小剂量的降尿酸药,也偶尔可见到急性关节炎发病,这是因为病人对降尿酸药过于敏感、用药后血尿酸降低过快所致。
为了避免这种“转移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此治疗阶段可合用少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消炎镇
痛药,以抑制炎症发展,能阻止前列腺素释放。
一般来说,关节内外尿酸浓度的平衡需要1~3个月,待这种平衡基本建立后继续用降尿酸药,关节炎极少再发生。
但是很多病人因为初期治疗时急性关节炎频繁发作而误以为降尿酸药无效,甚至怀疑或否定痛风病的诊断而终止治疗,以致延误病情。
另有些病人用药不规范,把降尿酸药当作消炎镇痛药使用,急性发作时用药,发作过后停药。
这种做法常适得其反,因为当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骤然增加,肾脏排尿酸量增多,血尿酸下降,此时再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随之发生。
正确的做法是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尽量不用降尿酸药,待关节炎过后再用。
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痛风尚无根治办法,必须坚持长期不间断地服药,多数病人可能要终身吃药。
如果吃吃停停,不但无益,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