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工作探讨

合集下载

关于对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和后续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和后续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和后续管理的调研报告自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以来,我镇就按上级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各种方针政策,对吸毒人员实行强戒、劳教、戒毒康复等有效手段挽救涉毒群体,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重拾旧癖、复吸现象仍比较严重,这一问题事关禁毒工作的成效,不容小视,针对上述现象,我镇仍对吸毒人员吸食毒品现状,复吸原因,戒毒康复回归社会后续管理等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仅供参考。

一、禁毒的基本情况我镇的禁毒工作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的禁毒工作新方针,全面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禁毒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大力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时段,以文艺演出、群众签名活动、举办书画展、发送《不让毒品进我家》一封信、学校禁毒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狠抓全民禁毒教育,“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在公民中进一步深化,全民禁毒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积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机制和“镇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明确了各有关单位的禁毒工作责任制。

三是组建八支共30人的社区禁毒队伍,严格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我镇现在吸毒人员14人,劳教5人,帮教对象9人。

二、吸毒人员复吸的原因据我镇派出所统计分析,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95%以上存在了戒了又吸、吸了又戒的情况,真正彻底地脱离毒品的人员微乎其微。

我们对整个戒毒流程和机制进行深刻反思,发现事实上,我们的接续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尤其是社区继续戒毒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功效。

(一)劳教戒毒或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多年来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生理、心理脱瘾率和戒断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绝大多数吸毒人员通过劳教戒毒或强制戒毒完全或基本摆脱了对毒品的依赖性,戒毒效果明显。

但回归社会后,由于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等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每每出现操守期缩短、重新复吸的戒毒效果反弹现象,使得戒毒场所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产生的良好戒毒效果不能有效延伸。

戒毒管教工作心得体会

戒毒管教工作心得体会

个别教育是基层戒毒民警及时掌握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学员)思想动态,做好学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学员思想问题最直接、快捷和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更是发现问题、破解矛盾,维护场所秩序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灵活性,如何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略谈几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做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学员)思想转化工作亦然。

民警在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前,首先就是要全面了解掌握学员的基本情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四知道”。

其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准学员的思想脉络,挖出症结所在,做到胸有成竹,以便对症下药,从而加强教育转化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如果说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档案名册等了解掌握,那么后者则需要我们民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人常说:“善观察者可见常人的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必空手而归。

”因此管教民警要善于拨开迷雾透过表象看本质,像沙里筛珠一样获得学员的真正思想动态。

通过学员的表情、眼神和日常行为等反馈信息,善于见微知着,发现思想苗头。

民警只有思维要敏锐,观察细致,对异常情况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还可通过教育形势分析、思想会诊以及诸如吃饭看饭量、来信看表情、劳动看热情、集体活动看参与等活动,从获得的信息中梳理出学员的“心理图谱”,掌握第一手素材,进而做出综合分析,切实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把准命脉,以便对症下药,去“病”除根,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戒毒学员李某刚入所时拒不认错,不服管教,不参加生产劳动。

他说:“我一没赌,二没抢,吸毒是花我自己的钱,我没有危害社会,凭什么强制隔离我?”在改造中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对抗情绪、不满情绪自然流露。

为了做好该学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我仔细查阅了他的档案资料,并通过其他戒毒人员了解该学员的家庭和个人状况。

第一次的谈话中,我主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以拉家常方式与其进行闲聊,既不批评,也不碰硬,避免产生抵触情绪,让其畅所欲言、吐露心声。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毒品问题作为其中极为严重的一种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戒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毒品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运而生。

然而,当前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着许多难点,需要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戒毒人员心理因素。

毒瘾发作时,戒毒人员易产生痛苦感和心理焦虑,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他们产生逃跑的想法,进而影响戒毒疗效。

在对策上,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克服内心的困扰和焦虑,增强戒毒的信心和意愿。

同时,也需要培养专业的戒毒人员,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建立积极健康的治疗环境。

其次,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二个难点是家庭关系问题。

毒品成瘾往往会对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亲情疏远、婚姻破裂等。

这使得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面临诸多阻碍和困扰,影响了他们的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家庭的关怀和帮扶,提供家庭心理疏导、教育培训等支持,帮助家庭重建信任和理解,进而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成功率。

第三,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三个难点是复吸风险。

戒毒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限届满后可能面临复吸风险。

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戒毒人员再次沉迷于毒品,应加大对毒品预防教育的力度,增加戒毒人员的触觉教育和兴趣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关爱,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扶持,让他们能重返社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再次沉迷的风险。

第四,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四个难点是人员匮乏。

戒毒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然而,目前人员匮乏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戒毒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采取措施增加专业戒毒人员的数量,同时加大对戒毒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提高戒毒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

其中,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人的问题”:戒毒人员是变成魔鬼,还是重新做人。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清、教育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大教育”的眼光重新考量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大教育社会稳定教育作为一种对人施加深刻影响的活动,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的提高素质、戒断毒瘾、实现其再社会化的系统影响活动。

强戒人员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比,在目的上要更具有明确性,在内容上要更具有针对性,在方式方法上要更具有科学性。

一、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理念的争辩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教育精神的理解和对教育价值的解读。

1、是强化管理还是着力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指《禁毒法》实施以前的劳教戒毒、公安强戒,主要指劳教戒毒),虽然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第一”的地位(“教育人是劳动教养的核心”、“教育是处在首要的位置上的”①),但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一再强调的是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围绕管理做文章,围绕管理下工夫,教育居于从属的地位,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

这种重管理轻教育甚至以管代教的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

2、是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还是着力素质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希望通过对戒毒人员良好行为的培养,达到用“好行为”代替“坏行为”的目的。

当我们审视劳教教育的目的时,会发现“劳动教养教育并不是一般社会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养成式教育,而是具有特定目的、特定手段的矫正式教育②”这样的论断。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摘要】本文围绕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该模式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随后对现行强制隔离戒毒模式进行评价,指出需要完善的方面。

文章提倡人性化管理和倡导康复治疗手段的多样性,并强调加强社会支持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在提出了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改进方向,并总结了个人观点。

通过对现行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向,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戒毒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文章力求客观公正,旨在为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理性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理性思考、完善、人性化管理、康复治疗手段、社会支持、监督机制、改进方向、个人观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是指通过强制手段对吸毒者进行隔离和戒毒治疗,旨在帮助吸毒者摆脱毒瘾,重返社会。

随着毒品滥用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强制隔离戒毒的措施,以有效应对吸毒问题。

这种戒毒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可能会侵犯个体的自由权利,一些人认为这种方式缺乏人性关怀和尊重,对吸毒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部分隔离戒毒中心的管理和治疗方式也存在不当之处,缺乏科学依据和实效性。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改进管理制度、提升治疗效果、加强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措施,或许能够使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更加科学和有效。

有必要对现行强制隔离戒毒模式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更好地为吸毒者提供有效的戒毒治疗,促进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毒品依然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遏制毒品泛滥,许多国家实行了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将吸毒人员强制隔离审讯和强制戒毒。

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

问题一:缺乏人性化管理。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往往以强制手段为主,对吸毒人员进行粗暴的控制和限制,缺乏对吸毒人员的人性化关怀和帮助。

这容易导致吸毒者心理上的逆反情绪,反而加重了他们的抵抗意识,阻碍了戒毒工作的开展。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篇一:戒毒心得体会篇一:参观戒毒所心得体会参观戒毒所心得体会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这次xx市戒毒所谈心之旅,感触良多,从小一直被灌输了远离毒品这些铁律,“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当真正探访到这些吸毒人员才知道其意义。

其实毒品并非是“毒性药品”的简称。

它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吸毒——这一丑恶现象带来的危害真是数也数不清!主要对人体与身心的危害在于毒品作用于人体,使其体能产生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戒断反应,使人感到痛苦万分。

初次接触谈心对象的我,一开始心怀芥蒂,因为觉得他不愿和我交流他人生中那段痛心疾首的灰暗岁月。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但愿意而且还主动与我交谈。

尽管我的问话只有简单几句,但他并没有敷衍我,这使我觉得他的心是非常坦诚的,生活对于他是阳光的、有希望的。

从与我交流的那个学员看来,了解到大部分吸毒的原因几乎都一样:出于对毒品的好奇和所谓“朋友”的误导,从而使得他们心中那道防线坍塌了,最终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他们是吸毒者、违法者更是受害者,只是在不经意间就成了毒品的奴隶。

他们渴望袒露出自己的心声,他们对自己的所为,对亲人、家庭、社会都抱有深深的悔意。

面对强戒所提供的改造机会,他们表示要痛改前非,重塑人生。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在他们回归社会之时,用我们宽阔的胸怀来关爱他们,相信他们,接纳他们。

面对这一特殊人群,我认为这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

为了我们,为了他们,更为了我们和谐社会的大家庭,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另外,由于我谈心的学员已经来了戒毒所三次,说明他的意志不够坚定,但心里很希望能戒掉,为家人和自己负责。

自愿戒毒的复有率之所以很高,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有些原因是内在的;同时,在参观戒毒所的过程中,其作用是涉及对戒毒者的行为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毒品成瘾问题对社会稳定和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强制隔离戒毒措施被广泛采用。

然而,仅仅依靠强制戒毒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毒品成瘾问题,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建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教育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他们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疾病预防、心理调适技巧、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等内容。

3. 多样化的教育方法: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心理测试、角色扮演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二、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通常具有复杂的心理问题,需要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以下是提高心理支持效果的几个关键点:1. 心理评估与干预:在入所时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和问题,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2. 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戒毒的信心和动力。

3. 心理支持小组:建立心理支持小组,让戒毒人员能够相互交流和支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增强戒毒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与改进为了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

以下是几个评估和改进的关键点:1. 定期评估: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2. 反馈机制:建立戒毒人员与心理教育师之间的反馈机制,让戒毒人员能够对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引言隔离戒毒是一种常见的戒毒方式,旨在通过将吸毒者隔离在特定的设施中,进行戒毒治疗,以达到戒除毒瘾的目的。

然而,在当前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戒毒效果,还可能对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问题一:缺乏个性化治疗方案当前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普遍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没有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这种一刀切的治疗方式,无法满足各个吸毒者的具体需求,导致戒断反应加剧和治疗效果下降。

应对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 - 针对每个吸毒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了解其毒瘾程度、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戒毒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等各个方面。

- 定期评估吸毒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做出调整,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问题二:缺乏社会支持和康复环境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往往忽视了吸毒者在社会支持和康复环境方面的需求。

吸毒者常常面临家庭、工作和社交关系的破裂,缺乏良好的康复环境和社会支持,导致戒毒治疗效果难以持久。

应对措施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职业支持和社区支持等,为吸毒者提供实际的、情感性的和经济支持。

- 创建良好的康复环境,提供安全、舒适和温馨的住所,帮助吸毒者迅速适应戒毒生活,并为其提供各种康复活动和资源。

- 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的对吸毒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歧视和排斥,为吸毒者创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问题三:人权和尊严受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侵犯吸毒者人权和尊严的问题。

包括强制体检、限制人身自由、非人道待遇等。

这些问题不仅违反了吸毒者的人权,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 加强对执法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意识和素质,确保其尊重和保护吸毒者的人权和尊严。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探索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探索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探索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探索内容摘要: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与劳教戒毒管理工作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较大的区别。

本文详细阐明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原则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诊断评估体系和做好“三个延伸”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探索随着《禁毒法》的实施,劳教戒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取而代之,我国现有的戒毒资源实现了一次大的整合。

我所依托比较完备的管理、教育、生活设施,对吸毒者进行有效管理、教育、戒治的优势,成为了四川省首批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所),接收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对强戒人员实行专管。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的劳教戒毒管理模式,探索新形势下的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模式。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谈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及原则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是强戒所依法对强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生理脱毒和心理治疗,实施道德和法制教育,开展康复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强戒人员戒除毒瘾、重返社会的执法活动。

其指导思想是对吸毒人员提供相对封闭的空间和区域予以隔离,在安全稳定的隔离环境中,对吸毒人员开展有计划的生理、心理治疗,最终达到帮助他们戒除毒瘾的终极目的。

强戒人员管理的任务,总的来说,就是根据《禁毒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维护强戒所的正常秩序,为强戒人员提供矫治和康复的必要条件,促成强戒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综合矫治、科学戒毒、关怀救助的原则。

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禁毒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强制隔离戒毒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二个方面。

(一)依法收治,体现管理的法制化要严格按照《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规定的条件、程序做好强戒人员的收治工作,对强戒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入所安全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强戒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好强戒人员身心健康状况、戒毒反应、依赖程度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测评,作出毒品依赖情况的初步判断,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教育。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之我见—心得体会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之我见—心得体会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之我见—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颁布,对吸毒人员强制吸毒模式作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原有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统一为强制隔离戒毒。

很多劳教所也开始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这将揭开劳教工作历史崭新的一页。

笔者根据《禁毒法》及近日到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学习交流会,并结合劳教工作实际,就建立系统、科学、严格、完善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体系,谈一孔之见。

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开展之前需做的准备工作劳教机关从1991年起承担劳教戒毒工作以来,逐步探索和总结了一套关于戒毒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戒毒矫治工作模式,有“三防”并举的防范网络建设,还有一支既专业又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队伍。

这些都说明劳教机关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强制隔离戒毒毕竟有别于劳教戒毒。

在执行模式,工作重点等方面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做好以下前期准备:(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培养建立一支专业民警队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这对管理民警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相关的知识辅导和培训,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所内外经验交流、举办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培训班等措施,提高从事强制隔离戒毒隔离戒毒工作民警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鼓励民警将日常在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再用来指导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实践,逐步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民警队伍。

(二)整合资源,抓住关键,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各项措施尽管劳教场所已经具备收容劳教戒毒学员条件,但强制隔离戒毒学员收容时,是未经生理脱瘾直接送交的,相比以往的劳教戒毒学员有着更为现实的不稳定因素和危险性。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原有资源、设备的情况下,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科学戒毒、规危戒毒、成功戒毒为目标,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各项措施,如医疗体检设备,监控设施,戒毒学员宿舍各项设备等等。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论文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论文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论文强制隔离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所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

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由公安机关下达,属行政强制措施。

强制隔离戒毒的执行目前则分别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统一并取代了此前由公安机关负责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的劳动教养戒毒。

它和自愿戒毒共同构成了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措施的基本体系。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理性思考全文如下:【摘要】本文从分析《禁毒法》施行前我国采用的基本戒毒模式入手,分析了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可以分为隔离观察和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提高巩固期和重返社会时期四个戒毒阶段的过程。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 隔离戒毒模式; 基本戒毒模式。

强制隔离戒毒是我国的一项法律规定,首次提出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

这一规定,是对原先的“强制戒毒”、“劳教戒毒”的突破。

该法实施以来,各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强制隔离戒毒的模式,成绩十分显著。

但是,很多强制禁毒所脱胎于原先的劳教所,那些固定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已经在劳教民警中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定式思维已然形成; 同时,思想上对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没有准备,使得他们在戒毒的专业知识方面储备不够,执法理念也没有及时转变,所以劳教戒毒模式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目前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很多劳教戒毒遗留的弊端并没有根除,这与《禁毒法》的立法初衷是不符的。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开展,全体民警需要转变执法和管理模式,改变观念,接受新的挑战,原有的思维定势要打破,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大开阔视野,坚持科学创新,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工作方法,适应新模式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要求。

一、基本戒毒模式———《禁毒法》施行前。

( 一) 劳教戒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在1990 年颁布实施。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传统戒毒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是针对原有戒毒制度的缺陷,建立起集生理脱毒期、康复训练期、回归巩固期于一体的戒毒康复“361”新模式。

它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矫治模式,关系到规范文明管理和有效控制学员复吸矫治目标的实现。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361”戒毒模式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理念不清、管理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361”的眼光重新探索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难题管理对策大文明管理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有利保证。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戒毒矫治目标实现的有利保证。

强戒人员这一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与以往惯用的劳教管理工作相比,目的上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加文明,内容上更加科学。

一、目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实践的难点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挂牌,也开始收容强戒人员,但是目前国务院的《戒毒条例》尚在讨论修改中,司法部的《强制隔离人员管理办法》也未正式出台,这样就给基层的强制隔离管理所实际工作造成了困难,管理的观念不清,生搬套用以往的管理经验,其管理弊端在不断的显现。

1、管理方法仍徘徊于以往的劳教戒毒。

在实际工作运转中,许多民警认为强制隔离戒毒是劳教戒毒的翻版,两者换汤不换药,套用劳教工作模式,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成劳教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基本都沿用劳教工作的老一套,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变成了二劳教。

2、管理对象交杂,混于一室一舍。

“一所两制”甚至“一队两制”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对象非常复杂,既有吸毒劳教人员,也有其他罪错人员。

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应有不同的等级处遇,混合管理既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也不利于其他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更违法了《禁毒法》规定的分开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上无法区别对待。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一些心得体会(共6篇)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一些心得体会(共6篇)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一些心得体会(共6篇)【心得体会】第1篇: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刘鹏我是白泥湖劳教所一名基层民警,从事劳教戒毒工作有1年多的时间,自去年_月26日,开始从事强制隔离戒毒工作。

在对强戒学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中,我把自己置身于他们中间,做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大队民警共同努力,帮助许多强戒学员掌握了一些戒毒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戒毒的信心,为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新人做了自己应做的事。

同时,也使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长了戒毒知识,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一、与强戒学员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同时吸毒人员又是毒品的受害者,所以我作为强戒学员的管教民警的同时,也把自己当做戒毒学员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情感关心,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戒毒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倾听他们的痛苦与快乐,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使他们减少与我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学员们一旦发现民警的确在关心他,是值得信赖的时,那么他的自尊心就会增强,学员们也会向积极方面转化。

在教育和训练的时候,尽力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加以理解,对部分经常沉默或经常发表反对意见的学员,我不是一味的教训和指责,而是客观地接受他们意见中可接受的部分,向他们进行积极的分析原因,使他们都能从内心服从,从而为管理教育工作扫清障碍。

二、加强对学员们的心理疏导第一,加强教育引导,使强戒学员深刻认识毒品。

学员大多是因为好奇才吸食毒品,对毒品的危害性及成瘾性认识不足,所以我对学员加强教育引导,使强戒学员懂得吸毒不仅摧残身心,而且危害社会、家庭,害人害已,特别是对吸毒人员既要讲明毒瘾难戒,使他们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消除毒戒不了的悲观想法,对戒毒应持务实的态度,既不要过于乐观又不要一味自卑而对戒毒悲观失望。

第二,鼓励激励,增强强戒学员的戒毒信心。

我经常运用表扬与肯定的方法,对强戒学员在戒毒过程中的各种积极表现,哪怕是十分细微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和承认,并适时地提出新的要求。

[管理教育,机制]关于创新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机制的几点思考

[管理教育,机制]关于创新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新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机制的几点思考创新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模式,提高强制戒毒质量效益,永远是推动强制戒毒工作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司法部127号令《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根据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别管理;根据戒毒治疗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期管理;根据戒毒人员表现,实行逐步适应社会的分级管理。

”这一新规定对探索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新模式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据。

本文拟就创新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一、构建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新模式综观当前各地研究探讨的戒毒管理模式,落实《工作规定》,在《禁毒法》、《戒毒条例》和《工作规定》的框架内,运用戒毒康复规律,按照戒毒人员入所隔离戒毒时间的长短和强戒人员戒治效果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分别将其分为:入转所集训期、身心康复期、综合巩固期三个期段进行矫治和回归社会延伸照管的“三期一延伸”模式,这一管理教育模式是可以广泛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完善的。

二是身心康复期。

身心康复期的戒治时间可设计为8个月左右,戒治对象应该是通过考评完成转所教育适应期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管理方式主要是强化场所训练、指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助和自我复原。

戒治内容重点是戒毒动机培育、戒毒行动培育、健康心理培育、健身康复等内容。

三是综合巩固期。

综合巩固期的戒治时间可设计到强制隔离戒毒期满之日。

这一时期矫治对象,主要是通过考评完成身心康复期戒治任务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管理方式,主要是采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适度自主、试回社会及民警适度限制相结合。

戒治内容重点是社会适应能力培育、家庭教育、所内考验、所外周归考验、所外月归考验等内容。

四是回归社会延伸照管。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应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看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把回归社会阶段看作是戒毒流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十分重要的阶段。

戒毒所应进一步重视并加强回归社会延伸照管工作,延伸期是在社区中的继续教育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社区中的继续教育阶段,戒毒矫治以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为主,强制隔离戒毒为辅,合力开展戒毒教育。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治安和个人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强制隔离戒毒的措施。

然而,仅仅通过隔离戒毒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关注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

戒毒人员通常经历了长期的毒瘾依赖,他们可能面临着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失落和对未来感到迷茫。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信任和支持体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信任和支持的体系,让戒毒人员感到他们不是孤立的,有人可以依靠和倾诉。

这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成立心理健康支持小组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康复成功的戒毒人员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以鼓励其他人坚持戒毒。

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需要提供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毒品知识教育:通过向戒毒人员传授毒品的危害性和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从而预防复吸。

2.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教授戒毒人员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戒毒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3.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通过帮助戒毒人员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在戒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

4. 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戒毒人员常常面临着与家人、朋友和社会重新建立联系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教授他们一些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四、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除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我们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为戒毒人员提供个别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肖军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12-04-01]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将符合法定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实行隔离,对其进行强制戒毒,帮助其戒除毒瘾、健康回归社会的法律制度。

自2008年《禁毒法》实施以来,基层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已经在摸索中走过了三个年头。

现以某基层强戒所为例,对前期强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作简单的探讨。

一、当前强戒工作的收容现状现阶段,某所常规大队的收容情况基本类似,以某大队为例,根据对287名强戒学员收治登记的基本情况记录,通过对重点学员进行谈话了解,反映强戒学员的基本情况如下:(一)年龄结构。

按照年龄结构划分,18岁—35岁(含本数,下同):116人,占总比例的40.4%;36岁—49岁120人,占总比例的41.8%;50岁以上51人,占总比例的17.8%。

(二)地域分布。

由于各场所采用定点收容,该所现在学员以本省粤西籍为主,外省籍43人,占14.9%。

(三)文化程度。

按照文化程度划分,文盲:9人,占总比例的3%;小学:121人,占总比例的42%;初中:122人,占总比例的43%;高中及以上:35人,占总比例的12 %。

(四)在外从业情况。

按照收治登记统计,个体116人,占总比例的40.8%;无业79人,占总比例的27.3%;农民48人,占总比例的16.9%;企业普通职工44人,占总比例的15%。

(五)吸食毒品种类。

根据调查了解,吸食、注射新型毒品成瘾的(冰毒、K粉、摇头丸、咖啡因等)161人,占总比例的56%;吸食、注射阿片类毒品成瘾的(海洛因、麻烟等)126人,占总比例44%。

(六)强制戒毒次数。

按照收治登记统计,被强制戒毒一次的159人,占总比例的55.4%;被强制戒毒二次的66人,占总比例的22.9%;被强制戒毒三次及以上的41人,占总比例的14.3%;被强制戒毒四次或四次以上的21人,占总比例的7.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工作探讨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

其中,管理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容,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

本文结合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实践,探讨了关于管理模式、教育容、手段、评估等方面。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工作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容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劳动教养场所职能的拓展和不断转变,传统的劳教管理模式和教育容已不能够完全适应场所发展的需要。

如何借鉴劳教管理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启发和带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场所安全稳定无事故,已成为劳教场所需要探索和攻破的首要课题。

笔者认为,对戒毒学员进行"人性化"管理教育,造意蕴丰富的"无声"教育,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给戒毒人员更多的启迪和感悟,温暖他们麻木的心灵,真正帮助他们从生理上戒毒,心理上脱毒,身体上康复,就是我们开展管理及教育矫治工作的最终目标。

通过工作实践,我就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矫治容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执行主体与相关管理机制的关系1、强制隔离戒毒法规和规章的缺失,是执行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

对强制隔离戒毒的管理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劳动教养规定,有别与劳动教养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细则应尽早出台。

2、民警执法理念、执法意识的不适应,是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困难的主观因素。

民警长期从事劳教管理工作,熟知劳教法律、法规,但随着执法对象的改变,执法要求也随之变化,从重“管教”转变为重“治疗”。

由此而在民警中产生了一些不理解情绪、不适应状况,容易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加强禁毒、戒毒法律法规学习,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当务之急。

3、戒毒工作的目标转变,使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出现新形势、新任务。

《禁毒法》第31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这是戒毒工作的指导原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学习和领会,并深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劳教戒毒的“惩罚性”特征明显,而强制隔离戒毒更倾向于“治疗性”。

二、明确思路,创新方法,推进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规、有序、有效运行为使戒毒工作开辟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新途径,在新时期再展辉煌。

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戒毒工作思路,强化日常分期管理,精心组织诊断评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探索建立“大戒毒”格局。

(一)抓住关键、创造无毒环境,促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运行。

禁绝毒品、创造所无毒环境,是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是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治疗和康复的重要保障,也是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和其它恶性事故的前提之一。

所以,有效地堵住毒源,是维护场所正常秩序,正常开展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和康复工作的关键。

(1)严格入所检查,防止夹带毒品。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入所要做到“净身入所”。

对其所带物品和全身进行严格检查,衣服必须冷水浸泡,违禁物品禁止带入,身上可能藏匿毒品的部位都要仔细检查。

(2)严格会见管理。

强制隔离人员的会见人条件可适当放宽,除配偶和直系亲属外,对其他出于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和康复目的的其他关系人也可会见。

但会见应实行全封闭的玻璃隔断接见,所送物品不能带入所,所需生活用品只能在所购买。

(3)严格通讯、邮汇管理。

对强制隔离人员的来往信件、邮寄包裹物品要做好严格的检查,并做好登记工作。

对所固定、手机等通讯工具和外来人员的通讯工具要加强管理,严禁一切移动通讯工具进入“三大现场”。

(4)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加强对所部区域外的巡逻检查,经常清查强制隔离人员的舍房、厕所、浴室、洗漱间、储物柜及劳动现场,严防所传、吸毒行为。

(5)严格控制外出。

对强制隔离人员的外出要严格控制,严禁私准私带强制隔离人员外出,不安排分散劳动。

防止强制隔离人员在戒毒康复期间沾染毒品。

(6)严格现金管理。

为了防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利用现金进行毒品交易,应杜绝强制隔离人员个人持有现金,可在所采用部磁卡,实行所购物、亲情、加餐等“一卡通”。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实行管理和自我管理。

严格按照“三期”进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思想消极、作风散漫、懒惰成性等特点,一方面是要在日常管理中实行规化和半军事化管理。

主要容有:“三声" (即:队列行进有口号声、集体活动有歌唱声、文体娱乐有欢笑声);“四化”(即: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卫生经常化、语言文明化);“五勤”(即:勤洗澡、洗手脚、洗脸、漱口、洗晒衣被);“六个一”(即:穿好一身服、走正一步路、讲好一句话、唱好一首歌、升好一面旗、争当一名优);“七固定”(即:学习定组、站队定位、劳动定岗、进餐定桌、就寝定铺、作息定时、行进定线)。

另一方面是要进行队列训练和做广播体操,以此来增强体质、强化行为规。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可以在管理民警的指导下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

一是通过成立“民管会”和建立班组,征求和反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民警做好各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二是建立如“互帮互监”小组,“连环互保”小组等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参与管理的作用,促进戒毒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场所秩序的安全稳定。

(三)、做好三个延伸、多方能动,减少复吸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三个延伸”是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向前延伸、向外延伸和向后延伸。

其实质是调动多方面力量,发挥多方面、多形式教育的综合效应。

共同做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教育挽救、戒毒康复工作,使复习率降到最低限度。

(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向前延伸。

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入所时,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公安机关要切实负责的介绍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原因和思想状况。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要主动了解掌握其在社区戒毒期间的情况。

(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向外延伸。

即:发动亲属、戒毒人员所在单位和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发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强戒毒康复的研究,配合进行教育挽救、戒毒康复工作。

(三)强制隔离工作向后延伸。

在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期满离所后,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或社区介绍强制隔离戒毒情况,落实接茬帮教工作,并作出是否继续接受社区康复的建议。

以进一步巩固戒毒成果,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再吸毒、戒毒。

三、教育矫治容设置及方式方法(一)以思想教育为主线,深化教育容,促进戒毒人员的理性回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开展戒毒教育,必须始终把戒毒心理康复教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加以重视。

在许多吸毒人员看来,戒毒是一件十分困难、甚至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屡戒屡吸的复吸经历,让他们自己对戒毒失去了信心。

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吸毒、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戒毒为什么是困难的、毒瘾为什么能戒除、怎样戒除毒瘾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知识极度贫乏。

要有计划、有重点、有容、有选择地确定,开展戒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帮助吸毒人员破析复吸动机、增强戒毒动力、恢复健康心理。

通过戒毒康复心理让吸毒人员学会自我分析动因、自我调适情绪,保持健康心态,应对外界压力。

在心理康复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心理测试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康复回归文化与职业技能教育,也是戒毒教育的一项重要容。

许多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由于民警的指导和基本制度的约束,能够做到基本戒除毒瘾不再吸毒。

但是回归社会以后,面对社会上其他吸毒人员和以前交际圈子的诱惑,复吸的念头就会油然而生。

对吸毒人员进行康复回归文化的教育,帮助吸毒人员认识到戒毒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掌握自我康复的方法也很重要,学会拒绝身边的引诱对于巩固操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职业技能教育,也是回归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容,它不但让吸毒人员明白回归社会以后,必然要去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也使吸毒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可以自食其力,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强制隔离戒毒场康复回归文化与职业技能教育不仅能培养吸毒人员自发地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熔入社会的时间,对于巩固强制隔离戒毒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以提高强戒人员素质为目的的“大文化”教育机制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敞开心扉,吸取营养,接受教育,产生追求。

大文化教育机制的教育容是为提高强戒人员的综合素质而服务的,只要能够提高强戒人员素质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应该视作大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习艺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教育等等,它们无一不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

大文化教育的教育观念是立足于所教育,着眼于所外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学习本身所包含的容极广,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系统。

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组成部分,强戒人员从小在祖父母、父母、学校、邻居长辈那里听到的、看到的,无不是传统文化的丝丝牵绊,因而传统文化元素是深入其骨髓、融于其血液、帮助其思想、指导其行动的,是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够接受、心理上不会予以排斥的。

2、重视学会学习教育。

学会学习是在充分发展健康人格,不断增进个体的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形成自信、开拓态度在的教育。

它既是一种基础教育,容涵括对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整套知识和技能,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数学、逻辑等训练思维的学科,哲学思想和道德原理的学习和实践,以及有助于人们思想交流的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人文艺术学科,还包括卫生、营养教育、环境教育,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等。

同时它又是一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教育,强戒人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们就会自觉地学习,从学习中不断修补认识的缺陷,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重视人文关怀教育。

强戒人员是“病人、毒品受害者、者”,这三重身份表明,他们是社会的弱势人群,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一切为了强戒人员”,应当成为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实行人文关怀教育的核心主题。

我们所做的一切,教给他们的一切,他们在接受教育中所感受的一切,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和人生境界。

因此要创设一种人文关怀的境界,重视培养强戒人员的人文情怀。

我们应当给他们一个基本的知识体系,一个基本的认识体系,一个基本的价值体系和一个基本的人文体系。

(三)建立以提高强戒人员认知水平为目标的针对性教育系统。

1、着力戒毒知识教育。

戒毒知识教育为的是强化强戒人员的主观戒毒愿望,实现从“要我戒”到“我要戒”的认知过程。

一是要开展戒毒知识宣传。

利用戒毒宣传片、戒毒漫画、戒毒图片等,教育他们学法守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是开展戒毒知识讲座。

邀请戒毒专家、学者、社会戒毒志愿者,宣讲禁毒、吸毒、戒毒的相关知识。

三是开展互动的戒毒警示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