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考试必备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一株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2、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4、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5、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能够爆裂,同时将种子弹射出去,这种传播种子的方式属于弹力传播。
6、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7、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还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8、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
9、种植凤仙花时,我们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
10、晴天的上午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不久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
11、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12、我们可以使用测量纸带来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13、为了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情况,我们要用透明的杯子做植杯。
14、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15、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果实。
16、果实成熟后就要把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
17、蒲公英利用风力传播种子。
18、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19、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20、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21、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其中储存了大量营养物质起到为胚发育成幼苗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起到从胚乳中吸收养料转运营养物质供胚发育的作用。
22、凤仙花的根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属于直根系,葱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2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24、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根的形态特征是与植物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最新

(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教学
反思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复习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 一 )单元 第_5_课
课题
复习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作课时间
课时
教学
目标
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加强记忆。
课时教学
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内容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
设计
骨骼与肌肉
1.骨骼 2.关节 3.肌肉 4.骨骼、肌肉的保健
作业
设计
所有的单元重点内容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产生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7、家用电是220V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8、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9、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如果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了,检测时要进行多次检测。
10、能够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不能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两个小灯泡并联时要比串联时亮一些;两节干电池串联时要比并联时亮一些;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一株完整的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几部分组成。
2、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电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
2.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国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8.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1.开关是电路中拉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春天,开花植物以百花盛开的形式开始了创造新生命的历程。
2.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4.油花由片、花、雄葛、雌组成。
5.由片、花、雄和雌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7.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10.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11.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二)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然后,用完后应先,然后。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
3、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____________引起的。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有、、和营养等。
5、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三类。
其中石灰岩属于。
一.判断题()1、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2、对人体来说,低于36V的电压一般是安全的。
()3、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4、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5、生的马铃薯与熟的马铃薯的营养是一样的。
()6、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7、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矿物组成的。
()8、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9、岩石很坚硬,是永远不会改变模样的。
()10、鸡肉是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的食物。
()11、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越是好食品。
()12、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13、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14、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15、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16、绝缘体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防止触电。
()17、用盐腌制一些食物可以长久不变质,用糖腌制也有相同的效果。
()18、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二.选择题1、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软 B、较软 C 、较硬 D、硬2、米饭中主要含有(),牛奶中含有(),肥肉中含有()。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淀粉3、下列材料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橡皮B、塑料尺 C 、铅笔芯 D、纸板4、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
A、橡皮B、湿抹布C、纸片D、木棒5、下面花岗岩中常含有的三种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换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以是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 可以用开关来切断和闭合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2.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 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 极不容易导电知道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 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知道电有时是非常有危险的, 知道安全用电的知识。
科学探究目标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 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 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8.给房间设计简易的照明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 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的相关知识以及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难点: 电路的各种连接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 PPT小组: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 任务要求清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 导入复习课(预设2分钟)二、请同学们一起看目录, 回顾本电路单元包含的8节, 它们分别是:1.电与我们的生活2.点亮小灯泡3.简易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6.导体与绝缘体7.电路中的开关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思维导图: 电路的整体认识(预设8分钟)同学们, 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比较多, 让我们一起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 一起来进行复习:电路单元主要有三方面的知识要点: 简单电路、控制电路和电路应用。
其中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有两种情况, 也就是正常电路, 即通路和故障电路。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四年级下册中,学生将继续学习科学知识,包括物质的特性、物体的运动、简单的电路、生活中的动物和植物等等。
下面是对该册科学知识点的整理。
一、物质的特性1.颜色:物质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形状: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比如球形、方形、长方形等。
3.质地:物质可以有不同的质地,比如硬的、软的、粘的等。
4.透明度:物质可以有不同的透明度,比如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等。
二、物体的运动1.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速度可以是匀速或变速。
2.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上运动,速度会随着曲线的变化而变化。
3.圆周运动: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速度是恒定的。
三、简单的电路1.导体和非导体:导体可以传导电流,比如金属;非导体不能传导电流,比如塑料。
2.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
3.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四、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空气、水和固体传播。
3.声音的特征:声音有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和音色深浅等特征。
五、生活中的动物和植物1.动物分类: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
3.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4.植物分类:植物可以分为树木、草本植物等。
5.树木:包括常绿树和落叶树等。
六、太阳能和风能1.太阳能:太阳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以用来发电、加热水等。
2.风能:风能是利用风的能量来产生电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七、水循环1.水的循环:水以液态、气态和固态在地球上循环流动。
2.蒸发: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水面上升入大气中。
3.凝结:水蒸气在高空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
4.降水:小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并最终降落在地面上。
八、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
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由(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2、种子的构造分(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根)和(子叶)组成。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
种子萌芽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3、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的条件。
4、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须根系),根有(吸收水和矿物质)、(固定植物)的作用。
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从上向下)运输绿叶制造的养料;(从下向上)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及矿物质。
6、直立茎—(凤仙花、向日葵、香樟树);攀缘茎—(葡萄);缠绕茎—(牵牛花);匍匐茎—(西瓜、红薯)。
7、叶的作用是(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香蕉树适合生长在多雨的环境中,仙人掌适合生长在沙漠。
8、凤仙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9、像凤仙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有些花却缺失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10、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11、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
雄蕊(花药)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后,(果皮)和(种子)开始生长,花朵开始凋谢。
12、雄蕊一般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一般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柱头上有(黏液),能粘住(花粉)。
13、植物散播种子的常见方式有(水流传播)(弹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力传播),像油菜一样借助弹射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则利用(风力传播)种子,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芦苇)(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种子的植物有(莲蓬)(椰子)等;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植物有(苍耳)(樱桃)(野葡萄)等,这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具有或长有钩或刺,或味道鲜美等特点。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和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和练习题(含答案)第一单元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3.闪电是一种静电现象,我国古建筑的许多宝塔的顶端都有一根金属物,在雷雨天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8.电必须从电流的一端经过用电器流向另一端才能建成一个完整的电流。
9.电路是指由电池、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10.灯泡主要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四部分构成,其中一个连接点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连接点连接电源的负极。
11.我们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大类。
发电厂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使人触电死亡。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12.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3.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且都具有(繁殖)功能。
3、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1)用眼睛看:①肉眼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大小及其(显著特征)。
②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
(2)用手摸:(软硬)和(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气味)。
(4)用工具测量:(重量)、(大小)等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分为(胚根)、(胚芽)和(子叶)三部分。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5.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2、种植凤仙花1、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
我们可以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应挑出去,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凤仙花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有些植物可用(茎)繁殖后代,如(天竺葵)、(土豆);有些植物可以用(叶)繁殖后代,如(秋海棠)。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且生长速度(快)。
3、根生长的方向和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的蒸发)。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科学知识点一:地球和太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太阳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地球每天都绕着太阳自转,同时也围绕着太阳公转。
太阳光照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让我们有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科学知识点二:天气的变化天气是指一天之内的气象变化。
天气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比如,当天气晴朗时,我们可以出门游玩;而当天气阴雨时,我们需要带雨具或者待在室内。
天气的变化是由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科学知识点三: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
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变成液态,这就是融化;而当温度降低时,水从液态变成固态,这就是冻结。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我们称之为蒸发。
科学知识点四:种子的发芽种子是许多植物的繁殖形式。
当种子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照射,它们就会发芽。
种子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生长出幼苗,然后逐渐成长为大树或者花草。
科学知识点五:电的产生与传输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用于照明、发电和驱动设备等方面。
电的产生主要依靠发电厂,通过燃煤、核能或者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
电能可以通过电线传输到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供我们使用电器设备。
科学知识点六: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呼吸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就像人类一样。
而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还释放出氧气供我们呼吸。
科学知识点七:节约用水与环保水是我们生活中必需的资源,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并节约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掉水龙头、洗菜水重复利用等方式来节约水。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水源,禁止乱倒垃圾和污染水体,做好环保工作。
科学知识点八:回收与分类垃圾垃圾分类和回收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通过分类回收垃圾,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更洁净的生活环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概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物体带上静电。
6.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流就是电荷的运动。
7.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8.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9.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屋顶的一根金属物起避雷作用。
10.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1.静电一般不伤人。
12.在干燥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把手,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二.简答题13.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
14.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答:正负电荷数量相同,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15.安全用电常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答:1.不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以及电源。
2.及时更换旧电线,保护好绝缘体3.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4.不用家里和学校插座里的电做实验。
5.不在高压线下活动。
6.雷雨时不在树下避雨。
7.用完电器后,拔出电源插头,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16.摩擦生电的原因?答:摩擦使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点亮小灯泡一、概念1..我们生活中的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一)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劳动时,小明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2、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比较安全。
()3、人体、大地和空气都是导体。
()4、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5、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6、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我们不能吃肥肉。
()7、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8、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9、石膏是雕塑用的好材料,还能用来点豆腐。
()10、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11、电器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保护好绝缘体材料。
()1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13、鱼肉是很有营养的,它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
()14、要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15、闻不认识的物体发出的气味正确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仅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16、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7、不同食物的保存日期一般各不相同。
()18、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该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19、吃食物,只要自己觉得好吃就说明有营养了,科学了。
()20、食物煮熟了吃不但增强了我们人类的体质,而且扩大了食物来源。
二、选择题1、电视机使用的电是(),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A、交流电B、直流电2、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湿布B、铁丝C、干木棒D、人体3、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能亮的是()。
4、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叫()。
A、浮石B、长石C、化石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电路中的电压是()。
A、1.5VB、3VC、4.5V6、下面四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其次是()。
A、石英B、云母 C 、长石 D、金刚石7、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B、带电修理电视机C、用湿布清洁开关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8、一般情况下,不高于()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电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如,用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带正电荷,头发带负电荷。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1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4.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例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例如遥控开关。
15.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而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家里和教室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6.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复习要求:1、熟记本提纲内容。
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家长予以严格监督并签字。
2、认真复习《作业本》。
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一、电单元科学概念: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有220V 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6、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7、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8、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9、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0、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11、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
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2、不同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
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
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有雄蕊和雌蕊的称两性花。
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
3、单性花是不完全花,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
4、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
:花的雄蕊产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按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
5、不同植物的果实有很多不同,但果实里都有种子。
不同植物的种子也有很多不同。
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不都是一样多,但荚里种子多少是有分布规律的。
6、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
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
撒播方式: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7、种子发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
子叶有提供种子发芽所需养料的作用。
8、动物在繁殖上与植物有相似的地方:分为雄性和雌性,卵受精后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产卵繁殖的动物:鸟类、两栖类(青蛙等)、昆虫(蜻蜓、蚂蚁等)、软体动物(蜗牛、田螺等)、爬行动物(乌龟等)、鱼类……9、以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以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青蛙卵孵化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小鸡孵化需要3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11、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12、1997年2月,克隆羊“多利”诞生了科学实验:1、研究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见科学书第33页。
2、研究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实验,见科学书第32页。
三、食物单元科学概念: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般分三类: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菜、粮食等);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其他(水、调味品等)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3、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
均衡膳食“宝塔”的最底端是谷类(糖类),最顶端是油脂类(脂肪)。
膳食营养原则:多种搭配;荤素搭配;每天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食暴饮……4、食物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烧熟可以杀灭细菌、使食物味道更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5、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
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霉菌适合生长在温度较高的潮湿环境中。
6、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微生物(霉菌、细菌等)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用冷冻、晒干、腌制、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就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了解食品,可以从包装上获取不少信息。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方法、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保质期。
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的可能有害。
保质期短的往往有利健康。
科学实验:1、检测淀粉的方法:往食物上滴碘酒,如变成蓝紫色,则说明该食物含有淀粉。
2、检测脂肪的方法:拿食物在白纸上反复擦,如有油迹,白纸变透明,则说明该食物含有脂肪。
3、食物营养金字塔,见科学书第47页。
4、霉菌生长实验(对比实验,注意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见科学书第47页。
说明:1、以上四块面包,只有在桌下滴水的面包上霉菌会长的最快,说明霉菌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
2、研究太阳光对霉菌的影响,只需表格二中放置的地点改为阳光下和阴暗处即可。
5、实验题: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快?准备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第一组:让每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这一组实验改变的是水分的多少,温度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霉菌适合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这一组实验改变的是温度的高低,水分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霉菌适合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科学概念:1、岩石的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岩石,味觉除外。
通过视觉来观察形状、颜色以及大小;通过触觉来感觉表面的光滑和粗糙程度;通过嗅觉来问气味;通过听觉来听岩石敲击的声音。
地质学家常常通过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岩石的薄片的成分和颗粒,对岩石的种类做出判断。
2、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上和眼睛里。
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3、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看,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4、矿物不能单独存在,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形成了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其中云母最硬,长石最软。
5、要想对矿物做出准确的判断,要以矿物的条痕颜色作为参考标准。
自然金的条痕颜色是黄色;黄铁矿、黄铜矿的条痕颜色是绿黑色;石墨的条痕颜色是黑色;石英的条痕颜色是白色或近于白色;赤铁矿的条痕颜色是樱红色。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6、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7、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很广泛,例如:盖房子、铺路、修堤坝、石膏可以点豆腐、石墨做铅笔芯等等。
8、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9、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花岗岩、玄武岩等属于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
10、几种常见矿物:金刚石:八面体或六面体,无色透明,强金属光泽,最硬,性脆,条痕白色。
金刚石是贵重宝石,还用于钻探、研磨等;石墨:片状或块状等,铁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条痕灰黑色,强金属光泽或光泽黯淡,质软,触摸具滑腻感,染手染纸。
石墨可制电极、铅笔芯、防锈涂料等。
金:一般为块状、薄片状,金黄至浅黄色,条痕金黄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软,很重。
为重要的货币金属,还常用于装饰品和实验仪器;石膏:板状,白色、浅灰或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或丝绸光泽,软,指甲可以划动,较轻。
制水泥,制作模型、塑像,还用于医疗手术等。
11、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判断矿物软硬的标准: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刻画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