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必读)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
一、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个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
但是,
只要掌握了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地解决许多数学难题。
下面就来总结一些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审题。
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理
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有时候,题目中会有一些关键信息,只有仔
细审题才能找到这些信息,从而正确解答问题。
其次,要善于画图。
在解决几何题时,画图是非常重要的。
通
过画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找到解题的思路。
而且,有时候
画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隐藏在题目中的规律,从而更快地解
决问题。
另外,要善于归纳总结。
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
的问题。
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
规律,那么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够更快地解决。
最后,要多练习。
熟能生巧,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掌
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多做一些习题,或者参加一些数学竞赛,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解题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地解决许多数学难题。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多多尝试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祝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总结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总结初中数学要怎么解题,实用有效的技巧是什么?想了解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总结”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一】对于常用的公式如数学中的乘法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常用的数字,如11~25的平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学中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需用时信手拈来,则对提高演算速度极为有利。
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解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题速度。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学会画图数学的解题中对于学会画图是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会画图。
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
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
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
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
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
所以,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
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
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将你引入歧途。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审题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
认真、仔细地审题。
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
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
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分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分析第一篇范文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数学解题思路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理解题目要求首先,我们要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
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的类型、结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对于不熟悉的问题类型,我们要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请教,以便对问题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
二、分析题目条件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
这些条件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隐含的。
我们需要通过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将这些条件挖掘出来,并明确它们与求解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构建数学模型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解目标,我们需要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是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同时,我们要保持模型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四、求解数学模型在构建数学模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求解。
在求解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数学运算的规则,注意化简、变形、合并同类项等操作。
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数学工具,如计算器、数学软件等。
在求解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解答的简洁性和条理性。
五、检验解答在得到解答后,我们需要对解答进行检验。
检验的方法有多种,如代入法、画图法、逻辑推理法等。
我们要确保解答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若发现解答有误,我们要回过头来检查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并重新求解。
六、总结解题经验在完成解题后,我们要对解题过程进行总结。
总结的内容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
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提高解题能力。
七、注重实践与应用最后,我们要注重数学解题实践与应用。
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我们要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总之,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分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注重实践与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初中数学老师推荐的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太实用了!

初中数学老师推荐的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太实用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初中数学老师都推荐的数学解题方法,这里面的21种方法涵盖了初中数学的方方面面,各位同学一定要记得收藏哦!1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3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4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5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6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 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 两种情况为且型7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8化简二次根式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9观察法10代数式求值方法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11解含参方程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附常见的6种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附常见的6种
方法)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初中数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常见的6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1. 理清思路,逐步分析:在解题时,首先需要理清思路,逐步
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画图辅助解答:在解答数学题时,画图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通过画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并且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规律
和关系。
3. 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各种术语和符号:理解和正确运用数学中
的术语和符号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需要认真阅读题目,并准
确地理解其中的各种术语和符号。
4. 打破常规,尝试新方法:在解题时,有时候需要打破常规,
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发现一些不同的解
题思路。
5. 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掌握数学中的基本公式和定理是解题的前提。
只有掌握了基本公式和定理,才能更好地解题。
6. 练、练、再练:练是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常见6种方法,希望对初中数学学习者有所帮助。
史上最全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大全

一、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中考中必考的题目,主要考查对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其应用.填空题所占的比例较大,是学生得分的重要来源.近几年,随着中考命题的创新、改革,相继推出了一些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一定难度的新题型.这就要求同学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训练,提高解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减少失误,有的放矢,从容应对.解题规律:要想迅速、正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严密的推理能力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推演法:直接从命题给出的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推理或运算,得出结论,选择正确答案,这就是传统的解题方法,这种解法叫直接推演法.(2)验证法:由题设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再通过验证,找出正确答案,亦可将供选择的答案代人条件中去验证,找出正确答案.此法称为验证法(也称代入法).当遇到定量命(3)特值法:用合适的特殊元素(如数或图形)代人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去,从而获得解答.这种方法叫特殊元素法.(4)排除、筛选法;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根据数学知识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结论排除,余下的结论再经筛选,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的解法叫排除、筛选法.(5)图解法:借助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或图像的性质、特点来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称为图解法.图解法是解选择题常用方法之一.(6)分析法:直接通过对选择题的条件和结论,作详尽地分析、归纳和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的结果,称为分析法.(7)整体代入法:把某一代数式进行化简,然后并不求出某个字母的取值,而是直接把化简的结果作为一个整体代入。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如果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③在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5,3,圆心距为2,那么两圆内切()A.1 B.2 C.3 D.4x 2x1(,0)2.(整体代入法)已知抛物线y x与轴的一个交点为m,则代数式2 2008的值为(B.2007 C.2008 D.2009m m3.(图解法)已知二次函数y ax bx c的图象过点A(1,2),B(3,2),C(5,27).若点M(-2,y),N(-1,y),K(8,y)也在二次函数y ax bx c的图象上,21 2 3)1 2 3 2 1 3 3 1 2 1 3 21y x 2 2y2.接近的值是(x A.4y ax bx a b a02 2 的图像为下列图像之一,)A.-16.(图解法)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A=90°,AB=28cm,DC=24cm,AD=4cm,点M从点D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N从点B同时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则四边形t s)AMND的面积y(cm2)与两动点运动的时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4 0b ac2b4ac0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若 2 ,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④.A B C DE F G H(图2)的形状、大小完全(图1)与菱形①点;③点D HE GA CFBA,B,C,D对应点分别是A,B,C,D;A,B,C,DO(2)①图1,图2 关于点成中心对称,请画出对称中心(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10.(图象信息法)绍兴黄酒是中国名酒之一.某黄酒厂的瓶酒车间先将散装黄酒灌装成瓶装黄酒,再将瓶装黄酒装箱出车间,该车间有灌装、装箱生产线共26条,每条灌装、装箱生产线的生产流量分别如图1、2所示.某日8:00~11:00,车间内的生产线全部投O1AB O E D O径.圆的切线的半径为r,则1 1D E11 2 11(1)当 =60°时,在直线l 上找点 P ,使得△BP A 是以∠B 为顶角 .. ...2(2)当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直线l 上存在点 P ,使得△BP A 是以∠B ..2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请用不等式表示 的取值范围:___ ___。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知识点大全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解题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掌握解题技巧,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水平。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解题的一些常见技巧和知识点,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一、代数运算技巧1. 同类项的加减运算:在做代数式的加减运算时,需要先化简,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或相减。
2. 分配律的运用:在解决含有括号的代数式时,可以利用分配率将乘法运算进行展开。
3. 平方差公式:当遇到二次方差的时候,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将其化简。
二、几何解题技巧1. 图形的等式性质:在解决几何题时,可以利用图形的等边、等角性质来得到一些等式关系。
2. 图形的尺度性质:在解决几何题时,可以利用图形的尺度性质来求解未知的边长或角度。
3. 图形的相似性质:在解决几何题时,可以利用图形的相似性质来判断各个线段、角度之间的关系。
三、函数解题技巧1. 利用函数图像的性质:在解决函数题时,可以利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周期性等性质来进行分析和求解。
2. 函数间的运算法则:在解决函数运算题时,需要掌握函数间的加减乘除的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函数的运算结果。
四、方程解题技巧1. 利用等式的性质:在解决方程题时,可以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的变形和化简。
2. 二次方程的求解:当遇到二次方程的时候,可以利用因式分解、配方法等技巧进行求解。
3. 绝对值方程的求解:当遇到绝对值方程的时候,需要将绝对值拆解成正负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五、概率与统计技巧1. 求概率的方法:在解决概率题时,可以利用等可能性原理、频率概率等方法来计算概率。
2. 统计图的分析:在解决统计题时,可以通过分析统计图表来得到一些统计数据。
3. 平均数的计算:在解决统计题时,需要掌握计算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平均数的方法。
六、解决思路和策略1. 弄清题意:在解决任何数学题目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题意。
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训练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训练技巧第一篇范文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数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更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解题思维的训练技巧。
一、理解题目,分析问题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充分理解了题目,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题目的已知条件、所求目标以及潜在的隐含条件。
此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本质。
二、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解题时需要迅速地梳理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问题所需的知识点;2.回忆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公式、定理等;3.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解题的核心。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训练:1.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找出关键步骤;2.运用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归纳;3.检查推理过程,确保逻辑严密。
四、发散思维,寻找解题策略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多种解题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变换角度,审视问题;2.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3.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佳解题策略。
五、培养反思意识,提高解题效率解题后的反思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解题思路是否清晰?2.知识点运用是否准确?3.逻辑推理是否严密?4.解题方法是否最优?六、注重实践,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学生需要加强数学实践,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题目解题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题目解题技巧第一篇范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让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解题技巧的培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初中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出的信息,明确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
对于一些关键词,如“求和”、“求差”、“求积”、“求比”等,要特别注意。
此外,对于题目中的单位、数据等也要细心审题,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二、制定解题计划在明确了题目要求之后,就要制定解题计划。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二是确定解题的步骤。
对于选择解题方法,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例如,对于代数题,我们可以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等;对于几何题,我们可以运用画图法、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在确定解题步骤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进。
三、执行解题计划在执行解题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解答过程的简洁。
避免不必要的文字描述,尽量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表达。
2.书写规范。
字体要工整,符号要清晰,步骤要条理分明。
3.圈画关键步骤。
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关键步骤要用笔圈画出来,以便检查。
4.及时检查。
在解题过程中,要适时回顾,检查每一步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误。
四、优化解题过程在完成解题后,要对解题过程进行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答案。
对于计算结果,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2.检查解题方法。
反思所选用的解题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
3.总结经验。
对于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要进行总结,以便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迅速解决。
4.提高解题速度。
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解题速度,为考试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总之,初中数学题目解题技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和提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实用指南(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实用指南第一篇范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解题技巧的培养就成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的实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理解题目要求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解题的第一步是理解题目。
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的类型、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勇于提问,搞清楚题目的每一个细节。
二、制定解题计划在理解了题目要求之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制定解题计划。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对于复杂的题目,学生可以先将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三、执行解题计划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
对于计算题,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对于几何题,要注意画图的清晰性;对于应用题,要注意解答的逻辑性。
四、检验解题结果在完成解题过程后,学生需要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
首先,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其次,看结果是否合理。
对于计算题和几何题,可以通过反推法来检验;对于应用题,可以通过实际意义来检验。
五、总结解题经验最后,学生在解题后要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对于优点,要继续保持;对于不足,要进行改进。
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较强解题能力的学生。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初中学生面临着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特别是在数学这一学科上。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和压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解题能力,本文将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心得(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心得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数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通过对初中数学解题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首先要做的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解题目标。
在初中数学中,题目可能涉及到概念理解、公式运用、证明过程等方面。
因此,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明确题目所要求解的目标。
二、分析题目在理解题目要求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分析题目。
分析题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二是分析题目所求的目标。
在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时,学生需要对已知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题目所求的目标时,学生需要明确解题的目标,确定解题的方向。
三、选择解题方法在分析题目之后,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包括代数法、几何法、三角法等。
不同的解题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因此,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四、列出解题步骤确定解题方法之后,学生需要列出解题的步骤。
解题步骤应该是清晰、简洁、逻辑严密的。
在列出解题步骤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步骤的清晰性:每个步骤都应该明确指出要做什么,不应该让读者产生疑惑。
2.步骤的简洁性:每个步骤都应该尽量简洁,不应该多余的叙述。
3.步骤的逻辑性:每个步骤都应该有逻辑的依据,不应该出现跳跃或矛盾的情况。
五、检查答案解题完成后,学生需要对答案进行检查。
检查答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二是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在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时,学生需要对照题目的要求,看答案是否达到了题目的要求;在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时,学生需要对答案进行推理分析,看答案是否符合数学的逻辑。
六、总结解题经验解题完成后,学生需要对解题过程进行总结,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史上最全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大全

一、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题求解技巧大全

初中数学题求解技巧大全初中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求解技巧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下面是初中数学题的求解技巧大全:一、代数方程求解技巧:1.将多项式展开,合并同类项,通过因式分解简化方程。
2.运用平方差公式,将方程转变成二次方程求解。
3.利用代数恒等式,化简等式,得到方程的解。
4.通过整理方程,消去冗余项,简化方程式。
5.将复杂的方程分步求解,逐步化简。
二、几何图形求解技巧:1.使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推导出题目所求的条件。
2.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和全等性,通过相似比和边长比推导出未知量。
3.利用角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角度的值。
4.从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特殊图形的性质入手,利用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求解未知量。
5.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运用角度比例和边长比例解决题目。
三、百分数与倍数求解技巧:1.利用百分数与倍数的关系,将百分数转换成倍数,或将倍数转换成百分数,整体化简题目。
2.使用计算器进行百分数与倍数的计算和转换,减少计算错误。
3.通过与整数进行对比,找出倍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规律,快速计算。
四、函数与图像求解技巧:1.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函数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出函数的取值。
2.观察图像的特点,根据图像的性质和规律,求解函数的极值、最值、零点等。
3.利用对称性和周期性,简化函数的求解。
4.通过图像的变化趋势,结合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量。
五、数据统计与概率求解技巧:1.整理和分类数据,利用列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推导。
2.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指标,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3.利用概率的定义和性质,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分析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关系,从而求解概率。
六、证明技巧:1.使用反证法,通过假设不成立,推导出矛盾,得到结论。
2.通过归纳法,找到数列或图形的规律,进行数学归纳和证明。
3.使用数学性质和定理,逐步推导出题目所要求的结论。
4.通过图形的变换和构造,推导出题目的结论。
52个初中数学解题大招

52个初中数学解题大招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学科。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我整理了52个初中数学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整数运算1.加减法: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规则,加减整数时要注意符号。
2.乘法:掌握乘法口诀表,尤其是小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计算乘法。
3.除法:要掌握除法的基本原理,如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可以用长除法来进行计算。
二、分数运算4.分数加减法:要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再进行运算。
5.分数乘除法:乘法可以直接相乘,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并注意约分的规则。
6.分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可以把整数看作带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按照上述规则进行运算。
三、小数运算7.小数加减法:将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规则进行运算。
8.小数乘法:将小数中的小数点去掉,按照整数的乘法规则进行运算,最后将小数点移到正确的位置。
9.小数除法:将除数移到小数点后面的位置,然后按照整数的除法规则进行运算,最后将小数点移到正确的位置。
四、代数运算10.代数式的加减法:将同类项进行合并,注意正负号的运算。
11.代数式的乘法:将每一项相乘,然后将同类项进行合并。
12.代数式的除法:用除法原理进行计算,将每一项进行除法运算。
五、方程与方程组13.一元一次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注意正负号和运算规则。
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15.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配方法和求根公式解方程。
1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17.一元三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和求根公式解方程。
18.一元三次方程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19.一元四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和求根公式解方程。
20.一元四次方程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21.一元一次方程组:利用消元法和代入法解方程组。
22.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进行求解。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汇总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汇总数学是一门需要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学科,而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则是提高数学水平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更好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应对数学考试和课堂作业。
一、代数运算技巧1. 将复杂的式子化简:在解决一些复杂的代数式子时,我们可以使用化简的技巧,例如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配方法等。
这样可以简化计算难度,得到更简洁的结果。
2. 代数方程的变换:当解一个代数方程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变换的技巧,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分式化简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我们找到方程的解。
二、几何问题解题技巧1. 图形的性质运用:几何问题中经常涉及到图形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图形性质来解决问题。
例如,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等。
2.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在解决平行线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等。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关键的信息。
三、统计问题解题技巧1. 分析问题:解决统计问题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挖掘出问题的本质,找到解题的方法。
2. 列表和表格的使用:在解决一些复杂的统计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列表和表格来整理数据,从而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
通过列表和表格的使用,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四、概率问题解题技巧1. 确定样本空间: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这对于后续计算概率非常关键。
2. 使用计数原理:计数原理是解决一些复杂概率问题的有力工具。
通过使用排列、组合等计数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概率。
五、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1. 分步解决问题:当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将问题拆解为若干个较为简单的部分,然后逐步解决每一部分问题,最终得到整体的解答。
2. 反证法:当我们遇到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无法直接得到解答时,可以尝试使用反证法。
初中数学解题十大技巧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十大技巧方法一直都有同学和家长问:“数学是一门弱势学科,我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提高呢?”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数学解题十大技巧方法,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数学解题十大技巧方法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2+b+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完整版)初中数学找规律解题方法及技巧

完整版)初中数学找规律解题方法及技巧初中数学找规律解题方法及技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因此,将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数列的找规律题经常出现,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如,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因此,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能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含序列号。
因此,将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超级全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思路汇总

超级全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思路汇总初中数学作为学生理科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数学题目复杂多样,很多学生常常感到头疼。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思路,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类数学题目。
一、代数方程解题方法和思路在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就是代数方程的解题。
解代数方程的关键在于运用适当的方法将未知数从方程中解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代数方程的方法和思路:1. 定义法: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定义未知数,列出方程,通过求解方程得出结果。
2.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寻找其根的值。
3. 移项法:通过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两侧,从而解出方程。
4. 通分法:对于含有分式的方程,可以通过通分的方法将方程化简,然后求解。
5.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得出方程的解。
二、几何图形解题方法和思路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解决几何图形问题需要一定的几何直觉和几何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解题方法和思路:1. 图形分析法: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 利用相似性质:对于相似的几何图形,可以利用其相似性质来解题。
3. 利用等边、等角性质:对于等边、等角的几何图形,可以利用其性质解决问题。
4. 利用面积和体积公式:对于涉及到面积和体积的几何图形问题,可以利用相应的公式求解。
三、数据统计解题方法和思路数据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数据统计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统计解题方法和思路:1. 数据分类整理:对于大量的数据,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得出有关信息。
2. 图表分析法:通过查看、分析并理解图表(如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找出问题的解决思路。
3. 倍数关系:对于涉及倍数关系的数据统计问题,可以通过计算倍数或利用倍数关系进行解题。
总结: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
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必要的训练,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解题的学习过程通常的程序是: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在对例题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反思,思考例题的方法、技巧和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做数学练习题。
基本题要练程序和速度;典型题尝试一题多解开发数学思维;最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改错,交流学习好的解法和技巧。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解学生好数学问题,就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挖掘题目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总结题目的解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
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
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
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原因二是因为它的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广,原因三是因为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因四是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各种可能性。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难度。
常见的类型:类型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类型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类型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的讨论;类型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
类型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求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其作用在于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全面考虑问题。
分类的原则:分类不重不漏。
分类的步骤: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其范围;②确定分类讨论的分类标准;③按所分类别进行讨论;④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注意动态问题一定要先画动态图。
4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转化与化归市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所以以上三种思想也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呈现。
但是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不等价转化就只有一种情况,因此结论要注意检验、调整和补充。
转化的原则是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和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转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转为特殊的问题;将实际的问题转为数学的问题等等使问题易于解决。
但是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不等价转化就只有一种情况,因此结论要注意检验、调整和补充。
转化的原则是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和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转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转为特殊的问题;将实际的问题转为数学的问题等等使问题易于解决。
常见的转化方法有(1 )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 )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3 )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4 )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化归的目的(5 )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使结论适合原问题 .(6 )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7 )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计算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也是转化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转化与化归的指导思想(1 )把什么问题进行转化,即化归对象(2 )化归到何处去,即化归目标(3 )如何进行化归,即化归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二、中学数学解题中的的基本方法1. 观察与实验(1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视觉直观的发现数学对象的规律、性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的、模拟的创设一些有利于观察的数学对象,通过观察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
它具有直观性强,特征清晰,同时可以试探解法、检验结论的重要优势。
2. 比较与分类(1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
在数学上两类数学对象必须有一定的关系才好比较。
我们常比较两类数学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或者是同异综合比较。
(2 )分类的方法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依据数学对象的性质的异同,把相同性质的对象归入一类,不同性质的对象归为不同类的思维方法。
如上图中一次函数的k 在不等于零的情况下的分类是大于零和小于零体现了不重不漏的原则。
3 .特殊与一般(1 )特殊化的方法特殊化的方法是从给定的区域内缩小范围,甚至缩小到一个特殊的值、特殊的点、特殊的图形等情况,再去考虑问题的解答和合理性。
(2 )一般化的方法4. 联想与猜想(1 )类比联想类比就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同或不同属性,联想到另一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
通过类比联想可以发现新的知识;通过类比联想可以寻求到数学解题的方法和途径:(2 )归纳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
猜想可以发现真理,发现论断;猜想可以预见证明的方法和思路。
初中数学主要是对命题的条件观察得出对结论的猜想,或对条件和结论的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方法的猜想。
归纳是对同类事物中的所蕴含的同类性或相似性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思维过程。
归纳有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
完全归纳得出的猜想是正确的,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猜想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因此作为结论是需要证明的。
关键是猜之有理、猜之有据。
5. 换元与配方(1 )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
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
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
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
你可以先观察算式,你可以发现这种要换元法的算式中总是有相同的式子,然后把他们用一个字母代替,算出答案,然后答案中如果有这个字母,就把式子带进去,计算就出来啦。
(2 )配方法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
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
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
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 +b) 2 =a 2 +2ab +b 2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6. 构造法与待定系数法(1 )构造法所谓构造性的方法就是数学中的概念和方法按固定的方式经有限个步骤能够定义的概念和能够实现的方法。
常见的有构造函数,构造图形,构造恒等式。
平面几何里面的添辅助线法就是常见的构造法。
构造法解题有:直接构造、变更条件构造和变更结论构造等途径。
(2 )待定系数法:将一个多项式表示成另一种含有待定系数的新的形式,这样就得到一个恒等式。
然后根据恒等式的性质得出系数应满足的方程或方程组,其后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便可求出待定的系数,或找出某些系数所满足的关系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7. 公式法与反证法(1 )公式法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最常用的有一元二次方程求根时使用求根公式的方法;完全平方公式的方法等。
如下面一组题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2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法”一类,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就可以肯定命题的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三、中学数学新题型解题方法和技巧1. 数学探索题所谓探索题就是从问题给定的题设条件中探究其相应的结论并加以证明,或从给定的题目要求中探究相应的必需具备的条件、解决问题的途径。
条件探索题:解答策略之一是将题设和结论视为已知,同时推理,在演绎的过程中寻找出相应所需的条件。
结论探索题:通常指结论不确定不唯一,或结论需通过类比、引申、推广,或给出特例需通过归纳得出一般结论。
可以先猜测再去证明;也可以寻求具体情况下的结论再证明;或直接演绎推证。
规律探索题:实际就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制定多种解题的策略。
活动型探索题:让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在课内和课外的活动中,通过探究完成问题解决。
推广型探索题:将一个简单的问题,加以推广,可产生新的结论,在初中教学中常见。
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就可以产生许多新的推广,一方面是自身的推广,一方面可以延伸到菱形和正方形中。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解探索题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数学形式的探索绝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的结果,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联系和渗透,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提问、反思、推广。
通过探索去经历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的过程,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
2. 数学情境题情境题是以一段生活实际、故事、历史、游戏与数学问题、数学思想和方法于情境中。
这类问题往往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强烈的研究动机,但同时数学情景题又有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学生能从场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同时经历了借助数学知识研究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