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背诵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学生当场背诵《兰亭集序》
一、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兰亭”,是一个亭子的名字,在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兰亭集”,一部诗集名。是兰亭修禊事中参与者所作之诗的总集。“兰亭集序”,则是写在这部诗集前面介绍有关这部诗集情况的一篇文章。
二、由题目之意引导学生逐段学习、逐段背诵。
那本文介绍了兰亭集这部诗集那些方面的情况呢?
全文共三段,先看第一段。
第一段共五句。
时:第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说明:这一句“修禊”两字是重点和难点。修禊是古代的一种活动。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本句就是点明修禊的时间、地点,也就是说明《兰亭集》的写作时间、地点和缘由(修禊时所作)。
第二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说明:这一句点明参加修禊事的人员,也就是作诗者。人多且“贤”。
第三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说明:此句是介绍兰亭的优美环境。
第四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说明:运用对比,突出“一觞一咏”的“畅叙幽情”之趣。
第五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说明:从从好天气入手,突出“信可乐”。
第一段总结:本段的写作顺序是“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时、乐”。本段的核心字是“乐”。这乐表现在“人众(群贤比至,少长咸集)、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个方面。所以“信可乐也”。
第二段共八句。
第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说明:这一句是过渡句。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上半句是承上,“修禊事”即属“人之相与”;下半句则自然引发对人生的的感慨。;“俯”“仰”二字上文已见,这里用了它们的引申义,表示过得很快。
第二句——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说明:这一句是摆指出两种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第三句——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说明:这句是写人的一种相同的体验:当人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
第四句——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说明:这句还是写人的相同体验:待到自己对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时,心情就会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也会油然而生。
第五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说明:这一句继续写人的相同体验:虽然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但人仍然还会因此而感慨不已。
第六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说明:“况”表递进。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第七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说明:引用古人的话,提出“死手亦大矣”的观点。
第八句——岂不痛哉!
说明:卒章显志,点明本段中心。为什么会“痛”呢?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因此,作者的这个“痛”字是水到渠成。
第二段总结:在这一段中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第三段共六句。
第一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说明:这一句是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谈,每当自己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说明:这句的意思是: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这句是针对当时(东晋)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
第三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说明:这一句进一步写人的相同体验。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
第四句——悲夫!
说明:为什么“悲”呢?其一、作者对古人面对死生发出如此相同的感慨却不明其因。这可以说悲。其二、现实是“一死生”“齐彭殇”等崇尚虚无的社会风气。持有这种“轻死生”的“虚诞”“妄作”是让人可悲的。其三、后代人看我们今天,如果也像我们看待古人一样,那更是一件可悲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玄谈之风甚重,而“一死生”“齐彭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时人和古人一样就已可悲,后人如果还如此,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啊!
第五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说明:本句写出本文的写作目的。所以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文章能够触发人们情怀,因为人们的情致是相通的。因此,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兴怀”,是为了触发人们的情怀。那么,本文作者要触发人们什么情怀呢?我觉得有以下内容:“我们”之所以面对同样的美景抒发各不相同的情怀,是因为各人的思想情致不同,从而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悟,不必如作者一样,对古人的“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而“不能喻之于怀”;旨在告诉读者,作者是为了让后人明白写诗为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道理,不至于再发生“不能喻之于怀”的遗憾。
第六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说明:说明写作本文的意义。即让“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让后代之人从本文中受到些人生启发。第三段总结:除最后一层表明写作动机外,尚有两层意思。“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为一层。如果抓住“每览昔人”句中“昔人”确认是“纵”的联想,那么可推知第二自然段为“横”的思索无疑。既然上下文为纵横两个不同角度,则必然得出“合”“嗟悼”“喻之于怀”的内涵一定是“重死生”的结论。面对“人之相与”的共性,古今情怀的一致,作者自然想到了现实。“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现实是“一死生”“齐彭殇”等崇尚虚无的社会风气。这种“轻死生”的“虚诞”“妄作”,让后人如何看待呢?真可悲呀!故而作者要让后人“有感”的应是“世殊事异”而“其致一也”的普遍情怀——重死生,而不是东晋这个时期的特殊现象——轻死生。
三、当场检查背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