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作业

2.请您简取介绍马丁•持罗的商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商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总的问题。

答:马丁・特罗的髙等教冇发展三阶段学说是由美国著名的教弃社会学家、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冇研究中心主任一马丁・特罗教授创立的。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提岀了“精英”、“大众”、“普及”的教冇阶段论以及'‘大众高等教冇”、

“普及髙等教育”等概念之后,形成了著名的高等教冇发展三阶段学说。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其中在整个人口中,若18至22岁年龄段中超过15%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髙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便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低于15%则处于“精英阶段”;超过50%则可称之达到了“普及阶段”。

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冇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而存在着质的变化:

精英教育阶段:精英教冇阶段的学校一般有2000~3000需学生,学生通常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学生住校并且不间断地(假期除外)学习直到获得学位。接受高等教冇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髙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精英髙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別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髙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

大众化阶段:学生的人数一般达到三、四万,大部分学生仍是完成中等教冇后直接进入高等教冇,但入学日益容易。学生是寄宿与总读相结合,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学生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或髙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

上述区分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中高等教冇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而存在着质的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冇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别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高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而大众化的高等教冇,入学日益容易。从内容上看职业训练成为髙等教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普及化阶段的髙等教育则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髙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学生和教师之间直接的个人关系也更为复杂;还出现了如函授、电视、计算机等

苴它教学形式。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上也越来越倡导民主参与。

在我国,以1999年全国性的高等教冇大扩招为标志,我国髙等教冇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开始过渡。从目前我国高等教冇发展的轨迹看来,我们疋的是一条'‘以质变推动屋变,质、量共同发展”的道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高等教育观念的改变。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能够享受到高等教弃的权利的主体范用大大增加,绝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宦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与大众化阶段的髙等教育观相吻合。

其次,课程设苣的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通过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实行了选课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实现了“大专业、小口径”的课程模式,这些措施的实行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教冇、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立体交叉的髙等教育体系,初步体现了大众化阶段髙等教育学校类型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伴随这上述过渡时期特点岀现的还有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中国髙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髙的关系应当如何平衡的问题。在全国性大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把完成扩招任务当成政治任务硬性压给各髙校,不少地方高校受各种利益机制的驱动而大量扩招,使原本紧张的办学条件更趋紧张,多数扩招学校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更趋严重。一些高校学生宿舍拥挤、破旧:大多数髙校基础设施老化,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因资金短缺而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隐想:高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和仪器设备、食堂、浴室及体育活动场地极为紧缺,无法满足扩招的需要。此外,一向被社会认为潜力很大的师资也已经处于全而紧张的状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过于冒进和极端,数量的增长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各学校在进行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要认真评估自身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使学生不仅能够“进得来”,还要能够“学得好”,要使量和质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际上二者也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量的增长是"有质”的量的增长,质的提髙是“有量”的质的提高。另外,二者的协调还共同受制于一左的内外部条件。当内外部条件不能满足需要时,二者的分离或不能同时兼顾便容易出现。因此,并不是二者不可协调,而是促使其协调的内外部条件如经费、管理等尚未得到满足从而引起二者的相对立。在数量与质量及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数就与质量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一手抓数量增长、一手抓质量提高,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苴次,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二者关系应当如何平衡。目前高等教冇毕业生中出现了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现象,近几年来各级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即为适例。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实践中人才的浪费。大学生绝对数量在逐年不断攀升,但是由于一些大学为了扩招而盲目设程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廿,只负责扩招、普及,不考虑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不少大学生不能发挥个人所学,施展聪明才智。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学与用之间的不匹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都不能被短期现象所蒙蔽,而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结合高等教冇人才培养周期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保证能够培养出真正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并以此推动高等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

再次,是如何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关系的问题。正如上文对马丁・特罗基本理论的介绍,髙等教育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课程设苣和管理方式。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合理层次看,我国近年来的扩招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髙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和地方为适应髙校扩招,大规模的扩大了普通髙中的招生计划,压缩了职业中学等的招生计划,一些地方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的计划招生数出现负增长。如此发展下去有可能导致高中阶段教冇结构的失衡。同时,尽管国家在鼓励举办民办大学上做了不少舆论宣传,民办髙校招生不理想,生源数量和质量仍然不理想,一些学校甚至严重赔本。这也给今后民办教育发展留下一丝阴影。

对此,在高等教冇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改变高等教冇就应该在研究型和综合型大学中进行,职业教育不能够被纳入到髙等教育范畴中去的看法。另一方面,加大对这些院校的引导和扶持,帮助他们提髙教育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办学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这些院校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使学校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促进这些院校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背景的复杂性决泄了我国的髙等教冇大众化之路必然有马丁•特罗所描述的大众化的普適模式之外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实施髙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使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得到良性发展,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髙等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