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解析
浅谈认知无线电技术
汇报人:文小库2023-11-17•认知无线电技术概述•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原理与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优势与挑战•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认知无线电技术概述01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是一种智能无线电通信技术,能够感知并理解周围的无线电环境,动态地调整其传输参数,如频率、功率等,以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效率。
认知无线电的特点主要包括灵活性、自适应性、智能性和环保性。
它能够根据无线电环境的实时变化来动态调整传输参数,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和保障通信质量。
此外,认知无线电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利用无线频谱资源,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定义和特点VS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认知无线电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种先进的认知无线电技术和系统不断涌现。
未来,认知无线电技术将继续朝着智能化、自适应性和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等。
在这些系统中,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通过感知周围无线电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传输参数,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保障通信质量。
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感知并避免干扰,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通过动态地调整传输参数,适应不同卫星的运动轨迹和通信需求,保障通信质量。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场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原理与技术02认知无线电技术通过感知无线电环境,理解信号传播特性,从而获取空闲频谱的机会。
通过构建频谱地图,对频谱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频谱管理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一、综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能够在动态环境中感知并利用空闲频谱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干扰和节约成本。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
本文将对认知无线电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方面。
在频谱感知方面,认知无线电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主用户信号和其他非授权用户的信号。
常用的频谱感知方法有匹配滤波器、循环平稳特征分析、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中,往往会出现误判或漏检的情况,影响认知无线电的安全性能。
频谱分配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标是在保证主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非授权用户的收益。
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频谱分配方法有固定频率分配、动态频率分配、比例公平分配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最优的频谱分配。
接入控制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保证主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接入控制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接入控制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无线环境和用户行为时,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接入控制。
隐私保护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认知无线电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用户信息,因此存在泄漏用户隐私的风险。
常用的隐私保护方法有匿名化技术、加密技术、差分隐私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完全的隐私保护。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更高性能、更可靠、更安全的认知无线电系统。
1.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应运而生。
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
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无线电通信作为一种无线传输信息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实现了远距离传输。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
一、频谱管理技术频谱管理技术是实现无线电通信的基础。
频谱是指无线电波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分布。
由于频谱有限,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以避免频率冲突和干扰。
现代无线电通信采用频谱分配、频率规划和频段划分等手段来实现频谱管理。
二、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是无线电通信中的核心技术,它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无线电信号,以便在接收端将无线电信号恢复成原始信息信号。
实现远距离传输需要采用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如频移键控(FSK)、相位键控(PSK)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三、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是为了提高无线电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而引入的。
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编码,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信息进行解码,进而实现差错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海明码、RS码和卷积码等。
四、天线技术天线技术在无线电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的装置。
实现远距离传输需要采用高增益和定向性较强的天线,以增加发射功率和减少信号传输损失。
五、多径衰落和均衡技术在无线电通信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径衰落的影响,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
因此,采用均衡技术可以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抵消多径衰落的影响,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六、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为了在无线电通信中控制信号的传输功率,以避免干扰其他设备和频段的无线信号。
通过合理的功率控制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的稳定信号,同时减少能耗和电磁辐射。
七、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频率上,实现信息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调频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传输质量,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
总结: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频谱管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天线技术、多径衰落和均衡技术、功率控制技术以及调频技术等。
超宽带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研究概要
超宽带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研究概要超宽带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实时感知、学习和优化无线电环境来提高频带利用率和网络性能。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中,频谱资源被固定分配给特定的用户或系统,导致频谱利用率低下。
而CR技术则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无线环境和通信需求,实时调整频谱使用策略,提高频带利用效率。
首先,频谱感知是CR技术的基础,也是CR系统实现自适应频谱使用的关键。
频谱感知通过对周围无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获取空闲频谱的信息,为CR系统提供频谱资源的选择和动态分配。
频谱感知的关键技术包括能量检测、频谱监测、频谱分析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实现对无线环境的深入了解,发现和分析可用的频谱资源。
其次,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是CR系统实现高效利用频谱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调制与编码技术通常采用固定的调制方式,无法适应不同的无线环境和通信需求。
而CR系统则可以根据频谱感知的结果和通信要求,动态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传输可靠性。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信道质量、频谱利用率、传输延迟等,通过智能化的算法和优化方法,实现最佳的调制与编码选择。
功率控制是CR系统实现频谱共享和干扰管理的重要技术。
CR系统共享已经被其他用户或系统占用的频谱,需要避免对原有用户的干扰。
因此,CR系统需要通过控制传输功率,使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根据实时的频谱感知结果进行调整。
功率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动态调整传输功率和分配资源,以最大化系统性能,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后,频谱管理是CR技术实现频谱共享的关键技术。
频谱管理涉及到频谱的分配、调度和协调等方面。
传统的频谱管理方法通常是通过固定的频谱分配方式进行管理,而CR系统通过频谱感知和动态频谱分配等技术,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动态管理。
频谱管理涉及到多个问题,如频谱共享机制、频谱分配策略、频谱交换和协商等,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不同用户和系统能够共享频谱资源,提高频带利用率。
浅析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
浅析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软件无线电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新型技术。
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可重构性、可编程性等优点,可以适应不同频段、不同协议的要求,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目前,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
在通信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无线网络的优化和管理、卫星通信、无线电广播等应用。
在雷达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目标探测、跟踪和识别等功能。
在导航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功能。
当前,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瓶颈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复杂度:软件无线电实现的功能越多,所需软件的复杂性就越高。
因此,研发一个较为复杂的软件无线电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 实时处理:软件无线电处理过程中,需要较高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但是当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计算量增大时,会出现处理速度慢、处理延迟高等问题。
3. 带宽限制:软件无线电处理数据的速度和处理带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计算机硬件配置和通信网络带宽的限制。
为了突破这些瓶颈,目前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并行计算的设计:通过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分别运行软件无线电处理模块,可以缓解计算量大、处理速度慢的问题。
2. 优化算法的设计:研究新的处理算法,能够在保证处理速度的同时,保证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
3. 增加硬件对软件无线电的支持:将计算机和无线电硬件模块相结合,提高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4.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自学习能力,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完善和优化软件算法、结合计算机和硬件模块的设计、增强自适应能力和自学习能力以及跨平台技术的发展。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被开发出来,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感知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
第三章感知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感知无线电CognitiveR adio(又称认知无线电)的思想也是由Joseph Mitola提出的,它是软件无线电技术向市场迈进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思想。
感知无线电是建立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之上的一个智能无线通信系统,它可以感知到周围的环境特征,采用构建理解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adio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Language,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实时调整传输参数,使系统的无线规则与输入的无线电激励的变化相适应,以达到无论何时何地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频谱利用的高效性。
感知无线电系统感知学习循环的过程如图3.1所示。
图3.1 The Cognition Cycle无线规则指一系列适合无线频谱合理使用的射频带宽、空中接口、相关协议和空间时间模式的设置。
感知无线电系统的重构能力很重要,该功能就是以软件无线电作为平台来实现的。
除了重构功能由软件无线电实现外,感知无线电的其他任务主要是通过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过程实现,其感知过程开始于无线电激励的被动感应,以做出反应行为而终止,一个基本的感知周期要经历3种基本过程,分别是无线传输场景分析、信道状态估计及其容量预测、功率控制和频谱管理,它们的顺序执行使感知无线电系统的感知功能得以实现。
3.1无线传输场景分析感知无线电系统传输信号时,首先要分析无线传输场景。
由于发送端产生的激励是非稳态的空时信号,过程主要由空时处理完成,判断干扰温度的大小同时检测出频谱空穴和估计一些传输参数统计量。
这些任务由接收端完成,再反馈到发送端,用于控制信号功率和频谱管理。
另外,可以应用自适应天线波束形成技术进行干扰抑制,由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补偿方式完成。
3.2干扰温度及其测量方法通常的无线电环境是以发送端为中心考虑的,但经常存在不可预测干扰源,从而使噪声基准增大,引起信号传输性能的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FCC提出了干扰的估测过程,从以发送端为中心到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自适应实时交互为中心的转变,为了确定和控制无线电环境中的干扰源,出现了新的度量标准——干扰温度,干扰温度限规定了在某频带和特定地理位置满足接收者需求的最差场合的无线传输环境特征。
认知无线电技术0407解析
目录
• 背景 • 基本原理 • 关键技术 • 应用前景 • 研究现状 • 未来发展方向
什么是CR?
• 认知无线电技术定义(ITU-R )
“Cognitive radio (CR) is a radio system employing technology that allows the system to obtain knowledge of its operationa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stablished policies and its internal state; to dynamically and autonomously adjust its operational parameters and protocols according to its obtained knowledge in order to achieve predefined objectives; and to learn from the results obtained.”
• 重构能力使得CR设备可以根据无线环境动态编程, 从而允 许CR设备采用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收发数据。
• 可以重构的参数包括: 工作频率、调制方式、 发射功率和 通信协议等。
• 核心思想:在不对频谱授权用户(PU)产生有害干扰的前提 下, 利用授权系统的空闲频谱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重构能力
• 一旦该频段被PU使用, CR有2种应对方式: 一是切换到其它空闲频段通信;
二是继续使用该频段, 但改变发射统率或者调制方案 避免对PU的有害干扰。
与软件无线电的关系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概述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概述
知网无线电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科技,可以有效地传递信号,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提供服务。
无线电是基于射频电磁波技术的一项电磁能源输入延伸传输的技术,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基础上它可以运用于通信业务、远程传输、航空航天和医药等行业。
无线电关键技术包括系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应用技术:
一、系统技术包括:天线理论、电磁场相关系统、信号传播和物理系统的发展和实验。
这些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射频技术的发射和接收能力,使信号更好地传播和接收,从而使无线电系统的效率更大。
二、通信技术主要指信号的调制方式、传播模型等,像条码解码技术和传播模型,构成无线电通信系统。
它们共同构成无线电通信系统。
三、网络技术包括无线传播网络、无线传播协议、移动网络和移动IP等。
它们可以使节点系统建立起传播网络,在这种传播网络中可以互相传输数据,传输效率出现大幅度提高。
最后,无线电应用技术指最终使用无线电系统达成特定目标的应用系统,它们主要体现在信号合成、信号处理等技术中,无线电应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航空航天、航空和电力行业。
总之,无线电关键技术涉及系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应用技术,它们在行业和个人用户中都被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
认知无线电
4.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4 .1 频谱检测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感知并分析特定区域的频 段, 找出适合通信的“ 频谱空洞”, 利用某些特定 的技术和处理, 在不影响已有通信系统的前提下进 行工作。因而, 从认知无线电工作流程上可以看到 (如下图所示), 为了在某个地域上应用认知无线电 技术, 最先进行的工作是对该地无线信道环境的感 知, 即频谱检测和“ 空洞”搜寻与判定。
Your site here Company Logo
LOGO
Thank You!
LOGO
认知无线电
1.认知无线电的概念 2.认知无线电的历史 3.认知无线电的应用 4.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1.认知无线电的概念
美国联邦通信委 员会(FCC) Simon Haykin
CR是一个智能无线通 信系统。它能够感知外 界环境,并使用人工智 能技术从环境中学习, 通过实时改变某些操作 参数(比如传输功率、 载波频率和调制技术 等),使其内部状态适 应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 统计性变化,以达到以 下目的: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的高度可靠通信; 对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Your site here Company Logo
4.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4.2.3复合自适应传输技术 该技术将OFDM 和认知无线电思想以及一系列自 适应传输技术结合,从而达到无线电资源的合理分配和 充分利用。为了寻求保证服务质量和最大通过率下的 最佳工作状态, 需综合应用动态子载波分配技术、自 适应子载波的功率分配技术、自适应调制解调技术以 及自适应编码技术等一系列自适应技术, 形成优化的 自适应算法。根据子载波的干扰温度, 通过自适应地 调整通信终端的工作参数,从而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设 计合理的自适应传输技术可以大幅提高频谱资源利用 率和通信性能。
认知无线电的历史和概念及其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历史和概念及其关键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得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充分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其核心思想就是使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发现频谱空洞并合理利用所发现的空洞的能力。
虽然认知无线电技术能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来管理有限的频谱资源,但要真正将其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还需解决包括频谱检测、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和无线频谱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
1 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的背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尤其是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无线个人域网络(WP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技术以无线的方式接入互联网。
这些网络技术大多使用非授权的频段(UFB)工作。
由于WLAN、WRAN无线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这些网络所工作的非授权频段已经渐趋饱和。
而另外一些通信业务(如电视广播业务等)需要通信网络提供一定的保护,使他们免受其他通信业务的干扰。
为了提供良好的保护,频率管理部门专门分配了特定的授权频段(LFB)以供特定通信业务使用。
与授权频段相比,非授权频段的频谱资源要少很多(大部分的频谱资源均被用来做授权频段使用)。
而相当数量的授权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却非常低。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事实:某些部分的频谱资。
浅谈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RF 检测 无线环境分析 干扰温度
信道容量
信道 状态估计 预测建模 接收机
发射机
图 1 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构成形式和组成部分 3.2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频谱检测技术、自适应频谱资源 分配技术和认知无线电下的频谱管理。 3.2.1 频谱检测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感知并分析特定区域的频段,找出适合通信 的 “频谱空洞” 。如果将待查的频段分为 3 种不同的情况: 黑空: 存在高 功率的干扰; 灰空: 存在低功率的干扰; 白空: 仅存在环境噪声量, 包括 热噪声、 瞬时反射、 脉冲噪声等。那么频谱检测的任务就是查找适合认 知无线电业务的白空, 同时对工作频段在黑空 (或灰空) 和白空之间的 转变进行监测。以下就频谱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1 能量检测 ) 能量检测是一种非相关检测, 易于实现, 不需要知道授权用户的先 验知识,只需测量频域或时域上一段观测空间内接收信号的总能量来 缺点 判决是否有授权用户出现,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频谱检测方式。 就是噪声的不确定性使得检测门限的设置比较困难,以及无法区分出 授权用户信号、 干扰和噪声。 (2 匹配滤波器法 ) 采用匹配滤波器作相关检测,结构简单,且能够使接受信噪比最 大, 但是需要授权用户信号为确知信号, 因为不同类型的授权用户采用 不同的调制方式, 这就限制了这种检测方式的应用, 但是也可以用在授 权用户信号中有一部分是已知波形的情况下, 例如前导码, 导频码, 训 练序列等等都可用于匹配滤波器检测。 (3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 调制信号一般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周期性,其统计特性诸如均值 和自相关都呈现出周期性, 而噪声不具备这个特性,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 调制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来进行来检测出噪声背景下的授权用户。 谱相关检测法的优点是基于信号特征离散地分布在循环谱的循环 频率中, 而背景噪声和干扰在非零循环频率处不会呈现谱相关特性, 因 而能够区别调制信号和噪声以及干扰;谱相关的局限在于算法要进行 两次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处理,它所能提供的只能是对傅立叶频谱 的补充, 此外它的计算量很大, 检测时间长。 (4 本地振荡器的能量泄漏检测 ) 利用超外差接收机接收信号时,往往需要将信号从高频转换到中 频,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使用本地振荡器, 它的作用就是将射频信号的射 频带宽降低到一定的中频带宽。 在这个转换频率的过程中, 一些本地振 荡器的能量会通过天线泄露, 我们将微小、 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放置在 主用户的接收机附近, 这些节点可以检测到本地振荡器的能量泄露, 从 而决定接收机正在使用的信道情况,传感节点以低功耗通过控制信道 反馈 CR。这种方法是基于主用户主动检测的前提。 (下转第 203 页 ) (5 协同检测 )
认知无线电与其关键技术研究
2 认知 无线 电 的关键 技术 研究
21位 置感 知技 术 . 不 同的地理环境情况会对 电磁波信号 的传播产 生不 同的 影响( 例如平原与室外就更适合无线通信的进行)通过将认知 。 无线 电技 术和 全 球 定位 系 统 ( l aP si ig yt GP ) Go loio n s m, S 以 b tn S e 及地理信息系统( o r h Ifr t nS s m, I) Gega ynomao t G S 进行结合, p i ye 认知无线 电系统可以通过 自我学习的方法 , 从而进一步识别 出 系 统所 处 的地 理 位 置 , 时根 据 地 理位 置 确 定 出周 围的地 理 环 同 境, 优化系统的参数配置, 选择最佳的发送频率和调制方式等。 具体而言 , 在市区环境下, 因为所处 的电磁环境复杂, 多径衰落 较大 , 则可以采用抗多径衰落较好 的O D F M调制方式进行无线 通信 , 而在乡村环境下 , 因为 电磁环境较好, 这样便选择较大的 功率进行通信 , 从而使得信号可 以传输到更远的地方 。还可以 把位置感知技术和数字波束形成技术进行有机 的结合, 使得认
2 1 年 第 3 期 02 ( 总第 19 期 ) 1
信 息 通 信
I F0RM oN & Co M M UN I TI N ATI CA oN S
2O1 2
(u . N 1 ) Sm o 1 9
认 知无 线 电与其关键技术研 究
张 丽 娴
( 新疆乌鲁木齐 6 0 6 9 2 部队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0 9 ) 3 0 2
中 图 分 类 号 : N 2 T 9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13 ( 02)304 .2 17 .1 l2 1 0.0 70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研究
如 果ij用 户 采用 相 同的传 输 信 道 ,那 么 ,干  ̄j L 扰 函数 即为 1 ;如 果 用 户 采 用不 同 的传 输 信 道 , 与
那 么 干 扰 函 数 为 0 上 面 的 效 用 函 数 的物 理 意 义 。
是 :用 户 采用 策 略s ,在 策 略s 道 上 ,该用 户 i 时 信
函数 ,此 函数 的定 义 如下 :
当只 由一 个 用 户 作 出 决 策 ,这样 才 能保 证 决 策 严 格 满 足 最 大 化 效 用 函数 的要 求 。显 然 ,在 决 策 的 同时 ,所 有 用 户 都 应 该 知 道 .在 他 们 周 围 的其 他
用 户 所 使 用 的传 输 信 道 以及 到 其 他 用 户 的传 输 损
定 义 固定传 输 功率 的信道 选择 博弈 论模 型为 : r { = N, {i S )i { i ) U}i N () 1
式 中的Ⅳ 决 策者 的数 量 ,也 就是 认 知无 线 电 是 用 户 ;S是 第 决 策 者 的 策 略 ,也 就 是 第 i 用 户 i 个 个 选 择 的 传输 信 道 ;J 是 除 了第 i 决 策 者 外 其 它 的 s 个 决 策 者 策 略 ,也 就 是 其 它 认 知 无 线 电 用 户所 选 择 的传 输 信道 ; 是 决策 者i 的策 略5 i 应 的效 用 函 所对 数 .通 过 选 择 不 同 的效 用 函数 ,可 以 对 整个 博 弈 过 程 产 生 不 同 的结 果 。 由 于 在 整 个 博 弈 过 程 中 , 所 有 决 策 者 的策 略 都 会 对 其 它 的决 策 者 的策 略产
些 技 术 的 基 础 都 是 基 于 信 号 的检 测 与估 计 和数 据 库 的 管 理 技 术 .而 如器 根 何 据无 线 电 环境 进 行 功 率
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近年来,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控制、军事应用、智能家居等。
这种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实现了设备的远程操控,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安全。
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传输技术、编解码技术以及安全性保障技术等。
首先,无线传输技术是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无线传输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信号传输控制指令和设备状态等信息。
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是无线传输技术的主要优势。
目前,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无线射频(RF)技术和蓝牙(Bluetooth)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广泛应用于远距离控制系统,如无线遥控器和无线报警系统。
而蓝牙技术则主要应用于短距离控制系统,如智能家居系统和蓝牙耳机。
其次,编解码技术也是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编解码技术通过对传输的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实现信号的可靠传输和解析。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频移键控(FSK)编码、脉码调制(PCM)编码和脉波编码(PPM)等。
在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中,编码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最后,安全性保障技术是保证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针对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中的威胁和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性保障技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技术是常用的安全性保障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通过对设备或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来确保系统只接受合法的指令和请求。
数据加密技术则采用密码学算法对传输的指令和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信号的非法截取和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还需要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
例如,在工业控制领域,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尤为重要;而在智能家居领域,系统的易用性和互联互通性则是关键。
此外,无线电远程遥控系统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如信号的衰减、传输延迟和安全漏洞等。
随着无线电技术、编解码技术和安全性保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在得到有效解决。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研究
抗干扰通信
01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实时感知干扰情况,优化通信频率和传输
速率,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动态频谱管理
02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实时感知频谱使用情况,动态分配频谱资
源,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协同作战通信
03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部队之间的信息交互,协同作战,提
高作战效率。
认知无线电面临的挑战
技术成熟度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优化物联网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高传输效 率和可靠性。
物联网中设备的能源管理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感知和优化能源消耗,降低物联网 设备的能耗。
物联网中设备的协同工作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效率 和性能。
认知无线电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01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标题: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三, 李四, 王五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了频谱感知技术,包括基于信号强度和 基于谱特征的频谱感知方法,实现了对周围 无线电环境的感知和评估。
频谱共共享方法,实 现了不同用户之间的频谱共享和优化。
研究了无线通信技术,包括OFDM、 MIMO和协同通信等,实现了高速无线数 据传输和可靠通信。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认知无线电的概 念与关键技术研究 》
2023-10-30
目 录
• 认知无线电概述 • 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原理 •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与挑战 • 研究成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认知无线电概述
定义与背景
认知无线电定义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无线电,能够感知周围无线环境,并 可以通过学习和自适应调整自身运行参数来优化无线通信性 能。
浅析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工作 中要对各方面的影响 因素进行考虑 , 结合现实情 况进一步确定 [ 8 ] M i c h a e l P a l m e r , R o b e r t B r u c e S i n c l a i r . 局域 网与广域 网设 计与 可以使用C O R B A技术 , 此时可将面 向对象 的方式视为重要前提, 创 实现[ H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l 0 . 造 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服务平台, 确保各类 网络 能够相互配合 、 相互 [ 9 ] 金钊. 《 软件无 线电技 术及 发展趋势 中国无 线电, 2 0 0 4 . 访问 。 此外 , C 0 RB A还可实现数据共享 。
特流等 , 仅就扩频与调频系统而言 , 需要充分发挥解调 、 解扩功能。 参 考 文 献
为尽快实现此项功能 , 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D S P, 构建完善成熟 的 并行运算系统, 不仅仅涉及到数据总线、 程序总 线, 与此 同时还要实 现多址 呼叫, 结合现实情况选择采用多指令多数据结构 、 单 指令 多 数据结构 或者是超指令结构 。 般 固定功能的模块如滤波器和下变频器 , 可以利用可编程 能 力的专用芯 片来实现 , 这样可 以节约成本而且这种芯片的处理数据 的速度一般要高于通用D S P 芯片 。 一般情况下数据处理系统的分配 方式是 : 功能相对固定的部分就由F P G A来完成 , 计算密集型的部分 在D S P 内部 完成 。
…
…
上接第2 0 6 页
4结语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 , 虽然I G S 站提供 的几种 星历产品在精 度上有高低 , 在数值上有一定差异, 但对解算G P S  ̄测数据的结果没 : 有实质性 的影响。 对于一般规模较小的工程控制 网, 在基线长度小于 1 0 0 k m时 , 在同等观测条件下 , 采用相 同的数据参数 , 广播 星历能达 到精密星历的解算效果 , 可以用广播星历代替精密 星历。 解算 的结果 均能满足一般低等级且为短基线工程 的要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 基线长度不断增加 , 不 同星历产品之 间的解算优势将 明显体现出来, 故对于长基 线且点位精度要求较高的用户, 还是需要用精密星历来 进行精确定位 , 使用精密星历可以提高整体精度 的量级 。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汇报人:2023-12-15•认知无线电概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目录•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管理技术•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技术•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技术01认知无线电概述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感知周围无线环境,自适应地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高效利用。
定义认知无线电具有感知、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动态利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特点定义与特点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认知无线电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研究。
现状目前,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共享、频谱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并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与前景认知无线电技术可应用于军事通信、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前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未来,认知无线电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实现更高效的频谱利用和管理,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02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频谱感知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检测无线频谱中的空闲频段。
频谱感知概述常见的频谱感知方法包括能量检测、匹配滤波检测、协同检测等。
常见感知方法为了提高频谱感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可以采用多天线技术、压缩感知等方法。
感知性能优化频谱管理概述频谱管理技术用于对无线频谱进行动态分配和优化,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频谱分配策略常见的频谱分配策略包括基于规则的分配、基于市场的分配和基于协作的分配等。
频谱共享与移动性管理为了实现频谱共享和移动性管理,需要设计高效的切换机制和协同策略。
频谱共享技术是认知无线电中实现频谱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频谱共享概述共享方式干扰管理常见的频谱共享方式包括时分复用、码分复用、频分复用等。
为了降低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消除、干扰协调等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研究【摘要】分析了认知无线电涉及的关键技术,指出了开展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软件无线电;性能评估;军事应用;关键技术1.引言近几年来,能够对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实现再利用的频谱共享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
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作用下,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2-5]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典Joseph Mitola博士于1999年提出的,是对软件无线电(SDR)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认知无线电理论上允许在时间、频率以及空间上进行多维的频谱复用,这将大大降低频谱和带宽限制对无线技术发展的束缚,因此,这一技术被预言为未来最热门的无线技术[1]。
本文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期为技术人员启迪新思维、开展创新攻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
2.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1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6]对于认知无线电的解释,较有代表的是Mitola、FCC、ITU- WP8A、John Notor 等组织或个人对认知无线电给出的定义。
Mitola认为,认知无线电可保证个人无线数字助理(PDAs)和相关网络智能地侦测用户的通信需求并为这些需求提供最适合的无线电资源,作为软件无线电的一种,它结合了应用软件、界面和认知等功能。
FCC定义认知无线电是一种可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机参数的无线电。
该定义目前大家比较认同。
ITU WP8A定义认知无线电为这样的无线电或系统,它可感知或了解其操作的环境从而动态、自治地调整其操作参数。
John Notor认为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不是CR实现的必然条件,CR也不是SDR的发展,它们之间是重叠关系。
概括来说,认知无线电具有检测(sensing)、适应、学习、机器推理、最优化、多任务以及并发处理/应用的性能。
2.2 认知无线电的基本特征由以上叙述和介绍可知,认知无线电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8]:(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使认知无线电能够从其工作的无线环境中捕获着感知信息,从而可以标识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未使用的频谱资源(频谱空穴),并选择最适当的频谱和工作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观察-思考-行动:循环感知模型
认知无线电网络定义
(Definition of CRN)
• 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 CRN):基于认知无线电 技术构建的无线通信网络
• CRN的用户节点和接入点在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网络层及应 用层都具有认知功能: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重构能力
pd P(Y / H1) Qm( 2 , )
循环平稳检测法
(Cyclostationary Detection)
• 利用通信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实施频谱感知 • 自相关函数为 • 傅里叶级数展开
• 循环相关系数
• 循环功率谱
器检测
检测
协方差特 征值检测
主用户接收端检测
振荡器功率 泄漏检测
基于干扰 温度检测
pd P(Y / H1) Qm( 2 , )
能量检测法
(Energy Detection)
非相干检测,直接对时域信号采样求模、平方运算获得检测统计量
在AWGN信道环境中,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分别为:
和 是完整和不完整Gamma函数, 是普遍Marcum Q函数
• CRN能感知网络的现存状态,根据端到端目标,利用学习机制实时 调整网络配置,利用感知到的网络状态信息形成规划、决策和行动
• CRN是一种能够感知当前网络状态,并据此进行规划、调整和采取 适当行动的网络
认知无线电网络架构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CRN)
• 认知无线电网络架构:三要素(网络组件、频谱异质、网络异构)
➢ 网络组件:主用户网络+认知用户网络
免授权频段
授权频段1 主主用用户户 授权频段2 主用户
主网络
认知用户
主网络 接入
CRN接 入
CR ad hoc 接入
认知用户
频谱经纪站 CCRR基基站站 其它CRN
分布式认知网络 集中式认知网络
认知无线电网络架构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CRN)
AMC等)——提高频谱效率 ➢ 频谱使用政策:授权(固定)、很少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ine) ➢ 频谱浪费严重:3GHz以下频段,平均利用率不到10% ➢ 解决途径之二:认知无线电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认知无线电概念
(Concept of Cognitive Radio)
• 2007年至今,围绕认知无线电的研究如火如荼 ➢ 学术界:找到了无线通信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和热点研究内容 ➢ 监管部门:调整了频谱使用规则,引导其商用 ➢ 标准化组织:纷纷制定和发布新的通信标准 ➢ 企业界:找到了新的、巨大的、潜在的商机 ➢ 运营商:用较少的投入提供通信服务,获得更大的收益
认知无线电定义
• Rieser教授认为: CR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生物启发认知模型对传统无线电系统的物理层 和媒体接入控制层(PHY+MAC)的演进过程建模——认知引擎
认知无线电定义
(Definition of Cognitive Radio)
• Haykin教授认为: CR是一个智能无线通信系统,它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并利用人工智 能技术从环境中学习,通过实时改变传输参数,使其内部状态适应 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统计特性的变化——信号处理
(Definition of Cognitive Radio)
• 认知无线电: CR是一种智能的频谱共享技术,依靠人工智能的支持,感知无线 通信环境,根据一定的学习和决策算法,实时自适应的改变系统 工作参数(频点、功率、调制、编码),动态的检测和有效的利 用空闲频谱。
理论上允许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进行多维的频谱复用和共享。
关键技术之一:频谱感知
(Spectrum Sensing)
• 频谱感知:包括频谱检测、频谱分析和频谱判决,是认知无线电实现
频谱共享、频谱管理的前提
• 感知:周期性检测主用户占用频谱的状态和特点,获得“频谱空穴”, 并伺机Βιβλιοθήκη 入空闲频谱• 频谱感知方法
频谱感知
本地检测
协作检测
主用户发射端检测
能量检测
匹配滤波 循环平稳
• IEEE认为: CR是能感知外部环境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能从环境中学习,并根 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其内部状态,以获得预期目的,其认知功能可 以采用人工智能或简单控制机制实现——智能控制
认知无线电基本原理
(Principle of CR)
• 通过分析外部环境提供的激励认识通信任务的内容;通过接收和发 送内容的分析选择解决方式
专业讲座(一) 认知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冯文江
Email: fengwj@
认知无线电概念
(Concept of Cognitive Radio)
• 背景 ➢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频谱需求和资源有限之间的
矛盾越来越突出——“频谱危机” ➢ 解决途径之一:寻求更高效的传输方式(MIMO、高阶调制、
➢ 频谱异质:认知用户通过频谱共享接入主用户网络拥有的部分授权 频段(干扰容忍、干扰避免)和免授权频段,其操作类型分为授权 频段操作和免授权频段操作
➢ 网络异构:认知用户接入网络有两种方式 认知用户网络接入:利用可用授权频段或免授权频段,接入归属认
知基站
主用户网络接入:利用可用授权频段或免授权频段,接入覆盖区域 内的主用户基站(需要协议支持、提供漫游服务)
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中,检测概率为:
x(t) 带通滤
波器
(•)2
T
0
Y
H1 H0
pd P(Y / H1) Qm( 2 , )
能量检测法
(Energy Detection)
• 能量检测法无需信号的先验信息,实现简单,但判决门限难 以准确选择
• 门限值很大程度上受到未知噪声电平的影响,因此在低信噪 比环境的检测性能较低。
认知无线电定义
(Definition of Cognitive Radio)
• 美国FCC认为: CR是一种通过与通信环境交互获取无线电背景知识,继而调整传输参 数,最终实现无线传输的无线电设备,主体是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但认知无线电设备不一定必须具有软件或现场可编程能力。 FCC关注认知无线电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认知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