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读的四个成语小故事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个_成语典故素材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个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经典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分享的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作⽓ 春秋时期,有⼀次齐国攻打鲁国。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
鲁国有⼀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叫曹刿(ɡuì),他⾃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
双⽅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进攻。
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
”齐国击了三次⿎,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于是,鲁军⿎声震天,⼠兵们像潮⽔⼀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抱头逃命。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观察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
第⼀次击⿎时,⼠兵们的⽃志最旺盛;第⼆次击⿎的时候,⼤家的⼠⽓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的时候,⼠兵的勇⽓就全消失了。
等齐军的三通⿎击完,我们才击⿎冲锋,这时齐兵的勇⽓已经衰竭,⽽我⽅的⼠⽓正是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作⽓,打败了齐军。
” 成语“⼀⿎作⽓”⽐喻做事要趁⼤家情绪⾼涨时,⼀下⼦做完。
含有⿎励的意思。
⿎,敲战⿎;作,振作。
2.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运来了⼀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处,就把驴放到⼭脚下。
⼀只⽼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的家伙⼀定很厉害,就躲在树林⾥偷偷观察着,后来⼜悄悄⾛出来,⼩⼼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的底细。
有⼀天,驴叫了⼀声,驴叫的声⾳很特别,很恐怖。
⼤虎⼤吃⼀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了,⾮常恐惧。
然⽽,⽼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四字成语小故事优秀10篇
四字成语小故事优秀10篇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找到的四字成语小故事优秀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四子成语篇一安分守己袭人在沁芳桥畔遇见管葡萄的老祝妈,老祝妈说:“今年果子虽遭踏了些,味儿倒好,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
”袭人正色道:“这那里使得。
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
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
”我们不论处在怎样的环境,做什么事,交什么人,守规矩就能和谐、成事,不守规矩只能冒犯人和坏事。
人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叫安分守己。
四字成语故事篇二曲突徙薪西汉时期,有人盖了一座新房子,客人们都前来观赏。
可是有一个客人,看到烟囱笔直地竖在厨房顶上,灶门口又堆着柴禾,就劝主人把烟囱重新砌得弯曲一些,柴禾要搬得远些,以免发生火灾。
可是主人认为这客人不会说吉利话,很不高兴,便没有听他的。
过了不久,这家果然失火了,幸亏左邻右舍赶来相救,才把火扑灭。
主人为了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杀牛买酒,请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坐在旁边,就是没有请那位劝他改砌烟囱,搬走柴禾的人。
席间有个客人说:“如果你当初听从那位朋友的意见,根本不会失火,也就用不着像今天这样杀牛打酒请客了。
现在你请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却把那位朋友忘了。
这岂不是: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吗?”主人听了这话,猛然醒悟过来,他马上派人把那位朋友请来,并让他坐了首席的位置。
成语故事四子成语篇三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
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
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
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
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在中国⽂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蔚为壮观,它是⽂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化的瑰宝。
下⾯是分享的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指⿅为马 秦⼆世时,丞相赵⾼野⼼勃勃,⽇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有多少⼈能听他摆布,有多少⼈反对他,他⼼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准备试⼀试⾃⼰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
⼀天上朝时,赵⾼让⼈牵来⼀只⿅,满脸堆笑地对秦⼆世说:“陛下,我献给您⼀匹好马。
”秦⼆世⼀看,⼼想:这哪⾥是马,这分明是⼀只⿅嘛!便笑着对赵⾼说:“丞相搞错了,这⾥⼀只⿅,你怎么说是马呢?”赵⾼⾯不改⾊⼼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匹千⾥马。
”秦⼆世⼜看了看那只⿅,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呢?”赵⾼⼀转⾝,⽤⼿指着众⼤⾂,⼤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
” ⼤⾂们都被赵⾼的⼀派胡⾔搞得不知所措,私下⾥嘀咕:这个赵⾼搞什么名堂?是⿅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碌碌轮流地盯着赵⾼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的时候,⼤⾂们忽然明⽩了他的⽤意。
⼀些胆⼩⼜有正义感的⼈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的良⼼,说真话⼜怕⽇后被赵⾼所害。
有些正直的⼈,坚持认为是说明书⽽不是马。
还有⼀些平时就紧跟赵⾼的*佞之⼈⽴刻表⽰拥护赵⾼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匹千⾥马!” 事后,赵⾼通过各种⼿段把那些不顺从⾃⼰的正直⼤⾂纷纷治罪,甚⾄满门抄斩。
【篇⼆】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有⼀个宋国⼈靠种庄稼为⽣,天天都必须到地⾥去劳动。
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掉,浑⾝的⾐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躬着⾝⼦插秧。
下⼤⾬的时候,也没有地⽅可躲避,宋国⼈只好冒着⾬在⽥间犁地,⾬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起往下淌。
管理者必看的四个故事
故事1》袋鼠与笼子★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管理是什么?管理是抓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
★《故事2》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故事3》曲突徒薪★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1.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闭门思过韩延寿是西汉时期一个的官吏,他做官崇尚礼义,以教化感化人们做善事,以礼让解决纠纷,平息诉讼。
因为在淮阳太守任上政绩显著,朝廷让他到更难治理的颍川当太守。
有一次,他出去巡行,经过了高陵县,看见兄弟两个人为了争夺田产而大打出手。
韩延寿见此情景,十分沮丧,他觉得这是对他一贯推行的礼义教化的巨大嘲讽。
他于是说,“我有幸成为这里的长官,却没给老百姓做出表率,百姓没有蒙受教化的熏陶,以致兄弟失和,骨肉争讼。
这个责任全都是因为我无德无能造成的,我必须引咎辞职,关起门来好好地反省检讨自己的过失,听候朝廷处分。
”说完之后,他就回到住处,不再出门,终日反省自己的不足。
他的行为使当地官员都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一个个的把自己捆起来投到监狱里,表示请罪。
争田产的兄弟俩这下全傻了,连他们的家族也都惶恐不安,指责他俩犯了大罪。
兄弟俩被深深地感动,痛悔自己的错误,剃光了头,*着上身到县衙请罪。
两人都表示,愿将田产让给对方,希望韩太守能原谅他们。
韩延寿于是出门和县里的官员以及兄弟两个见了面,并且大设酒宴和他们同欢共乐。
闭门思过成语意思:后来人们就用闭门思过这个成语来比喻,有了过失和错误之后,要自我反省和检讨。
闭门思过中的过就是过失错误。
2.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十分刻苦的人。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四字成语故事四则
四字成语故事四字成语故事四则一、卧薪尝胆的故事【解释】薪:柴草。
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语故事】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
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
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
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
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
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
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二、一败涂地的故事【解释】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
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
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
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
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烂,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
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决定起义,他们首先攻下了沛县。
大家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刘邦说:“抗秦大业是艰巨的,如果一败涂地,就要赔上性命啊!我刘邦愿带领大家大干一场!”刘邦从这天开始,便率领沛县的三千弟子展开反抗暴秦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50个成语小故事简短阅读版本
50个成语小故事简短阅读版本1、南辕北辙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
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管中窥豹成语故事史料记载:“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
’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此段文字中的王子敬即王献之,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聪明伶俐。
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
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划策,说上几句行内话。
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听到他们这样说自己,很是气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
”说完,就甩开袖子走了。
“管中窥豹”的成语便出于此。
该成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褒义的,意指人们可以从观察到的事物的一部分来推测该事物的全貌。
必读经典的成语故事
必读经典的成语故事必读经典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必读经典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1、女娲补天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
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十分关切,决心炼石以补苍天。
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
天台山是东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别由神鳌用背驼着,以防沉入海底。
女娲为何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炼石用的五色土,是炼补天石的绝佳之地。
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
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
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
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
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会塌下来。
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
可是天台山要是没有神鳌的负载,就会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琊,就为今天日照市涛雒镇一带。
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
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欢庆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世代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2、夸父追日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
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
四个字的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忧考分享的四个字的经典成语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四个字的经典成语故事 趋炎附势 宋真宗时,聊城⼈李垂考中进⼠,先后担任著作郎、馆阁校理等官职。
李垂很有才学,为⼈正直,对当时官场中奉承拍马的作风⾮常反感,因此得不到重⽤。
当时的宰相丁谓,就是⽤阿谀奉承的卑劣⼿法获取真宗欢⼼的。
他玩弄权术,独揽朝政。
许多想升官的⼈都不住地吹捧他。
有⼈对李垂不⾛丁谓的门道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从未去拜谒过丁谓。
李垂说:“丁谓⾝为宰相,不但不公正处理事务,⽽且仗势欺⼈,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
这样的⼈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 这话后来传到了丁谓那⾥,丁谓⾮常恼⽕,借故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当官。
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倒了台,李垂却被召回京都。
⼀些关⼼他的朋友对他说:“朝廷⾥有些⼤⾂知道你才学过⼈,想推举你当如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等官员)。
不过,当今宰相还不认识你,你何不去拜见⼀下他呢?” 李垂冷静地回答说:“如果我30年前就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了。
我年纪⼤了,见到有的⼤⾂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指责他。
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的眼⾊⾏事,借以来换取他们的荐引和提携呢?” 他的这番话⼜传到了宰相⽿⾥。
结果他再次被挤出京都,到外地当州官。
后来,“趋炎附势”这⼀成语⽤来形容⾛权门,或奉承和依附有权势的⼈。
【篇⼆】四个字的经典成语故事 千虑⼀得 晏婴是齐国的⼤夫。
他⽗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王朝的相国。
晏婴为⼈正直,当官清廉,⽣活⾮常俭朴,上⾄君主、下⾄百姓,对他都很尊敬。
⼀天,晏婴正要吃午饭,刘景公派了⼀个⼈来见他。
晏婴因为对⽅是君王派来的⽽特殊款待,当场把⾃⼰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共进午餐。
当然,他这顿饭没有吃饱。
景公知道这件事后,感叹地说:“相国家⾥竟然如此贫困,我⼀直不知道。
这是我的过错!” 说罢,景公命⼈给晏婴送去千⾦,以供他接待宾客之⽤。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四字成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更是意味深长,酝酿着千百年的历史和智慧。
本篇文档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重要的文化符号。
第一则故事:一步登天“一步登天”这个成语来自于《梁书》,其故事背景是南朝梁的一位名将:萧铣。
萧铣曾有一次参加宴会,当时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美食,但是在众人的瞩目下,萧铣却只选了一片烧饼和一杯水作为自己的食物。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那么多好吃的菜,他回答说:“当我还是一个平凡的士兵时,每天只有烧饼和水过活,现在虽然有了一身功名,但是我依然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此后,人们就用“一步登天”来形容这样一位可以随时追忆起过往的成功人士。
这个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任何人只要心怀坚定和发自内心的谦虚,就能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则故事:物极必反“物极必反”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中的一个故事。
晋景公过于喜爱自己的养蚕技术,他不眠不休地研究蚕技,甚至私自下令将畜生赏赐给那些能够养活蚕宝宝的人。
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蚕宝宝死亡率越来越高,产量也越来越低。
最后,他才想到其实养蚕技术是一件非常细微的工作,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心,而不是草率行事。
由此,我们可以学习到“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性,不可一味地追求物质和快速成功,而忽略了真正的做事方法。
第三则故事:不可救药“不可救药”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有一个名叫伍员的诸侯,他趁吴王出巡之机,意图暗杀吴王,结果计划败露,被囚禁并等待判决。
一位朝臣劝谏吴王道:“伍员的计划是不可救药的事情了,大王可以杀他,但也不可再让他意图除王之心重新生发。
”吴王听从劝谏,将伍员流放宛城,结果伍员得以重新改过自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罪过已经十分严重,但是人一旦改过自新,就应该给予他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人类是具有悔过之心的,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或别人的过错而将其逐出社会,而应该给以更多的包容和付出。
四字成语故事简短文字版(最新)
1.四字成语故事简短文字版扬扬得意晏婴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
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
据说晏婴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也就是不足一米五,貌不出众,但他足智多谋,刚正廉洁,名闻天下。
晏婴有一个车夫,他很为自己能替晏子驾车而自豪。
一次,他驾着车正好从自己家门前经过,表现得“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就是说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非常得意。
他的妻子从门缝中看到了丈夫的样子,心中很不高兴。
这天,当车夫一回家,妻子便沉着脸说:“你今天驾车路过家门口,那副扬扬自得的样子,简直令人作呕。
你看人家晏婴,位居相国,德高望重,虽然他身长只有六尺,但坐在车子里,看上去又稳重,又谦恭。
可你呢?虽然身长八尺,可只能当人家的车夫,居然还这么神气十足,好像你比晏婴还了不起似的。
”车夫听了妻子的话后,向妻子认了错,态度也慢慢变得谦恭有礼起来。
晏婴察觉到了车夫的这种变化,就向他询问缘由,车夫便把妻子的`话老老实实说了一遍。
晏婴很有感触,他觉得车夫知错能改,是个可造之才,便提拔他做了官。
成语“扬扬得意”是指一个人因为自我感觉太良好而志得意满的样子。
2.四字成语故事简短文字版胸有成竹宋朝时,有个的文人叫文与可,能诗擅文,特别喜欢绘画。
他最爱画竹子,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可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
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画得好时,他总是谦虚的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文与可的朋友一天来访,看到文与可画的竹子,不禁题诗赞扬: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简短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六篇
简短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六篇简短四字成语故事精选一:【老马识途】战国时期,齐桓公发兵攻打无终国。
齐军胜利回到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峡谷,迷失了方向。
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能够找到出去的路。
”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
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
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先的路上。
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
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
比喻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简短四字成语故事精选二:【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不过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能够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出处:出自《论语》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管理者必读的四个小故事
管理者必读的四个小故事慧聪网 2005年12月7日11时9分信息来源: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要管理好一个企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往往又都是非完全理性的,我们在企业做的成功的时候总是经常忘记一些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往往使企业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下面就这几个小故事拿出来与诸位共享,与各位共勉:一、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记载,一年,齐国大荒,黔敖准备了些食物放在路边等候受灾的人来吃,有一个饥民眯着眼睛来了,黔敖就冲他喊道:“嗟,来食!”(嗟是指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那饥民睁大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黔敖当即道歉,但那饥民坚决不吃,终于饿死了,后来就用“嗟来之食”表示带侮辱性的施舍。
启示:不食嗟来之食是一种气节的象征,多少年来被传为佳话。
但是用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之中就存在着问题:一个企业的生存的目的是什么?获得利润,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是又不仅仅是追逐利润,我们还要考虑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一点也是我们不用怀疑的。
我们虽然不能够将利润作为我们的企业的惟一目标,但是如果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那么这个企业还会存在下去吗?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不断从企业外部获取能量。
不食嗟来之食,就意味着与外界断绝了所有的可以与生存相关的关系,独自去发展,这样下去只能是自己自我封闭,得不到更快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能够拒绝嗟来之食,相反,还应该大力利用外部力量促使企业的生存周期加长,只有学会借鸡下蛋才能够促使企业更快地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宁死不食“嗟来之食”,所以企业的基础总是不够强大,现在我们的企业在这一方面做得已经是相当先进了,这一点以IT 业为代表。
中国的IT行业网站纷纷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上市就是争取企业生存之道的杰出代表。
二、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
管理成语三十六
管理成语三十六
“管理成语三十六”,是做企业长期积累与应用的三十六个成语典故。
在创业过程中,曾发挥过不少点石成金的作用。
也可作为员工学习与应用的工具。
一、出奇制胜
二、温故知新
三、先利其器
四.居安思危
五、有备无患
六、权衡利弊
七、扶摇而上
八、知己知彼
九、深谋远虑
十、以人为本
十一、慎用信息
十二、无为而治
十三、合利而动
十四、上兵划谋
十五、胜于易胜
十六、先计后图
十七、弃车保帅
十八、因地制宜
十九、量财投资
二十、重点经营
二十一、见端知末
二十二、战胜不复
二十三、以患为利
二十四、事预则立
二十五、周密贵微
二十六、得情制事
二十七、量权揣事
二十八、见微知类
二十九、见于未萌
三十、亡羊补牢
三十一、积微制胜
三十二、取人之长
三十三、惜时如金
三十四、人和为贵
三十五、得情制事
三十六、以身作则
148。
《管理小故事精髓百例》解析
中国成语故事管理小故事精髓百例目录001黄金台招贤002王珐鉴才003龙永图选秘书004神偷请战005且慢下手006动物园的骆驼007古木与雁008逆旅二妻009各就各位010以柔克刚011李世民背后的女人012子贱放权013县令买饭014林肯“独断”015老总挨批016不拉马的士兵017三只鹦鹉018两熊赛蜜019平衡管理020惠普的敞开式办公室021肯德基的特殊顾客022索尼的内部跳槽023日立“鹊桥”024鲶鱼效应025一日厂长02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027令出必行028都是玩笑惹的祸029明辩时势030高瞻远瞩031放虎不一定归山032捕鼠之猫033拍头决策034好猎者035不辩而明036道见桑妇037知雄守雌038纪昌学箭039拾鸡者040决堤一定修堤吗?041置身事外042会议成本分析制043扁鹊三兄弟044老外买柿子045选择越多越好?046047通用电气的全员决策048逃离高笼的袋鼠049总裁的公文夹050富翁的遗嘱051本性难移052蝴蝶效应053最后的一分钱054挑水别忘了挖井055通天塔056小宏的裤子057V型飞雁058分粥制度059天鹅、狗鱼和虾060两头鸟061乐观的拿破仑062松下为何不说“不”063牛草高旋屋檐上064没有吃完的牛排065表演大师066卡特总统揽责067巨鹿决战068富弼拒赏069士为“赞赏”者死070鸭子只有一条腿071商鞅守诺072囚徒困境073邻人遗斧074不要“吓”我075太宗忘事076宰相肚里能撑船077楚王断带078忍辱求安079镏铢必较080仇人宰相081黄帝问路082童言无忌083黑带的真义084森林遇虎085木桶的容量086浑沌之死087效蟑之驴088飞不出瓶口的蜜蜂089没有靠背的椅子090厨房失火091犹太人的选择092风险诱惑093宰相教子094纠正君过095庄王禁欲096以贱为本097总裁降薪098齐景公射箭099上善若水100陈阿土的影响力1、黄金台招贤如何将企业治理好,一直是管理者的一个“研究课题”。
成语小故事10则_成语典故素材
成语小故事10则我们经常会用到,它们对应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小故事10则,欢迎阅读!1、暗渡陈仓《史记.高祖本纪》。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统辖这个典故载于巴、蜀和汉中。
刘邦也有独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气。
他发现手下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家,就是韩信。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策划夺取天下。
刘邦去汉中途中烧毁栈道,表示无意东还谋取天下,使项羽放心。
然后采用韩信的计策,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
项羽手下大将章邯镇守关中西部,听到消息笑道:"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对刘邦、韩信这一行动,根本没引起重视。
韩信表面上装作要从栈道东进,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从小路暗袭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县东)。
当章邯接到急报时,刘邦大军已攻入关中。
章邯被逼自杀。
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
这一典故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利用假象以给别人造成错觉,而暗中采取另一些措施来达到目的计策。
2、八斗才本典故源自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谢灵运以斗量才。
他说:"普天下的才学放在一处,总共有一石。
曹子建(曹植的字,又称陈思王)一人就独占八斗才华;我占一斗;余下的由天下人共分了。
"后来人们用"才高八斗"、"八斗陈思"、"多才子建"等比喻高才,有才学的人;用"一斗才"、"才无一斗"等指才能平庸者。
3、白龙鱼眼这个典故出自《说苑.正谏》。
吴王想要和百姓们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昔日白龙下清泠深渊,化为鱼,被打渔人豫且射中了眼睛。
白龙就此事上告到天帝,天帝说'那个时候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到了清泠深渊,化为鱼形。
'天帝说:'鱼本来就是人类该射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豫且是没有罪的。
四字成语故事100字
四字成语故事100字1.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为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并让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
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2.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辛苦来到邯郸要学这里的人走路。
他一边观察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边学习模仿。
可没有几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走越不自然。
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动作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邯郸学步:学步:学走路,比喻生搬硬套地模仿别人,闹出笑话。
3.买椟还珠战国时,有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卖珠宝。
他用上等的木料做成一个盒子,然后用香料来熏烤,再刻上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图案,镶嵌上翡翠、珠玉等装饰物,把这个盒子装扮得无比精致,然后才把一颗极其珍贵的珍珠装在里面。
不-会儿,一个买主来了,他看到这个盒子,喜欢极了。
于是,他买下了它。
可是,这位买主却打开盒子,取出珍珠还给商人,只拿着盒子走了。
买椟还珠—椟:木匣。
比喻舍本逐末,或取舍不当。
4.一失足成千古恨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个富商家庭。
年轻时,唐伯虎无所事事,和人纵酒游乐,经过好朋友的规劝,于是唐伯虎祝闭门苦读,经年累月。
16岁时唐伯虎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案首。
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
正当唐伯虎积极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时,却飞来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无辜的唐伯虎受到牵连,不仅被剥夺了解元称号,还?M了监狱,释放后唐伯虎感叹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四个字的成语故事简短
【导语】成语是语⾔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类智慧的结晶。
下⾯是分享的四个字的成语故事简短。
欢迎阅读参考!1.四个字的成语故事简短 惊⼸之鸟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箭⼿,叫做更赢。
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双。
有⼀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群鸿雁。
更赢很⾃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
” 魏王很怀疑。
正在那是,⼀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
鸣声凄惨。
更赢见了,就张着⼸,扣着弦,砰的⼀声,直⼊云宵。
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
魏王惊叹之余,不明⽩这是怎么回事。
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箭伤;它鸣叫的声⾳悲⽽哀,因为它离了群。
⾝伤⼼碎,突然发出⼸弦的声⾳使它⼼跳加速,极⼒上冲,但受伤的两翼却⽆⼒上升,体重失去平衡,坠落下来。
正如⼈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落地的情况⼀样⾃然⽽平常。
” 后⼈根据上⾯的故事,做成了“惊⼸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2.四个字的成语故事简短 螳螂捕蝉 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
他已经下了决⼼,对⾂⼦们说:“谁要是劝阻我,我就把谁杀了!”吴王⾝旁有⼀个侍候他的少年,想劝吴王不要出兵,可是不敢直说。
他就每天清早起来,拿着弹⼸和泥丸,在花园⾥⾛来⾛去,想让吴王看见,好趁此劝劝吴王。
直到第三天早上,吴王起来偶尔向窗外⼀望,看见那少年在花园⾥⾛来⾛去,就唤他说:“孩⼦,你⼤清早在花园⾥⼲什么呢?你看,你的⾐服都叫露⽔给打湿了。
”那少年把⼿⾥的弹⼸扬了⼀扬,说:“⼤王,别作声。
您看树上有⼀只知了,正在⾼⾼兴兴地喝露⽔呢!他不知道有⼀只螳螂正躲在他的⾝背后哪。
”吴王听了觉得好笑,说:“螳螂捉知了,这有什么稀奇呢!你真是个孩⼦!”那少年仍旧很有兴趣地说:“您看,那螳螂悄悄地绕过树枝,正要扑上去,没想到有⼀只黄雀正躲在他的⾝背后哪。
”吴王在窗⼦⾥可什么也没看见,就问:“那黄雀⼜怎样呢?” 那少年把泥丸搭在弹⼸上,说:“黄雀伸长了脖⼦,正要去啄螳螂,没想到我已经瞄准了他的⼩脑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者必读的四个成语小故事
要管理好一个企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往往又都是非完全理性的,我们在企业做的成功的时候总是经常忘记一些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往往使企业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下面就这几个小故事拿出来与诸位共享,与各位共勉:
一、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记载,一年,齐国大荒,黔敖准备了些食物放在路边等候受灾的人来吃,有一个饥民眯着眼睛来了,黔敖就冲他喊道:“嗟,来食!”(嗟是指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那饥民睁大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黔敖当即道歉,但那饥民坚决不吃,终于饿死了,后来就用“嗟来之食”表示带侮辱性的施舍。
启示:不食嗟来之食是一种气节的象征,多少年来被传为佳话。
但是用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之中就存在着问题:一个企业的生存的目的是什么?获得利润,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是又不仅仅是追逐利润,我们还要考虑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一点也是我们不用怀疑的。
我们虽然不能够将利润作为我们的企业的惟一目标,但是如果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那么这个企业还会存在下去吗?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不断从企业外部获取能量。
不食嗟来之食,就意味着与外界断绝了所有的可以与生存相关的关系,独自去发展,这样下去只能是自己自我封闭,得不到更快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能够拒绝嗟来之食,相反,还应该大力利用外部力量促使企业的生存周期加长,只有学会借鸡下蛋才能够促使企业更快地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宁死不食“嗟来之食”,所以企业的基础总是不够强大,现在我们的企业在这一方面做得已经是相当先进了,这一点以IT业为代表。
中国的IT行业网站纷纷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上市就是争取企业生存之道的杰出代表。
二、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
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它不轻言放弃。
它眼珠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没有回答。
狐狸只好赔着笑脸:“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您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
这是肉从嘴里掉了出来,狐狸叼着肉再也找不到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启示:我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谴责狐狸的狡猾。
可是如果我们在市场上都像乌鸦一样被人欺骗,那么我们就不仅仅是谴责狐狸了,而是欲哭无泪了。
一个企业有了生存的基础后,不仅仅要满足自己的业务范围,要扩大自己的业务自己又没有那个技术或设备,怎么办?这时候狐狸就是我们的最好的老师:只要看好了的项目,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要拿下。
狐狸尚且知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何况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决不轻言放弃是我们企业生存的基本目标和永不言败的关键因素。
中国“长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幸选错了战略伙伴就是一个被骗的“乌鸦”的典型。
三、鞋子中的沙子
一次,在一次长跑运动会中,一个运动员觉得自己鞋子里有些不太舒服,但是因为比赛已经开始,也来不及再停下来。
但是跑的越长,却发现自己的脚越痛,到最后一圈不得不停下来。
脱下鞋子一看原来是一粒沙子,这粒沙子把脚都磨破了,无法再进行比赛了。
就这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与奖牌擦肩而过。
启示:鞋子中的沙子虽小,但是同样可以在一个时期内影响我们的目标的实施。
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学会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重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了一定要及时处理,做到未雨绸缪,不能够让隐患再持续下去,否则的话只好像那个运动员一样到最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眼睁睁地看着机遇跟自己说再见。
我们的企业好多情况下都是认为我们的企业已经足够强大了,那些小问题都是不足为惧的,所以到最后企业不得不以倒闭关门了事。
太多的企业是这个故事的现实演绎者,我就不举例子了。
四、邯郸学步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步法非常优美,便不顾路途遥远,特地到邯郸去学步法。
少年到了邯郸,见那里人走路的步法确实与寿陵的不一样,并且比寿陵的要优美得多。
他觉得不虚此行,打算好好地学。
他跟在人家后面摹仿着走。
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学不像。
于是他决定完全放弃原来的步法,照邯郸人的步法走路。
但是到头来,少年非但没有学会,反而连原来怎样走路的步法也忘记了,不得不爬回寿陵去。
启示:我们的企业在太多的时候都是在模仿成功企业的做法,但是正是这种模仿使企业成了邯郸学步,别的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的东西没有学来,还把自己的本来到文化内涵丧失殆尽。
邯郸的步伐美妙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其中,我们盲目照搬只会使自己成为不会走路的“四不像”。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机构设置跟西方的基本一致,管理技术基本是从西方引进的,我们的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如外国的企业成本低、效益好?----像燕国的少年一样没有学到别人内涵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燕国少年没有学会邯郸的步伐,我们假如大家都学会了邯郸的步伐那么他还会觉得好看吗?只有做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适合民族的品牌,那么这个企业才是真正地学会了走路。
我们现在欣喜地看到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开始打造自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这一方面,海尔就做得比较好,她不但学到了德国海尔的技术,还因为拥有自己的核心文化与原产于德国的海尔品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总结:
嗟来之食告诉我们应该时刻记得企业生存是企业存在的根本之道,不可意气用事,要充分利用外来资金来发展壮大自己;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要抓住机会,不断地扩张自己的业务“地盘”,不达目的就要不断努力;鞋子里的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及时善于发现和处理企业中存在的各种小问题,不能任由问题滋生蔓延;邯郸学步则告诉我们不要全盘照搬别人的成功的经验,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