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一.名词解释1、学习的概念: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3、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定势:定势通常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心向。
5、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人们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要观点。
6、符号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7、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8、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指学习有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实质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
9、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即通过类属过程获得意义的学习。
10、上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有意义的学习。
11、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12、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便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3、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14、图式:图式是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大的信息单元或信息模块。
15、表征: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它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16、记忆(知识巩固的实质):所谓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7、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时,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1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4篇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4篇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第一章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重点掌握:1、理解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4、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掌握: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提供的假说;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体系;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技术;4、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演进;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重点掌握:1、遗传的特征和胎期环境的影响;2、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含义;3、儿童社会化的特点;4、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5、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6、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7、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一般掌握:1、遗传传递;2、遗传的影响力;3、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家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5、儿童对成人的影响;第三章学习的准备重点掌握:1、学习准备的性质;2、学习准备中心理上的差异;学习与身体发展水平、动作技能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情趣水平、人际交往水平、自我意识水平的关系;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重点掌握:1、学习的性质和含义;2、学习的类型;3、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第五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学习(上)重点掌握:1、知觉的性质;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3、记忆的性质及系统;4、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5、思维的含义及其性质;6、促进小学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1、知觉加工理论;2、小学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3、语言与言语;4、小学儿童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5、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21、《绪论》最早阐述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师生关系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童年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定的政治基础、一定的文化基础。
贯穿于《大教学论》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人生阶段一般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
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关键词:学与教的规律主要是学的规律心理规律基本规律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教师:协调学与教的协调员教学内容:受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学过程的三侧面学习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等评价/反思过程:独立的成分,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观点: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重要概念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景时,就产生了皮亚杰所说的不平衡状态。
个体很自然地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这种不平衡,达到平衡(equilibrium)。
一、感知运动阶段在感知运算阶段,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
二、前运算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表征形式认知客体的能力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单一方向思维的限制,或者说是运用“一维逻辑”,即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
教育心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二、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教学过程的三个侧面: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一、皮亚杰用图式来解释婴儿抓握、吸吮反射等这种认知结构。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技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二、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三、顺应: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四、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与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发生。
认知发展的两个成就:发展客体永恒性、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容的智力或操作。
特点:能运用一些动作图式、能运用符号、思维不可逆、未获得概念守恒。
自我中心主义、集体独白.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
掌握了守恒、分类和顺序排列运算的能力.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这样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五、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六、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
七、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八、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九、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信任对怀疑(18个月)、自主对羞愧(18个月到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对孤独(成年初期)、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十、影响儿童社会化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家庭、同伴和教师.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斯皮尔曼提出智利的二因素论即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儒家的《学记》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教学相长”西方: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加涅——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概念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第三章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一般含义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由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发生学习由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二、学习的定义广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①内容:简介经验为主②方式:以语言为中介③性质:有目的、积极主动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①掌握简介经验②在教师指导下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四、学习的分类(一)、我国传统的学习分类法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1加涅的分类法①从学习水平(复杂程度)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②从学习结果来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而建立。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教育方法B. 学习过程C. 教学策略D. 学生心理发展2. 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哪些?A.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B. 认知动机和情感动机C. 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人对他人能力的评估C. 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人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能力6.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选项7. 学习风格理论中,哪种学习风格强调视觉信息的重要性?A. 听觉型B. 视觉型C. 动觉型D. 阅读/写作型8.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认知的认知B. 情感的认知C. 行为的认知D. 社会的认知9.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评估学生学习的方法?A. 观察B. 测试C. 自我报告D. 所有选项10. 教育心理学中,哪种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强化?A. 认知主义B. 行为主义C. 人本主义D. 建构主义答案:1. D 2. A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D 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发现来获取知识。
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布鲁纳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填空 (2%*5) 名词解释(5%* 4) 简答(10%*5) 论述20%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教育心理学》一般包含哪些主要内容?(1)学习的本质。
主要探讨学习的实质、学习过程与一般的学习规律。
(2)学习的过程。
主要探讨各类学习的过程与规律,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学习策略的学习,学生智力与创造力的学习,学生品德规范的学习等问题。
(3)影响学习的因素。
主要探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包括动机因素、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等对学习的影响。
(4)教学与管理。
主要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同时研究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的教师的心理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桑代克(Thorndike)(美):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在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工作疲劳--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也是科学教育心理学创立的标志。
4、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1)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2)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3)注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1、理解学习的定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在理解学习这个范畴时,需要把握以下三点: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无论低级动物或高级动物乃至人类,在其整个生活中都贯穿着学习。
2)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的过程。
3)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2、Gagne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心理学家加涅把人的学习结果分为以下五种:(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动作技能的学习3、桑代克提出的学习遵循的三条原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教育⼼理学期末复习题教育⼼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西⽅教育⼼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的确⽴的标志是什么?答: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理学》,使西⽅第⼀本以“教育⼼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此书⼜发展为三⼤卷《教育⼼理学⼤纲》;2、教育⼼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⑴宽泛的定义⑵⾮宽泛的定义:①以学⽣的学习为主线;②以教师的教学为主线;⑶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理规律的科学;(教育⼼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的基本理论②具体的学习⼼理③教学⼼理④学⽣⼼理和教师⼼理)3、教育⼼理学的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答:⑴客观性原则⑵系统性原则⑶教育性原则⑷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章⼼理发展与教育1、⽪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其认知结构思想吸取了格式塔学派关于学习的认知和组织的观点,但是他更强调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取得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童获得知识和道德价值观都不是从环境中直接将知识内化,⽽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内部通过创造、协调来建构知识;2、什么是关键期,最近发展区?答:关键区:这是个体⽣命早期⼀个⽐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或没有影响;最近发展区:⼉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平与独⾃解决问题的⽔平之间的差异;3、埃⾥克杰⼈格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教育含义?答:主要内容:⑴同⼀性成功⑵同⼀性拒斥⑶同⼀性混乱⑷同⼀性延迟;教育含义:⑴帮助幼⼉适应主动感与内疚感危机⑵帮助学⽣适应勤奋和⾃卑危机⑶帮助学⽣适应同⼀性和⾓⾊混乱危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学习?答: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为,能⼒或⼼理倾向的⽐较持久的变化;2、斯⾦纳把学习分为哪两种类型?答:⑴⽐较反射学习(S<刺激>-R<反应>过程)⑵操作学习((S)-R-S的过程);3、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答:正强化: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消除或中⽌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惩罚:能够减弱⾏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4、观察学习的过程是什么?答:⑴注意过程⑵保持过程⑶动作再现过程⑷动机过程5、什么是外部强化,替代强化,⾃我强化?答:外部强化:直接体验到⾃⼰⾏为后果⽽受到的强化;(笔记是写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物的⾏为受到奖励或赞扬⽽间接受到的强化;⾃我强化:⾃⼰控制强化事件的强化;6、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哪些?答:标准:⑴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⑵新旧知识的⾮⼈为联系条件:⑴外部条件(材料本⾝必须具有逻辑意义)⑵内部条件:①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向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地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地旧知识发⽣相互作⽤;类型:⑴表征学习⑵概念学习⑶命题学习7、什么是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答:上位学习:即总括学习;新学习地内容包摄性较⼴,可以把⼀系列已有观念类属于其下。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2、名词解释:第二章(内化、自我中心言语、学习风格、认知风格、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反思型、冲动型);第四章(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内隐学习、外显学习);第五章(强化物、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普雷马克原则、交互作用论、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第六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先行组织者);第七章(认知灵活性理论、自下而上的知识、自上而下的知识、情境性认知、认知学徒制、支架式教学);第八章(外部动机、内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第九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图式、产生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第十二章(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自我调节学习)。
3、选择题:第一章到第十三章(除第十章外)练习题后的所有选择题4、简答及论述题(1)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p25(2)支架式教学与最近发展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学中有何应用?P75(3)比较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P75 (4)为消除一个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使用惩罚、消退和分化性强化等方式。
它们有何优点?各自的适用范围怎样?请举例说明。
P154(5)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考研复习题)(6)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原理来培养和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
(考研复习题)(7)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请举例说明。
P154(8)简述奥苏伯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P179(9)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P179(10)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内容(考研复习题)(11)情境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对教学有何启示?P179 (12)不同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P244(1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44 (14)简述德维克(C.S.Dweck)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考研复习题)(15)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考研复习题)(16)简述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下知识的关系?(p298)(17)如何在教学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P298)(18)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考研复习题)(19)什么是脑激励法,简述其实施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全部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全部复习资料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20分)问答题(2个,每个10分,共20分)论述题(2个,每个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1个,共20分)一、名词解释1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
)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它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3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4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5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6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指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8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法则,即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9图式:图式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1概念同化: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
12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规律和应用并重的学科,它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3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4概念是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符号或事件的标准系统,它是对类别的心理表征。
5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及完善的、合理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6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
7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9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10最近发展区:教学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前面。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外一种是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下的可以达到转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
11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12程序教学:各门学科知识按其中内在逻辑分解为一系列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逐一加深,然后学生对每个项目知识逐一学习,每个知识的学习给予强化与反馈,最终达到最终目的13发现法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人之结构的过程。
14有意义学习: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这人之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联系过程。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应用举例第一章: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
5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3种过程的交互过程。
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a.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b.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c.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d.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e.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3、学习与教学过程三过程:a.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b.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c.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初创时期——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2、发展时期——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研究成果3、成熟时期——正在形成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4、深化拓展时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一)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定量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基本过程:假设—抽样—资料收集(问卷/实验)—统计检验2、质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二)教育行动研究1、教育行动研究:在教育情境中的参与者(教师、学生、校长等)所采用的一种自我反思式的探究,以此提高参与者对实践的理解并促进自身的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个性又称为人的(个性心理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部分。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气质)、(性格)和(能力)。
8、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 (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五要素三过程。
五要素是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0、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心理学需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11、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12、简单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属于教学媒体13、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等属于社会环境。
1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5、反思/评价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17、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四个时期。
19、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与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2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22、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意义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4.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学习与发展1.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学习的条件与影响因素3.学习的过程与策略4.学习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5.成年人的学习与发展三、学生发展与发展心理学1.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特点2.社会认知理论和理论认知发展理论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4.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四、个性与人格1.个性和人格的概念与特点2.人格理论和方法3.个性与教育的关系4.个性与人格的测量与评价五、动机与激励1.动机与激励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动机与激励的类型和特点3.动机与激励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变化4.教育中的动机与激励策略六、教育评价与测量1.评价与测量的基本概念2.教育评价的目标与方法3.教育测量的原则与方法4.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应用与局限性七、教学与课堂管理1.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基础2.教学策略与方法3.课堂管理的目标与策略4.教学与课堂管理的评估与反思八、特殊教育与差异教育1.特殊教育的概念与目标2.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与分类3.特殊教育的评估与干预方法4.差异教育的原则与策略九、家庭与教育1.家庭教育与孩子发展的关系2.家庭教育的类型与方法3.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家庭教育的迁移与社会支持十、教师与教育1.教师的角色与职责2.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3.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4.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以上是教育心理学复习的提纲,其中包括教育心理学的概述、学习与发展、个性与人格、动机与激励、教育评价与测量、教学与课堂管理、特殊教育与差异教育、家庭与教育以及教师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点。
可以根据提纲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总结,全面把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为应对考试提供有效的备考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学法--内容知识,即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知识,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
度,如何为不同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等。
1.有研究者将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2.专家型教师所具备的教学专长有多种形式,可分为四类: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3.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形成,其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874--1949)的著作《教育心理学年》
4.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以及如何逐渐发展的一门学科。
5.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
6.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火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
7.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8.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
9.逻辑—数理经验: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于物体。
10.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类: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11.平衡化:之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
12.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
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量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及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13.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智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在直觉思维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思维直接受到知觉到的事物表面显著特征的影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往往是自我中心的。
14.对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教学:(1)使用具体事物和视觉辅助物(2)采用行动,
缩短直接说教的时间(3)在学习一些复杂技能融入阅读时,让幼儿有机会大量地练习基础的子技能(4)在概念和语言的学习中,为幼儿提供各种经验。
15.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意义:教学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中。
16. P3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守恒:指儿童已认识到无论客体的外形发生什么变化,胆气特有的属性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
17.皮亚杰认为“发展先于教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先于发展”.
18.社会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P42
19.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是运用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认知发展理论。
20.教学支架: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21. ★埃里克森心里社会发展的八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