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046a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6.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材以时间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初步认识,对于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其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件为例,深入剖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发起者、时间、地点等信息,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如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的目标和举措。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培养了人才等,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
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708089c02768e9951e738f1.png)
第4课洋务运动一、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严重威胁了晚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了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近代化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
因此本节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中要突出洋务派为实现强国之梦而进行的努力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运动本身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今日改革开放之借鉴。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下《洋务运动》的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让学生找出洋务派为达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有哪些,发展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2、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总结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就是为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出发点注定了他的局限性,发展学生的唯物史观3、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鼓励学生要去探索,勇于尝试,树立坚强的民族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前后历时30多年,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评价(洋务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三、教法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的成就,教师指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17b0159eef8c75fbfb3c5.png)
《洋务运动》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本课作为近代化的开端,什么是近代化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了解。
对于本课的内容,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也是个难点。
但是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本课采取探究式,同时注重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近代史其地位却举足轻重,这不仅因为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更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
不了解它,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
学习好本节,至为关键。
本课分为三部分: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全面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目的及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了洋务运动。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目标2:阅读课本,记住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目的、主张、时间、口号?(重点)目标3:阅读课本,列举出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民用工业有哪些?(重点)目标4:通过小组辩论,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阅读材料及结合教材,分析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认识到洋务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点)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前两课的学习,使我们看到了侵略者的贪婪,也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求荣,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洋务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c8ab8582f60ddccdb38a052.png)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场自救运动有哪些内容?结果如何?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
这些官员被称为。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先后创办了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比如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三支海军。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b0961437763231126edb1192.png)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掌握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史料分析,提高能力;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思辨探究,激励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的失败了。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导语:作为生活在辽宁大连的孩子,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响亮名号——辽宁舰,它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不仅如此,就在前几天,也就是2018年的5月18日,我国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成功返回大连造船厂码头。
两艘航空母舰,它们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见证了中国军事与科技的进步与飞跃!然而,遥想当年,中国近代史,当敌人的坚船利炮强制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战败、赔款、割地、丧权辱国……幸运的是,中国人从此开眼看世界,也开始探寻救国的出路,随着对西方军事、经济、技术的学习,中国拥有了新式武器,拥有了军舰、建成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而中国的命运是否就此改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漫长的探索之旅的第一步——洋务运动。
师生共学:首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一,从时间看背景部分。
学生白板书写,表达。
背景,教师指出,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想探索救国的出路是很艰难的,但是也是意义重大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迈出探索步伐的主要人物。
教师出示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都是什么身份?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
被成为洋务派。
同学们结合两段材料,分析,以下两个观点,哪个属于洋务派的主张?材料一: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材料二: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顽固派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3167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e.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把握洋务运动的时刻、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判等历史基础知识。
2.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要紧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判。
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新闻导入) 2021年4月6日,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开展海上航行补给,完成补给后编队连续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航渡。
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妄图,并为之苦苦求索。
中国近代海军筹建从哪一事件开始? 当时筹建了哪三支海军,建立海军的背景是如何样的?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导入2(温故式导入) 中国在抗击列强战争中的接连失利,使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风东渐已势不可挡。
中国面临着既要抗击西方入侵又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既要保卫自己又要改造自己的历史课题,洋务运动确实是探求解决这一课题的一次努力。
中国是否就此强大了呢?它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探究板块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分组讨论: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什么缘故进行洋务运动?答案:“洋务”是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爱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过渡语: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板块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阻碍?(2)洋务派什么缘故要创办民用企业?答案:(1)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等,而且将外国机器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此显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这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存,外无市场联系,缺乏进展的动力。
它采纳封建衙门式的治理,因此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连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899ae72ca2161479171128e6.png)
中国历史(2017年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2011版)】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问题预设,组织学生对文本、图片、视频、微课、人教数字校园等资源的解读,在感知、积累、理解的过程中,初步掌握阅读、观察、理解、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强化知识的学习。
(2)以搜集乡土素材的展示为基点,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全面了解洋务运动。
(3)通过提供多种材料,引发学生互动讨论,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洋务运动,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洋务派突破传统,寻求富强道路的探索历程,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感悟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环节】导入:张之洞在武汉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张公堤、张之洞路、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一、通读全课文,填空并呈现: 1、三个一:①一个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 ,强兵富国,维护和巩固 的统治; ②一个派别: ; ③一段时间:19世纪 年代至 年代。
2、二个口号:前期“ ”,后期“ ” ; 3、三支海军: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 、 、 三支海军; 4、四项内容:创办近代 、 、培养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 5、五位代表人物:在中央是 ,在地方主要是 、、和 等人。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知识重构:洋务运动探究㈠观看视频和历史小短剧并结合所学,议一议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答:。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导学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08d85674e45c3b3567ec8bf3.png)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28——3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冲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两次鸦片战争使清王朝在政治、经济上元气大伤。
为了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对人民革命的镇压,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次颇有声势的运动——洋务运动爆发了。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中比较开明的洋务派做的一场“强国梦”,“好梦”就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破灭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如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观看影视片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看视频、阅读课文、探究问题,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地位及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打破原有的封建统治,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视频,然后由教师总结并提出设问:同学们刚才所看到的视频是关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运动的情况,那么洋务派指哪些人呢?洋务运动指什么运动呢?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它的结果如何?又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洋务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d8ae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0.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导学【单元线索建构】【核心素养透视】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1.补充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洋务派为何首先兴办军事工业?材料五: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置器为先。
——《筹办夷务始末》材料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急……中国欲自强之道,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结论:一是认为发展军事力量见效最快,能够很快实现自强的目的;二是自认为清朝仅仅在军事上落后,其他方面远胜于西方。
2.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表格,汇总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分别进行探究、交流、讲解:(1)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①结合教材及史料,让学生理解后期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辅助军事工业,以求富反哺自强,为军事工业提供燃料、运输、原料、资金等支持。
②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思考: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结论:特点:为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多为通商口岸,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较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③巧记洋务派创办的三大军事工业和四大民用工业。
(2)兴办近代教育①展示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②重点介绍京师同文馆。
③介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的情况。
(3)海防与塞防——建立新式海陆军①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19世纪70年代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势严峻。
②通过介绍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塞防与海防之争,穿插介绍创办新式海陆军的具体概况。
板块三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评价洋务运动1.教师讲述洋务运动的结果: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2.展示史料,让学生归纳思考洋务运动难以摆脱破产厄运的原因有哪些?结论:外国势力的挤压;清政府内部腐败;洋务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变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历史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导学案
![历史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43a040066f5335a8121dd.png)
八年上学期历史教学案八年班姓名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认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认落后、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摆脱落后的可能。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洋务运动兴起(1)洋务运动兴起背景?(“洋务派”出现、主张、目的) (2)它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时间、口号?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近代军事工业开始时间、口号、主要企业?(2)兴办教育的措施?(3)开办近代民用企业开始时间、口号、目的、重要企业?3、建立新式海陆军(1)建立新式陆军时间、方式、影响?(2)筹建新式海军时间、规模、设立专门机构?(3)洋务运动评价(历史地位、作用、结果)?(二)、问题探究: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三)、拓展延伸: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四)、知识梳理:略(五)、目标检测1.洋务运动的前期,提出的口号是()A 师夷长技以自夷B 发展经济C 自强D求富2.下列事件中,第一次的近代化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甲午中日战争3. 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A 、轮船招商局B、安庆内军械所C、福州船政局D 、江南制造总局4.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清楚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bd93d3b3567ec102d8a67.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
2.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能对洋务运动作出正确评价。
3.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作用等。
二、自主预习1.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等人为代表。
2.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
3.到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规模最大。
4.1885年,清政府成立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建立行省。
三、合作探究1.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哪些措施?2.洋务派在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与七年级学习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相比,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四、随堂演练1.把李鸿章看成时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
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A.开办福州船政局 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建立大生纱厂2.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3.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4.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 创办轮船招商局C.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D. 设立京师大学堂5.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36e5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f.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给出洋务运动相关人物的图片,培养学生识读图片、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表格列举洋务企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3、家国观念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先驱者,有人骂他是鬼子六,还有人称赞他是贤王。
同学们猜猜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訢。
他曾主持签订了北京条约,也曾与慈禧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政权,获得了议政王的头衔。
他还领导了晚清时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为什么他会有这些不同的称呼?哪一个称呼更贴近真实的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洋务运动的台前幕后,感受晚清历史的风云变迁。
二、新课讲授奕訢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时代。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而持续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因变而变,改变是大势所趋。
奕訢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留守北京期间,与外夷谈判的过程中,意识到采取新步骤的必要性。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他们所推崇的新政被称为洋务运动。
(一)兴起——洋务运动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20页到21页的内容,梳理洋务运动的基本信息,完成表格的填写。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e44c81f99ec3d5bbfd0a748d.png)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三个图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根据三幅图片讲述: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
3、释题。
《洋务运动》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是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二、学习新课1、组织学生欣赏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视频。
2、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自学卡。
(1)什么是洋务派。
(2)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物、目的、性质、结果、标志)。
(3)洋务运动的内容。
(表见后面)3、检查自学效果。
(幻灯片出示)最近网上流传一本新编历史剧《洋务运动》,请根据教材知识,判断下列剧情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有错误,指出错在何处。
剧情1:在乾清宫,慈禧召集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倭仁等大臣商讨国事,李鸿章提出要修铁路,遭到张之洞的坚决反对,张之洞说:“电线铁路,冶铁织布,变华为夷,鄙见迂疏,期期以为不可。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b9c6ec6bd97f192379e9ad.png)
第4课洋务运动课题:第4课洋务运动总课时___1_____ 第_1__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和作用。
2.知道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在洋务运动中的活动;记住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3.明确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任务与问题方法与要求暴露区【自主学习】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洋务派: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强兵富国,维护。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2、代表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等人为代表。
3、时间、口号: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军事工业(1)口号:“自强”(2)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3)兴办教育: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民用企业(1)口号:“求富”。
(2)代表: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新式军队: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创办近代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規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和三支海军,其中以规模最大°。
1885年,清政府成立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3、收复新疆:为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他采取“先北后1、请同学们依据教材,试着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小组长检查。
2、把预习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在右边的暴露区内写出来,并与同组同学交流,看看能否在同学中解决。
南,”的策略,成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d30e2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清朝晚期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洋务运动。
教材从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来龙去脉,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洋务运动的发展脉络,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掌握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相关资料和案例。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展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评价洋务运动的成败。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随教学过程进行)板书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1958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c.p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清朝晚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课件:洋务运动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获奖教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获奖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4627480aeefdc8d376ee3244.png)
第四课《洋务运动》导学工具单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给出的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通过阅读相关内容,掌握其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知识。
2.结合史料评价洋务运动,学会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3.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体悟洋务派的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预学导学】
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教师精讲】
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堂研讨】
洋务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达标检测】
1、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奕䜣④曾国藩⑤李鸿章⑥左宗棠⑦张之洞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
2、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
场自救运动。
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3.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4.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拓展延伸】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上第二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教案
![部编版八上第二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b192d81ed9ad51f11df243.png)
《洋务运动》教案一、课标要求:课程内容: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活动建议: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结果及内容,使学生客观认识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派的艰难探索历程,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时间、人物、目的、口号、内容等。
四、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五、教学方法:指导点拨、归纳总结、讲解法六、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历史事件七、教学过程:1、对比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四幅图片,左边的两幅图片和右边的两幅图片有何不同?右边的图片比左边的图片先进。
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面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洋务运动。
明标:能够说出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人物、口号、内容。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通过学习洋务派的艰难探索历程,树立高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抛出问题(变化原因),引出学习主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趣。
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自主学习敢为人先【教师设问】:学习洋务运动,我们要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
哪位同学帮助咱们复习一下在1840-1842、1856-1860、1853-1864这三个时间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过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2017年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2011版)】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问题预设,组织学生对文本、图片、视频、微课、人教数字校园等资源的解读,在感知、积累、理解的过程中,初步掌握阅读、观察、理解、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强化知识的学习。
(2)以搜集乡土素材的展示为基点,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全面了解洋务运动。
(3)通过提供多种材料,引发学生互动讨论,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洋务运动,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洋务派突破传统,寻求富强道路的探索历程,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感悟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环节】
导入:张之洞在武汉
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张公堤、张之洞路、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一、通读全课文,填空并呈现: 1、三个一:①一个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 ,强兵富国,维护和巩固 的统治; ②一个派别: ; ③一段时间:19世纪 年代至 年代。
2、二个口号:前期“ ”,后期“ ” ; 3、三支海军: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 、 、 三支海军; 4、四项内容:创办近代 、 、培养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 5、五位代表人物:在中央是 ,在地方主要是 、
、
和 等人。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
知
识
重
构:
洋
务
运
动
探究㈠观看视频和历史小短剧并结合所学,议一议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
品老师做的微课:《张之洞,武汉人不会忘记》
补充材料:李鸿章的洋务生涯。
探究㈢阅读下列补充材料,结合课文所学试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材料二: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
材料三:毛泽东对张之洞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问题1、材料一中“办了一辈子的事”指李鸿章进行的(事件)。
问题2、洋务运动有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现了这场运动的客观进步性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技,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
三、拓展:
1、中外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比较
2、古为今用:
结合实际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借鉴和启示?
四、本课总结:
利用人教数字校园平台,展示本课的电子课本、思维导图和课堂总结、巩固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