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骊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骊山风景名胜区东至戏河 (将南陈村扁鹊墓划入),西至灞桥区界(将焚书坑划入) ,北至渭河,南至蓝田县界,总面积三百一十六平方公里。

一九八三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一、规划指导思想1、 尊重历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严格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和弘扬历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2、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历史及现状条件出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予以保护和开发。

3、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4、 坚持保护、开发、整治、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全面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好相关地段的空间环境和传统风貌,合理开发利用,使城市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临潼区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主要古迹有六十二处,其中原始社会村落遗址20处,古遗址8处,宫殿遗址3处,古葬墓21处,古建筑5处,古渠道4处。

重要的有姜寨原始村落遗址、秦始皇陵、唐华清宫、周烽火台、汉鸿门坂等遗址,有佛教名刹石瓮寺,道教名观朝元阁、老君殿,还有扁鹊墓等。

其中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秦始皇陵、唐华清宫遗址、西安事变遗址、骊山自然风景区。

骊山下有温泉,风景秀美,是我国自古有名的游览胜地,正所谓“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

骊山下的温泉远在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它来除污治病。

北齐刘逖在《浴温汤泉》诗中有“骊岫犹怀土,新丰尚有家。

神井堪消疹,温泉足汤邪”的诗句。

而“骊山晚照”则是关中八景中特有的一景。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1)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措施和力度不够,一些工厂、单位和干休所、疗养机构建在保护区范围内。

(2)文物古迹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对旅游业,第三产业等还没完全带动起来。

(3)一些与当地历史文物无关的人造景点的建成,严重干扰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4)城市建设混乱,没有充分体现出骊山风景名胜区的特色。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摘要】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景区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提升游客的体验。

本文将从景区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通过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未来展望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景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作为西安重要的旅游景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管理、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开发规划、管理措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未来展望1. 引言1.1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概述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是西安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华清宫骊山景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开发与管理也备受关注。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作为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之一,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其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景区内还有骊山等多个自然景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游览体验。

除了自然景观,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迹,为游客展示了古代文明的瑰宝。

景区还有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在开发与管理方面,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规划和措施,致力于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机制,加强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提升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正在逐步走向更加繁荣发展的道路。

2. 正文2.1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历史沿革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相爱相惜的地方。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为主题、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为目标的公园。

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公园的位置、面积、布局、功能等因素,以确保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下面是一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700字范文,供参考。

森林公园位于城市的东部,占地面积约为100公顷。

整个公园自然地形多样,有山、水、树木等自然资源。

规划面积包括山区、水面和平原,以及一些特色建筑和娱乐设施。

首先,设计规划包括公园的主要区域和次要区域。

主要区域是森林公园的核心,包括山区和水面。

在山区,有一条环山步道可以供游客漫步观赏自然风景。

同时,在山顶还设计了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公园和城市的全景。

水面包括湖泊和小溪,水质清澈、生态环境良好。

在水面上,可以划船、钓鱼和垂钓,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次要区域主要是平原区,包括一些休闲娱乐设施。

其中,有一个儿童乐园,提供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运动场地,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

此外,规划还包括一些露天音乐厅和表演场地,为市民提供文艺演出和娱乐活动。

在整个森林公园规划中,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绿化覆盖率。

因此,在公园中规划了大量的植被种植区域,种植各种乔木、灌木和花草,以增加绿化效果。

同时,还规划了一些生态湿地保护区,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此外,为了方便游客的出行,公园规划了一些停车场、公共厕所和休息区。

同时,还规划了一些商业设施,如餐厅、咖啡馆和小吃摊,以满足游客的日常需求。

总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以确保公园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公园规划应以保护、利用、开发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民对自然环境、健康休闲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有华清池、骊山、龙门、曲江池等著名景点,被誉为“皇家园林,历史名胜”。

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管理部门在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从景区开发、管理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景区开发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开发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当时华清池就是秦始皇选定的温泉疗养地。

随着历史的变迁,华清宫骊山景区也逐渐成为了一处皇家园林和宫苑。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景区开发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近年来,景区的开发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通过不断的改造和升级,景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景区开发方面,华清宫骊山景区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景区还注重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骊山的山水风光和华清池的温泉资源,打造了一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和特色项目。

设置了“历史文化之旅”、“自然风光游”、“温泉疗养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景区还开发了一些体验性项目,比如穿越秦始皇时期的历史文化体验、温泉疗养体验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景区还推出了“智慧旅游”项目,通过手机APP预订门票、讲解解说,以及导航服务等,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景区开发工作在保护文物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提升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景区管理华清宫骊山景区的管理工作一直备受瞩目。

景区管理部门以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举措。

景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升级力度,不断改善景区环境和设施设备,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景区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了服务水平。

骊山游览活动策划书3篇

骊山游览活动策划书3篇

骊山游览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骊山游览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骊山,感受自然之美二、活动背景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 1302 米,由东西秀玲组成,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

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三、活动目的1. 带领大家走进骊山,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五、活动时间及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2. 活动地点:骊山六、活动流程1. 08:00-09:00:在[指定地点]集合,乘坐大巴前往骊山。

2. 09:00-12:00:抵达骊山景区后,稍作休整,然后开始游览骊山。

大家可以沿途欣赏骊山的自然风光,了解骊山的历史文化。

3. 12:00-13:00:享用午餐,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4. 13:00-15:00:游览骊山的名胜古迹,如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等。

5. 15:00-17:00: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购买一些纪念品。

6. 17:00-18:00:乘坐大巴返回[指定地点],活动结束。

七、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乘坐大巴前往骊山,预计每人[X]元。

2. 餐饮费用:午餐和晚餐预计每人[X]元。

3. 门票费用:骊山景区门票预计每人[X]元。

4. 其他费用:导游费、活动物资费等预计每人[X]元。

八、注意事项1. 请大家准时集合,不要迟到。

2. 在活动过程中,请大家听从导游的安排,不要擅自离队。

3. 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陡峭的山坡或进入未开发区域。

4. 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5. 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篇二骊山游览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骊山,领略自然之美”二、活动目的本次骊山游览活动旨在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机会,让参与者能够深入了解骊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增强环保意识,促进身心健康。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的通知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的通知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5.31•【字号】临政发〔2018〕35号•【施行日期】2018.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的通知临政发〔2018〕35号骊山、斜口、秦陵、代王、仁宗街道办事处,秦保办,国土分局:《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2018年5月31日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前言为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促进全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奋斗目标,按照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矿山恢复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7]19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函》(陕国土资函[2017]145号)、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陕西省加强矿山恢复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西国土资环发[2017]173号)等要求,我区编制了《西安市临潼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以下称《规划》),确保全区矿山地质环境与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起到明显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规划》适用于2018—2025年临潼行政区内的新建、在建、生产、历史遗留和政策性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规划》基准年为2018年,规划期为2018—2025年。

骊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骊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骊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第一节性质与规划指导思想骊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严格保护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为前提,以秦始皇帝陵、唐华清宫苑等珍贵文物古迹为主体,从骊山、渭水浑厚、纯朴、秀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发展国内外旅游事业为中心,从实际出发,积极保护,合理利用,逐步开发。

把骊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和进行爱国主义及历史文化传统教育的课堂,成为增进国际交流,展示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

制定骊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一、骊山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发展,必须结合现状,以县城为依托,合理调整县城总体规划,将其性质从农业县城转化为旅游城市。

调整县城产业结构,以旅游事业为中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生活在规划期内达到小康水平。

今后县城的规划、建设与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应同步进行,共同发展。

二、保护风景名胜资源。

贯彻执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厅发(1984)13号文件等。

重要的文物古迹的保护,必须要考证与发掘先行,其修复应尽可能保持原貌,保护环境。

更充分发挥文物古迹的作用,重点带动一般,一般烘托重点,形成丰富多彩的时间与空间序列。

对区内的污染源和不适宜建在风景区的部门、单位、工厂等,应区别情况,限期治理、转产、停产和搬迁。

三、绿化先行。

切实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和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和现有林木,加速绿化荒山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恢复植被,使骊山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四、统筹规划和重点兴建为旅游服务的市政公用基础工程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加快县城建设和改造。

风景区建筑物群体的规划设计,必须具有民族形式,与环境相协调,保持历史风貌。

五、骊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应贯彻“对外开放,大家动手”的原则,发挥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加快风景名胜区的建设速度。

骊山风景名胜区

骊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25公里的临潼县境内。西起西安市霸桥区界,东至浠河,北自渭河, 南至蓝田县界。面积316平方公里。骊山夹在渭河和潏水之间,海拔1265米,山上松柏氏青, 山下田园成片,风光宜人。南北朝北魏《温泉碑》赞美骊山自然风景说:“彩霞争翠,绿树 成行,香风旦起,夕霞晚张”。每当夕阳西下时,云霞满天,山色绮丽,清人把这一自然景 色誉为“骊山晚照”,列入长安八景之一。俗话说:“山不在高,有水则灵”。骊山自古以 温泉著称,引来无数沐浴者。骊山还有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引起后人的诸多评说。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 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 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 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 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 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 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 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 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 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 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 攘。
骊山景点介绍 INTRODUCTION
老母宫 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这座庙宇在历史传说中是为了纪 念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女娲氏而修建的,相传女娲“攥黄土做 人”,创造了人类, 三皇五帝均为其子孙,她又在骊山炼石补 天,劳苦而功高,后世人尊称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 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 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 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 俗沿续至今。 明圣宫 位于骊山西绣岭老母殿南侧,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道教 徒,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人为报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此 修建一座大型道教观,表达了台湾同胞认祖归宗,渴望回归的 爱国之情。明圣宫占地面积60余亩,共有殿堂房屋300余间。 宫内有三清殿、仙祖殿、灵观殿等景观,分别奉着道教的三清 始祖、四御天尊、三宫大帝、谢映登仙祖和护法神王灵宫。明 圣宫现有常住道人32名。均是北京道教学院毕业的高素质道教 人才。明圣宫是我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型纯木古建筑群,是西 北规模重大的道教宫观,堪称道教的又一洞天福地。宫内所用 汉白玉为北京房山汉白玉,建筑木材选用东北红松,神像采用 江西小叶香樟木,神龛供桌采用南非进口红木,整个建筑风格 为明清建筑,古香古色。明圣宫宛如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景 秀丽的骊山上。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1. 引言1.1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开发与管理概述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清宫骊山景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方面,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注重在保护文物的不断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景区的旅游体验和服务水平。

景区管理部门还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景区的管理效率,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和旅游市场竞争的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也积极拓展旅游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景区管理部门还注重加强对景区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在开发与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相信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2. 正文2.1 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历史背景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汉武帝时期,华清宫是皇帝狩猎、游乐之地。

唐代时,华清宫成为唐太宗和唐玄宗的行宫和临时寓所。

唐代著名的长恨歌中就描写了杨贵妃在华清宫的故事,使华清宫名声大噪。

在这段历史时期,华清宫成为了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来赞美宫中的美景和令人陶醉的氛围。

随着时代的变迁,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建筑和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了一处集历史、文化、风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成为青年学子和研究者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今天的西安华清宫骊山景区已经发展成为一处集参观古迹、品味美食、享受温泉等多种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华清宫骊山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更需要我们重视其历史背景,继承和发扬其文化传统,保护其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恢复骊山森林植被打造一流生态景观

恢复骊山森林植被打造一流生态景观

恢复骊山森林植被打造一流生态景观骊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承载着周、秦、汉、唐以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骊山是横亘临潼东西的天然绿色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骊山山体背景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骊山北麓森林覆盖率仅为37.2%,除骊山森林公园及山前冲积扇绿化现状较好以外,其余大部分山体裸露,植被不丰,光山秃岭依稀可见,母土沙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减退,给临潼的经济发展和骊山风景区的整体形象带来了严重影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加快骊山生态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景区环境,提升景区品位,创建人文、和谐、生态临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春季,区委、区政府把恢复骊山北麓森林植被列为全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任务,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反复进行调研、论证,将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项目纳入到《临潼区城乡绿化规划》之中。

2007年7月,区政府委托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先后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绿化工程建设的作业设计,通过各方论证,制定了科学可行的绿化工程技术方案。

区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市环保局也分别通过了项目土地利用、规划意见、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论证工作。

该项目规划区东起小金乡土门河,西至斜口芷阳湖,北至城市快速干道,南至骊山第一道山脊线,涉及9个乡(街道)、43个行政村及骊山森林公园,东西长27.5公里,南北平均宽3公里,土地总面积105598亩,绿化工程概算总投资46866.69万元。

项目规划从2008年开始至2012年利用5年时间,完成人工造林46987亩,近景区道路、河渠栽植乔木景观林20000株及辅助工程等任务。

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4902亩,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4922亩,25度以下坡耕地田埂地坎造林7089亩,稀疏林分补植10074亩,同时实施骊山道路交通工程、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项目管理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办法实施绿化工程,通过栽植乔灌木、拉网绿化、爆破移土绿化等生态修复方式,恢复骊山植被,使骊山北麓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实现绿化美化山体,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城乡水源、改善景区生态环境的目标。

临潼区旅游现状分析及思考

临潼区旅游现状分析及思考

临潼区旅游现状分析及思考近年来,临潼区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点,充分发挥历史悠久、人文自然资源雄厚等优势,以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以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为核心,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增强自身旅游竞争力,实现了由小景点向大景区、小产业向大体系的转变,基本形成了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秦文化旅游区、唐文化旅游区、骊山风景名胜区四大核心区域的发展格局。

全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大步迈进,为优化全区经济产业格局、推动全区经济新的腾飞,探索了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临潼区旅游资源状况临潼区地处西安以东约20里,南依秦岭,北面渭河,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神话、历史、爱情、政治相互交融,秦的雄厚与唐的大气相辅相成,形成了临潼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是世界名胜之地,中外游客旅游的首选。

临潼旅游资源丰富,“文物甲天下”,有量大、类多、质高、系统的特点。

区内共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7处,文物点达500余处。

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池为5A级旅游景区,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丽山园为4A级旅游景区,A级以上旅游景点还有临潼博物馆、鸿门坂博物馆、扁鹊纪念馆等。

临潼区先后荣获“中国御温泉之都”“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城区”“陕西省旅游强区”等荣誉称号。

随着临潼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在全区经济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全区支柱型产业。

二、临潼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临潼旅游产业呈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旅游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各项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全区坚持文化先导、品牌塑造、生态优良、服务优质的旅游发展理念,围绕“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旅游品牌,依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唐华清宫、骊山自然生态与人文综合区、渭河亲水生态带四大旅游板块,大力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逐步形成了融合互补的旅游大格局。

三、临潼旅游业的主要特点1、旅游综合收入增速较快。

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 1 Y a n gl i n g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Y a n gl i n g ,S h a a n xi 7 1 2 1 0 0 ,C h i n a;
2 . Fo r e s t I n v e n t o r y,Pl a n n i n g a n d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h a a n x i Pr o v i n c e ,Xi ' a n,S h a a n xi 7 1 0 0 8 2 )
s c e n i c r e s ou r c e .The r e s ul t i s t o pr o v i de a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f e r e nc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t o f f o r e s t t our i s m. Ke y wo r d s: Li s ha n For e s t Pa r k;s c e n i c r e s ou r c e s ;i nve s t i ga t i o n a nd e va l u a t i o 有 机结 合在 一 起 所 形 成 的一 种 整 体 资 源 , 它
范、 地 热温 泉极具 魅 力 , 被 赞为 “ 关 中绝胜 ” 。
1 . 1 地 理 位 置
以满足 人们 的 审美 和 健 康 要求 为 宗 旨, 利 用 森 林
骊 山森 林公 园位 于 临 潼 区环 城 东 路 3号 , 东
经 1 0 9 。 1 1 4 6 ” ~1 0 9 。 1 2 2 0 , 北纬 3 4 。 2 O 5 1 ” ~3 4 。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1.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用地多为自然的山峰、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营林措施和园林艺术手法,突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

因此,在进行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地改造和艺术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

如果忽视这点,在森林公园中大兴土木,加入过多的人工因素,则会使森林公园丧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征与优势。

在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林道及林缘、林中空地、林分季相和透景线、眺望点等几个方面的规划设计。

2.森林公园游览系统规划在森林公园内组织开展的各种游憩活动项目应与城市公园有所不同,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特点开展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等在城市公园中无法开展的项目,满足城镇居民向往自然的游憩需求。

依据森林公园中游憩活动项目的不同可分为:典型性森林游憩项目,如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林中骑马、徒步野游、自然采集、绿色夏令营、自然科普教育、钓鱼、野生动物观赏、森林风景欣赏等;一般性森林游憩项目,如划船、游泳、自行车越野、爬山、儿童游戏、安静休息等。

开展各种森林游憩活动对森林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不适当的建设项目、不合理的游人密度会对森林游憩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在游览系统规划中必须预测出各项游憩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从而在规划中采用相应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制定不同的措施。

3.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森林公园除与主要客源地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

在森林公园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游览道路的选线、走向和引导作用,根据游客的游兴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合的序列布局。

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开发独具情调和特色的交通工具。

【精选】临潼规划未来发展远景

【精选】临潼规划未来发展远景

临潼规划未来发展远景本报讯(记者马昭)在昨天开幕的临潼区城市规划展上,描绘出了临潼区未来的发展远景,根据其“东连西进、南抑北拓”的城市规划思路,远期临潼区将跨过渭河向北发展,新城西安向东北方向的发展轴。

近几年来,随着临潼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区的建设用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但由于受城南骊山形成的天然屏障,陇海铁路、西康铁路、西潼高速等形成的交通走廊,以及文物保护的制约,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市规划局指导下编制完成的《临潼城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提出了“东连西进,南抑北拓”空间发展方向。

即东连新丰、代王,形成集中发展格局;西进连接新筑,开辟新区;南部骊山北麓控制城市发展;远期跨过渭河向北发展,形成西安向东北方向的发展轴。

在空间结构上,临潼将形成“两城、两区、两带”。

“两城”即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

东部城区为现状的临潼城区,西部城区指新规划的“临潼—新筑”东翼副中心。

“两区”即骊山唐文化旅游区和代王秦文化旅游区。

“两带”即骊山观光度假旅游带和渭河休闲度假旅游带。

楼市盘点之临潼住在花园里美呀三秦都市报-2008-02-21“地产东进” 已成趋势近年来,随着外埠地产商的争相进入,西安房地产市场已由本土开发商之间的“各踞一隅”逐渐变成“与狼共舞”。

为此,西安楼市开发的焦点区域,也开始出现梯度转移:从最早的高新地产、高科房产和紫薇地产“三驾马车”领军西安房地产市场,领跑高新区楼市,到后来的《曲江宣言》引爆曲江地产开发热潮,再到地铁开建、政府北迁,西安北城地产开发被推向西安楼市的潮头浪尖,西安房地产开发焦点区域一个接一个出现。

如今水岸东方崛起于城东浐灞区域,点亮了西安浐灞生态区地产开发的东方红星,特别是西安地铁一号线的规划,又把西安"东花园"临潼区逐渐纳入人们的视线,并将推动西安房地产开发外延扩大,成为西安开发商角逐布局的下一个焦点区域。

西安市临潼区房管所王所长告诉记者,随着上海绿地、广州颐和、珠江投资、富力、融侨等全国地产开发商的纷至沓来,西安的住房品质开始了新一轮的提升,作为西安楼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东花园”临潼的房地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骊山森林公园休闲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骊山森林公园休闲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骊山森林公园休闲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陈祺;李军科;李娟娟
【期刊名称】《中国园艺文摘》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文章结合骊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在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中,立足满足游人休闲功能,紧扣骊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休闲景观”特色挖掘与景点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历史文化梳理两方面进行有机融合,统一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以充分认识休闲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总页数】5页(P99-103)
【作者】陈祺;李军科;李娟娟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J], 闫奇峰;廉祎
2.骊山森林公园人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J], 陈祺;赵建民;王红相
3.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大夫山森林公园为例 [J], 朱卫东
4.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近郊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以肇庆市羚羊山森林公园为例 [J], 黄秋燕
5.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J], 陈祺;葛安新;赵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陈祺;葛安新;赵建民【摘要】通过对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和开发条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森林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113-116)【关键词】骊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作者】陈祺;葛安新;赵建民【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8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1森林风景资源是由森林生物资源和森林环境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整体资源,它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健康要求为宗旨,利用森林优美的风景资源、特有的气候环境,使游人的体能代谢在愉悦、爽目、多趣的最佳心态下,自然调节到良性循环状态,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对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是正确评估公园森林风景资源价值、确立公园旅游业发展战略、指导公园制订科学合理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2]。

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则是找出森林风景被感受的美感,根据视觉品质排定森林风景的等级,表达对不同风景的偏好。

从中了解不同森林风景类型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为森林风景的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以及生态观光旅游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

西安临潼,骊山屹立于城南、渭河蜿蜒于城北,西有古都之新貌、东有秦佣之兵阵。

森林景观独具特色、古迹遗址星罗棋布、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被赞为“关中绝胜”。

1.1 地理位置骊山森林公园位于临潼区环城东路3号,东经109°11′46″~109°12′20″,北纬34°20′51″~34°21′55″。

平面近似心脏形,南北最长3 km,东西最宽3.2 km。

地跨-镇(骊山镇)一乡(仁宗乡),北与华清池相依,东以风王沟为界,西、南与盘山公路相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旅 游 开发 的优 势 及规 划 意义 .
311 游客服 务 中心 区, 置范 围。骊 山 国家 森林 公 园景 .. 位
区大 门 以南 区域 。资 源依 托 : 山地缓 坡 、 乡村 民俗 特 征 明显 。 主要 功 能 : 示 现 代农 业 园 艺 、 展 民俗 风 情 、 区 整 体 文 化 特 景 色, 以体 现 回归 自然及参 与农 村 生活 为主 题 。
山 , 山 因此在 政 治上 占有 了一 席 之地 。 骊 1 .规 划意 义。骊 山 自 18 _2 2 9 2年被 国务 院正式 确定为全 国

洞、 晚照亭 、 老母殿 、 烽火台等景点。资源依托: 该区景点的垂直
分布 , 范围 比 广等。 景点 较 主要功能 :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 景点特 色等丰 富资源 , 可极 目 眺 , 远 在茫茫八 百里秦川上观赏。 313 骊 山游憩 区 , 置 范 围。 火 台 , .. 位 烽 老母殿 , 以及 周边 缓坡 区。资 源依 托 : 势平 坦 、 地 山景 、 丰富 的动 植 物 。主要 功 能: 开展 以观景 、 闲 、 休 娱乐 为 主题 的旅游 活动 。
导 向, 统筹规划 。 出重点 , 突 分期推进 , 滚动发展的原则。 以山水 、
历史旅游资源为基础, 统一规划。() 5坚持旅游区与服务区分开
建设 , 旅游业 与相关产业协 同联 动发展 的原则 。
长, 春秋气温升降急聚, 夏季炎热 , 秋季多连阴雨, 降水多集 中在
789 3 、、这 个月 , 四季植物带分布 明显 , 以温泉著 称 , 国闻名 是全 的沐浴游览胜地 。 山林木苍郁 , 骊 山上松 柏长青 , 壮丽翠 秀 , 远看 似一 匹青苍 的骊驹 因而得名 。古 代周 、 、 、 、 秦 汉 隋 唐等王朝均有 在骊 山建离宫 的习惯 , 皇室利用 山麓温泉沐浴 。 如今骊 山脚下 的
3 功 能分 区 与项 目策划
骊 山不仅 自然景 观 秀丽 , 而且拥 有 众多 驰名 中外 的文 物 景 点 胜迹 , : 烽火 台、 母殿 、 如 周 老 老君 殿 、 晚照亭 、 兵谏 亭 、 石 瓮 谷 、 火楼 、 仙 桥 、 锤 石 、 上架 、 元 洞 、 子 翻 身 等 举 遇 秤 鸡 三 鹞
华清池就是在原唐华清官遗址的基础上所修建 , 5 年已逐步 1 9 9
扩建成 为宫殿式园林 。 在骊山东面有 闻名世 界的秦始皇陵 , 秦始 皇 陵深约 4 m占地约 2 万 m 是 中 国古代 最早 的宏 伟帝王 陵 , 7, 5 众多 的历史遗 迹使得骊 山不管是在 中国历 史上还是在文 化旅游 上都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
行 , 风旦 起 , 霞 晚 张 ” 香 夕 。每 当夕 阳西 下 时 , 霞满 天 , 色 云 山 绮 丽 , 人把 这 一 自然景 色誉 为 “ 山晚照 ” 2历史 源 远 流 后 骊 。( ) 长 : 女 娲 炼 石 补 天 的传 说 , 西 周 周 幽 王 上 演 “ 火 戏 诸 从 到 烽 侯, 褒姒 一 笑失 天 下 ” 的历史 闹剧 ; 发 掘骊 山脚下 曾威震 天 从 下 的 秦始 皇 陵墓 , 到唐 玄 宗 、 贵妃 在 此 演 绎 的凄 美 爱 情 故 杨 事 … … ( ) 治 上具 有 重 要 地 位 : 八 国联 军 侵 华 时 逃 难 而 3政 从 来 的 慈禧 太 后 , 13 “ 安事 变 ” 介 石 曾落 难 藏 于 骊 到 96年 西 蒋



关键 词 : 生态旅 游; 游总体规划 旅
1 旅 游 区概 况
11 自然 概 况 .
() 1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在保
持生态 自 的基础上 , 然 减少人工刻意 开发 的原 则。 规划设计时 以 生态历史 文化为主线 , 山文化融人 其 中, 将骊 以历史 引导为 主 ,
2 1 年第 1 期 02 8
现代园艺
浅析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总体规划
强紫媛 曹 宁z

(, 1 2西北农 林科 技大 学林学 院 , 西 杨凌 72 0 ; 陕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陕西 出版集 团陕 西旅游 出版社 陕西 西安 700 ) 10 0
要 : 生 态旅 游 的理 念 和 设 计 原 则 出发 , 分 析骊 山 国 家森 林公 园旅 游 资 源 开发 方 向和 客 源 市场 的基 础 上 对 从 在 其 进 行 旅 游功 能 分 区、 目策 划 、 项 以及 形 象 策 划 的整 体 规 划 。在 整 个项 目的 总体 规 划 中 突 出 自然 山 水 的 生 态 文化 特 征
古 迹 , 照各 个 景 点不 同 的历 史 时期 和 地 理位 置 , 景 区分 按 把 为 原 有 的 自下 而 上 的 观游 路 线 和 以历 史 时期 为 主 要 观光 路 线 , 者按 照景 点特 色 的不 同 , 组织 各个 景点 的衔 接 。 后 来
31 功 能 分 区 .
31 索道观光 区, 置范围。主要包括碑林 、 .2 . 位 三元洞 、 金沙
1 . 优 势 。( ) 游资 源 知名 度 高 : 山夹 在渭 河 和 涌 .1 2 1旅 骊 水之间 , 山上 松 柏 常青 , 山下 田园成 片 , 光宜 人 。早 在 南 北 风
朝北魏《 温泉碑》 中赞美骊 山自然风景说 :彩霞争翠 , “ 绿树成
结 合各 个景点 的特 色 , 同展现骊 山生态旅游景观 。() 持高 共 3坚 起 点规 划 , 高标准建设 , 出特色 的原则 。( ) 持以市场需求 为 突 4坚
临潼骊山是 中国著名的风景 名胜 区之一 ,曾在 18 年被 国 92 务 院正式确定为全 国第—批重 点风景名胜景 区之一。 山位于陕 骊
西省西安市以东 2 k 5 m的临潼 区境 内, 西安市霸桥 区界 。 西起 东至
浠河, 自 北 渭河南至蓝田县, 东西绵亘 2k , 5m 南北宽约 1. m。 3 k 海 7
拔 10 m, 32 占地面积约 36m , 1k 2 是秦岭 山脉其 中的一条支脉 。 骊 山与西安 市同属湿带大陆 f半湿 润气 候 区,四季分 明 ,冬夏较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