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各阶段特征史实整理精编历史阶段特征(全)2020版 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备考知识点解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时期的中国)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备考知识点解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时期的中国)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备考知识点解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时期的中国)一、时间: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二、本期历史分期1、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崇祯帝在万岁山吊死,共276年的历史。

都城先在南京,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2、清朝: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的后金,后金的都城先在赫图阿拉,夺取明辽河以东地区后又迁到了沈阳。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皇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此后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整个清朝的历史以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为分水岭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属于中国古代史的范畴,后期属于近代史的范畴。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1、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明熹宗,明神宗,明崇祯帝。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以上为清朝前期的皇帝;清朝后期的皇帝是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共五帝。

2、文臣武将:张居正,于谦,郑和,戚继光,俞大猷,魏忠贤,朱常洵;戴名世,郑成功。

3、农民领袖: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4、少数民族首领:也先,俺答汗,葛尔丹,渥巴锡;努尔哈赤;大和卓,小和卓;五世达赖,五世班禅。

5、民族关系:蒙古族(两次发生分裂),“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互市,呼和浩特;八旗制度,后金,满洲;康熙帝平定葛尔丹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回部,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藏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册封,驻藏大臣。

6、西方列强:葡萄牙,荷兰,俄国。

7、政治:废丞相,厂卫,八股取士,三司,迁都北京;陕北起义,均田免粮,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山海关之战;军机处,文字狱,内阁,六部,理藩院。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三、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 近代文明转型 ——明清
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 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皇权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 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 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 衰落。
3.思想上: (1)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 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 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 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十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 1918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 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经济上: 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 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 往空前繁荣。 3、思想上: 理学的兴起
4. 文化上: (1)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 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王羲 之)、绘画(顾恺之)、文学等艺术的 发展; (2)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 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3)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 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1.政治上:
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 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 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 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 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 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 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 展。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2023届历史二轮复习资料——阶段特征先秦至秦汉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刀耕火种,集体劳作。

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统治者敬天保民思想。

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1)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贵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3)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科技文化也取得较快的发展。

(4)民族关系上:诸侯争霸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华夏认同感逐渐增强,促进了民族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中外朝、尚书台、刺史、察举);汉承秦制且有创新。

汉武加强中央集权。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经济上: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汉代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豪强地主势力强大;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政府对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科技和文化全面繁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全录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全录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中国古代史重要提示: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超全的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

超全的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汉代时得到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丝绸开始远销欧洲。

高考历史世界史各阶段特征汇总!附历史复习法

高考历史世界史各阶段特征汇总!附历史复习法

西方文明的源头【阶段特征】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世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文化: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公元 14 世纪——16 世纪末)【阶段特征】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政治:14、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第二阶段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公元 17 世纪——18 世纪末)【阶段特征】思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政治:17、18 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

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18 世纪末——19 世纪中后期)【阶段特征】经济: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2020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4隋唐时期(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4隋唐时期(解析版)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907年五代开始)——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建立了强盛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前期中央集权得到进一加强,制度上多有建树,三省六部制形成,创立了科举制;安史之乱后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上三教合一,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1)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影响重大,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藩镇割据严重损害了中央集权。

(2)经济上:犁耕技术和水利事业发展,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上: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重点识记】1.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道;节度使制度,藩镇割据。

2.经济上:曲辕犁;筒车;均田制被破坏;坊市制;官商分利政策;四大商业都会;草市、夜市;飞钱;市舶司。

3.思想文化:三教合流;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和应用;唐诗;绘画。

【真题再现】1.(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材料中“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只是负责执行,故A项错误;中书省起草诏令,而“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故B项错误;材料中“申尚书省取裁闻奏”“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表明尚书省负责执行,是上传下达而非阻隔,故C项错误;行政运行的枢纽,与材料中“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相符,故D项正确。

中国古代史高三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高三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中国古代通史概述一、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一)先秦(公元前221年之前):总述:先秦时期是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原始社会(公元前2070年之前):经济:生产力低下。

农业:原始农业发达:由采集、狩猎到种植(刀耕火种、水稻、粟)、畜牧(狗、猪、鸡、水牛);土地为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

手工业:养蚕缫丝、原始陶器。

政治:禅让制,部落中较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

文化:“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原始歌舞。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兴起,出现早期的国家制度经济:农业:以石器锄耕为主,出现少量的青铜农具;先民学会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农作物种类增多;实行土地国有集体耕作的井田制。

手工业:西周青铜器制造技术高超,青铜器精美;商代出现原始瓷器、织机(多种丝织品);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工商业由政府统一管理,“工商食官”制;商朝出现职业商人;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政治:夏商:早期国家的形成(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权带有神秘色彩,地方上有初步的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世卿世禄制,礼乐制。

文化:夏有历法《夏小正》,殷商有“殷历”;商朝出现甲骨文,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商周时期的金文(钟鼎文)。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变革的时期经济:农业:出现铁犁牛耕;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精耕细作使农业得到发展(战国的都江堰、垄作法,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为主)。

手工业:冶铁、制陶、纺织业的发展;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发展。

商业: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的出现;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人,商人地位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
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 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 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 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 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

2020年春季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阶段特征:中国史各阶段综述[课件] (共19张PPT)

2020年春季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阶段特征:中国史各阶段综述[课件] (共19张PPT)

各国变法,宗法制、 发展。井田制瓦解,土 学兴起,
分封制瓦解,专制主 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 学术下移,
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 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 统一 。
主重经经农营济抑形、商态小,并农三存经类。济手兴工起业,科头学《进诗步经,》文、学楚源辞。
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先秦、秦汉文明
2.秦汉时期(BC221——220)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 主义制度、计划经济。议。
区域自治制度。
毛泽东思 想继续发 展,“双 百”方针 促进文艺 科学发展; 扫盲工作。
板块八 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956-1966年)
时代 特征
1956 —— 1966 年: 全面 建设 社会 主义 时期 特征
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为现代中国走向民
知识整合·中国历史
• 时代特征(宏观速记政经文) • 知识关联(纵横联系求通透) • 核心概念(内容实质与变迁) • 限时解题(史实技巧齐上阵)
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先秦、秦汉文明 1.先秦时期(BC2070——BC221) 2.秦汉时期(BC221——220)
板块二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文明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220——1368)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外民族斗争与国内阶级斗争空前尖锐, 经济成分复杂。官僚资 中国近代化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中华民族 本主义、帝国主义企业 毛泽东 凝聚力日益增强,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分 日益膨胀,民族资本主 思想 裂对峙、合作抗日、重庆谈判、复归内战。义经济由发展走向萎缩 , (井冈山道路、遵义会议、全民族抗日战 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 两个拳头打 索中曲折前进,成就与失 人,跟一批 误并存。八大制定正确的 第三世界国 经济方针;1958年“左” 家建交 。 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治建设步伐,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健全继承民主选 举,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 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之一。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坚定不移的反 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正扮演着 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政治 经济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制度不 断成熟。
第二工业革命发生 。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企业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全球化进入第三个阶段
思想文化 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等 国际关系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
①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不仅给国家的 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 ②60年代,中国的国际环境极度险恶。 70年代,随着中国的国际声望日益提高,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与中国恢复、建立了外交关系。
经济
①在中共“八大”决议的正确指引下,“八字方针”开始进行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 ②经济建设也在曲折中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等“左”倾错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③思想:
A.开始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和地主阶级的改良派) B.民主思想开始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
④社会:易服;报刊;铁路、轮船航运;邮政、电报
实用文档
2、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2) ①经济:
A.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 治舞台。
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诞生了经典力学。

高考历史阶段特征总结(超全面)-学习文档

高考历史阶段特征总结(超全面)-学习文档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1)原始社会(远古~BC2070年)——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中国历史早在17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开始了。

原始人类经历了群居到氏族公社的发展,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当时的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原始手工业有所发展,并出现了原始绘画(鹳鱼石斧图)。

(2)夏商西周(BC2070~BC771)——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政治上: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在西周取代商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文化上: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年)——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政治上: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秦汉时期(BC221~220年)——封建大一统政治上: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了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表解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表解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表
内容
时期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文化
先秦
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社会
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进入奴隶社会;西周实行分封制强化国家机器;国人暴动动摇了奴隶制基础。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青铜时代。
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青铜文明(青铜器、甲骨文、金文、天文历法)
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期
内容
时期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文化
封建社会的繁荣
581—907年
隋唐
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建树很多(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募兵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隋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贞观,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的瓦解。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有和有战,和平是主流;主要以议和的方式解决争端,保持长期和平的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宣政院)、并对台湾进行有效管理(澎湖巡检司)
海外贸易大规模开展,超过前代设市舶司管理,征收商税,泉州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南宋、元)
成就突出,领先世界,高度繁荣;科技成就突出(三大发明的发展时期);理学产生;书院兴起;宋词繁荣;市民文学出现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
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中国和亚洲各国交流频繁;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中西交流;以陆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为辅)
大发展时期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科技领先;唯心/唯物思想斗争;佛教传入,道教产生,教育发展,史学新体例,文学以汉赋,乐府诗突出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220—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承上启下);战争频繁;社会长期分裂;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九品中正制和士族制度的兴衰(门阀特色)。

高考历史二轮-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是迷信盛行,因文字未成熟,多以口头方式传承文化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阶段
前770年-前476年都城: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
冶铁生铁和钢;铁器牛耕逐渐出现,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各国进行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合法化;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许多商业都会,商业繁荣,工商士农并成为“四民”
商业:“工商食官”
手工业:技术高超,政府统一管理
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
西周“籀文”(金文的标准字体)
《诗经》的部分作品
勾股定理
奴隶社会特点
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千耦其耘”“青铜时代”“工商食官”
①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与政权相结合②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④王权与神权结合
手工业:青铜冶炼技术臻于成熟、种类繁多,工业精湛
商业:职业商人产生,出现了最早的货币
商:内外服制度(内服-商族,外服-外族),商王垄断神权,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
信鬼神,事无大小皆占卜
西周
奴隶社会强盛阶段
前1046年-前770年都城: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周平王
所有制:井田制,农作物种类丰富
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两宋之际程朱理学并没有确立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南宋的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的方法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5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数
②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③宋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豪放派和婉约派)④文人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马远、夏圭),山水画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民间风情画(《清明上河图》)⑤小说-“说话”中的话本-《碾玉观音》⑥瓦舍出现(傀儡戏、皮影、杂技、说书)⑦两宋之际的南戏,流行于浙江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隋唐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隋唐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
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
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
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 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 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 艺术的发展
军 事
府 兵 制
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 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 强中央集权
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 D
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 A 项。题干信
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B
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 C 项。 答案:D
(三)着眼于文化层面
8.(2016·全国卷Ⅱ)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
返回
02 素养“通史融会”提升 是什么·为什么——学得明明白白
返回
经济上 (一) ——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
OPTIO N
返回
0 1
0
1 重时空——抓“点”理“线”
OPTIO N
隋二唐、隋时唐期时经期济
1.农业: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发明了曲辕犁、 筒车等生产工具,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2.手工业:丝织技术高;制瓷工艺臻于成熟,形成南 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完整word)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修订)

(完整word)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修订)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一):夏商周奴隶制文明(距今170万年前--前770年)【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基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经济: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

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集体耕作的井田制度盛行;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政治: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

夏朝-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天下为家。

商朝-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思想:商周时期,礼乐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商周时期是青铜文明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阶段特征】:此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牛耕的逐渐推广,兴修水利(都江堰、)井田瓦解,私有制出现。

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出现。

政治: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严重破坏,出现“春秋五霸”;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周王室和诸侯权进一步衰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商鞅等)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

科技文化取得很高成就。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

政经经济文化发展第一个高潮,奠定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理学北宋兴起,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元将朱熹 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 初确立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②宋代一方面 重文,讲文人意趣,一方面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倾向明 显。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 法”,各具情态的宋四家。b绘画:文人山水画更加 注重意境。风俗画。c宋词。d宋代小说——话本。e 宋南戏;元曲:元杂剧 关汉卿,散曲。
想成为统治思想和传统主流文化。③秦小篆,汉隶。④汉赋
科 ①⑤造绘纸画术的发明与改进: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 技 ②医学:张仲景、华佗。③天文: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和
地动仪;他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欧洲早1000多年。④数 学:东汉《九章算术》⑤西汉农学:《氾胜之书》,一般认 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庭三种形态。西周官营手工业,春秋私营工商业兴起,周朝 工商食官,春秋出现自耕农经济,战国兴起重农抑商思想。)
思 思想自由,文化繁荣。 文 春秋:孔子创立儒家;老子创立道家。战国:百家争鸣
教育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商朝的甲骨文是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诗经》保存西周初 期——春秋中期的诗歌,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战国楚辞。)
1.先秦:旧石器时代——战国(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动荡变革 )
王位继承制度、内外服制度、宗法分封制礼乐制度确立并走 政 向瓦解,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由分裂走向统一。(各国变 治 法商鞅变法、争霸战争、世卿世禄制走向瓦解、按军功授爵)
经 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井田制走向 济 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手工业形成官营、私营、家
1.宋元: 宋(960——1127——1276) 元(1271——1368)
政 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元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 治 ①宋加强专制集权:a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二府三
司;b强干弱枝:军: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 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州郡直属中央, 派文官任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财政:设转运使。 c北宋王安石变法。②元:一省制;行省制度。
①传统科技发达,三大发明(火药的应用与传播、指 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推动其社会 转型。 ②元朝:郭守敬简仪;王祯《农书》。
1.明、清(前期):1368——1644——1840
政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①明:废丞 治 相,设内阁;②清:设军机处。监察:中央:都察
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地方:按察使司
经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பைடு நூலகம்发达,出现资本主 济 义萌芽。
①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生产技术领先,高产农作物引 进,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人口增加,人地矛盾加剧, 粮食产量增加;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赋税制 度变化: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②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棉布成为主要衣 料;制瓷业: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③ 商业: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兴盛,货币经济占 主要地位,白银成为广泛流通货币,长途贩运贸易发 展;大商帮实力雄厚。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 展。⑤重农抑商、海禁闭关政策。
科 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 技 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
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出现司南。
秦汉:(前221——220年)
政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①秦朝建立专制主义 治 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等。 ②西
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③汉武帝加强专制集权,建立中 朝,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酎金夺爵,并实行察举制和征 辟制的选官制度。
经 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①秦统一货 济 币。②丝织业发达,丝绸之路开辟。③东汉青瓷。④冶铁技
术提高(西汉用煤炭)
思 思想专制。①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汉初黄老之学,董仲舒 文 “新儒学”;汉武帝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
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③商业与城市:坊市制,沿海 港口城市,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④中唐抑商政策有所松 动;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思 ①隋唐宋,三教调和之风兴盛,儒家独尊地位受 文 到挑战。②唐诗。③书法:楷书、草书、书法理
论成熟。④绘画:创制法度,吴道子⑤梨园
科 ①火药:唐发明,唐末用于战争。②雕版印刷。 技 ③天文:僧一行。
4、隋唐:隋581——618 唐618——907
政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 治 善,社会走上成熟与正轨。①三省六部制——中
枢权力体系完善;②选官制度:科举制(隋炀帝 时确立,唐完善,至1905年废除)。 经 封建经济繁荣。①农业: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济 筒车——水力灌溉工具。②手工业:丝织业缂丝技艺;制
科 明朝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农政全书》、《本草 技 纲目》、《天工开物》,传统科技依然走在前列。明
末清初转为落后。近代自然科学传入,开阔人们视野。
1.明、清(前期):1368——1644——1840
思 承古萌新:统治阶级加强文化专制;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 文 出现批判思潮;文学艺术世俗化进一步发展。
表现:①理学占统治地位,阳明心学产生发展; ②八股取士、文字狱体现强烈的文化专制色彩; ③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 ④明清小说;⑤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⑥绘画:文人画或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沿袭元人山水意趣, 出现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风俗画还有木刻版画、年画等。 ⑦昆曲和京剧诞生。
经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市民阶层扩大。 济 ①农业:不抑兼并,租佃关系发展。 ②手工业:a冶铁业:北
宋用煤冶铁相当普遍;南宋用焦炭冶铁。b棉纺织业成为新兴 的经济部门:宋末元初以来,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 婆革新棉纺织技术。c制瓷业:宋景德镇成为瓷都;元青花、 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③商业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坊市制被打破,出现娱乐场所,农村集镇兴盛,纸币出 现,港口城市繁荣,海外贸易更加兴盛。 ④南宋经济重心南 移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