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遥感卫星现状简介

合集下载

国内外遥感资源卫星

国内外遥感资源卫星

国内外资源卫星国外主要资源卫星:1.美国资源卫星(Landsat )美国于1961 年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型极轨气象卫星,到70 年代,在气象卫星的基础上研制发射了第一代试验型地球资源卫星(陆地―1、2、3)。

这三颗卫星上装有返束光导摄像机和多光谱扫描仪MSS,分别有 3 个和 4 个谱段,分辨率为80m 。

各国从卫星上接收了约45 万幅遥感图像。

80 年代,美国分别发射了第二代试验型地球资源卫星(陆地―4、5)。

卫星在技术上有了较大改进,平台采用新设计的多任务模块,增加了新型的专题绘图仪TM,可通过中继卫星传送数据。

TM 的波谱范围比MSS 大,每个波段范围较窄,因而波谱分辨率比MSS 图像高,其地面分辨率为30m(TM6 的地面分辨率只有120m) 。

陆地―5卫星是1984年发射的,现仍在运行。

90 年代,美国又分别发射了第三代资源卫星(陆地―6,7) 。

陆地―6卫星是1993 年发射的,因未能进入轨道而失败。

由于克林顿政府的支持,1999 年发射了陆地―7卫星,以保持地球图像、全球变化的长期连续监测。

该卫星装备了一台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 ,该设备增加了一个15m 分辨率的全色波段,热红外信道的空间分辨率也提高了一倍,达到60m 。

美国资源卫星每景影像对应的实际地面面积均为185km ×185km ,16 天即可覆盖全球一次。

使用15 米分辨率的图像,可用来制作1:10 万的矢量地形图。

2.法国遥感卫星(SPOT)继1986 年以来,法国先后发射了斯波特―1、2、3、4 对地观测卫星。

斯波特―1、2、3 采用832km 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重复周期为26 天。

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HRV) ,可获取10m 分辨率的全遥感图像以及20m 分辨率的三谱段遥感图像。

这些相机有侧视观测能力,可横向摆动27°,卫星还能进行立体观测。

斯波特―4卫星遥感器增加了新的中红外谱段,可用于估测植物水分,增强对植物的分类识别能力,并有助于冰雪探测。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开展现状目录1前言 (3)2美国 (5)2.1地球观测系统〔EOS〕 (5)2.2美国陆地卫星系统〔L ANDSAT〕 (6)2.3轨道观测卫星〔O RB V IEW〕 (7)2.4伊克诺斯卫星〔IKONOS〕 (8)2.5地球眼-1卫星〔G EO E YE-1〕 (9)2.6快鸟-2卫星〔Q UICK B IRD-2〕 (9)2.7世界观测卫星〔W ORLD V IEW-1/2〕 (9)2.8下一代高分辨率陆地卫星 (10)3欧盟 (10)3.1法国SPOT卫星系统 (10)3.2法国P LEIADES卫星系统 (12)3.3意大利地中海周边观测小卫星星座系统〔C OSMO-S KYMED〕 (13)3.4德国/加拿大R APID E YE (14)3.5德国SAR成像卫星 (14)3.6欧空局遥感卫星〔ERS〕 (15)3.7欧空局ENVISAT (15)3.8英国UK-DMC2、英国/西班牙D EIMOS-1 (16)3.9德国E N MAP (16)3.10欧盟GMES方案 (17)4印度 (17)4.1C ARTSAT-1(IRS-P5) (17)4.2RESOURCESAT-1〔IRS-P6〕 (18)4.3C ARTSAT-2系列 (19)4.4C ARTSAT后续 (19)5加拿大 (19)6日本 (21)7俄罗斯 (21)8以色列 (22)8.1地平线系列〔O FEQ〕 (22)Ofeq 7 (22)Ofeq 8〔TECSAR 1〕 (23)Ofeq 9 (23)8.2爱神系列〔EROS〕 (23)ErosA (24)ErosB (24)9韩国 (25)10泰国 (26)11阿联酋 (26)12委内瑞拉 (26)13其他国家 (27)1前言卫星遥感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蓬勃开展起来的一门集多维、多平台、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迅速开展,地球环境和地球资源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开展和国家间竞争较量的焦点。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随着人类对宇宙深入探索的不断深入,深空探测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其中,光学遥感技术作为深空探测中的重要一环,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探测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主要梳理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

一、国外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现状1、光学遥感载荷的种类国外深空探测的不断进展,导致光学遥感载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根据探测目的不同,分为地球观测、空间环境观测以及天体探测等。

其中,地球观测中频段测高雷达载荷、多通道计量相机载荷和多光谱成像载荷等是比较成熟和广泛应用的载荷。

而空间环境观测中的UV辐射计载荷和粒子探测器载荷等则更注重对宇宙环境的感知和研究。

2、载荷技术的发展随着对深空探测的需求不断增加,光学遥感载荷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结构材料、探测器件和处理算法等方面。

例如,在光学成像载荷方面,采用CCD和CMOS探测器大大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在高精度测量方面,采用光纤陀螺等新型探测器件,使得测量精度得到了提升;而在数据处理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载荷数据的处理更加精细化和全面化。

二、启示1、加强载荷功能的集成性随着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光学遥感载荷由单一的观测或测量功能向综合多种观测和测量功能融合的方向发展。

因此,今后光学遥感载荷的设计和研发必须注重功能的集成性,尤其是结合其他载荷,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

2、提高载荷的自主诊断与控制能力载荷的自主诊断与控制能力是充分发挥载荷性能的前提条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应该加强。

通过对载荷自身状态、运行情况以及与其他载荷的配合情况等信息的感知和分析,提高载荷的自动诊断和控制能力,不仅可以保证探测数据的准确和安全,同时能够减少控制流程和手动干预,提高光学遥感载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加强载荷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保障光学遥感载荷是诸多载荷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保障尤为重要。

世界各国遥感卫星资料汇总

世界各国遥感卫星资料汇总

遥感卫星资料汇总2009年10月世界各国遥感卫星资料汇总遥感卫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

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

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

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1968年,美国阿波罗-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个地球影像,从此,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

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各主要航天大国相继研制出各种以对地观测为目的的遥感卫星,并逐步向商用化转移。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1.美国资源卫星美国于1961年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型极轨气象卫星,1972年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后改名为“陆地卫星”1号(LANDSAT-1)。

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前期,又相继发射“陆地卫星”2、3、4、5号。

90年代,美国又分别发射了第三代资源卫星(陆地-6,7)。

陆地-6卫星是1993年发射的,因未能进入轨道而失败。

由于克林顿政府的支持,1999年发射了陆地-7卫星,以保持地球图像、全球变化的长期连续监测。

该卫星装备了一台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该设备增加了一个15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热红外信道的空间分辨率也提高了一倍,达到60m。

美国资源卫星每景影像对应的实际地面面积均为185km185km,16天即可覆盖全球一次。

“陆地卫星”能提供周期性相对廉价的遥感数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遥感卫星是指通过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各国在遥感卫星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

本文将对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一、美国遥感卫星发展美国是全球遥感卫星领域的领军国家,已经发射了多颗卫星以获取地球的遥感数据。

其中,最早的一颗遥感卫星是在1972年发射的LANDSAT-1,成为了美国遥感卫星的代表。

此后,美国陆续发射了多颗LANDSAT卫星,目前已经发射至LANDSAT-8此外,美国还发射了SPOT卫星,这是由法国、比利时和瑞典共同研制的一种遥感卫星系统。

SPOT卫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大的覆盖范围,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遥感数据。

美国的遥感卫星不仅在地球观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农业和林业等领域。

美国还建立了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整合了多个卫星数据源,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遥感数据。

二、欧洲遥感卫星发展欧洲也在遥感卫星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欧洲空间局(ESA)是欧洲遥感卫星的主要研发机构,其最重要的遥感卫星是欧空局地球观测卫星(ERS)和欧洲高分辨率卫星(ERS)。

欧空局地球观测卫星是一颗多用途的遥感卫星,可以获取包括海洋、大气、陆地和冰层在内的地球各部分的遥感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监测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欧洲高分辨率卫星是欧洲自主研制的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可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和更强的穿透能力的遥感影像。

该卫星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字地形模型制作、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等领域。

三、其他国家遥感卫星发展除了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也在遥感卫星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俄罗斯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发射静止遥感卫星,用于监测天气和资源等方面。

中国也在遥感卫星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国的遥感卫星包括环境一号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和天鹰一号卫星等。

这些卫星在环境监测、农业、林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外遥感卫星影像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影像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影像发展现状1.1法国SPOT卫星系统法国SPOT卫星系统历经3代发展,目前在轨为SPOT-4和SPOT-5。

SPOT4于1998年3月发射,它增加了一个短波红外波段(1.58-1.75um);把原0.61-0.68um的红波段改为0.49-0.73um包含“红”的波段,并替代原全色波段,可以产生分辨率10m的黑白图像和分辨率20m的多光谱数据;增加了一个多角度遥感仪器,即宽视域植被探测仪Vegetation(VGT),用于全球和区域两个层次上,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进行连续监测,对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气象、海洋等应用研究很有意义。

VGT被设计为垂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1.15km,扫描宽度2250km,可见光一短波红外波段0.43-1.75um 共5个波段。

它们为蓝波段0.43-0.47um、绿波段0.50-0.59um、红波段0.61-0.68um,近红外波段0.79-0.89um、短波红外波段1.58-1.75um。

SPOT4中的VGT和HRVs将使同一区域有可能同时获得较大范围的粗分辨率数据和小范围的细分辨率数据。

SPOT5于2002年5月4日发射,星上载有2台高分辨率几何成像装置(HRG)、1台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装置(HRS)、1台宽视域植被探测仪(VGT)等,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m,前后模式实时获得立体像对,运营性能有很大改善,在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等方面也均有显著提高。

表3-1SPOT系列卫星参数对比目前法国正在研制部署SPOT系列卫星后续任务,保持数据连续性,巩固光学卫星在欧洲的领先地位,第4代SPOT卫星SPOT-6和SPOT-7卫星,分别计划于2012年和2014年发射,寿命预期为十年。

SPOT6和SPOT7结构类似于Pleiades卫星,轨道高度也为694公里,两星位于同一轨道面,相位差为180度,降交点地方时为10:00,具备±30°侧摆能力。

卫星全色影像分辨率1.5m,多光谱影像分辨率6m,成像幅宽60km。

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

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

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1、Landset卫星第一颗陆地卫星是美国于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Landset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

迄今Landsat已经发射了6颗卫星。

Landsat-4和Landsat-5进入高约705km的近图形太阳同步轨道,每一圈运行的时间约为99分钟,每16天覆盖全球一次,第17天返回到同一地点的上空,星上除了带有与前三颗基本相同的多波段扫描仪(MSS)外,还带有一台专题成像仪(TM),它可在包括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在内的7个波段工作,MSS的IFOV 为80米,TM的IFOV除6波段为120米以外,其它都为30米。

MSS、TM的数据是以景为单元构成的,每景约相当地面上185×170km2 的面积,各景的位置根据卫星轨道所确定的轨道号和由中心纬度所确定的行号进行确定Landsat的数据通常用计算机兼容磁带(CCT)提供给用户。

Landsat的数据现在被世界上十几个的地面站所接收,主要应用于陆地的资源探测,环境监测,它是世界上现在利用最为广泛的地球观测数据。

2、SPOT卫星SPOT卫星是法国研制发射的地球观测卫星,第一颗SPOT卫星于1986年2月发射成功。

1990年2月发射了第2号星,第3号星已于1994年发射。

SPOT采用高度为830公里,轨道倾角为98.7度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通过赤道时刻为地方时上午10:30。

回归天数为26天。

但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4-5天就可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

SPOT携带两台相同的高分辨率遥感器HRV,采用CCD的电子式扫描,具有多光谱和全色波段两种模式。

由于HRV 装有可变指向反射镜,能在偏离星下点±27°(最大可达30°)范围内观测任何区域,所以通过斜视观测平均二天半就可以对同一地区进行高频率的观测,缩短了重复观测的时间。

此外,通过用不同的观测角观测同一地区,可以得到立体视觉效果,能进行高精度的高程测量与立体制图。

Planet遥感卫星群是全球最大规模卫星

Planet遥感卫星群是全球最大规模卫星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lanet遥感卫星群是全球最大规模卫星Planet(曾命名为Planet Lab)遥感卫星群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地球影像卫星星座群,由美国卫星成像初创公司Planet Labs研制,有超过150颗在轨卫星(减去已失效的卫星),使全球对地观测进入“每日”时代,有着其他公司无法比拟每天覆盖全球一次的超高频时间分辨率。

Planet卫星星座可以识别赈灾地点和提高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量。

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些影像资源进行全球环境保护,比如森林砍伐监测和极地冰盖变化监测。

商业应用包括测图、房地产和建筑业、油气资源监测,甚至是交通堵塞监测。

如果公司需要对其拥有的高价值、分布式资源进行定期监测,Planet可以补充或替代使用直升机飞过输油管道来监测油气泄漏,因为Planet卫星可以快速获取需要的影像。

表1.PLANETSCOPE轨道参数参数国际空间站轨道(32颗)太阳同步轨道(100颗)轨道高度400km475km 轨道倾角51.6°-98°纬度覆盖±52°±81.5°降交点地方时可变9:30-11:30am回归周期可变每天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遥感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整合全球200多颗遥感卫星数据资源,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商业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满足大规模遥感数据集中处理的空间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架构流程化的处理方案,满足海量遥感数据的集中处理需求。

GNSS-R遥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GNSS-R遥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GNSS-R遥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不仅能够为空间信息用户提供全球共享的导航定位信息、测速、授时等功能,还可以提供长期稳定、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L波段微波信号源。

近年来利用其作为外辐射源的遥感探测技术,GNSS-R反射信号遥感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种介于被动遥感与主动遥感之间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可以看作为是一个非合作人工辐射源、收发分置多发单收的多基地L波段雷达系统,从而兼有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者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先后开展了许多利用GNSS系统进行大气海洋陆面遥感等领域研究工作。

该文系统介绍了GNSS-R遥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GNSS-R;遥感;反演;反射信号1引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主要包括GPS、GLONASS、GALILEO、北斗系统。

随着对GNSS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发现,GNSS除了具有能够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信息,测速、授时等功能外,还可以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L波段微波信号,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人们把基于GNSS反射信号的遥感技术,简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遥感技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 GNSS-R[1])。

2 GNSS-R遥感原理GNSS-R遥感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特殊的GNSS接收机接收直射和反射信号,通过码延迟和相关函数波形及其后沿特性进行分析,获取目标参数信息。

基于无线电物理微波信号散射理论,特别是利用双基地雷达传输方程,分析目标物反射信号与GNSS直接信号在强度、频率、相位、极化方向等参数之间的变化。

基于这种散射特性,反演反射面的粗糙度、反射率等,计算目标物的介电常数等参数,从而确定目标物的性质和状态。

3 GNSS-R应用针对GNSS-R 的应用国内外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地基、机载和星载实验,其应用领域也由最初的海洋遥感,逐渐向陆面遥感扩展。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遥感卫星是指通过空间技术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人造卫星。

遥感卫星的发展不仅在人类的探索和认识地球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在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资源调查和农业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外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美国是全球遥感领域的领先者之一、美国宇航局(NASA)的“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是美国遥感卫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计划旨在收集地球表面的全套数据,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等方面的信息。

其中最著名的遥感卫星是“陆地卫星一号”(Landsat 1)系列,该系列卫星自1972年以来一直在运行并不断更新换代。

美国还拥有其他多个遥感卫星,如“紧急地球观测卫星”(EO-1)和“太阳辐射和能量平衡卫星”(SOLAR)等。

欧洲航天局(ESA)也致力于发展遥感卫星技术。

最著名的欧洲遥感卫星是“欧盟地球观测程序”(Copernicus),该计划由欧洲航天局、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开展。

Copernicus计划拥有多颗卫星,其中最重要的是“哨兵”卫星系列,该系列包括哨兵1至哨兵6号卫星,每颗卫星都具有不同的观测能力,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等方面。

中国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遥感卫星技术。

中国的首颗遥感卫星是1988年发射的“海洋一号”卫星,自此以后,中国陆续发射了一系列遥感卫星,如“资源一号”、“环境卫星一号”和“高分一号”等。

其中,“高分一号”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此外,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在进行遥感卫星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印度的“资源卫星”(IRS)系列、加拿大的“雷达卫星系统”(RADARSAT)系列和亚洲的“风云”系列卫星等。

总体来说,国外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是多样化且充满活力的。

各国在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和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积极合作,共同推动着遥感卫星领域的发展。

遥感卫星技术的进步将为人类提供更准确的地球信息,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支持。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_周峰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_周峰

国外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现状与启示周峰郑国宪苏云(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摘要文章对国外近十几年来的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按科学目标进行了分类。

总结了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趋势与启示,为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深空探测光学遥感载荷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V4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18(2012)01-0016-07DOI :10.3969/j.issn.1009-8518.2012.01.003Development of Optical Remote Sensor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broadand Its EnlightenmentZHOU Feng ZHENG Guoxian SU Yun(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Mechanics &Electricity,Beijing 100076,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broad in the recent two decades is presented.These payloads are categorized based on scientific objectives.Then,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revelation of th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re summarized.Finally,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 China are given.Key words deep space explorati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payload ;development suggestion1引言深空探测是指对太阳系内除地球之外的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以及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进行探测的航天活动[1]。

国内外资源卫星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资源卫星的发展概况

国外资源卫星的发展概况资源卫星是为探测地球资源服务的卫星。

它的特点是:中高度,长寿命卫星;像片的分辨率高,能分辨地面的细节;全球重复覆盖;应用广泛。

资源卫星利用星上装载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获取地面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多种波段电磁波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送给地面站。

由于每种物体在不同光谱频段下的反射不一样,地面站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便根据所掌握的各类物质的波谱特性,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判读,从而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等详细资料,免去了实地考察。

资源卫星分为两类:一是陆地资源卫星,二是海洋资源卫星。

陆地资源卫星以陆地勘测为主,而海洋资源卫星主要是寻找海洋资源。

资源卫星一般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能使卫星的轨道面每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约1度的距离基本相等。

这样既可以使卫星对地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又能使卫星在每天的同一时刻飞临某个地区,实现定时勘测。

资源卫星能够预报森林火灾,管理水利资料,测绘地图,估计农作物的产量,测量冰河的移动及大气与海洋污染等。

现今更可用于帮助动物学家观测如北极熊等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1)我国资源卫星发展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是立足于国的技术基础研制的。

它兼有SPOT-1和Landsat 4的主要功能(可替代性)。

且还有自主性,经济性,和高精度、高性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CBERS-1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在轨道安全运行了3年10个月,于2003年8月失效,超出了卫星的2年设计寿命。

它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星上三种遥感相机可昼夜观测地球,利用高码速率数传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经加工、处理成各种所需的图片,供各类用户使用。

该卫星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用途是;其图像产品可用来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每年更新全国利用图;测量耕地面积,估计森林蓄积量,农作物长势、产量和草场载蓄量及每年变化;监测自然和人为灾害;快速查清洪涝、地震、林火和风沙等破坏情况,估计损失,提出对策;对沿海经济开发、滩涂利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提供动态情报;同时勘探地下资源、圈定黄金、石油、煤炭和建材等资源区,监督资源的合理开发中巴资源卫星2号:于2007年9月19号成功发射,现处于在轨测试阶段。

近年来国内外发射的主要资源卫星的技术参数和主要用途

近年来国内外发射的主要资源卫星的技术参数和主要用途

近年来国内外发射的主要资源卫星的技术参数和主要⽤途近年来国内外发射的主要资源卫星的技术参数和主要⽤途Landsat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已连续观测地球达30年,⽬前只有1984年发射的Landsat-5和1999年发射的Landsat-7仍在运⾏,主要⽤来拍摄陆地遥感图像,涵盖了植物⼟壤⽣物等等。

LandSat- 8携带OLI(陆地成像仪)和TIRS(热红外传感器),TIRS收集地球两个热区地带的热量流失,以了解特别是美国西部⼲旱地区所观测地带⽔分消耗。

Landsat-5、Landsat-7主要参数Landsat-5波谱范围及相应的地⾯分辨率Landsat-7波谱范围及相应的地⾯分辨率:SPOT卫星SPOT系统从1986年开始迄今成功发射了SPOT-1、SPOT-2、SPOT-4、SPOT-5,主要⽤途是为制图和地球资源开发建⽴档案库和⼀个世界范围内可以利⽤的数据库;通过重复观测以改进对植被类型的识别和产量预报试验;为了进⾏图像判释和绘制1/250000⽐例尺的平⾯图以及按1/100000和1/50000的⽐例尺进⾏地图更新,建⽴感兴趣地区的⽴体像对档案库;在空中检验多任务飞⾏平台和线阵照相机。

SPOT主要参数SPOT波谱范围SPOT-5搭载探测器的分辨率和视场⽇本JER-1卫星JER-1被⽤于国⼟调查、农林渔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

星上传感器为SAR。

JER-1主要参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称资源卫星⼀号)是我国的第⼀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星上三种遥感相机可昼夜观察地球,利⽤⾼码速率数传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回地球地⾯接受站。

卫星设置多光谱观察、对地观察范围⼤、数据信息收集快,并宏观、直观,特别有利于动态和快速观察地球地⾯信息,兼有SPOT-1和Landsat -4的主要功能。

CBERS-1主要参数CBERS-1 传感器及波谱范围QuickBird卫星QuickBird卫星是美国DigitalGlobeg公司于2001年10⽉18⽇发射成功的⾼分辨率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了0.61⽶,是⽬前全球最⾼分辨率商业卫星,该卫星数据将对政府决策、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测绘、⼟地等提供巨⼤的参考和决策价值,可在农作物估产、灾害防治、农业规划等多⽅⾯发挥其积极作⽤。

遥感卫星的应用分析与仿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遥感卫星的应用分析与仿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遥感卫星对地覆盖分析与仿真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通常意义上的覆盖,即目标在卫星有效载荷的观测视场之内,这是遥感卫星系统完成其任务的必要条件。

地面覆盖特性作为遥感卫星系统最为重要的性能/效能,国内外的学者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国外现有对卫星覆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卫星轨道设计、卫星星座设计的目的,集中在连续全球覆盖分析(Continuous global coverage)连续区域性覆盖分析(continuous zonal coverage),间歇性区域覆盖分析(Intermittent local coverage)三大类上。

在连续全球覆盖分析方面,J.C.Walker于1970给出了一种由圆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提供连续的全球覆盖,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这就是现在著名的Walker-delta星座。

1978年,D.C.Beste给出了另外一种全球连续覆盖的卫星星座构型,1980年,A.H.Ballard提出了玫瑰星座(Rosette Constellation)提供连续的全球覆盖。

二者在连续全球覆盖分析领域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5年,John E. Draim提出一种由三颗或四颗星组成的椭圆轨道星座,提供全球连续覆盖,这是首次提出采用椭圆轨道卫星星座的概念。

1986年,John E. Draim又给出了一种具有相同周期的四星椭圆轨道卫星星座,提供全球连续覆盖。

1974年,R..David Luders和Lawrence J. Ginsberg对连续区域覆盖卫星的轨道特性做了一般性的研究工作。

1966年,R. D. Rider提出了卫星星下点轨迹参数Q(The Satellite Trace Parameter Q)的概念,Q的含义就是星下点地面轨迹每天回归的次数,通过对参数Q的选择,可以使卫星对地面目标的覆盖特性达到较优的水平。

S.S. Bayliss和A.Y.Haygen于1983年发表文章,给出了一种算法使间歇性覆盖卫星的最大回访时间最小。

2024年遥感卫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遥感卫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遥感卫星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遥感卫星市场是当前全球科技产业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遥感卫星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分析当前遥感卫星市场的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遥感卫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全球遥感卫星市场总体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其中,北美地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比超过35%,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地理信息和环境监测的需求增加,以及军事和军事情报等领域的不断发展。

行业应用遥感卫星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地球观测和环境监测领域,遥感卫星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

其次,遥感卫星在农业、森林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遥感卫星还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包括军事情报收集、监视和无人机导航等。

技术发展遥感卫星市场的发展得益于遥感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

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推出使得遥感图像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微纳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也推动了遥感卫星市场的增长。

随着新一代卫星技术的不断涌现,遥感卫星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市场竞争遥感卫星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的几家主要企业。

在北美地区,美国的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私营公司SpaceX等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实力,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亚太地区,中国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公司也是重要参与者。

此外,欧洲航天局(ESA)和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等机构在市场上也有一定份额。

发展趋势未来遥感卫星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对地球环境监测需求的增加,对遥感卫星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新一代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微纳卫星等技术的应用将为遥感卫星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国外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全球微纳卫星应用市场不断扩大,国外微纳卫星向高性能、模块化方向发展。

我国微纳卫星发射数量目前呈现“井喷”式增长,借鉴国外经验,可对行业发展有所裨益。

文I王林微纳卫星(NanoSat)通常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

微纳卫星具有成本低、研发周期短、风险小、发射快、延时低、技术新等优点,可编队组网,可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更多复杂的空间任务,在科研和商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微纳卫星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面向大众的消费级应用逐渐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据测算,到2025年,全球微纳卫星市场将达63.5亿美元。

OneWeb、SpaceX、Facebook、波音等巨头的卫星互联网计划都是以微纳卫星为载体,选择距离地球数百公里至2000公里以内的低轨道。

英国市场研究公司Visiongain2019年4月发布的《2019-2029年微纳卫星市场报告》预测,全球微纳卫星市场将从2019年的21.819亿美元激增至2029年的235.72亿美元,2019年至2029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26.9%。

很多国家都希望在有限的预算内发展天基能力,并正通过投资开发、制造和发射小型航天器来实现这一目标。

商业领域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也推动了微纳卫星的发展,从而使其成为新一轮全球太空竞赛的重要平台。

国外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海外以SpaceX和OneWeb为代表的公司正大力发展低轨卫星星座系统。

过去通过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高通量卫星来满足覆盖和速率的要求已不复存在,如今,卫星星座取代了单颗大型卫星。

一方面,这样降低了对卫星重量和轨道高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卫星的批量生产使得卫星研发和制造成本不断降低。

美国企业家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计划在2020年内密集发射星链(Starlink)卫星(微纳卫星集群),并开始为北美地区提供互联网骨干网服务。

全球主要遥感影像卫星简介

全球主要遥感影像卫星简介

全球主要遥感影像卫星简介ndsat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 ),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8颗(第6颗发射失败)。

目前Landsatl—4均相继失效,Landsat 5仍在超期运行(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

Landsat 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

Landsat8 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升空,经过100天测试运行后开始获取影像。

卫星参数:陆地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 一30°)的上午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

如Landsat 4、5轨道高度705km.轨道倾角98.2°, 卫星由北向南运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卫星每天绕地球14. 5圈,每天在赤道西移159km,每16天重复覆盖一次,穿过赤道的地方时为9点45分,覆盖地球范围N81° —S81.5°。

2.SPOT卫星SPOT卫星是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

“SPOT”系法文Systeme Probatoire d' Observation de la Terre 的缩写,意即地球观测系统。

SPOT系列卫星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至今已发射SPOT卫星1-7号,1986年已来,SPOT已经接受、存档超过7百万幅全球卫星数据,提供了准确、丰富、可靠、动态的地理信息源,满足了制图、农业、林业、土地利用、水利、国防、环保地质勘探等多个应用领域不断变化的需要。

[1]卫星参数Spot卫星采用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通过赤道时刻为地方时上午10:30,回归天数(重复周期)为26d。

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可以对同一地区用4〜5d的时间进行观测。

观测仪器Spotl, 2, 3上搭载的传感器HRV采用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S作为探测元件来获取地面目标物体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