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设计规范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涉及到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性,同时也关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人员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
1. 设计规范要求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性能优良。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1 温湿度控制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功能,确定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
例如,对于办公室和商业空间,通常要求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1.2 通风换气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空气质量和需要排除的污染物等因素,确定通风换气量。
同时,要考虑到节能和室内空气质量的平衡,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
1.3 空调系统容量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朝向、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热负荷等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
确保系统运行时能够满足室内热舒适需求,同时避免系统的过度设计和能源浪费。
2. 安装规范要求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过程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的运行。
以下是一些安装规范要求的例子:2.1 设备安装:空调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制造商的要求,包括设备支撑、固定、防震、接线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通风良好,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2.2 配管安装:配管的安装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和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2.3 隔音和隔热:对于空调系统的管道和设备,需要采取相应的隔音和隔热措施,以减少噪音和能量损失。
3. 运行与维护规范要求在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可以延长系统的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运行与维护规范要求的例子:3.1 定期维护: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更换滤芯、检查电气系统等。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暖通空调系统供暖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供暖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供暖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是确保供暖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提供温暖冬季环境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供暖系统设计的规范要求,并对各项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系统设计前的必备工作在进行供暖系统设计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1. 方案设计:根据建筑户型、面积及使用要求,制定供暖系统设计方案。
2. 暖通空调系统参数计算:包括建筑热负荷、室内外温差、供暖负荷等参数的计算与确定。
3. 设备选择:根据方案和计算结果,选择适合的供暖设备,如锅炉、辅助设备等。
4. 材料选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的供暖管材、阀门等材料。
二、供暖系统设计的主要要求1. 温度控制:供暖系统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确控制室内温度,确保室温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 运行安全:供暖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如过热保护、过载保护等,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系统稳定:供暖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影响。
4. 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尽量减少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5. 易于维护: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维护保养的便捷性,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工作。
三、供暖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1. 确定供暖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和建筑条件,确定供暖方式,如水暖系统、电暖系统等。
2. 确定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结构和热负荷要求,合理确定供暖管道的布局,并确保管道的坡度和防冻措施。
3. 确定热源设备: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合的热源设备,并确保其能够满足供暖系统的需求。
4. 设计阀门系统:在供暖系统中设置适当的阀门,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和供水平衡。
5. 设计散热体系: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散热器、暖风机等散热设备,并合理布置散热器的位置,以充分利用室内热能。
6. 考虑夏季空调:供暖系统的设计应兼顾夏季空调需求,如可以通过适当的改造或设置换热器等,实现供冷和供暖的转换。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1.设计依据: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空调系统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人流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类型和设备容量。
同时考虑能源利用率、环境影响,提出节能设计方案。
3.温度控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员活动特点,确定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并设置合理的温度调节设备。
4.新风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员活动特点,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并通过通风系统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
5.空调风管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空调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风管布置方案,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均匀分布。
6.设备选型与布置:选择符合建筑物需求的空调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7.暖通水工程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供水、排水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水源供应及排水系统,确保供水和排水的安全和可靠。
8.防火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火灾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防火设施和措施,如烟雾探测器、防火阀等。
9.保温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和保温材料的性能,设计合理的保温层和工艺。
10.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合理安装、调试和运行空调设备。
11.维护与保养: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措施,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主要涉及热力、空气调节、水工程、给排水、保温、防火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这些规范的遵守和执行,可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也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内部舒适度和能源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常见规范要求,以确保合理的设计和安装,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 设计原则和综合能效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和综合能效要求: - 优化系统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工程成本。
- 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满足用户需求。
- 采用节能措施,如高效设备、系统集成和智能控制,以减少系统能耗。
- 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2. 设备选择和布局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设备选择和布局的要求: -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和负荷需求,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如风冷式空调、水冷式空调、地暖等。
- 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考虑到空间利用、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相关安全要求。
- 确保设备的合理容量和匹配,避免能耗浪费和性能下降。
- 设计合适的管道、风道和排风系统,确保系统运行顺畅和均衡。
3. 管道系统和风道系统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管道系统和风道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确定合适的管道和风道尺寸,以满足空气流通的需要,并减少管道和风道阻力。
- 使用合适的材料和绝缘材料,以减少能量损失和传热;同时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 设定合适的流量和速度,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舒适度。
- 考虑到清洁和维护的要求,设计合适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的要求非常重要: -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 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以提高能源效率和舒适度。
- 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和节能措施,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优化控制。
- 考虑到可扩展性和未来的系统更新,确保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的实施对于确保建筑物内部舒适度和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暖通空调规范(1)
窗墙面积比
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设计 标准规定执行。 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 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 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 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
暖通空调规范(1)
竖向分区
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 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 竖向分区,高度超过50m,宜竖向分区设置。 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
暖通空调规范(1)
规范制定宗旨
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暖通空调规范(1)
相关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暖通空调规范(1)
相关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采暖一般规定
严寒、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 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 如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值班 采暖,保证室内温度5℃。目的是防止水管及 用水设备冻结。 值班供暖-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 为使建筑物保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采暖。 居住建筑集中供暖应按连续供暖设计。(新增)
暖通空调规范(1)
热负荷
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向:0~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15%; 南向:-15%~30%。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 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 东西可不修正。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一、通用设计规范: (5)二、专用设计规范: (5)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6)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7)三、新风量 (8)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9)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9)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1)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5)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5)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5)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7)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8)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七、热损失概算W/M3℃ (19)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0)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1、送风口风速 (2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7)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7)5、回风口风速 (2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7)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8)五、通风系统设计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0)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0)3、散流器布置 (31)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1)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6、厨房通风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6)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8)六、防排烟设计 (3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3)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3)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5)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7)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7)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7)3、水泵扬程设计 (49)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1)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6)十一、保温 (57)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9)三、辅助设备 (60)1、冷却塔 (60)2、水泵的选型: (60)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1)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2)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2)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2)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3)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8)七、专业英语 (69)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1)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1)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1)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1)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1)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2)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2)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3)8、设备层布置原则: (83)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5)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5)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5)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5)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5)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7)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7)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7)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8)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8)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8)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9)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0)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1)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2)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2)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2)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3)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3)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3)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3)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3)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3)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4)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4)5.2 设备平面图 (94)5.3 剖面图 (95)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5)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5)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5)5.7 详图 (95)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5)第一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5、每人的新风标准UK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暖通空调规范要求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暖通空调系统主要负责室内温度、湿度、气流等舒适性因素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质量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受。
因此,在进行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规范要求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设计要求1. 室内设计温度: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确定合适的室内设计温度,确保舒适性和节能性的平衡。
例如,居住区的室内设计温度一般为20-26℃,商业办公区一般为22-24℃。
2. 送风速度:根据房间用途和热负荷确定合适的送风速度,一般住宅区域不宜超过2.5米/秒,商业区域不宜超过4米/秒。
3. 湿度控制: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湿度范围,例如,居住区一般为40-70%,电子设备房间一般为40-60%。
4. 风量计算:根据房间面积、高度、热负荷等因素,进行风量计算,确保空调系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和热量控制能力。
二、材料要求1. 管道材料: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管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钢管、铜管、不锈钢管等,应根据具体场合选择合适的材料。
2. 绝缘材料: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绝缘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和绝缘性能。
3. 防火材料: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防火材料应根据防火要求选择,以保证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抵御火势蔓延。
三、施工要求1. 管道敷设:暖通空调系统的管道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管道平直、坡度适宜,并且在敷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管道,避免损坏。
2. 绝缘施工:暖通空调系统的绝缘施工应认真负责,确保绝缘层的完整性和牢固性,严禁出现漏绝缘、断绝缘等问题。
3. 漏水检测:安装水源热泵类暖通空调系统时,应进行严格的漏水检测,确保系统不泄漏,以免造成能源浪费和损坏设备。
4. 电气安装:暖通空调系统的电气安装应符合相关电气标准,电源线路应正确接地,电气设备应牢固安装,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最新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最新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效,还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
以下是最新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一、设计原则- 确保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要求。
- 考虑节能和环保,采用高效能的设备和技术。
-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
- 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便于未来的升级和改造。
二、系统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类型,如全空气系统、水冷系统、VRF系统等。
- 考虑建筑物的热负荷和冷负荷,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的容量。
三、能源效率- 采用高效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压缩机、高效换热器等。
- 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设计合理的系统控制策略,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
四、室内空气质量- 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地过滤和净化室内空气,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
- 设计合理的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含氧量。
五、噪音控制- 选择低噪音的空调设备,并在设计中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噪音影响,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布局设备等。
六、水系统设计- 确保水系统的合理布局,避免水力不平衡和水锤现象。
- 采用耐腐蚀和耐温的材料,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七、电气系统设计- 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电气设计规范。
-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能效。
八、施工和验收标准-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 验收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九、维护和管理- 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十、可持续发展- 考虑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选择环保和可回收的材料。
- 推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暖通空调规范(1)
规范制定宗旨
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相关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相关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散热器采暖
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 的两组散热器,可采用异侧连接的水平单 管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下接口同 侧连接方式。(新增)
散热器采暖
散热器的选择规定 (1)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
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 准的规定。 (2)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 热器。 (3)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 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 (4)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 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严格控制PH值, 小于等于9。
行室温调节。
散热器采暖
既有建筑系统制式的改造(新增) 垂直单管顺流式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
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 系统。
散热器采暖
层数要求(新增) 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
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 宜超过6组。 散热器串联组数过多,每组散热器温差过 小,增大了散热器的面积,恒温阀调节性 能也很难满足要求。
) 累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累计(〉3年)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用于采暖设计热负荷 的计算、热风采暖空气加热器的计算。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规范化设计、安装和运行的标准和要求。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符合人体舒适和健康的要求,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
下面将从设计、安装和运行三个方面介绍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一、设计规范1.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包括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空气流速等。
2.根据建筑物的朝向、外墙材料、窗户类型等,合理选择设备容量,以确保系统的供热和制冷能力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3.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阻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运行状态模拟,确定系统的节能措施和环境影响评估。
5.确保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设备选型、电气接线和防火措施等。
二、安装规范1.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要求进行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2.采用合适的管道和风管材料,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隔热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3.安装合适的阀门和控制装置,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节能控制。
4.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5.做好系统的防腐蚀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的运行状况,及时清洁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三、运行规范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节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温度控制,以达到舒适和节能的目标。
2.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器,保持系统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
3.进行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理设备和管道的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保存并分析系统的运行数据,了解系统的能耗和效果,优化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改进设计。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建议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充分考虑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的运行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3)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1. 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设计对于保障建筑物内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节能,制定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便设计师和工程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参考和遵守。
2. 设计原则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舒适性原则: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处于舒适范围内,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受。
•节能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需求,采用先进的能耗控制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安全性原则: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减少事故和损坏的风险。
3. 设计要求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3.1 温度控制室内温度应根据不同季节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冬季,室内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8°C至24°C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C至28°C之间。
在办公楼、商场等公共场所,室内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2 湿度控制室内湿度对于人体健康和舒适有重要影响。
在冬季,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至60%之间;夏季,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0%至70%之间。
采用恒湿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3 新风换气暖通空调系统应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可通过新风换气来实现。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和需求,确定合理的换气量,避免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积累。
3.4 噪音控制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为了避免对居住者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噪音控制。
可以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和材料,合理设置噪音隔离和吸声措施,确保室内安静舒适。
3.5 能源节约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能耗较高的设备之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节能措施。
可以采用变频器控制、换热器回收、智能调控等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设计流程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使用需求,确定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暖通空调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第2章
初步设计图纸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图例、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图例、系 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 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 表示热力系统、制冷系统、 表示热力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水系 绘出散热器位置、干管入口、走向及 绘出散热器位置、干管入口、 • 系统流程图 绘出设备位置、管道走向、风口位置、 绘出设备位置、管道走向、风口位置、 必要的空调风系统、 统、必要的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 系统编号。 系统编号。 • 采暖平面图 设备编号及连接设备机房的主要管道 统、送排风系统等系统的流程及控 等。 制方式。 制方式。 • 通风、空调和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通风、 初步设计需列的设备表: 初步设计需列的设备表:列出主要设备名 型号、数量及技术性能。 称、型号、数量及技术性能。 初步设计计算书:暖通空调的冷、热负荷、 初步设计计算书:暖通空调的冷、热负荷、 空调循环水量、管径,应进行计算, 空调循环水量、管径,应进行计算,主要 设备进行选择。 设备进行选择。
三、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应包括设计与施工说明 设计与施工说明、 施工图设计应包括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 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表、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 • 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施工说明 空调、制冷工程计算 计算: 空调、制冷工程计算: 交接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 设备表 首页图 a.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冬季的冷、热 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 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 冬季的冷、 采暖工程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采暖工程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平面图 通风与防烟、排烟计算 计算: 通风与防烟、排烟计算: 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时计算) 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时计算) • 设计图纸 a.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通风、 通风 a.通风量、、空调剖面图 通风量、 、照明、设备的散热量 通风量 局部排风量计算及排风装 、 b.空调房间人体 照明、设备的散热量、 空调房间人体、 空调房间人体 b.散热器和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散热器和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 设计计算书 通风、空调、 通风、空调 置的选择计算 、制冷机房平面图 散湿量及新风负荷计算
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手册
**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手册回答**一、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概述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个方面的设计施工。
一个良好的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方案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
二、设计要点1. 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途,精确计算各项负荷是设计的基础。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气候、人员数量、设备运行等。
2. 设备选型: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包括锅炉、风机、水泵、空调机等,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布局,合理设计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包括管道布局、设备安装、控制系统等。
4. 节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智能化控制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施工要点1. 施工图审查:施工图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应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2.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各种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管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合理布局管道,确保管道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能。
4.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5. 调试与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负荷计算不准确:在负荷计算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室内温度、室外气候、人员数量、设备运行等。
如果负荷计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设备选型不合理或系统设计不当。
解决方案是进行多次计算和校核,以确保负荷计算的准确性。
2. 设备运行噪声过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密封性不好,可能会导致噪声过大。
解决方案是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3. 管道渗漏问题:管道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道安装质量不好或密封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管道渗漏。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一般规定第2.1.1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第2.1.2条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第2.1.3条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O.50Pa5mmH2第2.1.4条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第2.1.5条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所规定的数值.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K cal/.°c 表2.5.1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oC时.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1.4条的规定.第2.1.6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o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的规定.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表2.1.6第2.1.7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的要求.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表2.1.7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o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2:本条和本规范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o以北的地区;北纬o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第2.1.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部分窗扇宜能开启.注: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所调节器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第2.1.9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oC时,外窗应尽量北向;±oC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oC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第2.1.10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门和门斗,应符合表的要求.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六斗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门和门斗表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度大于或等于7o时,应采用保温门.负荷计算2.2.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一、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二、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三、人体散热量;四、照明散热量;五、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的散热量;六、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七、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八、伴随各种散湿过和产生的潜热量.第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计算. 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不稳定传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宜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第条 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一、对于外窗,采用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本规范第条式计算; 二、对于外墙和屋顶,采用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 zs =t sh +ρJ/αW 式中t ZS--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oCt sh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oC,按本规范第条式的规定采用; ρ--围护结构外表面对于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J--围护结构所在朝向的逐时太阳能总辐射照度W/m2,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αW --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W/.注:舒适性空气调节屋间和室温允许被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其非轻型外墙,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 zp =t wp +ρJ P /αW式中t zp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oC;J P --围护结构所在朝向太阳总辐射照度的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t wp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采用; ρ、αW --同式.三、对于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气调节房间时,采用邻室计算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 t ls =t wp +Δt ls式中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oC t wp --同式Δt ls --邻邦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oC,宜按表采用. 温度的差值 表第2.2.4条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CL=KFtwl -tn式中 CL--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K--外墙壁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F--外墙或屋顶的面积m2;twl--外墙可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oC,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朝向和构造、外表面颜色和粗糙程度以及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条确定的T 值通过计算确定;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oC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 的房间,其非轻型外墙传热形成的泠负荷,可近似接下式计算:CL=KF tzp -tn式中 CL --个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K,F,tn--同式tzp--同式第2.2.5条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CL=KF twl -tnCL--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twl--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条确定的T 值,通过计算确定;K,F,tn--同式第2.2.6条空气调节房间与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宜按下式计算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KFtls -tn式中CL---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K,F,tn--同式tls---同式第2.2.7条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夏季不可计算通过地面传达室热形成的冷负荷.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有外墙壁时,宜计算距墙壁2M范围内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第2.2.8条计算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时,应考虑空气调节房间内、外遮阳设施以及附近高大建筑物或遮挡物的影响.第2.2.9条透过下班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宜按遮阳设施的类型和空气调节房间蓄热特性等因素,分别计算确定.第2.2.10条确定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产冷负荷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适宜的群集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有条件时,应有要用实测数值.当上述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占室内冷负荷的比率较小时,可不考虑房间蓄热特性的影响.第2.2.1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一、人体散湿量;二、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三、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四、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五、食品或其他料的散湿量;六、设备散湿量.第2.2.13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值或各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水泵、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第2.2.14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宜按本规范采暖第二节计算;但室外计算中心温度,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采用.系统设计第2.3.1条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就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2.3.2条建筑物内负荷特性相差较大的内区与周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2.3.3条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浊允许波动范围大于±oC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大于±%的各房间相互邻近,且室内温湿度基数、单位送风量的热扰量、班次和运行时间接近时,宜划为同一系统;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oC的房间,宜设单独的系统,当±~oC 的房间较小,且附近有温湿度基数和使用班次相同的空气调节房间时,可划为同一系统.三、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和产生噪声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注:室内温度左数不同或热湿扰量相差较大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局部处理装置.第2.3.4条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单风管式的,当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采用变风量系统能满足要求时,不宜采用定风量再热式系统.第2.3.5条空气调节房间较多,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器的建筑物,条件许可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第2.3.6条空气调节房间总面积不大或建筑物中仅个别房间有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 要求全年空气调节的房间,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热泵式空气调节机组.注:选择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应进行风量、风压,冷量和热量的校核计算.第2.3.7条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当室内散湿量较小或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大时,宜考虑变动一、二次回风比或采用旁通的可能性;当不允许选用较大的送风温差时,可采用固定比例的二次回风.在可用新风作冷源的经济运行期内,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冬、夏季在保证最小新风量的条件下,应采用最大的回风百分比.注:1、仅作夏季降温用的系统,不应采用二次回风.2、要求全关闭的阀门应严密.3、采用回风时,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2.3.8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峋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民用建筑宜按表达采用;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表注:旅馆客房等的卫生间,当其排风量大于按本表所确定的数值时,则新风量应按排风量采用.二、生产厂房应按补偿排风、保持室内下压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的最大值勤确定.第2.3.9条新风进风口的面积 ,应适应季节新风量变化的需要.进风口处宜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其位置应符合规范第条的规定.第2.3.10条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无窗建筑物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且应满足新风量变化的需要.第2.3.11条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量,宜设回风机;一、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的要求时;二、系统阻力较大,装设回风机技术经济合理时.第2.3.12条空气调节系统风管内的风速,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2.3.13条设计风机盘管的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冷却和加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闭式系统;当冷却和加热工况交替频繁或同时要求冷却和加热时,可采用四管制闭式系统;二、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设备和管道及附件的承压能力确定,两管制系统尚应按建筑物朝向分区布置;三、风机盘管凝结水盘的泄水管坡度,不宜小于;第2.1.14条空气调节设备、管道及附件的保温,就符合下列要求:一、可能影响室内参数、形成表面结露、增加系统冷热损失的设备和管道,应保温;二、冷表面保温时,外表面不应结露,且应设隔汽层;三、不应采用易腐、易蛀的保温材料.注:保温材料的选用,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气流组织第2.4.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第2.4.2条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o C 时,侧送气流应贴附;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oC 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第2.4.3条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第2.4.4条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0.2m;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第2.4.5条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生活区或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二、喷口直径可采用-0.8M;三、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倍;四、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第2.4.6条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是18M时,可采用单元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二、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三、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的热泪盈眶转移,必要时,就在非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送排风装置.注:送风口的构造,应能满足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要求.第2.4.7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度,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巾附等因素确定.在满足舒适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气调节,当送风高度小于或等到于5m时,不宜大于是10oC;工艺性空气调节,宜按表采用.送风温差表2.4.7注:生活区或工作区处于下送气流的扩散区时,送风温差应通过计算确定.第2.4.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舒适性空气调节,每小时不宜小于5次,但高大房间应按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二、工艺性空气调节,不宜小于表所列的数值.换气次数表2.4.8第2.4.9条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就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5M/s,喷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10M/S.口送风可采用4~第2.4.10条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二、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第2.4.11条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宜按表选用.回风口的吸风速度表2.4.11空气处理第2.5.1条冷却空气时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一、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二、条件允许时,利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冷却;三、采用人工冷源冷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自然冷却方式,当其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注:采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等冷源时,应尽量做到回水的利用.第2.5.2条空气冷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或采用地下水,深井回灌水、山涧水作为冷源时,宜选用喷水室;二、采用人工冷源时,宜选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喷水室,有条件时,亦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注:当要求冬季或过渡季节利用循环水进行绝热加湿或利用喷水增加空气处理的饱和度时,可采用有喷水装置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第2.5.3条 利用氟利昂直接蒸发或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空气与氟利昂或冷水应逆向流动;冷却器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 ~3.5kg/.第2.5.4条 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于球温度至少低oC ;满负荷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0oC ;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冰.第2.5.5条 冰冷式表面冷却器的冷水进中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于球温度至少 低于oC ;冷水温升宜采用~~oC ;管内冷水流速宜采用~0.8M/S.第2.5.6条 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用盐水作冷媒;采用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时,严禁氨作制冷剂.第2.5.7条 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若以人工冷源作冷媒,其冷水温升值宜采用3~~5 oC 若以天然冷源作冷媒,其温升值应通过计算确定.第2.5.8条 当进行喷水室热工计算时,应考虑挡水板的过水量对处理后空气参数的影响.第2.5.9条 空气调节系统的热媒,宜采用热泪盈眶水或蒸汽.当某些房间的温湿度需要单独进行控制,且安装和选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装置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可采用电加热器.对于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oC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就采用电加热器.第2.5.10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和回风不包括二次回风宜过滤,过滤设备宜采用无纺布或泡沫塑料等作滤料的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宜按终阻力计算.。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标准1. 引言本标准为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旨在确保设计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建筑等。
3. 设计原则在设计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确保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人体舒适的要求。
-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安全可靠:确保设计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并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正常运行。
4. 设计基础4.1 室内环境要求•温度范围:室内温度应在舒适范围内,通常为18℃~26℃。
•相对湿度范围:室内相对湿度应在40%~60%之间。
•新风供应:室内应提供足够的新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4.2 负荷计算•采用适当的负荷计算方法,考虑建筑物的热传输、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因素。
•根据建筑的朝向、外墙结构、窗户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热负荷。
4.3 设备选型和布置•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暖通空调设备。
•设备布置要合理,便于维修和保养。
5. 设计内容5.1 制冷系统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制冷容量,并选择适当的制冷设备。
•设计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冷却塔等冷却设施。
•设计合理的空气分配系统,确保室内空气均匀分布。
5.2 供暖系统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供暖容量,并选择适当的供暖设备。
•设计供暖水系统、暖风系统等供暖设施。
•设计合理的空气供应和排风系统。
5.3 通风系统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通风容量,并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
•设计合理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5.4 管道和管线设计•确定合适的管径和管线布置方式,以确保流体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5.5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控制和调节。
6. 施工与验收•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舒适度。
对于建筑物来说,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指导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在设计和施工中遵循规定,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节能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暖通空调设计要考虑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目前,我国有多项关于建筑物暖通空调的技术标准,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热能计量计量规范》等,设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这些标准。
同时,还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物暖通空调的规定,如《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
其次,暖通空调设计还要考虑建筑物特点和使用环境的不同。
建筑物的用途、使用人数、结构形式、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调研和设计工作,在保证舒适性和节能的前提下满足各项要求。
例如,在寒冷地区需要考虑保温隔热措施,在炎热潮湿的地区需要考虑防潮防霉等问题。
第三,暖通空调设计要考虑安全和环保。
暖通空调系统涉及电气、机械、水利等多个方面,设计人员要注意避免电气事故、机械故障和水利问题。
另外,暖通空调系统还会产生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环保问题,并在施工和使用中严格执行相关要求。
第四,暖通空调设计要考虑节能和经济性。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建筑物的节能和节约成本也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设计人员要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采用节能技术,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制定合理的节能方案等。
最后,暖通空调设计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建筑物是长期使用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当下的需求,更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人员应该采用优质耐用的材料、设备和技术,保证建筑物和暖通空调系统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建筑物的舒适性、节能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设计规范设计的质量决定着空调工程的投资大小、空调系统的性能好坏和能耗高低。
为了使空调工程设计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在设计时应做到:既要设计合理,又要经济适用;既要把握设计标准,又要满足建设方要求;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新型材料,又要注意节能和环保。
各阶段设计文件要完整,内容和深度要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的要求,文字说明和图样准确、规范、清晰,无错、漏等。
建筑分类:建筑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包括:住宅、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托幼建筑及部分旅馆建筑等。
公共建筑则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其他分类方法:按其用途可分为:居住建筑;旅馆、饭店;办公楼;商业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建筑;综合楼等。
综合楼: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
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裙房: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前的准备:一.了解设计对象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在设计前,应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把与设计有关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并收集必要的相关设计基础资料。
1)弄清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划分,了解建设方对空调的具体要求,掌握当地水、电、汽、燃料等能源的供应情况(包括价格)。
作用与目的:恰当选择空调方案;进行空调分区和系统划分;确定空调设备类型和冷热源类型。
2)弄清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管线敷设情况。
作用与目的:计算负荷时考虑风力、日照等因素;决定冷却塔安装位置和管道外网设置方式。
3)明确建筑物所在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建筑物中各类不同使用功能的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要求。
作用与目的:空调负荷计算、管路系统设计计算和设备选择的依据。
4)注意建筑物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5)弄清各类功能房间、走廊、厅堂的空调面积;各朝向的外墙或玻璃幕墙及屋面的尺寸和面积,构造做法和热工性能;外窗的大小和层数,外窗框与玻璃的种类和热工性能。
作用与目的:为计算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做准备。
6)弄清各空调房间的使用时间、人员数量和活动情况,以及室内装置、设备、器具等散热量和使用情况。
作用与目的:作为计算负荷及划分空调子系统的依据7)了解建筑结构形式、梁的位置和高度、柱的布置和尺寸、吊顶高度、各层空间的实际尺寸以及剪力墙的位置。
作用与目的:为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做准备。
8)明确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防火墙的位置,以及火灾疏散路线。
作用与目的:便于划分空调子系统及决定防火阀的设置位置9)了解可能提供做冷热源机房和空调机房的位置,冷却塔可能放置的位置和设备层的安排,热力点位置等。
作用与目的:以便充分、合理地利用。
10)了解建筑物是自用还是出租,室内装修是一次完成还是不确定。
作用与目的:考虑采用合适的空调系统和划分相适应的子系统。
11)了解其他专业如建筑电气、给水排水、消防、室内设计等的设计方案及其要求。
作用与目的:便于与其协调,减少今后产生的矛盾。
12)对建筑物周围环境还应了解:①周围是开敞的还是被楼群包围的(被楼群包围时计算负荷要考虑阴影区),周围环境的背景噪声水平如何。
②有无会反射太阳辐射热给本建筑物,增加太阳辐射热量的水面、沙地、停车场及较低的建筑物屋顶。
③有无可能会对设置新风口有影响的工厂、锅炉房、厨房等。
二.熟悉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国家和政府部门颁布的规范和技术标准是设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其规定的原则、技术数据及要求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设计文件的主要标准。
规范和技术标准所提供的结论和数据,既是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国家和政府部门在经济、能源、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现行政策,具有权威性和约束性。
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条文在执行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①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文,又称为强制性条文,如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条文,应该坚决执行。
若遇到特殊原因,在条文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困难或严重不合理而不能执行时,应该提出新的、技术可靠的措施,而且应该通过上级主管职能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采用。
②原则上应该执行的条文,如一般的技术数据、布置形式等。
若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规范和标准规定执行时,应在把握规范和标准规定有关条文的精神实质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报技术会议研究,上级主管职能部门审定。
在规范和技术标准中,除了国家颁布的(用GB、GBJ、GB/T表示的编号)外,由于存在行业特点,国内还有许多专业性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法规,设计中也应参考执行。
即便是在不能套用的特殊情况下,也应尽量与之接近。
GB—“国家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GBJ—“国家建议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GB/T—“国家推荐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空调工程设计常用的部分规范和技术标准:(最新)1.专业类: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l4—201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9)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10)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1)工业锅炉水质(GB/Tl576—2008)2.防火类: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3.环保类: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4.工程质量、施工及验收类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2010)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由于国家和政府部门还制订有各种类型建筑的专门建筑设计规范,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等,因此在进行设计前还应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中对空调设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1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技术规范(GB 50495-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其他地方规范、标准(最新规范、标准及相关参考可到南社论坛查找。
三.准备专业设计资料除了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外,在进行空调工程设计时还要用到以下专业设计资料,也应事先准备好。
1)专业设计手册、技术措施、参考书籍。
2)专业标准图——暖通空调标准图T1-T9。
3)冷热源设备、空调设备、辅助设备、有关装置等的产品选型资料,包括生产厂家、品种规格、产品质量、市场使用情况及价格等。
4)若干相同或类似工程的设计资料(如图纸)、有关文字资料(如工程设计总结、技术报告、论文等)。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与内容:一个有暖通空调要求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是由以建筑专业为主体,结构、给水排水、建筑电气、暖通空调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设计,而且是一个不断由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逐步深入和完善的过程。
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通常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设计阶段。
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在初步设计之前,一般要进行方案设计并优选。
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住建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或称设计深度)要求是不同的,其设计文件内容的要求也不相同。
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一个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项工程项目(比如一个工厂、一座医院、一所学校、一幢大厦等等)的完成,牵涉到许多工种(如土木结构、建筑、给排水、消防、建筑电气、装修、暖通空调、通讯等等),各工种在项目开始进行时就要不断地进行协调配合,那么配合的依据,就是各工种的设计文件。
空调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且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
因此,空调设计过程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见下图:一.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应在建筑专业方案设计阶段中进行,配合建筑方案一起完成。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建筑功能日益复杂,设备投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应充分考虑设备所需占用的空间位置、中央空调风道的敷设路线与竖井位置等。
也就是说,一个完美的建筑必须是建筑设计和设备紧密配合且协调一致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