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事热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时事热点,寓德于教,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目标生活化

一、案例背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目标,以知识为本位,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程失去了生命和活力,丧失了对教育主体发展的整体关怀,致使德育目标难以实现。新课改倡导思想品德课程要将德育建立在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和感悟,达到培养能力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

二、案例描述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逐步拓展的生活是品德课构建的基础。构建主义学说强调:教育应该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每一个教育对象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生活世界互相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思想并赋予经验与意义。思想品德课若把课程局限于校园的围墙内,把学生规定在刻板的课堂中,会使学生的课程空间过于狭窄,思想品德课也会因此丧失生命的活力,就会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这样的“围城教育”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难以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育素材,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件事、每一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生活处处是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关心真实的生活问题,它将变得空洞、抽象、苍白无力。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按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使之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相符合,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感悟、理解,积极关注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

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教育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要求和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发展。为此品德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把课本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并使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知识点时,本人列举大量的革命史实,运用比较法说明国民党无法完成的任务,需要中国共产党来完成,以事实说明“革命战争年代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接着又出示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数据,表明“和平年代也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这时,有个大胆的学生提出:某某党员干部因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被拉下马,一时间引起课堂的议论纷纷。此时,本人适时“对症下药”,摆出近年来党内反腐败斗争中清理的几个典型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第一腐败想象的存在有其自身原因,但这严重违背党的宗旨、违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二、腐败分子得到严惩,充分显示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第三、联系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列举我镇优秀共产党员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以实例引起学生的共鸣,以生活教育感染学生;第四、讲清楚党内腐败问题是少数、是支流,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是好的,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不胜枚举,让学生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通过时事热点的引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出了想了解的问题,采用分析归纳,培养了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会的质疑能力,唤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社会环境及其周围

事件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过程中,学会明辨是非,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学会做人,做事。

事实证明,品德课教师只要善于利用时事热点与教材结合,不断挖掘教材,进行导学、导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共同讨论、合作学习,做到深入浅出,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能落实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生活化。

三、案例反思与分析

第一、要注意时事热点选择的正面性

品德课教师在运用时事热点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多用正面、积极的实例激励学生。如果教师上课时总是大谈消极现象,这对于是非判断、分析能力尚有欠缺的初中学生容易产生错觉,不利于品德课德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消极事例应当少用、慎用、有技巧地使用。

第二、要注意热点选择的贴近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非常喜欢了解与自己周围有关的人和事。因此品德课教师若想使自己所举例有亲近感,真实可信,除运用国内外重大事件外,要积极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身边的素材,这样可以使学生倍感亲近,有感染力,说服力。

第三、要注意热点选择的时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品德课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是品德课生命力所在。而我们的客观世界是时刻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生接触到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品德课教师在选材时,要力求在时间上接近学生;在情节上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活例、有新意,并借以增添教材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理解。

第四,要注意热点选择的成长性

很多思想品德课,社会热点的引入自然而真切,不需要教师的准备,学生便将人们关注的时事热点非常自然、贴切地引进教学中。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课堂,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学生在课堂中及时生成的亮点,加以运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