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与进展
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
![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f5289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2.png)
01
根据症状和体征,初步 判断是否为哮喘。
03
对于疑似哮喘的患儿, 建议进行支气管舒张试 验或激发试验,以明确
诊断。
05
进行体格检查,注意肺 部听诊有无哮鸣音。
02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痰液检查 、肺功能检查等,以协
助诊断。
04
鉴别诊断
喘息性支气管炎
多见于3岁以下的患儿,喘息症状 多于2岁后缓解,但反复发作的喘
经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明咳嗽、气喘症状明显缓解 ,过敏原检测显示尘螨特异性IgE水平降低。
病例二
小红接受紧急治疗,包括氧疗、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症状迅 速缓解。
患者随访与预后评估
病例一
随访1年,小明哮喘控制良好,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检查正常 。
病例二
随访3个月,小红症状稳定,未再出现急性发作,家长接受哮 喘教育,掌握哮喘管理技能。
作为基础治疗药物,用于控制 哮喘症状和预防哮喘发作。
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
用于快速缓解哮喘症状,如沙 丁胺醇。
白三烯调节剂
用于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 能。
抗过敏药物
如抗组胺药,用于缓解由过敏 引起的哮喘症状。
环境控制
01
02
03
04
避免过敏原
减少室内过敏原暴露,如尘螨 、霉菌等。
控制室外过敏原
减少室外过敏原的吸入,如花 粉、烟尘等。
治疗策略
新版指南提出了更为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根据患儿的病情 严重程度、过敏状态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 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长期管理和监测
新版指南强调了长期管理和监测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性, 要求定期评估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实现哮喘的有效控制。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dc416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6.png)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概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为特点。
发病以秋冬气候改变时为多见,属于中医学的“哮证”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
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
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
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B2受体激动剂I[如沙丁胺醇(SaIbUtanIo1)]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2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上2周后,FEVI增加2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听课笔记)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听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13c122e580216fc700afdd7.png)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听课笔记)PARCTALL共识报告中对儿童哮喘的诊断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1.喘息的自然病史(Natural history):鉴于小儿(生后1年内)喘息(wheezing)的发病率很高,约有50%的3岁以下婴幼儿至少发生过一次喘息,而60%的喘息是暂时性的。
喘息于学龄期即停止,并未发展为哮喘。
因此,儿科医生要高度注意区分5岁以下儿童不同的喘息自然病史及类型。
PARCTALL中,将喘息分为4种类型:(1)暂时性喘息(Transient wheezing);(2)非过敏性喘息(Nonatopic wheezing);(3)持续性哮喘(Persistent asthma);(4)严重的间歇性哮喘(Severe intermittent wheezing)。
暂时性喘息指喘息多于2-3岁内发生,3岁后喘息消失。
该类喘息多由于早产和父母吸烟导致小儿肺的发育有延迟所致,随年龄增长肺发育逐渐成熟,喘息亦逐渐消失。
非过敏性喘息指喘息主要由病毒感染诱发,学龄期后趋于缓解。
该喘息类型也称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2岁内儿童,主要与RSV感染有关,2岁以上儿童,往往与其它病毒感染有关;本人无过敏症,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虽然在学龄前儿童喘息症状较为常见,但通常是暂时性的,约60%的喘息儿童在学龄期喘息停止。
持续性哮喘是指最终能发展为哮喘的喘息。
该喘息类型也称迟发性喘息/哮喘或IgE相关性喘息。
该类喘息患儿的特点是①有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或IgE增高;②在婴幼儿期对食物特异性IgE敏感,随后对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敏感;③在3岁前对吸入性过敏原敏感,尤其对室内常年性过敏原的高水平暴露尤为敏感;④父母有哮喘病史。
该类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
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
![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1cc98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5.png)
通常基于以下症状
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 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⑴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⑵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 容积(FEV1)增加12%以上,且FEV1增 加绝对值>200ml ⑶ 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 率≥20%。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咳嗽。
0
0
以往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层2)患者首次达到良好控制的周数
使用舒利迭®ACD使患者更早实现哮喘控制
使用舒利迭®ACD使患者应用较小剂量激素即可 达到哮喘控制
0
第1阶段获得良好控制的 患者百分比
未使用激素 (层1)
低剂量 ICS (层2)
中等剂量 ICS (层3)
80%的患者达到指南定义的哮喘良好控制
吸入 2 激动剂前
Volume (L)
(或FEV1增加 绝对值>200ml)
时间 (秒)
01
02
03
04
05
哮喘诊断-肺功能的可逆性实验
哮喘评价- 肺功能指标 (使用峰流速仪)
FEV1 - % 预计值
PEFR- 晨间和晚间值及变异率
诊断哮喘-其它指标
血嗜酸细胞计数 血清 IgE
一般不用来诊断
皮肤过敏原实验 对发现过敏原很有帮助 RAST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42
%
以上的患者从未进行过肺功能测试
45
活
动
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在门诊中的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在门诊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f5c1f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1.png)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在门诊中的研究进展摘要:近些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有研究提示门诊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不高,患儿长期得不到规范化的治疗和护理管理,会危及生命安全。
本文特综述儿童哮喘门诊的规范化治疗护理管理的进展,希望推动门诊治疗护理的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儿童哮喘;门诊治疗;规范化治疗;护理管理;研究进展引言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近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2]。
国内外多个哮喘防治指南中明显指出:加强儿童的治疗管理,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因此推动儿童哮喘门诊的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是重中之重[3-4]。
本文特就儿童哮喘的门诊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进行综述,指导门诊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的推广。
1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现状相关研究表明,全球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人数在3亿以上,在某些地区和国家哮喘的发病率较为稳定或下降,但大部分地区哮喘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尤其是0~14岁的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提高[5-6]。
在我国,中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了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201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已从2000年的1.97%提升到3.02%,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且在儿童哮喘中,以典型哮喘最常见,少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哮喘的致敏原暴露明显增加,未来儿童的哮喘发病率会逐年提高,且哮喘患儿的负担也加重,需加强对哮喘患儿的治疗和护理管理的研究[7-8]。
2儿童哮喘门诊的规范化治疗和护理管理的现状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指南中指出:哮喘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获得或是保持症状控制、正常的活动水平、最少的急性发作次数、正常的肺功能和预防因哮喘发作造成的病死。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约有32%~64%的哮喘患儿无法达到上述目标,患儿的哮喘控制不良,而这又会增加哮喘发作次数,增加住院的概率和加重哮喘的严重程度[9-10]。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最新诊治规范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最新诊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b4ea7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3.png)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最新诊治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最新诊治规范。
该
规范是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旨在提供给医生和护理人
员在诊断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时的指导。
诊断标准
根据2024年版规范,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标准:- 患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
- 喘息发作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 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
- 肺功能检测显示可逆性气流受限
治疗策略
2024年版规范强调个体化治疗,并提供以下治疗策略:
1. 教育与自我管理:患者及其家人应接受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教育,研究自我管理技巧,如正确使用吸入药物和避免诱发因素。
2.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包
括控制性药物和急性发作时的缓解药物。
3. 长期控制治疗: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长效控
制药物,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
4. 环境控制:减少儿童接触到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室内空气
污染和宠物毛发。
5. 支持性治疗: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康复护理,帮助儿童恢复肺
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访与评估
规范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
和治疗效果。
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肺功能检测、药物依从性评
估和生活质量评估。
总结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最新诊治规范提供了基于最新研究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对于医生和护理人员来说,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更
好地管理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
以上是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最新诊治规范的概述。
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
![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1b21c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9.png)
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一、前言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我们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进行修订。
二、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尤其在夜间和(或)清晨加重。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后缓解或消失。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2. 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
(2)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3)昼夜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20%。
三、病情评估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临床表现、肺功能指标和过敏史等因素,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型。
四、治疗方案1. 急性发作期治疗(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给药,如沙丁胺醇。
(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给药,如福莫特罗。
(3)抗胆碱能药物:吸入给药,如异丙托溴铵。
(4)糖皮质激素:吸入给药,如布地奈德。
(5)必要时给予氧疗、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支持治疗。
2. 慢性持续期治疗(1)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给药,如福莫特罗。
(2)抗胆碱能药物:吸入给药,如异丙托溴铵。
(3)糖皮质激素:吸入给药,如布地奈德。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给药,如孟鲁司特。
(5)免疫调节剂: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6)教育患儿和家长,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随访与评估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指标、症状控制情况和药物副作用。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六、预防措施(1)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如烟草烟雾、尘螨、花粉等。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3)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4)教育患儿和家长,加强个人防护。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方案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8c7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0.png)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方
案
背景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为了提供更好的诊治方案,制定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方案是必要的。
目标
本规范化诊治方案的目标是提供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确保独立决策。
简介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方案旨在为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明确的指导,以便更好地管理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
该方案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
- 鉴别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区别;
- 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如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和儿
童哮喘控制指数(C-AI)。
2. 治疗
-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儿童的症状和病情;
- 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包括长效β2-激动剂和吸入型类固醇等;
- 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抗过敏药物。
3. 教育和自我管理
- 为患儿家长提供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教育,包括哮喘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 帮助患儿家长建立完善的自我管理计划,包括哮喘日记和急
救措施。
4. 随访和评估
- 定期随访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 根据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
2024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方案是一项旨在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通过采用简单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6fbff8bb84ae45c3a358cd5.png)
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1、症状(一)发作先兆及早期表现患儿受到变应原、冷空气或其他诱因的刺激时,往往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如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由于婴幼儿对痒的表达困难,往往仅表现为揉眼、搓鼻等。
进一步的表现为上腭痒、咽痒、干咳和呛咳。
这些症状通常在哮喘发作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二)典型发作时表现突然发作的喘息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特征,•儿童哮喘的喘息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有较大的差异。
患儿可出现高调喘鸣声,•不用听诊器或相隔一定距离即可听到。
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
许多患儿可伴有咳嗽,一般病初为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粘液样痰。
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
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
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浮肿、肺底中、小水泡音、肝脏肿大。
慢性哮喘患儿可见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叩诊呈鼓音等。
(三)缓解期的表现在缓解期,哮喘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对活动无影响,或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咽炎的症状。
少数患儿可有胸部不适,肺内哮鸣音或有或无。
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肺气肿等表现。
中医对发病症状的描述又名小儿吼病。
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
《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惟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
……哮者,其症似喘,但不如喘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
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俱有声音,甚至隔壁亦闻,以痰结喉间,与气相击,故出入有声,此为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
”哮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寒冷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
其病机与肺、脾、肾有关,《保婴撮要》指出:“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
”使肺失宣降所致。
由于肺气根于肾,如哮喘延久,肾气虚衰,并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症象。
发作时治以平喘降逆、宣肺化痰为主,用定喘汤、五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细辛、生姜)。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f99f0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9.png)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整版)哮喘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免疫和神经等方面。
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原、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病毒感染等。
在儿童中,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3.诊断标准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
根据指南,儿童哮喘的诊断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2)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二、常见疾病鉴别哮喘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时相似,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常见的需与哮喘鉴别的疾病包括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以确保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
三、诊断和监测指标评估哮喘的诊断和监测需要依靠客观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的指标包括峰流速、呼气峰流率、肺功能试验、气道炎症标志物等。
在评估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四、难治性和重症哮喘的诊治流程部分儿童哮喘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复杂或治疗效果不佳而被归为难治性或重症哮喘。
对于这类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包括确定诱因、加强药物治疗、应用生物制剂等。
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呼吸支持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五、哮喘分级治疗方案哮喘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分级标准包括GINA和NHLBI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和耐药性。
六、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是哮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医生应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应加强患儿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培养其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
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2b00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4.png)
GINA2006将5岁及5岁以下儿童的喘息分 为三类: 暂时性早期喘息 持续性早发喘息 晚发喘息(哮喘)
各种婴幼儿喘息的特点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06
暂时性早期喘息 好发于3岁前儿童,常与早产及父母吸烟有关 持续性早发喘息(3岁前) 有典型的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喘息反复发作 2岁前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岁后多为其它病毒感染 无明显的患者或家族过敏史 大多患儿的症状会持续至12岁
2005年
2006年
获得哮喘最佳控制---
良 好 控 制
完全控制
GOAL
哮喘治疗目标——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
哮喘控制
部分控制
未控制
2006 GINA:哮喘治疗目标
2006 GINA:哮喘治疗模式
以哮喘临床控制为目标的哮喘治疗模式
2006 GINA
治疗以达到哮喘控制
监测以维持哮喘控制
评估哮喘控制水平
Th1
Th
Th1
Th
正常
哮喘
IFN-
IL-4 IL-5
肥大细胞
IgE
各种炎症因子 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前列腺素D2
致敏原
平滑肌收缩,粘膜水肿,粘液腺分泌亢进
哮喘发作
IgE-I型变态反应
IL-5
1
嗜酸性粒细胞分化,成熟,存活
2
嗜酸性粒细胞碱性蛋白,过氧化酶
3
气道慢性炎症与高反应性
4
IL-5-嗜酸性粒细胞
肺功能检查
01
诊断哮喘
02
哮喘评价 气流受阻导致 的各种症状
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
![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1b5b5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0.png)
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建议简介本文档提供了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建议。
这些建议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旨在为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指导。
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基于患儿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检测结果。
- 医生应仔细询问患儿的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并了解这些症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 肤试和肺功能检测是确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治疗非药物治疗- 教育患儿家长和患儿本人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等。
- 避免接触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如烟雾、过敏原和空气污染物等。
- 定期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 尽量避免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药物治疗- 基于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是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可通过雾化或吸入给药。
-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通常与吸入型皮质类固醇(ICS)联合使用,以控制哮喘的持续症状。
- 对于频繁发作的儿童,医生可以考虑使用抗白细胞介素-5(IL-5)治疗。
- 吸入型皮质类固醇(ICS)是预防性治疗的首选药物,对于持续性哮喘有效。
- 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反应进行个体化的药物调整。
随访和评估- 医生应定期随访患儿,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和治疗效果。
-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检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 医生应鼓励患儿和家长积极参与治疗,遵循医嘱,定期复诊。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2024年新版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建议,包括诊断、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随访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医生和患儿家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https://img.taocdn.com/s3/m/2d761c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e.png)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国际学术界制定了一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20》。
本指南旨在提供全面、科学、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支气管哮喘。
一、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家族史和肺功能检查。
根据指南的建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和清晨加重。
同时,儿童有家族史、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的情况下,也应高度怀疑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检查是确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峰流速测定和肺泡一秒容积测定。
二、治疗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轻重,治疗分为控制治疗和急性发作治疗。
1. 控制治疗控制治疗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治疗策略,旨在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
常用的控制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LABA)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ICS是控制治疗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
对于需要更强效治疗的患儿,可以考虑联合应用ICS和LABA或LTRA。
2. 急性发作治疗急性发作治疗是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主要采用的药物包括短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SABA)和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SABA是急性发作治疗的首选药物,能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OCS主要用于重度哮喘发作,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三、预防和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控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致敏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室内灰尘、花粉、宠物毛发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和更换床上用品。
2.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和呼吸系统功能。
3. 健康饮食:保证均衡营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油炸、辛辣刺激食物。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PPT课件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1fb1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e.png)
规范化诊治有助于及时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生活质 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支气管哮喘概述
01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
受限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02
流行病学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
对疑似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应尽早进行 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规范化 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 理和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 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炎药物
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 抗炎药物,减轻气道炎症 ,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 严重程度。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诊断标准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证实存在可逆性 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抗哮喘治疗有效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
呼吸衰竭
严重哮喘发作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
肺气肿
长期哮喘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肺气肿,影响患者呼 吸功能。
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呼吸道感染处理
01
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支持治疗。
呼吸衰竭处理
02
立即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专家共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2024年版)
![专家共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2024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7b51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4.png)
专家共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
(2024年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4年版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观点和策略,供医务人员参考和遵循。
诊断标准
1. 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肺功能检查,确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2. 评估病史、家族史、过敏源和哮喘触发因素,以更准确地诊断和管理儿童支气管哮喘。
治疗目标
1. 控制症状:减少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2. 防止急性发作: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3. 改善肺功能:提高肺功能,减少气流受限。
治疗策略
1. 教育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哮喘病情、药物使用、生活方式
改变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2.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
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3. 控制触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暴露在引起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上,如过敏原、气候变化和感染等。
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哮喘控制药物和
急救药物。
5. 随访和评估: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
预防措施
1.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二手烟暴露等。
2. 预防感染: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避免与感染
者密切接触等。
结论
本文档总结了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包括诊断标准、治疗目标、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根据这些共识,提供适当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管理效果。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65255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8.png)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一、临床表现与诊断1.对于年龄在6岁以下的患儿,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需考虑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
2.对于年龄在6-17岁的患儿,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和胸闷是支气管哮喘最常见的症状,应咳嗽打破支气管哮喘的特点。
3.临床确诊支气管哮喘需要以下条件:患儿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检查呈可逆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二、评估哮喘的控制1.使用哮喘控制测试(ACT)或儿童版本的哮喘控制测试(cACT)来评估儿童哮喘的控制情况。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使用各自适合的评估量表。
2.家长和患儿应掌握哮喘的控制指标,如日常活动是否受限、是否需要使用急救药物等。
三、药物治疗1.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儿哮喘的控制程度和严重程度来选择适当的药物。
一般分为控制性药物和急性发作时使用的急救药物。
2.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推荐使用吸入式激素类药物作为控制性药物的首选。
对于重度患儿,可考虑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但需谨慎使用。
3.定期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四、预防性治疗1.对于频繁发作的患儿,应考虑预防性治疗。
推荐使用季节性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季节性或持续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作为预防性治疗的首选。
2.选择预防性治疗药物需个体化,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五、教育与自我管理1.为患儿及家长进行哮喘相关的教育,包括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因和预防、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急救措施等。
2.建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自我管理计划,包括正确使用吸入器具、定期监测哮喘症状和哮喘峰流量、控制触发因素等。
六、联合治疗与转诊1.对于难于控制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可考虑联合治疗方案,如联合使用激素类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2.对于治疗难效的患儿,应及时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治。
总结: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规范化诊治对于提高患儿的预后和管理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2024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2024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2fab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5.png)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2024年版)背景: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质量,专家们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制定了这份2024年版的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化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1.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家族史和过敏史,进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初步判断。
2. 进行肺功能检测,包括峰流速、肺活量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以评估儿童的肺功能情况。
3. 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患儿对常见过敏原的敏感性。
4.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测和过敏原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1.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儿的病情和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采用分级治疗策略,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进行相应的治疗。
3. 首选控制性治疗药物,如吸入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以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发作。
4.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如过敏原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等。
5. 患儿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复诊和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教育和预防:1. 家长和患儿应接受相关的教育,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知识。
2. 家庭环境要保持清洁,避免潮湿和霉菌等有害物质的存在。
3. 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如宠物毛发、尘螨等。
4.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力。
5.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复诊和评估。
结论:本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化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1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1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d58a9b58fafab068dc02c5.png)
PM2.5,NO2,SO2 黑炭
烟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肥胖
2021/9/12
影响结果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
危险因素 家族过敏史、 个人过敏性疾病史 早期变应原致敏
2021/9/12
哮喘鉴别诊断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 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
2021/9/12
临床表现不典型,符合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
✓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 1.咳嗽持续>4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 喘息;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 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2021/9/12
以上第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诊断流程图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 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
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2021/9/12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与进展发表时间:2013-04-16T16:54:38.1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罗瑞现[导读] 尽管支气管哮喘在诊治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某些机制尚不明确等。
罗瑞现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542700)【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不但发病率较高,而且病程较长且发作反复。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极有可能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须终身治疗,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对本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10多年来,国内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本文为了更好地诊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特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进展以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儿童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343-0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如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可在任何年龄段发作,但一般多发于4、5岁之前,以小儿居多,有明显家族史,病情迁延、发作反复,并且并发症较多,是儿科和内科的重要呼吸疾病[1]。
其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遗传基因以及变应原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均可作为哮喘发生的重要因素。
尽管支气管哮喘在诊治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某些机制尚不明确等。
随着支气管哮喘各种学说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近年来对于哮喘的诊治也有了新的变化[2]。
因此,本文为了更好地诊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特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进展以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下。
1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况 1.1 概念哮喘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内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两种,是—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所谓哮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所差异。
如从生理学角度看,其生理学变化就是可逆性气流受限;从病理学角度看,需要有炎症性细胞浸润和气道的重构;而从病因学角度看,须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所以我们常常把哮喘看作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对其诊治往往需要考虑多方因素[3]。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4]。
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若治疗不及时或采取的措施不合理均会使其恶化迁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近年来,各种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不断问世,无疑给哮喘的的诊治带来了新的曙光。
1.2 病因病机1.2.1 病因小儿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且发作反复,许多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基因遗传性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
其病因如下:①遗传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多对致病基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而遗传因素在哮喘患病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遗传度的高低,遗传度越高则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越大;②激发因素,如花粉、尘螨、真菌、动物皮屑、烟雾以及有害气体等均有可能引发本病;③药物因素,临床上如普萘洛尔、阿司匹林、抗生素以及某些酶制剂等药物均可引起哮喘发作;④气候因素,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的变化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有一定的关系;⑤其他因素,如感染、运动、食物以及个人精神状态等因素在某些层面上均可致哮喘发作。
1.2.2 病机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而研究者却发现某些机制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6-7]。
主要有四点如下:①免疫学机制,免疫系统中的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均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其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对炎症的持续存在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哮喘气道炎症的各个环节;②气道炎症,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其活化的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肺泡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从而使之在气道浸润和聚集,加重了气道炎症过程;③气道高反应性,主要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也有研究表明,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④神经机制,因为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因而神经因素也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
1.3 临床特点及表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缓急不一,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发病前多会出现1~2d的上呼吸道感染,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病急促,多发于夜间,24h内可逐渐平复,严重者可达数天不止,称之为危重型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
另外,支气管哮喘发病时,患儿会出现严重的烦躁不安现象,并伴有呼吸困难、喘鸣严重、面色苍白、口唇指甲紫绀或冷汗不断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为: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其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可用支气管舒张药缓解或自行缓解。
在夜间和凌晨发作更为严重,而青少年常表现为运动性哮喘。
另外,本病还伴随着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轻度哮喘或严重哮喘可不出现哮鸣音)等体征。
2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进展支气管哮喘与其他许多疾病一样,其病史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某些症状典型的患儿仅根据其反复发作喘息的病史即可诊断为本病患者。
但是某些发作如咳嗽变异型哮喘则一般无明显的喘息或呼吸困难,仅表现为干咳,需进行区别。
进行诊断时,医师还应该对患儿的家属进行询问,比如询问发病的诱因以及用药的情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另外,在常规化验检查中并在结合病史的前提下,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对数和绝对数目增加常常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国内外研究也表明,目前还有一些指标可作为哮喘的炎症标志,如ECP、EPX和MPB等等[8-10]。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清晨或夜间发作更为严重;②本病发作时,可闻及双肺散在或弥漫性,并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③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本病症状及体征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④排除其他具有相似症状及体征的疾病;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满足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抗哮喘药物治疗有效以及PEF每日变异率≥20%等其中的一项。
因此,符合以上1-4条或者4和5条的患儿,均可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
3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来说,支气管哮喘基本难以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11-12]。
而进行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①尽快控制哮喘症状致最轻,甚至无任何症状;②最大程度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甚至不发作;③尽量减少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最好不用;④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进行治疗等。
其治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
3.1 中医治疗从中医角度上看,支气管哮喘与气虚、血瘀和痰积等有关,多属肺、脾、肾之不足,易感受外邪或伤于饮食而起病。
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点。
治疗上应尊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的原则,并以活血化瘀、理气排痰和清肺平喘等治疗为主。
另外,中医针灸疗法如针刺、艾灸、拔罐、耳穴贴压以及穴位注射等等均给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治疗依据[13-14]。
3.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各种药物的作用环节又是各不相同,但基本是从抗炎及相应的证型出发的对症治疗[15-16]。
其主要的治疗药物如下:①糖皮质激素,该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能够有效作用于靶细胞而抑制气管炎症,从而有效地控制支气管哮喘。
另外,用于吸入治疗的糖皮质激素如必可酮等可用于哮喘发作的预防;②茶碱类,该药是常用的平喘药,具有直接舒张平滑肌以及抗炎等作用。
目前常用的茶碱类药物主要有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等等,均能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③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该药可有效刺激β2-AG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不但起效快,而且全身副作用小;④盐酸氨溴索,该药是一类快速排痰药,不但可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来改善呼吸道症状,还可以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发育来促进肺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⑤其他药物,如抗胆碱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生素类等,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17-18]。
4 结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不断问世,但是确切来说,目前仍无非常理想的抗哮喘药物。
但随着研究者对哮喘发病机制等各方面了解的逐步深入,必将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新药来有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减轻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1]陈正亭.支气管哮喘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2009,6( 10):166.[2]厉亚.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新进展[J].中国药业,2009,18(13):86-88.[3]陈壮桂,陈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近况[J].新医学,2009,4 0(6):351-354.[4]宁美珍.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5):652-653.[5]王爱东.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 (4):357-358.[6]Fedorov IA,Wilson SJ,D avies DE,et al.Epithel ial stress and structural remodelling in childhood asthma[J].Thorax,2005,60 (5):389-394.[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8]Nizankowska E,Bestynka-Krypel A,Cmiel A,et al.Oral and 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s with aspirin for diagnosis of aspirin-induced asthma[J].Eur Respire J,2000,15(5):863-869.[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8.[10]李昌崇,张维溪.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 23( 16):1230-1232.[11]Lavioltte M,Rubin A,Thomson N,et al. Reduction in mild xaczerbation rates and improvement in asthma status following ronchialthermop lasty[J] chest,2006,130:109.[12]Currie GP,Devereux GS,Lee DK,et,al. Recent Develoments in Asthma Management[J].BMJ,2005(03),300-585.[13]袁玲,丁洁莹.核酪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1,(9):1854-1855.[14]边小青,赵继英,孟庆英.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128.[15]孟庆英,赵继英,边小青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9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52.[16]李君,刘欣.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52-53.[17]肖云飞,何翠兰.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53-54.[18]言京礼.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4VL支气管哮喘32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9,3l(6):89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