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资质标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丙级资质标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丙级资质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地质灾害是指地球的物质圈、能量圈和信息圈中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监测和治理的工程活动,对减轻和消除地质灾害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活动,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国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丙级资质标准进行探讨。
一、资质标准概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丙级资质是国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划分,是衡量企业是否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活动的资格标准。
丙级资质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中的中高级别资质,具备丙级资质的企业有着丰富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经验和一定的技术实力,能够承担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任务。
丙级资质标准包括企业资格条件、注册资金、技术人员配备、工程项目经历等方面的要求。
二、资质标准要求1. 企业资格条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依法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取得合法经营资格。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组织机构,依法纳税并具备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
2. 注册资金丙级资质要求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一定金额,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承担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任务。
3. 技术人员配备企业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注册地质工程师、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以担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
4. 工程项目经历企业需要具有相应级别的工程项目经历,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的设计、实施、监督等经验,以证明企业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施工实力和经验。
5. 技术设备条件企业需要配备一定数量、一定型号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所需的专业技术设备,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地质灾害勘察项目勘查、可研、初设报告编制要求
地质灾害勘察项目勘查、可研、初设报告编制要求川国土资发〔2010〕29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的通知各有关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项目承担单位:现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二〇一〇年二月九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2010年2月9日印发(共印6份)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第一部分勘查报告编制要求一、编制差不多要求(一)差不多规定1. 勘查成果原始资料应真实可靠。
2. 最终勘查成果应满足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要求。
(二)勘查报告书编制的差不多要求1. 勘查报告对危害对象要进行描述与评判:包括威逼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截了当或间接经济缺失的数量等。
2. 勘查报告对地灾体要进行分析与评判:要紧对地灾体的差不多要素、变形特点、稳固性、危险性、危害性、进展趋势等进行认确实分析与评判。
3. 勘查报告对勘查成果要作出明确的结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要提出合理的建议。
4. 各类勘查报告文字部分应满足“勘查报告编制提纲”差不多格式要求。
5. 图件及附件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三)勘查报告成册差不多要求1. 资质证书正本2. 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3. 扉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4. 勘查报告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的项目名称一致。
(四)勘查报告差不多文件组成1. 勘查报告文本2. 勘查报告附图3. 勘查报告附件4. 勘查费用决算书5. 项目规模大的分册装订,其余的合订成册二、倒塌(危岩、倒塌堆积体)勘查报告编制要求(一)对危岩描述与评判的差不多要求注意危岩带与危岩块体(单体)的划分,若危岩规模较大,或分布较分散,可考虑按区域划分为危岩带,再在危岩带中细分危岩块体(单体);一样情形下,除了千枚岩、板岩及地震震裂了的岩石形成破裂带(危岩带)外,其它岩石形成危岩,差不多上是以块体(单体)形式存在的。
地质灾害资质管理的标准
地质灾害资质管理的标准关键信息项1、资质类型及等级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各资质的不同等级2、资质申请条件单位的技术人员要求单位的设备要求单位的业绩要求单位的管理制度要求3、资质审批流程申请材料的提交初审与复审的程序审批的时间限制4、资质的有效期与续期资质的有效期时长续期的条件与流程5、资质的变更与注销变更的情形与手续注销的条件与程序6、监督管理机制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与频率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11 资质类型及等级划分1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11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11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11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115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12 资质申请条件121 单位的技术人员要求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包括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
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方面满足相应资质等级的要求。
技术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122 单位的设备要求配备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如地质勘探设备、测量仪器、监测设备等。
设备应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123 单位的业绩要求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项目业绩。
业绩应符合相应资质等级的要求,并能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
124 单位的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
具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13 资质审批流程131 申请材料的提交申请人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技术人员情况、设备情况、业绩情况、管理制度等。
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加盖单位公章。
132 初审与复审的程序初审由所在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地质灾害资质标准2021
地质灾害资质标准2021
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具体的等级标准如下:
甲级资质:
1. 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十名。
2. 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3. 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
机等设备。
乙级资质:
1. 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2. 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3. 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
机等设备。
另外,申请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需要满足的业绩条件和人员条件也不同。
例如,申请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需要满足申请之日前5年内独立承担并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项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项目总数不少于5项,完成项目总经费不少于60万元等条件;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需要满足申请之日前5年内独立承担并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不少于5项,完成项目总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
等条件。
此外,对于乙级资质来说,如果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仍要继续从业的单位,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自然资源厅提出延续申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求,可以咨询相关专业机构或平台。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级资质要求规定完整版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级资质要求规定完整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指为了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采取各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为了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各级资质要求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级资质要求规定的完整版。
一、施工单位资质要求(一)一级资质要求:1.有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2.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员。
3.具备不低于二百万元的注册资金。
4.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施工经验,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二)二级资质要求:1.有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
2.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员。
3.具备不低于一百万元的注册资金。
4.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施工经验,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三)三级资质要求:1.有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
2.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员。
3.具备不低于五十万元的注册资金。
4.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施工经验,未发生较大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四)四级资质要求:1.有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专业承包肆级资质。
2.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员。
3.具备不低于二十五万元的注册资金。
4.具有较好的信誉和施工经验,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二、监理单位资质要求(一)一级资质要求:1.具备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壹级资质。
2.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员。
3.具备不低于百万元的注册资金。
4.具有丰富的监理经验和良好的信誉,未发生重大监理事故。
(二)二级资质要求:1.具备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贰级资质。
2.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员。
3.具备不低于五十万元的注册资金。
4.具有一定的监理经验和良好的信誉,未发生较大监理事故。
(三)三级资质要求:1.具备国家认可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叁级资质。
工程勘察资质标准
勘 察
型深埋过江(河)地下管线、涵洞等深埋处理工程,核废料深
型地下洞室、地下储库工程,中型基础托换、
(3)其他工程设计规模为小型
埋处理工程,高度》100m的高耸构筑物基础,房屋建筑和市政 工程中边坡高度》15m的岩质边坡工程和高度》10m的土质边坡 工程、其他工程中高度》30m的岩质边坡工程和高度》15m的土
2、一般土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300kPa以下的
地基处理设计,特殊性岩土作为小型建筑物地
3、一般土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达到300kPa及以上的地基处理
基持力层的地基处理设计。
设计,特殊性岩土作为中型及以上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的地基 处理设计。
3、复杂程度按有关规范规程划分为简单工程项 目的岩土工程设计。
4、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治理设计。
4、其他勘察等级为丙级工程的岩土工程设计。
LJU岩
5、复杂程度按有关规范规程划分为中等以上或复杂工程项目的
1
土 工
岩土工程设计。
程
6、建(构)筑物纠偏设计及基础托换设计,建(构)筑物沉降 控制设计。
7、填海工程的岩土工程设计。
8、其他勘察等级为甲、乙级工程的岩土工程设计。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甲级
乙级
(4)其他工程设计规模为中型的建设项目。
(4)大深沉井、沉箱,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桩基、墩基,特大型、 大型桥梁基础,架空索道基础;
(5)其他工程设计规模为特大型、大型的建设项目。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甲级
乙级
丙级
1、国家重点项目的岩土工程设计。
1、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
级的边坡工程。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业务范围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业务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灾害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政府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察设计资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业务范围、资质标准、资质申请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业务范围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是指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内,具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勘察、咨询等业务能力的企业或个人所应具备的技术资格。
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根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治理措施、工程布局、施工方法等。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方案,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为施工单位提供具体的施工指导。
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与检测: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5.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咨询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标准为了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质量,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资质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资本: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以保证其具备承担相应业务的能力。
2. 技术人员: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应当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等。
3. 技术设备: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设备,包括地质勘查仪器设备、岩土测试仪器设备、测绘仪器设备等。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0.01.27•【文号】国土资发[2000]45号•【施行日期】2000.01.2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厅(局),重庆市土地房屋管理局,海南省国土海洋环境资源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精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队伍的建设,现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印发执行。
国土资源部二000年一月二十七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确保防治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进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按本办法规定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持有资质等级证书。
第三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是指通过有效地质工程手段,改变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是指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的资历、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等条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第四条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部门,负责甲级、乙级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批和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部门,负责丙级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批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第五条甲级施工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一)近10年以来独立承担过一项(含)以上大型或二项(含)以上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二)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的总工程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总会计师和总经济师;单位技术业务主管人或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施工管理工作的经历;(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经济、会计、统计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0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等工程技术人员占单位职工人数的8%以上;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和经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培训或有施工实践经验的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所占比例均不低于二分之一。
地质灾害资质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资质管理办法地质灾害是一种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地质灾害资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质灾害资质的分类和等级地质灾害资质主要分为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五类。
每类资质又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三个等级。
危险性评估资质主要用于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甲级资质单位能够承担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乙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中型及以下规模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丙级资质单位则通常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
勘查资质用于对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形成机制等进行勘查研究。
甲级勘查资质单位具备承担各类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的能力;乙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中型及以下规模的地质灾害勘查项目;丙级资质单位主要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
设计资质是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工作。
甲级设计资质单位能够承担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乙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中型及以下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丙级资质单位通常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
施工资质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
甲级施工资质单位可以承担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乙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中型及以下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丙级资质单位主要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
监理资质则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甲级监理资质单位能够承担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监理;乙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中型及以下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丙级资质单位主要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
二、地质灾害资质的申请条件申请地质灾害资质的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是人员要求。
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资质对技术人员的数量、专业、职称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甲级危险性评估资质要求技术人员不少于 30 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 10 名;乙级危险性评估资质要求技术人员不少于 20 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 5 名。
地震地质调查勘探规范
地震地质调查勘探规范篇一:地质规范目录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行业标准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 (GB/T13687-92)行业标准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31.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32.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水工环地质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2.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1993)3.岩溶地质术语(GB/T12329-1990)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93)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14497-1993)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5084-1985)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行业标准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T0224-2004)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T0225-2004)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T0095-1994)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T0096-1994)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T0059-1993)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1-1993)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2-1993)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3-1993)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032-1992)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4-1994)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41-2004)地球物理勘查国家标准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14499-1993)2.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行业标准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2.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3.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DZ0004-1991)4.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DZ/T0171-1997)5.1:500000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DZ/T0237-2006)6.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7.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1997)8.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1994)9.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10.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11.1:500000海区磁力异常(△T)平面图编图规范(DZ/T0234-2006)12.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1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14.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15.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16.时间域激发激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17.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18.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19.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173-1997)20.井中激发激化法技术规程(DZ/T0204-1999)21.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06) 22.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1993)23.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地球化学勘查国家标准1.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GB/T14839-1993)2.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200000)(GB/T14496-1993)行业标准1.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75-1993) 2.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91)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06)4.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248-2006)5.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6.汞蒸汽测量规范(DZ0003-1991)遥感技术方法国家标准1.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14950-1994)2.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1995)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1986)4.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1995) 行业标准1.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1994)2.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1995)3.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90-1997)4.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T0203151-1999)5.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1997)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行业标准篇二:地质调查有关规范目录地质调查有关规范目录首页A类--汇编、代码地质调查有关规范目录首页B类--规范、规程、标准、总则、细则地质调查有关规范目录首页B类--规范、规程、标准、总则、细则地质调查有关规范目录首页B类--规范、规程、标准、总则、细则地质调查有关规范目录篇三:地质勘察技术要求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①工程地址:铜冶镇②结构形式:10-3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座③基础形式:桩基础④工程阶段:详勘二、钻孔要求:1、钻孔位置及数量:孔数共2、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达《钻孔一览表》规定孔深处,所有钻孔均应钻入设计 (持力层)以下3米或对于覆盖层较薄时,应进入完整基岩3米。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级资质要求规定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级资质要求规定一、国家级资质要求国家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要求是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最高要求,其具体要求包括:1.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拥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完善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能够有效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包括拥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丰富经验的技术队伍,能够独立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等工作;3.具备必要的经济实力,能够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投入和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承担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责任;4.有一定的社会信誉度,包括具备一定的社会声誉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国家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要求的具体评定和认定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评定和认定的标准一般会不断修订和完善。
二、省级资质要求省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要求是在国家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具体要求包括:1.拥有符合省级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能够根据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能够有效组织实施;2.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包括有一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资源,能够独立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等工作;3.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投入和顺利开展,同时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保修期内的服务;4.具备较高的社会信誉度,包括有一定的工程业绩和良好的服务口碑,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省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要求的评定和认定由省级相关部门负责,标准和要求一般会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
三、市级资质要求市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要求是在省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的,具体要求包括:1.拥有符合市级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能够根据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能够有效组织实施;2.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资源,能够独立承担一定规模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投入和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提供合适的价格和服务;4.具备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包括具备一定的工程业绩和服务水平,能够取得客户的认可和满意。
地灾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安全制度
地灾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安全制度一、概述地灾是指因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灾害。
地灾治理工程是为了减轻或消除地灾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而进行的工程活动。
在地灾治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勘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地灾治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和完善地灾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安全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内容1. 人员资质要求(1)勘察设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包括注册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等证书。
(2)勘察设计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尤其是在地灾治理工程方面有较为出色的实践经验。
(3)勘察设计人员应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 设计规范和标准(1)勘察设计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等。
(2)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设计文档管理(1)勘察设计文件应编写完整规范,包括项目背景、设计要求、方案提出等内容。
(2)设计文件应保存完好,并具有备份措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4. 设计审查和验收(1)勘察设计文件应经过专业的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勘察设计方案在实施前应进行验收,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5.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1)勘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气候等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设计方案中应包含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发生。
6. 信息共享和学习交流(1)勘察设计人员应积极参加行业会议、培训等活动,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2)设计团队应保持信息共享和学习交流,提高整体的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实施与监督1. 实施(1)勘察设计的实施应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开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符合设计要求。
2. 监督(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勘察设计的监督,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和标准。
(2)监督部门应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是指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单位必须具备的一系列条件和要求。
这些条件和要求包括资质证书、技术人员、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及其标准。
首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从事相关工程设计。
这些资质证书是由有权机关颁发的,代表着该单位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其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有一支专业、合格的技术人员队伍。
这些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特征和治理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估灾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和标准,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还需要有相应的设备设施。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通常需要进行现场勘查、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测试等工作,这就需要一定的现场勘查设备和实验室设备。
同时,还需要一些办公设备和软件,以支持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除了技术人员和设备设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这包括设计质量保证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设计质量保证制度是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关键,它包括设计文件审查、设计方案优化和设计变更控制等内容。
项目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它包括项目组织、任务分工、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的安全的关键,它包括安全教育、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需要符合一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等。
法律法规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它们制定了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受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丙级资质单位申请的公告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受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丙级资质单位申请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3.03.22•【字号】云国土资公告[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第一审普通程序正文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受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丙级资质单位申请的公告(云国土资公告〔2013〕2号)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的规定,省国土资源厅定于2013年3月25日至4月10日受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丙级资质单位申请。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申请材料按照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第30号和第31号三个资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提交相关材料。
二、材料报送时间和地点请申报资质的单位于2013年4月10日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一式三份、电子光盘一份)提交到云南省地质灾害研究会。
资质申请表、报盘软件、电子文档报送要求请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http://,“下载服务-软件-地质灾害软件”版块)下载。
三、联系人及电话省国土资源厅:刘新华*************省地质灾害研究会:李先群林旭书*************省地质灾害研究会地址: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山水大厦附楼6楼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13年3月22日附件1:顺序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申请表申请等级单位原有资质等级申请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盖章)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表二在职技术人员简况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顺序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资质申请表申请等级单位原有资质等级申请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盖章)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顺序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资质申请表申请等级单位原有资质等级申请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盖章)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顺序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申请表申请等级单位原有资质等级申请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盖章)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顺序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申请表申请等级单位原有资质等级申请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盖章)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注:此表的电子版请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形式制作附件2申请地质灾害资质资料与标准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申请资料与标准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申请表(扫描);2.法人资格证明文件、设立单位的批准文件(扫描);3.工商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登记证书(扫描);4.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的任命或者聘任文件、工作简历、身份证明、职称证明和毕业证明(扫描);5.资质申报表中所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资格证)、毕业证书、身份证(扫描);6.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主要业绩以及有关证明文件,包括委托书、合同、评估成果责任页、市(地)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表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手册(扫描);7.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从事5年以上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业绩证明、相关成果的责任页(扫描);8.管理水平与质量监控体系说明及其证明文件(扫描);9.技术设备清单(word或Excel文档,扫描加盖红章的页面);10.其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申请材料(扫描)。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的通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0.02.09•【字号】川国土资发[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0〕28号)各有关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项目承担单位:现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〇一〇年二月九日附件: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一、编制基本要求(一)基本规定1. 地灾体的描述与评价:主要对地灾体的基本要素、变形情况、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等作出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2. 危害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包括威胁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等。
3. 治理工程(方案)设想:针对保护对象及现场实际情况要有一个初步设想和治理思路;对已有治理工程要有相应的描述与评价,必要时可布置一定的工作量揭示其结构特征。
4. 勘查工作布置:勘查工作布置应满足一次性应急勘查要求;勘查工作布置要有针对性;勘查工作布置应全面考虑勘查成果能满足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要求。
(二)勘查设计书编制的基本要求1. 各类勘查设计书应满足勘查工作的要求,包括勘探工作布置、各类原位测试、室内岩石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
2. 各类勘查设计书文字部分应满足“勘查设计书编制提纲”基本格式要求;并应编制勘查预计工作量统计表。
3. 图件应满足相应的图件要求。
(三)勘查设计书成册基本要求1. 资质证书正本2. 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3. 扉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4. 设计书及勘查报告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项目名称一致。
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资质标准
一、勘查:(一)甲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十名;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乙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三)丙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2单位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设计:(一)甲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八名;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优良的工作业绩;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二)乙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三)丙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地灾勘查大纲设计要求
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勘查及治理方案大纲1、基本的勘探技术手段及要求2、勘查方案编制要求2.1编制基本要求3、勘查报告编制要求3.1编制基本要求3.1.1基本规定(1)勘查成果原始资料应真实可靠,并应附经当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现场量测复核后认定勘查野外完成工作量表;(2)最终勘查成果应满足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要求3.1.2勘查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1)勘查报告对危害对象要进行描述与评价:包括威胁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等。
(2)勘查报告对地灾体要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对地灾体的基本要素、变形特征、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发展趋势等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评价。
(3)勘查报告对勘查成果要作出明确的结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要提出合理的建议。
(4)各类勘查报告文字部分应满足“勘查报告编制提纲”基本格式要求。
(5)图件及附件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3.1.3勘查报告成册基本要求(1)资质证书正本(2)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3)菲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4)勘查报告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的项目名称一致。
3.1.4勘查报告基本文件组成(1)勘查报告文本(2)勘查报告附图(3)勘查报告附件(勘查费用决算书、计算书、试验报告及野外勘探工作照片集等)一、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勘查设计书编制要点一、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的描述与评价:主要对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基本要素、变形情况、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等作出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二、危害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包括人员、财产、设施、城镇、县级以下的公路(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公路由交通部门治理)等的直接经济损失或间接(潜在)的经济损失。
三、治理工程(方案)设想:对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针对保护对象及现场实际情况怎么治理,要有一个初步设想和治理思路,并对已有治理工程要有相应的描述与评价。
四、勘查工作布置1、以地面调绘为主,辅以坑槽探工作,拟设工程部位必须要有勘查工作控制。
2、有条件的地方或高陡,人去比较危险的地方可用三维激光扫描。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国土空间规划时,对建设工程或者规划区遭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建设工程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出评估,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指开展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专项地质工程措施,控制或者减轻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
第四条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第五条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分为以下专业类别:(一)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
第六条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工作的监督管理。
省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甲级、乙级资质的审批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申请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企业法人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其中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二)具有资源与环境类、土木水利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退休人员数量不超过本办法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最低数量要求的百分之十;(三)具有与从事的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装备和设施,其中申请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应当具备全站仪、水准仪、探地雷达等设备,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应当具备全站仪、水准仪、锚杆锚索钻机、凿岩机等设备;(四)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地质施工资质(3篇)
第1篇一、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分类1. 工程地质勘察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资质为最高等级。
2. 地质灾害防治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资质为最高等级。
3. 岩土工程设计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资质为最高等级。
4. 岩土工程施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资质为最高等级。
5. 工程地质监理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资质为最高等级。
二、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取得条件1. 企业或个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地质工程师等。
2. 企业或个人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装备和试验设备,能够满足工程地质施工需求。
3. 企业或个人应具备一定的业绩,如已完成的项目数量、项目规模等。
4. 企业或个人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无不良记录。
三、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作用1. 提高企业或个人的信誉度:取得工程地质施工资质,表明企业或个人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或个人的市场竞争力。
2. 扩大业务范围:取得相应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可以承接更多的工程地质项目,扩大业务范围。
3. 保障工程质量: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取得,意味着企业或个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有利于保障工程质量。
4.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取得,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推动工程地质行业健康发展。
四、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申报与审批1. 申报:企业或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资质等级进行申报。
2. 审批: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或个人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
3. 注册:取得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企业或个人,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注册,领取资质证书。
总之,工程地质施工资质是企业在工程地质领域的重要资质之一。
取得相应资质,有利于企业或个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工程地质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工程地质施工资质的定义工程地质施工资质是指企业具备从事工程地质施工活动的资格和条件,由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业绩经验等因素进行评定。
勘查 设计 施工 监理单位资质要求
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要求1. 引言在建筑行业中,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单位的资质要求,并分析其对建筑行业的重要性。
2. 勘查单位资质要求勘查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其资质要求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根据《土木工程勘察资质管理办法》,勘察单位应当具备相应项目经验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需要具备相应的资金、设备和管理水平。
勘察单位还需具备相关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质。
只有具备这些资质要求的勘察单位,才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3. 设计单位资质要求设计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其资质要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效果。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管理办法》,设计单位应当具备注册建筑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需要具备完善的设计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设计单位还需具备相关的工程设计软件和设备,并且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只有具备这些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才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设计方案。
4. 施工单位资质要求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的执行主体,其资质要求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注册资格和施工人员,同时需要具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场地。
施工单位还需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设施,并且需要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和劳动保护法规。
只有具备这些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才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施工服务。
5. 监理单位资质要求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者,其资质要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建筑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监理工程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需要具备完善的监理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监理单位还需具备相应的监理设备和技术手段,并且需要不断进行监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勘查: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
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十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
五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单位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
于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
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设计: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
于十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八名;
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
于十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
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三、施工: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人民币一千二百万元以上;
2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
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人民币六百万元以上;
2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
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
2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
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
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
除上述条件外,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
件:
(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中申请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健全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近五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三)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不超过百分之十。
申办人需要提交如下材料(一式五份装订成册,并附电子文档一份)
1资质申请表
2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和设立单位的批准文件
3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或者有关部门登记的证明材料
4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5当年在职人员的统计表、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名单、身份证明、职称
证明
6承担过的主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任务书、委托书或者合同,工程
管理部门验收意见
7单位主要机械设备清单
8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的有关材料
9近五年内无安全、质量事故证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