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机盘管选型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004-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

004-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

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1)根据风量:房间吊顶后的体积×房间气体循环次数=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房间气体循环次数=房间的循环风量。

其对应的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2)根据冷负荷: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房间面积=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

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中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根据冷负荷选择风机盘管,在特殊场合如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所,可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校核。

确定型号以后,还需确定风机盘管的安装方式(明装或安装),送回风方式(底送底回,侧送底回等)以及水管连接位置(左或右)等条件。

房间面积较大时应考虑使用多个风机盘管;房间单位面积负荷较大,对噪音要求不高时可考虑使用风量和制冷量较大的风机盘管。

注意:对于风盘风管超过一定长度的风盘,应采用中、高静压的风盘,且出风管道上不宜多于两个出风口。

(3)风机盘管的选择风机盘管分类按形式:卧式暗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卡式五种按厚度:超薄型、普通型按有无冷凝水泵:普通型、豪华型按机组静压:0Pa、12Pa、30Pa、50Pa、80Pa (机外静压)按排管数量:两排管、三排管按制式:两管制、四管制确定型号以后,还需确定风机盘管的安装方式(明装或安装),送回风方式(底送底回,侧送底回等)以及水管连接位置(左或右)等条件。

房间面积较大时应考虑使用多个风机盘管,房间单位面积负荷较大,对噪音要求不高时可考虑使用风量和制冷量较大的风机盘管。

考虑所接风管的沿程阻力、出风口的阻力、软接的阻力,低静压(12pa)直接接风口或接不超过1米的风管,中静压的风盘(30pa)接不超过四米的风管,高静压(50pa)的风盘接不超过七米的风管。

风管、风机盘管送风距离选择、风口选型

风管、风机盘管送风距离选择、风口选型

风管、风机盘管送风距离选择、风口选型风机盘管的静压和余压是一回事,10 帕相当 1 米的风管通常送风距离 5~6Pa 每米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静压是指将风机开启,出风口关闭(此时无动压)测得的静压(等于全压). 余压指设备除了风机还有盘管、滤网等辅件构成,扣除辅件的阻力剩余的全压就是余压,便于选择配管等。

就风机盘管的接管来说,管道阻力不大(不超过 1Pa/m)主要考虑出风口、回风口的局部阻力即可一般厂家在选型时,对于常规的风管,在常规的风速下(主管 5-7 米/秒,支管 4-5 米/秒),都计取 1Pa/m 的阻力.而对于一般的部件,比如回风静压箱取 15Pa/个,送风静压箱取 40Pa/个,过滤网取 10Pa/个,风口 10Pa/个. 以上,是一般常规情况下的估算值,敬请参考静压是指将风机开启,出风口关闭(此时无动压)测得的静压。

动压是指出风口开启后因为气流流动引起的压力,动压=0.5*q*v2=0.5*空气密度*风速的平方;工程当中一般将风速都按定值设计,所以动压就是恒定的,所以克服管路阻力实际上是静压,所以一般正规的厂家介绍时都是说静压,而不说出口余压。

追问一句:风机盘管供冷量 Q 的大小是随静压 Pj 的增大而增大还是增大而减小?它们之间存在何内在关联?当然还有楼主在 3 楼中所提的静压与风量有何关系?所以,从理性角度进行言传上的认识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显然,影响风机盘管供冷量的关键因素是盘管传热系数 K,其理论分析公式如下: K=1/{1/P*V^m*ξ^n+1/S*W^r)} (^表示幂指数表示幂指数) 表示幂指数其中:其中:K——盘管传热系数盘管传热系数 V——盘管迎面风速盘管迎面风速ξ——析湿系数析湿系数 W——盘管水流速盘管水流速 P、m、n、r——试验系数及指数、、、试验系数及指数式中 P、m、n、r 为可查已知数据,W 为定量,变量因素为 V、ξ。

我们知道,其一、在一定范围内,迎面风速 V 对析湿系数ξ的影响近似于线性比例关系,其一、的影响近似于线性比例关系,其一在一定范围内,为分析方便,的分析。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与空调风管系统分析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与空调风管系统分析

8.4.1 风管的分类
按制作风管的材质分 ✓金属风管 ✓非金属风管 ✓纤维织物风管 ✓金属圆形柔性风管
金属风管
螺旋风管
无机玻璃钢风管
塑料风管
铝箔风管 挤塑复合风管
8.4.1 风管的分类
按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分 ✓低压系统
p≤500Pa
✓中压系统
500 <p ≤1500Pa
✓高压系统
p>1500Pa
1.单层百叶风口
调节式百叶风口
固定式百叶风口
第二节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百叶风口
2.双层百叶风口
双层百叶
木质双层百叶
第二节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百叶风口
3.侧壁格栅风口
可开格栅带滤网
第二节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百叶风口 4.条缝型格栅风口
8.2.2 散流器
回风口的位置 房间上部
房间下部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 房间下部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
最大吸风速度 ≤4.0m/s ≤3.0m/s ≤1.5m/s
8.3 空调区气流组织的计算及气流性能评价
侧面送风的计算
1.防止出风口产生噪声,送风口出口风速在2~5m/s
2.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不大于,夏季
3.射流贴附长度达到距离对面墙处
1.方形散流器
四面送风方形散流器的结构图
方形散流器的送风方向
2.矩形散流器
矩形散流器的送风方向 方形、矩形散流器在形状不同房间内的布置
3.圆形散流器
4.送回(吸)两用型散流器
5.自力式温控变流型散流器
地板散流器
蛋格风口
8.2.3 喷射式送风口
射流喷口(嘴)的型式 a.直线收缩型圆形喷口 b.直筒型圆喷口 c.减缩渐扩圆 形喷口 d.圆弧型圆喷口 e.两个圆筒型喷口同心套在一 起 f.两个扁筒型喷口同心套在一起

关于风机盘管的合理选型的分析

关于风机盘管的合理选型的分析

关于风机盘管的合理选型的分析作者:古惟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0期摘要:集中式空调系统中风机盘管是广泛使用的设备。

风机盘管的合理选用不仅直接影响空调效果,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降低空调能耗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精度或有严格工艺要求的场合,更须合理的送风参数。

送风和供冷(热)是风机盘管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风机盘管负荷风量气流组织一、概述风机盘管是集中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使用灵活、安装方便、噪声较低、价格便宜、是一种适用于不同功能建筑舒适性空调的通用型设备,由于风机盘管的性能是按统一标准设计和标定的,当用于使用条件不同的房间时,风机盘管的选型,应进行换算和修正。

二、风机盘管的分类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末端设备,规范的全称是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机组,可简单分类如下: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按照安装型式分为:卧式暗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卡式五种;卧式风机盘管按照厚度可以分成:超薄型、普通型;卡式风机盘管按照有无冷凝水泵可以分成:普通型、豪华型;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根据机组静压大小可以分成:0Pa、12Pa、30Pa、50Pa、80Pa等,这里是指机外静压;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按照排管数量可以分成:两排管、三排管;还有两管制和四管制之分:两管制即普通风机盘管夏季走冷水制冷,冬季走热水制热;四管制风机盘管多用于一些比较豪华场所,可以同时走热水和冷水,即可以根据需要有的房间制冷,有的房间取暖。

三、风机盘管机组的结构特色(一)、风机运转平稳牢固,噪音低——采用整体冲压呈流线型进风口,气流流畅,损失小,结构紧凑,强度高,能够很好的降低叶轮在高速运转时的噪声。

叶轮固定螺栓上涂螺纹锁固胶水,然后用定扭力扳手将叶轮牢靠的固定在电机轴上。

每台风机都经过中盘、叶轮、整机、出厂许可四次动、静平衡检测,真正达到高可靠性。

(二)、盘管传热效率高,冷热量富足——采用紫铜管串套高效双向裂隙铝翅片,正弦双向裂隙开窗且布满的形式,排列有序层次分明,充分增加了传热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1. 引言风机盘管是一种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组件,主要负责空气循环和调节室内温度。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制冷/制热能力、空气流量、噪音水平等。

本文将介绍风机盘管的选型原则,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风机盘管。

2. 制冷/制热能力制冷/制热能力是选择风机盘管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盘管的冷却或加热效果。

通常,制冷/制热能力通过单位时间内传热或制冷能力来衡量,单位为千瓦(KW)。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要根据所需的制冷/制热能力来确定适当的型号。

3. 空气流量空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机盘管的空气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来衡量。

选择适当的空气流量是确保空气循环良好和室内均匀供暖的关键。

低空气流量可能导致室内温度不均匀,而高空气流量则可能导致能耗过高。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根据房间的大小和所需的空气流动量考虑适当的风机盘管型号。

4. 噪音水平噪音水平是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盘管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风机和制冷系统的运行。

过高的噪音可能对居住者的生活和休息造成干扰。

因此,在选择盘管时应注意其噪音水平。

通常,制造商会提供噪音等级指标,如分贝(dB)。

建议选择噪音水平较低的风机盘管,以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5. 能效比能效比是一个衡量设备能效的指标,通常用制冷/制热能力和耗电量之比来表示。

能效比越高,设备的能效就越好。

在选择盘管时,可以参考其能效比来评估其能源消耗情况。

此外,一些盘管可能具有额外的能效改进功能,如能耗监测和自动调节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营成本。

6. 适用场景不同的风机盘管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例如,一些盘管适合于办公室或商业建筑,而其他盘管则更适合于住宅使用。

在选择盘管时,需要考虑场景的具体要求,包括空调需求,空间限制和使用环境等。

因此,在选型前,建议与专业人员协商,以确保选择的盘管完全符合特定场景的需求。

暖通空调风管布置、气流组织和排风方式

暖通空调风管布置、气流组织和排风方式

风管的布置通过风管可将各个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起来,提供一个空气流动的渠道,风管的布置应在气流组织及风口位置确定下来以后进行。

布置风管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尽量缩短管线,减少分支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以节省材料和减小系统阻力。

②要便于施工和检修,恰当处理与空调水、消防水管道系统及其他管道系统在布置上可能遇到的矛盾。

气流组织房间内合理的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

目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①侧送风侧送风如图a所示,侧板送风是目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风道位于房间上部,沿墙敷设,在风道的一侧或两侧开送风口。

可以上送风,上回风,也可以上送风,下回风。

它的特点是风口应贴顶布置,形成贴附式射流,回风区进行热交换。

回风口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风速为2~5m∕s.冬季送热风时,调节百叶窗使气流向斜下方射出。

②散流器送风散流器送风可以进行平送和侧送。

它也是在空气回流区进行热交换。

射流和回流流程较短,通常沿顶栅形成贴附式射流时效果较好。

它适用于设置顶栅的房间。

③条缝送风通过条缝形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射程较短。

温差和速度变化较快,适用于散热量较大只求降温的房间,例如纺织厂、高级公共民用建筑等都有采用条缝送风。

④喷口送风经热、湿处理的空气由房间一侧的几个喷口高速喷出,渡过一定的距离后返回。

工作区处于回流过程中,这种送风方式风速高,射程远,速度、温度衰减缓慢,温度分布均匀。

适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及高大厂房等公共建筑中。

⑤孔板送风利用顶栅上面的空间作为静压箱。

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

回风口设在房间下部。

孔板送时,射流的扩散及室内空气混合速度较快,因此工作区内空气温度和流速都比较稳定,适用于对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室温允许波动较小的场合。

排风方式1、自然排风在卫生条件要求较低的建筑中,可以采用。

但这种方式不稳定,易受干扰,有时会发生倒灌现象,也不能放火。

2、机械排风在卫生标准要求较高的高层住宅∖宾馆客房∖高级写字间等,通常在每一卫生间均装设排风扇和放火阀,通过风道排到屋顶,在屋顶设一台引风机,排风扇与引风机连锁,只要有一台排风扇开启,引风机就启动。

风机盘管的选择

风机盘管的选择

风机盘管的选择一般来说,根据显热负荷、全热负荷并在校核风量之后所选择的风机盘管更适合空调房间的实际需要。

选择风机盘管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国产风机盘管的实际工况风量往往比名义工况(名牌参数工况)风量小20%~30%。

暗装机组由于加装进、回风隔栅、过滤网、短风管等使空气流动阻力增大,实际风量下降幅度更大些,所以选择时可参照中速档参数选择,但就不再考虑安全系数了。

按高速档选也是可以的,但应该考虑积尘,结垢等的修正系数。

2)目前国内许多厂家生产2排管,3排管和4排管机组。

为提高空调效果,选用的风机盘管最好是大风量、小焓差的2排管机组,但是2排管机组焓差小、除湿能力较差,因此在一些高湿负荷的场合宜采用大焓差的3排管和4排管机组。

风盘的承压能力有1.0MPa 、1.6MPa 的,最高有2.1MPa ,所选风盘的承压能力应大于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

3)低嗓声和大风最是很难同时满足的,国内生产的一些低噪声机组往往都是以降低风量为代价来实现的;而单一的低噪声不能反映机组的综合性能,因此选用机组时不宜片面追求低噪声。

4)选用风机盘管时,应进行设计工况和名义工况修正 一般按夏季负荷选用风机盘管,冬季校核所选风机盘管的实际(设计工况)供热量是否满足要求。

步骤如下:采用风机盘管设计工况焓差与标准工况(名义工况)焓差的比值m 进行修,计算风机盘管的实际制冷量(你的设计工况),再根据实际制冷量选择风机盘管。

Q=Q H (△i m /△i H )式中:Q ——风机盘管(你的设计工况)实际制冷量,W ;Q H ——风机盘管标准工况(名义工况)下额定制冷量,W ;△i m ——风机盘管实际(你的设计工况)空气处理焓差,W/kg ;△i h ——风机盘管标准工况(名义工况)下空气处理焓差,W/kg ;设计工况与名义工况的换算可按样本修正,或按下式换算:Q 、Qx —设计工况下风机盘管全热制冷量和显热制冷量,kW ;Q 0、Q x0—名义工况下风机盘管全热制冷量和显热制冷量,kW ;t g 、 t s —设计工况下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取设计参数,℃;M 、M 0—分别为设计和名义工况下的水流量,kg/s ;t w —名义工况下的水温度,℃。

风机盘管选型及系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风机盘管选型及系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风机盘管选型及系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伍小亭☆提要 探讨了风机盘管系统设计中风机盘管选型、风系统设计及新风处理等问题,指出了风机盘管选型风量应按实际热湿工况计算得到,并指出应重视影响风机盘管实际送风量的各种因素,建议采用改变新风处理终状态以解决低热湿比工况下风机盘管选型难的问题。

关键词 风机盘管 名义风量 热湿比 新风处理S o m e p r o bl e m s of f a n2c oil u nit s e l e c ti o n a n d s yst e m d e si g nBy Wu X iaoting★Ab s t r a c t Di s c us s e s t h e mo d e l s e l e c t i on of f a n2c oil uni t s,t h e d e s i g n of t h e a i r s ys t e m f o rf a n2c oil uni t s a n d f r e s h a i r h a n dli n g.P oi n t s ou t t h a t t h e a i r vol ume f o r s e l e c t i ng th e mo d e l off a n2c oil uni t s s houl d b e d e t e rmi n e d b y c a l c ul a t i ng a c c o r di n g t o th ei n d o o r a n gl e s c a l e.Al s oli s t s t h e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a i r s up p l y vol ume of f a n c oil uni t s,w hi c h s houl d b e gi ve n mo r ec ons ide r a t i on.P r op os e s c h a n gi n g t h ef i n a l c on di t i on of f r e s h a i r h a n dl e d t o s ol ve t h e p r o bl e mi n s e l e c t i n g t h e f a n2c oil uni t s un d e r a l ow a n gl e s c a l e.Ke yw o r d s f a n2c oil uni t,nomi n a l a i r vol ume,a n gl e s c a l e,f r e s h a i r h a n dli n g ★Tianj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China 风①机盘管作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实践中因盘管选型及风系统设计不当造成的问题时有发生。

风机盘管选型

风机盘管选型

风机盘管选型与布局简析案例我曾经看到一篇设计说明.是美国的,人家的设备选型可以说是真的很精确,与冷负荷计算一样,而且使用了十几年后测试也没大的饿变化,相差不到5%(保养技术与国内相似).而国内的基本上都是选型时选的很大,而过了五六年后.效率就开始下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新风注入:(处理过)由已知房间新风量,算出新风负荷.再拿房间的总负荷减去新风负荷,得出房间的负荷.再由已知空气设计参数.算出空气质量新风量,再依据新风量和房间负荷选型,最后选出设备型号.(没处理过的)设备负荷为新风负荷(由新风量算出)加房间负荷无新风注入:根据空气设计参数和房间负荷,直接算出空气质量新风量,再依据新风量和房间负荷选型,最后选出设备型号.若有未经处理的新风送入则,盘管冷量应是房间冷负荷+新风负荷若有经处理的新风送入(处理到室内点),盘管冷量就是房间冷负荷注意:.若有经处理的新风送入(处理到室内点),盘管冷量为房间冷负荷减去新风负荷摘要:本文通过阐述隆盛大厦项目空调施工中的风机盘管选型、布局,着重指出选型应充分考虑业主的建筑格局,合理地确定负荷、风量和气流组织,才能真正体现设计与施工的统一。

关键词:风机盘管;负荷;风量;气流组织随着高档写字间、办公环境的不断改善,空调系统也越来越广泛地深人到日常生活中。

如何使所选用的空调系统起到最佳效果,除了设计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引起现场工程师的思考。

风机盘管作为中央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在众多的公共场所广为采用,其主要优点如下:一、自成单元,调节灵活。

风机盘管为三档变速,且水路系统可根据用户室温设定情况,采取冷热水自动控制温度调节阀调节,从而使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以满足不同空调使用客户的需求,房间无人使用时可手动关机或自动定时关机,并且可以使开发商避免一次投入过大,便于其滚动开发,可根据入住客户的情况开通不同的房间。

从而降低了整体系统的运行费用。

二、整个系统分区控制较为容易,可以按房间的朝向、楼层、用途、使用时间等分成若干区域,按不同的客户使用需求进行分区控制,从而避免了大风道系统必须集中控制的不合理的一面。

空调工程施工风口的选用安装与气流组织教案

空调工程施工风口的选用安装与气流组织教案

空调工程施工风口的选用安装与气流组织教案一、引言(约100字)空调工程的施工中,风口的选用安装以及气流组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风口的选用原则、安装方法以及气流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施工中正确应用。

二、风口选用(约300字)1.根据空调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风口类型: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特点和需要满足的气流要求选择合适的风口类型,如固定风口、可调风口、线性风口等。

合适的风口类型能够提供适宜的风速、风量和风向。

2.考虑房间布局和装饰要求选择合适风口尺寸:根据房间的大小、高度、布局和装饰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风口,确保房间内部空气得到均匀的分布和供应,避免因风口尺寸不当而产生过大的风速差异。

3.考虑外观美观和易于维护的因素:在风口选用中,也要考虑维护的便利性和外观美观程度,尽量选择易于拆卸、清洗和维修的风口,并保证其与房间装修风格相协调。

三、风口安装方法(约500字)1.确定风口位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风口的位置,并在施工前进行标注,确保风口布置合理。

2.安装风口的基本步骤:根据选定的风口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包括测量、布置支架、安装固定件、联接风管、安装风口框架和安装风口。

3.风口安装的注意事项:-确保风口安装牢固:风口安装一定要确保牢固、稳定,避免出现移位或脱落的情况,可采用螺丝、胶粘剂等方式进行固定。

-风口与风管的连接:风口与风管的连接点要密封良好,以避免漏风或风量损失,可采用合适的密封材料进行封口。

-风口调平:风口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水平调整,确保与天花板或墙面平齐,并保证整体美观。

四、气流组织基本原理和技巧(约300字)1.正确的风口布置:在空调工程中,要根据房间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满足的气流要求,设计合理的风口布置,尽量保持风口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冷暖气流交叉的情况。

2.风口的风向和风量调节:根据不同的房间需求,可调整风口的风向和风量,将冷暖气流送至房间内特定的区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风机盘管选型,看这篇就够了

风机盘管选型,看这篇就够了

风机盘管选型,看这篇就够了一、风机盘管介绍风机盘管是空气源热泵理想的末端产品,由热交换器,水管,过滤器,风扇,接水盘,排气阀,支架等组成。

风机盘管主要依靠风机的强制作用,使空气通过加热器表面时被加热,因而强化了散热器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作用,能够迅速加热房间的空气。

风机盘管是热泵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工作原理是机组内不断的再循环所在房间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热水)盘管后被冷却(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

通常,新风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送入室内,以满足房间新风量的需要。

二、空调系统分类(一)根据介质的形式分类1、氟系统2、水系统3、风系统4、气—水系统5、各系统之间的对比(二)根据送风温度分类1、水1)低温2)常温3)高温2、风1)低温2)常温(三)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位置分类1、集中系统2、半集中系统3、分散系统4、各系统之间的对比(四)按照集中处理空气的来源分类1、封闭系统2、直流系统3、混合系统4、各系统之间的对比(五)根据风速分类1、低速2、高速(六)根据设备安装形式分类1、明装2、暗装三、风机盘管选型(一)风机盘管的分类:风机盘管种类有:卧式暗装(带回风箱) 风机盘管、卧式暗装(不带回风箱) 风机盘管、卧式明装风机盘管、立式暗装风机盘管、立式明装风机盘管、卡式二出风风机盘管、卡式四出风风机盘管及壁挂式风机盘管等多种。

风机盘管的形式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安装形式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按其出风方式可分为顶出风、斜出风和前出风三种;按其进水方式可分为左进水、右进水和后进水三种。

立式和卧式之分主要是对暗装风机而言.目的我国生产的明装风机盘管一般都是立式的。

它主要安装在窗台下,使用比较普遍。

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是将立式暗装卧放,在结构上与立式有较多差异。

卧式暗装风机盘管通常吊装在房间天棚上,冷风自上而下,回风口设在天棚另一端。

立式明装风机盘管明装和暗装是按风机盘管结构型式来分的。

明装是将风机盘管放在室内可见部位,暗装是将风机盘管放在室内不可见部位,一般放在窗台下、大棚上或夹墙里。

空调系统风管、风口设计选型

空调系统风管、风口设计选型
2、室内气流组织校核
校核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是否合理?
……
风口的距离是否合理?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XX/XX
汇报人姓名
1、风管分类
风管、风口分类
无机玻璃钢风管
风管、风口分类
风管、风口分类
风管、风口分类
2)、按风管作用分:送风、回风、排风、新风管等。 3)、按风管内风速分:低速、高速风。 1)、按风口材料分:铝合金风口、铸铁风口、塑料风口、木制风口等。 2)、按风口形状及功能分 A、百叶风口:门铰式百叶风口、单层百叶、双层百叶、防雨百叶等。 2、风口分类
10000~17000
17.5
68000~100000
30
17000~25500
20
低速风管内的风速(m/s)
B、根据风管截面积参照风管常规尺寸表选择合适的风管尺寸;
Ø100
Ø250
Ø560
Ø1250
Ø120
Ø280
Ø630
Ø1400
Ø140
Ø320
Ø700
Ø1600
Ø160
Ø360
4~7
2~3
3.5
50~65
6~9
2~5
4~4.5
65~85
8~12
5~8
5
高速风管的最大风速(m/s)
风量范围(m3/h)
最大风速
风量范围(m3/h)
最大风速
1700~5000
12.5
25500~42500
22.5
5000~10000
15
42500~68000
25
500X250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

风机盘管选型原则1. 简介风机盘管是一种常见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冷热空气通过风扇循环到室内空间。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考虑,以确保正确的选型和高效的运行。

2. 选型原则2.1 整体设计和安装条件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整体设计和安装条件。

这包括风机盘管的尺寸、重量、布置和连接方式等。

确保选型符合建筑物或空间的要求,并能够方便安装和维修。

2.2 风量和静压风量是指风机盘管每单位时间内供应的空气体积。

静压是指风机盘管对空气流动施加的压力。

正确选择风量和静压对于确保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舒适至关重要。

根据空间大小、热负荷和通风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风量和静压。

2.3 能效能效是评估风机盘管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要关注其能效等级。

通常,能效等级越高,能源消耗越低,运行成本越少。

确保选择具有较高能效等级的风机盘管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并节约运行成本。

2.4 噪音级别噪音级别是指风机盘管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水平。

在选择风机盘管时,需要考虑其噪音级别是否符合室内环境的要求。

特别是在需要安装在噪音敏感的区域时,如办公室、酒店客房等。

选择噪音较低的风机盘管可以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2.5 维护和保养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风机盘管的维护和保养要求。

这包括易于清洁、易于维修和易于更换零部件等因素。

确保选择的风机盘管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维护和保养,减少运营中的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3. 选型方法3.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风机盘管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这包括室内空间的大小、使用功能、通风要求等。

确切地了解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选择适合的风机盘管型号。

3.2 查找厂家技术资料通过查找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了解不同风机盘管型号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这包括风量、静压、能效等级、噪音级别和维护要求等。

比较不同型号的技术参数,找到与需求相匹配的风机盘管型号。

3.3 考虑预算和总成本在选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预算和总成本。

风机盘管型号选型及设计

风机盘管型号选型及设计

风机盘管型号选型及设计风机盘管机组作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工程应用特别广泛。

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的风机盘管在名义供冷量、噪音、电机输入功率等项指标上,已接近于或优于国外产品,而风量则普遍低于国外同型号产品。

但是,真正影响空调效果的,并不只是这些参数的肯定值大小,还取决于这些参数之间的配匹是否合理。

由于我国的行业标准?中,对供冷量、噪声、输入功率等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形成了国产风机盘管高冷、低噪、小风量的总体特点,而风量与冷量的搭配(焓差)则不合理,这给选型工作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带来问题。

一、目前风机盘管选型中常见的问题(1)按冷负荷选型的弊端按空调房间的最大冷负荷选用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设计中常见的做法,其目的是保证高峰负荷时的房间温度。

而实际上空调房间运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处于高峰负荷,使供冷量过剩,而切换到中、低档运行以降低冷量输出,从而维持房间的热平衡。

可见机组实际输出冷量取决于空调负荷的变化,与机组的名义供冷量关系不大。

故供冷量只是实现空调的必要条件,但不能决议空调的使用效果。

评价空调效果好坏,一是房间平均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接近程度;二是室温分布(梯度)和变化(波动)幅度。

送风温差越大,换气次数越少,室温梯度和波动幅度也越大,故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才是影响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文献[2]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精度空调房间的最大送风温差和最低换气次数。

空调精度越高,要求送风温差越小、换气次数越多。

可见按最大冷负荷选型,仅充足高峰负荷时的房间温度是不够的,还需充足适当的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才能保证房间的舒适性要求。

(2)不能保证充足的送风量因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是决议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故保证充足的风量是实现预期空调效果的先决条件。

这里所说的风量是指机组使用时的实际送风量,而不是产品样本中的名义风量(GB/T192322023规定:名义风量须在盘管不通水、空气14—27℃,风机转速为高档,对低静压机组不带风口和过滤器等出口静压为12Pa测得的风量值)。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典型设计与控制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典型设计与控制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典型设计与控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一种采用风机盘管作为制冷或供暖传输介质,通过新风系统提供新鲜空气的集中供暖、集中制冷系统。

其设计与控制需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能效、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以下将从设计和控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

设计方面:1.风机盘管系统的选型: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风机盘管系统,包括制冷量、供暖量、风量以及静压等参数,以满足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

2.新风系统的选型:根据室内人员密度、空气质量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风管以及各种过滤设备等。

3.空气流动设计:通过合理设计空气流动路径和布局,优化空气流动的质量。

例如,在房间的区域设置新风口,保证每个区域都有充足的新风供应。

4.防止二次污染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增加消毒设备等,以提供洁净的新风供应。

5.能源回收利用设计:考虑采用新风回收系统,将排出的室内空气中的能量回收利用,以提高能效。

控制方面:1.温度、湿度控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的温湿度,风机盘管系统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进行控制,以达到舒适的室内环境。

2.风速控制:根据室内人员密度、活动,调整风机盘管的风速,确保室内空气的舒适性。

3.新风量控制: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调整新风量的大小,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4.能量回收利用控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能量回收利用装置的自动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安全控制:针对特殊情况,如火灾、停电等,设置报警、备用电源等安全控制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典型设计与控制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能效、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通过合适的选型、空气流动设计、防止二次污染设计、能源回收利用设计等,实现温湿度控制、风速控制、新风量控制、能量回收利用控制以及安全控制等功能,以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风机盘管选型

风机盘管选型

风机盘管机组选型及设计1 前言风机盘管机组作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工程应用非常广泛。

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的风机盘管在名义供冷量、噪音、电机输入功率等项指标上,已接近于或优于国外产品,而风量则普遍低于国外同型号产品。

但是,真正影响空调效果的,并不只是这些参数的绝对值大小,还取决于这些参数之间的配匹是否合理。

因为我国的行业标准?中,对供冷量、噪声、输入功率等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形成了国产风机盘管高冷、低噪、小风量的总体特点,而风量与冷量的搭配(焓差)则不合理,这给选型工作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带来问题。

2 目前风机盘管选型中常见的问题2.1 按冷负荷选型的弊端按空调房间的最大冷负荷选用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设计中常见的做法,其目的是保证高峰负荷时的房间温度。

而实际上空调房间运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处于高峰负荷,使供冷量过剩,而切换到中、低档运行以降低冷量输出,从而维持房间的热平衡。

可见机组实际输出冷量取决于空调负荷的变化,与机组的名义供冷量关系不大。

故供冷量只是实现空调的必要条件,但不能决定空调的使用效果。

评价空调效果好坏,一是房间平均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接近程度;二是室温分布(梯度)和变化(波动)幅度。

送风温差越大,换气次数越少,室温梯度和波动幅度也越大,故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才是影响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文献[2]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精度空调房间的最大送风温差和最低换气次数。

空调精度越高,要求送风温差越小、换气次数越多。

可见按最大冷负荷选型,仅满足高峰负荷时的房间温度是不够的,还需满足适当的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才能保证房间的舒适性要求。

2.2 不能保证足够的送风量因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是决定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故保证足够的风量是实现预期空调效果的先决条件。

这里所说的风量是指机组使用时的实际送风量,而不是产品样本中的名义风量(GB/T 19232-2003规定:名义风量须在盘管不通水、空气14—27℃,风机转速为高档,对低静压机组不带风口和过滤器等出口静压为12Pa测得的风量值)。

风机盘管气流分析报告

风机盘管气流分析报告

风机盘管气流分析报告
该风机盘管气流分析报告旨在对某风机盘管的气流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现有的风机盘管系统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和空气动力学模拟,我们将提供对该系统气流分布和性能的综合评估和建议。

1. 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和范围
2. 实地调查
2.1 设备配置
2.2 系统参数
2.3 环境条件
2.4 测量仪器和方法
3. 数值模拟
3.1 气流模型建立
3.2 网格生成
3.3 边界条件设置
3.4 求解器和求解策略
3.5 敏感性分析和验证
4. 结果分析
4.1 气流分布
4.2 温度分布
4.3 速度分布
4.4 压力分布
4.5 能量效率评估
5. 建议和改进措施
5.1 设备调整和优化
5.2 气流通道改进
5.3 控制策略优化
5.4 其他可能的改进方案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6.3 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以上内容将围绕风机盘管气流分析展开,首先进行实地调查以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仿真计算。

然后通过对结果的详细分析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请注意,在正文中不应重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风机盘管选型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分析
1、空调方案的选择
1.1 空调系统的分类
有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分散式三种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所有处理设备(包括冷却器、加热器、过滤器、加湿器和风机等)均设置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处理后的空气经风道输送到各空调房间。

此种系统的冷源可以由冷冻站或在空调机房安装制冷机提供。

热源由锅炉房或热交换站,或在空调机内设电加热器提供。

集中式空调系统又可分为单风管系统、双风管系统和变风量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有集中的冷源和热源,运行可靠,便于管理和维修,但机房占地面积较大。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系统除有集中的空调机房的空气处理设备处理部分空气外,还有分散在被调节房间的空气处理设备,对其室内空气进行就地处理,或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再进行补充处理。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按末端装置的形式又可分为末端再热式系统、诱导器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具有布置灵活、调节方便、运行可靠、部分房间风机盘管关掉不影响其他房间正常使用、运转费用低,且便于管理和维修。

1.2 空调方案的确定
根据此建筑的结构特点并接合上述空调系统的介绍,此建筑采用末端是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的半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在每个房间内设有风机盘管机组,作为系统的末端装置,新风经集中处理后送入房间。

这种系统大多数在办公楼、商用建筑及小型别墅中采用较多。

2、风机盘管选型
2.1 风机盘管系统的构造、分类和特点
(1)风机盘管机组是由冷热盘管和风机组成。

室内空气直接通过机组内部盘管进行热湿处理。

(2)风机盘管机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卡式等。

可按室内安装位置选定,同时根据装潢要求做成明装或暗装。

(3)优点:布置灵活,容易与装潢工程配合;各房间可以独立调节室温,当房间无人时可方便地关机而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有利于节约能量;房间之间空气互不串通;系统占用空间少。

2.2 风机盘管机组系统新风供给方式和设计原则
风机盘管机组的新风供给方式有多种。

(1)靠渗入室外空气(室内机械排风)补充新风,机组基本上处理再循环空气。

这种方案靠投资和运行费用经济,但因靠渗透补充新风,受风向、热压影响,新风量无法控制,且室外大气污染严重时,新风清洁度差,所以室内卫生条件较差;且受无组织的渗透风影响,室内温湿度分布不均匀,因而这种系统适用于室内人少的场合,特别适用于旧建筑物增设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且布置新风管困难的情况。

(2)墙洞引入新风直接进入机组,利用可调节的新风口,冬、夏按最小新风量进行,过渡季节尽量多采用新风。

这种方式投资省,节约建筑空间,虽然新风得到比较比较好的保证,但随着新风负荷的变化,室内参数将直接受到影响,因而这种系统适用于室内参数要求不高的建筑物。

而且新风口还会破坏建筑物表面,增加室内污染和噪声,所以要求高的地方也不宜采用。

2.3 风机盘管选型步骤
(1)明确所选用机组的型式、规格、风口位置等要求。

在选用风机盘管制冷机组时,是把设计预热负荷与机组显热负荷相匹配。

在大多数情况下,盘管有足够的潜热容量,可满足设计需要。

如使用室外空气则应相应修整其负荷及计算公式。

先要确定工作要求:
制冷:室内预热制冷负荷,室内总热制冷负荷,进风温度,进水温度,风量;
制热:通常按制冷选用的机组,供暖能力是足够的,回执量是按照水流量相同时来选定的。

即用进水温度来满足室内所需加热负荷。

室内加热负荷,进风温度。

然后再确定机组规格、水量、所需水温及压降等参数。

(2)明确所选用机组的接水管左出或右出方向(与管道布置有关)。

(3)明确风机电动机轴承是否采用含油或不含油轴泵,使用中一贯的按规定定期加油。

3、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3.1 气流组织的概念
就是在空调房间内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经过处理后的空气由送风口送入室内,在扩散和混合的过程中,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余湿,从而使工作区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3.2 气流组织的形式
(1)上送下回方式:是最基本的气流组织形式。

送风口安装在房间的侧上部或顶棚上,而回风口则设于房间的下部。

它的主要特点是送风气流在进入工作区之前就已充分混合,易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适用于温湿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空调房间。

(2)上送上回方式:在工程中,采用下回风时布置管路有一定的困难,常采用上送风上回风方式。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方便,但影响房间的净空使用。

且入设计计算不准确,会造成气流短路,影响空气质量。

(3)中送风:在某些高大空间的空调房间,采用前述方式需要大量送风,空调耗冷量、耗热量都大。

因而采用在房间高度上的中部位置采用侧送风口或喷口的送风方式。

中送风是将房间下部作为空调区,上部作為非空调区。

在满足工作区空调要求的前提下,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3.3 送、回风口的位置
3.3.1室内空气没有循环不均的想象
对于射程长的房间应采用轴向型的送风口,而对于射程短的房间可采用扩散性能好的风口。

另外,要在空气不易流动的场所设置回风口,避免室内形成死区。

回风口也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期停留的地点。

3.3.2送风气流不易形成短路
当送风口与回风口位置靠近时,送风气流在室内没有充分扩散就被回风口吸进,形成短路,这种情况时不允许的。

送、回风口的距离应尽量增大或让其处于不同的平面上。

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采用板孔或散流器下送时,送风口宜设在下部;当室内湿度精度不高且室内参数相同或相近的系统可采用走廊回风;采用顶棚回风时,回风口与照明灯具宜结合成一个整体。

总结
结合办公楼的特性,每层的设计人数为150人,其门窗一般处于关闭状态,空气流通性比较差,负荷损失较小,但空气质量较差,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空气品质。

所以在确定建筑物系统时选择半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它要求室内设备设置具有灵活性,便于变更,并有效的排走设备的热量。

另一方面根据个人的条件进行局部的调节,使之能达到舒适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蒋志良主编.《供热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健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