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 知识点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法与减法的关系》PPT课件1
第1课时
1
18+17=35(只) 35-17=18(只) 35-18=17(只)
说一说: 你能结合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这三
个算式的意义?
加法各部分关系
18 + 17 = 35 加数 + 加数 = 和 35 - 17 = 18 35 - 18 = 17
得出: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能力提升
( 30 )+20=50
求什么? 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关系
35 - 17 = 18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5 - 18 = 17 被减数 - 差 = 减数
18 + 17 = 35 差 + 减数 = 被减数
(170 )-50=120 求什么? 想:被减数=差+减数
350-(200 )=150 求什么? 想:减数=被减数-差
观察对比:
18+17=35 35-17=18 35-18=17
验算作用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相当于
Hale Waihona Puke 相当于减法是( 加法 )的逆运算。
当堂检测
1.做游戏。 2.写出任意一个加法或减法算 式,由同桌补充两个相关的算式。
自学反思
说出这节课中 学得好的知识点, 还在不明白的地方, 还期待学习哪些知 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同步培优:单位转换1
辅导讲义38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200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9平方米=()平方厘米50平方米=()平方分米二.应用题:1、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18分米,宽是7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2、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3、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巩固练习:一.在( )中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
2222km m dm cm 和、、 上海市总面积约6341( ) 书本封面约235( ) 手帕约4()游泳池占地120( ) 邮票约900( ) 房间面积约18( )二.单位换算。
7平方千米=( )平方米;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4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80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17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223003800cm cm 2dm ( )。
=+2264km km 2m 三.判断。
(1)1平方千米里有10个100000平方米。
( )(2)40平方米比40米大。
( )(3)一个长方形的长6分米,宽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分米。
( )(4)教室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
( )四.计算下面地块的面积(单位:千米)。
6724464433334五.解答题。
(1)有一块2平方千米的麦田,如果一个收割队每天割50000平方米,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2)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从克到吨:例1、填空:8t=()kg=()g.例2、填空: 8127kg-4t=( )kg例3、一桶纯净水重19千克(含桶重),一辆载重4吨的小货车最多可以装多少桶纯净水?巩固练习: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克、千克和吨)。
沪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上 知识汇总(经验,纯手打)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359=213 □×18=0解:□=213+359 解:□=0÷182、巧算:□=572 □=0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结合使用):137+229+263 139+172+128 1629-138+371-772=137+263+229 =139+(172+128) =1629+371-138-772=400+229 =139+300 =(1629+371)-(138+772)=629 =439 =2000-910=1090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结合使用):25×76×4 76×8×125 125×32×25=25×4×76 =76×(8×125) =125×(4×8)×25=100×76 =76×1000 =(125×8)×(25×4)=7600 =76000 =1000×100=100000(易错题)125×(4+8)×25=(125×8)+(25×4)=1000+100 用乘法分配律=1100 (a+b)×c = a×c + b×c(分拆成“连乘”)(4+8)看作(a+b),整个(125×25)看作c125×(4+8)×25 125×(4+8)×25=125×12×25 =(4+8)×(125×25)=125×(3×4)×25 =(4×125×25)+(8×125×25)=(125×3)×(4×25) =12500+25000=375×100 =37500=37500减法运算性质:(加括号,变号) 227-79-121 (去括号,变号)227-(127+69)(+变-、-变+) =227-(79+121)(+变-、-变+)=227-127-69=227-200 =100-69=27 =31乘法分配律:(a+b)×c=a×c + b×c (a-b)×c=a×c - b×c(合并) 23×25+17×25 118×15-18×115 79×99+79 =(13+17)×25 =(118-18)×115 =79×99+79×1=40×25 =100×115 =79×(99+1)=1000 =11500 =79×100=790027×15+12×15+15 125×34-125+125×67=27×15+12×15+15×1 =125×34-125×1+125×67=(27+12+1)×15 =125×(34-1+67)=40×15 =125×100=600 =12500(分拆) 101×76 59×15 18×28+36=(100+1)×76 =(60-1)×15 =18×28+18×2=100×76+1×76 =60×15-1×15 =18×(28+2)=7600+76 =900-15 =18×30=7676 =885 =54025×24 125×56=25×(4×6) =125×(8×7)=25×4×6 =125×8×7=100×6 =1000×7=600 =7000可加括号:37×98÷49 369+787-387 8100÷25÷4=37×(98÷49) =369+(787-387) =8100÷(25×4)=37×2 =369+400 =8100÷100=74 =769 =81同级运算,交换位置(只有+、-或只有×、÷;且符号和数要一起换): 337+169-237 100-150+250 78×56÷39=337-237+169 =100+250-150 =78÷39×56=100+169 =350-150 =2×56=269 =200 =1123、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年级沪教版数学上册计算题知识点巩固练习
四年级沪教版数学上册计算题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计算下面各题。
(1)19×96-962÷74 (2)10000-(59+66)×64 (3)900÷45×(798-616)(4)15×[(40+702)÷7] (5)520+[8×(121÷11)] (6)(1010-906)×(65+15)2. 解方程。
5X—6.8=6.7 8X—4X=28 X-0.8=1.730.5+4.5X=90.5 2(X-3)=11.6 X+5X=36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9×101 25×9699×63 25×195×4125×17×8 125×564.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6×5.3+0.74×5.3 ×2.7+6.3÷5++(1.6+ )×10 1.25×2.8×49×0.125×8 20%×+20%××÷×75% 24××45. 直接写出得数。
0.21÷2.1= 36÷1.8= 9×20.7= 3.54×10=0.8×0.01= 4.8÷3= 3.6÷3.6= 5.75×0=6. 先用计算器算出每组前四题的得数,再根据规律填写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8×9=________88×99=________888×999=______________8888×999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1)÷9=________(200-2)÷9=________(3000-3)÷9=________(40000-4)÷9=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7. 解方程。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一、整数的比较与排序1.整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数轴进行比较。
2.整数的正负性比较,正整数大于零,负整数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3.多个整数的比较,可以通过线性比较法或逆序法进行排序。
二、整数的加减1.整数的加法,可以通过数轴和数线表示,同号两个整数相加,不同号两个整数相减。
2.整数的减法,可以通过数轴和数线表示,正整数减去负整数等于加法,负整数减去正整数等于减法。
3.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表示相反数、计算温度差等。
三、数字和算式1.数字的表达,从个位到千位有十个数字:0、1、2、3、4、5、6、7、8、92.算式的表示,由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和数字组成,可以通过计算器、抽认卡及口算等进行练习。
3.数字的读写和读数法,包括阿拉伯数字法和中文数字法。
四、实际问题1.分析实际问题,理解问题含义和思路。
2.选择合适的运算、计算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
3.检验解答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分数与小数1.分数的表示,由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种形式组成,可以通过分数线和分子、分母表示。
2.分数之间的比较,可以通过等式和分数线进行比较。
3.小数的表示,可以通过小数点和小数位数表示。
六、长度与质量1.长度的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
2.长度的换算,可以通过倍数和分数等方式进行换算。
3.质量的单位,包括千克、克和斤等。
4.质量的换算,可以通过倍数和分数等方式进行换算。
以上是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掌握整数的比较与排序、整数的加减、数字和算式、实际问题、分数与小数、长度与质量等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年级沪教版数学上学期应用题考点知识练习
四年级沪教版数学上学期应用题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陈老师去体育用品店买了12根跳绳,每根跳绳的价钱是16元,又买了50个毽子用去240元,陈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2. 仓库要运进320吨货物,每天用5辆卡车来运,每辆卡车载重6吨,运了9天后,还有多少货物没有运进仓库?3. 用汽车运600吨货物,原计划5小时运完,实际提前1小时运完,实际每小时多运多少吨?4. 超市迎春大酬宾,小胖家决定买36罐可乐,原来每罐可乐5元,现在每罐4元,省下的钱现在可以买几罐可乐?5. 一枚5角硬币大约重4克。
照这样计算,一千枚5角硬币大约重多少千克?一千万枚5角硬币大约重多少吨?一亿枚5角硬币大约重多少吨?6. 一共要做680个零件,张师傅做了2天,平均每天做60个,剩下的交给李师傅完成,如果要求李师傅7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先填空,再解答)7. 王叔叔驾驶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出发,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行了15小时到达乙地,他原路返回时因天下雨多用了1小时。
问: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8. 方方的家距离少年宫的路程大约2千米,她从家骑车去少年宫花了16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她再骑24分钟就能到公园。
方方家距离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9. 一座桥限高2.5米,那么一辆高度为2米6厘米的卡车能否从这座桥下通过,为什么?10. 文具店一共运进576支钢笔,卖出116支后降价处理,钢笔20元/支。
王老师带了9000元,能买走剩下的所有钢笔吗?11. 《故事大王》上下2本为1套,学校阅览室买了54套,共付出2322元。
每套《故事大王》要多少元?12. 游乐园的成人票每张4.5元,儿童票每张2.5元,成人票和儿童票各买12张需要多少钱?13. 修路队修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前6天平均每天修108米,剩下的要求在2天内抢修完毕,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14. 我校为“希望小学”捐赠图书,三年级捐147本,四年级捐的比三年级的2倍少86本,五年级捐的是三、四年级总和的2倍,五年级捐书多少本?15. 蜗牛爬井,第一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下滑2米,第二天向上爬4米,晚上下滑5米,第三天白天向上爬6米,晚上下滑3米.请用正负数将这个过程记在表中.(单位:米)假如蜗牛每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下滑2米,从10米深的井底向上爬,几天后爬到地面?16. 小明和小芳一分钟共打180个字,小明每分钟比小芳多打10个字,小明和小芳每分钟各打多少个字。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数与量---含答案
1.一万一万地数,数十次是( )。
A.十万B.一百万C.一千万2.读作( )。
A.三亿六百五十万九千九百B.三亿六千五百八十万九千零九C.三亿六千五八万九千D.三亿六百五十八万九千九百零九3.一个数的亿位上,百万位上,十位上,个位上的数字都是,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这个数写作( )。
A.B.C.D.4.三个“”分别表示个千万、个十万、个千的数是( )。
A.B.C.D.5.( )。
A.B.C.6.把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A.B.3658090095050050050555000005550500055050500005588888468800080080800808080008008832162148>612486824116204840670050000410000C.7.亿,里可以填( )A.B.C.8.边长是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A.公顷B.平方米C.平方千米9.一块盐田长米,宽米,( )块这样的盐田占地平方千米。
A.B.C.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A.B.C.11.“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比较,( )。
A.大小相同,意义相同B.大小相同,意义不相同C.大小不相同,意义相同12.一卡车苹果的重约是。
A.吨B.千克C.克5000002□5786000≈2□0∼45∼90100014000160010061010010001010010006600()660600013.一头大象重吨千克,合( )A.千克B.千克C.千克14.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千克千克千克千克B.吨千克克C.千克克千克克15.吨铁与吨棉花比较( )。
A.一样重B.吨铁重C.吨棉花重D.不知道谁重16.一袋豆奶克,( )袋豆奶重千克。
A.B.C.17.一个热水壶的容量大约有( )A.升B.升C.升18.妈妈买了升牛奶,明明每天喝毫升,准备喝天,这些牛奶( )喝。
A.够B.不够C.不能确定6606060660060060()300>200>400−2006>5000>3003>2000+2>10001111200110454404002200819.比较可知:()升。
沪教版数学知识点(集锦25篇)
沪教版数学知识点(集锦25篇)沪教版数学知识点第1篇轴对称知识点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不等式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如果a即:a>ba-b>0;a=ba-b=0;aa-b沪教版数学知识点第2篇多边形的面积1、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面积=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沪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2线段、射线、直线word教案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以及三线之间的关系。
2.掌握画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实际出发,动手画一画、比一比,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在讨论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与学平台、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找一找,哪些图形是线段?说出理由。
(1)(2)(3)(4)(5)2.小结: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有限的。
如果用字母表示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复习旧知,加深对线段的印象,由此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书66页上的图。
2.小组讨论:(1)设想:如果线段没有尽头地向一方延伸,那会是个什么图形?(2)设想:如果线段没有尽头地向两方延伸,那又会是个什么图形?(3)它们各有什么特征?3.全班交流。
4.总结:一条线段,将它的一个端点没有限制地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射线的长是无限的,它不可以度量。
一条线段,将它的两个端点没有限制地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比较三种图形的异同点:填写学习报告,完成后小组交流。
5.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看书自学并质疑。
(1)射线:射线的一个端点用一个字母表示,如O。
再在射线上任意取一点,如A。
这样我们可以用OA表示这条射线,如:射线OA。
但是不能表示为射线AO。
必须把表示端点的字母放在前面。
(2)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l……。
也可以在直线上任意取两点,也用两个字母表示,可以表示为直线AB,也可以表示为直线BA。
[由直观到学生议一议、大胆思考,畅所欲言,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比较,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三、巩固练习:1.观察下面图形,哪些图形是线段?哪些图形是直线?哪些图形是射线?2. 用正确的方法表示下面图形。
( ) ( ) ( ) ( )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好地区分这三者。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专题复习归纳(精品)
四年级上数学专题复习重要题型复习第一部分 数的运算一、 填空1、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 ( )-差=( )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 )÷商2、求( )中的数:( )-215=535 1567-( )=567 ( )-439=0 ( )÷25=100 563÷( )=0 125÷( )=53、用8与2的和去除10,商是几?列式为:4、一个数分别与45和55相乘,和是56900,这个数是:5、一个数加上5,乘5,减去5,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1)二、直接写出的得数:24×5= 714÷7= 111×11-11×11= 10000÷125=217+1317= 811-711= 1-120-1420=三、在下列式子里贴上括号,使等式成立1)86 – 48 ÷ 8 - 5 = 70 2)96 – 72 ÷ 9 + 3 = 90 3)90 – 72 ÷ 9 + 3 = 29四、判断题( )1)18×43+82×43=43×(18+82),这样的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
( )2)25×7×4=7×(25×4),这里运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 )3)58×9+91×25=58+25×91五、选择题1)125×49×8=125×8×49=1000×49,这里用到的运算定律是( )。
A 乘法的交换律 B 乘法的结合律 C 乘法的分配律 D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2个38相乘的积减去2个38相加的和,差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
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鸡兔问题公式(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解一(100-2×36)÷(4-2)=14(只)………兔;36-14=22(只)……………………………鸡。
解二(4×36-100)÷(4-2)=22(只)………鸡;36-22=14(只)…………………………兔。
(答略)(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略)(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略)(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沪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word教案
2、比较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
9999○10000 10001○9999 8020○8200
97200○92700 3042○3024 467000○476000
耐心试一试。
读数时能读出两个零的最小五位数是(),读作();读数时能读出两个零的最大六位数是(),读作()。
开心玩一玩。
用四个6和3个0写出七位数,使读的时候;
(1)读出两个0:
(2)读出一个0:
(3)读出三个0:
(4)不读出0:
练习二:
1.细心填一填。
(1)一个数的千万位和千位上的数字都是8,百万位和百位上的数都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个数是()。
知识点二:大数的认识(3)
老师的话:
现在你学会了大数的读法与写法了吧。别忘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的,高位比起就知道。
1、填空。
(1)比较99899和100100,因为99899是()位数,
100100是()位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所以998899()100100。
2.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同步教学内容及授课步骤
老师的话: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新知识的学习,你是不是觉得要比想象中的简单呢,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甜头,后面的知识会有一点难度哦,但是不要担心,只要你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知识点一:大数的认识(1)
老师的话: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每级末尾如有0,不必读出记心里。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沪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数量关系式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一倍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每级前面、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二)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四)多位数的改写: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五)单位换算:高级(大)单位→低级(小)单位乘进率低级(小)单位→高级(大)单位除以进率长度单位:km,m,dm,cm,m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重量单位:t,kg,g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吨=1000000克容量单位:L,mL 1 L=1000 mL在测量水、油等液体的多少时,可以用毫升做单位。
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乘法分配律》说课
《乘法分配律》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六节“运算定律”中的知识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语言正确概括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2)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心”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观察、分拆、反思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
2、难点:能用语言正确概括乘法分配律。
四、教法分析由于学生已初步具有探索、发现运算定律并运应用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的经验,本节课遵循“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交流规律——表达规律”的顺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安排能引起学生回顾学过的方法,也有利于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在新授环节,首先,通过带着学生复习前面几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然后,承接前几节课“爱心义卖”的主题,引出一道实际应用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交流,这道题可以有两种方法解决,两种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接着再引出一道与之相似的应用题,也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之后再交流,也得到两个结果相同的式子。
此时,让学生观察两组算式,思考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把握本堂课的重点——得出和概括乘法分配律是什么。
我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自己的发现,然后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数字是什么,只要是“(a+b)×c=a×c+b×c”这样的形式,左边始终等于右边,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紧接着让学生尝试自己概括出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在学生概括完之后教师再给出定义。
沪教版【四上·数学】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数字表示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5000(最小)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第四单元 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数的加、减、乘、除的概念;2.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定律,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3.能够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整数的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定律,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教学方法教师以板书、讲解、课堂练习等多种形式,结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进行讲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教师从刚刚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出发,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
2. 讲解运算定律(1)交换律交换律是指运算数的顺序可以交换,得到的结果不变。
例如,2+5=5+2,$3 \\times 4 = 4 \\times 3$。
(2)结合律结合律是指运算数的顺序可以改变,但是运算的结果不变。
例如,2+(3+4)=(2+3)+4,$3 \\times (4 \\times 5) = (3 \\times 4) \\times 5$。
(3)分配律分配律是指乘法对加法、减法有分配作用,即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和或差再乘以一个数,等于先分别把这个数乘以相加或相减的两个数,再把得到的积相加或相减。
例如,$2 \\times (3 + 5) = 2 \\times 3 + 2 \\times 5$,$4 \\times (10 - 6) = 4 \\times 10 - 4 \\times 6$。
3. 练习应用运算定律通过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个价值100元的球,和一个价值40元的书,一共花费了多少钱?(100+40=40+100)4. 总结与归纳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对整个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定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定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整数加减乘除的规律,掌握了运算定律的应用方法。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一、加法和减法(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②被减数=差+减数③减数=被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二、乘法与除法(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除数=被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三、分数(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3)一亿五千万写作: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四、吨的认识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交换律》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交换律》数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关于“运算定律–交换律”的一节课,主要介绍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并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并能够正确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通过练习巩固对交换律的掌握程度,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2.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3.练习: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交换律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2.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演讲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交换律的概念。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呈现案例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加深对交换律的理解。
3.练习教学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运算定律–结合律”。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如果我看到 5 + 3,然后变成了 3 + 5,结果会不会改变呢?”2. 新课讲解1.讲解加法的交换律。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的交换律:5 +3 = 3 + 5。
2.讲解乘法的交换律。
同样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交换律:5× 3 = 3 × 5。
3.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知道两种运算都有交换律这一特点。
3. 练习1.阅读题目,将交换律应用到计算中,如:若 a = 5,b = 7,求 a + b 和b + a,然后让学生说出结果。
2.给学生练习题,让他们自行计算,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在家中找出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和解决。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
教材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活动。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四则运算、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知识点梳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包括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分类、描述和分析方法,包括统计表、条形图、折线图等的绘制和解读。
四、章节重点难点1.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计算方法;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2.难点:乘法与除法的实际应用问题;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灵活运用;数据的分类与描述。
五、教学方法建议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直观教学: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和表象。
2.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探究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式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