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概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中等职业院校机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时对学习了机电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后对于机电专业的理解有更深入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1)自动化的内涵、外延与自动化技术的核心;(2)自动化技术的信息载体信号的传递—信息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及自动化系统分类与构建(4)自动化设备及控制装置;(5)自动控制的策略—控制规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毕业上岗之前对自动化相关专业的知识领域加强了解,熟悉自动化的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使学生具有自动化核心思想,熟悉工业自动化技术,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应用技能,成长为一名具有中等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中对于自动化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点更加关注其在应用实践中的职业岗位,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的需求,从基础层面描述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分层次对自动化的职业活动涉及到的四方面内容:1)自动化工具使用及维护;2)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3)信号的传递;4)自动控制方法的调整和优化做出了详细的解析,为自动化专业及相关专业学习者提供了初步的引导。在本课学习中将前面所学的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维修电工、PLC、单片机以及机械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数理文

化知识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搭建,控制方法的选取等工作流程的讲解得到了有效地结合和知识的巩固积累。

(四)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

课程开设时间为二年级第二学期,由于本校机电专业学生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的6月份面临顶岗实习,因此本课程课时周期只有三个月,十二周时间,周课时3节,总课时为36学时。根据校内机电专业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二、课程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构建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轮廓,熟悉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各关键技术的应用层面,熟悉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较全面地认识、体会自动化技术,拓展认知领域、思维空间,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健康的价值观以及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自动化及技术核心

学习目标:

1.理解自动化及自动化技术的外延与内涵,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2. 掌握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学会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严谨性

第二单元信息与信号

学习目标:

1.理解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2.掌握信息技术中的关键知识元——信号,熟悉信号的接收,传输,处理及利用过程,进而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的过程。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对当前技术发展的高度敏感性

第三单元自动控制基本形式与系统构建

学习目标:

1.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了解自动化系统的分类及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构建过程

3.培养学生正确的系统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元自动化设备及控制装置

1.掌握常用的电气装置及自动化仪表的原理及使用与维护

2.掌握一到两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理解网络在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性

3.学会正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岗位属性

第五单元自动控制策略——控制规律

第六单元自动化技术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自动控制的方法及规律,了解自动化系统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2.能够正确应用自动控制规律解决分析解决系统实际问题

3.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健康的价值观以及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

该课程为考试课,统一在五月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结业考试,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等平时上课情况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的考核成绩以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各占50%进行核定,结业成绩的判定标准分优、良、及格与不及格,及格以上等次得学分2分,考试合格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具体参考下表:

五、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

(一)课程教学资源

该课程主要为理论基础课,现用教材为职业院校自动化专业规划教材——《自动化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夏永洪编。上课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上课地点为各班教室,配备基本多媒体设备供教师上课使用,结合教师手册、各班记分册、教学课件及手写教案等教学资源为教师的上课、备课及教学评价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教学资源的使用建议

1. 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挂图、幻灯片、投影、录像、视听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加强这些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课件课程资源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

2.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电子书籍、电子期刊、传真软件、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络等信息资源是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也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换,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 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4. 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基地。

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基地,使职业技能鉴定、实验实训、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教材建设建议

1.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 加强实践应用内容,多以实际案例体现技术应用;

3.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简练,内容图文并茂;

4. 教材内容应有拓展,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

料及时编入教材,贴近本专业的发展。

六、课程实施建议及其他说明

本课程属于自动化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毕业上岗之前对自动化相关专业的知识领域加强了解,熟悉自动化的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使学生具有自动化核心思想,熟悉工业自动化技术,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应用技能,成长为一名具有中等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因此课程实施中有几点建议如下:

1、授课中从自动化技术的各种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前面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把自动化的过程讲解清楚,让学生对于自动化的工作过程有一个整体认识。

2、不拘泥于现有教材,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当前技术的最新发展。

3、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一次到两次的校内外见习机会,对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及工艺有一个整体了解。

4、要求专业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积极拓展自身专业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