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新版自然辩证法1,2章概要

新版自然辩证法1,2章概要
于 光 远
• 3.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钱学森)—自然观 •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
究方法,探讨清楚四大起源问题:即天体 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 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钱 学 森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萨特尔《存在与虚无》
•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 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 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 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 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 第三部分: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 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 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 象)组成。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性质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Dialektics of Nature。目的:阐述
辩证法的客观性。 1.广义的自然辩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 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重 大哲学问题。
自然科学与哲学
《反杜林论》旧序— —《论辩证法》、
[自然科学与哲学]
《自然科学中的神灵
世界》
3
辩证法
4
物质运动形式
《辩证法》
[辩证法]
《运动的基本形式— —科学分类》
[物质运动形式]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 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 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 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自然辩证法阅读书目

自然辩证法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1,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2,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
3,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霍金:时间简史三联书店
5,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
6,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7,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
8,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出版社
9,波普尔:猜想与反驳译文出版社
10,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
11,波普尔:客观知识译文出版社
12,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3,库恩:《哥白尼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
1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15,库恩:《必要的张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16,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7,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译文出版社
18,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译文出版社
19,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华夏出版社
20,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译文出版社
21,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书目
1、《科学的制造》(美)史蒂芬·科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
2、《真科学》约翰·齐曼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2
3、《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刘兵李正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4、《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澳)布里其斯托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5、《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日)山崎茂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6、《科学与哲学的对话Ⅱ》(法)费迪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9
7、《经验及其模式》(英)迈克尔·奥克肖特文津出版社2005.1
8、《西方文明中的科学》刘魁科学出版社2006.5
9、《走向科学技术学》李正风人民出版社2006.8
10、《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11、《西方的智慧》(英)罗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1,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2,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3,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4,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武汉出版社出版5,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6,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8,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10,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郝建纲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11,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12,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13,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14,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15,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16,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2001年出版17,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张承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18,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19,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20,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21,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22,布尔斯廷《发现者》,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23,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24,沃森《双螺旋——发现DNA的故事》,刘望夷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2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6,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27,薛定格《生命是什么》,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28,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29,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30,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31,库恩《哥白尼革命》,吴国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2,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出版33,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34,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35,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36,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37,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8,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39,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40,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41,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自然辩证法课件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课件ppt课件


( 潜
旧范式



新范式
时间
危机与反常
科学革命
库恩的“范式”理论 (注:转自台湾东吴大学陈瑞麟,略作修改)
5. 公认的观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 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 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 大哲学问题。
第二节 古代科技成果与方法论成就
一、数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
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明了技术、积累 了经验,同时运用和完善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 纳与演绎、实验方法、解析方法。在古希腊时代,成就最丰富 的还是数学方法。成果是暂时的,方法是永恒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 运用比较和分类方法对数进行分类,如:完全数、友爱数
过程
第一阶段:1873—1876年,《自然辩证法》包括:论文10篇、札 记169个、计划草案2个 第二阶段:1878—1883年
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 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
部分 结构
论文
札记
1
导言
《导言》
科学历史摘要
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 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4
物质运动形式
《运动的基本形式— —科学分类》
物质运动形式的科学 分类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 时空之间的关系。
《运动的量度—功》
各门具体学科中的 《潮汐摩擦》《热》 [力学与天文学][数学][
5
辩证法
《电》

自然辩证法书籍

自然辩证法书籍

自然辩证法书籍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涉及自然界中事物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不仅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适合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理论和应用。

以下是几本值得推荐的自然辩证法书籍。

1. 《物理学的发展与辩证法》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本书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根据他对物理学发展及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写成的。

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理学中的辩证法原理,并将其与自然界的现象相结合,给读者提供了关于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应用的具体实例。

2. 《自然辩证法导论》作者:列宁这本书是列宁在20世纪初撰写的一部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著作。

书中系统阐述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矛盾、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并试图建立起自然科学与辩证法的紧密联系。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入门读物,可以帮助读者对自然辩证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者:毛泽东这本书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初写的一篇论文,主要探讨了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

毛泽东通过对科学研究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指出了科学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发展的方向,对于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与原则非常有帮助。

4. 《规模发展辩证法与系统科学》作者:陈嘉庚、路让生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系统科学与辩证法的交叉研究的著作。

书中介绍了系统科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与自然辩证法进行了对比和发展。

该书对于系统科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者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5. 《辩证法自然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作者:高克宁这本书是高克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写的一篇论文。

书中回顾了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对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阅读以上几本自然辩证法的相关书籍,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事物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本质,从而达到更深入的探索和理解自然世界的目的。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生阅读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生阅读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生阅读参考书目本课程学科建设组[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2]【加】马里奥〃邦格著,《科学的唯物主义》,张相轮郑毓信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美】R.K.默顿著,《科学的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上,下),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4]【中国】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5]【比利时】尼科里斯〃普利高津著,《探索复杂性》,罗久里、陈奎宁译,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6]A〃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江枫、邱仁宗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7]J〃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8]【德】W.海森伯,《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范岱年校,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9]邓小平,《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出版社,1997[10]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1]【英】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弋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2]【丹麦】N.玻尔,《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戈革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13]【中国】张华厦,《实在与过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14]【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5]【中国】郝柏林,《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16]【英】卡尔〃波普尔著,《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7[17]【联邦德国】M.艾根(Manfred Eigen)、P.舒斯特尔(Peter Schuster)著,《超循环论》,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90年5月第1版。

[18] 【中国】邓周平著,论社会自组织研究方法,系统辩证学学报[J]2003年第3期第60-65页。

“自然辩证法”课程参考书如下

“自然辩证法”课程参考书如下
“茶树育种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茶树育种学》陈兴琰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第二版)。
“茶叶化学工程”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茶叶化学工程》陈宗道等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观赏园艺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观赏园艺概论》郭维明、毛龙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植物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自然辩证法”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陈文林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年9版;
《自然辩证法导论》陈其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作物生态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作物生态学Leabharlann 韩湘玲主编,气象出版社,1991年。
“生物化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农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刘兴华、陈维信编;《食品物性学》李里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资源经济与管理”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资源经济学》曲福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土地规划与管理”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地利用规划学》王万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土地资源管理》王万茂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
“植物病理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农业出版社,1997年第2版;《农业植物病理学》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
“微生物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微生物学》周德庆主编;《微生物遗传学》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主编。

自然辩证法课程设计

自然辩证法课程设计

自然辩证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则,了解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对自然辩证法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原则,以及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1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和发展1.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第2章自然辩证法的规律2.1 质量互变规律2.2 否定之否定规律2.3 因果律第3章自然辩证法的原则3.1 矛盾分析原则3.2 发展观点原则3.3 系统优化原则第4章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4.1 生物学中的自然辩证法4.2 物理学中的自然辩证法第5章自然辩证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5.1 经济学中的自然辩证法5.2 学中的自然辩证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自然辩证法的原理、规律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案例,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自然辩证法教程》2.参考书:《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案例分析》3.多媒体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教学音频4.实验设备:实验室仪器、实验材料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然辩证法主要参考书和期刊目录

自然辩证法主要参考书和期刊目录

主要参考书和期刊目录一、主要参考书(一)综合类1.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自然辩证法》,载该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也可参照其他版本。

2.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孙小礼主编:《自然辩证法通论》2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W.C.丹皮尔:《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7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印,2003。

5.科恩:《科学中的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88。

8.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

9.范.弗拉森:《科学的形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0.科恩:《牛顿革命》,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1.刘钝、王扬宗主编:《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霍耳顿:《科学与反科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4.亨利〃佩卓斯基:《器具的进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二)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观1.詹姆斯等:《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普赖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

4.狄博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韦斯特福尔:《近代科学的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艾伦:《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布鲁克:《科学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霍金:《时间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9.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10.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自然辩证法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马彪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
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江枫、邱仁宗译,商务印书馆出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彭加勒:《最后的沉思》,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
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洪谦:《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
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译,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
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
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
夏皮尔:《理由与求知》,上海译文出版社
沃特金斯:《科学与怀疑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推荐参考文献

自然辩证法推荐参考文献

第二讲推荐参考文献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7
刘里远,中西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古典自然科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年版
布鲁克.科学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
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自然哲学》(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星野芳郎.未来文明的原点.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5年
吴国盛,希腊人的空间概念[J] 哲学研究 1992年11期
吴彤,《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究》清华大学科技哲学丛书(2008/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
盖尔曼《夸克与美洲豹》,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何塞·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西蒙.增长的极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梭罗(Thoreau,H.D)瓦尔登湖,张知遥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教学提纲及参考书MicrosoftWord文档

自然辩证法教学提纲及参考书MicrosoftWord文档

自然辩证法教学提纲及参考书MicrosoftWord文档第一讲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同时代科技、社会发展的关系前言自然观是什么?一、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及历史背景二、近代的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及历史背景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历史背景阅读资料: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

2、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第二讲现代科学与系统自然观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社会背景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三、系统自然观建立的意义阅读资料:1、魏宏森, 曾国屏《系统论: 系统科学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2、张华夏《物质系统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第三讲生态自然观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一、生态自然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二、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三、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四、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生态观底蕴阅读资料:1、路甬祥《世界科技发展趁势》第四讲科学是什么?一、关于“科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的结构三、科学的分界阅读书目:1、[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文版。

2、[美]亚历克斯·罗森堡著,刘华杰译《科学哲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

3、邱仁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现代科学哲学概述》,(上海)知识出版社,1984年。

第五讲科学研究有没有方法可循?一、科学方法的历史回顾(各种方法的作用、优缺点)二、科学研究路线及相关问题三、科学发现的逻辑与非逻辑问题阅读书目:1、周林东《科学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邱仁宗《科学方法与科学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第六讲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简介一、波普尔其人二、从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三、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现实意义阅读书目:1、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第七讲技术是什么?一、技术哲学发展概况二、技术的本质三、技术的二重性本质属性阅读书目:1、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科学出版社2006。

自然辩证法课程参考书

自然辩证法课程参考书

1.[美]约翰·洛西(John Losee)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出版社19822.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知识出版社19853.[美]瓦托夫斯基(Marx W Wartofsky)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求实出版社1989(Ⅱ)4.[美]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5.[美]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科学哲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6.[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867.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l982—19848.[英]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99.[美]沃克迈斯特(W H Werkmeister)科学的哲学商务印书馆199610.[美]劳丹.科学与价值.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l98911.[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2.[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l98113.[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8615.[日]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16.[美]威拉德·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8717.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8.[德]G·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119.[美]H·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20.[美]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21.郭贵春.当代科学实在论.北京:科学出版社,l99122.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3.张之沧.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评述.北京:人民出版社,l98725.[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l98326.[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美]N·汉森.发现的模式.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28.[德]阿·迈纳.方法论导论.北京:三联书店,199129.刘大椿.互补方法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l99430.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31.[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1~4).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979—1981 32.[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3.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5.[俄]B·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2 37.[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9238.[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39.余谋昌等.环境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0.周林等编.科学家论方法,第一、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1985 41.[美]约瑟夫·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42.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l99643.[德]F·拉普编.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l98844.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l99045.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北京:知识出版社,l98746.张明国.技术文化论.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47.[美]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48.[美]L·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9.[美]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0.[英]R·库姆斯,P·萨维奥蒂,V·沃尔什.经济学与技术进步.北京:商务印书馆,l98951.[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98052.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l99653.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4.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5.[荷兰]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北京:东方出版社,l99556.《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科学传统与文化.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l983 57.[法]昂利·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l98858.李醒民.科学的精神与价值.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9.[英]戈德史密斯,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l985 60.[苏]柯普宁.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逻辑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1.[苏]柯普宁.辩证法·逻辑·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2.[美]杰里·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l98863.[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文明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l98764.[加]马里奥·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8965.[美]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766.[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7.鲍宗豪等.科学发展观论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8.黄顺基,刘大椿主编.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98770.黄顺基,黄天授,刘大椿主编.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71.刘大椿.科学活动论.北京:人民出版社,l98572.刘大椿主编.科技生产力:理论和运作.重庆:重庆出版社,l99673.刘大椿主编.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名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74.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的大撞击.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 75.刘大椿,刘蔚然.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l99876.刘大椿,明日香寿川,金淞.环境问题:从中日比较与合作的观点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7.刘大椿,岩佐茂主编.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99878.刘大椿主编.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l99679.刘大椿.科学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80.方华,刘大椿主编.走向自为——社会科学的活动与方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81.[英]哈雷.科学逻辑导论.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82.叶平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美]布什等.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北京: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l985 84.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l98485.[苏]什托夫.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北京:知识出版社,l98186.郭贵春.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7.[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88.[英]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89.[美]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北京:三联书店,l98990.何亚平主编.科学社会学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l99091.林德宏.科学思想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l98592.吕乃基,樊浩等.科学文化与现代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93.韩林哲分析的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200394.杨沛霆,陈昌曙.科学技术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l98595.殷正坤,邱仁宗.科学哲学引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96.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7.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98.[美]爱德华·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9.[美]达德利·夏佩尔.理由与求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00.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l986。

自然科学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自然科学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自然科学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一、自然科学辩证法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运用辩证法指导科学保粮.《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2年6期.万拯群.[2].浅谈运用辩证法对待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年12期.李明诚.[3].神、鬼、人关系下的历史星空和人类进化——在哲学和自然科学视角下的《失乐园》与《浮士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12期.徐莉华.[4].关于恩格斯思想中的一个矛盾兼评所谓的"哲学终结论".《山东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3期.何中华.[5].鲍林与共振论——关于共振论的论争.《广东化工》.2010年5期.吕仁庆.卢玉坤.董斌.曹作刚.[9].《自然辩证法》的真旨及其意义.《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赵江飞.[10].论马克思辩证法的生存论特质——析马克思辩证法的社会批判原则与实践原则.《东南学术》.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6期.许斗斗.二、自然科学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论辩证法的自然性——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辩护.被引次数:1作者:张作竹.科学技术哲学黑龙江大学2010(学位年度)[2].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合法性.作者:孙彦梅.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3].博弈论视域中效率与公平的辩证法.被引次数:2作者:刘淑芳.马克思主义哲学山西大学2007(学位年度)[4].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形态与路径选择.作者:王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福建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5]辩证法的原初形态——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研究.作者:张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民大学2005(学位年度)[6].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研究.作者:孙宜晓.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7]论质量互变规律与事物变化之关系.作者:承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民大学2007(学位年度)[8].人、历史与自我实现——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宋铁毅.马克思主义哲学黑龙江大学2012(学位年度)[9].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思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刘勋斋.马克思主义哲学广西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马克思分工思想的本体论意义——以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这一真正分工为契机.作者:祝民民.马克思主义哲学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自然科学辩证法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辩证法在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张国艳.金为群.王岚,2013第十二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2]中医文化,国之瑰宝.邹相,2009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3]浅析古代朴素辩证法对中医学的影响.井运梅,2009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4]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辩证法思考.于智敏,2005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5]物理学中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对学生的启示.王纪元.牟波佳.张光先.杨亚玲.张济龙,2004中国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会议[6]为开创自然辩证法研究新局面而奋斗.朱训,200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7]传播科学方法研究科学方法论.孙小礼,200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8]从自然史与社会史的统一看现代中医男科学发展的物质动因.张林,20092009世界中医男科学术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男科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男科学术大会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第五届学术大会[9]中医国际化的思考.吴新明,2005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10]《内经》理论体系与古代哲学思想.陶广正,2004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一《科学技术与自然观》阅读参考书目
1,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
2,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武汉出版社出版
5,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6,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8,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
10,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郝建纲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11,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12,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13,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14,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
15,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16,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2001年出版
17,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张承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18,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19,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0,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
21,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
22,布尔斯廷《发现者》,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
23,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4,沃森《双螺旋——发现DNA的故事》,刘望夷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2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26,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27,薛定格《生命是什么》,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
28,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29,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30,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
31,库恩《哥白尼革命》,吴国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2,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出版
33,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
34,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35,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
36,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37,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8,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39,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40,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二《科学与科学方法论》阅读参考书目
1.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三联书店1985年版。

6.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7.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8.汉森:《发现的模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9.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洪谦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1.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

13.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15.奎因:《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6.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7.赖钦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8.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9.劳丹:《科学与价值》,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0.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1.内格尔:《科学的结构》,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2.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3.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4.夏皮尔:《理由与求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25.沃特金斯:《科学与怀疑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26.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7.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8.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三《技术与技术方法论》阅读参考书目
1.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2
2.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殷登祥、曹南燕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3.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4.《技术与技术哲学》,邹珊刚主编,知识出版社,1983.1
5.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
6.M.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12
7.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人民出版社,2002.6
8.安维复:《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文汇出版社,2003.5
9.殷登祥等主编:《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成》,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10.《技术史》(第三、四卷),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特雷弗·I·威
廉斯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2
11.《技术发展简史》,[美]乔治·巴拉萨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
12.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大象出版社,20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