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的学习(课堂PPT)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学习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学习ppt课件
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非连续技能: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
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 对短暂(一般少于5秒)。
14
(二)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封闭技能: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
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时的技能。 开放技能:当一种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环
境提供的信息而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 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时,这种技能就叫开 放技能。
10
(二)技能与习惯的关系 1、相同点 二者都是自动化的动作系统 2、区别 (1)习惯是实现某种行动的需要; 技能仅仅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方式,不一定与人的需要联
系在一起。 (2)习惯可以在无意中,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 技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的。 (3)习惯有好坏之分; 技能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但无好坏之分。
32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技能?有何特点? 2、技能与知识、习惯的关系如何? 3、练习在技能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请说
明之,根据你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有效 提高练习的效率。 4、结合自己的感受,说明心智技能形成的 过程。
33
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内部 控制条件。
26
(三)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
1、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 (1)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
活动程序); (2)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
得到清晰的反映。
27
2、对教师的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
第六章 技能的学习
1
本章内容
一、技能的概述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2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一、技能的概念 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习得的合乎一定规
则程序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行为方式。

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习得与保持
• • • • • • • • • • • • • • • • 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 一、习惯论(强调行为) 二、认知观 1、闭环理论(亚当斯,反馈) 2、开环理论(施密特,图式) 3、生态观 动作技能形成阶段 菲茨和波斯纳三阶段模型 1、认知阶段 2、联系形成阶段 3、自动化阶段 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 • • • • • • 一、有效的指导与示范 1、指导与发现的比较 2、指导内容的影响 3、指导的方法 4、示范在动作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示范动作必须慢速进行 二、练习 三、反馈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 • • • • • • • • 练习: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两种指标分析所需掌握技能进程: 1、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时间 2、完成这项动作时所出现的错误的数量 反馈:运动之中或运动之后接到的运动产生的信息,叫做运动产生的反馈 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作用: 1、反馈的信息功能 2、反馈与学生觉错能力的形成 3、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作技能
• • • • • • • • • • • • • • •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为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 活动方式。 动作技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能力 动作技能分类: 根据动作是否连贯:连续性动作、非连续性动作 根据动作技能所参与的肌肉群性质分:精细动作技能、粗大动作技能 根据动作技能对环境条件依赖程度分:开放性动作技能、闭锁性动作技能 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是否使用工具分:工具性动作技能、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熟练操作:达到较快速度、较高精确性、连贯的操作或动作称为熟练操作 技能获得的标志:熟练操作 操作熟练的特征: 1、立

第八章_动作技能学习

第八章_动作技能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伍尔福克(A.E.Woolfolk)把动作技能 看作是“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运动的知识 和进行那些运动的能力。”
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 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 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动作。”
二、动作技能的特征
后天习得的 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动作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 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动化和完善
区组练习:在进行另一项任务的练习前,先完成一 项任务的N次练习。在进行第三项任务的练习前,先 完成第二项任务的N次练习,……直到所有任务都练 习完。
随机练习:一项任务的一次练习后,紧接着进行任 务B的一次练习,接着任务C的一次练习,……直到X 项任务的N次练习都完成为止。且一项任务的练习结 束后,接下来练习哪项任务是随机确定的。
动作技能学习受已有运动技能影响:
已有运动技能与将要学习的技能的关系有时为 从属关系,有时为并列关系
从属关系:已有技能表现为是现在要学习的技能 的局部技能
并列关系:已有动作技能表现为是目前将要学习 的技能的同位技能
先前学习的技能也会干扰后面学习的技能
二、外因
(一)言语指导 作用:
可提供运动本身有用的和重要的信息 可强调识别自己错误的方法 告诉学习者不要干什么 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有一个持久的定向效应
分散练习:用较长的休息时段将练习时 段分隔开。
练习分布对连续动作技能的影响:练习 分布与总练习时间存在权衡关系
练习分布对离散动作技能的影响:无明 确回答
训练期间,分散练习每次练习学到的最多,但 完成练习的总时间也最多;集中练习每次练习 的收益递减,但完成练习的总时间最少。
对危险任务来说,集中练习会增加练习者受伤 的风险

第六节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六节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六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六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
• 一、动作技能学习概论 • 1、概念:
•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能力。在学生的学习 中,动作技能的学习往往与认知学习交织 在一起。它不是简单的外显反应,而是受 内部心理过程控制的,故称为“心理运动 技能”。
• 动作技能本质上必须体现为按一定的关系 组织起来的成套实际动作,是动作的连锁 化。
• 动作技能的保持比知识的保持更牢固,越是复杂的 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长;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 保持的时间越短。
• 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原因: • 第一、 动作技能是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获得的。 • 第二、动作技能有序性、连续性。 • 第三、动作技能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的低级中枢,
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它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 迹的能量
• (2)高原期现象: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 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 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 (4)练习成绩相对稳定的现象
• (5)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 合理地组织好练习 • (1)要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 (2)要进行适度的“过度练习” • 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过度学习程度为150%时效
果最好 ,技能的过度学习中 ,保险的次数为100 %,即再增加原初学习程度的一倍达到最佳。 • (3)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集中练习和分散 练习 • (4)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整体练习和部 分练习 ,模拟练习、心理练习与实际练习 • (5)要及时反馈
• 5、动作技能的保持规律
• (一)动作技能的保持ຫໍສະໝຸດ • 4、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 言语指导和示范
• 练习----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部分练习与整体练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课件

《动作技能的学习》课件

1
高水平阶段
2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动作
技能,需要不断地提高技能的准确性握基本的动作 技能,并且理解动作的基本要素。
自主掌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已经能够自主地运用 动作技能,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境和要求。
动作技能学习的方法
模仿法
通过观察和模仿优秀的榜样, 学习者可以快速地掌握动作技 能。
结束语
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只要用心练习,一定能够达到优秀水平。
《动作技能的学习》PPT 课件
介绍动作技能学习的课件,包括动作技能的定义和特点,学习阶段和方法, 注意事项以及巩固与提高。
什么是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定义
动作技能是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并能够运用的各种身体动作。
动作技能的特点
动作技能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动作要素,需要通过练习和反馈不断提高。
动作技能的学习阶段
分解-组合法
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为简单的部 分,并逐步组合起来,有助于 学习者逐步掌握整个动作。
反馈法
及时获得他人或教练的反馈和 指导,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 提高技能。
动作技能学习的注意事项
1 适度练习
过度和不足的练习都会影 响学习效果,适度的练习 是学习动作技能的关键。
2 清晰目标
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想要 达到的目标,以便有针对 性地进行练习和提高。
3 环境创设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 件,有利于学习者的动作 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动作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1
动作细节掌握
2
注意细节对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至关
重要,学习者需要仔细细化动作的每个
细节。
3
反复练习
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可以巩固已掌握 的动作技能,并提高技能的熟练性。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研究将关注如何利用 技术辅助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 工智能等,提高动作技能学习的效果,为教 育和学习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方法。
动作技能学习的跨文化研究
总结词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动作技能学习的异同
详细描述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动作 技能学习的异同,探究文化因素对动作技能 学习的影响,为跨文化教育和学习提供理论
任务分析与目标设定
总结词
任务分析是将复杂动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技能的过程,目标设定则是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详细描述
任务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动作技能的结构和要求,从而更好地掌握每个子技能。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 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馈,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每个子技能,最终实现整体动作技 能与反馈
教师需密切观察学生的学 习过程,及时发现和指出 错误,并提供针对性的反 馈和建议。
示范与模仿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 动作,让学生模仿并反复 练习,以纠正错误。
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需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 作技能。
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特点
动作技能具有外显性、客观性、 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习得性等 特点。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与阶段
泛化阶段
学习者初步掌握动作技 能,但动作不准确、不 协调,多余动作较多。
分化阶段
学习者逐渐消除多余动 作,能够比较准确地完
成动作。
巩固阶段
学习者完全掌握动作技 能,能够熟练、准确地
完成动作。
自动化阶段
学习者完全自动化地完 成动作技能,无需意识
激励与评价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课堂PPT)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课堂PPT)

铅球、铁饼、篮 球的罚球、标枪 、面对墙壁打网 球
足球射门与防守 、排球的接球、
篮球的投篮
熟练操作的特征
立即反应代替了 笨拙的尝试
在不利的条件下 能维持正常操作 水平
利用微弱的线索
特征
错误被排除在发 生之前
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 锁,受内部程序控制
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
• P405 费茨(T.M.Fitts)和波斯纳(M.I.Posner)概括了 较为成熟的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把动作技 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示范后独立操作简 示范后独立操作复
•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言语指导可以有效地促进执行性 子程序的习得。
• 言语指导可影响学习者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标准或目标的认 识并影响其最终习得的动作技能表现。
示范
• 练习前要让学习者充分观察示范。示范可由教师、同伴示 范,也可用录像、照片等来示范。
• 示范通常是由榜样来进行。有两种类型的榜样:专家榜样 、学习榜样。
• 两种测量[表现performance] 相对持久的变化: 保持测验 迁移测验
动作技能的学习条件
内部条件
• 两种学习任务: 局部技能:一套完整的动作技能可以分解成同时或按先后次序出现
的局部技能 执行性子程序:将局部技能综合起来的规则,被费茨和波斯纳称为
“执行性子程序” • 许多研究涉及动作技能的练习是先从局部开始还是先从整体开始的问
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动作 方式 ,表现为骨骼肌的活动
按广义知识观,动作技能 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按照 一套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 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精细的肌肉控制是动作技 能的重要特征。
智慧技能(智力技能、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的学习PPT课件

动作技能的学习PPT课件
现与每次练习后都呈现,是否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
2021/4/14
14
练习——判断
1.按加涅的看法,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是两类不同的习 得的能力, 区分这两类能力的主要依据是作业中是否 包含复杂的认知成分。
2.像踢足球这样的体育活动,既需要连续的运动技能, 也需要不连续的运动技能。
3.心理学家假定,通过练习,人脑可以贮存完成复杂技 能的程序并向肌肉发出一系列执行动作的指令,这一假 设可以解释熟练操作的自动化。
2、能利用微弱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局部动作综合成大 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2021/4/14
6
(二)动作技能的保持
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原因: 第一,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
一般来说,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 第二,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
一长串的动作系列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固定下来, 整套动作序列能依准确的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
2021/4/14
5
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即动作已 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 作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
(一)熟练动作的主要特征:
1、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动化。(立即反应代替 了笨拙的尝试 )
练习的时间分配对不同种类的动作技能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多种情境下练习:随机练习与区组练习 问题2:哪种练习形式,练习的效率好?
区组练习在动作技能的习得阶段有积极作用,但在保持和迁 移阶段则不如随机练习。换言之,随机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学 习要比区组练习产生更持久的影响。这被称为“情境干扰 效应”。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ppt课件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ppt课件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5
1—2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 练习方法:新生儿每天练习2—3遍,每遍重复2-3次。 每次中间间隔一分钟左右,让婴儿稍作休息。
• 训练效果:锻炼婴儿背脊部的力量及对身体的控制能 力;增加腹部压力,促进肠胃成熟和大便通畅;让头 部的自如控制提前出现,也可以坐姿挺拔、预防驼背。
• 注意事项: 1、做操时两手距离不要过窄,过窄就达不到锻炼的目 的 2、不要裹着被子做操,这样产生不了对身体的刺激 3、观察婴儿的身体和情绪变化,有不适状况要尽快停 止 4、离床要近一些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11
5-6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一、大动作 1、练习独坐
• 训练方法:6个月的宝宝基本已经会自己独坐 了,在此之前,妈妈可以给宝宝垫个被子靠着, 也可以让宝宝靠坐在妈妈的腿上,逐步地过渡 到独坐。
• 训练时间:可以有时间就练习,时间可由短到 长增加。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12
5-6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22
9-10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2、扶物站起
• 训练方法:将宝宝放在墙边、床头或沙发边上,让宝 宝坐在地上,妈妈拿玩具在他头顶逗引他来抓,吸引 宝宝扶着墙边或床边站起来。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23
9-10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二、精细动作 1、拉线取物
• 训练方法:用绳子系好玩具,将绳子放在宝宝 手边,训练宝宝通过拉线取得玩具。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9
3—4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2、翻身练习 • 训练方法:宝宝仰卧,然后爸爸妈妈可分别站在宝宝
两侧,用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训练宝 宝从仰卧翻至侧卧位。如果宝宝自己翻身还有困难, 也可以在宝宝平躺的情况下,妈妈用一只手撑着宝宝 的肩膀,慢慢将他的肩膀抬高,帮宝宝做翻身的动作。 • 训练时间:每天可多次练习,等宝宝累了就可以停止。

动作学习与控制ppt课件

动作学习与控制ppt课件
生理学和行为学机制。 动作发展:指人的技能动作表现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菲滋定律:关于控制有目的的快速动作的动作定律,指出
动作时间与动作难度呈线形关系 闭环控制:一种使用反馈,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过程来保
持理想的目标状态的控制方式,被人用来控制慢速的随意 动作。
重要术语
开环控制:采用有中枢神经系统决定的,预先组织 好的指令传达到受动器系统的一种动作控制形式, 这种形式没有反馈调节,用于控制快速的分立动 作。
动作技能的特征
从动作的目的、组成和获得形式来分析,动作技 能有三个基本特征:
具有专门的目的 由身体或肢体的随意动作组成 技能的获得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动作学习与经验。
高水平动作技能的特征是: 达成目标的最大确定性 最小的能量和精力消耗 最短的动作时间
动作结构(动作组成)
明晰动作结构能提高学习者的对动作的认知能 力,加快对动作技术的认识与掌握。
动作结构
明白影响动作结构的各种因素,能有针对性地 完善与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快速提高运动 成绩。对高水平运动员动作技术结构的诊断与 分析是完善技术,挖掘运动潜力的最有效方法, 也是最快捷的途径。
动作结构研究有助于技术动作优化与动作创新, 动作的创新就是依据不同目的将不同的单一动 作按一定的关系组合起来,使其具有某种功能 或达到某种效果,技术动作的优化就是将这种 相互关系合理化,效益最大化。
动作学习与表现的阶段 (一)认知阶段(获得动作概念、基本协调
方式) (二)联系阶段(修正和调整动作细节、联
系动作方式与动作环境和动作任务) (三)自动阶段(追求目标的最大稳定性、
最小的能量消耗、最短的时间
动作技能学习阶段模式
认知阶段
联系阶段
自动阶段

第六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孙燕)

第六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孙燕)


5
Company Logo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根据动作的精确性—— (一)根据动作的精确性
粗大动作技能(gross skill): 粗大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 在较大空间内进行并要求做大幅度动作,运用大肌肉, 在较大空间内进行并要求做大幅度动作,运用大肌肉, 且常要求整个身体的参与。如跑步、游泳。 且常要求整个身体的参与。如跑步、游泳。 精细动作技能(fine skill): 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 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如打字、 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如打字、 刺绣、弹钢琴。 刺绣、弹钢琴。

8
Company Logo
(四)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
徒手型动作技能: 徒手型动作技能: 操作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 操作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即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 来完成。如自由体操、太极拳。 来完成。如自由体操、太极拳。 器械型动作技能: 器械型动作技能: 通过操作一定的器械来进行,如打字、驾驶。 通过操作一定的器械来进行,如打字、驾驶。

11
Company Logo
(三)信息加工模式
蔡斯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分析了动作技能的结构。 蔡斯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分析了动作技能的结构。动作技 能是由感受器系统、 能是由感受器系统、中枢加工系统和效应器系统构成的 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 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
2 Company Logo
Contents 内容提要
1 2 3
动作技能的概述 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3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概述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三、动作技能的结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茨(T.M.Fitts)和波斯纳 (M.I.Posner)1964年提出的三阶段的观 点最具有代表性:
(一)认知阶段
(二)联系形成阶段
(三)自动化阶段
19
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
定向
模仿
整合
熟练
20
1、动作的定向
• 含义:
– 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 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 内容:
接不连贯, 顾此失彼,产生多余动作
– 动作控制——主要依靠视觉控制 – 动作效能——效能低,时间长,体力精力消耗大
22
3、操作的整合
• 含义:
–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 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 特点:
– 动作品质——有一定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 – 动作结构——动作成分趋于协调、连贯,动作干
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 过程。 ③活动的要求不同
运动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 的联接。
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6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 动作技能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1. 动作的精确性 2. 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性 3. 环境的稳定性
7
(一)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 (二)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三)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 (四)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13
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按操作对象划分
• 徒手型操作技能(非工具性):动作不操纵任 何东西,仅仅表现为机体的一系列骨骼肌肉的 运动。
• 器械型操作技能(工具性):动作是要操纵一 定的器具、工具或机械。
15
三、熟练操作的特征
• 含义: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 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了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
本章要点:
• 1.动作技能的性质 • 2.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条件 • 3.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2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 加涅:动作技能是指以流畅、合乎规 则和时间上精确为特征的协调肌肉运 动的能力,它实际上包括两个成分:
• 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 • 二是因练习和反馈而逐渐变的精确和连贯的实际
• 特点:
– 动作品质——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 – 动作结构——动作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 – 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强,不需要视觉控制 – 动作效能——体力精力消耗降至最低
17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18
•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与习得标志 (一)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指通过练习逐渐掌握 某种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
肌肉运动 • 也叫做知觉-动作技能或心因动作技能——与感知
觉、大脑有关
3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 作以完善的、合理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 方式。
• 动作技能的构成包括三种成分: 1. 动作或动作组 2. 体能 3. 认知能力
如骑车、弹琴和打字等。
4
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区别:
①活动的对象不同
运动技能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 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可以 被感知的。
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体 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 相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
②活动的结构不同 运动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所以其动作结构必
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因而可以高
协调 – 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强,不需要视觉控制 – 动作效能——体力精力消耗降至最低
24
冯忠良:动作技能的形成
阶段
含义
学习者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
定向 动作程序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
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特点
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和掌握 操作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学会观察、 掌握原理
模仿
操作模仿就是学习者通过观察, 动作缓慢;正确性、稳定性较差; 对示范的动作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动作要素相互干扰、不协调、不连 仿效。定向映象实际动作表现 贯、较多多余动作;视觉控制占绝
扰减少, 多余动作减少
– 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 动作效能——效能有所提高,消耗的体力精力减

23
4、操作的熟练
• 含义:
– 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 性,动作的执行达到了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
• 特点:
– 动作品质——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 – 动作结构——动作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
– 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 – 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有关信息。
• 特点:
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和掌握操作活动的程序性知 识。学会观察、掌握原理
21
2、动作的模仿
• 含义:
– 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 特点:
– 动作品质——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 动作结构——动作成分协调性差、互相干扰、衔
8
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
按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的强度划分:
• 精细技能:往往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 要求动作精巧、协调,主要由小肌肉的运动来 实现。
• 粗大技能:需要的活动空间大,动作幅度较大, 运用大肌肉群,而且经常要求全身肌肉的参与。
9
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 按是否连贯划分: • 连续技能:是以连续、不问断的方式来完成一
系列动作。 • 非连续技能: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
完成这种技能需要的时问相对短暂,动作以非 周期式的形式完成,各环节之问无重复
11
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
• 按技能与环境的关系划分: • 封闭技能:是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
信息来提供反馈、调节动作,受外界环境的信息影响 较小。 • 开放技能:主要靠感知外界环境提供的信息来反馈、 调节动作,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 因素。外界信息变化快.因此要求人具有对信息变化 的预见能力和处理信息变化的能力
对优势
整合
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成分依据 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固定下来,成为定型的一体化 易受外界影响;干扰减少、在衔接 处会出现停顿;视觉控制让位于动 觉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