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10.平衡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附历年高考真题--_等效平衡(基础)
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等效平衡的含义、类型、规律;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梳理】考点一、等效平衡的含义: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可逆反应,不论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正、逆两个方向同时开始;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即按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转换成同一半边满足对应相等或对应成比例),均可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即平衡时相应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即在满足质量(原子)守恒定律的前提下,一定条件下的同一个平衡状态可以对应无数个起始状态。
如果将两种不同方式的起始投料按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转换成同一半边满足对应相等,这样最终达到的等效平衡不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对应相等,而且其物质的量也对应相等,则两平衡互为等同平衡。
等同平衡可视为等效平衡的一种特殊情况。
遇到等效平衡问题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看外界条件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二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与否;三看“等效平衡”中的“等效”要求:一般指“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但有些题目中要求达到的等效平衡是“等物质的量”或“等浓度”等,应格外注意题目的要求。
解题时要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求解。
我们常采用“等价转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
考点二、等效平衡的类型和规律:等效情况ω%相等C相等n相等ω%相等C成比例n成比例ω%相等C相等n成比例注:n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ω%表示质量分数、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Δn(g) =0表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要点诠释:等效平衡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明确等效平衡的种类: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它再细分成二种情况,①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相等的的反应,只要按照化学计量数换算到一边即“一边倒”,与原平衡的初始量相同,则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视为等效;②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相等,只要按照化学计量数换算到一边即“一边倒”,与原平衡物质的初始量的比值相同,则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视为等效。
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教师版)
专题41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1.【2022年辽宁卷】某温度下,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2.0mol X 发生反应2X(s)Y(g)+2Z(g) ,有关数据如下:时间段/min 产物Z 的平均生成速率/-1-1mol L min0~20.200~40.150~6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min 时,Z 的浓度大于-10.20mol L B .2min 时,加入0.20mol Z ,此时正逆v (Z)<v (Z)C .3min 时,Y 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 .5min 时,X 的物质的量为1.4mol 【答案】B【解析】A .反应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产物Z 的平均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则01min 内Z 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2min 内的,故1min 时,Z 的浓度大于10.20mol L ,A 正确;B .4min 时生成的Z 的物质的量为110.15mol L min 4min 1L 0.6mol ,6min 时生成的Z 的物质的量为110.10mol L min 6min 1L 0.6mol ,故反应在4min 时已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生了a mol Y ,列三段式:2X(s)Y(g)2Z(g)/mol 2.000mol 2a a 2a mol 2.02a a 0.6初始量转化量/平衡量/根据2a 0.6 ,得0.3a ,则Y 的平衡浓度为10.3mol L ,Z 的平衡浓度为10.6mol L ,平衡常数2K c (Z)c(Y)0.108 ,2min 时Y 的浓度为10.2mol L ,Z 的浓度为10.4mol L ,加入0.2mol Z 后Z的浓度变为10.6mol L ,20Q c (Z)c(Y)0.072K ,反应正向进行,故v (Z)v (Z) 正逆,B 错误;C .反应生成的Y 与Z 的物质的量之比恒等于1∶2,反应体系中只有Y 和Z 为气体,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V(Y)1V(Z)2,故Y 的体积分数始终约为33.3%,C 正确;D .由B 项分析可知5min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生成Z 为0.6mol ,则X 的转化量为0.6mol ,初始X 的物质的量为2mol ,剩余X 的物质的量为1.4mol ,D 正确;故答案选B 。
化学平衡高考题集锦(近几年来高考题)
化学平衡高考题集锦(近几年来高考题)1.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2 mol C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C、1 mol B和1 mol C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1. 3.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4.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 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 n mol的B25. 反应2A(g)+B(g)2C(g);△H>0。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A 低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高温、低压6.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不符合题意;B.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Ca2+和Cl-,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C.HCl是共价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成离子,故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C符合题意;D.K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K+和SO,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2.【2024年7月浙江选考】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A.NaCl是强酸强碱盐,其不能水解,故其水溶液呈中性,A不符合题意;B.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其属于强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故其水溶液呈酸性,B符合题意;C.H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其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其电离产生的HCOO-可以发生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O⇌HCOOH+OH-,故其水溶液呈碱性,C不符合题意;D.NaHCO3是强碱弱酸盐,既能发生电离又能发生水解,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其水溶液呈碱性,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3.【2024年新课标】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的改变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时,pH约为1,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其次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依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c(H2A)==0.1000mol/L,据此分析作答。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1.(1982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12分)将9.2克N 2O 4晶体放入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时N 2O 4全部气化,由于N 2O 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N 2O 42NO 2 △H=+56.848kJ/mol ,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的压强P 是多少大气压? (2).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3).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是多少?(4).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力、温度或浓度)时,试将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常数K 的变化情况,选用增大、减小或不变等词句填下表:1.[答案] (1)1.47大气压;(2)21;(3)0.01; (4)[解析](1)。
先求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 :设n 1、P 1分别是纯N 2O 4(g)的物质的量和压强,n 、P 分别是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则PP 1=112.1P P ⨯=nn 1=n922.9 ;n=0.12 mol (2分);再利用PV=nRT 求混和气体的压强P=VnRT =2298082.012.0⨯⨯=1.47大气压(1分)。
(2)设0.1摩尔N 2O 4中有x 摩尔分解,则有如下的对应关系是:N 2O 42NO 2 △H=+56.848kJ/mol起始物质的量:0.1mol 0 变化物质的量: xmol 2xmol 平衡物质的量:0.1-x 2x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气)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0.12mol ;则:0.1-x+2x=0.12;∴ x=0.02mol (2分);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数摩尔数422O N NO =02.01.0202.0-⨯=21(1分)(3)k=][][4222O N NO =]21.0[]22[2LX L x -]04.0[]02.0[2=0.01(3分)(平衡常数表示式、平衡时物质的浓度和计算结果各给1分)(4)(每一空格给0.5分,共3分);k 是温度的函数,改变压强和改变浓度都不会改变平衡常数;N 2O 42NO 2△H=+56.848kJ/mol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k 值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 2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增大;增加N 2O 4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净增加值大,平衡移动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
2009至2015老高考平衡大题汇总(含答案)
化学平衡(2015、14、13、12、11、09浙江卷)平衡移动大题汇总(2010年为沉淀溶解平衡)2015浙江28.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1)已知:化学键C-H C-C C=C H-H键能/kJ·molˉ1412 348 612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1。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
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
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
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 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③有利于减少积炭④有利于CO2资源利用2014浙江27.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H1=218.4 kJ·mol-1(反应Ⅰ)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 kJ·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
近七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
近七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影响因素:1、反应N2(g)+3H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N2)、V(H2)、V(NH3),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V(N2)=V(NH3)(B)3V(H2)=2V(NH3)(C)V(NH3)= V(H2)(D)V(H2)=3V(N2)2.(2000全国16)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3.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2002天津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2003春季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6.(2003上海11)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高考化学经典试题总复习 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化学经典试题总复习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B .Al 3+、NO 、Cl -、CO 、Na +可大量共存于pH =2的溶液中C .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析:pH =2的溶液显酸性,CO 与H +不共存,B 不正确;乙醇是非电解质,C 不正确;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H2SO4反应,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比为1∶2,D 不正确.答案:A2.(2012·福建质检有关常温下pH 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L B .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 仍相同C .醋酸中的c (CH3COO -和硫酸中的c (SO 相等D .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同解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同,则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也相同.答案:A3.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 .1 L 0.3 mol/L CH3COOH 溶液和3 L 0.1 mol/L CH3COOH 溶液中的H +数B .pH =1的CH3COOH 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pH =12的氨水和NaOH 溶液的导电能力D .pH 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解析:A 项两溶液中CH3COOH 的物质的量相同,后者CH3COOH 溶液的浓度小电离程度大,后者中H+数多,A 不正确.B 项CH3COOH 是弱酸,不完全电离,CH3COOH 溶液的浓度大,B 符合.C 项两溶液中c (H +、c (OH -均相等,则c (NH =c (Na +,导电能力相同,C 不正确.D 项中醋酸的浓度大,n (CH3COOH 大,与足量锌反应产生的H2多,D 不正确.答案:B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滴定时,装NaOH 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 溶液润洗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用标准盐酸润洗C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D .滴定前以仰视的姿势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解析:A 项对滴定结果无影响;B 项为正确的操作方法;C 项此种情况导致消耗盐酸偏多,测量结果偏高;D 项此种情况导致盐酸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答案:C5.已知NaHS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 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温度高于25℃B .水电离出的c (H +=1×10-10 mol/LC .c (H +=c (OH -+c (SO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12的Na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解析:pH =6的蒸馏水中c (H +=c (OH -=1×10-6 mol/L ,K W =1×10-12,故该温度高于25℃;该温度下加入NaHSO 4晶体后,c (H +=10-2 mol/L ,溶液中c (OH -= mol/L =1×10-10 mol/L ,故水电离出的c (H +=c (OH -=1×10-10 mol/L ;根据电荷守恒,c (Na ++c (H +=2c (SO +c (OH -,因c (Na +=c (SO ,故c (H +=c (OH -+c (SO ;完全中和该溶液,则需等体积的NaOH 溶液中c (OH -=10-2 mol/L ,c (H +== mol/L =10-10mol/L ,故该温度下NaOH 溶液的pH =10.答案:D6.已知某酸H 2B 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①H 2B H ++HB -,②HB -H ++B 2-.关于该酸对应的酸式盐NaHB 的溶液,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NaHB 属于弱电解质B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Na +>c(HB ->c(H +>c(OH -C .c(Na +=c(HB -+c(B 2-+c(H 2BD .NaHB 和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解析:NaHB 属于强电解质,A 项错;由于HB -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大小未知,所以NaHB 溶液的酸碱性不确定,B 项错;C 项表达的是物料守恒,正确;由于HB -只有部分电离,所以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为H +,D 项错.答案:C7.(2012·无锡检测在一定体积pH =12的Ba(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 4溶液,当溶液中的Ba 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 =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 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 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体积比是A .1∶9B .1∶1C .1∶2D .1∶48.(2012·北京海淀期中检测常温下,0.2 mol/L CH 3COOH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 <7,则下列有关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7 mol/LB .c(CH 3COO -+c(CH 3COOH -c(Na +=0.05 mol/LC .溶液中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小于CH 3COONa 的水解程度D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 (Na +>c (CH 3COO ->c (H +>c (OH -解析:混合后溶液中为等物质的量的CH 3COONa 和CH 3COOH ,pH <7,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大于CH 3COONa 的水解程度,C 选项错误;酸性条件下水的电离受到抑制,A 选项错误;D 选项不符合电荷守恒;由物料守恒可知,混合后的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0.1 mol/L ,c (Na +=0.05 mol/L ,则B 选项正确.答案:B9.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溶液的pH =4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C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 .由HA 电离出的c (H +约为水电离出的c (H +的106倍解析:HA 溶液中c (H +=0.1 mol/L×0.1%=10-4 mol/L ,因此pH =4,A 正确;弱酸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中c (H +增大,pH 减小,B 错误;室温时0.1 mol/L HA 溶液中c (H +=c (A -=10-4 mol/L ,电离平衡常数K ===10-7,C 正确;该溶液中c (H +=10-4 mol/L 、c (OH -=10-10 mol/L ,由HA 电离出c (H +=10-4 mol/L ,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0mol/L ,D 正确.答案:B10.某酸HX 稀溶液和某碱YOH 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编号 HX YOH 溶液的体积关系① 强酸 强碱 V (HX =V (YOH② 强酸 强碱 V (HX <V (YOH③ 强酸 弱碱 V (HX =V (YOH④ 弱酸 强碱 V (HX =V (YOH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解析: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盐YX 发生水解,即X -+H 2O HX +OH -,或者是反应后碱过量,c ·V (HX <c ·V (YOH ,即V (HX <V (YOH ,故选D.答案:D11.已知在25℃时,FeS 、CuS 的溶度积常数(K sp 分别为6.3×10-18、1.3×10-36.常温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向H 2S 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B .将足量的CuSO 4溶解在0.1 mol/L 的H 2S 溶液中,溶液中Cu 2+的最大浓度为1.3×10-35 mol/LC .因为H 2SO 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 4+H 2S===CuS↓+H 2SO 4不能发生D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 2+可以选用FeS 作沉淀剂解析:向H 2S 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气体,因发生反应:2H 2S +SO 2===3S↓+2H 2O ,使溶液酸性减弱,A 错误;由于CuSO 4是足量的,S 2-因生成CuS 沉淀而消耗导致其浓度非常小,Cu 2+的浓度可以接近饱和溶液中Cu 2+的浓度,B 错误;因CuS沉淀不溶于硫酸,所以反应CuSO 4+H 2S===CuS↓+H 2SO 4可以发生,C 错误;由FeS 、CuS 的溶度积常数知,FeS 的溶解度大于CuS ,可实现沉淀的转化,故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 作沉淀剂,D 正确. 答案:D12.对于常温下pH 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1 mL 稀释至100 mL 后,pH 等于2B .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值为10-12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的100倍解析:将pH =1的硝酸稀释100倍,溶液中c (H +=10-3mol/L ,pH 变为3,A 错误;pH =1的硝酸中c (H +与pH =13的Ba(OH 2溶液中c (OH -相等二者恰好发生中和反应,B 正确;pH =1的硝酸中由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1/10-13=1012,C 错误;pH =1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10-13 mol/L ,pH =3的硝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1 mol/L ,故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c (H +的1/100.D 错误.答案:B13.(2012·日照模拟人体血液的正常pH 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 H ++HCO H 2CO 3CO 2+H 2OH ++PO HPOH ++HPO H 2PO故能维持血液pH 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 稳定B .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 稳定C .某病人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 (H +显著减小,pH 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 .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 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 (H +增大,pH 略减小解析:正常机体可通过体内的缓冲物质使机体的pH相对稳定,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答案:C14.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错误的是 (解析: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升高,恰好全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点,当醋酸全部反应后,再加入NaOH 溶液则混合液的温度降低;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溶液的pH会缓慢升高,在接近终点时pH发生突跃,随后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此时显碱性变化不大;因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当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当反应结束时离子浓度增加幅度更大,导电能力更强;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加入的NaOH被消耗,故c(NaOH在起始一段时间内应为0,且反应结束后c(NaOH呈基本水平走势.答案:D15.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 3+B .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 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 的方法来除去 C .若分离溶液中的Fe 3+和Cu 2+,可调节溶液的pH 在4左右D .若在含有Cu 2+和Ni 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 2优先沉淀解析:由图可知在pH =3时Fe 3+已沉淀完全,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OH 3,A错误.由于Ni 2+和Co 2+沉淀完全的pH 相差不大,因此不能用调节pH 的方法将两者分离,B 错误.由图可知选项D 中优先沉淀的是Cu(OH 2,D 错误.答案:C16.向体积为V a 的0.05 mol/L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 的0.05 mol/L 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CH 3COO ->c (K +B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H +=c (OH -C .V a <V b 时:c (CH 3COO ->c (K +>c (OH ->c (H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c (H +=c (OH -+c (CH 3COO -解析:若V a >V b ,醋酸过量,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 (CH 3COOH +n (CH 3COO -=0.05V a ,n (K +=0.05V b ,A 正确;若V a =V b ,反应后的溶液为CH 3COOK 溶液,由于CH 3COO -的水解而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知,B 正确;若V a <V b ,说明碱过量,存在c (K +>c (CH 3COO -,C 错误;D 选项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17.(9分某温度(t ℃时,测得0.01 mol/L 的NaOH 溶液的pH 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 w =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温度下,将pH =a 的NaOH 溶液V a L 与pH =b 的H 2SO 4溶液V b L 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1若所得溶液为中性,且a =12,b =2,则V a ∶V b =____________;(2若所得溶液为中性,且a +b =12,则V a ∶V b =________;(3若所得溶液的pH =10,且a =12,b =2,则V a ∶V b =______________.解析:在t ℃时,pH =11的溶液中c (H +=10-11 mol/L ,K W =c (H +·c (OH -=10-11×10-2=10-13.(1pH =a ,则c (OH -=10a -13 mol/L ,pH =b ,则c (H +=10-b mol/L ,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 a L×10a -13 mol/L =V b L×10-b mol/L ,==1013-(a +b .因为a =12,b =2,代入可得=.(2将a +b =12代入=1013-(a +b 可得=10.(3当a =12时,c (OH -=0.1 mol/L ,b =2时,c (H +=10-2 mol/L ,若混合液的pH =10,即c (OH -=10-3 mol/L ,OH -有剩余:0.1 mol/L×V a L -10-2 mol/L×V b L =10-3 答案:ABC解析:69.下列属于MathBoard 软件在数学课堂练习中具有的特点是:A. 随时启动使用B. 触摸屏便于操作互动V a + V b L , = .答案:10-13 大于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 W 增大,因该温度下的K W 大于25℃时水的K W ,所以该温度大于25℃(11∶10(210∶1(31∶918.(9分(2012·皖西四校模拟分析、归纳、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就电解质A 回答有关问题(假定以下都是室温时的溶液.(1电解质A 的化学式为Na n B ,测得浓度为c mol/L 的A 溶液的pH =a.①试说明H n B 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a =10时,A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式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③当a =10、n =1时,A 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OH --c (HB =________.④当n =1、c =0.1、溶液中c (HB ∶c (B -=1∶99时,A 溶液的pH 为__________(保留整数值.(2已知难溶电解质A 的化学式为X n Y m ,相对分子质量为M ,测得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X m +离子的浓度为c mol/L ,则该难溶物X n Y m 的溶度积常数为K s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X n Y m 的溶解度S =____________.解析:(1①若a =7,说明Na n B 为强酸强碱盐,H n B 为强酸;若a >7,说明盐Na n B 发生水解,则H n B 为弱酸.②当a =10时,H n B 为弱酸,Bn -发生水解反应,即B n -+H 2O HB (n -1-+OH -. ③当a =10,n =1时,NaB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B -+H 2O HB +OH -,H 2O H ++OH -,而B -的水解较微弱,其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c (B ->c (OH ->c (H +,由B -―→HB ,OH -H 2O―→H 3O +得质子守恒关系式c (OH -=c (HB +c (H +,所以c (OH --c (HB =c (H +=10-10 mol/L ④可设溶液B -水解x mol/L ,则有=1∶99,得x =0.001 mol/L ,故c (OH -=0.001mol/L ,溶液中c (H +==1×10-11(mol/L ,即pH =11.(2由X n Y m n X m ++m Y n -可知当c (X m +=c mol/L 时,c (Y n -=c mol/L ,则K sp =c n (X m +·c m (Y n -=c n ·(m =(m ·c m +n .设X n Y m 溶液体积为1 L ,则溶解X n Y m mol 达到饱和,由=,得S =.答案:(1①当a =7时,H n B 为强酸,当a >7时H n B 为弱酸②B n -+H 2O HB (n -1-+OH -③c (Na +>c (B ->c (OH ->c (H + 10-10 mol/L ④11(2(m ·c m +n19.(8分(1将0.15 mol/L 稀硫酸V 1 mL 与0.1 mol/L NaOH 溶液V 2 mL 混合,所得溶液的pH 为1,则V 1∶V 2=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常温下,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 +、A -、H +、OH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若由0.1 mol/L HA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的pH________7.②若溶液pH>7,则c (Na +________c (A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溶液由pH =3的HA 溶液V 1 mL 与pH =11的NaOH 溶液V 2 mL 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代号.A .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 (H ++c (OH -=2×10-7 mol/LB .若V 1=V 2,反应后溶液pH 一定等于7C .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 1一定大于V 2D .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 1一定小于V 2解析:(1根据混合所得溶液的pH 为1,可得:=10-1 mol/L ,解得V 1∶V 2=1∶1;(2①0.1 mol/L HA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若HA 是强酸,则得到的溶液显中性,pH =7,若HA 是弱酸,则得到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pH >7;②根据电荷守恒,c (H ++c (Na +=c (OH -+c (A -,若溶液pH>7,即c (OH ->c (H +,则c (Na+>c (A -;③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 (H +=c (OH -=1×10-7mol/L ,c (H ++c (OH -=2×10-7 mol/L ,A 正确;若HA 是强酸,得到的溶液显中性,pH =7,若HA 是弱酸,则得到的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pH>7,B 错误;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HA 是强酸,则V 1一定大于V 2,但是如果HA 是弱酸,则V 1等于或小于V 2时,也可满足中和后,HA 有剩余而使溶液显酸性,C 错误.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如果HA 是强酸,说明NaOH 过量,V 1一定小于V 2,若HA 是弱酸,HA 不完全电离,未电离部分也消耗NaOH ,侧面说明V 1一定小于V 2.答案:(11∶1(2①≥ ②> 根据电荷守恒:c (H ++c (Na +=c (OH -+c (A -,由于c (OH ->c (H +,故c (Na +>c (A - ③AD20.(9分(1向Na 2CO 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 2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 (HCO 变化趋势可能是:①逐渐减小;②逐渐增大;③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④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4种趋势中可能的是________.(2pH 相同的HCl 溶液、H 2SO 4溶液、CH 3COOH 溶液各100 mL.①3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②分别用0.1 mol/L 的NaOH 溶液中和,其中消耗NaOH 溶液最多的是________.③与等量的锌粉反应,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________.A .HCl 最快B .H 2SO 4最快C .CH 3COOH 最快D .一样快(3某温度下,纯水中c (H +=2.0×10-7 mol/L ,则此时c (OH -=______mol/L.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 3溶液,②CH 3COONa 溶液,③NaClO 溶液,3种稀溶液的pH 相同,那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0-7 NaClO 3 3 COONa21.(9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 42SO 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6HCHO===3H ++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 g.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色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 25.00 1.02 21.032 25.00 2.00 21.993 25.00 0.20 20.20若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 mol/L ,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滴定过程中,应在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的同时,边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粉红色时且半分钟内不再变色,表明已达到滴定终点;由4NH +6HCHO ===3H ++6H2O +(CH26N4H +;H ++OH -===H2O ,及题给信息知:NH ~OH -,即V (NH·c (NH =V (NaOH·c (NaOH ;碱式滴式管不润洗就加入标准液使c (NaOH 降低,消耗NaOH 溶液体积增大,n (NH 增大,结果偏高.锥形瓶中有水对结果没有影响.三次实验消耗NaOH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 ;25.00 mL 待测液中含n (NH =2.02×10-3 mol ,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00%=18.85%.答案:(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218.85%22.(8分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难溶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溶解度/g 9×10-4 1.7×10-6 1.5×10-4 3.0×10-9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杂质离子.例如: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 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 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 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 2+氧化成Fe 3+,调节溶液的pH =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 3+、Fe 2+都被转化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②中除去Fe 3+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B .将Fe 2+氧化为Fe 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C .调节溶液pH =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D .Cu 2+可以大量存在于pH =4的溶液中E .在pH >4的溶液中Fe 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解析:①中加入氨水,利用沉淀的生成,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②中加入氢氧化镁,利用沉淀的转化,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③中先加入H2O2,将Fe 2+氧化成Fe 3+,然后调节溶液pH ,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 答案:(1Fe(OH 3 (2氨水 不会引入新的杂质(32Fe 3++3Mg(OH 2===3Mg 2++2Fe(OH 3(4ACDE。
【高考化学真题】全国高考近十年化学考试卷试题第10套(10份)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1(全国卷Ⅰ)一、选择题1.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N2和8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B.10%C.15%D.20%4.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5.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 C.CuO D.CuSO4•5H2O 6.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7.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 AB.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C.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D.1 mol Na 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8.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后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 y Cr x 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2﹣x)molB.处理废水中的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D.在FeO•Fe y Cr x O3中,3x=y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9.(15分)如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反应C+G 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它的空间构型是;(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10.(15分)反应aA(g)+bB(g)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3)B的平衡转化率αⅠ(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其值是;(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采取的措施是;(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T3(填“>”“<”“=”),判断的理由是;(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2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2(曲线上必须标出A、B、C).11.(15分)请回答下列实验中抽取气体的有关问题.(1)如图1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C;D;(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①如图2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填序号);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BCD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图1图212.(15分)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图1途径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个;(3)图2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4)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RCHO+R′CHO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5)A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苯环上的烷基(﹣CH3,﹣CH2R,﹣CHR2)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22(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O3﹣D.Mg2+、NH4+、SO42﹣、K+2.(5分)将15mL 2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1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中n值是()A.4B.3C.2D.13.(5分)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KMnO4+HCOOH+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 4.(5分)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B.C.D.5.(5分)用0.10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NH4+)>c(Cl﹣),c(OH﹣)>c(H+)B.c(NH4+)=c(Cl﹣),c(OH﹣)=c(H+)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6.(5分)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7.(5分)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8.(5分)右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9.(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H2O+2SO2↑请从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加入的试剂作用选用的仪器(填字母)10.(15分)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11.(15分)已知周期表中,元素R、Q、W、Y与元素X相邻.R与Y同族.Y 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和Y形成的二种化合物中,Y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12.(15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R﹣CH=CH2R﹣CH2CH2OH(B2 H6为乙硼烷)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10(大纲版)一、选择题1.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2.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3.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4.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为Fe﹣2e﹣═Fe2+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mol电子,最多有1mol Cr2O72﹣被还原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A.A B.B C.C D.D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7.如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8.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种B.5种C.6种D.7种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9.(15分)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 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5)单质D在充足的单质E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在不充足的E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15分)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3)C的作用是,D的作用是,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11.(15分)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图1所示:图1图2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3)E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合物C是,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4)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12.(15分)芳香化合物A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可以从煤和石油中得到.OPA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A、B、C、D、E、F和OPA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2)由A生成B 的反应类型是.在该反应的副产物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3)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4)D(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增塑剂.请用A、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及合适的无机试剂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D.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合成路线;(5)OPA的化学名称是,OPA经中间体E可合成一种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F,由E合成F的反应类型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示)(6)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分子中含有醛基、酯基和醚基三种含氧官能团,写出G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1(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考点】91:化学键.【专题】51D: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单质分子有的存在化学键,有的不含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正确;B、单质分子中有的含有化学键,如H2,有的不含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故B错误;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果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Cl4,故C错误;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故D错误;故选:A。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化学平衡
包括: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溶解平衡 化学平衡 重庆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进行先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等压使,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等压时,通入x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等容时,通入x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29.(14分)尿素[]22()CO NH 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尿素2C O 和3NH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 。
(2)当氨碳比322()4,()n NH CO n CO =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题29图1所示.①A 点的逆反应速率2)v CO 速( B 点的正反应速率为2)v CO正((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3NH 的平衡转化率为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答案:大纲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B)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福建12 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min之间, pH =2 和 PH= 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 R 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min之间,pH = 10 时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广东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A.c(H+)=c(Cl-)+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十年真题汇总1.【2022年河北卷】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①X Y ;②Y Z 。
反应①的速率11v =k c(X),反应②的速率22v =k c(Y),式中12k k 、为速率常数。
图甲为该体系中X 、Y 、Z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①和②的1lnk~T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随c(X)的减小,反应①、②的速率均降低B .体系中v(X)=v(Y)+v(Z)C .欲提高Y 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D .温度低于1T 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2.【2022年湖北卷】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22322NaHS s +CS l =Na CS s +H 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Na CS 不能被氧化B .23Na CS 溶液显碱性C .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D .2CS 的热稳定性比2CO 的高3.【2022年北京卷】某MOFs 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24N O “固定”,实现了2NO 与24N O 分离并制备3HNO ,如图所示:己知:2242NO (g)N O (g)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24N O 的固定B .24N O 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2NO 的去除C .制备3HNO 的原理为:242232N O O 2H O=4HNO ++D .每制备30.4mol HNO ,转移电子数约为226.0210⨯4.【2022年1月浙江卷】AB 型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可视作特殊的化学反应)表示为AB(s)=A n+(aq)+B n -(aq),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 和ΔS 。
对于不同组成的AB 型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H 和ΔS 均大于零B .ΔH 和ΔS 均小于零C .ΔH 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ΔS 大于零D .ΔH 和ΔS 均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5.(2021.6·浙江真题)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熵的大小比较,合理的是A .421mol CH (g)<1mol H (g)B .221mol H O(g)<2mol H O(g)C .221mol H O(s)>1mol H O(l)D .()()>1mol C s,金刚石1mol C s,石墨6.(2020·浙江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2NO 2(g )⇌ N 2O 4(g ) ΔH <0。
十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化学平衡●考点阐释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3年春,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2002年河南,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3.(2002年新课程理综,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2001年全国,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I2(g)2HI(g)B.3H2(g)+N2(g)2NH3(g)C.2SO2(g)+O2(g)2SO3(g)D.C(s)+CO2(g)2CO(g)5.(2001年广东,13)反应:L(s)+a G(g)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题数:22 题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I(新课程))题目11.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平衡的移动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改变。
A加入水时,c(CH3COOH)+c(CH3COO-)+c(H+)减小,平衡向其增大的方向(也就是正方向)移动;B加入NaOH与H+反应,c(H+)变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加入HCl时c(H+)变大,平衡向其减小的方向(也就是逆方向)移动,但最终c(H+)比未加HCl前还是要大;D加入CH3COONa,c(CH3COO-)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第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题目6.反应2A(g)+B(g)2C(g);△H>0。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A 低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高温、低压答案C解析: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会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
第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答案B解析:W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该可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减小、向逆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增大,若气体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由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决定,与加入反应物多少无关。
第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题目1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答案BC解析:反应(I),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化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在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A应增大,则,A不正确;由题目给出的反应(II)图示可知,温度升高时n(c)减少,说明平衡同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放热ΔH<0,B正确;对于反应(III),若为放热反应,减少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之亦然,C正确;同理对于反应(IV)若ΔH<0,则固αA减少,故应在一定压强时升温而,D不正确。
第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重庆卷(新课程))题目11.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答案B解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X、Y、Z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A错误。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由“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物质系数之比”得:,B正确。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减少,而气体总质量不变,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C错误。
增加X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升高,D错误。
第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Ⅰ(新课程))题目12.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H>0答案C解析:根据题图,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例如1 000 kPa时,随着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逆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所以A、D错误。
同样,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1 000→100→10 kPa,随着压强的减小,Z的体积分数增大,即随着压强的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C正确。
第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题目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映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答案B解析:A2(g)+2B2(g)2AB2(g)是放热反应,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均错误。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减少,A错误,正确答案为B。
第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Ⅲ(新课程))题目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n)必定小于pB. (m+n)必定大于pC. n必定小于p D .m必定大于P答案C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压强增大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p。
第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题目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对2X(g)2Y(g)+Z(g),压强越大,正、逆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越短,在-t图中表现为曲线从上升(表示体系在达到平衡过程中)到水平的转折点(表示体系刚好达到平衡)再到水平(表示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因为p1<p2,可知A、C错误。
对2X(g)2Y(g)+Z(g),压强越大,形成的平衡中Z的体积分数越小,在-t图中表现为曲线的水平部分越低,所以B正确。
第1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答案B解析:提高反应速率的一般做法有: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反应物浓度,③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④加入催化剂。
要提高NO的转化率,即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用的做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增大CO的浓度等。
综合以上的分析,正确答案为B。
第1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题目1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2mol C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C.1molB和1molCD.2molA、3molB和3molC答案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平衡的相关问题。
由于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对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2A(g)+B(g)3C(g),充入任意物质的量的C,都与充入2 mol A和1 mol B等效,且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A符合题意;而充入He时对所给化学平衡没有影响,则B选项中A的体积分数亦大于a%,而C、D皆相当于在2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增大B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A的体积分数减小,故本题答案为A、B。
第1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2NO(g) + O2(g);△H>0,达到平衡。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答案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根据所给图示,量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由于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右移动,n(NO2)减小,A正确;反应2NO2(g)O2(g)+2NO(g)为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当压强增大时,所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转化率降低,B正确。
反应一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与时间长短无关,故C不正确;增大NO2的物质的量在容积不变时c(NO2)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增大,D不正确,答案为A、B。
第1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17.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3v正(H2O)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时的速率关系可知,v(O2)逆∶v(NO)逆=5∶4,v(NO)逆=v(O2)逆,代入A中表达式知v(O2)正=v(O2)逆,A正确;NO的生成与NH3的消耗同时表示正反应在任意时刻都成比例,故B不正确;达到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同时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C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