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形象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形象学

●一、何谓形象学

●二、形象学的产生与发展

●1、传统形象学,2、当代形象学

●三、形象学的研究内容

●1、形象,2、社会总体想象物,3、词汇与套语

第七讲形象学

●一、何谓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巴柔)。

如:“近代中国文学中的西方形象”、“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钱钟书写《十八世纪英国人中的中国形象》,描述了中国形象由高贵到低贱(贫穷、病弱)的过程。

二、形象学的产生和发展

1、传统形象学(重在“再现者”)

法国卡雷首先提出形象研究的原则,他将形象学定义为:“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基亚又把这一主张进一步归结为:“不再追寻一些使人产生错觉的总体影响,而是力求更好地理解在个人和集体意识中,那些主要的民族神话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的。”

1951年,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单独辟出一章,专门研究“人们所看到的外国”,为卡雷的理论作了详细说明。

卡雷实际上就把研究一国文学中的外国形象问题置于“事实联系”研究中心。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形象学”这个词,但已指出了研究的基本原则,所以一直被后人视为“形象学”的奠基者。

2、当代形象学(重在制作者,异国形象如何被创造出来,注重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等)

法国学者巴柔是当代形象学的创始人。

他在为布吕奈尔和谢夫莱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一书所撰写的“从文化形象学到集体想象物”一章中,第一次提出“形象学”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当代形象学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对“他者”形象的定义。

巴柔对形象所下的定义是:

“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

此后,他又对该定义作了补充,指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对两处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达。”

综合巴柔在其他文章中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他对形象的定义,并由此了解形象学的研究范围:

A、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

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经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写真实的原则。事实上,形象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

它以一个作家、一个集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自我)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通过对异国的描述,显示或表达出了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他们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实际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

对这种主观与客观、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我们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了解想象在多大程度上,出于何种原因(情感、意识形态等)而产生了什么样的偏离。这是形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形象是一种象征语言

形象是一个社会可用来言说和思维的象征语言之一。它表述出了在被描

写的“他者”与形象制作者间实际存在着的一种互动关系:

形象的制作者可以是个体(作家)、集体(社团、民族)或半集体(思想流派、观点)。

但无论在那一个层面上,被制作出的“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出对“他者”的某种否定,对“我”及其空间的某种补充和延长。

“我”出于种种原因言说“他者”,但在言说的同时,“我”却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否定了“他者”,从而言说了自我。

C、形象在套话中

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

如欧洲人常用来指称犹太人的“鹰勾鼻”,中国人用来指称西方人的“老毛子”,“大鼻子”,“老外”,指称日本的“倭寇”、“小日本”等。

“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它是释放出的信息的一个最小形式,以进行最大限度、最广泛的信息交流。”

它是对一种文化的概括,可被视为是这种文化的缩影。

当代形象学的第二个代表是莫哈。

1992年,莫哈发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文章指出:“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某个形象,它是异国的

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来的形象。”

莫哈指出了形象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对象,一般形象学研究特别注重第二个对象。

三、形象学研究的内容

1、形象。

如莫哈所说,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有三重意义:它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是由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制作出来的形象。

当代形象学在这三者当中尤其关注第二点,即注重创造出一个形象的文化。

例:英国雷蒙·道森所著《中国变色龙》总结了欧洲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

欧洲最早读到的亚洲游记出自两位法国教士之手,即布郎卡尔班和卢布鲁克

卢布鲁克《东方行记》1255年

描述了蒙古人架在车上的毡帐,常常聚集成流动村子。蒙古人“男人们在头顶剃光一小方块,剩下的头发辫成辫子,从两边下垂至耳部。”冬天,他们用毛皮裹住身体,夏天穿着来自中国的丝绸。他们饮大量的乳酒——发酵的马奶——和葡萄酒。

在他们的描述中,“远东各民族生性凶残,在各方面都与欧洲人迥异,因之成其心患”。

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中国则是一个“极度文明,和平而繁荣的民族,尽管他们不知道上帝,却在许多方面值得尊敬”。

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和父亲叔叔与十几位旅伴经4年到中

国,游历17年。

到了17、18世纪,欧洲宣扬一种正面的中国人形象,把他们塑造成一个生来就有礼有德,进步繁荣的民族。于是,一个关于中国的真正神话由此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