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际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1 引言

1.1 手机依赖的综述

1.1.1 手机依赖的概念

手机依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点被手机控制了的“状态”,即是手机成了不可缺少的工具外,没有了手机就很难受的那种症状

1.1.2 手机依赖的研究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的普及和飞速发展,手机以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和接收到信息的主要工具,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运用智能手机以已经成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智能手机服务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娱乐、通信等需求,实现大学生多元化生活,这使大学生与手机具有黏性特征。大学生由于在生活和学习的自由度更大,以成为当下我国主要的手机依赖群体,低头族最早出现在大学校园中,这说明手机依赖以成为一种网络依赖病症,对大学生疏离感产生重大的影响。

1.2 疏离感综述

1.2.1 疏离感的概念

疏离感是指个体与个体、环境之间关系的疏远,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疏离感的出现说明个体产生了孤独感、寂寞感、自我隔离、无意识感等的情感变化。

1.2.2 疏离感的研究现状

以往的研究表明,疏离感的产生和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年龄差异,高中生和大学生,尤其特别是18~20岁的年轻个体最容易出现疏离感(张进辅,杨东,2003; sandhu ,2004)。随着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智能手机和电脑移动端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注册用户的不断增加,大学校园里的"低头族"、"手机控"、"触屏控"的人群数量也在不断的的增加,这种"校园孤独者"的日益不断增加,在一定很大程度上已经基本彻底改变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之间这种传统的面对面语音社交的交往

方式,使得我国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从一种虚拟变为现实的面对面语音社会交往,变成了各种介于虚拟现实符号之间的真实文字和虚拟语音的社交互动。大学生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中介和通过移动互联网所建立起的各种人际关系与实践中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匿名性、虚拟化、便利性、超时空性以及不稳定等方面。正是基于这些特征,刘红和王洪礼(2011)认为,移动终端技术对于手机信息系统依赖度较高的群体,更容易产生自我孤独感、疏离心理情绪、社交问题和个性障碍;王相英(2012)的研究也可以发现,青少年对移动设备的依赖性会直接导致他们产生更多的孤独感和疏离心理;另外还有许多研究进一步提到(汤毅晖,黄海,雷良忻,2004;徐夫真,张文新,2008),移动设备依赖社交网络会直接使得个人和社交者逐渐地疏远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家人和朋友,这样的社交者个体就会表现为带来了更多的自我孤独感、抑郁和焦虑。不过,手机的使用也不是总能够促使个体逐渐产生疏离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 motoharu , susumu ,& masayoshi ,2009),对于手机的适当选择使用不但没有会对个体产生疏离感,反而是有助于消除个体暂时的一种孤独感和疏离心理的,但如果使用太多则可能会导致使得个体逐渐疏远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家庭和亲人朋友,引起了更强烈的疏离感、孤独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因而,手机的使用和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要根据个体对手机的使用程度来进行衡量,如果一个个体由于过度的使用手机而导致对手机的依赖,那么对手机的依赖就很容易导致使得个体产生对手机的疏离感。

1.3 社会支持综述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

章谦、张建明(2018)认为"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于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蔡禾等人提出社会支持也就是"社会支持",它的含义就是指我们在社会中可以获得、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张宏文和阮丹青认为"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程虹娟对于社会互动和支持概念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归纳,她强调了从与互动关系角度看,社会互动和支持不仅仅只是单向的心理关怀或协助,在多数情形下它都具有一种社会互动交换的特点,表现出作为一种人际间互动和交流关系;

从我国社会行为属性角度看,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出的是扶持、协助的各种社会活动或过程,它是个人对于他人的社会需求所作出的回应。从社会资源的作用角度来界定,社会支持资源是对于个人处理紧张情况发生的一种潜在资源,包括社会支持提供者与接受方之间的资源互动和交换。

1.3.2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社会支持的客体即接受社会支持的主要受众。对于社会支持客体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这样的观点,即我们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主要是弱势群体,比如城市流浪儿童、艾滋病人、失独老人、贫困家庭等,这类弱势人群在现代社会中一直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帮助。这种主义观点实际上就是属于一种特殊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即学者认为支持社会上所支持的每个对象并不一定具有社会普遍性,国内一些国外学者也一直持有这样的主义观点,比如陈成文就已经多次明确指出了对社会公益支持的主要目标也就是通过运用各种基于物质和社会精神的辅助手段应用来给我们社会上的弱者群体提供无偿的社会帮助;另一种主义观点则主要是学者认为支持社会上的支持对象是一种普遍的公益行为,社会上所支持的每个客体可能是我们所有人,一些国外学者也非常赞同这种主义观点,比如李强认为"日常生活世界里的每个个体都可能是社会支持的客体。"②从国内外的研究比较情况来看,国内的专家学者大多几乎是完全秉持普遍社会主义的研究取向,针对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弱势或特殊利益群体而分别开展了有关社会需求支持的专题研究,而国外的专家学者则大都几乎是完全认可普遍社会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所有我们社会中的需要提供帮助的弱势个人和特殊群体都基本应该认为是我们社会需求支持的主要客体或帮助对象。

巴瑞拉(和艾因雷(她们认为社会支持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帮助(她们提供了物质和金钱)、行为上的帮助(她们分担了任务)、亲切的互动(一种传统、漫谈式的顾问和服务活动)、引导给予提供意见、信息或者指令)、反馈(她们提供有关行为、思维或者感情等方面的反馈)、积极的社交和互动(她们以娱乐或者休闲等方式为目标的互动沃克斯将对社会支持的内容划分为情绪性支持、行为援助、意见或者指导、财政支持;卡特纳(和罗素将社会性支持大致划分为五种,即情绪性支持、信息支撑、社交整合或者网络支持、满足其自尊心的支持和精神性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