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毒理学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从整体实验到替代实验,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

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效应谱,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1)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3)亚临床改变,4)临床中毒,5)甚至死亡。适应: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局部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可逆或不可逆作用:停止暴露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毒作用继续存在。

超敏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

选择性毒性产生的原因: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细菌、青霉素)

(2)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百草枯、肺)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磺胺类药物的发明)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肝、肾再生能力强,脑、神经

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特点:

一种毒物可以有几个靶器官,不同的毒物可以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效应生物学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易感生物学标志: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剂量: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毒物的量。

给予剂量: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内剂量(吸收剂量):已被吸收进入体内的量。

暴露特征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和暴露期限及暴露频率。

染毒期限包括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实验。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可统称为重复染毒试验。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grad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

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现称剂量-质反应关系(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化学物质的剂量越大,所致的量反应强度应该越大,或出现的质反应发生率应该越高。剂量-反应关系是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实验研究(微观):用实验为人类提供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等资料,结合人群接触水平对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

*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

优点真实的暴露条件

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测定在人群的作用

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

在人群中测定反应

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

能测定效应的强度易于控制暴露条件

能测定多种效应

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如: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等和其他调控因素饮食等)

能评价机制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

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如:机制,代谢)

人力物力花费较少

缺点耗资、耗时多

(多为回顾性),无健康保护

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

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

测定指标较粗(发病率,死亡率) 耗资多

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

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

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

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

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

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

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

阈剂量: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L),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的最低剂量。

安全限值:为保护人群健康,对生活和生产环境和各种介质中与人群身体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所规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限制性量值,在低于此种浓度和暴露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任何直接和间接的有害作用。制定安全限值的前提是必须从动物实验或人群调查得到LOAEL或NOAEL。

暴露范围(MOE)越大越好。安全范围(MOS)越小越好。

毒作用带(toxic effect zone):是表示化学物质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与慢性毒作用带。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为半数致死剂量

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

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第三章外源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是指在ADME这四个过程中,外源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即都是外源毒物穿透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与性质不发生变化。

2、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3、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指外源毒物的代谢变化过程,即外源化学物形成新的衍生物的过程,所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所以又称为代谢转化。

4、外源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毒物的固有毒性和剂量、毒物到达靶器官的数量以及在靶器官存留的时间。

5、剂量包括外剂量、内剂量和靶剂量;靶剂量指到达靶组织的可与特定器官或细胞交互作用的外源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对于外源毒物所致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起决定性作用。

6、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 :是指研究外源毒物的数量在ADME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

7、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膜动转运)(主要出选择题)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外源毒物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毒物由生物膜浓度较高的一侧向浓度较低的一侧扩散,当两侧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扩散即终止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滤过(filtration):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依靠生物膜两侧的渗透压梯度和流体静压的作用。(eg:肾小球、毛细管)特殊转运(special transport):外源化学物借助于载体或特殊转运系统而发生的跨膜运动。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特点:1、转运系统对于外源化学物的结构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2、载体具有一定的容量,存在转运极限。3、使用同一转运系统转运的外源化学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4、需要消耗能量,代谢抑制剂可以阻断转运过程。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外源毒物,利用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的过程,所以又称为载体扩散;

膜动转运(cytosis transport):胞饮和吞噬:液体或固体外源毒物被伸出的生物膜包围,然后将被包围的液滴或较大颗粒并入细胞内,达到转运的目的,前者称为胞饮,后者称为吞噬,总称为胞吞作用;

8、胃肠道吸收胃肠道是外源化学物的主要吸收途径之一;外源化合物的吸收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但主要在小肠;吸收方式: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系统、滤过、胞饮或吞噬影响因素:1、毒物的理化性质。2、胃肠状况:胃蠕动。3、机体状况:饥饿,病理状态。

9、肝脏的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是指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静脉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经呼吸道吸收:肺是主要器官;肺泡解剖生理特点;外源毒物经肺吸收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

循环而分布全身;

影响因素:1、气态化合物的浓度。2、气态化合物在呼吸道的吸收部位的深浅决定于水溶性。

3、气态化合物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10、气溶胶毒物经肺吸收的影响因素:粒子大小、水溶性

粒子大小

a) 气溶胶的直径﹥5 μm者多数沉积于鼻咽部;

b) 2μm~5μm沉降于气管、支气管;

c) 1 μm以下的粒子可吸入肺泡吸收入血;

水溶性:溶解度大的易在上呼吸道吸收,溶解度低的气溶胶易到达肺泡被吸收

11、在毒理学中, 有意义的颗粒直径为0.1~10 μm

经皮吸收影响因素:1、化合物本身的理化性质。2、化合物与皮肤接触的条件。

分布:初期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1、组织器官的血流量。2、再分布取决于外源化学物与不同组织的亲和力。3、随着时间推移,分布受到外源化学物经膜扩散速率及其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影响,发生再分布。

12、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称为蓄积。(CO、铅…)

(1) 物质蓄积(DDT存于脂肪,毒性在神经)

(2) 功能蓄积(百草枯存于肺,引起肺水肿)

凡是毒物蓄积的部位均可认为是贮存库,意义:1、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2、成为二次污染源,是慢性中毒的重要条件。

四种贮存库:血浆蛋白贮存库、肝脏肾脏贮存库、脂肪组织贮存库、骨骼贮存库。

13、排泄的主要途径:经肾脏随尿液排出;粪便排出;经呼吸道随同呼出气体排出;其他途径。

14、经肾脏随尿液排泄::

主要排泄机理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简单扩散(脂水分配系数高的物质,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主动转运

其中简单扩散和主动转运更为重要

15、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是指部分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结合物,并以结合物的形式排出在胆汁中;肠内存在的肠菌群以及葡萄糖苷酸酶,可将部分结合物水解,则使外源化学物又重新被吸收的过程。

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16、生物转运的毒理学意义1.吸收与毒性:进入体内毒物的量;吸收途径;吸收部位;2.分布与毒性:器官组织中毒物的量;毒物不均匀分布,浓集点可能就是靶器官;蓄积作用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但又是慢性中毒的一个重要条件。3.排泄与毒性:肾脏排泄;肠肝循环

17、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的过程

18、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现象最重要的增毒方式:1、环氧化。2、N—羟化。

生物转化酶的基本特性:1、通常都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2、形成家谱式、超家谱。3、包括结构酶和诱导酶。4、某些生物转化酶的结构在不同个体有所差别,即存在多态性。5、某些外源化学物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即存在立体异构体,它们的生物转化表现出立体选择性。生物转化酶主要位于内质网(微粒体)和胞液。

I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细胞色素P450酶系(MFO)主要反应类型有:脂肪族与芳香族羟化;环氧化;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杂原子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酯裂解;脱氢。

(2)黄素加单氧酶(FMO):主要存在肝肺肾微粒体中,以FAD为辅酶。不能在碳位上催化氧化反应。

II相反应:1、葡萄糖醛酸结合、尿苷二磷酸酸葡萄糖醛酸:催化反应的酶是UDP-葡萄糖

醛酸基转移酶(UDPGT)。2、硫酸结合:催化反应的酶是硫转移酶。3、谷胱甘肽结合:谷胱甘肽(GSH)酶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其底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含有亲电原子;可与GSH发生非酶促反应。4、甲基化反应。5、乙酰化作用。6、氨基酸结合。

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

许多外源性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毒理学意义:诱导的结果:促进其他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使其增强或加速(1)酶诱导可使长期接触毒物时耐受性增强(2)酶诱导能增强毒物的代谢而解毒,也可增强其毒性。

零级速率:毒物在体内某一瞬间的变化速率与其瞬时含量的零次方呈正比。

非线性毒物动力学:体内外源化学物的数量过多,超过了机体的生物转运、转化及蛋白质结合能力时,其消除由一级速率过程转变为零级速率过程的现象。

第四章毒性机制(Mechanisms of Toxicity)

1、毒性机制涉及多个层次和步骤:毒物从接触部位进入血液循环→毒物从血液循环进入靶部位→增毒与解毒作用→毒物引起的靶分子结构改变或功能紊乱超过修复能力或修复本身障碍时,即产生毒性效应。

2、对细胞的损伤机制:1、膜改变;2、细胞骨架改变;

3、线粒体损伤与功能抑制;

4、内质网损伤;

5、ATP及其辅因子耗竭;

6、Ca2+稳态紊乱;

7、DNA损伤和聚ADP-核糖基化作用;

8、溶酶体不稳定;

9、激发细胞凋亡。

3、毒物引起细胞维持功能改变:

中毒性细胞死亡的机制

细胞损伤即由化学物质或其他因素干扰正常细胞自稳态机制而产生的病理性过程。

1、危害细胞存活的原发性代谢紊乱:A TP耗竭;Ca2+蓄积;ROS/RNS生成情况。

ATP耗竭:干扰线粒体A TP合成的化学物有5类。抑制ATP合酶的4种方式:1、直接抑制;2、干扰ADP的传递;3、干扰无机磷化学物;4、剥夺A TP合酶的驱动力。

细胞内Ca2+持续升高:毒物通过促进Ca2+向细胞浆内流或抑制Ca2+从细胞浆外流而引起胞浆Ca2+水平升高。将导致:1、能量储备的耗竭;2、微丝功能障碍;3、水解酶的活化;

4、ROS和RNS的生成。

ROS与RNS的过度产生:氧化还原循环物质和重金属等外源化学物可直接生成ROS与RNS,细胞内高钙也可引起ROS和RNS的过度产生。

线粒体渗透性转变(MPT)及其后果:

(1)坏死。引起线粒体内膜渗透性突然升高的因素:1、线粒体Ca2+摄取;2、△Ψm下降;

3、ROS和RNS生成;

4、ATP耗竭;

5、原发性代谢紊乱。

(2)凋亡。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内质网应急途径。

ATP的利用度决定细胞死亡的形式:1、当仅有极少数线粒体发生MPT时,被溶酶体自吞噬清除,细胞存货;2、当较多线粒体发生MPT时,自吞噬机制被压制,细胞凋亡发生;3、全部线粒体发生MPT,ATP被严重耗竭,凋亡程序被阻止,细胞倾向于坏死。

4、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5、亲电子剂(electrophiles):是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的分子;易与含电子的亲核物共享电子对而发生反应;亲电子剂的形成与多种化学物的增毒作用有关:

6、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指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 自由基通过接受或失去一个电子,或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特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极短,作用半径短。

7、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8、终毒物:是指与生物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等)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出毒物毒性的物质。

第五章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物因素:

构效关系与定量构效关系

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对位大于邻位大于间位。

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

个体间在化学物代谢中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酶的多态性。

1、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

2、化合物的联合作用(joint 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产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有五种类型: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的机制可以是功能拮抗、化学拮抗或灭活、处置拮抗、受体拮抗。

第六章外源性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

第一节急性毒作用

一、概述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的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通过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3、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4、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二、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

急性毒性替代试验:1、固定剂量法;2、急性毒性分级法;3、上-下移动法。

急性毒性试验的观察和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体重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死亡情况和时间分布等。

LD50试验的意义(LD50的价值):1、LD50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比较不同药物毒性的大小;2、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

3、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

4、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

5、试验结果可用来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局限性:1、评价新药或化学物时,给予有效的信息较少,实用性有限。2、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很多。3、物种差异对LD50影响大。4、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消耗的动物量大。

(二)急性毒性试验设计原则

(1)经口(胃肠道、灌胃)染毒:

空腹

灌胃后2-3 h复食

灌胃的体积不超过体重的1-2%:小鼠为0.1- 0.5ml/10g较合适;大鼠通常用0.5-1.0ml/100g;家兔为10ml/2kg体重,狗不超过50ml/10kg 。

(2)经呼吸道接触吸入接触分为两种方式

静式吸入

动式吸入

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浓度:

C=(a×d)/L×1000×1000

C:设计化学物质浓度,mg/m3;

a:依设计应该加入化学物质的体积,ml;

d:受试化学物质的比重,g/ml;

L:染毒柜体积,L。

(3)经皮肤染毒

研究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应当尽量选择皮肤解剖、生理与人类较近似的动物为对象,目前多选用家兔和豚鼠。

但由于研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毒性(求经皮LD50) 所需的实验动物较多,使用家兔、豚鼠不够经济,也常用大鼠代替。

经皮肤染毒程序

给予受试物前24h,确定受试部位

机械或化学脱毛面积10%~15%体表面积

检查去毛部位有无异常现象

单位体重相同容积染毒,接触时间与人实际接触该化学物的时间相仿

(4)注射染毒

对注射药品或需作比较毒性观察的药品进行毒性试验以及某些毒作用机制和毒代谢动力学研究中采用。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

第二节局部刺激试验

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反复地进入机体,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化学物质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可以用分析方法测出体内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或损伤蓄积(damageaccumulation):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后,机体内虽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性作用。

第三节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短期重复剂量毒性作用: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性化学物14-30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亚慢性毒性作用: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时间(相当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性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慢性毒性作用: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时间(接近生命周期)接触外源性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2、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3、研究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从初步了解到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LOAEL),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值。

4、确定不同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5、亚慢性为以后的试验作指标筛选。

亚慢性毒性的研究方法

1、实验动物的选择

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择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

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被选择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大鼠、小鼠、狗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常用大鼠、狗

○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常用兔豚鼠

○眼刺激试验常用兔

○遗传毒理学试验多用小鼠

○致畸试验常用大鼠、小鼠和兔

○致癌试验常用大鼠和小鼠

○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常用母鸡

2.染毒方式与染毒期限

尽量选择和人类接触途径相似的方式。

与预期进行的慢性毒性作用研究的接触途径相一致。

口、呼吸道、皮、静脉(药物)。

染毒方式

经口染毒

经口染毒途径:灌胃法、喂饲法、胶囊法

大小鼠建议灌胃,犬胶囊法或灌胃法。

受试物掺入饲料的最大量有严格的规定,30天试验不得超过10g/100g饲料,亚慢性

90天试验不得超过8g/100g饲料,慢性试验不得超过5g/100g 饲料,否则会影响动物的营养状况,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亚慢性毒性试验每日染毒的时间应保持一致,一般在每日上午进行,给药后喂食

经呼吸道染毒

通常每日2-6h。

工业毒物可以缩短至1h,环境污染物可延长至8h。

经皮染毒

每天6h,每周对染毒部位脱毛一次。

经静脉注射染毒

长期操作实施困难,必要时可用腹腔替代。

3.观察指标

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脏器系数(称脏/体比值):是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以100g体重计。如肝/体比:即(全肝湿重/体重)×100。

此指标的意义是实验动物在不同年龄期,其各脏器与体重之间重量比值有一定规律,若受试化学物使某个脏器受到损害,则此比值就会发生改变,可以增大或缩小。

慢性毒性作用

1.染毒途径和期限

a)染毒途径

染毒途径和人类实际接触相似的途径

实际工作多经口染毒,一般每周5-6天。

长期呼吸道染毒需动式吸入染毒

b)染毒期限

根据实验要求和动物物种。

工业毒物6个月或更长,环境毒物、食品要求1-2年。工业毒物的试验通常每日吸

入4~6小时;环境污染物一般要求每日吸入8小时或更长。

观察致癌时,最好接近预期寿命,终生染毒。

2.观察指标

检查项目

一般性指标

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检查(最客观)

其他特异性指标

以亚慢性毒性实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优先其筛选出来的敏感或特异

性指标。

为研究毒性的迟发性、可逆性,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停止染毒后继

续观察1-2月。3.慢性毒性试验的注意事项

1、重视实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需要选择具有丰富长期毒性实验经验的专业化人才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全面管理。参加实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尤其是对每天灌胃或静脉给药等风险较大的操作,应排除一切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2、合理的实验设计:剂量设计是长期重复毒性试验成败的关键。剂量设置应能得到如下结果:足够高的剂量以能观察到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动物死亡率不能超过10%,如果是阴性结果,剂量设计必须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否则,应该谨慎做出结论。

3、实验动物环境的要求: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实验环境标准化十分重要。正规的毒理学实验一般要求在经GLP认证的科研单位进行。

4、检测条件的控制:仪器设备、试剂的选购、安装、保管、维护、校正,到检测方法、样品处理等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制定,经常性的室间和室内质控,操作人员的培训等均要纳入科学的管理之中。

第七章致突变作用

1、突变(mutation) 是指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

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3、遗传毒性: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

不同效应。

4、遗传负荷:物种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5、诱发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a)碱基置换(base—pair substitution):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b)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

外)的碱基减少或增

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

氨基酸。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CA

c)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d)染色体型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数目改变

e)非整倍体和多倍体(aneuploidy and polyloid)

6、DNA损伤与突变

a)碱基损伤

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主要靶分子为DNA,而诱导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的靶部位常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成分,如纺锤丝。

碱基错配:主要物质:亲电子化合物。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是对DNA和蛋白质都有强烈烷化作用的物质。

烷化作用指烷化剂提供甲基或乙基等烷基与DNA共价结合的过程。

AP位点:丧失碱基的DNA留下了一个无嘌呤或无嘧啶的位点,通常称AP位点。如果不正确的碱基插入AP位点,可引起突变,大部分是颠换。

鸟嘌呤的O-6位被烷化常引起碱基错配,由原来的G:C转换为A:T(上图),并常诱发肿瘤。

鸟嘌呤的N-7位发生烷化后可导致鸟嘌呤从DNA链上脱落,称为脱嘌呤作用,致使在该位点上出现空缺,形成AP位点;偶然在复制时,随机配一个碱基,导致转换或颠换;多功能烷化剂,导致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

DNA损伤的类型:加合物形成;键断裂;交联;嵌入。

b)DNA链受损

1. 二聚体的形成:当细胞或机体受到紫外线刺激,会使DNA发生

化学变化,其主要产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4-6)光产物。可阻止DNA 的复制,并引起细胞死亡。

2. DNA加合物(DNA adducts)形成:活性化学物与细胞大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稳定复合物,很难用一般的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其解离。

3. DNA-蛋白质交联物(DNA-Protein crosslinks,DPC)形成:它是致突变物对生物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重要的遗传损害,也是一种稳定的共价结合物。

7、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与突变

8、观察项目的选择:

1.观察的效应终点类型

i.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可直接反映外源毒物的致突变性,是评价外源毒物致突变性唯一可靠的方法。还有许多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反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分离异常,而仅反映致突变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因此,将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各种事件统称为遗传学终点(genetic endpoint)。

遗传学终点分为4类:

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2.成套的观察项目

关于遗传毒理学成套观察项目中哪些试验可入选的原则有:

①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应包括4种类型的遗传学终点。

②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的哺乳细胞、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等。

③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

④应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

通常,对于一种受试物应当先用原核细胞或体细胞的体外试验按遗传学终点合理配套进行试验,并对有阳性结果的遗传学终点验证其在体内的真实性,再行选用生殖细胞致突变试验进行遗传危害的评价。

机体对DNA损伤有修复机制。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注意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 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3.自由基(free 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半减期(half 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7.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 dose: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2.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3.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14.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心如(一)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第一章 1.现代毒理学定义: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现代定义)研究范围扩大 2.毒理学的三大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3.描述毒理学:毒性鉴定研究化学物的毒性表现,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然”。 4.机制毒理学:机制研究,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5.管理毒理学: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管理,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进入市场后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6. 毒理学发展的特点? 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动物实验到替代实验、阈剂量到基准计量、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7. 系统毒理学的概念? 是将毒物基因组学、传统毒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融合形成的一个新体系,即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等为技术平台,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等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1 第一章绪论 【A 型题】 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核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毒理学基础

毒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卫生毒理学(Health /hygienic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 法,以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也是毒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2、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及其毒作用机制 的科学。 3、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 体及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发现毒性、探讨机制、有效预防和科学管理。 4、现代毒理学依据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可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 理毒理学三个分支领域。 5、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指利用毒理学原理及方法,研究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对其毒性进行描述及鉴定。 6、机制毒理学(medchanistic toxicology):是在毒性鉴定基础上,采用生物 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 方法及其他研究方法,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上对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机制及调控机制进行的系统研究。 7、毒理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人群调查(流行病学 调查、毒性临床观察、志愿者试验)。 8、Paracelsus提出所有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一种物质是 毒物还是药物。 9、意大利医生Pamazzini被誉为职业医学的创始人。 10、近代毒理学之父Orfila。 11、美国于1906年通过第一部《美国食品与药品法》。 12、1937年发生磺胺导致患者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 13、毒理学展望:⑴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⑵从整体动物实验到替代实验; ⑶从毒性定量描述到毒理作用机制探讨; ⑷从构效关系到毒性预测; ⑸从危险度评定到危险度管理; ⑹从现代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 14、3R法:既优化毒理学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实验动物数量和痛苦,取代整 体动物实验的方法。(4R-责任心)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机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 物质固有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2、中毒(poisoning):即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3、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或主要损害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

毒理学基础各章知识点及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各章知识点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绪论 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 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 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3、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一.毒理学基本概念 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 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 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 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 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 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 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 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

应产 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 息。 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9、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11、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12、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13、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4、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15、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

毒理学基础人卫复习资料

毒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现代毒理学toxicology】 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具有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 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 通过毒理学研究和毒性实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系统、科学地表征外源有害物质暴露对人类和生态的潜在损害作用,并对产生这种损害作用的证据的强度或充分性进行评定,对于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4个步骤: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定);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系统毒理学systems toxicology】 是以毒理基因组学为基础,通过了解机体暴露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基因表达谱、蛋白质谱和代谢物谱的改变以及传统毒理学的研究参数,借助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毒理学技术对其进行整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和环境应激等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转化毒理学translational toxicology】 研究如何将毒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发展转化为能应用于环境与人群监测、环境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和危险性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和防控措施的一门新兴的毒理学分支学科,是“组学”、计算生物学、遗传-表观遗传学等创新的产物。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效应谱】 外源性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随剂量的增加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称为毒效应谱。随剂量可表现为:1)生物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3)亚临床改变;4)临床中毒;5)死亡 毒效应谱还包括:致癌、致突变、致畸胎作用 【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的程度增加。 *剂量-反应关系 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的比例增加。 【效应effect】 是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性化学物后造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 *反应(response) 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表示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百分率或比值),其观察结果只能以“有”或“无”等计数资料来表示。【潜伏期latency period】 是指在单次剂量或短期暴露致癌物质后至出现第一个临床症状/体征(如肿瘤)所需的时间;潜伏期取决于暴露的剂量。 【选择性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最新整理毒理学基础重点知识讲解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现代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描述毒理学工作者直接关注的是外源性物质的毒性鉴定,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与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机制毒理学的研究重点旨在识别和了解外源和内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管理毒理学根据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工作者提供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品、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 毒理学研究方法:动物实验或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 毒理学应用: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 毒理学替代法▲ 或痛苦的方法;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数量并能实现预期研究目标的方法,替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例如采用细胞、组织或特定的动物器官等进行的体外试验,选用昆虫等模型生物进行的体内试验,以及利用理化技术和计算模型预测独行的方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 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 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毒效应谱,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效应还包括致癌、致突变、致畸胎作用。

毒理学各章知识点

度理学基础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毒理学 2.现代毒理学 3.卫生毒理学 4.管理毒理学 【问答题】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 【论述题】 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名词解释】 1.毒物 2.biomarker 3.medianlethaldose 4.hypersensibility 5.hormesis 6 6.Zch 7.靶器官 8.毒性 9.阈剂量 10.最大无作用剂量 11.剂量-效应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 13.危险度 14.危害性 15.安全性 【问答题】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 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 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标出阈值和饱和度。标出二者轴线。 5.一个剂量-反应曲线能告诉毒理学者怎样的信息? 6.NOEL, NOAEL, LOEL和LOAEL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7.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论述题】 1.试述描述毒物毒性常有指标及意义 2.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2.代谢活化 3.物质蓄积 4.功能蓄积 5.生物转化 【问答题】 1.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几种、是什么途径? 2.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和研究分布过程和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3.外源化学物经肾脏排泄的主要过程。 4.何谓肠肝循环? 5.何谓肝外代谢?何谓生物转化的双重性? 6.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 7.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 8.简述细胞色素P-450酶系被诱导和抑制特性的毒理学意义。 9.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 10.为什么说呼吸道是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11.列举出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12.列举六种II 相反应。说明哪些是微粒体或细胞质,以及它们的产物通过何种途径排泄。 13.列举影响生物转化率的五种因素。每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生物转化的。 14.列举化学物生物活化的三种途径。 15.何谓脂水分配系数?它与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有何关系? 【论述题】 1.试述化学毒物在体内的来踪云路 2.化学毒物生物代谢的双重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意义? 3.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第四章毒性机制 【名词解释】 1.毒物的联合作用 2.相加作用 3.协同作用 4.拮抗作用 【问答题】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 3.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4.列出并描述五种类型毒性相互作用。 5.定义并描述四种类型的拮抗作用。 【论述题】 1.试述影响毒作用的机体因素及其意义 2.为什么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受个体感受性的影响,举例说明? 3.试验环境基因组计划对预防医学发展的影响 4.基因多态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作用 【名词解释】

毒理学

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毒理学?包括哪三个方面? 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分析的科学。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毒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请比较其优缺点。P26 毒理学主要是借助于动物模型模拟引起人体中毒的各种条件,观察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再外推到人。由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和人体在解剖、生理和生化代谢过程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就是利用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外推到人的基础。 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进行。根据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in vivo test)和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毒理学体内试验优点: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如: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等和其他调控因素饮食等),能评价机制缺点: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 毒理学体外试验优点: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如:机制,代谢),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点: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3、3R指的是 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R”法,即 优化(refinement)试验方法和技术 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 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4、危险度评定的四个步骤 危险度评价程序 1.危害性认定,即通过SARs或QSARs分析、体内和体外试验以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评价特定化学物产生损害作用的可能性; 2.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即通过分析接触一定剂量或浓度的化学物与人群中产生有害效应之间的关系,确定危险度的基准值; 3.接触评定,即要明确人群接触特定化学物的总量,并阐明接触特征,例如接触类型、水平和持续时间等; 4.危险度特征分析,即通过综合分析前三个时段提供的信息,阐明接触人群中产生损害作用的性质,并预测该损害作用在接触人群中的发生率。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物、毒性、适应、选择毒性、靶器官、生物学标志物及其分类 剂量、反应、剂量-量反应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成为毒物(poison) 化学物质能够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适应(Adaptation):是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合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五章)

第五章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物因素: 1、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 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 2、化合物的联合作用(joint 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产 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有五种类型: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2.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毒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为它决定了毒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活性,因而决定了毒物在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过程,因此决定毒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1)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甲基取代,毒性降低;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 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 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2)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麻醉作用增强,脂溶性增加,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7-9个碳原子)后,对人体产生麻醉作用的危险逐步减少,如: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毒性减低 C5 H12 <C6 H14 <C7 H16 ,C8 H18; 2)而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如:直链烷烃的麻醉作用大于其同分异构体: 庚烷> 异庚烷; 3)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如: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 环烷烃的麻醉作用>开链烃 环戊烷>戊烷; 4)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 如乙烷的毒性<乙烯的毒性<乙炔的毒性。 3.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

毒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机制毒理学 1.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例如:有机磷杀虫剂OPI一般作用机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OPI在不同动物物种体内的生物转化差异的了解,推测OPI对啮齿动物和昆虫的相对毒作用。 2.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例如:人造甜味剂糖精可致大鼠膀胱癌但正常饮食中的糖精摄取率并不引起人类膀胱癌。 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例如:沙丽度胺在怀孕的关键时期服用可致出生缺陷,但可被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麻风、AIDS)、许多炎症性疾病以及某些癌症。 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例如:河豚毒素、DDT—神经轴突膜离子梯度的调节;有机氟乙醇和酸---糖和脂类的基础代谢;6-巯基嘌呤---治疗白血病,但若无解毒能力可致中毒。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毒性和毒效应 1.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2.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调价就可能影响毒性。 3.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4.毒物toxic substance,poison,toxicant: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对于急性毒性规定在某个剂量下可引起机体的损害作用的物质为毒物,而对其他毒性则根据证据的充分性来确定为人或动物的致癌物、致畸物、致突变物及特定靶器官毒物。 二、毒作用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三、选择性毒性、靶器官和高危人群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四、生物学标志 1.定义: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2.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暴露生物学标志包括反映内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两类标志物(如化学物原型、代谢物、血红蛋白加合物、DNA加合物等),用以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或外源化学物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含量 3.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4.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反映能力的指标。如:代谢酶及靶分子的基因多态性,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及适应性。

毒理学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从整体实验到替代实验,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效应谱,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1)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3)亚临床改变,4)临床中毒,5)甚至死亡。适应: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局部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可逆或不可逆作用:停止暴露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毒作用继续存在。 超敏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 选择性毒性产生的原因: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细菌、青霉素) (2)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百草枯、肺)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磺胺类药物的发明)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肝、肾再生能力强,脑、神经

第七版-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Toxicology〕: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effects〕与机制,以与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与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

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substance,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X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toxic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toxic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toxic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toxic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of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of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食品毒理学必考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RH=化学物质 ROH=代谢物 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念 传统概念: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引起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概念: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医学的基础上,研究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对机体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微生物评价、危险管理的科学。 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鉴定,评价)机制毒理学(毒性物质机理)管理毒理学 机制毒理学资料的作用: 1、证实与人类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 2、证实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损害效应 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质以及合理治疗中毒 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了解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①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②启蒙时代毒理学③现代毒理学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物及其分类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分类: 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①工业化学品②食品添加剂③日用化学品④农用化学品⑤环境污染物⑥医用化学品⑦生物毒素⑧军事毒物⑨放射性物质 二、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RH→机体→损害能力 两种物质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大,毒性大 两种物质在同样指标下,剂量小对机体损害大,毒性大 ∴剂量决定毒性大小 影响毒性大小的因素:①剂量②接触途径[口,呼吸道,皮肤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神经组织)] ③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 吸收系数=入血量/接触量 接触期限:①急性②亚急性③慢性。频率大于生物半衰期:毒性小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损害或者只是对机体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损害而对另一组织器官不产生损害,这样的毒性叫做选择毒性。 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1、物种的细胞差异 2、不同物种或器官对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存在差异 3、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的亲和力存在差异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三、毒作用及其分类 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存在一定剂量或时间后产生不良作用 (毒作用→RH→ROH) 毒作用(毒效应或不良反应或有害效应)RH(ROH) 特点:①表现出各种功能障碍②应激能力下降 ③维持机体的稳态能力下降④对环境中的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 分类:①速发于迟发作用②局部与全身作用③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第七版-毒理学基础总结

第七版-毒理学基础总结LT

- 1 -

- 1 -

- 1 -

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8、易感生物标志( 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化学物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19、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 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20、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1、半数致死剂量/浓度(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 的数值越小。 22、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MLD,LD01或MLC):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3、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24、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5、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26、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7、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 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28、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毒作用带的概念以化学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效应为中心反映其毒作用特点。 - 1 -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精心整理《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注意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 13.遗传负荷(genetic?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14.危险度评定(risk?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17.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

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18.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9.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 20.抑癌基因(anti-on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 3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35.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36.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7.为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38.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