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三章测试卷(含答案)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序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2.小海查阅资料得知,我国桑蚕养育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体内,培育出了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

这种技术属于()A.组织培养技术B.发酵技术C.转基因技术D.克隆技术3.有耳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 BC D4.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亲代长翅果蝇杂交后,子代中既有长翅,也有残翅。

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BB、BB B.BB、BbC.BB、bb D.Bb、Bb5.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2对,其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32对、32对、32对B.32条、32条、32条C.32条、32条、32对D.32对、32对、32条地中海贫血症(简称“地贫”)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我国长江以南为高发区。

若夫妇双方均为地贫基因携带者,则子代的遗传概率为:1/2为轻型地贫患者,1/4为正常胎儿,1/4为重型地贫患者。

回答6~8题。

6.若夫妇双方均为地贫基因携带者,他们将地贫基因传递给孩子的“桥梁”是()A.受精卵B.染色体C.肌肉细胞D.生殖细胞7.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图中能表示地贫基因的是()A.1 B.2C.3 D.48.该夫妇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A.1/2 B.1/4C.1/8 D.3/89.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 kg;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 kg。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2.【答案】C3.【答案】D【解析】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蛾类存在着变异,有的蛾为白色,有的为灰色,有的为棕色。

体色与环境相似的(灰色和白色的城)就容易躲过天敌而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体色与环境颜色不相似的(褐色)就容易被天敌吃掉而逐渐被淘汰。

4.【答案】A【解析】“超级细菌”的形成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使细菌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在使用农药前就产生了抗药性变异;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答案】A6.【答案】B7.【答案】C8.【答案】A9.【答案】C【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鸟的喙细长,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的昆虫。

10.【答案】B【解析】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但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界的环境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对哺乳动物的变异进行选择,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的哺乳动物。

由于环境已经不同,所以,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不可能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11.【答案】C【解析】a、b、c、d 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 ;a 不一定比c 高等。

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D【解析】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存年代等,不能推测出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16.【答案】D【解析】孔雀开屏是孔雀繁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17.【答案】D【解析】鱼和鲸都终生生活在水中,体型均为梭形,鲸的尾和前肢变成了鳍,这是不同动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18.【答案】B19.【答案】C20.【答案】D二、21.【答案】(1)米勒(2)原始大气氧气闪电(3)原始海洋氨基酸(4)无机物22.【答案】(1)A(2)C(3)C→B→A(4)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23.【答案】(1)变异(2)生存淘汰(3)选择(4)自然选择【解析】由于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精品解析: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题(解析版).docx

八年级下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题考号: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目前,科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的祖先()A.现代类人猿B.南方古猿C.拉玛古猿D.森林古猿【答案】D【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点睛: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地球最早的生命可能形成于()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火山附近D.陆地【答案】B【解析】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3.原始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不同的是没有()。

A.氧气B.水蒸气C.氨气D.甲烷【答案】A【解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有甲烷、氨、水蒸气、氢等,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氧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屮没有氧气。

点睛: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4.自然选择结果是()。

A.适应人类的各种需要B.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C.短颈长颈鹿的死亡和长颈长颈鹿的存活D.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答案】D【解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01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陈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B.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C.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D.科学家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2.生命起源最复杂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的特点是()A.出现了原始的核酸分子B.组成多分子体系C.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D.具有原始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原始繁殖3.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4.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5.有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球。

”下列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A.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B.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C.19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D.“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B.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同B.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过程D.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8.下面是芳芳同学在学习了有关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知识后作出的相关叙述,旺旺同学说芳芳的叙述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D.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9.下面是小勇同学在学习了“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A.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C.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D.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10.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①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长颈鹿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而活下来③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现代的长颈鹿④通过生存斗争,颈长的个体生存下来A.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11.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100张撒在蓝色的布上,小组同学每次随机拣拾一张看到的小纸片,重复一段时间后停止,统计布上剩余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三章)(有答案)

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三章)(有答案)

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三章)一、选择题1. 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猕猴C.长臂猿D.狒狒2. 首先在实验室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巴斯德C.列文虎克D.米勒3. 能证明爬行类和鸟类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化石是()A.始祖鸟化石B.始祖马化石C.恐龙化石D.古猿化石4. 从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中,可以看出他支持的生命起源观点是()A.自然发生论B.生生论C.化学进化论D.宇宙生命论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6. 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 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C.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8. 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直接证据,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环境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9. 要根据化石及某些生物的特征,分析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最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比较法和科学推测B.模拟实验C.调查法和观察法D.设置对照实验10. 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人们认识到生物进化的哪些事实()A.生物的生存年代和环境B.生物进化的趋势和结果C.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D.以上都是1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石的是()A.在河南西峡发现的恐龙蛋B.在古代慕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C.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D.在汤嘎斯国家森林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12. 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B.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C.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D.人与类人狼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因适应不同环境导致了差异13.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大脑发达C.两足直立行走D.产生语言14. 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 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A.单细胞动物和脊椎动物B.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C.单细胞动物和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1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推测鸟类可能由爬行进化而来17.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分子生物学证据可以推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验证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18. 金鱼有玉兔、鹅头红、墨龙睛等许多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物种间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

一般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果蝇C.向日葵D.酵母菌2.企鹅背面的黑色与深色海水一致,这种体色属于()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D.变态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全部正确的组合是()①从单细胞到多细胞②从体型小到体型大③从简单到复杂④从低等到高等⑤从陆生到水生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4.下列属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是()A.细胞学说B.双名法C.巴氏消毒法D.自然选择学说5.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中主要有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B.温度比现在的温度高C.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D.由火山喷发形成6.鱼和鲸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却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偶然巧合B.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C.有共同的祖先D.进化方向相同7.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 A.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B.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C.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D.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8.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9.科学家在某地挖掘到一处未受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甲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乙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丙的化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丙→乙→甲B.更高等、更复杂的物种是甲C.出现较早的物种是甲D.物种乙比物种丙结构复杂10.下表是对某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时期各种毛色的一种兔数量的调查结果,不同毛色兔数量变化的原因是()毛色白色浅灰深灰黑色1940年382 1 095 1 828 1 0512010年0 562 1 636 2 180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C.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异D.由于白色污染的大量排放1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12.下列对进化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类人猿→人类B.鸟类→哺乳类C.鱼类→节肢动物D.森林古猿→类人猿13.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7小题)1.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原始的大气层中没有的气体是()A.氢气B.甲烷C.水蒸气D.氧气2.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的化石证据是()A.恐龙B.三叶虫C.始祖马D.始祖鸟3.关于生命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B.现代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C.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D.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4.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推测。

他们的依据是()A.在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C.在其他星球上已经发现了生命D.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5.生命的起源现今仍有不同的假说。

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化学物质而来的。

当时的条件是()①地球表面温度已经降低②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③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原始大气④原始大气中有相当数量的氧存在⑤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了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6.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可能是()A.自养需氧开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异养厌氧型7.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先河,该事例成功支持了生命起源的()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8.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顺序是()①简单的无机小分子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②简单的有机小分子聚合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③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①③②9.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

依据如图所示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C.③内释放的水蒸气是形成雨水的重要条件D.④内收集到了多种大分子蛋白质10.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11.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A.化石证据B.遗传证据C.胚胎学证据D.解剖证据12.生物之间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就近。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的海洋B、原始的陆地C、原始的大气D、原始地森林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源于原始的陆地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3、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其中“宇生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宇宙的其他天体。

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表明:其他天体上存在氨基酸等有机物,而且这些氨基酸是地球上生物所没有的。

由此,你认为“宇生说”的观点( )A.是错误的,因为米勒实验已经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地球B.是错误的,因为生物一定是进化来的,而不是来源于外星球C.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不能肯定,但也不要轻易否定D.是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4、根据科学家的推测,46亿年前的地球所没有的现象是( )A.雨雪现象B.熔岩横流C.火山喷发D.电闪雷鸣5、最早用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的科学家是( )A. 达尔文B. 巴斯德C. 米勒D. 海尔蒙特6、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C.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D.和鸟类的化石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较晚的地层中8、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A.被覆羽毛 B.前肢形成翅膀C.口腔中具有牙齿 D.嘴的外形像鸟喙9、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A.制约环境B.影响环境C.改变环境D.适应环境10、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卷(答案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卷(答案版)

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A.陨石中发现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有水D.美国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A.是上帝创造的B.是通过非生命物质人工合成的C.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3.在“海洋化学起源说”的假设中,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A.火山喷发、熔岩横溢B.高温、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C.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D.原始大气成分4.米勒的实验说明了()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B.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C.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D.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5.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6.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左右()A.10亿年B.15亿年C.20亿年D.30亿年7.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方法一般不包括()A.对现存生物进行横向比较B.根据确凿的证据进行科学推测C.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纵向比较D.设计科学实验重演生物进化的历史8.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爬行类→两栖类B.低等→高等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水生→陆生9.根据化石推断,下列生物出现年代最早的是()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哺乳类10.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越古老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被子植物由古代裸子植物进化而来D.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小到大12.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A.鸟类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13.下列植物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14.下列比较研究中,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趋势的是()A.诸城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的比较B.山旺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的比较C.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D.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15.“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如图所示)。

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七单元第三章_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有答案)

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七单元第三章_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有答案)

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选择题1. 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2. 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的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地生物的化石越多。

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三者3. 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4. 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鱼类→两栖类5. 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A.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B.长颈鹿长颈的形成C.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D.克隆羊多莉的诞生6. 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下列哪项是完全正确的()①物种不变②过度繁殖③环境污染④生存斗争⑤遗传、变异⑥适者生存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7. 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生存斗争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变异8. 原始生命大气成分是( )A.水蒸气、氨、甲烷B.硫化氢、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水蒸气D.水蒸气、甲烷、氧气9. 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

依据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10. 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A.高温、紫外线、雷电B.适宜的温度、可见光、雷电C.低温、火山喷发放出的光D.自然火源、水、二氧化碳11. 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无脊椎动物③两栖类④鸟类⑤爬行类⑥哺乳类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C.②③①⑤④⑥D.④⑥②①③⑤综合题如图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时的地球条件已经无法再现,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是一种观点。

2.【答案】D【解析】生命起源最复杂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原始生命的出现。

从有机物到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并能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是“海洋化学起源说”中最难完成的一步。

3.【答案】B4.【答案】B【解析】生命的“海洋化学起源说”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学说,其最关键的环节是“从有机物进化为原始生命”,如果这一步得到实验的支持,“海洋化学起源说”就完美了。

5.【答案】A【解析】月球上没有氧气,没有生命;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形成有机物;“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证明古人类已经直立行走。

6.【答案】C【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7.【答案】D【解析】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的选择者是自然环境,因此,自然选择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8.【答案】C【解析】一方面,始祖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啄;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

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似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

9.【答案】A【解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A.原始单细胞藻类B.原始苔藓植物C.多细胞藻类D.原始种子植物2.原始生命的重要标志是A.原始细胞膜的形成 B.原始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C.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 D.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3. 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表明鸟类可能起源于()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哺乳类4.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C.DDT的药效降低了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5.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A.人与黑猩猩B.人与马C.人与果蝇D.人与向日葵6.有关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7.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C.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D.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发生了抗药性的变异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证据B.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C.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同样也有生物化石存在D.越古老的地层中出现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9.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运动系统的进化只与遗传和变异有关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D.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粗有关10.下列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是( )A.单细胞生物 B.古代鱼类 C.古代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11.产奶量不同的奶牛 ,经过选择繁育,培育出高产奶牛,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殖发育的特点 B.代谢作用 C.遗传和变异特征 D.适应环境12.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D.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不定向的13.2016年“全面二孩”正式实施,某对夫妇计划再生育一孩,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A.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B.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C.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D.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14.自热界中有一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这种蛾中绝大部分能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井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根据科学家的推测,46亿年前的地球所没有的现象是()A.雨雪现象B.熔岩横流C.火山喷发D.电闪雷鸣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原始大气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氢气、甲烷等C.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D.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可以孕育原始生命3.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C.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4.“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A.米勒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推测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C.陨石中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D.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5.在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上,科学家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证据。

下列有关这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们曾在陨石中发现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C.水蒸气、氢气、氨、二氧化碳、氧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D.有科学家在模拟原始地球的情况下,合成了多种氨基酸★6.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宇生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宇宙的其他天体。

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表明:其他天体上存在氨基酸等有机物,而且这些氨基酸是地球上生物所没有的。

由此,你认为“宇生说”的观点()A.是错误的,因为米勒实验已经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地球B.是错误的,因为生物一定是进化来的,而不是来源于外星球C.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不能肯定,但也不要轻易否定D.是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7.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这些物质来自。

(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3)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4)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5)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01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01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01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陈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B.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C.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D.科学家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2.生命起源最复杂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的特点是()A.出现了原始的核酸分子B.组成多分子体系C.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D.具有原始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原始繁殖3.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4.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5.有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球。

”下列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A.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B.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C.19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D.“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B.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同B.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过程D.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8.下面是芳芳同学在学习了有关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知识后作出的相关叙述,旺旺同学说芳芳的叙述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D.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9.下面是小勇同学在学习了“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A.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C.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D.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10.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①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长颈鹿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而活下来③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现代的长颈鹿④通过生存斗争,颈长的个体生存下来A.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11.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100张撒在蓝色的布上,小组同学每次随机拣拾一张看到的小纸片,重复一段时间后停止,统计布上剩余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综合测试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综合测试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48分)1.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生命由上帝创造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2.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是()A.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B.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C.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3.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

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由水生到陆生进化B.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C.生物由单细胞到多细胞进化D.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4.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

图5是物种甲化石和物种乙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下面的判断错误的是()A.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而来的B.物种甲可能比物种乙更复杂、更高等C.物种甲形成的时间比物种乙要晚D.与物种甲相比,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5.下列动物进化顺序错误的是()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B.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D.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6.图6是生物进化历程图,它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

你认为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A.小熊猫B.熊C.浣熊D.大熊猫7.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

这说明()A.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B.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C.变异是定向的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8.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9.图7表示几类动物的进化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题(含答案)(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1·山东聊城中考]对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多种多样,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不合理的是()A.原始大气中存在二氧化碳但没有氧气B.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空间C.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生命的最初形式就是各种不同的简单有机物2 [2021·山东菏泽中考]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米勒实验能够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B.长颈鹿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变得很长C.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D.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3 [2021·山西阳泉中考]科学家从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一些来自古细菌的DNA片段,而这些DNA片段所包含的某些基因已被发现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这说明古细菌()A.将来一定会进化成真核生物B.和真核生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C.和真核生物在地球上是同时出现的D.和真核生物是同一类生物4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DNA的差别由大到小依次为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据此推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长臂猿B.猩猩C.大猩猩D.黑猩猩5 [2021·山东潍坊模拟]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B.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6 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A.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C.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7 下列哪种植物所代表的类群最早出现()A.衣藻B.地钱C.杜鹃花D.红豆杉8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鹰的目光越来越锐利,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深色桦尺蛾在工业污染区属有利变异,但在非污染区属不利变异C.原鸡每年产卵8~12个,现在的蛋鸡每年产卵200~300个,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人工选择使生物满足了人的需求9 分析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和②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第9题图)A.环节动物、节肢动物B.哺乳类、两栖类C.两栖类、哺乳类D.节肢动物、软体动物10 科学家发现了有关马的进化证据,始祖马与现代马比较,正确的是()A.始祖马比现代马体型大B.始祖马的奔跑速度比现代马快C.始祖马比现代马四肢长D.始祖马的足多趾着地,现代马只有中趾着地11 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A.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丝绸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D.西伯利亚冻土发现有新鲜血肉的猛犸象12 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水生到陆生C.从陆地到空中D.从单细胞到多细胞13 [2021·北京模拟]考古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其中:甲地层有马、象牙;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下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03-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下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03-答案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火山喷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水蒸气、氨、甲烷等,它们构成了原始大气,这些无机小分子物质经过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原始生命。

现在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因为形成原始生命的条件不存在了,而且现在大气、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2.【答案】D【解析】化石是由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形成的,原始生命的起源无法留下化石证据。

3.【答案】A4.【答案】A【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物种甲化石在较晚近的地层中,说明物种甲比物种乙在地球上出现得要晚,物种甲可能比物种乙结构要复杂、高等,但不能说明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来的。

5.【答案】D【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又进化成了鸟类和哺乳类。

6.【答案】B【解析】在生物进化历程图上,距离越近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7.【答案】D【解析】变异对生物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取决于生物是否适应生存环境。

有翅昆虫出现残翅和无翅的变异,对于生活在正常环境中的昆虫来说,不利于逃避敌害,是不利于生存的,对昆虫是有害的。

但是,对于生活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的昆虫来说,这种变异可以使其避免被大风刮到海中,从而能够在海岛上生存下来,对昆虫来说是有利的。

8.【答案】B【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9.【答案】B【解析】自然选择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种现象不以生物本身的需求而转移,决定者是自然环境,A项错误。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项错误。

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环境变过程不可重演,D项错误。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正确。

10.【答案】D【解析】在三叶草中有耐寒和不耐寒的两个品种,开始时,较多的不耐寒植株逐渐被寒冷的环境淘汰,因此产量较低;耐寒的植株生存下来并逐代繁殖,因此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 A .陨石中发现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B .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C .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有水D .美国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是上帝创造的B .是通过非生命物质人工合成的C .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D .由火山喷发形成的3.在“海洋化学起源说”的假设中,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 ) A .火山喷发、熔岩横溢 B .高温、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C .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 D .原始大气成分 4.米勒的实验说明了( )A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B .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C .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D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5.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C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6.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左右( ) A .10亿年 B .15亿年 C .20亿年 D .30亿年 7.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方法一般不包括( )A .对现存生物进行横向比较B .根据确凿的证据进行科学推测C .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纵向比较D .设计科学实验重演生物进化的历史 8.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爬行类→两栖类 B .低等→高等 C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 .水生→陆生9.根据化石推断,下列生物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A .古代鱼类B .古代两栖类C .古代爬行类D .古代哺乳类10.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 ,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 ,据图示说明( )A .物种A 出现在物种B 之前 B .物种A 比物种B 复杂、高等C .物种A 比物种B 简单、低等D .物种A 是由物种B 进化而来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越古老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B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 .被子植物由古代裸子植物进化而来D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小到大12.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A .鸟类B .爬行动物C .两栖动物D .哺乳动物 13.下列植物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④③②①D .③④②①14.下列比较研究中,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趋势的是( ) A .诸城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的比较B .山旺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的比较C .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D .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15.“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如图所示)。

从该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A .a 、b 、c 、d 、e 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C .较a 和b 而言,a 和d 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 .a 一定比c 高等16.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这就是( ) A .遗传变异 B .自然选择 C .人工选择 D .过度繁殖 17.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海尔蒙特B .林奈C .米勒D .达尔文 18.下列不是生物保护色的是( )A .冬天的雷鸟体色为白色B .生活在树上的树蛙体色为绿色C .生活在城市的人衣服五颜六色D .生活在草丛中的蝗虫体色为绿色 19.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是( ) A .生存竞争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过度繁殖的结果20.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A.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B.生活在食物资源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C.鹿总是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形成的D.长颈变异的个体可以够到高处的树叶,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21.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

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B.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22.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经进化出很强的抗药性。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B.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C.农药通过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其逐渐增多,害虫产生抗药性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抗药性23.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昆虫少,无翅或残翅昆虫却很多。

其原因错误的是()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长翅昆虫大量迁出C.长翅昆虫易被大风吹到海中D.无翅或残翅昆虫不易被大风吹到海中24.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B.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长年累月后可进化成鸟类25.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色鲜艳的箭毒蛙在自然界能长期生存,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B.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C.米勒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D.在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通过米勒模拟实验,已经彻底揭示出了地球生命的起源。

()(2)生物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植物到动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3)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4)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也是唯一证据。

()(5)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取食树枝上的叶子而反复伸长的结果。

()(6)自然选择通常是十分缓慢的。

()(7)生物的进化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进行的。

()(8)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27.(18分)观察图回答问题(其中左图是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示意图,右图为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

(1)左图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生成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右图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中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_____,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B装置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诞生的摇篮。

(3)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左图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证明了左图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1)请将如图所示的生物进化树填写完整。

(2)科学家发现,某海域3千米的海底有350~400℃的热液喷口,附近生活着古菌、管状蠕虫、海葵、鱼类等生物。

古菌能利用硫化氢氧化获取能量,同时在自身酶的催化下,将水、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

①上述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

②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该古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体中细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③深海鱼类不需借助视觉捕食,眼已退化,这是对深海________环境因素的适应。

29.(14分)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多种“达尔文地雀”(如图所示)。

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地雀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祖先的个体之间在大小、喙形、栖息场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着________。

(2)对“达尔文地雀”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____________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这叫适者生存。

(3)“达尔文地雀”通过________使有利变异不断积累和加强,于是便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雀。

(4)“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5)由此可知,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D 6.A 7.D 8.A 9.A 10.B 11.B 12.D13.D 点拨: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

由图可知①属于苔藓植物,②属于蕨类植物,③属于被子植物,④属于裸子植物。

因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③④②①。

14.C15.A 点拨: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 、b 、c 、d 、e 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 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 、b 、c 、d 、e 都比f 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 、b 、c 、d 、e 之间谁高等谁低等;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 ,a 与b 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16.B 17.D 18.C 19.B 20.D 21.D 22.C 23.B 24.D25.C 点拨: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错误;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B 错误;在晚近的地层中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在古老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D 错误。

26.(1)× (2)× (3)× (4)× (5)× (6)√ (7)√ (8)× 27.(1)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2)原始大气 没有氧气 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 (3)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4)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28.(1)(2)①鱼类 ②高于 ③无光(或黑暗) 29.(1)差异 (2)生存斗争 (3)遗传 (4)变异 环境条件 选择 (5)自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