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舟夜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理解舟夜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3.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舟夜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舟夜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舟夜书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2. 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并引出舟夜书这本经典文学作品。
第二步:讲解背景知识1. 舟夜书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所著,全名为《警世通言·舟夜语》。
2.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警世通言》中写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
3. 舟夜书是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个晚上发生在船上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
第三步:阅读理解1. 学生自主阅读舟夜书,并根据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总结等)进行阅读理解。
2.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隐喻和象征意义。
第四步:文化内涵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舟夜书中的文化内涵,如江南水乡文化、爱情观念、人性探索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探究这些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五步: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对舟夜书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如何展开思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第六步:课堂展示1.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化内涵分析的能力;2. 学生写作表达的能力;3.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
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教案
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2)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渔人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2.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3)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江河夜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出诗歌《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
(2)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5. 诗歌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
(2)学生互相检查,确保正确背诵。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诗歌,加强记忆。
2. 利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1.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例如,可以问学生:“诗中的江上渔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曾经在夜晚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吗?”等。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标题: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在舟上夜晚阅读的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1. 分发《舟夜书所见》的文本给学生,要求他们默读一遍。
2. 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每个小组提出一个观点,并向全班展示。
3. 整合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是关于孤独和思考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解释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舟夜阅读的情景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批判性思维:1.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在夜晚的舟上进行阅读,以及这种环境对阅读体验的影响。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否成功传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用理由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写作练习:1. 要求学生根据对《舟夜书所见》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评价。
2. 提供写作指导,包括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互相修改彼此的作文,以提高写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结:1. 回顾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总结学生对《舟夜书所见》的理解和感受。
2. 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以及批判性思维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作用。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巧。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以及思考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义。
(2)学会通过诗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3.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新。
3. 将诗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诗文的内涵。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叶绍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舟夜书所见”吗?请大家谈谈对这首诗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翻译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舟夜书所见》。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写在日记中。
3. 思考:如何将《舟夜书所见》的意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程度。
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教案
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江上渔者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江上渔者的生活场景。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
(3)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江上渔者的敬意,懂得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懂得感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江上渔者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江上渔者夜晚捕鱼的图片。
2. 课件:诗文内容、生字词、翻译等。
3. 学习资料:关于江上渔者的生活习俗、捕鱼技巧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江上渔者夜晚捕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对江上渔者的了解和印象。
2. 诗文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
(2)分段背诵,加强记忆。
3. 诗文解析:(1)讲解生字词,翻译诗文。
(2)分析诗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江上渔者的赞美之情。
4. 意境感受:(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诗中的意境。
(2)讨论:江上渔者在夜晚捕鱼的场景给你怎样的感受?5. 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江上渔者的生活场景和捕鱼技巧。
(2)小组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抄写《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并背诵。
(2)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江上渔者的夜晚捕鱼场景。
2. 课后延伸:(1)收集更多关于江上渔者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
(2)参观渔村,体验江上渔者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辛勤劳动。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设计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
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
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1. 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 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1. 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 “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1. 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 齐读题目。
3. 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行船忆往——《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是一篇讲述作者在夜航时,所见所闻所想的文章,文字简洁优美,语言深邃饱满,堪称一篇优秀的散文。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这篇文章进行讲授呢?以下是本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 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能够深入思考,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并掌握写作技巧。
2. 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 阅读《舟夜书所见》,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分析《舟夜书所见》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 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
4. 独立思考与感悟,写一篇自己的散文。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教师呈现一张夜航的图片,让同学们先想象自己乘着小船,在水面上漂流,闻着湖泊的气息,听着船变的声音,看着星月交辉。
继续讲述夜晚的水乡,带领学生了解散文。
2. 阅读理解(边读边思考,边写边记忆)整段朗读一遍。
让学生自己分别标出文章的段落和标点,再讲解生词,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看点说出来。
3. 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体结构和基本特征)文章开头情景描写,中间为作者的慨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散文的结构模式。
学生例如自己思考这篇散文为什么这样写,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4. 写作技巧(明了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有三要素:心理,对象和语言。
教师讲述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何处理对象的结构与情节的关系,如何运用语言来让文章显得有生命力。
5. 体验写作(想象,表达自己)每名学生写一篇散文《我与夜梦船》或其他自选写作,要求情感真,文字美。
可事先教师准备素材,如照片、音乐、影像等等。
六、教学评价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1. 是否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 是否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够感悟自然之美。
4. 作文中文字的使用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连贯。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一:舟夜书所见教案(主题: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欣赏舟夜书所见的诗歌作品。
2. 能够学会运用基本的诗歌鉴赏技巧,如用诗意互补、形象意象等方法解读诗歌。
3. 能够自我表达,通过创作一首以“舟夜书所见”为题的诗歌来展示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1. 介绍舟夜书所见的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按照时间顺序,从舟夜书所见的第一首诗开始,逐一进行诗歌鉴赏。
3.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并分析其深层意义。
4. 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思考,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5.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创作一首以“舟夜书所见”为题的诗歌,并在班内进行分享。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展示与舟夜书所见相关的图片或诗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2. 介绍舟夜书所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3. 阅读第一首诗歌,导读、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核心意思和诗意互补的手法。
4.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
5. 整理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帮助他们发现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诗歌的多重含义。
6. 继续阅读下一首诗歌,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诗歌鉴赏,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7.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要求他们结合之前的诗歌鉴赏经验,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并进行班内分享。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风采,同时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的能力等。
2. 书面作业评价:收集学生的诗歌创作,并对其内容、表达、诗意互补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舟夜书所见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或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诗歌才华和理解能力。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散作满河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当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重点词语的意思。
3. 诗文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意象转换。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背景及重点词语。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欣赏法:品味诗文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诗文文本:《舟夜书所见》。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
3. 教学课件:包含诗文内容、重点词语、意境分析等。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夜晚的江面,渔船上的灯光。
2.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谈谈自己对夜晚江面的印象。
3. 教师简介诗人及其背景。
二、学习诗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诗文内容,解释重点词语。
3. 学生跟读,体会诗文节奏。
三、背诵诗文(10分钟)1. 学生自主背诵。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背诵心得。
3. 集体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背诵心得。
二、深入学习诗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意境。
2.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教师总结,点拨诗文意境。
三、欣赏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欣赏其他描写夜晚江面的古诗。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表现手法。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主题:《舟夜书所见》教案对象:大班幼儿教案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夜晚船上的情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幼儿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观察和描述夜晚船上的情景。
2.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生动描述夜晚船上的情景。
2.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夜晚船上情景的图片或视频。
2.《舟夜书所见》诗歌的文本。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幼儿展示夜晚船上情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夜晚船上的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生动描述。
二、朗读诗歌(5分钟)1.向幼儿介绍《舟夜书所见》这首诗歌,让幼儿听一遍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幼儿更好地体验诗歌的美。
三、解读诗歌(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一些生僻的词语。
2.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背诵诗歌(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背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鼓励幼儿大胆地背诵,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1.让幼儿谈谈他们学习这首诗歌的收获,引导幼儿体验诗歌的美。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夜晚船上的情景的感受,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夜晚船上的情景充满了好奇,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通过朗读和背诵,他们对诗歌的韵律美有了更深入的感受。
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生动描述夜晚船上的情景,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教案教学设计中,我们要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夜晚船上的情景。
小学三年级语文《舟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夜书所见》是清代诗⼈查慎⾏描写的⼀⾸夜景诗,诗⼈把夜晚河⾯上由静到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美妙的画⾯浓缩在短短的⼆⼗个字中,字⾥⾏间洋溢着对⼤⾃然美丽景⾊的赞美。
以下是整理【篇⼀】⼩学三年级语⽂《⾈夜书所见》原⽂ ⾈夜书所见 (清)查慎⾏ ⽉⿊见渔灯, 孤光⼀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注释: ⾈夜书所见: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见的景象。
书,记、写。
渔灯:渔船上的灯⽕。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喻灯光像萤⽕⾍⼀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 漆⿊之夜不见⽉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中,像萤⽕⾍⼀样发出⼀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上散开,河⾯好像撒落⽆数的星星。
【篇⼆】⼩学三年级语⽂《⾈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的: 1、引导学⽣体会诗⼈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引⼊新课。
1、引导学⽣回忆古诗《所见》解释“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观察画⾯、解题。
1、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思考。
这⾸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法吗? 2、学⽣⾃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交流 1、看第⼀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看到了什么景⾊呢? 5、在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
2、⾃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篇三】⼩学三年级语⽂《⾈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是清代诗⼈查慎⾏描写的⼀⾸夜景诗,诗⼈把夜晚河⾯上由静到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美妙的画⾯浓缩在短短的⼆⼗个字中,字⾥⾏间洋溢着对⼤⾃然美丽景⾊的赞美。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常用的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记忆。
2.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和表达。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舟夜书所见》的原文和注释,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舟夜书所见》,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舟夜书所见》的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舟夜书所见》,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朗读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的问题。
(3)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内容理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文学鉴赏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诗中的景色、情感和意境。
(2)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舟夜书所见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舟夜书所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如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探究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舟夜书所见》2. 生字词:孤、光、寺、殿、楼、钟、鼓、经、卷、香、烟、灯、火、影、声、色、味、触、法、师、众、僧、客、游、人、来、往、座、卧、立、行、走、停、留、寻、见、闻、思、感、叹、赞、美、奇、妙、神、秘、古、今、中、外、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阴、晴、圆、缺、风、花、雪、月、山、水、云、烟、林、木、竹、石、鸟、兽、虫、鱼、龙、凤、鸳、鸯、鹤、猿、鹿、麋、獐、狐、狸、貉、貂、熊、罴、豺、狼、虎、豹、狮、象、马、牛、羊、猴、鸡、狗、猪、猫、鼠、蛇、蛙、龟、鱼、虫、蚁、蜂、蝶、蚕、蛾、蜘、蛛、蚊、蝇、蜂、蜻、蜓、螃、蟹、虾、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鼋、蟹、螺、蚌、蛤、蚝、鱿、墨、鱼、鲸、豚、鲨、鳐、鳄、龟、鳖重点关注的细节: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生字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他们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石。
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的教案
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背诵《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这首诗。
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词汇,如“舟夜”、“江上”、“渔者”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诗词描绘的画面,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对渔民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这首诗。
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词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描绘的画面,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理解诗人对渔民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舟夜书所见江上渔者》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简要介绍诗人李纲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解析诗意:让学生结合图片,描述诗中描绘的画面。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舟夜”、“江上”、“渔者”等。
4. 品味诗情:让学生讨论诗中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渔民的赞美之情。
5. 背诵诗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诗歌的背诵。
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尝试自己写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2. 调查了解当地的渔民生活,体会他们的辛勤与付出。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江河夜景和渔夫捕鱼的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意。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词《舟夜书所见》课程教案
《舟夜书所见》课程教案年级:小学二年级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舟夜书所见》。
2. 通过阅读和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并背诵古诗。
3.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感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1. 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朗读音频。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内容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星空美景和夜晚河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夜晚看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有没有写过或者读过关于夜晚的古诗?3. 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清朝诗人查慎行写的古诗《舟夜书所见》,看看他是怎样描述自己在船上的所见所感的。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教师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跟随音频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3. 教师逐句解释古诗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三、深入解读,感受意境1. 解读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引导学生想象夜晚河面上孤灯独明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孤独与寂静。
2. 解读第二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微风吹拂河面,波光粼粼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笔下的动态美。
3. 提问:诗人在夜晚的船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背诵古诗,拓展延伸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 教师提供几首描写夜晚的古诗,如《静夜思》、《枫桥夜泊》等,让学生欣赏并尝试比较不同诗人对夜晚的不同感受。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夜晚的景色,尝试写一首关于夜晚的小诗或短文。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感受来理解古诗的意境,而不是简单地解释诗句的意思。
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夜书所见教案篇一学习《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我依然采取了让学生搜集材料、小组合作学习再共同交流的方式。
然而,由于学生与这首诗第一次接触,诗中所描写的美境感性认识又少,且部分学生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所以,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特别是对诗的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理解更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方式。
1、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本课时,针对学生了解河(海)面渔火知识过少和“灯光”与“满河星”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结合“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的要求,我从网上下载了多媒体课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从远处缓缓驶来,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浪,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
以动画演示画面,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灯光”与“满天星”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
2、教师范读,强化诗所烘托的意境。
受前两首诗的影响,特别是当学生看到“月黑”、“孤光”、“一点”等词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其实不然。
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范读文章,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通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同学们悟出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在学生理解诗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又要求孩子们各自背诵了查慎行的一首诗作结。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篇二教材分析《小儿垂钓》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认真和天真可爱。
《夜书所见》写作者夜里看到了灯火,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思念家乡之情。
教学要求1.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中描写夜晚所见和小儿垂钓的情景,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
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情感,说出体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
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
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
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
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
来,一起读读诗题!
3、齐读课题
师:诗人看到的怎样的夜景呢?让我为大家吟一吟(音乐)
二、读准读顺,读出韵律
师:好多同学都已跃跃欲试,请打开书60页,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
(生自读)
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
(同位互读)
师:谁愿意第一个试试读给我们听听。
(指一生读诗)
师:强调“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但一丝不苟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来情绪来。
三、营造氛围,体验静之美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诗人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现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河上的美景,你一定能看到一番特别的景致。
(她真会读诗,闭着眼睛想;还有他,边读边做动作帮助自己想象)
师: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寂静呢。
你读得真好,还有谁让我体会这是一个寂静的无月的夜晚。
(再指名一生读)
师:诗人看到了几盏渔灯?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师: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
师:看图,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这就是“孤光”!再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似的。
这就是“孤光”!
师:刚才是你说的,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师:我感受到了。
那盏渔灯的光太微弱了。
师: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 谁来试试指名一生
师:读得真美,那盏渔灯就像小精灵似的,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从老师的朗读你能听出什么?
师:读出他的“孤零零”。
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师:读出他的暗中显亮!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师:那就读出诗人的欣喜!
师:小小的渔火虽然微弱,但在诗人看来,真是….(美、显眼、惹人喜爱).师:让我们用诗句来赞美这小小的渔火,这静静的美!(接读“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板书:静
四、放飞想象,领悟动态美
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那点微弱的余光变魔术啦!
师:谁给大家读读吧!看看微风这位魔术师变出了怎样的景象?
师:先读一读,再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师: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用诗句里的话就是——风簇浪!
师:想看吗?(出示ppt)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
再读一读,这是一种动态的美!(板书)眼中的景越美,读得也就更美。
师:谁试试?指名一生读
师:我看到浪了,也感觉到风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谁让我看到多一点的星星。
再指名读
师:他试图让我看到更多的星星。
请你再来读读
师:风吹起来了,浪涌起来了,满河的星星在跳动。
真美!你可以邀请一个小伙伴读!
师:读得真好。
谁跟她一起读?我们一起读。
全班齐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
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师:表扬你的想像力,
师:一只?两只?是无数只!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如果你们来写,绝对不亚于诗人。
来,让我们边想象边吟诵。
全班配乐齐读
四、背诵陶冶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
来,请一味小诗人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诗)
师:读得真好,谁能看着画面吟诵?(ppt去字幕)指名背诵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师:一点微弱的孤光就能激起诗人无穷的想象,这是因为诗人有双慧眼,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美,谁能像诗人一样,去试着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说一
说?
五、拓展发现,创造美品
师:现在老师还要给大家推荐一首描写夜景的诗,看看这首《枫桥夜泊》cAI:出示诗句
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
指名两生吟诵。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些首诗都特别美,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继续分享,美美地读,美美地说!还可以像小诗人一样,美美地写,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