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

合集下载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病理病因,原发性纵隔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原发性纵隔肿瘤病因上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和胸内甲状腺瘤。

纵隔位于胸廓的中央。

上自胸腔入口,下达膈肌,左右以纵隔胸膜,前后以胸骨和胸椎为界。

胸骨角水平以上的区域称为上纵隔。

心包前称为前纵隔,心包所在处称为中纵隔,心包脊柱之间称为后纵隔。

1.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或前中纵隔,约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1/4~1/5,男女发病相等。

30%为恶性,30%为良性,40%为潜在或低度恶性。

良性者常无症状,偶在X线检查时发现。

若肿瘤体积较小,密度较淡,紧贴于胸骨后,X线检查颇难发现。

胸腺瘤多邻接升主动脉,故可有明显的传导性搏动。

按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淋巴细胞型、上皮网状细胞型、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型等。

常见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占优势的良性胸腺瘤,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复发和浸润转移之可能。

术后应给于放射治疗。

恶性胸腺瘤易侵犯周围组织,可发生程度不等的胸骨后疼痛和气急,晚期患者可产生血管、神经受压的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隔肌麻痹,声音嘶哑等。

约10%~75%胸腺瘤患者可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但重症肌无力患者仅有15%~20%有胸腺的病变。

切除肿瘤后约2/3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改善。

少数患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质醇增多症、红斑狼疮、 -球蛋白缺乏症和特发性肉芽肿性心肌炎。

X线检查,在前上纵隔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块影,良性者轮廓清楚光滑,包膜完整,并常有囊性变:恶性者轮廓粗糙不规则,可伴有胸膜反应。

胸腺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2.胸内甲状腺肿包括先天性迷走甲状腺和后天性胸骨后甲状腺。

前者少见。

为胚胎期残留在纵隔内的甲状腺组织,发育成甲状腺瘤,完全位于胸内,无一定位置。

后者为颈部甲状腺沿胸骨后伸入前上纵隔,多数位于气管旁前方,少数在气管后方,胸内甲状腺肿大多数为良性,个别病例可为腺癌。

肿块牵引或压迫气管,可有刺激性咳嗽,气急等。

胸壁疾病及原发性纵膈肿瘤

胸壁疾病及原发性纵膈肿瘤

胸壁结核
(CHEST WALL TUBERCULOSIS)
26
2020/2/28
一. 概 念:
胸壁组织,包括胸壁软组织,肋骨, 肋软骨或胸骨遭受结核菌感染,形成脓肿 或慢性胸壁窦道,称为胸壁结核。
27
2020/2/28
二. 病 因
胸壁结核常继发于肺和胸膜结核 原发者少见
28
2020/2/28
迷走甲状腺肿:少见(迷走甲状腺是发育时部 分甲状腺胚基脱离进入纵隔内形成),与颈部 甲状腺无关系
肿瘤较大时出现邻近结构受压的症状,以气管受 压为主
查体时肿物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
X线表现
正位胸片可见上纵隔影增宽,或密度增高的软组 织影,向两侧或一侧突出,且突出软组织影与颈 部相连。并可见气管受压、变形或移位
X线表现
位置:多位于前纵隔,尤其是心脏与大血管交界 处,左侧多于右侧
形态:呈类圆形,可有轻度分叶,大小不等;若 肿瘤继发感染后周围出现粘连可呈锯齿状边缘, 或形成毛剌征
密度:混合密度影,骨骼影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CT表现
囊性畸胎瘤多为厚壁囊肿,可明确显示壁的厚 度
CT值:含有脂肪成分的畸胎瘤CT值可为负值, 多为-25~-50HU;钙化或骨骼成分呈CT值大于 100HU的高密度影
良性胸腺瘤
胸腺瘤
胸腺瘤
界限不清
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均匀强化)
男性,56岁。左下胸部疼痛数 月。恶性胸腺瘤
畸胎瘤
生殖细胞肿瘤,属于发育异常所致
分为囊性畸胎瘤与实性畸胎瘤,均含有多种类型 的组织
临床表现:肿瘤较小可无症状,多在常规检查中 发现,较大时可出现纵隔肿瘤的一般临床症状, 若发生支气管瘘,则可出现咳嗽、咯血,典型时 可咳出毛发、钙化物等

原发性纵隔肿瘤

原发性纵隔肿瘤
如压迫交感神经干时, 出现Horner综合症 压迫喉反神经出现神经嘶哑, 压迫臂丛神经出现上臂麻木, 肩胛区疼痛及
向上肢放射性疼痛。 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有时可压迫脊髓引起
截瘫。
3.呼吸道症状:
(1)咳嗽(肿瘤压迫肺支气管)。 (2)呼吸困难(甲状腺 压迫呼吸道)
(3)肺不张肺部感染(肿瘤挤压肺组织) (4)破入呼吸系统可出现发热, 脓痰甚至咳
(2) 起源于外围神经的肿瘤: 良性的有神经鞘瘤 和神经纤维瘤.临床上这两类肿瘤表现相似, 故有人统称为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脊柱神经 根或其近侧段,亦有少数来自肋间神经.恶性 者有恶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肉瘤.
2.畸胎瘤、皮样囊肿
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 方.
根据胚层来源虽可分为: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畸胎瘤(含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
6.诊断性放射治疗(小剂量10~30Gy) 在短期内能否缩小, 有助于鉴别放射性治疗敏 感的肿瘤, 如恶性淋巴瘤等。
7.血浆内某些激素的测定:
怀疑
甲状旁腺瘤 ——甲状旁腺素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氨
胚胎细胞肿瘤——甲胎蛋白(AFG)和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鉴别诊断
1.肺内肿瘤(中央型肺癌——症状纤维支气管镜。 2.主动脉瘤——呈梭形, 与心脏的搏动一致, 有杂
伴重症肌无力为胸腺瘤等。
六、诊断
Diagnosis
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对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外, 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
1胸部X线检查
是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手段。透视检查可观察 肿块是否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 是否随呼吸有 形态改变以及有无搏动等。X线正侧位胸片可 显示肿瘤的部位, 密度, 外形, 边缘清晰光滑度, 有无钙化或骨影等。断层摄片, CT或核磁共振 更能进一步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 必要时做心血管造影或支气管造影, 能进一步 鉴别肿瘤的相通部位以及与心大血管或支气管, 肺等的关系, 提高确诊率。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PPT精品医学课件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PPT精品医学课件
•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Moran和Suster分类(1997)
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由分化好的、成熟成分组成) 未成熟畸胎瘤(存在未成熟的间充质和神经上皮组织) 含有其他恶性成分的畸胎瘤
Ⅰ型 含有其他生殖细胞成分(如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等) Ⅱ型 含有非生殖细胞性上皮成分(鳞癌、腺癌等) Ⅲ型 含有恶性间充质成分(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等) Ⅳ型 含有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成分
Schmoll HJ. Ann Oncol, 2002,13(Suppl 4):265-272.
病理组织学分类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 癌前病变 精原细胞瘤 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生殖细胞肿瘤GCT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及腹膜) 中枢神经系统
原始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无性细胞瘤
胚胎癌
卵黄囊瘤
卵黄囊瘤
伴肉瘤成分的精母细胞性 精原细胞瘤
– 对诊断、预后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评价、 治疗后监测等有重要意义
LDH β-HCG
AFP
精原细胞瘤 约50%
10%-30%升高 但不明显 正常
非精原细胞性GCT 常见
30%-35%
80%-90%
国际生殖细胞肿瘤协作组预后因素分级
预后良好
非精原细胞(58%)
原发睾丸/腹膜后,无肺外的 脏器转移
AFP<1000ng/ml HCG<5000U/L LDH<1.5N
– 肿瘤残存或良性畸胎瘤恶变是复发转移的根源 术后肿瘤残存或畸胎瘤者不应推迟化疗
– 术后即刻化疗可治愈50%-70%患者,而日后复 发后再行化疗只可治愈25%的患者
治疗
• 非精原细胞性GCT
– 化疗后有残存肿块且肿瘤标志物正常患者一般 推荐手术切除残留肿物

什么是纵隔肿瘤?纵隔肿瘤的原因

什么是纵隔肿瘤?纵隔肿瘤的原因

什么是纵隔肿瘤?纵隔肿瘤的原因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其对人们的生命有很大的危害,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往往就很快的失掉生命,而纵膈肿瘤是一种神经系统性的肿瘤,往往对人们的危害更大,那么有哪些表现呢?一、纵隔增宽和移位纵隔炎症、血肿、脓肿、气管旁淋巴结核、纵隔内肿瘤和囊肿、上腔静脉及奇静脉扩张、动脉瘤、纵隔胸腔积液等均可使纵隔影增宽,结合临床和病史,必要时做断层摄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以资确定其增宽原因。

而一侧胸腔内压力增高时,如大量胸腔积液或张力性气胸,一侧肺气肿或巨大占位性病变可推挤纵隔向健侧移位。

反之,当一侧胸腔内压力减低或纤维性变收缩时,如肺不张、胸膜增厚、肺内大量纤维性变,则牵拉纵隔向患侧移位。

当支气管发生部分性阻塞时,由于呼吸时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可在呼吸时发生纵隔左右摆动(呼气时纵隔移向健侧,吸气时移向患侧)。

二、纵隔肿瘤纵隔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种。

转移性肿瘤较为常见,并多数为纵隔淋巴结的转移,血行性转移非常少见。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种类很多,通常包括位于纵隔内各种组织和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

它们常以肿块性病变为其共同表现,不少肿瘤缺少特征性表现,鉴别较困难。

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一般有其好发部位,根据肿块所在部位、形状进行分析,对诊断有一定意义,常可推测肿瘤的类别。

根据肿瘤的形态与密度可大致区分良、恶性表现。

分叶状及边缘不规则常为恶性表现。

边缘锐利、光滑、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多为良性。

畸胎类肿瘤的密度可不均匀,内含骨骼或牙。

沿肿块边缘的弧形或环形钙化说明肿块为囊肿性病变或实质性肿瘤已有瘤性退行性变。

注意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对研究肿瘤的位置和来源有重要意义。

起源于甲状腺的肿瘤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气管旁的肿瘤常压迫气管使其变窄移位。

肿瘤邻近骨骼处,可出现边界整齐的压迫性骨质缺损,这是良性肿瘤的表现,侵蚀性骨质破坏是恶性肿瘤的征象。

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

畸胎瘤多见于30岁以下,其余均多发生在40岁以上。

本病除淋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多数预后良好。

概述纵隔为胸腔的一部分,位于胸腔中部,两侧胸膜腔之间。

它的境界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使其和胸膜腔分开。

上部与颈部相连,下方延伸至膈肌。

其中有许多重要器官和纵隔肿瘤结构,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

由于和颈浅筋间隙相通,因此在颈部感染有可能伸展到纵隔。

此外,在胚胎发生异常可于纵隔内任何部位出现迷走组织或形成囊肿,甲状腺或甲状旁腺起源的肿瘤可移位到纵隔。

罕见的是左后纵隔肿块可能为胸内肾脏。

纵隔分界:为了便于理解,临床上常把纵隔分作为以下几个区域。

(一)上下分界:以胸骨角平面为分界线,胸骨角平面以上为上纵隔,该平面以下为下纵隔。

(二)前后分界:以心包所占空间为界分为前后纵隔,心包前者为前纵隔,心包后者为后纵隔,心包位于中纵隔。

在上纵隔有气管、食管、胸腺、大血管、胸导管、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膈神经及交感神经干;中部有心包、心脏、升主动脉、肺血管、上腔静脉下端、总支气管和膈神经,后部有降主动脉、奇静脉、胸导管、食管和淋巴结。

此种区分对纵隔疾患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

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

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

(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肿瘤侵及膈神经可引起呃逆及膈肌运动麻痹;如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如交感神经受累,可产生霍纳氏综合症;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

如压迫脊神经引起肢体瘫痪。

(3)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

原发性纵隔肿瘤

原发性纵隔肿瘤

原发性纵隔肿瘤【疾病概述】原发性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良恶性均有,种类来源复杂,病理类型与发生位置有关。

纵膈的范围与分区纵膈的范围,前为胸骨,后为胸椎,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经胸廓入口与颈部相连,下止于膈肌。

在此基础上划分为若干部分:1、以胸骨角到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将分成上、下两部;2、下纵膈以气管、心包为界,分前、中、后纵膈;3、上纵膈以气管为界,分前、后纵膈。

纵膈肿瘤多属良性,也有恶性。

各种类型的纵膈肿瘤各有其好发部位。

1.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tumour) 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良性为多,恶性占10%,良性者表面光滑,包膜完整。

2.畸胎瘤(teratoma)与皮样囊肿(dermoid cyst) 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多为实质性,内含囊肿。

囊内有表皮、真皮、毛发。

实体部分有骨、软骨、肌等。

10%畸胎瘤类为恶性。

畸胎瘤破入肺内时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

3.胸腺瘤( thymoma) 位于前上纵隔,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混合型。

多为良性,约1/3恶性,可合并重症肌无力。

根据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外侵可分为非侵袭性及侵袭性胸腺瘤。

4.纵隔囊肿(cyst of mediastinum) 常见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多见于中纵膈。

5.胸内异位组织肿瘤胸骨后甲状腺肿可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淋巴源性肿瘤多系恶性,对放疗、化疗敏感。

6.其他肿瘤。

临床表现上不少患者无症状,体检或偶然X线检查时发现。

症状可有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压迫交感神经干时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上腔静脉时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

【治疗程序】纵膈肿瘤开胸及脊柱手术【治疗方案】一、对于一些有特殊症状的患者对明确诊断有特殊的意义:1、如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前纵膈肿瘤应考虑胸腺瘤。

2、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的患者考虑畸胎瘤破入肺内。

3、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的患者考虑胸骨后胸骨后甲状腺肿。

外科课件原发性纵隔肿瘤

外科课件原发性纵隔肿瘤

临床表现
♣纵隔肿瘤的病人大多无阳性体征,系因 其它疾病或健康查体时X线检查而发现。 ♣症状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和 速度、质地、性质、是否合并感染,有 无特殊的内分泌功能以及相关的并发症
状等有关。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有胸痛、胸闷,刺激或压迫 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大血管、食管的 症状。 ♣与肿瘤性质有关的特异性症状。
♣2.CT扫描 :
CT扫描几乎成为常规,它能提供许多胸部X线 片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其次,在脂肪性、血管 性、囊性及软组织肿块的鉴别上,CT扫描有其 优越性。此外,CT扫描能显示出肿瘤所侵及的 邻近结构和组织的关系。
临床诊断(clinical diagnose)
♣3.磁共振检查(MRI) :
在判断神经源性肿瘤有无椎管内或硬脊膜内扩展 方面,MRI优于CT。MRI在肿瘤与大血管疾病鉴 别时不需要造影剂;MRI除横断面外,还能提供 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图像。
原发性纵隔肿瘤
(primary mediasFra bibliotekinal tumor)
石家庄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刘占杰
纵隔的解剖
♣纵隔的定义
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界为胸廓入口,下界为膈肌。
♣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
纵隔内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胸腺、
解除器官受压和“减轻瘤负荷”,为放、
化疗创造条件。
手术治疗原则
♣切口的选择:
选择暴露好,创伤小,便于采取应急措施的切口。
♣麻醉:
一般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手术治疗原则
♣ 手术操作一定要过细:
纵隔肿瘤所在部位复杂,常与大血管、心包、气 管、支气管、食管、迷走神经等器官关系密切。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

总结
• 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虽然临床少见, 但因其多见于年轻男性、有治愈可能,近 年经过综合治疗,患者预后明显好转,提 升对其诊治认识有主要男性患者中,胸部CT显示左前 纵隔有一巨大占位,与毗邻构造分界不清, 这时需要考虑恶性胸腺瘤或是原发性纵隔 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或非精原细胞瘤) 旳可能。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术前确诊相对困难, 应注意鉴别。
• 1、畸胎瘤:CT检验如显示厚壁囊肿伴脂肪 或钙化对于良性畸胎瘤旳诊疗有特异性, 若显示侵犯周围组织等恶性征象,警惕恶 性畸胎瘤。因为该类肿瘤也以发生在前纵 隔为主,且较大,密度不均,具有低密度 区,但有无钙化是两者鉴别旳主要特征。
• 2、胸腺瘤:好发于前上纵隔,前纵隔与大 血管交界处为其好发部位,位置略高,临 床上可伴有重症肌无力,影像学特征无特 殊。
• 确诊需采用合适方式进行病理检验,如CT 定位下穿刺或胸部小切口、胸腔镜等胸部 微创手术进行活检,也可开胸手术探查并 治疗。
• 总之,青壮年男性纵隔肿瘤患者鉴别诊疗 时需考虑生殖细胞肿瘤可能。部分患者因 多种原因未取得病理旳话,血清肿瘤标志 物检测也可帮助诊疗生殖细胞肿瘤。
• 此类肿瘤生长隐匿且缓慢,肿块发觉时较 大。
• 以胸腔内(如肺内)转移常见,胸腔外转 移较少。
• 胸部CT特点:在前纵隔处见一边沿不规则、 无钙化实质性肿块,肿块内有较低密度区 (50%),增强见不均匀或均匀较明显强 化,与邻近构造间脂肪层多消失。
• 另外,此类病人大部分伴有LDH升高, 10%单纯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患者有βHCG旳轻度升高。CA125也有一定旳意义。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 瘤
CT值为38HU
CT值为64HU
CT值为38HU
CT值为93HU

纵隔肿瘤治疗进展专家讲座

纵隔肿瘤治疗进展专家讲座

畸胎瘤
畸胎癌
纵隔肿瘤治疗进展专家讲座
绒毛膜癌
第32页
恶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 Malignant ma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
临床表现 20-30%无症状, 是偶然发觉。畸胎癌、绒毛膜癌、卵
黄囊癌(内胚窦癌)常呈浸润性生长, 常有胸骨后疼痛, 呼 吸困难, 咳嗽、咯血40%绒毛膜癌患者伴有男性乳房发育 症因为肿瘤压迫, 可有上腔静脉综合征、神经麻痹、心包 或胸膜渗出等。男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需做睾丸仔细检验 。
畸胎类肿瘤 以手术为主, 因为这类肿瘤恶变倾向 较高, 易发生继发感炎 , 常压迫纵隔主要脏器, 即 使为良性肿块, 也应及早手术。肿瘤残留或可疑 残留时, 术中作好银夹标志, 术后放射治疗45~ 55Gy/5~6周;肿瘤广泛, 预计手术难切除者, 可 行术前照射40~45 Gy/4~5周, 休息3~4周再行 手术, 纵隔肿瘤治疗进展专家讲座 恶性畸胎瘤或胚胎癌术后均可进行以 DDP第15页
纵隔肿瘤治疗进展专家讲座
第33页
恶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 Malignant ma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
诊断
胸部X线检验 几乎全部均在前纵隔中间部 CT及核磁更能直接反应情况 睾丸检验
腹部CT和淋巴造影了解后腹膜情况。 绒毛膜癌患者往往妊辰试验阳性和小便中绒毛膜激
肿瘤浸润是最主要预后原因。非浸润100%能切除, 局部复发率0-3.8%, 5年生存率85-100%。而浸润 型58%可完整切除, 局部复发率20%, 5年生存率 33-55%。
肌无力不是预后原因
上皮细胞为主型胸腺瘤含浸润型多, 对应复发多, 比
纵隔肿瘤治疗进展专家讲座
第31页
恶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 Malignant ma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有血管源性,脂肪组织性,结缔组 织性,来自肌组织等间叶组织肿瘤。 较为少见

五、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症状取决于肿瘤的良、恶性、大小、部 位、生长速度、有无内分泌表现,一般 说:三分之二的病人无症状,仅体检时X 线发现。
1.胸痛、胸闷:
最常见,一般不重,只感胸骨后隐痛。 是恶性肿瘤侵入临近神经和骨骼时,则 疼痛剧烈。
4.纵隔囊肿

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胚细胞异位而 引起,属良性,多圆形或椭圆形,壁薄, 边缘界限清楚.


较常见的有: 支气管囊肿:中纵隔,多位于隆突、气管附近,
特点:内膜为柱状纤毛上皮,囊壁有平滑肌、软骨,囊 液为糊状黏液。

食管囊肿:后纵隔,特点:内膜为鳞状上皮,囊壁
较厚,有结组织和平滑肌,囊液为颜色较深的糊状液。
2.超声扫描 有助于鉴别实质性,血管性或囊性肿瘤。 3.放射性核素 I 131 碘扫描可协助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阳性 率54.5%—88.9%。近年,胸内甲状旁腺、胸腺、 肠原性囊肿和嗜铬细胞瘤也可有同位素扫描帮助 诊断。 4.活检 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有助于鉴别淋巴源性肿瘤或 其他恶性肿瘤。
5.气管镜,食管镜,纵隔镜等检查 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应用较少。
七、治疗
Treatment

外科治疗(绝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

放射治疗(恶性淋巴源性肿瘤)

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恶性纵隔肿瘤若 已侵入邻近器官无法切除或已有远处转 移)



六、诊断
Diagnosis

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对诊断有重要参考意 义外,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
1胸部X线检查 是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手段。透视检查可观 察肿块是否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是否随呼吸 有形态改变以及有无搏动等。X线正侧位胸片 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密度,外形,边缘清晰光 滑度,有无钙化或骨影等。断层摄片,CT或核 磁共振更能进一步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 关系。必要时做心血管造影或支气管造影,能 进一步鉴别肿瘤的相通部位以及与心大血管或 支气管,肺等的关系,提高确诊率。
胸腺





中枢淋巴器官(胚胎期有造血功能) 功能:1.产生T淋巴细胞。 2.分泌胸腺素。g 部位:前上纵隔 外形:“H”状
重症肌无力


定义:特定部位横纹肌快速运动后疲乏无力。 病因:不清 分类:
眼肌型:眼睑下垂、复视、 躯干型:四肢无力、下肢为甚、瘫痪、头抬不起来。 延髓型:咽喉肌、呼吸肌群无力——呼吸困难。 混合型:多见,为全身多肌群无力。
2.畸胎瘤、皮样囊肿
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 前方. 根据胚层来源虽可分为: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畸胎瘤(含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
表皮样囊肿

来自外胚层,囊肿内含有:毛发、皮脂、 牙齿、神经组织等。
皮样囊肿

来自中、外胚层,囊肿内含有:毛发、 皮脂、牙齿、神经组织等外,还有肌肉、 腺体。
4.压迫大血管:

压迫无名静脉可致单侧上肢及颈静脉压 升高。 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包括有面部上肢肿 胀发绀,颈浅静脉怒张,前胸静脉迂曲 等征象的上腔静脉综合症。

5.食道症状

吞咽困难(肿瘤压迫食管)
6.特异性症状:

对确诊意义较大
如随吞咽运动上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 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为破入肺内的 畸胎瘤; 伴重症肌无力为胸腺瘤等。
原发性纵隔肿瘤
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
一、定义:
Definition

纵隔(mediastina): 指左右侧胸膜腔之间的部分,前为胸 骨,后为胸椎,上接颈部,下止膈 肌。
二、纵隔分区:
Mediastinal subregion

以胸骨柄下缘与第四胸REGION椎下缘连 线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两部。 纵隔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 胸腺、胸导管、神经、淋巴管等组织。

心包囊肿:中纵隔,多位于右心膈角处,特点:内
膜为单层扁平上皮,囊壁薄,透明,囊液为清亮液体。
5.胸内异位组织肿瘤

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源 性肿瘤(恶性)等 。
如:淋巴肉瘤,Hodgkin病等。肿块常呈 双侧性且不规则。淋巴源性肿瘤不宜手 术,多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6.其他肿瘤
后纵隔: 神经源性肿瘤 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



纵隔肿瘤和囊肿的好发部位
前纵隔 胸腺瘤 畸胎瘤 淋巴管瘤 血管瘤 脂肪瘤 上纵隔 后纵隔 中纵隔 心包囊肿 支气管囊肿
胸腺瘤 神经原肿瘤 淋巴瘤 肠原性囊肿 甲状腺瘤 淋巴瘤 甲状旁腺瘤

纵隔肿瘤大多为良性,恶性较少。
四、常见的纵隔肿瘤
Common 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s
1.神经源性的肿瘤

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围神 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 区内.以单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 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可发生疼 痛.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可分为两大类:


(1)植物神经系统肿瘤:大多起源于交感神 经.恶性的有神经母细胞瘤及节细胞神经母细 胞瘤,良性的有神经节细胞瘤.尚有少数发生 于迷走神经的神经纤维瘤. (2) 起源于外围神经的肿瘤:良性的有神经 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临床上这两类肿瘤表现相 似,故有人统称为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脊柱 神经根或其近侧段,亦有少数来自肋间神 经.恶性者有恶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肉瘤.
畸胎瘤

畸胎瘤多为实质性,内含大小不同,数 目不等的囊肿.囊壁常有钙化片,内有 来自内、中、外胚层的组织,囊肿内含 有:毛发、皮脂、牙齿、神经组织;还 有肌肉、腺体;及支气管、肠壁等组织。
10%畸胎类瘤为恶性.

3.胸腺瘤




多位于前上纵隔.呈椭圆形阴影或分叶状,边 缘界限清楚.多为良性,包膜完整. 分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类. 临床上常视为有潜在恶性,易浸润附近组织器 官. 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反之,重症肌无力 的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 常.
6.诊断性放射治疗(小剂量10~30Gy) 在短期内能否缩小,有助于鉴别放射性治疗 敏感的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等。

7.血浆内某些激素的测定: 怀疑 甲状旁腺瘤 ——甲状旁腺素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氨 胚胎细胞肿瘤——甲胎蛋白(AFG)和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鉴别诊断
1.肺内肿瘤(中央型肺癌——症状纤维支气管镜。 2.主动脉瘤——呈梭形,与心脏的搏动一致,有 杂音。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 3.包虫病——流行病学的病史,包虫三项。 4.纵隔淋巴结核——结核的中毒症状,病变的钙 化,抗痨有效。 5.胸椎结核——结核的中毒症状,病变呈梭形, 抗痨有效。

2.压迫神经系统



如压迫交感神经干时,出现Horner综合 症 压迫喉反神经出现神经嘶哑, 压迫臂丛神经出现上臂麻木,肩胛区疼 痛及向上肢放射性疼痛。 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有时可压迫脊髓引 起截瘫。
3.呼吸道症状:
(1)咳嗽(肿瘤压迫肺支气管)。 (2)呼吸困难(甲状腺 压迫呼吸道) (3)肺不张肺部感染(肿瘤挤压肺组织) (4)破入呼吸系统可出现发热,脓痰甚至 咳血。

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
前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前的部分)
后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后的部分)


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num

前纵隔(心包前) 中纵隔(心包、心脏、气管分叉所在部 位) 后纵隔(心包后)


三、好发部位
common sites

前上纵隔: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 前下纵隔:畸胎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