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理解模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运用模块的灵活性 和选择性,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解决生物科目设置的 相对稳定性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间的突出矛 盾;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实施 好各个选修模块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实现学生自己的远大志向。
4.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切实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 容之一,也是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标志之一。在正确、 全面把握各类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教学效益与 质量,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物教学的实际,针对 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合理设计 和运用教学方式。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 力图体现和落实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和处 理好关键性问题。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尚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 精神,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进浙江 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按照浙江省普通高 中第一阶段生物新课程所使用教材的章节为 序进行编排,分为:
• 必修3:稳态与环境 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体自身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 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 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 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 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
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
一、高中 生物 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
1.指导思想 2.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3.课程设置 4.教学建议 5.评价建议 6.保障措施 7.研究专题
3.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科学课程
认识自然界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
认识自然界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 以及相应的科学价值观(过程性)本次课改特别 强调的.
关于模块: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实践,都与模 块的设置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模块,高中新课程的 多样性、选择性无法真正实现,也难以得到落实。那么,为什么 要设置模块?如何理解模块的真正价值?
模块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实现课程的多样化。从学生学习
的角度来看,只有课程多样化,才可能实现选择。如果只有一门 课程或虽然有十几门课程,但都是必须要学的内容,就谈不到选 择。例如,要求每个人必学数学这门学科,从内容到要达到的程 度,都只有一个标准,学生无法作出自己的选择。现在的数学除 了5个必修模块之外,还有若干个模块及专题。也就是说,对学 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多样化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 及兴趣自主进行选择。这是模块的价值之一。
每个模块的价值
•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 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 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必修2:遗传与进化 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 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 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 下的合理联系等。
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 作。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 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 别,写出,排列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 别,解释,选出,收集,处 理,阐明,示范,比较,描 绘,查找
5.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让 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发展。这是此 次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高中生物课 程中实验和活动的量与质都有了较大增加和提高,根 据浙江省的教学实际,确定了学生必做的实验和活动。 广大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活 动的意义,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必做实验和活动的开 设。
(1)“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基础,是《高中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
(2)“发展要求”是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可 能存在的空间,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 化发展的需要出发而确定的在“基本要求”基础 上进行适度拓展的教学要求。
(3)“说明”是从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出 发,对教材内容的选用作适当控制。对于一些学 有余力的学生或高中生物教学条件和基础较好的 学校可以自行取舍。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 际,稳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 • 在课程设置上,统一从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进入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具体安排为:高二年段完成三 个必修模块教学,每周3课时,共计108课时。每学 期可按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 周用于复习考试。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获得2个学分, 即高二年段共计6个必修学分。 • 参加高考的侧理学生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必须修习 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每周2课时,共计 36课时,可获得2个学分。建议侧文学生在高三年级 可选修模块2:生物科学与社会,每周2课时,共计 36课时,可获得2个学分。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可 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每周2课时,可获得2个 学分。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作为侧理学生的高考复习 准备时间,每周2课时。
wenku.baidu.com
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学科 教学指导意见
• 为什么要制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框架 • 各模块、章节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
为什么我们要制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考虑高中课改的分步推进 • 考虑新旧教材的平稳衔接 • 考虑我省生物教学的实际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框架
从教学组织来看,模块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 也能够相对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从而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 学习。模块是构成高中新课程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把教学内 容以及教学活动,都整合到相对一致的学时单位,即每个模 块为36学时(艺术、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每个模块为18 课时)。对学校而言,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可以开设不同模块, 而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内选择自己所学 科目,这样就为学生选课创造了条件。同时,新课程在教学 组织上,将每学期分为两段安排课程,每段为10周,其中9周 授课,1周复习考试。如果每个模块按每周4学时安排,在9周 时间内则刚好完成36学时1个模块的教学。这样,在每周固定 的教学时间内,一个学生可以并行学习8个科目,其中包括音 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与原来的教学安排相比,学生 的并学科目减少了,而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则相对集中,比 较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是模块的价值之三。
“教学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表 述所用的目标行为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 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 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
知识性 目标动词
技能性 目标动词
情感性 目标动词
各水平的要求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 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 特征等。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 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 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6.开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结 合实际,发挥优势,整合学校内外各种有利的教育因 素,树立“大课程观”,打破“唯教材施教”的狭隘 课程观念,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学活动,全面实现 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 对教学产生的深刻变革,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 程的整合,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 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 究
尝试,模仿
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 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
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测定
经历(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讨论,
性认识。
探讨,参观,观察
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 关注,认同,拒绝,选择,辩护 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4.教学建议
1.领会新课程理念,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 素养放在重要地位。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促进每一 个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系统的科学探 究方法和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产生、生活密切 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 准备。
2.把握课程目标体系,既要重视知识方面的目标, 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和能力方面的 目标,重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过程和学习科学史, 促进他们对生物科学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在制定教 学目标时,应当体现目标的整体性;目标表述中尽量 应用行为动词,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课标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实验与活动建议”
1.“课标内容”是教育部《高中生物课 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标准。
2.“教学要求”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 标准》和所使用教材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普 通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制定。 “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 求”和“说明”三部分。
•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 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
•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 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 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 确立,形成,养成,决定 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3.“教学建议”是针对教师在实施高 中生物新课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教学,达成 教学目标,从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二个层 面上提出的建议。
(1) “课时建议”是按每模块36个课时、 每周教学3课时,以节为教学单位作出的计 划,总的课时安排见下表。
• 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学生在学习了必修1的 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必修2的内容,也可以先 学习必修3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 行选修模块的学习。
• 从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确定“选修3:现代 生物科技专题”为侧理学生限定选修内容;“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为侧文学生选修内容;“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为自由选修内容。
问:模块与过去的知识单元有哪些不同?
从综合性与相对独立性来看,过去的单元更强调知 识的前后联系与纵向延伸,每一个单元是整个学科知识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较差。而模块 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独立性,例如:每一模块 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要求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 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 每一模块也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 与建议,有利于教学实施。从设计类型及相互关系来看, 单元主要以知识的逻辑联系为纽带加以线性组织,单元 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必须前后依次展开;而模块设计则 有多种类型,既有前后递进、学科逻辑较强的设计,如 模块A为模块B的基础;也有并列关系设计,如模块A 与模块B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先学模块A也 可以先学模块B,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先学 习的模块内容。
从模块内容的组织来看,模块能够把确定的、稳定的学科
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整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 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 适时调整课程内容。而模块组织内容的方式,也为师生主动参与 课程开发开放了空间,也为学校开发自己的模块课程,实现有特 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模块的价值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