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遗产及其中国语境实践

合集下载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读书札记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读书札记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书籍简介 (2)2. 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世界文化遗产概述 (4)1. 定义与特点 (5)2. 分类与标准 (6)3.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8)1. 全部项目列表 (9)2. 具体案例分析 (10)四、文化景观遗产概述 (11)1. 定义与特点 (12)2. 分类与标准 (13)3.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 (14)五、中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介绍 (16)1. 全部项目列表 (17)2. 具体案例分析 (18)a. 颐和园 (19)b. 明清故宫 (21)六、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22)1. 保护法律法规 (24)2. 保护管理机构 (24)3. 国际合作与交流 (25)七、结论与建议 (27)1. 研究成果总结 (29)2. 存在问题与挑战 (30)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31)一、内容概括《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书籍,通过对各个遗产项目的详细描述,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三个方面,包括了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景点。

书中还对每个遗产项目的历史背景、保护现状、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些遗产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瑰丽风采,还能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1. 书籍简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全记录》是一本旨在深度探索和研究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书籍。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价值,涵盖了多个层面和角度。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能够领略到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

本书在揭示遗产背后历史故事的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2017)产生的语境与概念解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2017)产生的语境与概念解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2017)产生的语境与概念解读菜奥内拉·斯卡佐西;王溪;李璟昱【期刊名称】《中国园林》【年(卷),期】2018(34)11【摘要】自2011年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COMOS-IFLA ISCCL)启动了“全球乡村景观倡议”(WRLI),旨在为乡村地区制定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法.“倡议”推出后,委员会在乡村景观研究方法、保护知识、管理和操作路径等多维度,以及国际文件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的欠缺.2017年, “倡议”的成果之一《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文件得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采纳.介绍了《准则》的文化语境、产生的前提以及主要概念,包含“乡村景观”和“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工具的探索:阐释了准则文本制定中的核心思想内涵,以及与国际动态发展语境的重要关联.【总页数】5页(P5-9)【作者】菜奥内拉·斯卡佐西;王溪;李璟昱【作者单位】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相关文献】1.为丝路申遗做好"申请书"——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孙福喜 [J], 魏晓文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误读的跨文化解析 [J], 熊关;费学军;姚宝荣3.世界遗产与现代商业——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 [J], 薛跃进(采访);曹会军(摄影)4.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于2005年10月21日在西安通过) [J], 无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郭旃先生论世界遗产 [J], 文博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景观的内涵与要素-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为例

文化景观的内涵与要素-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为例

94文化景观的内涵与要素——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为例Concept and Elements of Cultural Landscape—A Case Study of Ancient Tea Forests of Jingmai Mountain in Pu'er 摘 要:探讨了地理学语境和世界遗产语境下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指出作为世界遗产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可分为表象要素、内在要素和关键技术三大部分。

表象要素包括整体景观和载体景观,以物质性实体居多,是文化景观的外在表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特色性,难以复制;内在要素包括相应的生态伦理、生态智慧、地方文化等,是非物质的精神、理念和内涵所在,往往体现人类普适价值观,可以被进一步继承和弘扬。

关键技术则是联系两者的纽带,是内在要素作用于表象要素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对文化景观的理解和保护利用,必须以文化景观表象要素的保护为基础,挖掘其关键技术,认识其深刻内涵,重视文化景观内在要素的现代应用以及对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意义。

此外,还需要站在国际视野上认识、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发展之路。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内涵;构成要素;景迈山古茶林文章编号:1000-6664(2016)11-0094-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5-11-16; 修回日期:2016-07-12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geography as well asWorld Heritages, points that the element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representative element, inherent elementand key technologies. Representative element includes peculiar integral and componential landscape, mainly material entities, and itis the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strong regionalism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hard to reappear. Inherentelement, the carrier of the spirit, ideas and connotation of intangible, is related to universal ecological ethics, techniques and cultures,reflects the universal human values, can be inherited. Key technologies is the link between representative and inherent elements, and isthe way which the former acting on the latter.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ing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and explore its intrinsic value. Moreover, we need to recognize, explain and spread the uniquevalue of China's cultural landscapes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o a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protection syste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both representative and inherent elements of cultural landscape.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ultural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concept; component element; Ancient Tea Forests of JingmaiMountain1 地理学和世界遗产语境下的文化景观概念演变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

基于唐诗宋词语境的苏州古城景观印象初探

基于唐诗宋词语境的苏州古城景观印象初探

中图分类号 TU-09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4)01-0115-05 收稿日期 2023-10-23摘 要 城市的景观格局和文化内涵常在诗词文本中得以体现。

这些诗词承载着城市的原始记忆,映射出城市的繁荣兴衰。

对诗词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和可视化分析,可窥见所处朝代城市的景观格局、人文风貌,以及文化动力驱动下城市风貌的改变。

古代苏州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并置,是“诗意化的景观空间”。

该文利用数字技术,力图厘清唐诗宋词与苏州古城的密切关系,并基于此搭建研究框架,结合历史数据整理唐宋时期诗人对苏州的印象片段,以期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质,并为城市诗意建设相关研究提供审慎参考。

关键词 诗词语境 可视化 数字技术 景观印象Abstract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ities are often reflected in poetic texts. These poems carry the original memories of the city and map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city. In-depth interpretation and visual analysis of the poetic texts can give a glimpse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humanistic features of the city during the dynasties in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the cityscape driven by cultural dynamics. The juxtaposi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in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is a "poetic landscape space". In this study we use digital technology to clarif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ng and Song poems and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and build a research framework based on them, combining them with historical data to collate fragments of visitors' impressions of Suzhou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ith a view to perpetuating the city's cultural lineage, highlighting the city's qualities, as well as providing prudent references to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etic urban landscape. Keywords Poetic context, Visualis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Landscape impressions基于唐诗宋词语境的苏州古城景观印象初探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andscape Impression of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Tang Poems and Song Lyrics唐宋时期,苏州地区人文荟萃、风光旖旎,是众多士大夫游观的偏好之地[1],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共同构建了城市独特而深厚的诗意风格。

多模态视阈下文化遗产翻译研究——以北京故宫为例

多模态视阈下文化遗产翻译研究——以北京故宫为例

往往 具有多模态 性 ( m u l t i mo d a l i t y ) ,他总结 出多模态话 语的识别标准 ( 朱 永生, 2 0 0 7 : 8 2 . 8 6 ): 第一条标准是看涉 及 的模态 种类有 多少 ,第 二条标准 是看涉及 的符号种类 有多少 。景观介绍翻译 常常 会涉 及文字、图像、颜色等 , 由此 可见 ,文化 遗产景观 翻译具有 多模态 的特 征 。 目前 来 讲 ,多模 态 话语 分 析 理论 的 应用 主 要涉 及 到外 语教 学 、教 材 研 究 、计 算 机 语 言 和 网 络 语 篇 等 方 面 ( 李德志 , 2 0 1 3 : 7 — 1 1 ) ,多 模 态 话 语 分 析 理 论 应 用 于文 化 遗 产 景 观 翻 译方 面的研究较 少,还不 是一个很 成熟的研 究领域 ,但 是也 引起 了我 国一些学者 的关注 ,如黎健 ( 2 0 1 3 )等 。 笔者 认为 ,若将 多模态 话语分析 理论应用 于世界文 化遗产的人文景观介绍翻译领域 ,不仅符合潮流的发展, 推动相 关研究各 自的发展进程 ,同时也有利于 中国文化 “ 走 出去 ” ,早 日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的 “ 中国梦 ” 。


以北京故宫为例
贾 佳
口 龚 晓斌
Hale Waihona Puke 江南大学外国语 学院 【 摘
要】 被 列 为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的北 京 故 宫 浓 缩 了我 国深 厚 的 文 化底 蕴 ,其 景 观 介 绍 也 是 一种 直观 有 效 的 跨 文 化
交 流 途 径 , 因此 人 文 景 观 翻 译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国 内进 行 多 模 态 翻 译 研 究 的 理 论 框 架 主 要 有 文 化 层 面 、语 境 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与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与实践路径

8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与实践路径文/刘英才【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

我们不仅需要深耕其价值理念、挖掘其文化基因,还需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基于此,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话语,既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要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还要坚持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高质量传播。

【关 键 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构建【作者单位】刘英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22.05.019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话语融通与话语创新提出了重要方向和指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须重视以下三点。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话语的构建要强调核心理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中国价值,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话语的融通,应重视国际话语表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不仅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还要发展中华文化、发掘人文精神,探寻中华文化国际表达的新模式,加快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思想、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应强调话语创新,既要深度契合国家民族话语体系,坚持以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精神能量,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充分融入现代元素赋能对外话语传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

中外文化遗产之争案例

中外文化遗产之争案例

我所经历和体验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中外文化交流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世界遗产的与中国文物保护体系的会聚和交织;广义的文化遗产理念、脉络和发展;几个中国案例带给我们的争论和思考;遗产规律、发展趋势、应对原则和策略,以及从业者的使命、责任、道德和担当。

一、世界遗产与中国文物保护体系的会聚和交织国际上对遗产的重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战结束之后,墨西哥提出《墨西哥提案》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保护一些对全人类都有意义的遗产。

之后尼罗河谷、威尼斯等国际抢救活动,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提出一个保护杰出文化史迹的公约。

与此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美国的国家公园制度酝酿着一项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的公约。

UNESCO第六任总干事勒内·马厄(Rene Maheu)建议将这两项创议结合起来,最后在1972年就出台了关联文化和自然遗产两方面的《世界遗产公约》(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与之相关联的两个重要文件是《守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制定公约的出发点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遗产是人类进化的实物见证,无论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很重要。

另一方面是遗产越来越受到人类行为和自然破坏的威胁,开展国际合作保护十分迫切。

遗产主要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还有一种兼有文化和自然属性的遗产(Mixed properties),国内一般称为双遗产或者混合遗产;郭老师把mixed翻译为“复合”。

文化景观并不是和3大类遗产并列的第4大品类,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

保护古城文化景观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对喀什历史名城保护的理性思考

保护古城文化景观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对喀什历史名城保护的理性思考

保护古城文化景观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对喀什历史名城保护的理性思考伊明江·阿布者热依木【摘要】基于文化景观对历史名城的特殊价值,剖析了历史名城景观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系列实例,并对喀什作为历史名城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脉、打造地域特色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了见解.【期刊名称】《设计艺术研究》【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4页(P60-62,80)【关键词】历史名城;她域标志;保护与更新【作者】伊明江·阿布者热依木【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众所周知,“历史名城是保存文物非常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城市”,① 特别是其史迹信息极具特色、独一无二,如北方名城的凝重厚朴、南方名城的灵秀奇特、西部名城的古朴厚重。

建筑形象中的街道能使人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精髓,其独特定位、地域特色、文化价值与古迹荟萃都能清晰明瞭地显现其风骨风貌。

我国现有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独特的城市景观。

喀什作为新疆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享誉国内外。

然而,造城浪潮正冲击着中国。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大约是38%,到2020年要达到55%,投资数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建设改造历史文化名城正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场造城浪潮中喀什也会受到冲击,同样面临着改建旧城时不可回避的保护问题。

因此,怎样完整、有序地保护这座古城的文化遗脉,怎样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平庸建筑景观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思考的时候了。

时代将一个难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古城向何处去,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怎样才能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历史文化提升一个城市的精神品质,望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

这已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再产生争论的问题了。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是“城市竞争”以及“城市竞争力”。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资本的流动,各个城市在有限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资源中展开着竞争,其中“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实地考察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汇总整理,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4.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教学难点: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沉积和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

时至今日,无论是凝聚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迹,还是口传身授的民间技艺;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是独具风情的民俗活动,抑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节庆仪式……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让我们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去了解属于它们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板书: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活动安排活动安排一:(出示课件3)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活动流程安排:(出示课件3)(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预设1:各小组分工,避免重复。

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预设2:自由推荐。

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

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预设3: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后非遗时代”马街书会的生存语境与整合发展

“后非遗时代”马街书会的生存语境与整合发展

管理观察 >>284“后非遗时代”马街书会的生存语境与整合发展武卫兵湖北中医药大学摘要:“后非遗时代”,以马街书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已经由原来“重申报”转变为“重保护”。

马街书会的许多表现形式和表现形态都受到威胁,既面临全球化和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也面临缺乏支持、欣赏和理解的威胁。

民俗文化研究者们应在“后非遗时代”和全媒体语境下,对马街书会进行传承保护与产业化研究,对其所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地挖掘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促进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也可以起到从一定程度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后非遗时代;马街书会;整合发展中国在2004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随之而来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到来,从2004年至今十几年的时间里,总计有超过4000项非物质文化类别先后被选为世界级、国家级、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入遗产名录。

在这一阶段,国家及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精彩纷呈,政府承担主导的角色、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身其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只是留存了这些珍贵的文化现象,更可贵的是,它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促使国人重新审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一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成了所有民间文学的集中代表和代言人。

民间文化的“遗产化”过程,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机制所进行的一系列标准设定、价值评估和符号建构,其实质是“知识话语在遗产领域的介入过程”。

[1]也有学者明确提出,“非遗化”是在为民间信仰正名,使其在公共知识中复归本位,进而使作为非遗应有组成部分的庙会、乡土宗教等来自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底层文化得以跻身于“公共文化”之列。

[2]而庙会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就是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书会是一种特殊的庙会,它承载着许多信仰、文化、祈祷、社交、祭祀等元素,是辐射区内普通民众参与度最高的民间文化活动,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

多重张力中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多重张力中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2021年第2期No.2,20212021年2月Feb.,2021浙江社会科学ZHEJIANG SOCIAL SCIENCES多重张力中大运河文化遗产-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路璐吴昊内容提要大运河文化遗产并不必然与国家形象相联接。

在当下的形象之争中,面对全球化语境中文明的断层线以及西方话语在现代性话语中一贯的强势地位,我国需征召能体现自身丰厚历史资源的文化符号去建构国家形象。

大运河是代表优良传统的巨型文化遗产,也携带驱动国家不断进步的文化基因,符合一种温和、联通、包容的大国形象建构。

大运河文化遗产可以:建构之场、多元与统一的生成以及包容异质与联通世界的话语建构,在话语形式注体与的结合,最终能一种“势”的形象建构。

在构中,大运河文化遗产联接历史想象的断层,成为民族国家自我象的历史。

的历史,国家能中以自身形象的体性,形象建构的话语。

关键词大运河国家形象话语,大文与、、生,大运河文化带建文明;,,大文与。

(南210095)—、弓I言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共同构成了中国大运河的主体部分%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流淌两千多年,绵延三千多公里,贯穿南北、承接古今%它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商业、经济交通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2014年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古老的文化遗产开始重新重视%从2017年到2020年,大运河文化频频出现在国家政策性中,1大运文化的多,国家设中大运河家文化设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等%在国家政策性话语中,大运河古的文化与国家,“以大运河打造国家的金名片”“的国家形象”出现在视%国家,的与是政、经济的,国与的%大运河作为文化,国家主体,它的历史灵性与文基出、通、包容的大国%文的是大运河文化在的中,国家,它聚焦的主题与式。

从某,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19ZDA1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33路璐吴昊:多重张力中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个角度看,“把遗址放到特定的文脉中呈现过去,就是一种话语行为”①。

旅游语境中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研究

旅游语境中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研究

旅游语境中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语境中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问题。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旅游对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影响。

随后探讨了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并提出了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实践案例。

接着分析了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发展策略,并探讨了文化再生产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最后总结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探讨乾州古城在旅游背景下的文化再生产问题,为乾州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旅游、影响、传承、创新、实践案例、发展策略、促进作用、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乾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乾州古城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逐渐受到关注。

随着旅游的兴起,乾州古城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支柱,是历史的积淀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如何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乾州古城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语境中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问题,通过研究探讨旅游对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影响、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实践案例等内容,旨在为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乾州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建筑风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对乾州古城文化的再生产研究,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乾州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旅游业对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乾州古城文化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乾州古城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分析乾州古城文化再生产的实践案例和发展策略,有助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文化再生产模式,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再生产提供经验和启示。

议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景观文化的保护_邬东璠

议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景观文化的保护_邬东璠

1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及其研究进展概述1.1 文化景观概念演变文化景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6世纪欧洲的风景画,至20世纪初期,被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Otto Schluter)作为正式的术语引入学界,而对于这一概念起到最大推动作用的当属索尔(Carl O. Sauer),他定义文化景观为:“由文化群体在自然景观中创建的样式,文化是动因,自然是载体,文化景观是结果①”,强调了自然与文化的互动。

其后,文化景观的概念在学术界被广泛地应用、发展、争论和重新定义,任何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结果都被称为文化景观,亦即所有人迹所至的地方都成为了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概念变得泛化而模糊不清。

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最终促使这一概念走进了国际公约。

1992年,《世界遗产公约》正式承认并开始保护文化景观,其《申报世界遗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将文化景观分为“遗址化石类”和“持续发展类”2种,其后又增加了第3种“联想类”。

世界遗产框架下的文化景观有了更为明确的限定条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在学界引发了极大的共鸣。

以意大利、德国、英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各国,是相应文化景观申报最为积极的力量。

《指南》对于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与解释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执行的《指南》中,文化景观被分为3类:人类设计和创作的景观(landscape designed and created intentionally by man)、有机进化的景观(organically evolved landscape)和关联性文化景观(associative cultural landscape)。

在中国风景园林体系中,风景名胜区与古典园林是2种主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形式,其中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大多与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相关,而古典园林则多与人类设计和创作的景观相关,它们在中国的文化景观中具有代表性。

1.2 国际上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虽然文化景观遗产的讨论与申报在西方世界如火如荼,但在本应是文化景观大国的中国却一度没有受到重视,在西方人已经开始认可自然文化有机融合的东方哲学时,中国人自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三:(1、课程大纲一律采用本格式进行录入和编辑。

采用A4版面,普通页边距。

【宋体,小四号,1.5倍行间距】2、本次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均需重新修订和编写中英文课程教学大纲)重庆大学研究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中文)一、课程名称:课程编码:(现有在MIS系统中的课程与编号,新课程由学校统一编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二、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三、适用的学位类型:学术型博士/硕士美术学学术型硕士四、先修课程:无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请注明出版社及是否原版(境外原版、国内原文出版、国内翻译)】1、使用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2、主要参考书目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六、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简介(课程简介的叙述必须简明扼要,控制在500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基于美术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关于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人类文化记忆研究的学科。

它们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生动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强调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载体与表现形式,而是蕴藏在其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

研究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各种基本理论,总结其传承规律,寻求符合其内在发展规律的有效保护措施与方法是开展本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国际及中国国内的产生,并从其发展历史、价值、意义、分类等多方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研究,旨在通过上述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在课程中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判定认知,并对当代社会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具有具体的认识。

《Cultural Heritage》SectionⅠ PPT课件

《Cultural Heritage》SectionⅠ PPT课件
4
1.Translat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①heritage n. ____遗__产______
②temple n. _庙__;__寺_______
③relic n. __遗__物__;__遗__迹__
④clue n. 线__索__;__提__示____
④/wʊlf/ (wolf/wolves)
⑤/tekst/ (text/test)
⑥/reIn/ (ray/rain)
答案 ①clue ②bursts ③pray ④wolf ⑤text ⑥rain
12
语言知识积累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表达 1.The Chinese culture is both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belonging both to the Chinese
8
Finish Ex.2 & Ex.3 on Page 2 and Ex.5 on Page 3.
9
1.Listening—Guess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using context clues. ①She said nothing and mounted her horse again.They rode some miles further.The day was warm, the sun beat down, and she again grew thirsty. Clues:horse, rode Guess:The expression of “mounted her horse” probably means “___c_li_m_b_e_d____ on her horse”. ②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arth and Mars.While the former has an atmosphere and liquid water, the latter does not. Clues:Earth and Mars, the latter does not.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备课——行走乾坤,放眼寰宇——争做“文化大使”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备课——行走乾坤,放眼寰宇——争做“文化大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行走乾坤,放眼寰宇,争做“文化大使”【目标与内容】一、单元主题:行走乾坤,放眼寰宇,争做“文化大使”(一)教材分析“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世界各地”这一主题,编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体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能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

《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课文主要介绍了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一-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水上城市的特有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美丽风光的热爱之情。

《牧场之国》的作者是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全文紧紧围绕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来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

《金字塔夕照》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联想,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叹。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描绘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介绍了古埃及文明,让读者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从而对其未解之谜充满了兴趣,同时抒发了对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

《我是小小讲解员》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节口语交际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该要素是在本单元学习体会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之后的一节语言迁移运用和提升课,也是一节语文深度学习课。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在做好讲解员的过程中,实践学生与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达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以“讲解员”为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以“学会评价”人旨在培养学生学生听话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习作任务是写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从阅读、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到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材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傲人的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学习把一处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祭祀仪式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许多祭祀仪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宗教神秘色彩,而成为了表演与娱乐的一种形式。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祭祀仪式舞蹈的价值,它们是反映民间文化、历史与传统的重要载体。

因此,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其独特的舞蹈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先,保护祭祀仪式舞蹈的文化价值。

祭祀仪式舞蹈通常是以崇拜神灵为目的而进行的,舞蹈的形式和技巧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极其丰富。

这些舞蹈反映了民间的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社会风貌,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自然与文化信息。

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建构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共同体。

其次,保护祭祀仪式舞蹈的文化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大国,各地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祭祀仪式舞蹈在不同地区间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其舞蹈特点和表演方式都不相同。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是其丰富的精髓,而祭祀仪式舞蹈的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缩影,应得到保护和传承。

最后,保护祭祀仪式舞蹈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重要性。

祭祀仪式舞蹈往往与一些自然景观或地貌特征紧密相连,使得人们更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并了解自然环境。

这些舞蹈往往是祈求自然命数的方式,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尊重,这也是保护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重要意义之一。

总的来说,祭祀仪式舞蹈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被保护。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传承、继承和创新。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通过积极保护和传承,让祭祀仪式舞蹈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生活中,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李鹏鋆;严国泰【摘要】历史遗产资源是全人类的财富,需要妥善处理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对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理念的全新探索。

本文运用景观语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从本体和客体出发,寻找以古城墙为代表的遗产景观的能指与所指的双重属性,识别其作为遗产景观的符号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真实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的发展路线,完善其景观符号语境,以实现遗产保护的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和可持续性。

%Historical heritage resources are the wealth of all mankind, and it’s important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brings huge influence that profoundly changes the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promoting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urban historic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Tak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Linhai ancient city wall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main body and the object of landscape semiotics, it finds out the double attributes of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to identify its sign's implication as landscape heritage.Then on this base, it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route in authenticity and systemic principle and makes the landscape symbols context complet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derstanda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heritage protection.【期刊名称】《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历史遗产;语言符号;保护与发展【作者】李鹏鋆;严国泰【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37李鹏鋆, 严国泰.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1): 106-109.对城市中以城墙为代表的历史遗产而言,传统保护方式主要着眼于历史演变的实物,注重本身的修缮、加固与保护,是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景观遗产及其中国语境实践
一、文化景观遗产的产生及实践发展
1992年,文化景观概念被采用,成为新的遗产类型,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成为第一个文化景观遗产。

此后文化景观遗产迅速发展,并有取代混合遗产的趋势。

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体现,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遗产实践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一系列遗产品类和视角的产生,如乡村文化景观遗产、城市历史景观遗产、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水利遗产等等。

从整体的发展来看,文化景观遗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末,是文化景观遗产概念引入、标准讨论和探索的阶段,21世纪前十年则是关于文化景观的地方性发展潮流,尤其是欧洲和亚洲受到高度重视,欧洲的发展显著,提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公约。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获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但起初发展缓慢,并未得到重视,呈现被动发展状态,庐山(1996)、五台山(2009),都非主动以文化景观申报而被国际专家认定为文化景观遗产。

直到2011年杭州西湖以文化景观主动申报成功,此后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又以文化景观遗产登录,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才真正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由于语汇以及学术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的发展仍然在与国际社会的对话和交流中,存在种种问题,尚未完全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文化特质的文化景观发展之道,但突破性的时机已经来到。

表1 国内外文化景观类型世界遗产相关大事一览表
表2 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一览表
二、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学术源流
文化景观概念:“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在操作指南中的原则规定:“能够说明为人类社会在其自身制约下,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下以及在内外社会经
济文化力量的推动下发生的进化及时间的变迁。

在选择时,必须同时以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内具有代表性为基础,使其能反映该区域本色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哲学基础:古希腊哲学中的人类地球家园思想,以及柏拉图视自然为理念的阴影反映的观念,由此形成人作为自然整体一部分的守护思想,以及视自然为次等的、被人所利用的工具性价值的观念。

学术源流:
1、德国、苏联:洪堡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开创德国的景观地理学派,在苏联被继续发展。

2、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发展出“历史景观”的概念,注重对景观形成起源的研究,施吕特尔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改变作用,提出“文化景观”概念。

英国地理学家达比、贝克等人对景观的历史性的研究。

3、英国、荷兰的基于艺术史的风景美学,发展出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的传统。

如麦克哈格的《艺术结合自然》。

美国的“大地艺术”等。

4、美国伯克利学派的苏尔,基于文化与生态的关系,发展出其“文化景观”的思想,注重文化对于自然的改变过程和整体性结构、元素的分析。

三、《欧洲风景公约》、《全球风景公约》
200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由欧洲理事会签署《欧洲风景公约》,2004年开始执行。

目标是促进景观保护、管理和规划。

文化景观概念定义:是一种自然力量和人类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自然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分离的”。

景观是一片被人所感知的区域,是人类精神与环境的交汇点,为了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变化而持续改造的结果,是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和生命质量的关键要素。

因此所有的景观都有潜在的意义,为社区提供认同感和利益。

2009年IFLA世界理事会通过《全球风景公约》,旨在倡导各个国家制定风景公约,以保护、规划、设计和可持续性管理风景的文化和遗产价值,促进风景多样性的识别工作。

文化景观的定义:土地、水系统和(或)海洋区域的总称,其面貌是自然和(或)文化因素单方和(或)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

风景是保证环境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的保护、管理、规划和设计使重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这些重要资源有助于人类健康、精神价值、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财富、经济的激励和增长。

重要方面:
1、强调风景对确立归属感的重要意义,对“家”的认同,立足于土地的感觉。

2、强调风景对激励和提升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作用,促进身体、情感、心灵和文化的安宁。

3、强调风景对场所感和地方认同感的营造。

4、将景观的范围扩展,不论是杰出的还是日常普通的,丰饶的或是退化的,
都具有意义。

注:欧洲的新文化地理学的影响,将景观从精英、静止的向日常的、动态的转
变。

而北美文化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将景观从分散的、孤立的向整体的、联系的方向发展。

这两大传统分别在《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和《欧洲风景公约》中得以体现。

四、中国的文化景观语境及其实践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