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产科是妇科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妇女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生育过程。
产科护理是指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提供的综合护理服务。
下面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内容。
1.孕期护理:孕妇的护理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
孕妇需要经常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血红蛋白、尿常规等指标的检查。
护士需要定期观察孕妇的体重、子宫大小和宫高等情况,并记录相应数据。
此外,护士还需对孕妇进行健康指导,如营养、运动、心理保健等。
2.分娩护理:分娩是孕妇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护士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分娩设备、消毒工具等。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妇女的病情,记录分娩进程,监测胎儿的心率和宫缩情况等。
护士还需要提供内心支持,通过温柔的互动和口头鼓励来缓解孕妇的疼痛和恐惧。
3.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产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应该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伤口愈合情况、心理状态、乳房充实和排尿排便情况等。
产妇需要经常更换产垫,护士要确保产妇的私密和卫生。
护士还需要教授产妇如何正确喂养婴儿,如何保持产妇自身的卫生等。
4.产后并发症护理:产后并发症是产妇产后容易发生的一些问题,如子宫出血、乳腺炎、子宫复旧不良等。
护士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产妇的病情变化,指导产妇正确进行自我护理,如热敷、按摩等。
对于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5.产后心理护理:产后期是女性经历重大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殊时期。
护士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妇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如产后抑郁、焦虑等。
护士可以通过倾听、安慰和鼓励的方式,帮助产妇调整情绪,提高产后幸福感。
6.外周活动护理:产妇需要进行适当的外周活动,有助于促进康复和预防深静脉血栓。
护士要引导产妇逐步进行活动,如下床活动、散步等。
同时,护士还需监测产妇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观察产妇活动后的病情反应。
7.家庭护理指导:产后护理不仅包括医院护理,还需要对产妇和家庭的一些问题进行指导。
产科知识点护理总结

产科知识点护理总结产科护理是针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专业护理工作,其核心是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产科护理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孕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护理等。
本文将对产科知识点护理进行总结,帮助护士了解产科护理的重点内容,提升护理水平。
一、孕期护理1. 孕期营养孕妇处于生理特殊期,营养需求量增加,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护士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2. 孕期保健如孕期体重增长、孕期体位、孕期锻炼等,护士应指导孕妇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精神状态,预防孕期并发症。
3. 孕期常规检查护士应指导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检查等,以及产前常规筛查项目,提早发现孕妇及胎儿的异常情况。
二、分娩期护理1. 产前准备护士应根据产妇的个人情况进行产前评估,包括孕周、胎位、胎心监测等,为顺利分娩做好充分准备。
2. 分娩过程护士应对产妇进行密切监护,包括血压监测、宫缩监测、胎心监测等,指导产妇控制呼吸、合理用力,疼痛缓解及心理护理。
3. 产后处理护士应协助医生完成胎膜破裂、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手术,及时处理分娩产生的生物废弃物,保持产妇及新生儿清洁卫生。
三、产后护理1. 分娩损伤护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会阴裂伤、产后出血等问题,护士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或加重病情。
2. 产褥期护理包括产褥期生理变化、产褥期伤口护理、产褥期情绪护理等,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促进泌乳,处理乳房疼痛、乳头裂伤等问题,避免乳腺炎的发生。
四、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基础护理包括测量体温、观察呼吸、观察大便尿液、喂养方式等,护士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2. 新生儿护理技术如新生儿吸引术、新生儿急救技术等,护士应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术,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3. 新生儿健康管理包括新生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特殊情况的护理,护士应根据新生儿的特殊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应用分析

免剧烈运动 ; 低盐低脂饮食 , 多吃蔬菜水果 , 保持大便通畅 , 避
免可能引起腹压增高 的各种 因素。长期 、 规律服用降压药 , 保 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戒烟酒 , 期复查 。 定
3 小结
2 32 生命 体征监测 与护理 : .. 持续 心电 、 压 、 脉氧监测 3 血 指
分 娩 期 产 妇沈小芳 ( 江苏 省苏州市木渎人 民医院妇产科 , 江苏 苏州 2 50 ) 1 11
[ 关键词] 分娩期 ; 产妇 ; 心理护理
在分娩过程 中, 产妇往往 出现过 度紧张 、 虑复杂的心理 焦 变化 。临床上 , 理人员 对待产及 分娩 过程 中的孕产妇 常常 护 1 2 方法 : . 在分 娩过程 中为产妇 创造 温馨 而轻 松 的分 娩环
研 究 ,0 07 4 : . 2 1 ,( )6 0
如腹胀 、 腹痛、 腹膜刺激征 , 听诊肠蠕动 , 注意大便性状。
[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 3—2 编校 : 4 王丽娜/ 英善 ] 郑
23 5 出院指导 : . . 嘱患 者出院后注意休息 , 保持心情舒 畅 , 避
现为支架 向下 活动 , 主要 原 因为支 架 的长期 刺激 , 应加 强随
访 。此 外 , 注 意 双 下 肢 血 运 情 况 ; 察 肠 缺 血 坏 死 症 状 : 还应 观
究 [] J .吉林 医学 ,00 3 ( )7 5 2 1 ,1 6 :4 .
[ ] 韩诗卉 .腹 主动脉瘤手术的护理体会 [ ] 5 J .护理 实践与
无 临床症状和体征 , 本组患者经 B超 ,T C A检查证实无 内漏发 生 。②瘤 体破裂是 最严重 的并 发症 , 因为持 续的各 型内漏 原 存在 , 使得瘤 内压 力增 高 , 要强 调术后 随访 , 间为 13 6和 时 、、 1 2个月 , 以后每年 1 , 次 及早发现迟发型 内漏。③腹 主动脉瘤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说课

种较 为新 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 的教学效果 。
生, 出现 “ 强者更强 , 弱者更弱” 的现象 , 教师在主持教学 的过程 中要多注意这部分学生的情况 , 及时加以积极引导 。 () 4 要注意案例讨论 的进展及质量。教师要掌握会场 , 引导 讨论方向 , 要注意培养学生 的能力 , 不宜越俎代庖 , 也不要走过 场, 摆花架子。 () 5 案例教学要在学生 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上进行 。
能力 欠 缺 。
23 教学 的重点、 . 难点
本次课的内容为分娩 的临床经过及产程 的护理 , 分娩过程
中产妇 的护理评估及 护理 措施 是教学 的重点 , 而分娩机制是教
学 的难 点 。
期护理 ) 中的第一教 学情境 ( 正常分娩妇 女的护理 )共有 2个 , 学时 , 是实践课 , 内容是母婴护理课程 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该 学习该课程对 培养 护生 的职业素养 、 职业 技能以及 职业行为起 到 了明显 的促进 作用 。本 次课 在整个课程 中起承上启下 的作
V0. 8 O O N02 1 2 l 2 .2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说谋
张 玉红 , 冯 蓉
(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盐城 240 ) 205
关键词 : 娩期妇女 ; 理 ; 课 分 护 说
2 教 学 内容
21 说 “ 材 ” . 教
中图分类号 : 0 G
文献标识码 : B
这样 , 才能使得案例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 () 3 案例教学 中不 同层次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的发挥 。由于 采用小组讨论 、 代表 发言 的方式 , 习主动性 及基础较差 的学 学
生, 可能会存 在畏缩 被动 心理 , 多地依赖 同组 中较强 的学 过
孕产妇护理实操技巧(医疗中心、居家)

孕产妇护理实操技巧(医疗中心、居家)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孕产妇提供一套详尽的护理实操技巧,涵盖医疗中心和居家两个场景。
我们力求提供专业、实用的建议,帮助孕产妇顺利度过孕期、分娩期及产后恢复期。
二、孕期护理实操技巧1. 医疗中心护理(1)定期产检孕产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产检。
产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2)合理膳食孕期营养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孕产妇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3)适度运动医生建议的适度运动有助于孕产妇保持身体健康,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后恢复。
(4)心理健康孕期心理压力会影响母婴健康。
孕产妇应学会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居家护理(1)营造舒适环境保持家中干净、整洁,避免噪音和污染,为孕产妇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日常清洁与卫生孕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洗澡、更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3)适度家务劳动适度进行家务劳动,避免过度劳累。
孕产妇应在家人协助下,合理安排家务分配。
(4)学习孕期知识孕产妇应主动学习孕期知识,了解胎儿发育、分娩准备等方面的内容,为孕期生活做好准备。
三、分娩期护理实操技巧1. 医疗中心护理(1)遵循医生指导分娩期孕产妇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配合完成分娩过程。
(2)疼痛缓解医生建议的疼痛缓解方法,如无痛分娩、呼吸技巧等,有助于减轻分娩疼痛。
(3)产后观察分娩后,孕产妇应在医疗中心接受观察,以确保母婴健康状况。
2. 居家护理(1)休息与调养分娩后,孕产妇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营养。
(2)产后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孕产妇应逐步开展产后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3)新生儿护理孕产妇应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总结孕产妇护理实操技巧涵盖了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恢复期的各个方面。
通过医疗中心和居家护理的有机结合,孕产妇可以更好地应对孕期挑战,保障母婴安全。
希望本文档能为孕产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产妇分娩的会阴护理有讲究

产妇分娩的会阴护理有讲究作者:熊焱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2期孕产妇分娩是一种高危、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在分娩期间,自然分娩状态下新生儿需要通过产道挤压以及宫缩才能正常产出,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宫内窘迫的发生。
但因为分娩期间多数孕妇会因为过度保护会阴导致阴道内部严重撕裂、或为了减少第二产程行会阴侧切等操作,这些操作会损伤盆底筋膜、阴部皮下深层组织,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加压性尿失禁、膀胱直肠脱出、子宫发生脱垂等,会阴切口受到恶露及粪便污染,如果护理不当,预防欠佳,会引起切口感染、切口难以愈合、疼痛等现象发生,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产妇康复,明显降低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妇分娩期间的会阴护理需要特别“关注”和“讲究”。
(1)心理干预护理。
收治入院的待产的产妇后,需要全面评估产妇的精神、身体状态,并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并且及时发现产妇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如出现需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心理测评和及时安慰,缓解产妇不好状态,并通过耐心、热情地解答问题,增强产妇对医护人员信任感和自身的生产自信心。
(2)无保护会阴分娩处理。
产妇入待產室后,需要启动实施一对一助产服务模式,所有产妇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同时,需要积极对产妇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精神护理支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产妇分娩进程,并积极指导产妇进行自由体位的分娩,注重分娩前的饮食和营养,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体力。
宫缩时,护士需要指导产妇学习拉玛泽呼吸法,让产妇学会如何利用自己意志力集中精力控制呼吸,通过外在语言刺激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能动性,再次确保分娩时的镇定。
并通过特殊腰骶部穴位按压,降低产妇生产期间的疼痛阈值。
待宫口开全,并出现胎头拨露时,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不断重复向下短时间屏气,以促使阴道充分扩张。
胎头着冠后,保证胎儿头部缓慢下降,但不干预胎儿头部娩出的角度及方向。
妇产科护理常规

1、帮助孕妇了解妊娠的正常生理过程,各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在临产先兆出现后应及时住院,教导孕妇抚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
2、告知孕妇若为早孕、高危孕妇,以及孕期第20、24、28、32、36、37、38、39、40周,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3、推算预产期,依末次月经推算,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4、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改变会影响胎儿发育,帮助孕妇树立妊娠分娩的信心,解除对妊娠和分娩的焦虑、恐惧心理。
5、若出现阴道流水现象,应嘱孕妇平卧,以免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
6、指导用药,妊娠期间应避免乱用药物以免对胎儿有害。
7、孕妇在妊娠各期获得丰富营养、足够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健康教育:(一)妊娠早期1、外阴要清洁卫生,以清水淋洗,每月1---2次。
2、经常洗澡以保持舒适,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排泄。
3、做好口腔卫生,选用软毛刷刷牙。
4、孕妇不可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二)妊娠中、晚期1、自计胎动,了解胎动的正常值。
2、乳房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乳头及皮肤皱褶处,防止发炎,皲裂,扁平或凹陷者可于擦洗时用手捏住乳头根部往外牵拉。
3、适当的活动或运动。
其中散步和体操是最佳活动方式,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
4、指导孕妇进行胎教。
正常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措施:1、帮助产妇办好入院手续,介绍待产室及产房的环境。
采集病史并完成护理书写。
2、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产程进展信息,给予产妇支持和鼓励,缓解、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协助其生活护理。
3、观察生命体征,胎心音、产程进展,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
4、做好新生儿护理,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
预防产后出血,留产房观察2h,注意产妇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否,阴道出血量及有无阴道壁血肿。
仔细检查软产道,正确及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或会阴裂伤修补术。
5、帮助母婴进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6、提供良好的舒适的环境,给予消炎,易消化流质饮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乎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以下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注意事项:
1. 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是产科护理的基
本工作。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监测,以及产妇的意识状
态和疼痛程度的评估。
2. 观察产程,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包括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胎儿的心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
医生。
3. 保持产妇的卫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护士需要协助产妇进行个人卫生护理,保持外阴和会阴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4. 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产程,护
士可以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走动、换姿势等,有助于减轻
产妇的疼痛和促进胎儿的下降。
5. 提供情绪支持,分娩是一次身心都需要极大支持的过程,护
士需要给予产妇充分的情绪支持,鼓励她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
焦虑和恐惧。
6.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同样重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产后
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排尿情况等,并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教育,指导她们正确哺乳、个人卫生和恢复锻炼等。
以上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注意事项,护士需要在工作中严格
遵守这些注意事项,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孕产妇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冬天每日开窗通风3次。
2.评估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时做好专科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3.指导并协助孕产妇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及时留取各种标本。
4.正常分娩后测出血,压宫底每30分钟一次,共四次,记录宫底高度和出血量(正常产后宫底高度为分娩当日平脐,以后每天以1~2CM的速度下降即1横指的高度):会阴侧切伤口护理Bid。
正常分娩后产妇首次如厕由责任护士和家属共同协助完成。
5.剖宫产术后回病房测血压每30分钟1次×10次,术后4小时内每30分钟按压宫底一次,后2小时每小时按压宫底一次,。
记录宫底高度和出血量(正常产后宫底高度为分娩当日平脐,以后每天以1~2CM的速度下降即1横指的高度)剖宫产产妇导尿管术后24小时和医生沟通后拔除。
尿管未拔除前会阴护理每天2次。
尿管拔除后产妇首次如厕由责任护士和家属共同协助完成。
6.产后擦浴更衣,予以饮食、康复、药物、母乳喂养及新生儿体检指导。
7.加强巡视,及时为产妇,新生儿提供护理。
8.教会产妇新生儿沐浴、脐部及臀部护理知识。
9.统计产后24h出血量。
10.指导产妇按出院流程结账,办理新生儿出生证,将大卡回执单收回告知产妇。
按规定时间到产科门诊复查。
新生儿按时到儿保门诊进行体检。
长期卧床的孕产妇在07:00~21:00之间没2h翻身一次,双足踝泵运动10个。
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1.新生儿入室时责任护士与助产士按“母婴同室护理记录”单内容进行体检、核对,并在签名栏双人签名。
2.入室后测肛温一次并记录,体温低于正常时需采取保暖措施。
4h后复测体温。
3.正常新生儿24h内完成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接种,接种时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
4.正常新生儿每天沐浴一次,沐浴时严格执行沐浴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
沐浴时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在母婴同室护理记录单上、责任护士及时通知医生并班班交接。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疾病护理常规一、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正常产前1、孕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作入院介绍,并通知医师。
2、填写入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3、尚未临产者,护送至病房床前,严密观察临产的先兆症状,及时送产房待产。
4、注意饮食及休息,取左侧卧位。
5、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天交接班时听胎心,发现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6、关心、体贴孕妇,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二〉、正常产后1、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
2、产妇产后2小时入休养室时、2h、3h、4h各观察血压、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一次,并记录于产后12小时观察记录上。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及时补充水分,产后2~4h鼓励并督促产妇下床排尿,第一次排尿时请家属注意搀扶。
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采取措施、诱导排尿、30min后仍不能排尿时,按医嘱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定时开放。
4、产后24h内应卧床休息,24h后鼓励下床活动,行产后康复训练指导。
5、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忌生冷、酸辣等刺激性事物。
6、协助并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7、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超过38℃,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8、嘱其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清洗会阴至少两次。
9、每天会阴擦洗2次,擦洗会阴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发现红、肿、硬结者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10、有侧切伤口者,指导其取右侧卧位,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做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态度和蔼,关爱产妇,协助其洗脸、擦汗、更衣、更换床单,保持会阴部清洁。
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减轻产妇疼痛,以解除紧张、焦虑、孤独的心理。
3、活动与休息如果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鼓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
如阴道流血、胎膜早破、用镇静药后、初产妇宫口扩张5cm以上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3cm应卧床休息。
正常分娩后的护理要点你知道吗?

正常分娩后的护理要点你知道吗?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不仅仅是新生命来到世界的象征,也是母亲结束妊娠的信号。
更能体现为母则刚的一面,但对于孕产妇而言,分娩并不意味着结束,而相当于“黎明前到来的黑暗”,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就会导致孕产妇的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
那么。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分娩吗?在孕妇完成正常的分娩之后,又应当如何进行护理呢?正常分娩的过程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认为孕妇的分娩仅仅是婴儿从母体中脱离成为独立生命的过程,但你知道吗?正常的分娩是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又被称为分娩的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在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产程,孕妇的子宫会产生有规律的收缩,其宫颈口也会产生一定的扩张,直至扩张程度达10厘米左右,可以使胎儿的头部娩出为止。
一般来说,孕妇子宫中的羊膜囊会在第一产程尚未到来时破裂,也就是俗话说的“羊水破了”,而这就是孕妇即将分娩的征兆,此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联系医生或助产士,帮助孕妇做好分娩的准备。
第二产程当孕妇的宫颈口在第一产程中完全扩张之后,直到孕妇子宫当中的胎儿完全娩出为至,这一阶段被称为第二产程。
一般来说,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持续时长约为半小时至2小时左右,此时新生儿即将出生,胎头将会从子宫中向下移动到接近阴道口,并且随着孕妇的宫缩进行下降,有时会因宫缩的消失而向后滑进少许,直至两次宫缩期间完全滑出母体。
在此过程当中,助产士需要注意新生儿颈部有没有被脐带缠住,并在新生儿完全娩出后清洁口鼻分泌物。
第三产程在新生儿从孕妇子宫中完全娩出后,孕妇就进入了分娩的第三产程,而这一产程主要是孕妇的宫缩而促使胎盘的娩出。
相对于第二产程而言,这一产程的宫缩不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的疼痛,即使是初产妇大概也只需要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结束。
在这一产程结束之后,医生将会替产妇检查分娩情况,比如检查有无宫颈、阴道裂伤,胎盘娩出是否完整,帮助孕妇缝合外阴的裂口等,而这就意味着正常分娩过程的完全结束。
《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_0

《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1.《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妇产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中等职业卫生教育职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研究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妇女和胎儿、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心理变化,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一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孕产妇、妇产科病人及新生儿实施整体护理,并初步具备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能力。
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在临床实践中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同时与《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急救护理技术》等课程一起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为其今后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妇产科护理及母婴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德育》、《语文》、《体育与健康》以及护理人文学等公共必修课和《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医学机能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等专业1/ 23基础课;同期课程: 《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后续课程:《急救护理技术》、《临床实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二、课程基本理念《妇产科护理》是以妇产科护理岗位(群) 任职需求为前提,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标准,以案例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为主线,重在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妇产科护理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情景法、角色扮演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早熟悉临床环境和护理工作流程,为今后从事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产科护理措施

产科护理措施引言产科护理措施是指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为保障其生命安全和促进身体恢复的一系列护理措施。
良好的产科护理能够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分娩的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产科护理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分娩前的准备1. 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在孕妇入院后,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孕妇的一般情况、疾病史、过敏史、妊娠情况等。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为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提供基础信息。
2. 为分娩做好准备工作在孕妇即将分娩之前,护士需要为其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清洗产妇外阴部,用消毒剂皮肤消毒,准备产用物品,并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二、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措施1. 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分娩过程中,护士需要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孕妇出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给予孕妇适当的药物和液体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嘱托,护士需要给予孕妇适当的药物和液体。
比如,给予镇痛药物缓解孕妇的疼痛,给予滴注液体维持孕妇的水电解质平衡等。
3. 鼓励孕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和用力分娩过程中,护士需要鼓励孕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和用力。
正确的呼吸和用力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分娩,减少分娩的时间和疼痛,提高分娩的成功率。
4.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在医生指导下,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
这包括协助医生使用助产器具,如产钳、吸引器等,帮助孕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三、产后的护理措施1.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分娩结束后,护士需要继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同时还要关注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情况。
2. 保持产妇的休息和舒适产后的产妇需要足够的休息和舒适的环境。
护士需要为产妇提供舒适的床位和环境,保持室温适宜,并及时照顾产妇的生活需求。
3. 为新生儿提供基础护理在产后护理中,护士还需要为新生儿提供基础护理。
包括清洗新生儿身体,观察其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问题。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标题:正常分娩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正常分娩是孕妇最为常见的生育方式,对于孕产妇来说,了解正常分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孕期保健、分娩准备、分娩过程、产后恢复和产后护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孕妇们更好地了解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
一、孕期保健1.1 定期产检: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和自身的身体情况。
1.2 合理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1.3 适量运动:孕妇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孕妇瑜伽或孕妇产前体操,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二、分娩准备2.1 学习分娩知识:孕妇可以通过参加产前教育课程或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分娩的过程和技巧。
2.2 准备分娩用品:孕妇应提前准备好分娩所需的用品,如待产包、产妇护理用品等。
2.3 制定分娩计划:孕妇可以和医生一起制定分娩计划,包括选择分娩方式、分娩位置等。
三、分娩过程3.1 产前期:孕妇会出现宫缩和宫颈扩张的现象,这是分娩过程的开始。
3.2 产中期:孕妇会经历阵痛和宫缩加剧的过程,最终胎儿顺利出生。
3.3 产后期:孕妇会出现胎盘娩出和子宫收缩等情况,产后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产后恢复4.1 休息调养:产后的孕妇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2 合理饮食:产后的孕妇应继续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4.3 恢复锻炼:产后适当进行产后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五、产后护理5.1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产妇应坚持母乳喂养。
5.2 定期产后复查:产后的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后复查,确保身体康复情况良好。
5.3 心理疏导:产后的孕妇可能会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孕妇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做好孕期保健、分娩准备、分娩过程、产后恢复和产后护理工作,保障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祝愿所有准妈妈们都能顺利度过分娩过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正常分娩产褥期护理干预

济与卫生保健事业 的发展 , 产妇绝大 多数 由在家 中分娩 转至医 院分 娩, 对高危孕妇更为安全。导乐分娩减少了对 自然分娩 的干扰, 使产 妇更 大限度的调动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发挥 本身作用 , 其 自然分 顺 娩胎儿 , 利于母 婴健康 , 节省家庭和社会 的开支。提 高了产科质 有 并 量, 降低 了孕产 妇和围产儿的死 亡率 和发病率 , 值得广泛应用 。
1 方法 - 2
加强孕产期健 康宣教 ; 加强产后 观察及 护理 ; 做好 出院指
注意观察恶露 的量 、 色及气味 , 血性恶露产后持续 3 4 。 ~ d 淡红色浆液
性恶露约持续 1d 以后为 白色恶露 约持续 到产后 4 6周 , 常恶露 0, ~ 正
导及访视 工作。
2护 理 要 点
1 一般资料 . 1
选 择 2 1 年 4 9月在我 院正常分娩 的产妇 6 7 , 00 ~ 0例
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 出血 。产后应鼓励产妇 多吃蔬菜 , 及早 下床 活动, 防止 产后便秘 , 必要 时给予 开塞露外用 或遵 医嘱服少量 缓泻
剂。
1
其 中年龄 2 O岁以下 8 人 ,O 以上 3人 , 1 3 岁 3 6 , 1 4 2 4岁 2 ~0 7 人 3~0 岁 16 ; 4 人 会阴侧切 3 3 , 2 例 无裂伤 2 0 , 4 例 会阴 中切 3 , 例 会阴裂伤 4 例; 1 孕期建卡 5 6 , 0 例 未建 卡 1 1 ; 0 例 文化程度 : 中专以上 3 6 , 0例
医学信息 2 1 年 1 0 1 0月第 2 4卷第 1 O期 Me i lnomao . c. 0 1 V 12 . o 1 dc f t n O t2 1. o. 4 N . 0 aI r i
56例正常分娩孕产妇护理体会

56例正常分娩孕产妇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7-18T09:27:27.9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秦静[导读] 产妇在妊娠及分娩时生理和心理均有较大改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和情绪波动等情况,因此需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以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
秦静 (天津市红桥医院天津 300000)【摘要】分娩为正常生理现象,故需给予一定的护理,而且近年来人们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对分娩产妇给予更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有人性化的入院接待,人性化的病房布置,心理护理及分娩护理等。
护理后结果表明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率高达98.2%,显著性高于往年水平,这说明人性化护理具有满意应用效果。
【关键词】正常分娩;人性化护理,护理体会,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61-01 产妇在妊娠及分娩时生理和心理均有较大改变,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和情绪波动等情况,因此需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以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单纯的基础护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需对患者给予更高治疗的护理以满足患者要求。
人性化护理为一种从患者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更个性化,更整体化及更具创造性的护理,这样可使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满足需求,也在心理上满足需求。
本文总结了正常分娩孕产妇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孕产妇56例,年龄19-33岁,平均(26.9±3.2)岁,孕周36-42周,平均(38.8±2.1)周,所有产妇均经B超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均符合阴道分娩指征,均进行阴道分娩,且均为单胎头位。
排除合并其它严重心,肺,肝及肾等疾病患者,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产妇及有精神障碍产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部分第一章孕产妇的护理常规第一节正常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妊娠≥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的整个过程称为分娩。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称为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称为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几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因素。
此外,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影响分娩的重要原因。
(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力及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它贯彻分娩之全过程。
它迫使宫颈管缩短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和胎儿胎盘娩出,具有以下特点(1)节律性:指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节律的阵法性收缩。
每次阵缩总是由弱变强,持续一段时间,再由强变弱,直至消失,子宫肌肉恢复松弛,间隙一段时间后下一次宫缩开始。
(2)对称性和极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向子宫下段扩散,并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称为对称性。
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称为子宫收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每当子宫收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用。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娩出胎儿和胎盘的重要辅助力量,当宫口开全后,每次宫缩时胎先露压迫骨盆底组织,反射性引起排便动作,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可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仰伸、促进胎儿和胎盘娩出。
(二)产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
1、骨产道骨产道指真骨盆,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密切相关。
2、软产道软产道包括增高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
(三)胎儿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除产力和产道因素外,还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有关。
1、胎儿大小胎儿过大致胎头径线过大,分娩时不易通过产道,胎儿过熟致颅骨过硬,胎头不易变形,也可引起相对头盆不称,造成难产。
2、胎位产道为一纵行管道,如为纵产式,胎儿容易通过产道。
头位时胎头先通过产道较臀位易娩出。
臀位时,胎先露先娩出较胎头周径小且软,阴道不易扩张,当胎头娩出时又无变形机会,使得胎头娩出困难。
横位时,胎体纵轴与骨盆轴垂直,妊娠足月的活胎不能通过产道,是最不利的胎位。
3、胎儿畸形胎儿某一部分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连体儿等,由于胎头或胎体过大时通过产道易发生困难。
(四)心理状态在分娩过程中,待产妇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与产道,产力、胎儿并列为影响分娩的第四大因素。
临床观察发现,有较强自我意识性格的人往往能变现出较成熟的情绪,去适应变化,灵活而又自信地满足自我需要。
同时,安静、舒适的坏境,先进的医疗及护理设备,良好的支持系统等均能增强待产妇的信心,减轻焦虑程度。
若待产妇过度恐惧、焦虑,导致失眠,食欲不振,将会在临产时造成宫缩乏力,宫口不开,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
(五)护理评估1、病史了解待产妇的身高、体重、一般营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史、分娩史、既往病史,有无生殖系统畸形以及有无并发症等。
2、身心状况观察待产妇的生命体征,有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不能耐受宫缩的症状。
子宫收缩是否在正常范围,了解待产妇的心理状态,是否过度紧张而引起失眠,摄入过少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等。
3、诊断检查(1)产科检查(略(2)B超检查:通过B超可准确探及胎儿位置、胎儿大小、胎盘功能,羊水量级有无畸形等。
(六)护理措施1、提供支持加强宣教范围,传授分娩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提高信心,保证休息,鼓励进食,预防过度疲劳。
2、促进子宫有效收缩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刺激子宫收缩,避免膀胱充盈,遵医嘱给予地西泮或哌替啶肌肉注射,保证待产妇休息,配合催产素滴注等治疗。
3、纠正胎位枕后位和枕横位的待产妇,应指导其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以利于胎头枕部转向前方。
宫口开全前,嘱待产妇不要用力屏气,防止宫颈水肿而阻碍产程进展。
若为臀位,在孕30周后,指导产妇膝胸卧位或激光治疗纠正胎位。
临产后仍为臀位,则让待产妇卧床休息,少做肛查,禁灌肠,破膜后立即听心率,了解有无脐带脱垂情况,配合臀位助产术,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二、分娩中母体及胎儿的状况与适应症变化(一)母体的状况及适应症变化1、产妇的精神状况:妊娠加重孕妇的身体负担,造成一系列的心理改变,心理状态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分娩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对疼痛的顾虑常给产妇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
加之临产后阵缩的干扰,活动的受限,陌生的坏境等很容易造成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宫缩乏力或不协调,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危害母儿安全。
2、生殖系统(1)子宫及宫腔内压力的变化:妊娠足月时子宫由非孕时7cm×5cm×3cm,增加至35cm×22cm×25cm,宫腔容积达到5000ml,宫缩压力不断增加,到第二产程可增加至100~150mmhg,(2)软产道:临产后,由于子宫的收缩,下段被进一步拉长、变薄,宫体与子宫下段之间因肌层薄厚不一而形成生理缩复环,随着产程的发展,此环的位置上升至宫口开全时可达道耻骨联合上方6cm。
(3)骨产道:分娩期由于先露的入盆和下降产生对骨产道的压迫和扩张作用,使得骨盆的容积亦有加大。
3、血液循环系统分娩时,白细胞增加明显,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有利于防止感染,血液的高凝状态可预防产后出血。
分娩后随着子宫的收缩,将子宫内血液挤入周围循环,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可使血压上升,宫缩间歇,血压又下降。
在第二产程,除宫缩外,腹肌、膈肌和骨骼肌均参与活动,外周阻力更加大,产妇屏气用腹压使肺循环压力增加,内脏血液涌回心脏,血压升高更明显。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由于腹压骤减,血液淤滞于内脏,回心血量骤减,胎盘娩出后子宫的迅速缩小,大量血液又突然从子宫进入血循环。
以上种种原因均使分娩期心脏的负荷明显加重。
4、消化系统临产后,产妇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宫缩强烈时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导致产妇摄入不足而分娩又致体力消耗过度,故产妇极易疲劳,甚至虚脱,影响产程进展。
5、泌尿系统分娩后,因胎儿先露部挤压膀胱,可致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发生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6、酸碱平衡分娩对母体的酸碱平衡有较大影响,由于呼吸次数的增加、摄人的不足、体力的消耗等可有进行性代谢性酸中毒现象。
(二)胎儿的状况及其适应性变化娩出时,由于宫缩的影响,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脐带受压,胎儿缺氧,使胎儿处于一个易受伤害的境地,但胎儿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确保重要脏器如脑、心的血氧供应。
1、胎儿循环系统的变化,其特征是有三个解剖分流。
(1)胎儿血分流1)静脉导管:位于肝一门静脉,脐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
正常情况下,来自脐静脉的血液约55%经静脉导管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其余进入肝脏,在缺氧时,静脉导管血流发生改变,肝的血供下降,以保证最大数量的氧合血进入右心房。
2)卵圆孔:位于两心房之间,此分流是为了使氧合良好的下腔静脉血通过卵圆孔直接进入左心房。
3)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之间。
(2)胎儿心功能的调节:胎儿缺氧时,刺激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心血管的反应。
首先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心率减慢,血压不变,第二阶段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广泛的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血管的收缩使胎儿体内血液再分配,保证重要脏器的供应。
2、胎儿的酸碱平衡胎儿有一个有效地对抗酸中毒的缓冲系统,且随着胎儿成熟其缓冲效率逐渐提高,短时间缺氧对酸碱状况没有影响,但较重的缺氧产生的乳酸将会使血pH值下降。
所以在第二产程末期适当加速胎儿娩出对胎儿是有利的。
三、正常胎位的分娩机转分娩机转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的转动,以其最小的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一)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若初产妇分娩已开始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无头盆不称。
(二)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
促进胎头下降的因素有:1、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的压力,由胎轴压迫传至胎头。
2、宫缩时子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3、胎体伸直伸长。
4、腹肌收缩。
(三)俯屈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后,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提肛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接近胸部,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变成枕下前径,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
(四)内旋转胎头为适应骨盆轴而旋转,使其失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为内旋转。
胎头于第一产程未完成内旋转动作。
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以枕左前为例,肛提肌收缩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向前旋转45。
(五)仰伸胎头完成内旋转后,到达阴道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降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合力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上,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部相继娩出,。
(六)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时,胎儿的双肩径在骨盆入口的左斜径上。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称为复位。
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出口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七)胎儿娩出胎头完胜外旋转后,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
继之,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两肩娩出后,胎体及下肢随之顺利娩出。
四、分娩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一)先兆临产分娩发动之前,孕妇往往出现一些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1、假阵缩其特点时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而于清晨消失。
宫缩只引起轻微腹胀且局限于下腹部,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可被镇静剂抑制。
这种假阵缩有助于宫颈的成熟。
2、胎儿下降感临产前因胎儿先露部下降进入盆腔,宫底下降,孕妇可感胎儿下降,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轻快,但由于先露部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
3、见红在分娩前24-48h内,因宫颈内附近的粘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排出,称为见红,这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地征象。
(二)临产的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是规律而加强的子宫收缩,间歇5~6分钟左右,强度持续在30秒以上,同时,伴随着进行性的宫颈消失及宫口扩张和胎先露的下降。
(三)产程分期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
临床一般分为三个产程,个别学者为了强调产后2小时内观察分为四个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