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研室工作计划【最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计划参考范本2019教研室工作计划【最新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遵循“服从大局、服务基层、积极严谨、务实创新”工作原则,切实落实《××县教育局xx年工作要点》和全县教育工作会王金龙局长讲话的相关要求,以建设有效愉悦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线,以“以校为本、片区协作、网络支持”与“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为主要方式,正确处理教学常规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与校本教研的关系,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创新教研内容和形式,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再创教研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常规,形成机制(常规与教改的关系)

不断强化教学常规工作,积极研究、探索建立适合我县实际的指导意见,加强督查和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和帮助学校逐步建立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机制,不断提升常规管理效能,进一步夯实改革基础。

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切实可行的发展性的计划。共识性的,有深度思考的,结合实际的,发展性的计划,是做好教学教研工作的前提。

2、与课改相配套的备课。在解决了备课、上课统一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备课和课改割裂的问题。教案要围绕三维目标,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设计。施行学案教学的学校,教师必须有导学案,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因地制宜,实行有效集体备课,推行“分块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有条件的可将备课输入电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减轻教师备课负担。

3、合理布置作业,增强作业批改的实际效能。本着“校长负责,班主任协调”的原则,尽量分层次,有梯度的合理布置作业。作业要由教师全批全改,避免学生代批、家长代查,注重二次批改,真正发挥作业的反馈、矫正、巩固、提高的作用。

4、形成有效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既要符合教育局相关要求,又要符合实际、体现能动性;既要看“要求了什么”,又要看“改变了什么”。

二、着力课堂,减负增效(研讨课与常态课的关系)

继续推进“三个一”工程(树立一个中心意识——学生为中心;践行一个核心理念——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有效愉悦;提高一项基本能力——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的基本能力),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积极发挥《××县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导向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发展。大力增强改革意识,倡导有改革基础的学校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积累经验,并以此为依托,加快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全县上下戮力同心,聚焦课堂,努力打造有效课堂和精品课堂。积极引导各校领导,并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影响力,既注重研讨课(观摩课或示范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注重常态课(推门课)的整体推进作用。全县上下务必形成共识,只有既能上好“一节课”,又能上好“每一节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切实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实的踏上了教改之路。

总的要求是: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三维”目标,正确处理目标与方式、主导与主体、文本与生本的关系。9月底,各学区(涞小)、初中要拿出具体可行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xx——20xx学年全面推行。

三、教、研结合,突出实效(课堂与教研的关系)

进一步完善“以校为本、片区协作、网络支持”的教研模式,积极发挥《××县校本教研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强化学校对教学、教研工作的行政推动力,指导各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依托中小学研训基地和学区辅导站,组织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课例研究、主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能动性和业务素质,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持续动力。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推进校本化和效能化。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工作,积极培树典型,推广经验。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推进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建设,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教研方式的有效结合来解决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问题。把基于“研讨策略”的“研讨课——主题教研”和基于“落实策略”的“常态课——课例研讨(听评课)”两种教研形式相结合。学校领导积极引领,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自觉的、自然的教研氛围,切实把主题教研中达成的一致策略应用到常态课当中去,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的螺旋式提升有效教研机制,逐步解决阻碍教学改革的瓶颈和难点问题,切实提高

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教研主题的系列化设计和“研讨课——主题教研”的研究程序,解决增强校本教研计划性,丰富内涵、提升品质的问题。注重全员参与的由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搜集、整理、提炼成教研主题,进而形成系列化的主题教研活动安排的过程;注重主持人对于教研主题的背景、目的的介绍,即情景的创设,以及对于教研过程的调控;注重作课人对于围绕主题的教学设计及意图,教学实施中的得与失的分析;注重参与教师围绕主题,充分准备,并结合自身实际,有理有据的阐述;注重形成的共识性教学策略的具体性及与常态课和下次校本教研的结合等。

三、加强应用,拓展渠道(效益和手段的关系)

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建设,认真完善、落实《××县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要求》,不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视频教学互动与研修系统”,强化网上教研,与常态教研互为补充,直面教师,互动交流,共同成长,为教学改革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各校要明确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切实把信息设备及资源管好、用好,有效的服务教育教学。

四、规范课程,凸显特色(课程与特色的关系)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丰富学校特色建设内涵。

各校要牢固树立“课程底线”意识,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要把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纳入学校特色化建设的进程。

五、增强效能,提升素质(素质与效能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