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聚反应基本知识
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
![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https://img.taocdn.com/s3/m/e705e421a8114431b90dd840.png)
(b)
(b)
OO
O
HO
R
O
C
R'
CO
(e)
R
O
C
R'
COOH + H2O
OO
HO R O C R' C O R OH + (c)
O
O
HOOC R' C O R O C R' COOH
(d)
OO
OO
O
HO R O C R' C O R O C R' C O R O C R' COOH
(f)
+ H2O
6.2 缩聚反应概述
6.2 缩聚反应概述
• 2. 缩聚反应无所谓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 连锁聚合的全过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 应。 • 对于自由基聚合而言,引发速率最慢是控制聚合总速率的关 键;链增长使聚合物的聚合度增加,链增长反应的速率极高,生成 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5的大分子只需要0.01s到几秒的时 间,体系中不是单体就是聚合物。 • 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
而缩聚反应的任何一步都可以独立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 反应暂时停止下来,任何时候也可以同样的速度使反应继续下去, 无所谓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体系中存在着聚合度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
6.2 缩聚反应概述
• 3. 缩聚反应是逐步、可逆平衡反应 • 缩聚反应的活化能E值较高,约60kJ/mol,反应速率低,形 成一个大分子的时间很长,以小时(h)计。生成一个大分子的时 间几乎是整个聚合反应所需的时间。 •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 • (连锁聚合中,增长反应活化能Ep值较低,约20~34kJ/mol, 反应速率很高,形成一个大分子的时间很短,以(秒)s计,聚合 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时间无关。) • 同时,由于缩聚反应的聚合热较小ΔH= -20 kJ/mol,因此, 聚合的临界温度低,一般为Tc=40℃~50℃。 • 所以,在一般聚合温度下缩聚反应是可逆平衡反应。 • (聚合热较高ΔH= -90 kJ/mol,因此,聚合的临界温度高,一 般Tc>150℃。)
第二章-缩聚中基本概念-线形缩聚动力学
![第二章-缩聚中基本概念-线形缩聚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745b7fc23186bceb19e8bbb6.png)
HOOC-R-COO-R'-OH + H2O 二聚体
HOOC-R-COO-R'-OOC-R-COOH + H2O 三聚体 HO-R'-OOC-R-COO-R'-OH + H2O
2 HOOC-R-COO-R'-OH
HOOC-R-COO-R'-OOC-R-COO-R'-OH + H2O 四聚体
。 。 。 + n HO-R'-OH n HOOC-R-COOH
第二章要点:
1.本章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平均)官能度、凝胶点 2.缩聚反应动力学特点: 逐步 可逆
3.线型缩聚反应平衡及相对分子质量控制方法
4.体型缩聚反应特点、基本条件及凝胶点的计算 5.缩聚实施方法及重要缩聚物如涤纶等的合成反应
2.1 缩聚反应基本概念
1. 缩聚反应
是通过官能团相互作用并且伴有小分子生成而形成聚 合物的过程(多次缩合反应、最重要的逐步聚合) 单体常带有各种官能团: - COOH 、- OH 、- COOR 、- COCl 、- NH2 - NCO 等等, 以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聚合反应为例
n-聚体 + m-聚体
(n + m)-聚体 + 水
2. 线型缩聚的可逆特性
大部分线型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可逆程度有差别
可逆程度可由平衡常数来衡量,如聚酯化反应:
k1 k
1
OH +
K
COOH
OCO
k1 [OCO][H 2O] k - 1 [OH][COOH]
线型缩聚 根据平衡 常数大小 大致分为 三类:
体系中起始二元酸和二元醇的分子总数为N0(结构单 元数),等于起始羧基数或羟基数。
第二章-缩聚反应
![第二章-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f49e5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3.png)
=
k1
(1-P)2-P2
K
[ ] 水部分排出时:
dP dt
=
k1
(1-P)2-P nw
K
总反应速率与反应程度、平衡常数、低分子副产物含量有关
***四、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1. 影响聚合度的因素
反应程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在任何情况下,缩聚物的聚合度均随反应程度
的增大而增大
可逆反应
反应程度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 原料非等物质的
-dC = k`C 2 此时外加酸催化为二级反应 dt
积分得
1- 1 = k`t C C0
将 C = Co (1-P) 代入上式
1 1-P = k`C0 t + 1
P~t关系式
Xn = k`C0 t + 1 Xn~t关系式
讨 Xn与反应时间 t 呈线性关系,由斜率可求得 k` 论 外加酸聚酯化的 k` 比自催化 k 大将近两个数量级
链交换反应 聚酯、聚酰胺、聚硫化物的两个分子可在任何 地方的酯键、酰胺键、硫键处进行链交换反应
H (OROCOR`CO )m ( OROCOR`CO)n OH
H (OROCOR`CO )p ( OROCOR`CO)q OH
H (OROCOR`CO )m + ( OROCOR`CO)n OH
HO (COR`COORO)q
[ ] dP
dt
= k1 (1-P)2-P2
K
正、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总聚合速率为零,则
(1-P
)2-
P
2
=0
K
整理 (K-1)P-2 2KP+K=0
解方程
K+ K
P = K-1 K- K
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6ad57e5524de518964b7d7b.png)
1
N N0
( P≤1)
(7-1)
N0 :初始时某官能团总数 N :t = t 时,未反应的官能团数
聚合度 X n :进入每个大分子链的结构单元总数。
平均每个大分子中含有的结构单元数命名为 --数均聚合度。
例1:某一聚酯化反应。
nHO-R-COOH → [ORCO]n + (n-1)H2O
设t=0时, 起始官能团数:-COOH:N0 t=t时,未反应官能团数:-COOH:N
官能团:单体分子中能参加反应并能表征出 反应类型的原子团。 如: -COOH,-OH,-NH2,-Cl, -NCO,-COOR , -CHO , -SO3H等
其中直接参加化学反应的部分--活性中心。 中和反应中,-COOH活性中心 H
酯化反应中,-COOH活性中心 O
通过改变官能团种类、官能度及结构单元,
首先由两种单体分子相互反应生成二聚体:
aAa + bBb
a [ A B ] b + ab
然后,该二聚体同单体反应生成三聚体,
或二聚体间相互反应生成四聚体:
a[A B]b + aAa
a[A B A]a + ab
a[A B]b + bBb
a[A B]b + a[A B]b
b[B A B]b + ab
高分子化学
第七章 逐步聚合
7. 1 7. 2 7. 3 7. 4 7. 5 7. 6 7. 7 7.8 引 言 缩聚反应 线型缩聚机理 线型缩聚动力学 线型缩聚物的聚合度及分子量 体型缩聚 逐步聚合方法 典型的逐步反应聚合物
7.1 引 言
一. 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 由低分子化合物(单体)合成 缩聚、加聚和开环反应 2. 由一种聚合物制备另一种聚合物 取代、交换和结构化反应
缩聚反应的机理、动力学和聚合度
![缩聚反应的机理、动力学和聚合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df083e76eeaeaad0f3300a.png)
n=2,β羟基失水,形成丙烯酸;
n=3、4,易分子内缩合成稳定五、六元环内
酯;
n≥5,主要形成线形聚酯。
氨基酸的缩聚情况类似。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解决方法:
提高单体浓度。成环为单分子反应,缩
聚为双分子分子反应,低浓度有利于成
环,高浓度有利于线形缩聚。
降低温度。环化反应活化能一般高于线
型聚合反应。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4.3.2 线型缩聚机理
线型缩聚机理的特征有二:
逐步和平衡
逐步特征
精选完整ppt课件Biblioteka 4精选完整ppt课件
5
链增长主要依赖官能团之间的缩合反应来实现,是逐
步的平衡反应,无链引发阶段。
反应初期,体系中单体很快转化成低聚物,单体浓度
下降很快,转化率几乎与时间无关。在缩聚反应中,
并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精选完整ppt课件
41
4.5.3 线型缩聚反应分子量的控制方法
精选完整ppt课件
42
(1)单体过量法(改变原料摩尔比)
对于aAa和bBb反应体系,其中bBb单体稍过
量,设:Na、Nb分别为官能团a、b 的起始数
目,Pa 为官能团a 的反应程度。
精选完整ppt课件
43
表明聚合度与基团数比r 、反应程度P 的关系式
1r
Xn
1r 2rp
精选完整ppt课件
44
a)
当Na=Nb,即 r=1 时,式(2-18)还原成:
b) 当P→1时,即a 完全反应时,式(2-18)为:
c) r=1、P→1 ,则聚合度为无穷大,成为一个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缩聚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e3e9284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3.png)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缩聚反应缩聚反应:反应型定义举个例子缩聚反应一种反应,其中一个或多个单体结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水或卤化氢)。
缩聚物和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编写缩聚物(简称缩聚物)的结构式时,与加成聚合物(简称加合物)的结构式略有不同。
缩聚聚合物的结构式应将剩余端基原子或链节的原子基团写在方括号外,而加合物的端基是不确定的,通常用水平线“一”表示。
2.写缩聚反应方程式时,除单体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外,也要注意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
南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n一1);南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n一1)。
例如:相关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加成聚合加聚反应:反应型定义举个例子加聚反应含碳双键、三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对加聚反应的理解:(1)聚合包括加成聚合,如下图所示:(2)聚合反应与加聚反应都是由低分子化合物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加聚反应必须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高聚物,而聚合反应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高聚物,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生成高聚物。
(3)加成聚合反应的单体必须是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加成聚合过程中不会产生副产物。
相关高中化学知识点:有机反应方程式编写有机反应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有机反应方程式中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在编写有机结构的简单公式时,请注意碳只能形成四个共价键,而氢不能写得更少或更多。
例新戊烷(ch三)四c,不能写成(ch二)四c或(ch三)四ch二。
(2)一些群体的连接方式应该是正确的和习惯的,没有歧义。
例醛基-cho,不能写成cho-也不能写成-coh(写成此种形式,可能会误认为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是单键)。
另外常见官能团-c六h五、-oh、-no、-nh二、-cooh等不能写成c六h五-、oh-、no二-、新罕布什尔州2-、cooh-等,尤其注意官能团写在物质左侧的。
(3)注意有机反应的条件,将反应物和产物与→".有机反应方程式举例:一、烷烃、烯烃、炔烃1.甲烷的实验室制法c2h5ohch2=ch2↑+h2o2.甲烷燃烧ch4+2o2二氧化碳+2h2o3.甲烷与氯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四氯化碳+盐酸4.甲烷隔绝空气时高温分解ch4c+2h25.丁烷的裂解(两个方程式)c4h10ch4+c3h6c4h10c2h4+c2h66.乙烯的实验室制法ch3ch2ohch2=ch2↑+h2o7.乙烯燃烧c2h4+3o22co2+2h2o8.乙烯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9.催化剂CH2=CH2+H2O下乙烯与水的反应c2h5oh12.乙烯聚合13.乙烯与丙烯1:1加聚14.异戊二烯聚合15.苯乙烯与异戊二烯1:1加聚16.乙炔CaC2+2H2O的实验室制备→ 中国ch↑+ca(oh)217.乙炔与足够的氢发生反应ch+2h2ch3-ch318.乙炔的聚合19.从乙炔制备聚氯乙烯ch+hclch2=chcl二、苯及其同系物20.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21.苯与液体溴的反应22.甲苯的硝化反应23.苯与氢的反应25.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三、卤代烃的性质26.溴乙烷的消去反应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27.溴乙烷的水解反应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28.氯苯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四、酒精的性质29.乙醇燃烧c2h5oh+3o22co2+3h2o30.乙醇与钠反应2c2h5oh+2na→2c2h5ona+h2↑31.乙醇2c2h5oh+O2的催化氧化2ch3cho+2h2o32.乙醇与浓硫酸(两个方程式)CH3CH2OH的反应ch2=ch2↑+h2o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33.乙醇与乙酸C2H5OH+CH3COOH的反应ch3cooc2h5+h2o34.乙二醇与钠的反应35.甘油与硝酸反应五、苯酚的性质36.苯酚与钠反应37.苯酚与氢氧化钠的反应38.苯酚与浓溴水反应39.苯酚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40.苯酚与甲醛缩聚。
缩聚反应简介
![缩聚反应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5035da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9.png)
缩聚反应简介缩聚反应是指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分子缩成一个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通过去除水分子来实现,因此也被称为脱水缩合反应。
缩聚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因为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制备出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肽、脂类、碳水化合物等。
缩聚反应可以分为两类:线性缩聚和环形缩聚。
线性缩聚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子缩成一条直线状的分子,如将两个氨基酸缩聚形成肽链。
环形缩聚则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子缩聚成环状的分子,如将两个氨基酸缩聚形成环肽。
缩聚反应的机理通常涉及亲电性或亲核性攻击,或是自由基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缩聚反应是亲电缩合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涉及到亲电性的反应物,如酸酐、醛、甲酰基和酯等。
当这些反应物与一个具有亲核性质的化合物反应时,就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例如,DCC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是一种常用的缩合试剂,可以用于在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链。
缩聚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就是在生物化学中,用于合成肽和蛋白质。
肽和蛋白质是生命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分子,因此缩聚反应在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和其他生物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除了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缩聚反应还广泛应用于合成聚合物。
聚合物可以通过将单体分子聚合而成,但当单体分子的结构过于复杂或不规则时,便无法进行聚合。
此时缩聚反应便成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选择,可以将这些单体分子缩聚形成聚合物。
此外,缩聚反应还被用于合成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如脂肪酸和烃类。
此类化合物通常需要较长的分子链,而缩聚反应可以实现将分子链延长的目的。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可以使用烯烃分子进行缩聚反应,形成分子链较长的烃类化合物。
总之,缩聚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制药、生物工程、聚合物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缩聚反应将继续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知识解析】缩合聚合反应
![【知识解析】缩合聚合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f55194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8.png)
缩合聚合反应1 缩合聚合反应的定义由单体分子间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也是一类重要的聚合反应。
2 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1)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官能团。
(2)单体和聚合物链节的组成不同。
(3)在生成缩合聚合物(简称缩聚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的副产物的生成(如H2O等),这是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的重要不同之处。
(4)一般的缩聚反应多为可逆反应,为提高产率,并得到具有较高聚合度的缩聚物,需要及时移除反应产生的小分子副产物。
(5)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3 缩聚反应的常见类型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缩聚反应此类反应可用通式表示为(R、R′为烃基)如获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羟基酸的缩聚反应(1)此类反应若只有一种单体,则可用通式表示为如(2)此类反应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可用通式表示为氨基酸的缩聚反应(1)此类反应若只有一种单体,则可用通式表示为如(2)此类反应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可用通式表示为注意书写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时,一般在方括号外侧写出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例如:典型例题例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同时,还有H2O等小分子物质生成B.丙烯和聚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C.缩聚反应聚合物的链节和单体的化学组成不相同D.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都没有固定的熔、沸点解析◆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的区别在于生成物不同,加聚反应只生成高聚物,而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A 项正确;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而聚丙烯分子中不合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B 项错误;因缩聚反应有小分子生成,故其聚合物链节和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C 项正确;高分子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 项正确。
答案◆B例3-7某有机物A 含有C 、H 、O 三种元素,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2密度的29倍,把1.16 g 该有机物在O 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3.72 g ,又知生成的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8a31511b90d6c85ec3ac6d6.png)
进行酰化反应,官能度为 1 与醛缩合,官能度为 3
对于不同的官能度体系,其产物结构不同
1-n官能度体系 一种单体的官能度为 1,另一种单体的官能度大 于1 ,即 1-1、1-2、1-3、1-4体系。 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属缩合反应。 2-2官能度体系 每个单体都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 可得到线形聚合物,如:
环的稳定性越大,反应中越易成环。 五元环、六元环最稳定,故易形成,如:
2 HOCH2COOH
羟基乙酸
H2O
H2O
HOCH2COOCH2COOH
CH2 O
O C O
C O CH2
环的稳定性与环上取代基或元素有关
CH3 CH3 Si O CH3 Si CH3 O Si CH3 CH3
八元环不稳定,取代基或元素改 变,稳定性增加。
合成了大量有工业价值的聚合物 大多数杂链聚合物:聚酯、聚酰胺、聚氨酯、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许多带芳环的耐高温聚合物,如聚酰亚胺,以 及梯形聚合物; 许多功能高分子和天然生物高分子:氨基酸在 酶催化下缩聚成蛋白质,单糖缩聚成多糖; 无机聚合物几乎都是通过逐步聚合合成的。 如:聚二苯基锡、聚硫氮、聚氯化磷氮
O 例如,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 缩聚制备聚硅氧烷,在酸性 CH3 Si CH 条件下,生成稳定的八元环。 3 O 再通过阴离子引发开环聚合。
●减少成环副反应的方法
①增加单体浓度:成环是单分子反应,缩聚是双 分子反应,所以低浓度有利于成环,高浓度有利 于线形缩聚。 ②降低反应温度:环化反应活化能通常高于缩聚 活化能。
2.2 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是通过官能团相互作用而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单体常带有各种官能团: -COOH、-OH、-COOR、-COCl、-NH2等
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543a461caaedd3383c4d3cd.png)
a[A]b + ab 6
a[A]b + ab 6
六聚体
先是单体之间 反应,形成二 聚体;然后是 二聚体与单体 反应,形成三 聚体;三聚体 再与单体反应 或两个二聚体 反应,形成四 聚体;·· ·。聚 合度越大聚体 其形成反应的 形式越多。
a[A]b + a[A]b n m
a[A]b + ab n+m
●单体中官能团的空间分布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nH2N- -NH2 + nClOC- H-NH- -COCl -NHOC- -CO-Cl + (2n-1)HCl
n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为结晶性高聚物, 能溶解于浓硫酸中,而不溶解于有机溶剂。
§2
nH2N NH2
缩聚反应的单体
COCl H-NH NHOC
热效应及反应平衡
单体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时间的 关系
缩聚反应类型
![缩聚反应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2a2f3c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a.png)
缩聚反应类型
缩聚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分子的过程。
这种反应是通过水分子的消失而发生的,因此也被称为脱水缩合反应。
这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缩聚反应类型。
1. 脱水缩合反应
脱水缩合反应是最常见的缩聚反应类型。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两个带有羟基的分子之间。
在反应中,两个羟基会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一个新的化学键。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并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2.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缩聚反应类型。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醇结合形成酯。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剂通常是酸或碱。
酯化反应是制备香料、涂料和塑料等化学品的重要反应。
3. 脲反应
脲反应是一种将两个脲分子结合成一个更大的化合物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需要催化剂的存在。
脲反应是制备药物、染料和高分子材料等重要化学反应。
4. 胺化反应
胺化反应是一种将胺和酸结合形成胺盐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胺化反应是制备药物、染料和农药等有机
化学品的重要反应。
总之,缩聚反应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制备出各种有用的化合物,包括药物、香料、涂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研究缩聚反应类型对于促进化学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
中学常见的缩聚反应
![中学常见的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2807daf0029bd64783e2c5a.png)
中学常见的缩聚反应一、缩聚反应的定义缩聚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学反应。
兼有缩合出低分子和聚合成高分子的双重含义,反应产物称为缩聚物(是混合物)。
缩聚反应本质可看作为取代。
二、缩聚反应特征和分类1.特征缩聚反应通常是官能团间的聚合反应比如说氨基酸脱水缩合就是一个典型的缩聚反应,反应中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如水、醇、氨等。
缩聚物中往往留有官能团的结构特征, 如-OCO- -NHCO- ,故大部分缩聚物都是杂链聚合物。
缩聚物的结构单元比其单体少若干原子,故分子量不再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缩聚反应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
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学反应。
如:甲醛跟过量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线型),在碱性和甲醛过量条件下,则生成网状高分子。
再如: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生成聚酯树脂。
缩聚反应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之一,在有机高分子化工领域有重要应用2.分类按键合基团分类:中学阶段主要指:酚醛缩聚、醇酸缩聚、氨基酸缩聚等。
三、应用示例2013年北京卷25.(17分)可降解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25.(17分)以乙炔或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酸H2MA ,并进一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MLA 。
I .用乙炔等合成烃C 。
(1)A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____。
(2)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乙酸酯,其结构简式是____。
(3)B 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其反应类型是一 。
II .用烃C 或苯合成PMLA 的路线如下。
(4)1 mol 有机物H 与足量NaHC03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02 44.8 L ,H有顺反异构,其反式结构简式是____。
缩聚反应概述
![缩聚反应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ef51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8.png)
缩聚反应概述简介缩聚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两个或更多的小分子通过形成共价键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
这些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以促进反应进行。
缩聚反应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和生物化学。
大分子的形成在缩聚反应中,较小的分子结合形成较大的分子。
这种反应可以参考聚合反应,其中单体分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链。
缩聚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是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分子。
当不同的分子结合时,它们可以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来连接。
缩聚反应通常涉及亲电或亲核试剂,它们可以在反应中充当电子提供体或电子接受体。
这些试剂通常具有不稳定的化学键,在反应中会发生断裂并形成新的键。
这种反应引发了大分子的形成,同时释放出小分子(例如水分子或氨分子)作为副产物。
催化剂的作用大多数缩聚反应需要一个催化剂,它可以显著加快反应速度。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反应路径来起作用。
这意味着催化剂可以使反应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从而节省能源并减少副产物的形成。
催化剂通常与反应物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活性中间体。
这个活性中间体是反应物结合并发生反应的临时物种。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而新的化学键会形成。
完成反应后,催化剂可以再次参与到下一个反应中,因此只需少量的催化剂即可进行大量的反应。
实际应用缩聚反应在很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有机合成:有机合成中经常使用缩聚反应来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
例如,酯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缩聚反应,用于合成酯类化合物。
•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缩聚反应,用于制备高分子聚合物。
例如,聚乙烯是通过乙烯单体的聚合反应得到的。
•生物化学:生物体内的许多重要反应都是通过缩聚反应实现的。
例如,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肽键形成就是一种缩聚反应。
总结缩聚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两个或更多的小分子通过形成共价键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
这些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以加快反应速率。
缩聚反应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缩聚反应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53c0d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7.png)
缩聚反应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缩聚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将小分子单体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从而形成更大的分子结构。
这种反应过程在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制备各种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缩聚反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
在缩聚反应中,通常利用引发剂或催化剂促使单体分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结合,从而逐渐增大分子量。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从而制备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材料。
缩聚反应具有高效、可控性强和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缩聚反应的概念、原理以及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通过深入了解缩聚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会分为三个主要章节,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会对缩聚反应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说明文章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会详细介绍缩聚反应的概念、原理,并探讨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将会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缩聚反应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缩聚反应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缩聚反应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对缩聚反应概念、原理以及在化工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
同时,本文也旨在激发读者对化工领域中缩聚反应的兴趣,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缩聚反应的深入探讨,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缩聚反应概念缩聚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将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结合成大分子(聚合物)的方法。
在这种反应中,单体分子中的官能团或化学键会被打破,然后重新形成聚合物的结构。
缩聚反应通常需要引入催化剂或者特定的反应条件来实现。
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f5afdc28bd63186bcebbca2.png)
酐:
O C
O
C
O
O
C
O
C O
酯: H3COOC
O
HOOC
O C
O C
O
C CH
O CH
C
O
HOOC
COOCH3 酰氯: ClOC(CH2)4COCl
COOH COOH
O Cl C Cl
胺: H2N(CH2)6NH2, H2N(CH2)10NH2, H2N
异氰酸:O C N
NCO OCN
醛: O H-C-H
程度来表述反应深度更确切。
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
的分数,用P表示。反应程度可以对任何一种参加反 应的官能团而言。
P = N0-N = 1- N
N0
N0
聚合度与反应程度关系
对于等物质量的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反应,设: N0:体系中起始二元酸和二元醇的分子总数 ,等于起始 羧基数或羟基数;也等于反应时间t时的结构单元数。 N:反应到t 时体系中残留的羧基或羟基数,等于聚酯分
反应。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均缩聚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即2-体系(如羟
基酸或氨基酸缩聚),也称自缩聚;
普通缩聚或混缩聚两种分别带有相同官能团的单体
进行的缩聚反应,即 2-2体系,也称为杂缩聚
共缩聚在一般缩聚体系中加入第三或第四单体进行的
缩聚反应。如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缩聚成涤纶聚酯, 加入第三单体丁二醇共缩聚,降低涤纶的结晶度与熔
r
Na Na+Nc
q Nc Na
体系中的大分子数 Na-NaP+Nc 体系中的结构单元数(即单体数) Na+Nc
Na+Nc
1
1+ q
缩聚反应与逐步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与逐步加聚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cf32cb16fc4ffe473368ab66.png)
二、单体的官能度与平均官能度
1.单体的官能度
指一个单体分子上反应活性中心的数目,用 表示。
如:苯酚→酰化反应,只有一个羟基(-OH)参加反应,所以 =1;
苯酚+醛类→缩合反应, = 3。
2.单体的平均官能度
指每种单体分子平均带有官能团数,用 表示。
定义式:
4.用途:工程塑料、纤维、橡胶、粘合剂和涂料。
一、缩聚反应的特点
1.缩聚反应的特点
(1)逐步性:一系列缩合反应逐步完成
(2)可逆性:可逆平衡反应
(3)复杂性:除链增长反应外,还有链裂解、交换和其他副反应发生。
2.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的比较
见表3-1
二、缩聚反应的分类
1.按产物的大分子几何形状分类
从官能团的排布情况分为:无规预聚物
有规预聚物:分为定端基预聚物、定侧基预聚
如:制备的酚醛树脂预聚物的固化过程
二、凝胶点的预测
4.凝胶点的实验测定
实验方法:一般用凝胶时间来衡量体型缩聚中的凝胶点。
测定方法:
(1)粘度法
(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差热分析法(DTA)
(3)固化板法
说明:体型缩聚反应,产物为网状结构。
四、单体成环与成链反应
成链产物→聚酯
成环产物→内酯
1.环的稳定性
与环的结构有关:三节环、四节环→稳定性最差;
五节环、六节环→最稳定。
稳定顺序为:3、4、8~11<7、12<5<6。
2.单体的种类
当n=1时,则容易发生双分子缩合形成正交酯。
压力对高温下进行的有小分子副产物气化排出缩聚反应有很大影响。
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4f52177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png)
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乳酸缩聚反应的基础知识乳酸呢,它的分子结构里有羧基和羟基,这俩基团就像是两个小爪子,特别容易互相拉扯,然后就发生缩聚反应啦。
乳酸的化学式是C₃H₆O₃,当它发生缩聚反应的时候,就是好多好多的乳酸分子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
二、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有趣啦。
多个乳酸分子反应的时候,一个乳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乳酸分子的羟基(-OH)会脱去一分子的水(H₂O),然后就连接起来啦。
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是:n HO - CH(CH₃) - COOH → [ - O - CH(CH₃) - CO - ]ₙ+ n H₂O。
这里的n表示很多很多个乳酸分子哦,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一样。
三、反应的条件这个缩聚反应呢,有时候需要有催化剂的帮忙。
就好像我们爬山的时候,有时候需要一根登山杖来助力。
常见的催化剂可能是一些酸类物质,不过具体用什么催化剂还要看实际的情况呢。
而且反应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也会影响这个缩聚反应的进行程度。
如果温度不合适,就像我们在不合适的天气出门,可能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反应也会变得慢吞吞的或者干脆不按我们想要的方向进行啦。
四、缩聚产物的性质和用途缩聚得到的产物是一种聚合物哦。
这种聚合物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呢。
比如说,它可能有比较好的柔韧性,就像我们的橡皮筋一样可以拉伸。
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像是生物医学领域,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可降解的材料,比如手术缝合线之类的。
在环保领域呢,也可以制作一些容易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样就不会像那些传统的塑料一样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啦。
这就好像是给地球穿上了一件绿色的保护衣,是不是很厉害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聚反应基本知识一、缩聚反应的特点和分类1、缩聚反应的特点在聚合物链增长过程中,同时包括单体育增长链之间及各种不同分子量的链之间的缩合反应,称作缩聚反应。
即缩聚反应是由多次重复的缩合反应(有小分子产物)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缩合反应除具有逐步聚合反应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如下特点:①参加缩聚反应的单体分子官能度应大于或等于2。
②反应过程中不断生成小分子副产物,应及时除去,才能获得分子量高的聚合物。
③反应热效应小。
-ΔH≈ 20 KJ/mol。
除了熔融缩聚外,其反应温度都不高。
2、缩聚反应的分类按反应热力学的特征可将缩聚反应分成平衡缩聚和不平衡缩聚。
PET合成属平衡缩聚。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为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PET 合成为线型缩聚。
线型缩聚是指参加反应的单体都只有两个官能团,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伸展增长,得到线状大分子的聚合反应。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分均缩聚、混缩聚和共缩聚。
PET 合成属混缩聚。
混缩聚是由两种分别带有相同官能团的单体彼此进行的缩聚反应。
其产品大分子中两种单体单元为交替排列。
3、缩聚反应的单体绝大部分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后将析出小分子副产物,但也有少数单体反应后无小分子析出。
在单体中,把含有能参加反应并可表征出反应类型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作官能团。
单体中的官能团中直接参加化学反应形成聚合物长链的部分则称之为活性中心。
单体的官能度是指在一个单体分子上,反应活性中心的数目。
不参加反应的官能团不能算作官能度。
单体的活性直接依赖于官能团的活性。
二、线型缩聚反应(一)线型缩聚的反应机理线型缩聚反应机理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大分子的生长和停止。
1、大分子的生长过程反应体系达到缩聚反应所需的条件时,首先由单体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二聚体。
二聚体又同单体反应后成三聚体或二聚体之间相互作用生成四聚体。
接下去反应就更加复杂。
最后高聚物之间、低聚物之间、高聚物与低聚物、高聚物与单体、低聚物与单体也都可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产品。
2、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虽然不同长度的大分子端基都带有可继续反应的官能团,但并不是意味着缩聚反应会无限止地进行下去:这是因为热力学平衡和官能团失活会限制反应的进行。
大分子生成过程的停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缩聚反应达到热力学平衡。
这是,产物不再增加,反应物也不再减少。
客观上看,整个反应是停止。
①原料单体的非当量比。
由于原料单体中,某一官能团的单体过量时,得到的产物分子两端都被过量单体的官能团所占领。
同一种官能团之间不能反应,从而使反应停止。
①反应条件的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分子的分子量不断增加,使体系粘度发生变化(升高),或者体系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发生变化,使官能团活性减小而终止反应。
①官能团完全丧失活性。
一种情况是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封端;另一种情况是成环反应;还有是反应官能团的自分解消失。
这三种情况都会使反应无法继续下去。
(二)官能团的等活性理论在缩聚反应中,不论其分子链的长短怎样,它们所带有的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基本上是相同的,与该分子的链长无关,这就是缩聚反应中官能团的等活性理论。
1、官能团的等活性理论的解释根据官能团等活性理论,整个缩聚反应过程实质上就是羧基反应生成酯基的过程,而与羧基或羟基上所连的分子链长短无关。
所以,聚酯反应可简单地表达为:~COOH+HO~~OCO~+H2O或者~COOH+HOCH2CH2O~~OCO~+HOCH2CH2OH但是,高聚物分子量大,体系粘度高,使大分子活动能力降低。
由于大分子链的卷曲也会使官能团包裹在里面,因而降低了官能团的反应活性。
所以,高聚物中大分子上官能团的反应活性是不是会相应的低分子上官能团的反应活性低呢?实验和理论上都回答了这个问题。
例如,实验证明,当链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n>3),不同长度分子链上的官能团都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
即它们的反应速度常数基本相同。
另外,也有人认为由于大分子的扩散速率低,而使大分子上官能团的反应活性降低。
这也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官能基的碰撞频率,而不是整个大分子的扩散速率。
大分子具有链与链段的多重活动性,这使末端官能基仍为整体移动时速率慢,但链段运行的速度与小分子一样迅速。
所以,大分子上官能基的反应活性基本上不受分子整体或者体系粘度等的影响。
2、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近似性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是具有条件的,即①反应在均相的流动介质中进行,全部反应物、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都溶于该介质中。
①官能基的“周围环境”应完全相同。
①聚合物的分子量不能太高,反应速率常数也不能太大,反应体系的粘度不能太高。
否则小分子产物逸出困难。
凡不符合以上前提条件的均不能应用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但作为指导PET 合成来说,该理论还是可以应用的。
(三)缩聚反应平衡 1、反应程度与聚合度的关系在缩聚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目与起始官能团的总数目之比,称为反应程度,用符号P 表示。
聚合度则是指平均进入大分子链的单体数目,用表示。
本书中常之的是平均进入大分子链的链节数(重复结构单元数)。
对聚酯合成中,N 0 表示初始—COOH 的数量,N 则表示反应后残余的—COOH 数量。
所以,有或者注意,上述反应程度与聚合度的关系是在等当量比反应条件中推导出来的,即原料配比中—COOH 浓度与—OH 浓度相同。
2、平衡常数与聚合度的关系对于PET 合成反应,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时的情况为:RC OOH+HO-R+OH 2R C OO -R反应时间τ=0 N 0 N 0 0 0 τ=τ平衡 N N N 0-N N WnX 00N NP N -=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初始官能团总数 00n N 2N x N N 2===单体的分子总数生成的大分子数n1p 1X =-n 1X 1P =-平衡常数K 为:式中,为反应达到平衡时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分子分数,用表示;为反应达到平衡时析出小分子的分子数,用表示;为反应达到平衡时未反应官能团的残留分子分数,其倒数就是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
所以,有:或者对于封闭体系中,,所以该式说明,在平衡常数一定时,缩聚反应产物的聚合度与小分子副产物浓度成反比。
对平衡常数不大的反应,在封闭体系中不可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为提高产物的分子量,必须降低体系中小分子副产物的浓度。
当要求产物分子量很高时,,故则得到这就是缩聚平衡方程式。
它描述了平衡缩聚反应中,平均聚合度与平衡常数及平衡时小分子产物含量之间的近似关系。
在PET 合成中,平衡常数K=9,要想获得平均聚合度的高聚物,体系中残存()()()()()0W 0020W20N N N N N OCO H O N N N K COOH OH N N N ⎛⎫⎛⎫- ⎪⎪---⎝⎭⎝⎭===--⎛⎫ ⎪⎝⎭00N N N -Zn w 0N N Wn 0N N 0N N n X2Z w n Z W2n n n K X n n 11X ⋅==⋅⋅⎛⎫ ⎪ ⎪ ⎪⎝⎭n X =Z Wn n =n w1X n ==0N N>>0Z 0N N N n 11N N •-==-=n X =Xn 100=的水含量应在万分之五以下。
所以,为了获得高分子量产物,工业上常用抽真空,高温,强制搅拌等以降低析出小分子副产物的分压。
3、影响缩聚平衡的因素 ①温度反应温度既影响反应平衡又影响达到平衡的速率。
式中,K 1、K 2为缩聚反应温度为T 1、T 2 时的平衡常数;为缩聚反应的热效应,R 为气体常数,当用KJ/kmol 表示时,R=8.314 KJ/kmol k 。
对于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
PET 合成中酯化反应为吸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BHET 缩聚反应为放热反应,但由于热效应不大(ΔH=—10~20 KJ/mol ),故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较小。
而温度升高,有利于小分子的排出。
所以,PET 合成中一般使用较高的温度条件。
①反应压力由于小分子产物在缩聚条件下基本上呈气态物质,所以降低压力有利于减小小分子的分数,有利于高分子量产品的生成。
① 催化剂催化剂不影响缩聚平衡常数,但可以加快反应过程,减少副反应发生。
①反应程度按官能团等活性理论,平衡常数与反应程度无关。
实际上,在PET 生产中,平衡常数随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官能团的活性与等活性理论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四)线型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及其控制 1.聚合物分子量的表示方法聚合物的特点是分子量大,而且分子量多分散性。
所以表示聚合物的分子量都是平均分子量。
① 数均分子量聚合物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才、渗透压和端基数目等,只决定于溶液中大分子的数目,与大分子本身的尺寸并无直接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依数性。
根据溶液的依数性所测定的聚合物分子量的平均值叫做数均分子量,用表示。
相反地聚合度称为数均聚合度。
2112K H 11lnK R T T ⎛⎫∆=- ⎪⎝⎭H ∆H ∆⋅nM nM Xn① 重均分子量聚合物衡溶液的另外一些性质,如光散性、扩散性等,不但与溶液中大分子的数目有关,而且与大分子的尺寸有关。
根据这些性质测定出来的分子量平均值称为重均分子量,用表示。
相应的聚合度称为重均聚合度。
① 粘均分子量根据聚合物衡溶液的特性粘度测定推算的分子量称为粘均分子量,用表示。
相应的聚合度称为粘均聚合度。
所以,平常说的分子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聚酯生产中常用的是数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
在数值上。
2、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所谓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就是指聚合物中各种不同分子量的级分所占的比例。
分子量分布是聚合物分子量较为全面的表征方法。
对于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
分子量不均一的聚合物,一般。
为了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可用的比值来衡量其分布的宽度,称为分子量分布指数或多分散性指数。
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分布指数为一。
我们称它为分子量分布窄。
实际的PET 分子量分布在2~3左右。
所以,和在数值上往往可以等同使用。
3、线型缩聚产物分子量的控制PET 分子只有达到15000以上才有较好的可纺性。
因此,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控制最终产品的分子量是很有必要的。
要想获得高分子量产品,工业上往往在一定的温度下采用高真空和强搅拌的方法。
要想获得较低分子量产品时,则可以用原料过量法或加入单官能团物质,起到封端作用,从而停止大分子链的增长或防止成型过程中的再反应。
三、熔融缩聚的实施方法在反应中不加溶剂,使原料单体和缩聚产物同时处在反应体系的熔融温度以上(一般高于聚合物溶点10~25①)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熔融缩聚。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室温下反应速率很小的可逆缩聚反应,如PET 合成。
(一)熔融缩聚的特点熔融缩聚的特点有两个,即反应为平衡可逆,而反应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