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SCO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发布会纪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CSCO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发布会纪实关键词: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近年来,肿瘤治疗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我们步入了个体化精准诊疗的新时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化疗仍然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石,其中蒽环类药物抗肿瘤疗效确切,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蒽环类药物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引起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随着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机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治疗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马军教授、秦叔逵教授等国内几十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C SCO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20)》完成了更新,于7月1 6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正式发布。

马军教授和秦叔逵教授共同担任2020年CSCO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发布会的主席,邀请张宇辉教授、刘基巍教授参与指南的解读与讨论。马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从《共识》到《指南》我们走过了9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本次《CSCO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蒽环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秦叔逵教授:《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制定原则及临床指导意义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但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因此指南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需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度形成证据级别,同时结合产品的可及性和效价比形成推荐等级。CSCO指南主要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和CSCO专家意见,确定推荐等级,便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开启了国内肿瘤心脏病学的先河,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国内临床诊疗手段的可及性,给临床医生指导建议,同时推动了肿瘤学家和心血管专家的合作,规范临床实践。本《指南》秉承科学、先进、实用、便捷的出发点,采用口袋书的设计,更便于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此外,秦叔逵教授还介绍了国内外肿瘤心脏病学的进展,2000年,首个肿瘤心脏病学专科在美国成立,2016年,第一届中国肿瘤心脏病学大会在大连召开,标志着肿瘤心脏病学这门新兴学科在中国正式成立。

2019年,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患者会从中获益。

马军教授:《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20)》解读

近年来,抗肿瘤治疗进步迅速,显著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因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心脏毒性却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是肿瘤患者非肿瘤原因的主要死因。

蒽环类药物在给药后,多数患者可以较快地发生心肌损伤,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愈加明显。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损害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线性关系,其所致心脏毒性也与累积剂量密切相关。但不同肿瘤患者对于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敏感性不同,因此蒽环类药物并没有绝对的“安全剂量”,预防是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主要措施。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管理主要包括抗肿瘤治疗前筛查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心功能监测以及抗肿瘤治疗后的心功能随访。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可以通过降低最大累积剂量、改变给药方式、应用心脏保护药物等策略实现预防,大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数据证明,右雷佐生可以有效预防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和左心功能降低,同

时不影响抗肿瘤药物有效率、不影响肿瘤生存或促生第二肿瘤等。因此国内、外多项指南均推荐在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时联合右雷佐生。

肿瘤患者出现心衰表现后,应该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要求进行治疗。如果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心衰,需请肿瘤和心脏病专科医师共同会诊,并形成肿瘤医师肿瘤心脏科医师协商机制,共同探讨停止抗肿瘤治疗的必要性及持续时间(一般至心衰病情稳定)。病情稳定后,是否继续原方案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左室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临床心衰状态、肿瘤预后以及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张宇辉教授:肿瘤治疗过程中心脏毒性的监测和管理

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肿瘤患者心血管相关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关注,肿瘤心脏病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肿瘤心脏病学的范围很广,包括预防、监测、诊断和治疗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而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任何影响心脏安全的抗癌治疗都需要监测。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中心脏毒性的监测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显像,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生化标志物以及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等手段,每个监测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目前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生化标志物等。

肿瘤心脏毒性的监测管理包括:肿瘤治疗前对潜在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预测,针对肿瘤患者合并CVD,建议积极治疗CVD并密切密切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肿瘤治疗期间监测:监测潜在的心血管并发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的早期干预。肿瘤幸存者CVD的长期监测与随访:参考肿瘤治疗方案的心血管致病性,以个体化原则合理随访,蒽环类药物治疗后的大多数心脏毒性发生在第一年内,并且在治疗结束时与蒽环类药物剂量和LVEF有关。早期发现和迅速治疗心脏毒性对心脏功能的实质恢复至关重要。

刘基巍教授:肿瘤患者心脏保护全程管理——2020年ESMO共识

肿瘤治疗的不断进步,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增加,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心脏毒性(短期和长期),引起临床广泛关注和重视,推动了肿瘤心脏病

学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也在不断更新,2020年,ESMO发布了癌症治疗全程管理心脏疾病的共识建议。

ESMO共识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抗肿瘤治疗的心血管疾病管理的一般原则,抗肿瘤治疗前的筛查,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肿瘤治疗期间心血管毒性的监测,临床前心血管毒性,临床心功能不全,抗肿瘤治疗后幸存者的心血管毒性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心血管毒性。ESMO共识对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预防、筛选、监测和治疗相关的指导建议,该共识建议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临床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生的判断仍然非常重要,需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

ESMO共识建议:接受已知与心脏毒性相关的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应被视为A期心衰患者(有心衰风险,但无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衰症状)。ES MO一级预防推荐对于LVEF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正常的患者,如果计划使用已知的心脏毒性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特别是那些暴露于多种心脏毒性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ACE-Is或ARBs(如果对A CE-Is不耐受)和/或选择BBs来减少心脏毒性。对于需要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ChT的既往心肌病患者,无论癌症类型如何,从蒽环类药物治疗开始,都可以考虑同时使用右雷佐生。

总之,肿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是复杂的,肿瘤治疗的心脏毒性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被观察到,随着靶向治疗的引入,目前的临床状况已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