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34例临床治疗分析
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c6759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0.png)
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玫瑰糠疹,又称为玫瑰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大多数认为是由于感染引起的。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观察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
选取病例:随机选择了30例患有玫瑰糠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成两组,即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中药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配方,包括川连、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赤芍、生地黄等药物,每日3次,每次10g,连续治疗3个月。
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用激素药膏治疗,每日涂抹患处2次,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参数: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的症状、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
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中药治疗组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皮肤病变减轻,红肿、出疹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而对照组的患者在使用激素药膏治疗后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结束后症状有明显的反弹。
观察反应:中药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的患者出现了一些激素药物副作用,如局部皮肤发红、刺痛等。
随访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中药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反弹,同时观察到他们的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发现症状有明显反弹,皮肤病变加重。
总结:本次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玫瑰糠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与使用激素药物相比,中药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缓解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且在治疗结束后症状没有明显反弹。
这表明中药能够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
然而,本次观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样本量相对较小且观察周期较短。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中药治疗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全阐明。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玫瑰糠疹在缓解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祛玫汤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
![祛玫汤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664e6e487c24028905fc3ba.png)
祛玫汤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玫瑰糠疹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不明,临床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具有一定盲目性。
而笔者采用自拟祛玫汤临证加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80例病人均为我站皮肤科门诊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12~67岁,平均33岁,病程3天~1个月,平均12天;对照组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6~62岁,平均35岁,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发病情况、辨证分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均检查肝肾功且均正常。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玫汤加减,方药组成如下:生石膏30g,生地15g,丹参12g,丹皮15g,赤芍12g,紫草12g,刺蒺藜12g,荆芥9g,防风9g,甘草6g。
其中痒重者加蝉蜕9g;脱屑甚者加麦冬12g,玄参20g;迁延日久者加黄芪30g。
1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皿治林10mg每日1次,两组同时外用恩肤霜,7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腥辣,减少沐浴。
疗效标准:①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我感觉消失;②显效为皮损消退≥70%;③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仍有痒感;④无效为皮损消退<30%,自我感觉未消失。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痊愈加显效计)见表。
讨论玫瑰糠疹在中医学属“风热疮”、“血疳疮”、“风癣”等范畴,病因主要考虑外感风热或热邪内蕴,热入血分,发于肌肤,外热邪伤津致皮肤失养所致,而西医认为原因很多,有认为是病毒感染,有认为过敏所致,均以对症处理为主,治疗效果往往欠佳,而笔者采用祛玫汤方选生石膏、生地清热解毒生津为主,辅以丹参、丹皮、赤芍、紫草活血润燥养阴,佐以刺蒺藜、荆芥、防风消风止痒,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然后再依据个体差异临症加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活血、生津润燥之功,方简效佳,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https://img.taocdn.com/s3/m/ea99acde360cba1aa811daf1.png)
辨证论治
风热蕴肤 疏风清热止痒 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 消风散加减
血热风燥 凉血清热,养血润燥 凉血 消风汤。热甚者,加水牛角、紫草、赤芍 后期脱屑较多可配合:生地、玄参、石斛等 养阴润燥之品 临床上治疗多配合被证实具有抗病毒作用的 中药:板兰根、大青叶、紫草、茜草等
外治
外搽: 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寒水石洗剂、颠 倒散洗剂(硫黄、大黄各7.5g,石灰水100ml) 等外搽。干燥者可用5%硫磺霜外涂,亦可用 青黛清凉膏(青黛粉5g清凉膏95g),0.1%蒽林 软膏,氧化锌软膏或皮质激素霜外搽。 外洗:
中医诊断:猫眼疮
西医诊断:多形性红斑(水疱-大疱型) 辨证分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病例
患者女,23岁,发现胸腹部、上肢 起皮疹,脱屑,轻度瘙痒两天,10天前 患感冒,现仍感咽干痛。检查:躯干部 皮肤散在多数淡红色小斑片,呈椭圆形, 其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上覆细碎皮屑, 腹部有一片较大的同样皮损。舌质红, 苔薄白,脉小数。 中医诊断?西医诊断?辨证?治疗?
病案分析
陈某,女性,45岁,春季起病。 主诉:全身起红色风团3小时。 现病史:患者晚饭时曾饮酒。1小时后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随后出现红色风团,散在分布在躯干、四 肢、颜面部,瘙痒剧烈,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消,无疼痛,无恶寒发热。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专科检查:躯干、四肢、颜面部均可见红色水肿性 风团,可见抓痕,皮肤划痕征阳性,眼睑部轻度浮 肿。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水疱、糜烂。 请某学生回答: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方药? 西医诊断?西医治疗?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 消化道症状,如何处理?如出现胸闷、气喘、呼吸 困难等症状如何处理?
皮损排列:皮损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
刺络拔罐法治疗玫瑰糠疹38例疗效观察
![刺络拔罐法治疗玫瑰糠疹38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904f92a0722192e4536f624.png)
疹、 鳞 屑性 皮 肤 病 , 是 自限 性 炎 症 性 皮 肤 病 , 属 于 中 医
“ 风热疮 ” 范畴 。常 见 于 中青 年 , 多 在春 秋 季 节 发 生 , 病 程 一般 4周 左右 , 少 数 患 者 可 以迁 延 到 半 年 以 上 , 其 病 因及发病 机 制 尚不 明确 , 临 床 常 予 对 症 处 理 。笔 者 于
・
采 用刺 络 拔 罐 法 治 疗 。治疗 原 则 : 以 扶 正 祛 邪 为
刺 络 拔 罐
・
主, 辅 以辨 病 、 辨 证相 结合 。主穴取 玫瑰糠 疹 的母疹 区、 大 椎穴 。用 碘伏 常规 消 毒 , 梅 花 针 常规 消毒 , 轻轻 叩刺 以 出血 为度 , 然后在其上拔罐 , 留罐 1 0 ai r n , 起 罐 后 清 理 血迹 。配 穴针 刺血 海 、 曲池 、 合 谷 。每 周 2次 , 5次 为
之年 , 先 天 肾气渐 衰 , 任 脉虚 , 太 冲脉 衰 , 天 癸将 竭 , 导致 机 体 阴 阳失 衡 , 或 肾 阴不 足 , 阳失 潜 藏 ; 或 肾 阳虚 衰 , 经 脉 失 于温养 而出现 一系 列脏腑 功 能紊 乱 的症候 , 在 中医 中属 于“ 脏躁 ” 范畴 , 汉 代 张 仲景 《 金 匮要 略 ・ 妇 人 杂 病 篇》 说: “ 妇人 脏 躁 , 喜 悲伤 欲哭 , 象 如神灵 所 作 , 数 欠伸 , 甘麦 大 枣汤 主之 ” 。从 中医观点 来看 本证 与 。 肾气 衰密切 相关 , 在 治疗 上也 着 重从 补 肾人 手 , 调 整 肾及 肝 、 脾、 心 等脏 器 功 能 的 偏 盛 偏 衰 。注 意 在 此 基 础 上 产 生 的火 、 痰、 郁 等 病理 实邪 。此 临床 分 析 主 要 取 四关 穴 , 合 谷属
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6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64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17db5ef01dc281e53af0db.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64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 /d,连用10 d,中药生地15 g,赤芍10 g,生槐花10 g 等水煎服,1剂/d,共服1周。
对照组仅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抗组织胺药物。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玫瑰糠疹;中西医结合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某种传染因素如病毒感染有关[1]。
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近两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资料完整的64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史者37例,其余27例原因不明。
均表现为躯干四肢(多数为上肢)近端先出现一个玫瑰色直径约1~3 cm的圆形或椭圆形斑,表面覆有白色或浅黄色细薄糠状鳞屑称之为母斑。
约1~2周后,躯干四肢颈部相继出现多数黄豆至指甲大小卵圆形淡红色丘疹,边缘有颈圈样脱屑,皮损的长轴与皮纹走形一致。
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9~45岁,平均26.6岁,病程3~25 d。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0~42岁,平均24.8岁,病程5~22 d。
所有观察病例患病以来未用过其他内服及外用药。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生地15 g,赤芍10 g,生槐花10 g,银花10 g,紫草15 g,大青叶15 g,防风10 g,苦参10 g,白藓皮15 g,白蒺藜10 g,生甘草6 g 。
水煎服,1剂/d。
共服1周。
同时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30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7~10 d。
对照组: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300 ml静脉滴注。
中医辨证治疗玫瑰糠疹40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玫瑰糠疹4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ea07ff2524de518964b7d8f.png)
内蒙 古 中医药
参 汤可 以是 治疗 慢 性萎 缩 性 胃炎 癌前 病变 的有效 方 剂 。
参 考文 献
【 1 】 朱玲. 乌 梅 丸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3 6例 『 J ] .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0 6 。4 1 ( 1 2 ) 7 0 3 .
[ 2 】 王玲 玲“ 养 胃抑萎 汤 ” 治 疗慢 性萎 缩 性 胃炎癌 前病 变 5 3例【 J i 1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例)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 0 . 0 5 。 4 讨 论 1 . 2 诊 断标 准 。
玫瑰 糠 疹是 一种 原 因不 明的红 斑 鳞 屑 性皮 肤 病 。起 初 往 往 发于躯干、 颈 部 或 四肢 某 处 的较 大 皮 疹称 母 斑 , 约1 — 2周后 , 相 继 成批 发 出较 小皮 疹 , 并有 不 同 程度 的瘙 痒 。本病 好 发 于 春 、 秋 季节 , 以 中青 年多 见 。 多 因 内有 血 热 , 外 感 风毒 或 夹 湿邪 , 内外 合 邪 而致 [ 2 1 。临 床治 疗上 重 点在 于 掌握 本 病 的血 热这 一 特 点 , 以凉
1 . 2 . 1 诊 断标 准 : 根据《 临 床诊 疗 指南 ・ 皮 肤 病 与性 病 分 册》 Ⅲ 相关 标 准 进行 诊 断 。 所 有 病例 纳 入观 察后 予 以 中 医辨证 分 型 。 血 热风 盛 型 临床 以发 病 急骤 , 皮 损颜 色 鲜红 或 淡红 , 表 面附 有少 量 糠秕 样鳞 屑, 伴 心 烦 口渴 , 便 秘馊 赤 , 舌 红 苔 薄黄 , 脉 浮数 为辨 证 要 点 。血热 湿 蕴 临床 以皮损 颜 色鲜 红 或 紫红 色 , 皮损 范 围 较大 , 鳞 屑较 多 , 瘙 痒剧 烈 , 苔 白稍 腻 , 脉 细 滑为 辨证 要 点 。 1 . 2 . 2病 例 入 选 标 准 : ( 1 ) 临床 诊 断 为 玫 瑰 糠 疹 ; ( 2 ) 两 星期 内未 用 过 其 他 任何 类 型的 抗组 胺 药 物 ; ( 3 ) 治 疗 期 间不 用 其它 抗 组胺 药物。 1 . 2 . 3排 除 标 准 : ( 1 ) 出 现严 重 不 良反 应 而 中断 治 疗 者 ; ( 2 ) 孕 妇 或 有 严 重肝 、 肾疾 患者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 组 : 血热风盛证方药 : 鲜茅根 1 5 g , 凌霄花 1 2 g , 鸡 冠 花
玫瑰糠疹治疗效果分析
![玫瑰糠疹治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a8742967ec102de3bd8915.png)
玫瑰糠疹治疗效果分析作者:薛伟杰郭晨晖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03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3.54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脑乳膏、复方青黛胶囊、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玫瑰糠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单纯给予泛昔洛韦0.3g/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青黛胶囊,4粒/次,3次/日,氯雷他定10mg/日,复方樟脑乳膏外用,涂抹3次/日,连续治疗7天。
结果: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复方樟脑乳膏复方青黛胶囊氯雷他定玫瑰糠疹Analysis of treatment effect of pityriasis roseaXue Weijie,Guo ChenhuiYuanhu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Luohe City,Henan Province,462000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ound Camphor Cream,compound Qingdai capsule and loratadin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pityriasis rosea.Methods:We selected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ityriasis rosea from 2012 July to 2013 September,and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given famciclovir with 0.3g/time,2 times/da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ound Qingdai capsule in 4 capsules each time,3 times/day,loratadine 10mg/day and Compound Camphor Cream external used in 3 times/day.Period of treatment was 7 days.Results:36 cases were cured and 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in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In the control group,24 cases were cured,6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2 cases improved,8 cases ineffective,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Key words Compound Camphor Cream;Compound Qingdai capsule;Loratadine;Pityriasis rosea玫瑰糠疹(PR)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引起急性的、自限性的炎症性皮肤病[1],多发生在15~48岁[2],由于病情迁延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心理压力。
中西药结合治疗玫瑰糠疹44例效果观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玫瑰糠疹44例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e7c090aa6c30c2259019e6e.png)
者8例, 4例, 4例; 8 男 5 女 3 年龄 8 3 岁 , ~ 8 平均年龄(35 52 2. ± . )
岁; 病程 4~ 2d平均(4± ) , 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7 , 1 9 d将 8 和对照组各4 例 , 4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 年龄 、 性别、 病程等方面差 异均无显著性 , 具有可 比性 。
樊仲 强
【 摘娈 】 目的 探讨 中西药结合治疗玫瑰糠疹 的疗效 。方 法 筛选笔 者所在科 门诊确诊 为玫瑰糠疹 的患者
观察组痊愈 3 5例 , 显效 5例, 有效
8 例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 8 4例, 对照组 常规 口服氯雷他定片 1 g 1 d 局 部外用炉甘石洗剂 ; 0m , 次/ ; 观察 组除
较, 观察 组 明 显优 于对 照组 ( =1. 8 P < .5 , 异 有 统 23 , 00 )差
治疗 玫瑰糠疹 , 取得满意疗效 , 报告 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计学意义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 后均作 血 、 尿常规及肝 功能检
查 , 发 现 明 显异 常 。 未
11 一般资料 筛选笔者所在科室 门诊确诊为玫瑰糠疹的患 .
有患者均查 R R阴性 , P 排除二期梅毒疹。 13 治疗方法 . () 1 对照 组 : 常规 口服 氯雷 他定 片 1 g 0m ,
1次/ ; 部 外 用 炉 甘 石 洗 剂 。 ( ) 察 组 除 上 述 西 药 常 规 d局 2观
治疗外 , 加用 中药药物组成 : 生槐花 1 , 5g 白茅根 2 , 丹皮 0g牡
消 退 不 足 5 % , 无 变 化 。 总 有 效 率 以 治 愈 +显 效 +有 0 或 效计 。
玫瑰糠疹 因皮 损色 鲜红 , 有糠 状脱 屑 而得名 , 祖 国医 属
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c743eb67e21af45b207a814.png)
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中药凉血消风之剂治疗玫瑰糠疹42例。
结果:临床观察14天,取得满意疗效(有效率93%)。
结论:采用中药凉血消风之剂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好,且具有见效快和疗程短的优点。
关键词玫瑰糠疹中药资料与方法2008年2月~2009年5月采用中药治疗玫瑰糠疹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
年龄分布:16~20岁8例,21~30岁22例,31~40岁12例,40岁以上3例。
多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无明显差异。
处方组成与用法:生地20g,丹皮6g,赤芍10g,紫草10g,菊花10g,蝉衣5g,防风10g,白鲜皮15g,甘草6g。
重症者加丹参、川莲。
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14剂为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皮疹全部消退;②好转:皮疹消退50%以上;③无效:皮疹无明显变化。
结果病例不加选择,经随访,按疗效标准统计,痊愈22例(52.38%),好转17例(40.47%);无效3例(7.14%)。
总有效率92.85%。
未发现不良反应。
讨论玫瑰糠疹是一种有特征性皮损的炎症性皮肤病,病程有自限性。
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本病的皮疹特点是鳞屑性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与皮肤纹理方向一致,有不同程度瘙痒感。
病因不明,目前有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变态反应等多种假说[1]。
本病属于中医“风热疮”、“风癣”范畴。
多因血热、外感风邪所致。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临床诊断并不难,但需注意与体癣、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牛皮癣)、药物性皮炎、钱币型湿疹等病加以区别。
该病虽有自限性但自然病程需4~8周[2]。
本病多发病急骤,皮疹淡红色,皮肤干燥脱屑。
多数患者具痒感,常有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小便微黄,舌红苔腻。
中医辨证属于血热内蕴,外感风邪之证。
临床治疗投以凉血消风之剂,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搔痒等自觉症状,且能使皮肤损害加快消退。
参考文献1 罗汉超.吴军,等.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手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9.2 朱學骏.现代皮肤性病治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44-145.。
综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分析
![综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0ae634dd36a32d737581cf.png)
2 结 果
2 . 1 治疗 结 果 观察 组痊 愈 1 0例 , 显 效 4例 , 有 效 3例 无 效 3例 , 总 有效率 8 5 %。对 照 组 痊 愈 7例 , 显 效 2例 , 有 效 4例 , 无 效
义 ( P < O . 0 5 )。结论 盐酸西替 利嗪片、转移因子注射液,同时联合 炉甘石洗剂治疗 玫瑰糠 疹疗效显著,值 得在 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玫瑰糠疹 ;症状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7 5 8 . 6 4 文献标识码 :B DOI :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5 . 3 7 . 0 6 3
液, 同时联 合炉 甘石 洗剂 治疗 玫瑰 糠疹 , 收 到 了明显 的效 果 , 现将 治疗体 会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资 料 随 机 选取 我 院 2 0 1 2年 6月 一 2 O 1 4年 1 2月 收 治 的玫瑰 糠疹患者 4 0例 , 男 1 8例 , 女2 2例 , 年龄 1 6 - 4 7岁 。 随 机分 成对 照组 和 观察 组 各 2 0例 , 两组在年龄、 性别、 玫 瑰 糠 疹 发 生部 位和 面积等 方面 的差异 没有统计 学意 义 1 . 2 方 法 将这 4 0例 患者 随 机分 为 两 组 , 其 中观 察组 患 者 2 0例 , 服用 盐 酸西 替利 嗪 片每天 一次 , 每次 1 O毫克 , 在手 臂三 角 肌 上 注射 转移 因子 注射液 注 射每 三天 一 次 , 每 次 3毫克 , 取适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5 年第 1 5 卷第 3 7 期
8 3
综合治疗玫瑰糠疹 的临床 分析 ・ 药物与临床 ・
两种方法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两种方法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fb398c02d276a200292ed0.png)
— —
! I . : : !
・ 1 02 5 ・
两 种 方 法 治 疗 玫 瑰 糠 疹 的 临 床 疗 效 对 比分 析
张 鹤
( 成 都 市 第六 人 民 医院 皮 肤 科 , 四川 成 都 6 1 0 0 5 1 )
程, 1 4天 后 观 察 比较 临床 疗效 。结 果 治 疗 后 两组 的 疗 效 比 较 有 显 著 统计 学差 异 ( P <O . 0 1 ) , 实验 组 患者 的 疗 效 明 显 好 于对照组 ; 实验 组 患者 未 出现 皮 肤 刺 痒 等 并 发 症 及 明 显 的 副作 用 。结 论 泛 昔 洛 韦 、 氯 雷他 定 、 复 方 青 黛胶 囊和 复 方 樟 脑 乳 膏联 合 治 疗 玫瑰 糠疹 疗 效 显 著 且安 全 、 无明显毒副作用。 【 关 键 词】 泛 昔 洛 韦 ;氯 雷他 定 ; 玫 瑰 糠 疹 ;复 方 青 黛胶 囊 ;复 方 樟 脑 乳 膏
a s i s r o s e a ,c o mp a r e d t O c o mp o u n d q i n g d a i c a p s u l a n d c o mp o u n d c a mp h o r c r e a m. M e t h o d s 6 4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i t y r i a s i a
t h e c o n t r o l o n e ,o r a l l e d l o r a t a d i n e ,e a c h l O mg,o n c e a d a y;0r a l e d c o mp o u n d q i n g d a i c a p s u l e s ,o n c e s e r v e d f o u r ,t h r e e
中医药治疗玫瑰糠疹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玫瑰糠疹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1486c1fad6195f302ba6c5.png)
中医药治疗玫瑰糠疹的研究进展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热疮”,中医在治疗玫瑰糠疹或从疏风清热或从凉血解读或从润燥解毒等方面遣方用药。
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使用中成药、刺络拔罐、壮医药线点灸、以及联合紫外线治疗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
标签:玫瑰糠疹;中药治疗;紫外线治疗。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者椭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鳞屑斑片,先出现一个母斑,周围继而出现多个较小的继发斑,常伴有瘙痒。
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好发于春秋季。
中医学称本病为“风热疮”、“风癣”、“子母癣”、“母子疮”、“血疳”等。
《外科正宗·顽癣》描述本病:“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
”病程虽自限,但不及时治疗亦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之虞。
1 病因病机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早有文献记载。
《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是恶风冷气,客于皮肤,折于血气所生,亦作圆文匡郭,但抓搔顽痹,不知痛痒,其中亦有虫。
”《洞天奥旨》指出:“风热疮乃肺经内热而外感风寒,寒热相激而皮毛受之,故成此症也。
”《医宗金鉴》认为“此证由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疥,痛痒时作,血燥多热。
”《外科启玄·风热疮》曰:“此疮初则疙瘩痒之难忍,扒之而成疮,似疥非疥。
乃肺受风热,故皮毛间有此症也。
”《外科大成·血疳》写道:“血疳形如紫疥,痒痛多血,由风热闭塞腠理也。
”因此,中医学认为玫瑰糠疹的病因病机为血热之体,感受风邪,郁于肌肤;抑郁化火,或感受风热,热伤阴液,化燥生风;脾虚生湿,外感邪毒,湿毒相合,蕴结肌肤。
2 治疗2.1 中药内服治疗舒友廉等[1]自拟槐花凉血汤(生槐花20g,白茅根30g,牡丹皮12g,生地黄20g,紫草10g,金银花20g,连翘15g,大青叶20g,板蓝根20g,白癣皮15g,炙甘草6g),随证进行加减,全方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之功,用于治疗玫瑰糠疹收到较好的疗效。
玫瑰糠疹34例临床治疗分析
![玫瑰糠疹34例临床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a4fdefbd64783e09122bc8.png)
玫瑰糠疹34例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玫瑰糠疹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全身和局部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4例患者联合治疗,痊愈17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2%。
结论:因病程有自限性,治疗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热水烫洗,勿外用刺激性药物。
【关键词】玫瑰糠疹;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中图分类号】R75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08-02玫瑰糠疹一种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或黄褐色斑疹,上覆糠秕状鳞屑,多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近侧端。
男女无发病差异,多见于10~40青少年及成人[1]。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全身和局部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34例,春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6~49岁,平均年龄28±2.5岁;病程4~25天,平均16±1.5天。
均符合临床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
母斑发生的部位:胸部10例、背部8例、腹部3例、上肢近端5例、颈部3例、下肢近端5例。
临床症状典型者27例,不典型者7例,其中湿疹样者6例,环状红斑样者1例。
皮疹瘙痒者24例,不痒者10例。
发病季节:春季16例,夏季6例,秋季9例,冬季3例。
?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轻度增多。
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变化,表皮局灶性角化不全及棘层轻度肥厚,有细胞内水肿和海绵形成,可形成小水疱。
真皮浅层血管中度扩张,有淋巴细胞浸润。
1.2 方法1.2.1全身治疗抗组胺药瘙痒明显者给予氯苯那敏,4mg/次,3次/d,口服;赛庚啶,2mg/次,3次/d,口服;西替利嗪,10mg/次,1次/d,口服。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0.2g/次,3次/d,口服;或利巴韦林,0.1~0.2g/次,3~4次/d,口服,孕妇、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玫瑰糠疹280例临床分析
![玫瑰糠疹28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9c6c8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9.png)
玫瑰糠疹280例临床分析
赵淑肖;陈强;刘春平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04(026)009
【摘要】玫瑰糠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先出现一个母斑,再出现多个较小的继发斑。
临床亦存在非典型玫瑰糠疹。
病因尚不明确,病程较长,有自限性。
本文总结2001年至2003年10月诊治的280例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732)
【作者】赵淑肖;陈强;刘春平
【作者单位】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4
【相关文献】
1.中草药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分析 [J], 张学青
2.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分析 [J], 杜斌
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86例临床分析 [J], 刘晓红;靳卓;董颖
4.68例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 [J], 孙辉;胡霜红
5.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评价 [J], 蔡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玫瑰糠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探讨
![玫瑰糠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af074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b.png)
玫瑰糠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探讨高艳琴【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4(035)001【摘要】目的:关于治疗玫瑰糠疹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7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采取适当护理,而对试验组则采取中医中的热毒治法,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与指导。
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9.47%),且试验组没有出现复发现象也无并发症产生,但对照组有大部分出现复发现象并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热毒治法对玫瑰糠疹疾病治疗有效率高,康复时间快,安全可靠且不会再次发作,彻底帮助患者解决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该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
【总页数】2页(P68-69)【作者】高艳琴【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人民医院陕西合阳7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4【相关文献】1.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贺雪洋;陈爱军2.玫瑰糠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探讨 [J], 高艳琴3.复方青黛胶囊治疗玫瑰糠疹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J], 杨雪圆;蔡宛灵;闫小宁4.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二至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 [J], 谭雪;许云腾;王圣杰;王丽丽;付长龙;叶锦霞;郑春松;叶蕻芝;李西海5.对羊水栓塞本源性发生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探讨 [J], 马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糠疹34例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5:04:45.9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8期作者:马宪召
[导读] 玫瑰糠疹一种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或黄褐色斑疹,上覆糠秕状鳞屑,多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近侧端。
(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6500)
【摘要】目的:探讨玫瑰糠疹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全身和局
部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4例患者联合治疗,痊愈17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2%。
结论:因病程有自限性,治疗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热水烫洗,勿外用刺激性药物。
【关键词】玫瑰糠疹;全身治疗;局部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08-02 玫瑰糠疹一种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或黄褐色斑疹,上覆糠秕状鳞屑,多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近侧端。
男女无发病差异,多见于10~40青少年及成人[1]。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全身和局部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34例,春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6~49岁,平均年龄28±2.5岁;病程4~25天,平均16±1.5天。
均符合临
床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
母斑发生的部位:胸部10例、背部8例、腹部3例、上肢近端5例、颈部3例、下肢近端5例。
临床症状典型者27例,不典型者7例,其中湿疹样者6例,环状红斑样者1例。
皮疹瘙痒者24例,不痒者10例。
发病季节:春季16例,夏季6例,秋季9例,冬季3例。
?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轻度增多。
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变化,表皮局灶性角化不全及棘层轻度肥厚,有细胞内水肿和海绵形成,可形成小水疱。
真皮浅层血管中度扩张,有淋巴细胞浸润。
1.2 方法
1.2.1全身治疗抗组胺药瘙痒明显者给予氯苯那敏,4mg/次,3次/d,口服;赛庚啶,2mg/次,3次/d,口服;西替利嗪,10mg/
次,1次/d,口服。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0.2g/次,3次/d,口服;或利巴韦林,0.1~0.2g/次,3~4次/d,口服,孕妇、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维生素C,0.2g/次,3次/d,口服;10%葡萄糖酸钙,10~20mg/次,1次/d,静脉点滴,10d为1个疗程。
1.2.2局部治疗外用5%硫磺乳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
1.2.3物理疗法进行期患者,皮损顽固或泛发者,可用红斑量或亚红斑量的紫外线分区交替照射,隔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引起
轻度红斑反应,常可使皮疹消退,但炎症明显或有渗液者禁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消失,仅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瘙痒明显减轻;好转:皮损消退50%~70%,瘙痒
减轻;无效:皮损消退<50%或无变化[2]。
2.结果
34例患者联合治疗,痊愈17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2%。
不良反应头痛2例,嗜睡4例。
3.讨论
玫瑰糠疹多数学者根据其发病特点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初起时常于躯干、颈、四肢等处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淡红或黄褐
色,境界清楚,直径2~5cm或更大,被覆糠秕状鳞屑。
此为母斑,或称为前躯斑。
无自觉症状。
有时母斑可为2~3个。
母斑出现后1~2周,躯干及四肢近端即出现子斑,一般为0.5~2cm直径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淡红或黄褐色,有细小皱纹,边缘略高起,表面覆棕褐色糠秕状鳞屑[3]。
皮疹散在密集,不融合。
胸背部皮疹的长轴可与肋骨平行,上臂屈侧及股内侧皮疹的长轴与皮纹的方向一致,手、面部多不受累。
水疱性玫瑰糠疹皮疹分布广泛,掌跖也可受累,可为丘疹、水疱、风团、紫癜样损害,口腔粘膜损害也有发生。
特征性皮损可遍布躯干、四肢。
本病可无自觉症状,也可轻度到中度瘙痒。
偶可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
病程有自限性,4~6周多可消退,也有迁延6月或更长者,仅有2%可复发。
有明显感染等诱因者应予积极处理;病因不清时则采取以减轻症状、缩短疗程为主的对症治疗。
抗组织胺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12
内服。
重者尤其是水疱性玫瑰糠疹可口服小量皮质激素。
紫外线照射红斑量、亚红斑量交替照射。
局部治疗可用炉甘石洗剂、硫黄霜、皮质激素制剂外涂。
西替利嗦片能够快速吸收,迅速发挥效力,长时间发挥作用。
具有高效、高选择性[4]。
不容易经过血脑屏障,有很少的中枢抑制作用,对于心脏的毒副作用微小,可以快速阻断外周H1受体,使得变态反应中组胺的浓度降低,还会通过抑制粘附分子来阻断及抑制气道反应性炎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
盐酸西替利嗦片、转移因子注射液,同时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玫瑰糠疹,即采用了抗组胺、调节免疫、抗病毒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不影响治疗进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炎症明显或皮疹广泛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参考文献】
[1]孙晓杰,李铁男,吴金香,等.玫瑰糠疹269例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7):412-412.
[2]赵淑肖,陈强,刘春平.玫瑰糠疹28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4,26(9):732-732.
[3]张淑环.玫瑰糠疹495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5):440-440.
[4]孙辉,胡霜红.68例玫瑰糠疹患者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