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风电机组的状态检测技术是指对风电机组运行中的各种指标进行监测,对风机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预测,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处理。

其目的在于确保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机械监测技术和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智能化检测技术。

机械监测技术是最早开发的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机械传感器、温度匹配器、厚度计等物理装置检测机组螺栓、轴承、齿轮的磨损、松动、裂纹等异常情况,实现对风机机械部件的监测与维护。

机械监测技术的优点在于成熟可靠、维护简单,但由于其只能检测机械部件的运行情况,无法获取全面的风机工况信息,无法适应风机多变的运行环境和维护需求。

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智能化检测技术是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的新发展趋势,其主要通过传感器采集风机多变的运行信息,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风机各部分进行智能化分析,并给出风机状态的分析报告。

该技术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可实现风机故障的早期预警和健康状态诊断。

智能化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全方位、高精度、实时化的获取风机的状态信息,提高了风机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检测技术是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入研究和发展,未来可应用到整个风电场的运行监测和管理,并且有望增加预测能力和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随着风力发电示范工程的发展,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趋势:首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将经验知识、专家诊断等人类不可知的信息变为可见的高级特征,提高风机维护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应用反向推动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如卫星云图检测、风场监测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化传感器技术得以应用到风电机组的运行监测和诊断上。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研究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研究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研究随着全球对环境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关注,风力发电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中叶片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叶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疲劳损伤,这不仅影响了发电机的效率,也会导致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安全性和效率,研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光纤传感技术在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传感技术,主要通过光的特性来进行测量和监测。

在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通过在叶片表面或内部嵌入光纤传感器来实现实时监测叶片的应变、振动和温度等指标,进而评估叶片的健康状态。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快速响应等优点,可以精确地测量叶片的变化,监测到较小的损伤,有利于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二、光纤传感技术在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光纤传感技术在风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比如,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叶片应变监测系统,通过在叶片表面和内部嵌入光纤传感器来实现叶片的应变监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挪威的NARC公司也开发了类似的系统。

国内的应用研究也日益活跃。

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叶片振动监测系统,利用光纤传感器实现对叶片振动的实时监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开展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风电叶片应变监测研究,通过在叶片表面和内部嵌入光纤传感器进行应变监测。

三、未来光纤传感技术在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中的发展趋势随着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纤传感技术在风电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拓展。

尤其是光纤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可靠性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提高。

未来,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健康监测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集成化监测系统的设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风力发电叶片缺陷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

风力发电叶片缺陷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

风力发电叶片缺陷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得到快速发展的清洁能源形式。

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叶片,而叶片的缺陷会严重影响发电效率和设备的整体运行性能。

因此,风力发电叶片缺陷检测与修复技术对于提高叶片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叶片主要面临以下几种类型的缺陷:磨损、损伤、龟裂和腐蚀。

这些缺陷可能由于设计不当、材料质量问题、自然灾害或长期使用等原因导致。

因此,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积极探索各种叶片缺陷检测与修复技术,以降低风力发电的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在叶片缺陷检测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无损检测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声波、电磁波或热辐射等物理信号对叶片进行扫描和分析,以检测叶片表面和内部的缺陷。

例如,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检测叶片的内部缺陷。

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检测叶片表面的温度分布来发现潜在的龟裂和损伤。

此外,还有X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激光扫描等方法都可以用于叶片缺陷的检测。

除了无损检测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也被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缺陷检测中。

例如,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利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来分析叶片的表面图像,从而检测出表面的缺陷和磨损情况。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快速、非接触等优点,可以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叶片缺陷修复方面,目前也有多种修复技术被广泛使用。

对于小型的表面磨损和损伤,常见的修复技术包括抛光、涂层和粘接等。

通过抛光可以去除叶片表面的磨损层,从而恢复其光滑性和表面质量。

涂层技术可以通过在叶片表面施加一层保护性涂层来减轻磨损和腐蚀的影响。

粘接技术则可以用于连接和修补叶片上的小型损伤,例如龟裂和划痕。

对于较大和严重的叶片缺陷,更高级的修复技术则会被应用。

例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将额外的纤维增强层添加到损伤区域来增加叶片的强度和刚度。

风力发电叶片损伤检测与诊断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叶片损伤检测与诊断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叶片损伤检测与诊断技术综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叶片的损伤问题成为影响其可靠性和功率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风力发电叶片的损伤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叶片损伤的形式多样,包括裂纹、磨损、剥落、腐蚀等。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叶片的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和性能下降,进而影响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和诊断这些叶片损伤,对于风力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针对风力发电叶片损伤检测与诊断的需求,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技术与方法。

其中,无损检测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对叶片进行非接触式的物理量测量或表面成像,来获取叶片内部或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叶片损伤的检测和诊断。

图像处理技术在风力发电叶片损伤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获取叶片的图像数据,并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与损伤相关的特征信息,可以实现对叶片表面的损伤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和诊断。

图像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声波检测技术也被广泛用于风力发电叶片损伤的检测与诊断。

该技术通过解析叶片振动时的声波信号,并利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诊断。

声波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灵敏的优势,在叶片的表面和内部损伤检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被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损伤检测与诊断。

该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叶片进行扫描,通过测量叶片表面温度的分布来识别叶片的损伤位置。

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无接触、高效、准确的特点,在叶片损伤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风力发电叶片损伤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类型的叶片损伤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测与诊断方法,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应用。

其次,风力发电叶片通常处于高海拔、恶劣气候条件下,这给损伤检测与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风电叶片故障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风电叶片故障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风电叶片故障分析技术研究现状发布时间:2023-03-30T06:16:59.626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4期作者:杨广福[导读] 风电叶片各部件在黏结过程中可能产生缺陷,如内部气泡、虚粘、空粘等。

因此,叶片健康监测已经引起全世界科研人员的关注。

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200摘要:叶片作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对于风力涡轮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文中回顾了检测叶片性能的3种主要技术和方法:红外热成像、光纤光栅传感及超声检测。

关键词:风机涡轮机叶片;热成像;光纤传感;超声探测;风电叶片各部件在黏结过程中可能产生缺陷,如内部气泡、虚粘、空粘等。

因此,叶片健康监测已经引起全世界科研人员的关注。

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叶片结构不受损坏、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表征其内部的质量情况,根据叶片具体的结构特点、材料特性、工况条件等合理选取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损伤故障诊断方法,当前主要包括红外热成像技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超声检测等。

1 对风力发电叶片进行运行状态监测的意义1.1 获取实际承受载荷情况在叶片设计阶段,叶片载荷状况可以由空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可通过叶片试验和载荷特性反映出叶片设计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理论值。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叶片受各种不确定性外界环境影响所承受的载荷值,与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都会存在偏差,理论载荷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到对叶片运行安全性的评估。

通过收集叶片运行载荷数据,可用于理论模型的评估和修正,提高叶片设计质量和可靠性。

1.2 及时发现叶片运行状态的异常(1)风轮运行动平衡监测,可以实时显示三支叶片的动平衡数据,测量偏航角度的改变、风剪切和叶片局部质量的增加对风轮出力的影响(2)覆冰监测,能够发现覆冰并及时告知,避免覆冰后引起叶片局部较高的应力水平,防止冰层脱落对风轮造成破坏,覆冰消除后及时开机运转。

(3)叶片结构破坏监测,实时显示出叶片结构的变化如叶片后缘开裂的变化,防止叶片损坏区域扩大化。

基于智能化检测的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研究

基于智能化检测的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研究

基于智能化检测的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第一章智能化检测技术概述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是风电场运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规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工干预,成本高且不够准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检测技术在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化检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可以实现高精度、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提高风电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二章传感器技术在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化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于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有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应变计等。

加速度计可以用于检测叶片振动情况,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叶片表面的气动压力变化,应变计可以检测叶片结构的变形情况。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从而确定合适的维护措施。

同时,在传感器技术的支持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变得更加准确和精细。

第三章网络技术在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网络技术是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的连接,可以在全国各地实现对风电叶片结构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人工干预的需要,也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第四章机器学习技术在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是智能化检测技术的核心部分。

风力发电系统中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各个部件的协同控制,以及对故障和损耗的实时监测和诊断。

机器学习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通过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获得的数据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同时,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五章结论智能化检测技术是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手段。

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风电叶片结构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提高风电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未来智能化检测技术还将继续发展,运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思维,推动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其地位日益凸显。

风力发电机(Wind Turbine,WT)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风力发电机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风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延长设备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及其成因。

然后,重点阐述了当前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基于振动分析的故障诊断、基于声学信号的故障诊断、基于电气参数的故障诊断等。

对近年来新兴的和大数据技术在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还总结了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包括技术方法的创新、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等。

文章展望了未来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基于贝茨定律,即风能转换效率的理论最大值约为16/27,约为3%。

风力发电机主要由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

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的主要部件,一般由2-3个叶片组成。

风轮受风力作用而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风轮的转速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发电机能够在风速变化的情况下稳定工作,需要通过增速机构提高风轮的转速。

发电机则将风轮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类型有很多,如永磁发电机、电励磁发电机等,其选择取决于风力发电机的具体设计需求和运行环境。

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引用格式:王晨, 顾永强. 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红外无损检测研究[J]. 中国测试,2023, 49(7): 35-40. WANG Chen, GU Yongqiang. Research on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of small wind turbine blades[J]. China Measurement & Test, 2023, 49(7):35-40. DOI: 10.11857/j.issn.1674-5124.2022010030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红外无损检测研究王 晨, 顾永强(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 要: 为获得风力发电机叶片现场红外无损检测的最佳光照条件,该文以赋有不同损伤类型及不同损伤程度的2 kW 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式,在夏季光照充足的室外条件下对损伤叶片进行自然激励,采集红外热像图。

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损伤检测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得到风机叶片三种典型损伤的最佳检测光照条件,其中异物附着和面部损伤在午间光照强度达到1 000 W/m 2及以上检测效果最佳,而裂纹损伤在晴朗的午后光照强度为900 W/m 2左右检测效果佳,从而证明利用太阳辐射作为发射源的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来检测风机叶片损伤的方法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之内是可行的。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无损检测; 红外热成像; 损伤中图分类号: TK83; TB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4–5124(2023)07–0035–06Research on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of small wind turbine bladesWANG Chen, GU Yongqiang(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Abstract :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lighting conditions for on-site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ind turbine blades, this paper takes 2 kW small wind turbine blades with different damage types and different damage degre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passive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detection method to perform natural excitation on damaged blades under outdoor conditions with sufficient light in summer, and collect infrared thermal imag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ght intensit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amage detection, and the best light condi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three typical damage of fan blades are obtained.Among them, foreign body attachment and facial damage have the best detection effect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reaches 1 000 W/m 2 or above at noon. The crack damage detection effect is good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is about 900 W/m 2 in a clear afternoon, which proves that the passive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using solar radiation as the emission source to detect fan blade damage is feasible within a certain light intensity range.Keywords : wind turbine blade;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damage收稿日期: 2022-01-06;收到修改稿日期: 2022-03-24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联合基金(2018LH05008)作者简介: 王 晨(1997-),男,山西晋城市人,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风机叶片的损伤检测。

风电叶片气动性能状态实时监测技术

风电叶片气动性能状态实时监测技术

风电叶片气动性能状态实时监测技术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气动性能状态对于发电效率和运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和延长叶片使用寿命,不断改进和创新气动性能状态实时监测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背景介绍风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动部件,直接受到风速、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叶片的气动性能状态实时监测对于风力发电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叶片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离线检测,无法实时准确地获取叶片的状况。

因此,研究开发可实时监测叶片气动性能状态的技术尤为重要。

二、现有技术挑战1.叶片表面温度监测:叶片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测对于判断叶片工作状态和防止过热具有重要意义。

但传统的温度监测方式存在监测范围有限、响应时间长、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2.叶片表面压力监测:叶片表面压力的监测可以反映出气动性能状态的变化情况。

然而,传统的压力监测技术需要安装大量传感器,增加了成本和复杂度。

3.叶片表面颗粒物监测: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积累大量颗粒物,影响其气动性能。

然而,传统的颗粒物监测方法无法实时监测叶片表面的积尘情况。

三、实时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以上技术挑战,近年来,风电叶片气动性能状态实时监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以下是一些技术趋势:1.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叶片表面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具有高灵敏度、大测量范围、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2.无线传感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可以减少传感器的布线限制,减少系统复杂性,并实现对叶片表面温度、压力和颗粒物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3.机器学习算法:通过采集大量叶片监测数据,并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叶片气动性能状态的预测和故障诊断。

四、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与优势1.提高发电效率:实时监测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叶片的气动性能状态,为风力发电机组的调度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2.延长叶片寿命:通过实时监测叶片的温度、压力和颗粒物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叶片的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风力发电机组飞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风力发电机组飞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风力发电机组飞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一、背景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清洁的能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但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和发展,风电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也越来越大,检测难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飞叶检测技术已成为制约风电机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的核心问题。

二、常见的检测方法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一种较常见的检测方法,也是最为传统的方法之一。

在此方法中,专业人员会爬到塔顶或借助机械臂等高空设备对叶片进行目测检查。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操作环节少,但存在人工误差大、效率低、风力大等问题。

2. 关键点检测法关键点检测法是一种以关键点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在叶片上设置一些特殊的标记点,以便于更加准确、高效地检测叶片。

该方法相对于直接观察法来说,减少了人工耗时,降低了人工误差;但该方法需要先进行基准标定、定位和匹配等步骤。

3. 光学成像法光学成像法是利用飞机或无人机,借助传感器获取叶片三维数据及外部环境数据。

该方法具有高效、高精度、无人化等优点。

但同时,该方法数据处理量大,数据准确性与设备、天气等因素有关,也可能由于恶劣天气等原因无法实行。

三、飞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 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非常关键,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

其中,光学传感器利用叶片表面的反射光,测量叶片中的裂纹、腐蚀、表面损伤、弯曲等信号,常用于无损检测。

声学传感器则通过读取振动信号获取叶片振动和应力特征,可快速定位叶片缺陷位置。

压电传感器则主要用于测量叶片的形变和力学性能。

2. 算法选择针对不同的传感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从而提高检测效果。

常见的算法有: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图像处理算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在算法选择时,还需考虑算法的可靠性、便捷性、实时性等因素。

3. 智能化开发风力发电机组飞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高度的智能化,这需要算法、传感器及数据反馈之间的紧密结合以及数据的整合分析。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摘要:在清洁能源领域中,风力发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不过虽然近年来风电装备快速发展,但是始终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测诊断方法。

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风力发电机无论是规模还是装机容量上都实现了很大的扩展,但是基于振动监测的风力发电机在线诊断系统,却存在较大的空缺。

由于事故的频繁发生和运行维护费用的增加,对风电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应在明确风力发电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故障特点及诊断难点,进而提出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为风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前言: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已经刻不容缓风力发电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产业,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清洁能源。

而在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高昂的运行维护成本和较大的维护维修难度,导致对风力发电机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工作并不完善。

各类事故的频繁发生,也对风电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以,对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风能是当前最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全球范围内的风能总量约在2.74×109MW,其中可利用风能约为2×107MW,远高于水能。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海岸线较长,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有研究显示,我国陆上离地10米高度的总风能资源储量约为4.35×106MW,技术可开发量在2.97×105MW,海上1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风能在7.5×105MW。

由于风能储量巨大,因而为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风力发电机是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我国的风力发电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开始的,目前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新增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风力发电也已经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风电叶片无损检测技术和标准现状研究

风电叶片无损检测技术和标准现状研究

风电叶片无损检测技术和标准现状研究摘要:通过在风电叶片检测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提高风电叶片的质量,保证风电叶片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当前情况下,由于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统一、规范的风电叶片无损检测标准,也没有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完善、优化,导致风电叶片无损检测的水平相对较低。

本文对风电叶片无损检测技术和标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字:风电叶片;无损检测技术;标准现状引言:当前情况下,在对风电叶片质量进行检测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通过目视法、敲击法对风电叶片进行检测,其对检测人员具备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对风电叶片中的隐蔽性缺陷进行准确判断、精确定位。

因此,通过科学合理地在风电叶片检测过程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判断出风电叶片中存在的缺陷及位置,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风电叶片的质量,保证风电叶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一、风电叶片的缺陷类型(一)生产制造类缺陷当前情况下,由于我国风电叶片生产制造水平相对较低,没有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发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相应的风电叶片制作,进而导致风电叶片的质量相对较低。

虽然在风电叶片制造过程中将部分环节由人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自动化操作,即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操作导致的质量问题,然而在风电叶片生产的其他各个环节依然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

假如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综合素养较低,则会在风电叶片制作过程中导致风电叶片产生制造类缺陷。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风电叶片的制造类生产缺陷属于隐蔽工程,依靠人工无法发现风电叶片存在的内部缺陷。

(二)运输损伤缺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叶片的尺寸、大小、体积逐渐增加,其通常属于三超运输内容。

假如在风电叶片运输过程中存在运输不当、安装操作不当,都会导致风电叶片产生变形或者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由于风电叶片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硬物撞击,即使表面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损伤,然而其内部结构可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坏,例如玻璃钢的分层破坏。

风电叶片气动性能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风电叶片气动性能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风电叶片气动性能参数在线监测系统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风力发电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

而风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气动性能关乎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线监测风电叶片气动性能参数的系统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风电叶片气动性能参数在线监测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实时监测和记录风电叶片在运行过程中的气动性能参数,如叶片测量数据、叶片转速、叶片应力等,以实现对风电叶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测。

二、系统组成(1)传感器: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叶片相关的气动性能参数,如叶片形变、叶片温度、叶片压强等。

传感器数量和种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2)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用于接收和存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同时,数据采集装置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传输数据到数据中心或监测平台,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共享。

(3)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风电叶片的气动性能参数,如叶片表面压强分布、叶片扭转角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可以利用数学建模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实现对风电叶片性能的评估和预测。

(4)监测平台:监测平台是系统的用户界面,通过该平台可以实时查看风电叶片的气动性能参数和运行状态。

监测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报表、历史数据查询和报警功能,方便用户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维管理。

三、系统优势(1)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获取风电叶片的气动性能参数,及时反馈叶片的运行状态,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风电叶片的有效利用率。

(2)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远程传输,运维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监测平台查看叶片运行状态,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运维效率。

(3)智能预警与预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可以对风电叶片的气动性能参数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和预测模型,提前发现叶片问题并预测叶片寿命,从而减少由于叶片故障引起的损失。

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与维护策略研究

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与维护策略研究

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与维护策略研究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风力发电设备中的叶片是易损部件,其结构和性能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风力发电叶片结构的健康监测和维护策略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是指通过监测叶片结构的物理性能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叶片的损坏和缺陷,以提供有效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目前,常用的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包括:振动监测、声发射监测、红外热像监测、光纤传感监测等。

振动监测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通过安装加速度计或振动传感器在叶片上,实时监测叶片结构的振动情况。

当叶片发生损坏或缺陷时,振动信号会产生明显的异常,这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复。

声发射监测是利用叶片结构损坏引起的声波信号来进行监测的方法。

通过在叶片表面安装声发射传感器,实时监测叶片上的声波信号。

当叶片结构发生损坏时,会产生特定的声波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可以判断叶片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红外热像监测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叶片进行热成像的方法。

通过测量叶片表面的温度分布,可以识别叶片结构中的热异常区域。

这些热异常区域往往与叶片的损坏和缺陷有关,通过红外热像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叶片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光纤传感监测是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叶片进行监测的方法。

通过在叶片中嵌入光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叶片的应变和变形情况。

当叶片结构发生变形或应力集中时,光纤传感器会记录相应的信号变化,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可以判断叶片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在风力发电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维护策略是保障叶片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

根据监测得到的叶片健康状况和结构损伤程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维护策略。

针对叶片轻微的损伤和缺陷,可以选择定期巡检和维护的策略。

无人机识别与检测风电机组叶片的研究

无人机识别与检测风电机组叶片的研究

无人机识别与检测风电机组叶片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技的进步,风力发电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

而在风力发电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叶片是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检测对于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以及维护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检测和维护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率低下。

而无人机的识别与检测技术则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无人机识别与检测风电机组叶片的现状在如今的风力发电领域中,无人机识别与检测风电机组叶片的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将通过高清晰度相机和多光谱相机这两种技术手段,对风电机组叶片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检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叶片上产生的各种问题,确保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二、无人机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无人机识别与检测风电机组叶片领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两个,分别是无人机图像识别技术和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

1. 无人机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图像识别技术是无人机识别和检测风电机组叶片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其主要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高清晰度相机和多光谱相机技术对叶片进行拍摄和检测。

在无人机拍摄叶片的过程中,由于拍摄数据的极大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手动飞行和控制无人机进行拍摄的方法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机器学习算法则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机器学习算法主要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三种类型,其中监督学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

该算法主要是在已知特征的情况下,采用误差反传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于数据的分类和识别。

通过这种方式,无人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叶片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与无人机图像识别技术相比,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叶片的具体情况,这是因为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变形等各个方面的数据。

同时,该技术本身对于叶片表面的覆盖层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也不敏感,因此被视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识别和检测技术。

风电叶片结构健康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

风电叶片结构健康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

风电叶片结构健康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而风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健康状态对于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风电叶片的结构健康进行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有助于实现对风电叶片的实时监控和健康评估,提高风电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数字孪生的概念。

数字孪生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物理系统与虚拟模型相对应,通过对虚拟模型的仿真测试和监控,实现对现实系统的预测和优化。

在风电叶片结构健康数字孪生建模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叶片结构的物理参数进行测量和采集,建立相应的虚拟模型,并根据实时数据对虚拟模型进行更新和修正,实现对真实叶片结构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评估。

其次,为了实现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的在线监测,我们需要借助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传感器可以用于实时采集叶片的振动、温度、应力等参数,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接收并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在数字孪生建模中,我们可以将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数据输入到虚拟模型中,通过对虚拟模型的仿真分析,得到叶片结构健康状态的预测结果,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

另外,为了保证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叶片结构健康数据库。

该数据库应包含叶片的设计参数、历史运行数据、维护记录等信息。

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识别出叶片结构的典型故障模式,并利用这些故障模式作为虚拟模型的基准,进行结构健康的预测和评估。

此外,除了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对风电叶片的结构健康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和优化。

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可以实现对风电叶片结构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总之,风电叶片结构健康数字孪生建模与在线监测是提高风电发电机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虚拟模型、采集实时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风电叶片结构健康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风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目前,风力发电行业属于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并且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必须要保证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同时在针对风电机组进行设计及安装研发的过程中要保证能够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而状态检测技术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进而确保整个机组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风电机组;机组检测;状态检测1风电机组状态检测系统系统中的机组各自配备数据采集站,传感器将物理信号(如振动、摆度、压力脉动、工况参数等)转化为电信号,上传至数据采集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量提取,将能够反映机组运行的特征参数、曲线和图表,通过在线监测网络(TCP/IP协议)存放至状态数据服务器中。

关于数据的分析、管理和存储,状态数据服务器承担主要作用。

不仅能够对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而且还能对不同特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同时承担了电站Web服务器与历史/准实时数据管理平台Ⅱ区接口机(数据最终发送至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数据通信。

Web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机组状态监测系统与电站生产管理系统的通信,便于运行人员的数据浏览与查询。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在Web服务器与电站生产管理系统间增设了网络单向隔离装置。

同时Web服务器还能与500kV主变压器在线监测设备、GIS气体绝缘变电站的在线监测设备以及500kV电缆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满足500kV主变压器在线监测设备以DL/T860通信协议与机组状态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要点2.1监测点的选择风电机组结构主要由机械、风电和电气三大部分组成,机械监测部分主要是对机组机械设备的水平、垂直振动与摆度监测,风电监测部分主要是对机组设备所受风电影响的脉动压力监测,而电气监测部分主要对发电电动机的电气信号进行监测。

对于每部分监测点的选择各不相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检测点进行选择:振动、摆度监测。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丁显;徐进;滕伟;柳亦兵【摘要】Condi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wind turbine fault diagnosis and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On one hand, it can predict wind turbine health condi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ability beforehand, through which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cal modification methods can be set up accordingly in time. Thus it can reduce shutdown time, as well as preventing major faults and saving maintenance cost. On the other hand, wind turbin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an also be enhanced by condition detection. By the above reasons condi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experiencing extensive research and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the area of wind turbin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major achievement of wind turbine condition detection characteristics, variant turbine types and fault features, in the view of both wind turbines' health and performance condition detection. Current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solutions are given by integration, intelligen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ondition detection appliances and software.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hat multi-condition detec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fault mechanism analysi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health detection evaluation system with unified platform will form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next-generation wind turbine condition detection.%状态检测技术是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与运营维护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对风电机组进行状态检测能够掌握机组的健康状态及发电性能,以便及时制定维护维修策略和采取提升发电性能的技改措施、减少机组停机时间、避免重大故障发生、节省维修成本、提高机组发电能力.因此,在风电机组状态评价和维护维修中,针对状态检测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从风电机组状态检测特点、机组类型和故障特点3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从风电机组健康状态检测和性能状态检测两方面,综述了近年风电机组状态检测的研究现状和重要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目前风电机组状态检测面临的问题,从状态检测设备和软件集成化、状态检测智能化和标准化等方面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文章指出,故障机理分析、多状态检测融合技术和统一平台的综合健康检测评估系统是风电机组状态检测发展的新趋势.【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年(卷),期】2017(035)010【总页数】7页(P1551-1557)【关键词】状态检测;故障诊断;数据融合;故障预警;综合评价【作者】丁显;徐进;滕伟;柳亦兵【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83;TM614风电行业飞速发展。

风电机组叶片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

风电机组叶片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

风电机组叶片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风电机组叶片在运行时除了承受气动力作用外,还承受重力、离心力等其他力的影响,再加上雨雪、沙尘、盐雾侵蚀、雷击等破坏,使叶片基体及表面容易受到损伤,这些损伤如未及时发现与维修会导致风电机组发电效率下降、停机,甚至发生损毁等事故。

因此,风电机组叶片损伤检测对保障风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降低风电机组寿命周期内发电成本有重大意义。

01风电叶片主要缺陷、损伤类型及损伤原因风电叶片是复合材料设计制作的特殊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其损伤主要原因有:1)疲劳损伤。

风力发电机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疲劳作用叶片会出现微小裂缝、裂纹和缺陷等,最终导致叶片的断裂或失效。

2)延迟失效。

当叶片被暴露在恶劣环境下,比如高温、低温、潮湿或强风等条件下,其寿命会显著降低,可能会导致延迟失效。

3)冲击损伤。

当叶片受到外部冲击或碰撞时,容易出现破裂、裂纹和断裂等问题。

4)腐蚀损伤。

当叶片表面受到化学物质、海水或大气污染等因素的侵蚀时,会出现腐蚀损伤,导致叶片性能下降或失效。

5)材料老化。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叶片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这可能会导致叶片的失效。

图1图1 风电叶片内部结构示意风电叶片局部损伤风电叶片的局部损伤通常指在使用过程中,叶片某些区域出现了裂纹、划痕、腐蚀等问题。

这些损伤可能会影响叶片的性能和可靠性,甚至危及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

1叶片表面裂纹叶片运行进入中期后,叶片表面受疲劳载荷作用容易产生裂纹,尤其是前缘处受拉伸载荷的影响容易产生横向疲劳裂纹(裂纹沿叶展方向为纵向裂纹,垂直于叶展方向为横向裂纹)。

叶片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有:1)涂层本身耐候性(耐紫外、风沙、雨蚀等)不满足设计要求,整体出现龟裂等;2)涂层底部的复合材料部分存在缺陷,导致叶片运行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裂纹在涂层面上表现出来,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叶片表面横向裂纹图3 叶片表面纵向裂纹2叶片表面或内部分层如果叶片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一些区域粘接不良,在长期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叶片表面、前后缘、主梁、腹板等部分可能会发生分层,如图4和图5所示。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风电叶片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风电叶片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

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移动式测量事业部 赵亚琦基于激光跟踪仪的风电叶片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针对风电叶片检测,提出了采用海克斯康Leica 激光跟踪仪与大尺寸曲面扫描测量技术的检测方案,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案例分析表明,该检测系统易于操作,受现场环境的限制较小;同时测量方式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可以实现自由曲面叶片的智能检测。

一、引言近年来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日益枯竭,同时传统资源的大量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新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

风能是由于地表因接受太阳能能量不同,各处空气温度不同,造成空气流动而形成的动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持续性再生能源,在技术成熟度、开发利用前景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当今新能源开发的一大热点。

目前,我国的风电技术发展迅速,装机总量不断增长,单机容量不断上升。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轮(叶片、轮毂)、风轮轴、调速装置、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其中,风轮收集风能的能力主要与叶片的扫略面积相关。

风电叶片结构由根部、纵梁与外壳三部分组成,根部与轮毂相连接,纵梁主要起支撑、加强筋的作用,外壳则形成气动外形,是生成气动力的主要部件。

叶片外形首先通过设计软件生成翼型曲线,并生成位于弦线坐标系下的坐标,通过旋转、平移与缩放转化为叶片坐标系下的各个截面翼型坐标;拟合各截面轮廓线,并通过截面曲线创建叶片外形型面,最后进行填充封闭处理,生成实体模型。

从叶片外形的设计流程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最佳的气动外形,在叶片的截面上设计了不同的弦长、翼型、厚度及扭转角等几何参数。

叶片的截面形状直接影响叶片的实际型面轮廓、翼型的前后缘位置等关键几何参数,叶片截面轮廓是影响整体刚度与强度的关键因素,当加工精度不达标时,往往造成叶片根部及中部的断裂,因此,叶片轮廓形状精度对风电机组的性能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大型风电叶片体积庞大,对整体叶片进行测量势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测量翼型截面轮廓线不仅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同时测量数据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体叶片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第18卷第2期2018年6月Vol.18,No.2Jun.,2018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吴国中,李 镇 ,宋增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就风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风机叶片的在线检测技术进行了讨论。

叶片在线检测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以应变、声发射等传感器检测为核心的侵入式检测和以图像检测为代表的非侵入检测,探讨了这两种检测模式中风电叶片损伤检测的实验手段以及损伤特征提取和识别的算法。

关键词:风电;叶片;在线检测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44(2018)02-0004-05风电技术在展现出其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风力发电场通常位于较偏远的陆地、海岸或者海上,环境恶劣且无人值守,其运行状态的监测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已有的在线监测、控制、调度技术为风电场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风电系统的复杂性、可靠性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在线监控系统在风机状态信息检测的实时性、完备性、准确性等方面仍显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风电叶片状态检测方面。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叶片状态的检测以及寿命预测对提高风机工作效率、保障风机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集中讨论风机叶片部分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侵入式检测技术叶片在线检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侵入式的检测,即传感器网络需要内嵌在叶片中;另一类是非侵入式的检测,即采用光学或图像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检测。

1.1 基于应变的检测应变片在风电叶片在线检测中有较多应用。

风电叶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承受不同方向的载荷,导致叶片产生应变,应变的累积可能会导致叶片的宏观形变和开裂,因此在叶片的脆弱部位以及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可以设置应变传感器以检测叶片的应变,从而可以直接反应叶片状态。

Jargensen 等人在2004年曾采用上百片应变传感器检测长达25米的叶片轴向应变。

应变检测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1],可以用于叶片的离线和在线测试,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

应变传感器容易失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甚至引起雷击,并且有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反映叶片失效状况。

FBG传感器是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的不足,在风电叶片检测中引入的光纤传感器,以检测叶片的应变。

较常用的是布拉格光纤光栅,其原理是利用纤芯内空间相位周期性分布的光栅形成一个窄带滤波器或反射镜,滤波器或反射镜中心频率会随外部应变而产生漂移,将频率漂移转换为应变可以准确、稳定、可靠地检测叶片的应变和疲劳状态。

2007年郭等人最早利用FBG传感器网络检测叶片状态数据并应用无线技术上传[2],这种技术逐步发展并在一些大型风机上得到应用。

FBG传感器稳定性对于叶片状态的长期检测是很有优势的,其不足在于成本高而且设备体积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叶片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1.2 基于声发射的检测基于声发射检测叶片失效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

声发射是材料中局域源快速释放能量产生瞬态弹性波的现象,叶片在外部载荷作用下产生形变,使结构内部形成应力,由于叶片应力集中而产生各种失效,如纤维断裂、微裂纹等,从而导致局域快速释放能量。

用于声发射检测的传感器由压电传感器、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以及信号处理单收稿日期:2018-04-23基金项目: 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2016年度开放基金(编号:ZK16-03-05);江苏省品牌专业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B189)作者简介:吴国中(1974-),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自动化控制及检测技术。

5第18卷第2期元组成。

在叶片的声发射测试系统方面,Rumsey等人采用了24只AE传感器进行叶片测试[3]。

基于声发射进行裂纹检测的一个优势是可以识别出裂纹的扩展行为,通过大量采样获得叶片裂纹声发射信号参数[4],按照叶片无裂纹、 萌生裂纹、 扩展裂纹和断裂四个阶段划分声发射源的四个模式,通过构建BP 神经网络对叶片裂纹阶段进行模式识别,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 90%以上。

通常初始裂纹的识别具有较高难度,基于卷积混合模型极小化改进代价函数可以实现初始裂纹特征的盲提取[5]。

在叶片声发射信号处理方面,一般采用小波尺度谱进行分析,采用优化小波重分配尺度谱的方法可清晰准确地提取风电机组叶片裂纹声发射信号的时频特征,能够识别风电机组叶片不同阶段裂纹故障[6]。

基于AE对叶片的疲劳检测实验,并用模糊计算的方法能够对多个裂纹进行识别和评价[7]。

声发射信号是一种高频的声波,它的幅值大小只与裂纹产生和扩展过程的能量释放相关,不会受到叶片宏观振动影响,因此利用声发射信号检测叶片的裂纹产生和扩展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

声发射检测也有一些技术局限,第一,由于其振动频率高,其传播损耗大,所以声发射传感器需要布置在发射源附近,而叶片失效是不可准确预计的,因此需要密集布置传感器;第二,声发射信号是一种瞬时的暂态信号,要捕获这些信号需要具有很高的采样率,对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要求较高;第三,声波具有各向异性特性,因此声发射传感器的朝向会影响探测灵敏度,当声发射信号振动方向与传感器不匹配时,甚至无法探测,如果采用正交方式布置传感器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是会导致系统更加复杂。

1.3 基于振动模态的检测基于振动模态检测的原理是叶片出现损伤时其刚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结构振动模态变化,对叶片结构震动模态分析就可以获得叶片损伤情况。

震动模态的检测主要是利用三轴加速度计测试叶片各部位的加速度分布[8]。

Hackell 和 Rolfes 在2013年提出了基于24个加速度传感器数据进行自动模态识别的方法,使用了持续17个月的检测数据进行验证[9]。

2014年乌建中等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析断裂前后振动信号时域与频域的变化特征提取裂纹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10]。

1.4 主动式探伤检测前面介绍的检测手段都是对叶片应变或者裂纹产生、扩展行为的被动测量,通过侦听超声波或者测量应变来检测叶片失效或损伤状态。

基于声波在结构中的传播特性随结构变化的原理逐步发展出主动式叶片探伤检测手段。

基于PZT陶瓷的主动式探伤手段是最常见的形式,其原理是基于PZT逆压电效应制作贴片激励器布置在叶片一侧,在叶片另一侧布置基于PZT压电效应的传感器。

激励贴片产生震动,震动经叶片截面传播至传感器,当截面产生应变或者裂纹时振动波会受到反射,传感器接收到的震动强度会发生变化,以此可以探查叶片损伤状况。

2008年Kirikera 采用PZT激励贴片和传感器贴片构成探测网络对9米长风电叶片进行损伤检测,具有检测、定位损伤的能力[11]。

基于PZT的主动式探测成本低、设置灵活方便,其不足在于只能沿截面方向检测,如果需要检测整个叶片,则需要部署密集的PZT贴片网络,实现有一定难度。

与PZT陶瓷类似,有压电材料纤维构成的复合材料(Macro-fiber composite, MFC)传感器也可以构成主动式检测系统。

2008年Rumsey采用1个MFC激励片和3个MFC传感器进行了实验,基于波传播特性变化研究了叶片的损伤[3]。

2 非侵入式在线检测技术侵入式的在线检测技术通过将传感器预嵌入叶片结构中,可以实时在线检测叶片的工作状态和损伤情况,相应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算法较为成熟,通过融合使用多种传感器,还可以克服各自的技术缺陷实现准确可靠的检测效果。

但是侵入式检测手段最大的问题在于传感器及其测试系统本身也有寿命和可靠性限制,由于其内嵌在叶片内部,一旦发生故障难以维修替换,而且侵入式的检测系统复杂、成本也较高。

因此发展非侵入式的叶片在线检测技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围绕非侵入式的在线检测技术开展了诸多研究。

主要的方式是基于图像识别的技术,也有基于振动的检测技术。

基于振动的检测是利用扫描激光多普勒振动测试仪(Scanning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 , SLDV)测试叶片的振动幅度和频率[12]。

非侵入式吴国中,李 镇 ,宋增禄: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6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18卷第2期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更多集中在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方法,以下将对此作详细的介绍。

2.1 测试平台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可以直接获得叶片的表面甚至整个风机的结构状态,其系统有图像采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构成。

通常是采用高清摄照相机获取叶片的图像,然后进行图像处理进行叶片失效特征特别是裂纹的识别。

风机的规模差异很大,部署区域也各不相同,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图像采集和处理设备需要有相应的平台支撑。

(1)地面便携式平台应用最广泛的是地面便携式平台,这种平台结构简单,直接将图像采集设备部署在地面,对目标风机进行拍照然后利用算法分析风机叶片的形变。

这种直接测量平台成本低、部署方便。

2013年通用汽车公司报道了采用高速CCD摄像机组成的系统对风机叶片端部偏移进行测试的实验,如图1所示,测试系统距离风机30-40米,且与叶片旋转面位于相同平面,摄像机实时地获取风机图像并传给计算机进行处理[13]。

(2)攀爬机器人平台由于大功率风机往往塔高很高,基于地面移动平台的照相机由于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的限制,往往难以获得叶片结构的损伤细节,因此研究者提出了攀爬机器人平台,可以到达风机塔顶近距离对叶片进行拍照获取更加清晰的图像。

2012年通用电气公司采用攀爬机器人对300英尺高的风电塔叶片进行了检测,通用电气研发的爬墙机器人背部有摄像头,能够获取叶片的高清图像并进行无线传输[14]。

弗朗霍夫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制了一种能够自动定位叶片裂纹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主要不足是需要在叶片停转状态下才能识别裂纹。

(3)无人机平台在一些大型风电场,便携式平台或者攀爬机器人使用不便而且效率低下,而在海上风电场等应用场景,这些平台甚至无法使用。

针对这些问题,逐步开发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图像采集系统[15],如图2所示。

无人机平台可以在更广泛的场景下应用,效率更高,也能以更高的频度对风机进行检测。

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Cyberhawk 公司在2016年对商用风电场检测维护中使用了无人机进行了叶片表面状态的检测。

王龙等人2016年详细研究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风电叶片裂纹自动检测识别系统[15]。

这些新兴平台的研发极大地拓展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叶片状态检测应用场景。

2.2 检测算法在利用各种平台获取了叶片图像后,需要进一步地提取、识别叶片的失效特征。

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深入,算法较为完备,主要算法应用为叶片形变、表面裂纹识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