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新文档资料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肠胃药物,这种药物是用于肠胃系统的疾病,例如肠胃反酸,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比较严重的,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人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下面就来看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的介绍吧。
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良反应:一、胃肠道反应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大约有3%~5%的患者在服用该类药后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最近几年,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问世与剂型的改革,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微。
因此,只要遵医嘱服用,并注意在饭前服药,服药后及时进餐,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这一不良反应的出现。
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临床统计显示,在服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氟啶酸)的患者中,约有2%的人会出现嗜睡、头痛、头晕及肢体麻木等轻微症状。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这些反应主要与服药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长有关。
这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如果一次使用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量就会增大,从而可影响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所以,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药量,不可随意增加用量和服药次数;同时应注意用药的持续时间,一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控制在5-7天左右。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了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减少剂量,必要时可停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比较多的,因为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伤害是比较轻微的,所以,一般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任何的不良反应对于身体都是有一定的伤害,人们在使用之前就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摘要: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已成为临床上的常用药但由于药物本身特性及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的存在,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皮肤过敏及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软骨毒性、肝脏毒性、生殖毒性、跟腱炎和局部刺激症状等,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
因此,医护人员及兽医工作者应熟练地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避免其造成的伤害,从而保障人与动物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毒性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NS或FQS)药物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因其在喹诺酮萘啶环的6位处引入了氟原子,7位上都连有哌嗪环,所以统称氟喹诺酮类,是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喹诺酮类衍生物。
该类药物的抗菌谱明显比第1代和第2代扩大,抗菌活性也显著增强,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某些厌氧菌和支原体等均有效,特别是对绿脓杆菌效果好,几乎适用于临床常见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按国际非专用药名命名原则,对该类新药均采用“-oxacin”来定名,以表示它们在药理方面的相似性及组群关系。
该构词成份在我国音译为“沙星”。
FQNS药物具有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谱广等优点,已成为人医和兽医临床上的常用药品。
主要品种有诺氟沙星(Nor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恩诺沙星(Enrofloxacin)、甲磺酸达氟沙星(Danofloxacin mesylate)、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马波沙星(Mar bofloxacin)、奥比沙星(Orbifloxacin)和盐酸二氟沙星(Difloxacin hydrochloride)等,其中恩诺沙星、甲磺酸达氟沙星和盐酸沙拉沙星、盐酸二氟沙星为动物专用药。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药 , 与静 脉给药时 药物 直接进入人体循环 , 这 及药物中的微粒 、 内毒素 , p 值 、 透压 、 应用 喹诺 酮 类药 物 , 考虑 其治 疗作 用 的同 时 , 应 也 充分认 识其不 良反应 , 注意 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检查 , 在最大 限度发挥其 抗菌 作用的 同时 , 尽量减 少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 。 参考文 献
【 关键 词 】 氟喹诺 酮 类 不 良反 应 分析
【 图分类号 J 9 8 1 中 R 7 .
【 献标 识 码J 文 A
【 文章 编号 l6 4 0 4 ( 0 1 () 0 1- 1 1 — 7 22 1) b- 1 6 0 7 0 0
处。 静脉滴 注左 氧氟沙 星或 曲伐沙 星后血 管 内皮三磷 酸腺 苷 、 二磷 酸 腺苷 、 三磷酸 鸟苷及二磷酸鸟苷的含量均明显下降 , 且与药物浓度相关 , 表明 高浓 度氟喹 诺酮类 药物会损 害血 管 内皮 细胞功 能 , 能耐受低浓 但 度药物 , 故使用时应缓 慢地经大静脉 滴注低浓度药物较为安全 。 本文 出
1 2 方 法 .
按 照 患者 病 情情 况 、 品种 类 、 药 途径 、 良反应 的 表 现 、 药 给 不 转
归等进 行 统 计分 析 。
13 . 不 良反应 表现
静脉 炎表现注射部 位静脉 呈一红线样表 现 , 伴有 瘙痒或疼痛 胃肠 道反应 : 、 恶 呕吐 、 腹泻、 味觉 改变及 其他 胃肠道 反应 ; 中枢神经系统 反
氟喹 诺酮 类药物 常见 的不 良反应 特点 分析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一般 资料 1
后再重新缓 慢滴注 , 脉炎情 况均可缓 解 。 静 氟喹 诺 酮类 药物 胃肠 道 不 良反应 主要 以 恶心 、 吐、 泻 、 觉 呕 腹 味 改变为主。 各种氟喹诺 酮类药物 胃肠道的耐 受性无明显差异 。 使用氟喹 诺 酮类药物期 间肠道革 兰阴性需氧菌 明显减 少 , 但很少影响厌氧茵 , 极 少伴发艰难 梭菌相关 的假膜性 结肠炎 。 文2例不 良反应 中 胃肠道 反 本 5 应 8 占3%) 例( 2 , 主要发生在空腹 注射药物后 , 另与药物浓 度和 开始注 射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加替沙星的严重不良反应。
如:血糖异常,表现为高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和血糖紊乱(血糖双向改变或不规则波动),禁用于糖尿病患者。
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品也有引起血糖异常的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反应;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突出。
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晕、痉挛、抽搐、晕厥、意识模糊、昏迷、癫痫、精神异常等。
2.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和过敏样反应。
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抽搐、癫痫大发作、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谵妄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
3.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手、颜面及其他暴露于光下的皮肤出现红肿,伴瘙痒或灼热感,严重者出现皮肤脱落。
光敏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类反应,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4.莫西沙星的肝损害。
禁用于有严重肝损害的患者。
5.帕珠沙星的肾损害。
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在未成年动物中可引起关节病,在儿童中引起
关节痛及肿胀,因此不用于未成年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对过敏体质或者有药物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对肾功能障碍患者、老年患者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8例临床分析论文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和有关的因素。
方法:选取本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48例,使用spss8.0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剂量、给药的途径、合并用药都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
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而且在临床中容易被忽视,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11-01通常而言,在药物不良反应中,主要以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的情况比较多,在药源性疾病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5%左右,而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具有抗菌性强、不良反应率小、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当中,但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面积使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日渐增多。
本文在本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中选取48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帮助医生更加合理、正确的对患者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之间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48例,年龄为26至73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36例。
1.2方法:使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的基础疾患、用药剂量情以及情况、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详细症状、处理情况和转归都记录下来,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判标准来进行筛选,使用spss8.0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2.1检查结果: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程度分别为:轻微的反应或者疾病31例,不良反应症状明显16例,主要器官或者系统严重损害1例。
不良反应转归的病例为:治愈36例,好转11例,后遗症1例。
2.2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由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而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般症状是头痛、眩晕、耳鸣、失眠、乏力以及疲倦等,严重者则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焦躁、幻听、抑郁等症状。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染药,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1,2]。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其多年来不良反应报告及药物相互作用。
发现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系统等均有不良反应报告,并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现概述如下。
1 不良反应1.1 软骨毒性资料来源主要为萘啶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儿童及青少年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由于其对关节软骨的损害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主要影响新生或幼小动物的骨骼增长板(除骺-关节复合体外)。
一般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对症处理或停药即可缓解。
1.2 皮肤过敏反应及光毒性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别可能出现光敏反应或严重过敏反应。
如皮肤潮红、瘙痒、皮疹、红斑、血管性水肿等,停药后症状大都消退。
光敏反应好发于女性,陶然[3]等报道,1例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给司帕沙星片0.2g,qd,po,5天。
在服药4天出现手背、颜面部皮肤明显的均匀色素沉着,可能由于沉着在皮下的药物,引起局部皮肤的炎症性反应,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皮肤的色素沉着,因而服药期间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1.3 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详细临床资料显示,少数病人使用司帕沙星出现QT间期间隔延长500mg以上,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
因而,司帕沙星应避免与其它已知可增加QT间隔或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共同给药。
1.4 对中枢神经系统(CNS)[4]的作用到为止,仍不能确切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对CNS作用的分子靶位或受位。
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包括头痒、眩晕、疲倦、失眠、视觉异常和噩梦,严重的神经毒性作用很少。
一般报道病人的发病率在10%以上,且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
1.5 对胃肠道的作用[5]一般报告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等,而且剂量愈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愈高。
最严重的是消化道出血。
1.6 泌尿系统不良发应类药物易产生结晶尿,尤其在碱性尿中易发生。
特别是儿童可能导致特异反应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孕妇、哺乳妇女和未成年者不宜用本品。
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临床副作用

氟喹诺酮类与茶碱
喹诺酮类抗菌素可抑制茶碱的代谢使其
血药浓度升高。 应尽量避免两药合用,若使用时应监测 血药浓度。 依诺沙星可使茶碱血药浓度上升50%, 环丙沙星17%,氧氟沙星10%。 新品种(左氧氟沙星)引起没有临床意 义上的升高,可以合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疗程
1. 单纯性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5~7天。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氧氟沙星( ofloxacin) 左氧沙星 (levofloxacin) 培氟沙星 (pefloxacin)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 氟罗沙星 (fleroxacin)
其他品种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良反应 消化道 平均发生率% 3.8 (范围%) (2.3~7.7)
神经系统
过敏反应
1.8
0.6
(0.5~5.7)
(0.4~0.7)
实验室检 查异常 总发生率
2.0
5.0
(1.3~2.7)
(3.2~9.0)
氟喹诺酮类的严重不良反应
1.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2. 精神系统改变 3. 骨关节损害,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
氟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
1.消化道: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痛、腹泻、 食欲减退。 2.神经系统:头昏、头痛、情绪不安、失眠。 3.变态反应:皮肤瘙痒、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4.光感反应(光毒性反应):服药期间可发生光 感性皮炎,以lomefloxacin 最为多见, pefloxacin亦较多。 5.其他:少数患者有肌肉疼痛、无力、关节肿痛、 心悸等。 6.实验室检查:一过性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 尿素氮、肌酐值的升高。 7.Q-T见间期延长( lomefloxacin 最为多见)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论文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论文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合成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它们作用于DNA酶,干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从而杀死细菌。
然而,喹诺酮类药物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严重的健康问题。
首先,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产生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几天内出现,并在疗程结束后逐渐消失。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反应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例如,头痛、头晕和失眠是常见的反应。
更严重的反应包括抽搐、意识状态改变和病理性心理病理症状,如幻觉和妄想。
这些反应通常在高剂量下出现,但也有报告显示在常规剂量下可发生。
第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和药疹。
这些反应可能是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
在极少数情况下,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或剥脱性皮肤坏死症,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此外,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肝脏和肾脏功能受损。
这些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和肝功能异常。
在极少数情况下,喹诺酮类药物也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
另外一些报道表明,长期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最终引起肾衰竭。
最后,喹诺酮类药物还可能引发其他反应,如低血糖、肌肉或关节疼痛,以及心律不齐等。
这些反应通常较为罕见,但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总的来说,喹诺酮类药物虽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医生应该在给予患者喹诺酮类药物前进行充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和药物史,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最早上市的品种是萘啶酸,于1962年人工合成,自1978年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问世后,在其母核4-喹酮上引如了不同的活性基团,合成了系列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氟洛沙星、氨氟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等,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是国际公认的较好品种。
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较高、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其作用机制为抑制DNA螺旋酶,与其它抗生素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无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喹诺酮类药物自问世以来优势显而易见,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由于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合并用药、滥用药物、患者生理状况都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未能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特别在偏远山区医疗单位和诊所滥用喹诺酮类药物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把近年来报道的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1 对骨关节的损害动物实验已证明,该类药物对未成年动物的主要骨关节可造成软骨水泡样变性,关节腔出现渗出,严重者可导致软骨基质腐解,其损害程度随着动物年龄减小而增大。
儿童常规用量是否发生骨关节损伤。
尚缺乏确切的证据。
但国内有研究表明:孕妇服用环丙沙星后可引起胎儿软骨损伤。
为此,专家仍然主张16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这类药物,同时,在该类药品说明书中已警示禁用于儿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但是滥用现象仍然存在。
王增信报道小儿服环丙沙星致关节疼痛20例分析。
患儿女9例,男11例,年龄4~15岁,口服环丙沙星为0.8g/例,1.0~1.6g4例,1.8~2.4g 8例,72.4g 6例。
分别于服药的第四天、第七天和7天以上出现关节疼痛,经影像学检查,关节腔有轻度渗出的6例,有明显渗出的3例,无改良的11例。
上述病例在发现症状时停药,引起局部热蹩,加服维生素C、补钙等常规治疗,结果恢复正常。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
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
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
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42-01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
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
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
现综述如下。
1过敏反应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占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的251.85%。
过敏反应以皮疹和荨麻疹居多,占过敏反应的191.42%。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发红、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脱屑,严重者可表现为重型药疹、过敏性休克[2]。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
虽然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广谱性,但由于其药理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以及曾经出现过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等易感人群应慎用或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下面我们针对喹诺酮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说明。
一、胃肠道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较为明显,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胀痛、胃灼热感等症状,尤其是在空腹或饭后不久使用该类药物时,这些症状更容易出现。
一般情况下,这些胃肠道反应都是轻度的,不需要特殊处理,若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可以暂时停药或减量服用。
二、神经系统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症状。
其中抽搐是最严重的反应之一,其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心血管系统反应喹诺酮类药物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包括心动过速、心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或病史的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慎用该类药物,并遵从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肝肾功能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在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使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尤其注意。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注重肝肾功能监测和相应处理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五、过敏反应与其他药物一样,喹诺酮类药物也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包括皮疹、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在使用该类药物过程中,如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但因为其不良反应较多,特别对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或禁忌,重视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期进行监测和复查,才能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控制。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FQ不良反应
骨关节 的损害
软骨、骨关节病损、跟 腱炎症和跟腱断裂
血糖 紊乱
可致严重的、致死性、双相性 血糖紊乱——低血糖或高血糖
心脏 毒性
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 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
FQ不良反应
光敏 反应 精神和 中枢神 经系统
司帕沙星
常见:头痛、疲倦、嗜睡等。 严重:抑郁、幻觉、癫痫发作、精神 失常、双相情感障碍等发生率极低, 且可逆。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 呈贡医院
药剂科:浦锐平
喹诺酮类药物 Fluoro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s
教学目录
1 2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熟悉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症 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用药监护。
3
一、FQ的不良反应
定义
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 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反应
禁用于青少年的药物是 A.头孢克肟 B.氨曲南 C.林可霉素 D.左氧氟沙星 E.米诺环素光 『正确答案』D
复习思考题<<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 哪些?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 式减少或避免它的不良反应?
谢
谢
FQ用药监护
患者应用后若 出现腱疼痛、 肿胀或跟腱断 关注跟腱 裂情况,应 炎症和肌 立即停服, 及时就诊。 腱断裂 1、服用期间避免 暴露在阳光或人 工紫外光源下 2、晚间服药 3、口服抗过敏药
心脏 毒性
心电图Q-T间期延长 和室性心律失常
监测 血糖
规避光 毒性
发生血糖异常后, 均首先停药。 高血糖— 胰岛素 低血糖— 补糖
三、FQ禁忌症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 的18岁以下的儿童
患有中枢神经系 统病变的患者, 和以往有神经、 精神病史,尤其 是癫痫病史者
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机制及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机制及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抗菌谱广、给药方便、疗效肯定、应用广泛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
本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抗菌谱、药动学及临床合理应用进行综述,并探索其不良反应,以规范该类药物的使用。
标签: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机制;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抗菌谱广,可口服也可静脉给药,不需皮试,疗效肯定。
自1962年一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问世以来,发展很快,喹诺酮药物母核为4-喹诺酮,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在喹诺酮化学结构6位上加入氟原子,在7位上加入哌嗪环或吡咯啉等衍生物[1],这一类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10余个品种,临床应用广泛。
现将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机制1.1作用机理氟喹诺酮类药物是选择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及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止细菌的DNA合成和修复,对活跃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静止期细菌也有杀灭作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内细胞分子螺旋结构有选择性,而对人体内细胞分子螺旋结构则没有影响。
现发现该类药物还有“抗菌后效应”,即G+阳性、G_阴性菌如果没有立即杀灭,在2~6h内细菌也会失去活性[2]。
实验研究证实,氟喹诺酮类药物并非直接与DNA螺旋酶结合,而是与DNA双螺旋结构中非配对碱基结合,从而抑制DNA螺旋酶的两个A亚单位,使DNA超螺旋结构不能封口,通过形成药DNA-酶复合物而抑制酶反应,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这样DNA双螺旋结构中的单链就暴露,导致mRNA与蛋白合成失控,最后细菌死亡[3]。
1.2抗菌谱氟喹诺酮类药物对G+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G-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等)抗菌作用较强,对衣原体、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抗菌活性也较强。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包括---文本资料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包括:解析: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失眠、兴奋、诱发癫痫发作;光敏反应;关节损害与跟腱炎,幼龄动物关节软骨损害。
关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不可以应用。
关于青霉素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青霉素钾盐不可以快速静脉注射。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于:解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寒沙门菌感染、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
关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需要调整剂量。
A.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B.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C.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D.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可以应用本类药物A.泌尿生殖系统感染B.呼吸道感染C.伤寒沙门菌感染D.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E.以上全是A.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B.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C.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D.青霉素钾盐可快速静脉注射A.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类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B.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C.第一代头孢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能加重肾毒性D.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Vitk可预防出血A.中枢神经系统:失眠、兴奋、诱发癫痫发作B.光敏反应C.关节损害与跟腱炎,幼龄动物关节软骨损害D.以上全是。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1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
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合理使用,明确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经过广泛的合成和几十年的临床发展,改善了抗菌活性、药物动力学特性,降低了毒性[1]。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血浆半衰期长,无交叉耐药,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骨关节等感染的治疗,但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也随着其应用的广泛而增加。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多种[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8-2010年收集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100例。
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从19-78岁,平均58.7岁。
1.2方法[2]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进行筛查;按患者年龄、性别及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总结。
2结果2.1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品种,例数,构成比,见表一。
表一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例数、构成比(例,% )2.2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例,% ),见表二。
3讨论3.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位是dna 螺旋酶,拓扑异构酶ⅳ也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位。
作用机制正是通过与dna、dna螺旋酶或拓扑异构酶ⅳ发生交互作用形成三元复合物,诱导dna和拓扑异构酶ⅳ发生构型改变,从而导致这种酶对dna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最后导致dna降解及菌体死亡[3]。
3.2主要不良反应通过分析本院收集的100例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_杨华

表2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供试品本法测得含量氧化还原法2003010192.392.72003110193.292.92004020494.593.8单快速,节省试剂及检验成本。
同时,采用此法所测定结果与氧化还原法所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179.收稿日期:2005-08-04#经验体会#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C li n ica lA nal ysis on A dverse R eacti on o f CentralN ervous Syste m Induced by F l uo-roqui no l one杨华,祝筱姬,王建华(解放军第89医院呼吸科,山东潍坊261000)摘要:对7例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
7例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在静脉应用此类药物2~5天后出现CNS症状,并排除了可以导致C N S不良反应的其他原因,停药后症状消失,提示不良反应系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关键词:氟喹诺酮;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174(2005)05-0302-01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组织分布广、细菌对其产生突变耐药率低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其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N S)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本文分析了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7例因静脉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CN S不良反应的患者,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48~84(平均71.8)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支气管扩张症1例,尿毒症合并肺部感染1例(按时行血液透析),股骨颈骨折合并肺部感染1例。
应用药物中环丙沙星3例,左氧氟沙星3例,甲磺酸培氟沙星1例。
自用药至出现CN S不良反应2~5(平均3)天,7例患者全部出现夜间严重失眠、烦躁、全身不适,1例出现幻视、幻听、摸空,1例不分昼夜、不认识家人,1例面部肌肉不自主痉挛、胡言乱语。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概述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概述作者:刘士敬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0期氟喹诺酮类(FQNs)药物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世界上已有超过1亿的患者接受FQNs药物治疗。
本文就其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不良反应的类型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FQNs药物最为多见的不良反应;但大多程度较轻,发生率为2%~20%,尤其在口服给药时,多数表现为胃纳差、消化不良、恶心等;少数可表现为呕吐、腹泻、味觉异常;但只有少数患者因此停药。
胃肠道反应与FQNs的结构无明确关系,其主要原因是化学性刺激引起,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因剂量增大而增加。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顺序为氟罗沙星>曲伐沙星>司帕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氟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另外,长期大剂量使用FQNs药物,破坏了肠内菌群的生态平衡,大多数对其敏感的生理性细菌都被杀灭;而少数需氟性菌及兼性厌氟菌却能异常繁殖,数量增加,单纯腹泻、结肠炎和假膜性结肠炎等继发性腹泻的发生几率就大大增加。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仅次于胃肠道,发生率约为5%,表现为失眠、头晕、头痛、震颤、视觉异常等,多数出现于治疗开始时,停药后可缓解;较为严重的表现有精神异常、惊厥、癫痫发作等,但发生率极低(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几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氟罗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FQNs药物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表明,FQNs药物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的结合,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还不能完全解释其致病的特性。
肝脏毒性用FQNs药物治疗时,发生肝酶升高者占2%~3%,最常见的是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程度大多轻微,停药后可缓解。
1997~2006年,在加拿大国内报告,有左氧氟沙星导致肝胆损害的44例。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喹诺酮母核上7位连哌嗪环、6位上连有氟原子结构的全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破坏DNA 复制,导致细菌死亡而呈杀菌作用。
由于其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抗菌谱广、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及价格适中等特點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且其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如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本文重点综述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机制。
1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表明使用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高于应用其他抗菌药物(3.6%)[1]。
而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占1%~2%。
按其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率排序,依次为氟罗沙星、曲伐沙星、格雷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2]。
由于氟罗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70%,其已经在美国禁用[3]。
但国内的报道显示左氧氟沙星的中枢神经毒性最为常见,其次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4],考虑与国内外的常用药物品种、药物制剂质量以及患者种族有关。
2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常见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和失眠。
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颤动、焦躁不安、焦虑、头晕目眩、混乱、幻觉、偏执、沮丧、噩梦、自杀倾向。
国外报道曲伐沙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氟罗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发生中枢神经毒性的第二位,主要表现为头晕(3%~11%)、头晕目眩(2%~4%)和头痛(1%~5%)。
左氧氟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比较低,约0.2%~1.1%。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嗜睡、躁动、震颤、失眠、焦虑和抑郁,较少发生幻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新文档资料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喹诺酮母核上7位连哌嗪环、6位上连有氟原子结构的全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 螺旋酶,破坏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而呈杀菌作用。
由于其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抗菌谱广、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及价格适中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且其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如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本文重点综述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机制。
1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表明使用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不
良事件发生率为12.2%,高于应用其他抗菌药物(3.6%)[1]。
而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占1%~2%。
按其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率排序,依次为氟罗沙星、曲伐沙星、格雷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2]。
由于氟罗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70%,其已经在美国禁用[3]。
但国内的报道显示左氧氟沙星的中枢神经毒性最为常见,其次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4],考虑与国内外的常用药物品种、药物制剂质量以及患者种族有关。
2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常见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和失眠。
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颤动、焦躁不安、焦虑、头晕目眩、混乱、幻觉、偏执、沮丧、噩梦、自杀倾向。
国外报道曲伐沙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氟罗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发生中枢神经毒性的第二位,主要表现为头晕(3%~11%)、头晕
目眩(2%~4%)和头痛(1%~5%)。
左氧氟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比较低,约0.2%~1.1%。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嗜睡、躁动、震颤、失眠、焦虑和抑郁,较少发生幻觉。
目前为止,只有3例发生精神错乱、1例发生紧张性抑郁障碍,2例发生严重精神病。
在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成人患者中,较少发生癫痫。
2012年Mazzei首次报道了左氧氟沙星诱发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2006年Koussa首次报道了加替沙星诱发患者癫痫发作的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惊厥、精神混乱、躁动发生的特别快,甚至在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几分钟即发生,但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见,但均为可逆性,经对症处理后即可恢复。
4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临床发生人群
在报道的由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