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语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本次活动设计意图: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
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呢?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
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
因此我将在本次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
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较连贯的讲述能力。
3.让幼儿了解哪些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各种动物头饰跟幼儿人数一样。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幼儿观察并讨论今天是什么天气,怎样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
2.教师播放雷雨交加的声音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片中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预测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
并提问:小朋友,要下雨了,图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蜻蜓在捉虫子吃,好多的蚂蚁在运食物呢,乌龟公公的背湿了……),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幼儿讨论)嗯,小朋友们真聪明,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在准备下雨前的工作啊。
2.教师小结:《下雨早知道》:要下雨了,蜻蜓飞的低。
这时候空气潮湿,小虫子飞不高,蜻蜓就低飞去捉它们。
(蜻蜓低飞要下雨)要下雨了,空气里有许多水气,凝成了许多小水珠留在了乌龟公公的背上,乌龟公公的背就湿了。
(乌龟公公的背湿了,要下雨)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把家搬到高处,免得被雨水淹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反思(精选11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反思(精选11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反思篇1《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话形式来说明科学常识的讲读课文。
课文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动物行为的变化来观测天气的方法。
这既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语言的好教材。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识字教学按初读课文,读准了字音;讲读课文,理解字义;总结课文,认清字形三个步骤进行。
尤其是注意在讲读课文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例如:在理解“搬”时,首先我让一名学生上台表演搬的动作,其次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粉笔能不能用搬,为什么,该用哪个词。
进而让学生明白“搬”是在拿很重的东西时才会用到这个词。
二、注意联系,训练思维。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语,研究这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联系。
如:燕子为什么会飞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着捉那些飞不高的虫子来理解。
还可问学生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虫子飞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气很潮湿→所以要下雨。
三、及时渗透品德教育。
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小动物们互相关心的好品德,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如小鱼对小白兔说:“小白兔,你快回家吧。
小心淋着雨。
”要指导学生很好地体会感情。
再如通过小白兔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积极去问别人,教育学生要多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四、加强朗读训练,注意形式多样。
对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体会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
教学时,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要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别读,有集体读,有分段读,也有全篇读,有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读,还有引读等等。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要下雨了》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强化识字写字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自然景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体验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实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天气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在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要下雨了》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引导学生们关注天气变化与生物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做得还不错。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使得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生字词时,可能过于注重让学生记忆,而忽略了让他们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这些生字词。导致有些学生在造句时仍然感到困难。为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字词应用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内容:要下雨了二、设计理念: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融朗读、体验、感悟、积累、表达为一体。
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带有疑问、感叹的句子。
五、教学难点: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1、CAI课件2、小动物图片及头饰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1、质疑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1、下雨了生发现问题,师适时引导学生比较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区别2、谈话导入夏天的时候,在下雨之前,天气有什么变化?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醒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需注意的几点。
2、把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3、学习生字三、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1、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呀?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小动物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欢迎吗?出示动物图片2、出示课件1-3自然段3、点名读第1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体会小白兔急切疑问的语气。
5、了解小燕子为什么低飞的原因。
6、会用正呢句式说话。
7、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加上动作。
8、出示课件4-6段,师随画面讲述故事情节。
9、讨论: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10、生读4-6段,了解要下雨了,小鱼游出水面的原因。
11、学生自读自悟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师适时引导,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12、体会闷的感觉。
13、点名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14、出示课件7-8段小组讨论质疑,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问题:小白兔会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蚂蚁搬东西,是因为_____,所以_____。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教学设计: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理解和运用新词汇:下雨。
2. 学生能够听懂、模仿和使用新句型:要下雨了。
3. 学生能够通过画画、游戏等活动,培养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天气变化的图片和卡片2. 天气变化的大型图表3. 绘本或故事书《下雨了》或其他相关故事书4. 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活动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想过去遇到过的下雨天,以及下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个新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猜测这个词汇的意思。
2. 呈现新词汇和句型教师通过图片、卡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新词汇“下雨”和句型“要下雨了”。
逐一教授每个字的发音和意义,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3. 听说训练教师通过唱歌、念诗、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词汇和句型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念诗:“天空乌云密布,要下雨了嘟嘟嘟。
”4. 绘本故事教师可以选择一本与下雨有关的绘本或故事书,朗读给学生听,引导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一些与天气变化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小狗要藏到房子下面?”,“下雨时人们都做些什么?”等等。
5. 游戏和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如:- 复习游戏:教师出示天气变化的卡片或图片,鼓励学生站起来,并模仿对应的动作和表情。
- 观察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天气的图形,学生观察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如“第一张图是什么天气?”等等。
6. 小结复习教师与学生一起唱一遍之前学过的歌曲或默写句子,巩固所学内容。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新词汇“下雨”,以及模仿和使用句型“要下雨了”。
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和形式的教学,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然而,在游戏和活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高,可能是因为活动设计不够趣味性或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不大。
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活动设计,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4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反思(一)一、巧设情境,激趣朗读本节课重点是“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果只是让他们反复读肯定枯燥,学生会逐渐没了兴趣,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于是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了本篇课文的动画视频,一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二是利用视频资料进行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朗读。
师:有位导演把课文拍成了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视频)师:动画片真有趣!导演还要招募第二批小配音员呢,你听。
(播放音频,同时显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我能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了解雨前“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师:同学们,你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应聘小配音员吧,让我们一起学习朗读吧。
二、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根据本节课目标“我能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了解雨前‘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小动物们的对话,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别读,有男女生读,有集体读,有分段读,也有全篇读,有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读,还有分角色读等等。
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以指导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为例)三、联系生活实际,读中理解词语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但在课文对话中出现了“潮湿、闷”这些词语,对一年级孩子来说不好理解,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潮湿”“闷”的体验,并通过“关注偏旁”“字理识字”等方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朗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潮湿、闷”等词语。
四、巧用视频,分角色读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结束时,我把本节课伊始播放的动画视频设为无声视频,以让学生充当小配音员为动画配音的方式,再次分角色朗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掌握“得、很”的字形结构。
教学准备1.本课生字的卡片。
2.布置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3.小故事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师:题目《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师:《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些什么呢?我们打开课本去看看吧。
(课件)生听。
课文后面有一个题目是朗读课文。
朗读之前我们应该怎样?(读通课文)那好,我们首先来把课文读通。
老师有个提示:对于生字,按拼一拼(字音)、读一读(词语)、想一想(意思)、记一记(字形)的步骤去解决。
对于读不通读不准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自由读课文,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都读通了?同桌互相检查、帮助一下。
(同桌一组,两人每人读一自然段,另一个帮助纠正)我们再一起来合作一下,同桌帮忙纠正读课文。
师生评议,评老师,评学生(集体个别都可以评)先说别人优点,再提提建议。
大家想想看,兔子为什么能听懂燕子的话?而且他们能对话?(这是童话。
)那我们来走进这个童话世界,和他们对话对话怎样?你最想和谁说些什么?发挥想象。
三、学习生字小朋友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发现今天新出现的生字你们其实已经会读了。
真了不起啊。
我们现在再和他们见见面好吗?(齐读生字词语。
)再来和这些生字宝宝的兄弟姐妹见见面?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集体交流)指名回答你怎么牢牢记住这其中的六个字?我们要会写的。
(交流)师范写,生尝试。
反馈。
四、完成作业临写。
读自编的小故事。
说课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课题:要下雨了班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预测,能够预测下雨天气的特征;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能自制雨具;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预测下雨天气;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下雨天气的特征;2. 能够预测下雨天气;3. 制作雨具。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有关下雨天气的图片;2. 蓝天和雨天的图片;3. 各种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4. 书籍或故事活动讲解要求。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蓝天和雨天的图片,提问学生“蓝天代表什么样的天气?雨天呢?你们能预测明天的天气吗?”引起学生思考。
2. 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下雨天气的图片和课件,带领学生观察和分类,让学生自己找出下雨天气的特征,如乌云、闪电、打雷等。
通过观察让学生灵活运用感官。
3. 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合作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份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雨具。
教师提供足够的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亲自动手制作雨具。
4.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帮助学生总结下雨天气的特征,以及如何预测下雨天气。
让学生相互分享他们制作的雨具,并对制作的过程进行简单评价。
5. 反思(5分钟)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让学生能够了解下雨天气的特征,并通过制作雨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了群体讨论和合作游戏。
但是在制作雨具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总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
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第一篇: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大全)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说明《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
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内容梳理《要下雨了》是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故事,通过描述正在下雨前夕的风云变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增进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1.2 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的能力。
2.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2.1 教学内容1.讲解散文《要下雨了》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2.感受文中描写的风云变幻,引发学生对自然的联想和感受。
3.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描述的天气变化及其背后的意义。
2.掌握关键词汇的释义和用法。
3.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音调。
2.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相关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观察和联想。
3.采用情景再现或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3.2 教学手段1.黑板板书,展示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2.课堂互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文中的感受和理解。
3.创设情境环境,营造下雨前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情境引入教师可以用音乐和声音效果营造下雨前的氛围,在学生进入教室前播放特定音乐,让他们尝试观察窗外天空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4.2 教学核心1.第一段教学–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感受诗意的语言。
–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如“云层”、“紧凑”等。
2.第二段教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感受文中情境。
–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感受。
3.第三段教学–带领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对天气变化的联想和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1、听录音,让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同学互查生字读音。
3、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
3、大家替他们想一想:这时候燕子什么心情?读读说说,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正忙着()!3、小鱼、蚂蚁什么心情?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
4、通过听读,大家讨论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5、小白兔知道了吗?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吗?下雨前,小白兔自身有什么感觉呢?7、请同学再分角色朗读。
8、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解释一下: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9、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2、练习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五、实践作业1、口头填空:⑴要下雨了,燕子()。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8篇】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8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字教学难点: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师生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再猜猜明天的天气如何,说说猜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到我们还能从小动物的身上知道要下雨的消息,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将生字多读两遍,读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读准了哪个字的音。
2、(出示卡片)拼读生字。
3、同桌互读,一人一句,要读得正确、流利。
4、分段指名读。
5、认识感叹号,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感叹号,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有感叹号的句子。
师指导读感叹句。
三、读读说说1、(投影)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指名读前两句,想一想爸爸妈妈现在正忙着干什么呢,小动物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你还能想起谁正忙着干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句子,读句子。
)四、指导写字1、认读“呢、吧、吗、啊”几个字,说说这几个字在用法上的共同点,(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2、观察“吗、吧”这两个字,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学生练写这两个字,同桌互相交流。
第2课时:一、情境引入:有一天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遇到很多小动物,小动物们都告诉他要下雨了,小白兔急忙跑回家,这时,果然下起了大雨。
是谁有这么神奇的本领,知道要下雨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下雨了》,你肯定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分组学习。
1、自读课文,说说谁有神奇的本领,知道要下雨了。
(板书:小燕子小鱼蚂蚁)2、说说自己想当什么小动物,将喜欢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分到一起坐。
3、请各小组各自读一读写小燕子、小鱼、蚂蚁说的话,再指名读。
4、各小组讨论,要下雨了,你们都在忙着干什么?说句子“要下雨了,正忙着呢!”追问,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师适时补充:要下雨时,土壤变得很潮湿,小蚂蚁感觉到了,就要马上搬家,以防大雨淹了他们。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三课时略)一、质疑引入新课。
1、板书25下雨了2、质疑课题。
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3、小结。
二、学习13节。
1、看课件(画面为燕子低飞,并与小白兔交谈。
)(板书:看)2、课文哪几节写的是画面上的内容?3、齐读13节。
(板书:读)要求:提出疑难,圈画不懂的词语。
4、引导质疑、讨论。
(板书:议)5、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
(板书:燕子低飞)6、指导朗读。
(板书:读)7、小结学法。
三、学习46节。
1、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指导朗读句(2)。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鱼浮出水面,并与小白兔交谈。
3、运用学法指导学生学习46节。
(1)老师引读课文,学生圈画不懂的词语。
(2)学生质疑,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3)汇报学习情况。
(4)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
(板书:小鱼游到水面)(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七节。
1、从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蚂蚁忙着搬家,并与小白兔交谈。
同法自学第七节。
3、检查自学情况。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课文没有写小白兔是怎样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的。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说?5、句式练习:要下雨了,蚂蚁()。
(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6、指导读大蚂蚁的话。
五、学习89节。
部编版一年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部编版一年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和6个词语。
认识“割、翅、膀、珠、忙、淋、连、雷”8个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词语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下雨了让学生读:下雨了。
2、板书:“要”用红笔写。
让学生读:要下雨了。
3、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
“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下雨前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到想知道?三、初读课文内容。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标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4、电脑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
①出示: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
③出示会认字:yāo要④出示词语:小兔弯腰直起捉虫飞得高往家跑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听听他们读音是否正确?6、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燕子、鱼、蚂蚁)7、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4幅)电脑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8、再读课文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段)第二幅图:(4、5、6段)第三幅图:(7段)第四幅图:(8段)9、通过初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板书:低飞游到水面搬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自然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复习“腰、坡”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出水、蚂蚁搬家”这个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4.了解其他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重点:1.复习“腰、坡”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教学难点: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出水、蚂蚁搬家”这个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我们今天继续来拍电影。
这部电影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要下雨的时候。
齐读课题。
2.拍摄场地在哪儿?出示山坡。
3.拍摄时的天气是怎样的?阴沉沉的。
出示乌云密布的图片。
4.电影中有哪些角色呢?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想要角色扮演吗?打算扮演什么角色?要想成为出色的演员,我们就要读好台词,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二、温故知新,书写汉字任务一、台词大积累1.请三位同学来读词语:有空,闷得很,潮湿,消息,呢、吗、吧、呀(读正确其他人跟读)2.请看这一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口字旁,都是语气词,都读轻声,都是左右结构。
3.瞧,调皮的语气词跑到句子中啦。
你能读正确吗?出示:“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是要下雨了吗?”他们都是疑问句,应该怎么读?语气往上扬。
抽人读出示:“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陈述句怎么读呢?语气平平。
全班读。
4.这些语气词中,有一个生字最难写,它就是“呀”。
书写生字“呀”A.生观察字形,怎样才可以把它写好?生边说边出示评价标准,板贴。
B.师范写,边写边用教参上的语言说出关键笔画的占位,评星标准:1.左窄右宽2.封口压线3.撇画穿插C.生在语文书上写,展示,评价。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要、下、雨、了”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读和理解生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
2. 学会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图片、动作等直观教具。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动作,引导学生说出与雨相关的词语,如“雨滴、雨伞、雨衣”等。
(2)引出课文《要下雨了》,引导学生猜猜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如“谁要下雨了?为什么?”(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词。
4.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观察自然现象,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3. 家长协助完成课后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观察自然现象的敏锐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要下雨了》|人教部编版
-语言表达:鼓励学生用所学生字词和句型表达个人观察和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认知与书写:一年级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会觉得书写生字词有难度,特别是形近字、易错字。
-句型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学到的句型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指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天气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对于语言输出的准确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头或书面的表达练习,如填空、改错、仿写等,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中的错误,提高准确度。
-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或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要下雨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天气变化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天气变化的奥秘。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要下雨了》|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要下雨了》|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要下雨了》这一篇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天气变化的现象和下雨前的自然征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读生字词,如“云”、“雨”、“风”等;学习基本句型,如“天空中飘着白云”、“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忙着回家”;理解文章大意,体会小动物们对天气变化的反应;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天气情况;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模拟小动物,培养观察生活、关爱自然的能力。同时,结合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雨的来临前的种种表现,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能根据课文内容,表演相关动作和情境。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文字和图形表达,表述出未来的天气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
2.难点:能够观察和感知天气的变化,进行具体的判断和表述。
三、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2.教案和说课稿3.具有交互性和视觉引导的教学PPT4.小组活动的工具和材料,如创意画板、各类天气符号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在一年级学生较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来导入课程。
比如,在教室中播放风声、雷声、雨声等音效,然后要求学生猜测天气情况,并形成小组活动,分组绘制天气图或创作小故事等。
2. 朗读和理解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要下雨了》,并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所述的顺序发音,然后理解文本。
让一部分学生朗读、一部分学生讲解文本,全体学生应注重准确地表达出文本内容。
3. 情境表演(15分钟)教师选出几名学生,让他们扮演文中的人物,比如正在洗车、搭帐篷等,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述情境,逐步完成小剧场表演。
4. 色彩绘画活动(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创意画板活动,根据天气图示形象地表达天气预报情况,通过画出一幅美丽的天空图画来表达对未来天气的期待。
5. 总结分析并预报天气(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回顾今天的课程,分析出诉课程的关键点和需要加强的内容,并根据地图、影像、声音等天气信息预报未来的天气情况。
让学生通过图形和文字来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初步观察天气情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和预报天气情况。
通过互动性强的小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不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学生年龄不大,所以对于语言要求和活动难度要注意控制。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或自然童话,是一种以童话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体裁。
科学童话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
因此,它的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情节结构也较为单纯、明了。
例如,比安基的著名作品《尾巴》,写苍蝇想要条尾巴,先后向鱼、虾、啄木鸟、鹿和狐狸去要,都没有得到,后又和牛纠缠,被牛尾巴一下抽死了。
这篇科学童话通过故事,向小读者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没有幻想便没有童话。
夸张、拟人等是童话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科学童话遵循童话创作规律,不是科学知识的图解,不能简单地把科学内容填入童话的格式中。
它也要张开幻想的翅膀,调动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运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去构思富有趣味的幻想情节,创造动人的童话意境和童话形象,使孩子们在幻想的迷人世界中,获得一定的、准确实在的科学知识。
只是在科学童话中,幻想和夸张、拟人等不仅植根于现实生活,而且要有科学的依据,同时,又都必须为表达科学内容服务。
冯振文的《非洲的魔术师》就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它通过“魔术师”──避役先生和蝉大哥、凤蝶、蜗牛等的活动,介绍了一些生物的形态和习性,阐明了生物学上的一条重要原理:生物的机体、习性与其生存的环境是统一的。
避役表演的魔术是变换皮肤的颜色和形体的大小而造成的,它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生长在非洲的生物怎样适应各种环境避免危险来保存自己所具有的本领。
看演出的其他森林居民有“高声广播”的蝉,总是打扮得最漂亮的凤蝶,外穿一件短马褂、里套丝织长袍子的蠼螋,屁股上藏着一根长枪的胡蜂,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带着两把凿子的蝼蛄,背着房子移动、胆小笨拙的蜗牛以及满身臭气的臭娘等等,作者把它们描绘得十分恰当,使孩子们很快了解了这些小生命的外貌、习性、动作等特点。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科学童话创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把科学内涵与童话构思结合起来,即把科学的理性概念化作幻想的感性形象,把对知识的解释与虚构的故事糅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一语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
)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在这里,教师布置的问题也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6.可以通过做动作识记生字“伸、搬”,理解字义。
7.学习多音字“空”。
设计意图:“识字交流会”可以掀起课堂的高潮,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他们的识字经验。
学生们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加深识字印象,而且可以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更多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2.全班齐读词组。
设计意图: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学生学的知识不在一天后抓紧复习,就会遗忘。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记忆得到巩固。
二、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1.回忆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2.教学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2)同桌间进行角色对话演练。
(3)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对话。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3.教学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
(2)师指导朗读课文。
(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
(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设计意图:多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说话,让学生们了解到
各种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句式去表达不同意思。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
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
(1)生试说。
(2)教师出示图片拓展。
(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
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不仅仅是总结,更是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知识。
四、舞台剧表演
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
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你学懂了什么?”课后我品评,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
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