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关系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关系-PPT

离散数学关系-PPT
离散数学关系
基本要求和重难点:
• 基本要求
了解序偶与笛卡尔积,掌握关系得性质和运算,重 点掌握关系闭包运算得求法和偏序关系及哈斯图 得正确画法。
• 重难点
关系5种性质得判断,关系得闭包运算和偏序关系 得性质及特殊元素得判断。
引言
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一些常见关系, 例:家庭集合,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全校同学作为一个集合,有同班关系,同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在计算机逻辑设计中,应用了等 价关系,相容关系。 在编译原理、关系数据库、数据结构、数学中也有 关系。
例题
返回第5、3节目录
五、传递性例题
例: A={1,2,3,4} R={<1,4>,<4,3>,<1,3>,<3,1>,<1,2>,<3,2>,<2,3>, <4,2>,<1,1>,<3,3>} R不就是传递得
返回传递性
返回第5、3节目录
六、举 例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任何集合上得
返回总目录
一、自反性
自反性
定义: 若xA,均有xRx,那么称R就是自反得。
A上关系R就是自反得x(xA xRx)
在关系矩阵中,反映为主对角线元素均为1 在关系图中,反映为每结点都有自回路 例1: A={1,2,3},R={<1,1>,<2,2>,<3,3>,<1,2>}
1 23
例2:“=”关系和“≤”关系就是自反得吗?
S={<4,2>,<2,5>,<3,1>,<1,3>}

离散数学第二章关系

离散数学第二章关系

例9 .设A={1,2,3,4} ,B={2,4,6,8,10} 。 R={(1,2),(2,4),(3,6)}。
则 (R) = {1,2,3}A , (R) = {2,4,6}B 。
二.关系的一些关联性质 17
离散数学
定理1. 设R1,R2 A×B是两个关系。若 R1 R2 ,则
(1)保序性: (R1) (R2) ; (2)保序性: (R1) (R2) ;
注:笛卡尔(1596-1650 ),法国数学家, 1637年发表《方法论》之 一《几何学》,首次提出坐标及变量概念。这里是其概念的推广。
定义2. • 二个集合A,B的(二维或二重)叉积定义为 A×B ={(a, b): a A bB} ; •其元素——二元组(a, b)通常称为序偶或偶对(ordered
故 (R1)∩ (R2) = {1,2 }
21
离散数学
所以 (R1)∩ (R2) (R1 ∩ R2) 。
元素aA和集合A1A在关系R A×B下的关联集 (1)a的R-关联集(R-relative set of a):
R(a)={b : bBaRb }B ;
(2) A1的R-关联集(R-relative set of A1): R(A1)={b : bB (aA1)(aRb) }B 。
•当A=B时,即RA×A,则称R是A上的一个二元关 系。
例1 . 设A是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11
离散数学
R={(a,b) : aAbAa与b是同乡}A×A 于是,R是西安交通大学同学之间的同乡关系。
例2 . 设A是某一大家庭。
R1 = {(a,b) : aAbAa是b的父亲或母亲}A×A R2 = {(a,b) : aAbAa是b的哥哥或姐姐}A×A R3 = {(a,b) : aAbAa是b的丈夫或妻子}A×A 于是,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指的是集合之间元素的联系或对应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描述为有序对的集合,其中每个有序对都由一对元素组成。

在离散数学中常见的关系包括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全序关系等。

等价关系是一种自反、对称和传递的关系,即元素之间具有相等的性质。

例如,集合中两个元素的相等关系就是一种等价关系。

偏序关系是一种自反、反对称和传递的关系,即对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偏序或排序关系。

例如,在集合中,可以通过元素之间的比较来确定它们的顺序关系。

全序关系是一种偏序关系,它不仅是自反、反对称和传递的,还具有完备性,即对于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它们之间必定存在一种顺序关系。

离散数学中还有其他类型的关系,如函数关系、包含关系等。

函数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对于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存在唯一的映射元素。

包含关系则描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或包含于关系。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理解和解决离散数学中的问题。

同时,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也为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逻辑学等提供了基础。

离散数学关系的运算

离散数学关系的运算
4
二、关系基本运算的性质
定理1 设F是任意的关系, 则 (1) (F1)1=F (2) domF1=ranF, ranF1=domF 定理2 设F, G, H是任意的关系, 则 (1) (F∘G)∘H=F∘(G∘H) (2) (F∘G)1= G1, T均为A上二元关系, 那么

1 rij 0
当且仅当aiRbj 当且仅当 ai Rb j
10
某关系R的关系图为:
1 2 3 5 4 6 a b c d
则R的关系矩阵为:
0 1 0 MR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注意: 对于A上的任何关系R1和R2都有 R10 = R20 = IA 对于A上的任何关系 R 都有 R1 = R
7
例:
X {a, b, c} R { a, b , b, c , c, a }
R { a, c , b, a , c, b }
2
R R R { a, a , b, b , c, c } Ix
R0, R1, R2, R3,…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14
幂的求法(续)
对于集合表示的关系R,计算 Rn 就是n个R右复合 . 矩阵表示就是n个矩阵相乘, 其中相加采用逻辑加. 例3 设A={a,b,c,d}, R={<a,b>,<b,a>,<b,c>,<c,d>}, 求R的各次幂, 分别用矩阵和关系图表示. 解 R与R2的关系矩阵分别为
3
3、限制与像
定义 F 在A上的限制 F↾A = {<x,y> | xFy xA} A 在F下的像 F[A] = ran(F↾A)

离散数学28.关系的性质1

离散数学28.关系的性质1
例如,集合X上的全域关系EX、 恒等关系IX都不是X上的反 自反关系.
2)若关系R不是反自反的,关系R也不一定是自反的,反之也 成立.
XZ-{0}时,整除关系 R2={<x,y>x,yX∧x整除y}. 都是自反关系.
(3) 数集X上的小于关系 R3= {<x,y>x,yX∧xy}. 不是自反的.
若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R是自反的充要条件: • 1) R是自反的恒等关系IX R. • 2) R是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全是1. • 3) R是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图中每个结点都有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 个x∈X,有<x,x>R,则称二元关系R是反自反的.
R在X上反自反 (x)(xX <x,x>R ). 例如,数集X上的小于关系 R3={<x,y>x,yX∧xy} 空关系 ,均为反自反关系.
若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R是反自反的充要条件: • 1) R是反自反的恒等关系IX R= . • 2) R是反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全是0. • 3) R是反自反的关系R的关系图中每个结点都没有自回路.
设 X={1,2,3}, R1={<1,1>,<2,2>,<3,3>,<1,2>} 是X上的自反关系; R2={<1,3>} 是X上的反自反关系; R3 ={<1,1>,<1,2>,<2,2>,<2,3>} 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
注意:
1)一个关系R如果是自反的,一定不是反自反的;如果是反自 反 的,则一定不是自反的.
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的性质
关系的性质主要有5种: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 称性、传递性.

关系的表示方法离散数学

关系的表示方法离散数学

关系的表示方法离散数学
关系的表示方法在离散数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集合表示法:关系可以视为集合的一种,因此可以用集合的表示法进行表示。

给定一个关系R,可以用集合{⟨x,y⟨|P(x,y)}来表示,其中P(x,y)表示关系满足的条件。

关系图:对于任意两个非空有限集A和B,以及从A到B的二元关系R,可以以A∪B中的每个元素为结点,并对每个满足条件⟨x,y⟨∈R ∧x∈A∧y∈B的⟨x,y⟨,画一条从x到y的有向边。

这样得到的一个图称为关系R的关系图。

关系矩阵:给定两个有限集合X和Y,R是从X到Y的二元关系。

可以用一个0和1组成的矩阵来表示R。

矩阵的第i行和第j列上的元素为1表示存在一个有序对⟨xi,yj⟨属于R,否则为0。

以上是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关系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示。

离散数学 第四章 关系

离散数学 第四章 关系

若ai Rbj 若ai Rbj
矩阵MR 称为R的关系矩阵。
17
第四章 关系
4.1 二元关系
例:设A={1,2,3,4},A上的关系R={<x,y>|y是x 的整数倍},故R={<1,1>,<1,2>,<1,3>,<1,4>,<2,2>,<2, 4>,<3,3>,<4,4>}.
1 2 3 4
1 1 2 0 MR 3 0 4 0
2
第四章 关系
4.1 二元关系
4.1.1 基本概念
4.1.2 关系的表示
3
第四章 关系
4.1 二元关系
4.1.1 基本概念 1)定义: A×B的子集叫做A到B上的一个二元关系。 A1×A2×A3的子集叫做A1×A2×A3上的一个三元 关系。 A1×A2×…xAn的子集叫做A1×A2×… × An上的 一个n元关系。 A×A×A ×… × A的子集叫做A上的n元关系。
1 1 0 0
1 0 1 0
1 1 0 1
18
第四章 关系
4.1 二元关系
3.关系图表示法
关系图由结点和边组成
若A= {x1, x2, …, xm},R是A上的关系,R的关系图是 GR=<A, R>,其中A为结点集,R为边集。如果<xi,xj> R,在图中就有一条从 xi 到 xj 的有向边;如果<xi,xi> R,在图中就有一条从 xi 到 xi 的有向边。
12
第四章 关系
4.1 二元关系 4)关系的个数: 2,A×A的子集有 2 n 个。 假设|A|=n,|A×A|=n 2n 所以 A上有 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发展及其应用简介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发展及其应用简介

一、离散数学中的关系发展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离散对象和离散结构。

在离散数学中,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关系是集合之间元素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

通过对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出集合间的密切通联和规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关系的起源关系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数学家们开始研究集合的性质和元素之间的通联。

而关系正是从这种研究中产生的,它描述了一个或多个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通联,帮助人们理解集合之间的通联和结构。

2. 关系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对象和性质,关系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全序关系、函数关系等。

不同类型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离散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关系的性质关系的性质是关系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出集合之间的通联和规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系的性质包括传递性、对称性、反对称性等,这些性质对于关系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关系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关系的概念和性质在离散数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离散数学中关系的应用。

1. 社交网络中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交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离散数学中关系概念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对社交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建模和分析,可以揭示出人际之间的通联和规律,对于研究社交网络的结构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库中的关系在数据库中,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数据库模型。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通过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组织和查询。

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正是建立在离散数学中关系概念的基础之上,它在企业管理、科研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计算机科学中的关系在计算机科学中,关系的概念被应用在各个领域。

例如在算法设计中,通过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设计出高效的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关系的概念也被用于建模和分析复杂问题;在计算机网络中,关系的概念被应用于描述网络拓扑结构等。

离散数学-关系-4.1-2

离散数学-关系-4.1-2

E=ranR∪domS={1, 2, 3, 4}
① 把R看作A到E的关系,即相当于关系矩阵上在多出来 的列上加 0
② 把S 看作E到 D的关系,即相当于关系矩阵上加几行 0
③ 矩阵相乘
21
4.2.1 关系的基本运算
求关系的合成(续)
R: A→E, S: E→D A={1, 2}; E={1, 2, 3, 4}; D=ranS={1, 2, 3}; ������ ������ ������ ������ MR = ������ ������ ������ ������ ������ MS= ������ ������ ������ ������ ������ ������ ������ ������ ������ ������ ������ ������ ������ ������ ������
5
4.1.1 有序对与笛卡尔集
笛卡儿积的性质
(1) 若A= 或 B=,则 AB=. 即 A=B= (2) 若|A|=m, |B|=n, 则 |AB|=mn (3) 不适合交换律 AB BA (AB, A, B) (4) 不适合结合律 (AB)C A(BC) (A, B, C) (5) 对于并或交运算满足分配律 A(BC)=(AB)(AC) (BC)A=(BA)(CA) A(BC)=(AB)(AC) (BC)A=(BA)(CA)
������ ������ ������ ������ ������ ������ ������ ������ ������ ������ ������ M R MS = = ������ ������ ������ ������ ������ ������ ������ ������ ������ ������ ������ 故:R∘S ={<1,3>, <2,2>, <2,3>} 求: S∘R?

离散数学等价关系

离散数学等价关系

离散数学等价关系定义若关系R在集合A中是自反、对称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所谓关系R 就是笛卡尔积A×A 中的一个子集。

A中的两个元素x,y有关系R,如果(x,y)∈R。

我们常简记为xRy。

自反:任意x属于A,则x与自己具有关系R,即xRx;对称:任意x,y属于A,如果x与y具有关系R,即xRy,则y与x 也具有关系R,即yRx;传递:任意x,y,z属于A,如果xRy且yRz,则xRzx,y具有等价关系R,则称x,y R等价,有时亦简称等价。

等价关系是设R是非空集合baiA上的二元关系,若R是自反的、du 对称的、传递的,则称R是A上的等zhi价关系。

给定非空集合A,若有集合S={S ,S ,…,S },其中S A,S(i=1,2,…,m)且S S = (i j)同时有S =A,称S是A的划分。

研究等价关系的目的在于将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类,选取每类的代表元素来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如软件测试时,可利用等价类来选择测试用例。

找出集合A的所有划分,每一个划分对应一个等价关系。

集合的划分就是对集合的元素分块,看到底是分成几块。

分成一块的有:划分1:{{1,2,3,4}},对应的等价关系就是全域关系E,也就是A×A。

分成两块的有:划分2:{{1,2},{3,4}},划分3:{{1,3},{2,4}},划分4:{{1,4},{2,3}},分成三块的有:划分5:{{1},{2,3,4}},划分6:{{2},{1,3,4}},划分7:{{3},{1,2,4}},划分8:{{4},{1,2,3}},分成四块的有:划分9:{{1},{2},{3},{4}},对应的等价关系就是恒等关系I。

由划分求等价关系:<a,b>∈R当且仅当a,b在同一个划分块中。

离散数学-第四章 关系-内容提要

离散数学-第四章 关系-内容提要

{}
传递。
(5)如 果 VJ
:IT{∶ ∶ ∶ ∶ 蚕 ⒈11∶⒈ ∶ Ll ;, 翕 罐 ∶ ∶ ∶ 置 R在 A上
:I∶
:: 1∷
Vj V石

、 、 y,z)∈ R→ 〈 R∧ 〈 J,z〉 ∈ R),则 称 Π ,y,z∈ A∧ 〈 ,j〉 ∈
1亠
判别法
:
利用关系表达式判别 (1)R在 A上 白反 ㈡rA∈ R。
,
系:简 称全胛 蜮 线序 曳

\宀
:'艹
° Γ ˉ叽
抖 ¨ ‰ 艹 渺 冖妒 ”
^讷
p¨ ¨
¨
i


Ⅱ… ¨
=艹
)。
`呻
/
‘ :° f耷

^A’
工 < ′
工 < ′
Ι ⒕
,

\′
I纟
:

/廴

:
h,如 果 J≤ y∨ y※ J,贝 刂 ∈ 称
J与 j可 比。
称 y覆 盖 J。
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
得 ⒎ 则
:
y,z〉 ∈ S))。 ∈ R∧ 〈
有关基本运算的定理 ・ 定理 4.1 设 F是 任意的关系 ,则
(1)(Fˉ l)ˉ ^l=F。

(2)domFˉ ˉ ∴ =ranF,ranF~l=domF。
定理 4.2 设 F,G,Ⅳ 是任意的关系 ,则 (1)(F° G)° H=Fo(G° H), (2)(FoG)ˉ l=G^loF_ˉ
:
(2)R在 (3)R在 (4)R在 (5)R在 (1)R在 (2)R在 (3)R在 (4)R在
A上 反 自反 ⑶R∩ rA=¤ 。 A上 对称 山R=Rl。 ; A上 反对称 ㈡R∩ R~l∈ A上 传递 ㈡R。 R∈ R。

离散数学关系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离散数学关系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当n=3时,25(mod 3),57(mod 3)。
例3:设X是一个集合,集合的包含于“”是2X上的二 元关系。
8/25
集合与图论 二元关系到n元关系的推广
定义3 设A1,A2,...,An是n个集合,一个 A1A2...An的子集R称为A1,A2,...,An间的n元关系。
每个Ai称为R的一个域。
23/25
集合与图论 关系幂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定理6 设X是一个有限集合且X=n,R为X上的任 一二元关系,则存在非负整数s,t使得0≤s<t≤2n2且Rs=Rt。
定理7 设R是X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存在非负整 数s,t,s<t,使得Rs=Rt,则
(1)Rs+k=Rt+k,k为非负整数; (2)Rs+kp+i=Rs+i,其中p=t-s,而k,i为非负整数; (3)令S={R0,R,R2,...,Rt-1},则对任意的非负的整数 q有RqS。
例15:设R,S是集合X上的两个传递关系,问R∪S 是否是传递关系呢?
17/25
集合与图论
运算与性质的关系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R11





R1∩R2 √

R1∪R2 √

R1R2 ×




√ ××

√×
R1∘R2 √
×
×
××
18/25
集合与图论 3 关系的合成
定义1 设R是A到B的二元关系,S是B到C的二元 关系。R与S的合成是A到C的一个二元关系,记成RS, 并且
显然:R是传递的,当且仅当 ?。 例11: Z上的模n同余关系是不是传递关系?

离散数学第4章关系

离散数学第4章关系
第一个关系中的顺序排列。
关系的复合运算
总结词
复合运算是一种二元运算,它返回两个 关系中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组成的新关 系。
VS
详细描述
关系的复合运算是指将两个关系中的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 的关系。这个新的关系只包含满足一定条 件的元素,这些元素按照它们在各自关系 中的顺序排列。
关系的表示
总结词
关系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包括表格、图形和符号等。
详细描述
关系的表示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格表示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二维表格的形式列出所 有可能的元素对及其关系状态。图形表示法则更加直观,通过节点和边的形式展示关系。符号表示法 则使用特定的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关系,如集合论中的笛卡尔积等。
04
关系闭包
闭包的定义
闭包
对于给定的关系R,其闭包记作R+, 是指在R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某些有序对 后得到的新的关系。
定义方式
如果存在一个集合A,对于A中的任意 元素x和y,如果(x,y)在R+中,那么(x,y) 在R中也一定存在。
闭包的性质
02
01
03
自反性
如果一个关系是自反的,那么其闭包也是自反的。
详细描述
如果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都不满足关系 R,使得x与自己有R关系,则称关系R具有反 自反性。例如,在一个班级中,“是自己的 老师”这个关系不具有自反性,因为没有人
是自己的老师。
对称性
总结词
对称性是指如果元素x和元素y之间有关系R,并且元素y 和元素x之间也有关系R,则称关系R是对称的。
详细描述
02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并运算
总结词
并运算是一种二元运算,它将两个关系合并成一个新的关系 。

离散数学关系的运算

离散数学关系的运算

离散数学关系的运算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结构和离散对象的数学分支。

其中,关系是离散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关系的运算是指对不同关系进行操作,从而得到新的关系。

在离散数学中,常见的关系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补集和复合运算。

1. 并集:对于两个关系R和S,它们的并集R∪S是包含了两个关系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即R∪S={x | x∈R 或 x∈S}。

并集运算可以合并两个关系中的元素,得到新的关系。

2. 交集:对于两个关系R和S,它们的交集R∩S是同时属于R和S的元素的集合。

即R∩S={x | x∈R 且 x∈S}。

交集运算可以得到两个关系中共同拥有的元素。

3. 差集:对于两个关系R和S,它们的差集R-S是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素的集合。

即R-S={x | x∈R 且 xS}。

差集运算可以得到在R中存在但不在S 中的元素。

4. 补集:对于一个关系R,它的补集R'是所有不属于R的元素的集合。

即R'={x | x不属于R}。

补集运算可以得到关系R的补集。

5. 复合运算:对于两个关系R和S,它们的复合运算RS是通过将R的元素的后继者与S的元素的后继者进行连接得到的新关系。

即RS={(a,c) | 对于某个b∈B, (a,b)∈R 且 (b,c)∈S}。

复合运算可以通过连接两个关系的元素来构建新的关系。

这些关系运算在离散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常用于描述集合、图、逻辑等离散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每种关系运算,都有相应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熟练掌握关系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离散结构中的关系。

离散数学第四章 关系

离散数学第四章 关系
21
2010-11-3
定理4.3.1 若R⊆A×B,S⊆B×C,T⊆C×D, 则 (R*S)*T=R*(S*T) 这说明复合运算是可结合的。我们常删去括号 将它们写成R*S*T。 由归纳法易证, 任意n个关系的合成也是可结合 的。在R1*R2*…*Rn中, 只要不改变它们的次序, 不论在它们之间怎样加括号, 其结果是一样的.
4
2010-11-3
定义4.1.2 给定集合A和B,若有序对的第一分 量是A的元素,第二分量是B的元素,所有这些 有序对的集合,称为A和B的笛卡尔积,记为 A×B, A×B={‹x,y›|x∈A∧y∈B}
5
2010-11-3
例 设A = {a, b, c}, B = {0, 1}, 则 A × B = {‹a, 0›, ‹a, 1›, ‹b, 0›, ‹b, 1›, ‹c, 0›, ‹c, 1›} B × A = {‹0, a›, ‹0, b›, ‹0, c›, ‹1, a›, ‹1, b›, ‹1, c›} A × A = {‹a, a›, ‹a, b›, ‹a, c›, ‹b, a›, ‹b, b›, ‹b, c›, ‹c, a›, ‹c, b›, ‹c, c›} B × B = {‹0, 0›, ‹0, 1›, ‹1, 0›, ‹1, 1›} 可以看出:A × B ≠ B × A (除非A = ∅或 B = ∅或 A = B,见后面定理) 即笛卡尔积不满足交换律。
18
2010-11-3
例 设A和B分别是学校的所有学生和所有课程的集合。假 设R由所有有序对‹a,b›组成,其中a是选修课程b的学生。 S由所有有序对‹a,b›构成,其中课程b是a的必修课。什么 是关系R∪S,R∩S,R⊕S,R-S和S-R? 解:关系R∪S由所有的有序对‹a,b›组成,其中a是一个学 生,他或者选修了课程b,或者课程b是他的必修课。 R∩S是所有有序对‹a,b›的集合,其中a是一个学生,他选 修了课程b并且课程b也是a的必修课。 R⊕S由所有有序 对‹a,b›组成,其中学生a已经选修了课程b,但课程b不是 a的必修课,或者课程b是a的必修课,但a没有选修它。 R-S是所有有序对‹a,b›的集合,其中a已经选修了课程b但 课程b不是a的必修课。S-R是所有有序对‹a,b›的集合,其 中课程b是a的必修课,但a没有选它。

离散数学 关系

离散数学 关系

离散数学关系离散数学中,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关系是指一个元素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个对应关系可以用图形表示。

让我们来一步步地探讨什么是关系和关系图。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元素和元素集合。

元素是一组有意义的数据,它可以是数字、字母、单词等。

元素集合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比如所有自然数可以形成一个元素集合。

接着,我们可以定义关系。

关系就是两个元素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个对应关系可以用有序对(x,y)表示。

如果(x,y)属于一个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说x和y之间存在这个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关系R为{(1,2),(2,4),(3,6)}。

这个关系表示1对2,2对4,3对6。

我们可以从这个关系中得到很多信息,比如1对应2,2对应4,3对应6。

这告诉我们一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们很难从一个关系里面得到全部元素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关系图来更好地理解关系的意义。

关系图是一种用点和箭头表示关系的图形。

在关系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元素,每个射线代表一个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形来更好地理解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用以下图形表示关系R:在这个关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点代表了一个元素,每个射线表示了一个关系。

箭头的方向表示了关系的方向。

这个关系图清晰地表达出了每个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这个关系。

除了上述的基本关系之外,离散数学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关系,比如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偏序关系等等。

这些关系的定义和性质都有所不同。

总之,在离散数学中,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学习离散数学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掌握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许多离散数学中的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1 关系的概念 • 2.1.1 n元关系
定义2-1
设A1, A2 ,… An是集合,则称 A1×A2×…×An的任意一个子集R为A1, A2 ,… An间的n元关系。
集合A1, A2, …, An叫做关系的域, n叫做它的阶。
若R An, 则称R为A上的n元关系。
5
• 可以利用n元关系表示计算机的数据库: • 数据库由记录组成,这些记录是由字段构成的n元 组。字段是n元组的数据项。
14
2.1.3 关系的定义域、值域
定义1.12
设R是一个二元关系, (1) R中所有序偶的第一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R 的定义域( domain),记做dom R。 (2) R中所有序偶的第二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R 的值域(range),记做ran R。
例如:A={a, b, c, d},B={1, 2, 3}, R={(a,2), (b,2), (c,1)}, 则:
, 用IA表示。

12
•【例】设A={1, 2, 3, 4, 5},R是A上的二元关系,其 定义为:当a,b ∈A且a能整除b时,(a, b) ∈R(R称 为A上的整除关系),求R。
13
•【例】设A={1, 2, 3, 4, 5, 6},R是A上的二元关系, 其定义为:当a,b ∈A且a和b被3除后余数相同时, (a, b) ∈R(R也称为A上的模3同余关系, 记为3), 求R。
• (3) R是A上的关系, 则
R 1 R1
36
2.2.3 关系的复合运算 1. 关系R和S的复合
定义2-6 R是集合A到B的二元关系,S是集合B到 C的二元关系,R和S的复合R ◦S 定义为 R ◦S = { (x, z) | y ∈B使得(x, y)∈R且(y, z)∈S } 它是A到C的二元关系。
•( 南方航空,2963,广州,北京,15:00) •属于R。
7
2.1.2 二元关系
定义
设有两个集合A和B,其笛卡儿积A×B的任意 一个子集R称为从A到B的一个二元关系 (relation from A to B)。即:
R A×B 特别地,当A=B时,R称为A上的关系 (relation on A ), 这时
6
• 例 设R是A×N×S×D×T 的子集,其中A是所有 航空公司的集合,N是航班号的集合,S是出发地的 集合,D是目的地的集合,T是起飞时间的集合。则R 是由5元组(a, n, s, d, t)组成的表示飞机航班的关系。
• 例如,设R表示由国内航空公司飞机航班构成的关 系,如果南方航空公司在15:00有从广州到北京的 2963航班,那么
37
例: R表示“教师-课程”关系, S表示“课程-学生”关系, 则R◦S 是 “教师-学生”关系。
例: R表示“父子”关系, 则R◦R 是 “祖孙”关系。
38
例: R表示“教师-课程”关系, S表示“课程-学生”关系, T表示“学生-家长”关系, 则(R ◦ S) ◦ T 是
“教师-学生家长”关系。
• R={ (张三,离散数学),

(李四,微积分),

(张三,高级语言),

…}
• 序偶的集合R同样也刻画了学生集合A={张三,
李四,…}与课程集合B={离散数学,微积分,高
级语言,…}之间“多值对应”的联系。
10
• 【例】 设A={1, 2, 3, 4, 5}, B={a, b, c}, 则 • R1={(1,a),(1,b),(2,b),(3,a)}
• 是从A到B的关系, 而 • R2={(a,2),(c,4),(c,5)}
• 是从B到A的关系。
11
• 【定义】 设RA×A, • 1) 当R= 时, 称R为A上的空关系; • 2) 当R=A×A=A2时, 称R为集合A上的全域关系,
用EA表示。显然EA ={(x,y)|x∈A 且 y∈A} • 3) 若R={(x, x)|x∈A}, 则称R是A上的恒等关系
26
2.2 关系的运算
• 2.2.1. 关系的集合运算
• 设R, S A B :

R U S, R I S, R, R S, R S
• 注意:
R A B R A B R. R A A R A A R.
27
• 可以用n元关系上的集合运算构造新的n元关系。 • 例 设A和B分别是学校的所有学生和所有课程的 集合。假设: • R1由所有有序对(a,b)组成,其中a是选修课程b的 学生; • R2由所有的有序对(a,b) 构成,其中课程b是a的必 修课。 • 问关系R1∪R2,R1∩R2,R1-R2 ,R2-R1,R1⊕R2 是什么?
第2章 关 系
1
• 考察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关系”: • 人与人之间有:
➢父子关系 ➢兄弟关系 ➢师生关系 • 两数之间有: ➢大于关系 ➢等于关系 ➢小于关系
2
• 集合之间有: ➢包含关系 ➢相等关系
• 元素与集合之间有: ➢属于关系
• 函数之间有: ➢调用关系
• ……
3
• 关系--联系:事物间的多值对应。 • 本章讨论的是: • 用集合理论刻画这些“联系”所建立的最一般的 数学模型--关系,这也是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描述 和信息处理的最常用的数学模型。
22
• 设集合A={a1, a2, …, an}, 对于A上的关系R, 其关系 矩阵MR=(mij)n×n是n×n的, 其中:
mij
1 , 0 ,
if ai ,aj R if ai ,aj R
【例】 求A={1, 2, 3, 4}上的≤关系、 EA和IA 的关系矩阵。
23
2.1.5 函数的关系定义 函数如何转换成关系?

R={(a, x), (b, y), (c, y)},
• 则R-1是B到A的二元关系,且有:

R-1={(x, a), (y, b), (y, c)}
• 【例】A={1, 2, 3},R是A上的二元关系,且有:

R={(1, 2), (2, 3), (3, 1)}
• 则其逆关系为:

R-1={(2, 1), (3, 2), (1, 3)}
dom R={a, b, c},ran R={1,2}
15
•2.1.4 关系表示 • 1、关系图 • 2、关系矩阵 •
16
•1. 关系图 • 情形1:R是从A到B的关系, 采用如下的图示: • 1)用大圆圈表示集合A和B,里面的小圆圈( 或实心圆)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 2)若a∈A,b∈B,且(a,b)∈R,则在图中将 表示a和b的小圆圈用直线或弧线连接起来, 并加上 从结点a到结点b方向的箭头。 •
28
•解
• 关系R1∪R2由所有的有序对(a,b) 组成,其中a是一
个学生,他或者选修了课程b,或者课程b是他的必修 课。 • R1∩R2是所有有序对(a,b)的集合,其中a是一个学 生,他选修了课程b并且课程b也是a的必修课。
29
• R1-R2是所有有序对(a,b)的集合,其中a已经选修 了课程b,但b不是a的必修课。 • R2-R1是所有有序对(a,b)的集合,其中b是a的必 修课,但a没有选它。 • R1⊕R2由所有的有序对(a,b)组成,其中学生a已经 选修了课程b,但课程b不是a的必修课,或者课程b 是a的必修课,但是a没有选修它。
R A2
若 (a, b)∈R, 则称a与b有关系R, 记为aRb;
若 (a, b)R, 则称a与b没有关系R, 记为aRb。
8
• 直观地看,二元关系就是反映“多值对应”的 二维表,例如, 学生-选课表:
学生
张三 李四 张三 ...
课程 离散数学
微积分 高级语言
...
9
• 把学生选课表用集合来表示:
17
例如: A={a1, a2, a3, a4} B={b1, b2, b3, b4, b5}
R={(a1, b1), (a2, b3), (a3, b2), (a4, b4), (a4, b5)}
• • • • •
18
• 情形2:R是A上的关系, 其画法如下: • 1) 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a用带有元素符号的顶 点(称作顶点a)表示。 • 2) 若a, b∈A, 且(a,b)∈R, 则将顶点a和顶点b用 一条带有箭头的有向边连接起来, 其方向由顶点a指向 顶点b。
【例2-15】A = {a, b, c}, B = {1, 2, 3}, f: A B, f(a) = 2, f(b) = 3, f(c) = 3.
f (x) y (x, y) f . f {(a,2), (b,3), (c,3)}.
注意: 一般来说, A到B的关系不是A到B的函数.
{(a,2), (a,3), (c,3)}?
布尔和
布尔和
31
2) R∩S 的关系矩阵M R∩S 是MR与MS的按位与(按位布 尔积):
M R ∩ S = (uij vij)mn = (uij vij)mn
布尔积
逻辑与
3)
R
的关系矩阵M R
是MR的按位取反:
把每个1改为0,每个0改为1
4) 利用A-B= A∩ B , 可计算MR-S 及MRS
• 求R ◦S 。
• 解:

R={(1, 3), (2, 2)}

S={(2, 1), (3, 2), (4, 3), (2, 3)}

R ◦ S ={(1, 2), (2, 1), (2, 3)}
• 复合关系R ◦ S的图示如图所示。
40
R◦S
复合关系
41
• 2.复合关系的矩阵表示 • 设A={a1, a2, … , am},B={b1, b2, … , bn},C={c1, c2, … , cs},R是A到B的二元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