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继发注射部位蜂窝织炎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继发注射部位蜂窝织炎1 临床资料病例:患者男,67岁。
2h前患者劳累后突发胸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及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故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于2012年10月6日收入我院。
患者18年前劳累后突发后左胸闷压痛,伴大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
患者此次入院后仍胸痛反复发作,同意行药物溶栓治疗,故给予尿激酶50万单位静推,且150万单位30min静点完毕,于溶栓30min后,患者心电图出现一过性窦性停博,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考虑再灌注损伤,遂给予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A061)150mg 静推,随后750mg胺碘酮持续泵点12.5h。
给药5min后患者诉疼痛缓解,考虑血管再通。
10月9日患者右手前臂静脉穿刺处开始出现1cm×1cm红肿,皮温高,触痛明显。
5h后红肿扩大至5cm×5cm,中心部位最为明显,外周颜色逐渐变淡。
水肿处皮肤有坚实感,压之凹陷。
遂请普外科会诊,考虑诊断:右前臂蜂窝织炎。
建议:①抬高患肢;②抗炎治疗;③硫酸镁湿敷。
遂遵嘱执行给予甲硝唑抗炎治疗。
10月10日患者右前臂仍疼痛明显,红肿范围继续缩小为4cm×4cm,触之水肿处皮肤仍坚实感,皮温仍高。
10月11日患者右前臂疼痛有所好转,红肿部位触之较前柔软,红肿范围仍为4cm×4cm,皮温仍高。
10月13日患者右前臂红肿范围缩小至2cm×4cm,触痛不明显,皮温正常。
至10月15日患者输液部位无不适,但仍略发红。
10月18日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愈合出院。
2 讨论盐酸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
同时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
减低窦房结自律性。
静脉滴注适用于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
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摘要】目的探讨减轻及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方法。
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75%乙醇、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等四种药物配伍成混合制剂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
将60例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
实验组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治疗,对照组用75%乙醇湿敷治疗。
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胺碘酮静脉滴注所致的外周静脉炎,应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盐酸胺碘酮静脉炎利多卡因混合制剂 50%硫酸镁湿敷临床应用胺碘酮300~4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以1.0~1.5mg/min速度静脉持续泵入,或胺碘酮300~4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持续静脉滴注24h或48h以上,长时间静脉给药,由于胺碘酮PH值偏酸,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及功能,从而易引起静脉炎。
为了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我科采取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改善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选择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均为静点胺碘酮≥24h的患者,年龄在32~74岁,平均为53岁,60例患者均为一般状态良好,用药前无深浅静脉疾患;均为头皮针穿刺,无应用静脉留置针病例;输液过程中无针头滑出血管外及药液外渗等情况。
1.2 穿刺部位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
1.3 方法实验组32例在输入胺碘酮出现静脉炎时即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部位,将药水浸湿无菌纱布,以不滴液为宜,上覆与纱布同等大小的塑料薄膜,用弹力网状绷带加以固定,每次30分钟,每日4~5次,两组均治疗3天,观察疗效。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外治法研究进展
·6·
TODAYNURSE,March,2020,Vol.27,No.7
量小,后续研究可适量增加样本量。 1.4 定痛散外敷 定 痛 散 为 中 药 散 剂,由 大 黄、薄 荷、泽 兰、骨 碎补、延胡索等组成,具有清热消 肿、活 血 止 痛 的 功 效。陈 汉 霞[7]的研究中治疗组 34例取定痛散粉末加水搅成糊状,制成药 膏状,微波炉稍加热(发生外渗 24h内不用加热),外敷静脉炎 症部位,用防水纱布覆盖,4h后将药物拭去;对照组 34例用 25%硫酸镁纱块湿敷 4h,均治疗 7d后评估疗效,结果干预组 总有效率高 于 对 照 组,定 痛 散 外 敷 治 疗 胺 碘 酮 致 静 脉 炎 疗 效 较好。 1.5 白鲜皮 +土豆粉 +甘油外敷 白鲜皮为临床常用中药,主 要功效为降燥清火,镇痛消炎[8],土豆具有消肿止痛、活血 解 毒、消炎的功效[9],并以甘油作为保湿剂,制成中药。王冬莉[10] 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 50%硫酸镁纱布湿敷,2h更换 1次,连续 3d;研究组配方治疗(甘油 7.5ml,土豆粉 18g,白鲜皮 20g),将 其混匀成糊状,涂于患处,厚度 0.1~0.3cm,12h/d,连续 3d。结 果表明,采用配方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 短治疗时间,优化疗效。 1.6 硫酸镁配合鲜鬼 针 草 外 敷 鬼 针 草 具 有 清 热 解 毒 活 血 散 疲消肿的功效。赖有莲等 将 [11] 对照组患肢提高 20~30°制动, 给予 50%硫酸镁湿敷,每日 3次至疗程结束;观察组在硫酸镁 湿敷后用温生理盐水洗净,避免药物交叉反应,再将 15~20g鲜 鬼针草洗净捣 烂,和 生 理 盐 水 调 成 糊 状 用 无 菌 纱 布 敷 于 患 处, 3~4h后用温生理盐水洗净患处,每日 3次至疗程结束。结果观 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静脉炎的 治愈率。 1.7 仙人掌加酒精外 敷 仙 人 掌 含 有 的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具 有 抑 制炎症变态反 应、微 生 物 生 长、镇 静 止 痛 等 药 理 作 用。 许 海 芹 等[12]的研究中患者均在胺碘酮致静脉炎后立即停止输液,对照 组使用水胶体敷料 +美皮康治疗;观察组取新鲜扁平型仙人掌, 洗净刮皮,100g置于无菌容器中捣烂和 10ml酒精混匀,早晚 各 1次外敷,1周后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 组,且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仙人掌来源广泛,绿色 经济,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 西药类外敷 2.1 施肤宁联合硫酸镁外敷 施肤宁主要成分包括壳聚糖、异 硫氰酸酯、明胶及薄荷等。壳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调理及抑菌 功能;施肤宁外用可以快速形成锁水薄膜且薄荷具有清凉止痛 作用,外层覆盖硫酸镁湿纱布可延缓施肤宁药物蒸发,止痛消肿 疗效明显。蒙凯凤等[13]的研究显示,施肤宁联合硫酸镁外敷能 有效降低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并且可以减轻疼痛。 2.2 25%硫酸镁联合 50%葡萄糖、维生素 B12外敷 联合湿敷 的机制:25%硫酸镁湿敷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微循环,缓解 局部炎症;50%葡萄糖为脱水剂,可减轻创面组织水肿,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维生素 B12可��
中药局部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1 1 一 般资 料 2 0 . 0 9年 1月一 2 1 年 1 我 院 心 血 管 内 科 应 O0 月 用 自制 中药 处 方 湿 敷治 疗 胺 碘 酮 所 致 静 脉 炎 3 8例 , 2 男 3例 , 女 l例; 龄 5 5 年 O岁 ~8 岁 , 均 6 . l 平 15岁 ; 碘 酮 持续 静 脉 泵 注 均 胺
改 变 , 触 及 硬 结 。疼 痛 程 度 按 世 界 卫 生组 织 ( 可 WH0 数 字分 级 ) 法 : 为无 痛 ; 0分 1分 ~3分 为轻 度 疼 痛 ; 4分 ~6分 为 中度 疼 痛 ; 7分 ~9分 为 重 度疼 痛 ; O分 为 剧 痛 。 1 13 治疗方法 . 应 用 自制 中药 处 方 局 部 湿 敷 需 求 , 院 后 定 期 门 诊 复 查 甲状 腺 功 能 , 出 现 心 出 若 悸 、 足 震 颤 、 搐 等 症 状 即来 院 就 诊 。 手 抽
3 小结
随 着 社 会 的 发展 , 竞争 愈来 愈 激 烈 , 志 因素 在 甲状 腺 功 能 情 亢 进 的 发 病 中具 有重 要 作 用 ,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严 重 威 胁 病 人 的
14 结果 .
2 讨 论
刺 激性 较 强 , 在静 脉 泵 注 时 易 发 生 外周 静脉 炎 。有 资 料 显 示 , 高
浓 度胺 碘 酮 静 脉 泵 人 静 脉 炎发 生 率 高 达 8 . l , 加 了 病 人 82 2 增 j 的痛 苦 , 严重 影 响 胺 碘 酮 的 临床 应 用 。2 0 0 9年 1 2 1 月 O O年 1
常 , 观 无 红 肿 , 管 弹 性 良好 , 硬 化 , 碘 酮 静 脉 泵 人 过 程 中 外 血 无 胺
胺碘酮输注又发静脉炎!19种处理方法任你选
胺碘酮输注又发静脉炎!19种处理方法任你选你知道几种处理方法?案例分享近日,笔者接到某病区护士长电话,咨询胺碘酮输注后手背出现了红肿该如何处理。
经了解,患者为老年女性,右侧手背出现红肿后,改为左手背静脉继续输液。
因老年痴呆、肢体躁动,两上肢用了约束带约束。
从左手背静脉可见,属于细而浅的那一种。
按INS标准,属于3级静脉炎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
后采用“三黄软膏+水胶体透明贴”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处理方法及效果追踪介绍如下。
物品准备三黄软膏,碘伏棉签,无菌纱布一块,一次性PE手套一个,胶布。
碘伏消毒皮肤后待干;用无菌干棉签蘸取三黄软膏涂在手背肿胀处;取无菌纱布覆盖其上,外套一次性PE手套固定(减少水分蒸发);患侧肢体下垫软枕以抬高肢体。
后续处理2019-10-01: 24小时后揭开敷料,可见手背肿胀较前消退。
用温水清洗后,按上述方法继续换药一次。
2019-10-02:去除敷料,用温水清洗,待干,改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
2019-10-04:揭去水胶体透明贴后,患侧手背肿胀已愈合。
见下图↓该病区备有三黄软膏,但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没有相关经验,从后期评估中可见有一定效果。
据说明书记载,胺碘酮经外周静脉输注时会增加静脉炎发生的风险,关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较多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中不妨就地取材,选择方便、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
就地取材19种静脉炎处理方法一旦局部出现红肿或疼痛,首先应立即停止输注胺碘酮,用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滴注,以稀释静脉内药物浓度。
然后根据所在医院的资源,就地取材,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1.水胶体透明贴:水胶体能促进水肿、瘀血吸收,保护血管,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可代替3M透明贴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覆盖穿刺部位及留置针针翼上,每4天更换1次。
2.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可有效吸收和保留渗液、维持潮湿的伤口环境,并可以封闭伤口边缘,防止渗液溢至周围皮肤表面,尤其适用于严重的静脉炎。
静脉滴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防治
131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药物与临床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胺碘酮的药物作用强大,但副作用也较大,若使用或护理不当,可致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低血压、静脉炎等副作用。
我科使用胺碘酮外周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后致静脉炎35例,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8年3月1日至2010年8月患者35例,均为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男22例,女13例,年龄26~94岁,其中Ⅰ级24例,Ⅱ级7例。
Ⅲ级4例。
1.2 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改变,未触及硬结。
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疗效评判标准:(1)治愈: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症状及条索状物消失;(2)显效:症状消失,血管仍呈条索状;(3)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
治愈和显效为总有效。
1.3 结果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患者因素9例,药物因素9例,疾病因素7例,技术因素5例,解剖部位5例。
2 原因分析2.1 药物因素盐酸胺碘酮pH 值偏酸,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故易造成穿刺处出血及静脉炎的发生。
2.2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1)选择过于细小的静脉,该酸性药液对细小静脉刺激性较大,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
(2)选择的静脉脆性较大、弹性差、有结节性瘢痕或者所选择的静脉在短时间内曾反复穿刺过,易导致药液渗出。
(3)长期卧床以及存在不同程度下肢水肿的患者,易使药液顺着针孔外渗;其次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炎。
2.3 穿刺技术原因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壁,导致输注过程中药液外渗。
2.4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穿刺消毒面积小,皮肤消毒不彻底仍留有污垢。
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发表时间:2012-10-08T11:21:50.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崔艳菊[导读] 探讨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寻找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防护方法。
崔艳菊 (甘肃天水市中医院 7410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寻找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防护方法。
方法:使用前做相关知识宣教,正确选择血管,掌握好使用的浓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对症处理。
结果:患者发生静脉炎受损血管恢复正常。
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护理一原因分析1.1药物刺激性较强由于盐酸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静脉应用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的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与静脉炎的关系2.1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由于中心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2选择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选择上肢静脉,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
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
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
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三药液外渗3.1药液外渗对血管壁有伤害,容易引起静脉炎,加上胺碘酮有刺激性更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
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1.1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可造成药液外渗3.1.2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致使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造成药液外渗3.1.3穿刺后未见回血或回血不畅,不再想扎一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实际穿刺不成功导致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 3.1.4各种原因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如感染、血管内皮受损、静脉压增高等等,致使药液外渗。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赵喜枝(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64.3%,均进行了及时的氧疗处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时间为3~4d76岁,平均54。
50%mgso4湿敷,可见水肿加剧,两天后改用纯氧进行氧疗,水肿渐退,其余首选氧疗(皮肤氧疗的具体方法:用一封闭的塑料袋将输液肢体包好,安装吸氧装置将氧气导管末端放入袋内,封闭袋口),氧流量为8L/min,氧疗时间为30min/次,2-3次/d,连续使用2-7d为1个疗程,如外渗部位红肿较重,疼痛剧烈时,氧疗后用冰袋间断冷敷局部,(冷敷时避开针眼,以免造成感染。
)降低皮温,可减轻疼痛,同时尽量抬高患肢,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炎症的症状即可减轻,期间请专科医生指导。
1.3 结果经过以上处理方法,36例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最短3d,最长7d均治愈,经随访未出现其他症状。
2讨论药物外渗单纯使用50%mgso4湿敷效果不佳,加重水肿,因临床注射用盐酸胺碘酮,其pH值偏酸,故常将胺碘酮溶与5%葡萄糖溶液中,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湿敷无效。
本药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速或心室颤动,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满意,有时需微量泵持续泵入。
切功能。
因此,充足的氧气供应将活跃皮肤及浅静脉内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使皮肤富有弹性。
使良性的静脉炎尽快痊愈。
由于胺碘酮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增多,外渗的处理不容忽视,药物外渗出现炎性反应时间为1-2周,所以在滴注有可疑渗漏,即应按渗漏处理,切无轻易放过造成严重后果[2]实践证明:在周围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静脉推注胺碘酮后立即用5%GS20ml冲管,再接液路,(2)维持泵滴用药时尽可能使用静脉留置针,在上肢不同较粗大的血管上同时建立2-3条液路,并20分鈡-2小时更换泵滴连接液路一次,后冲管,三液路总滴速不超过需要量,同时在泵滴的血管上方间断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局部停留时间,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成因及护理对策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成因及护理对策【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护理胺碘酮属于强刺激性药物,是近年来报道的引起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之一。
临床观察发现: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胺碘酮时会引起患者局部浅静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胺碘酮溶液pH值为2.5~4.0,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对局部皮肤组织和外周血管的刺激性较强,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静脉炎。
静脉炎的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及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
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有时伴疼痛,穿刺静脉部位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1 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原因1. 1 患者自身因素1. 1. 1 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静脉血管相对脆性较大,痛觉减低,反应迟钝易发生静脉炎。
1. 1. 2 重症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发生外渗性静脉炎。
1. 1. 3 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状态,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脆弱,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管腔变窄,静脉回流不畅,液体容易外渗。
1. 1. 4 患者对药物的认识缺乏,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1. 2 药物因素盐酸胺碘酮pH值为2.5~4.0,偏酸性,静脉滴注应用时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和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的代谢和功能,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1. 3 穿刺部位选择1. 3. 1 选择细小血管上肢外周静脉相对细小,胺碘酮的酸性对其刺激性很大,所以容易引起静脉炎,因此应避免下肢静脉应用此药。
1. 3. 2 选择下肢静脉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液流动缓慢,胺碘酮停留在下肢静脉时间过长而引起静脉炎。
1. 4 留置针的使用1. 4. 1 选择型号不妥一般选择型号为20~22号的小号留置针,并保证针尖锐利,以减少穿刺针过粗造成的血管机械性损伤。
1. 4. 2 留置时间过长美国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 d,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5 d是完全可行的。
胺碘酮发生输液反应(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胺碘酮发生输液反应(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胺碘酮注射液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疗效显著,但容易引发静脉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在使用该种药物时,护理人员要熟悉药理特点及其不良反应,实施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要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趋向严重,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1) 穿刺技术的因素:在患者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加大对静脉的损伤;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壁,易导致药物外渗;输液结束拔针的时候按压不当,没有按至静脉穿刺点,也有很大的可能导致药液外渗;患者长时间卧床或者是存在不同程度下肢水肿的情况下,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容易使药液随着针孔外渗。
(2) 药物因素:外周静脉可耐受的pH值为6.5,而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pH值为2.5~4.0,小于6.5,呈酸性,对血管有较大的刺激性,易损伤内皮细胞;且胺碘酮含碘,同样对血管有较大的刺激性,损伤血管内膜,患者静脉输注浓度>2mg/mL则易发生静脉炎。
(3)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对胺碘酮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缺乏系统的了解;此外,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时巡视,观察不仔细,使得药物外渗发生之后未能及时发现。
(4)其他因素:静脉输液系统维护不当,过度依赖报警系统,不能及时发现回血及药物外渗等情况;药物滴注速度不均、输液时间过长、针头位置固定不良、输注速度过快、环境温度不当等。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预防·(1)选择合适的稀释液胺碘酮注射液为强酸性,对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易损伤血管内膜。
临床使用胺碘酮注射液要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配置浓度不可>2 mg/L,使其pH值及含量趋向稳定。
控制给药的持续时间,使用不同部位连续静脉滴注,同一个部位连续给药超过6 h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而不同部位6 h连续给药其静脉炎发生率为0%,胺碘酮输注6 h时,要与其他静脉通路液体互换。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地塞米松静滴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地塞米松静滴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关键词】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地塞米松静滴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滴注是化疗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
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静脉给药很容易出现静脉炎。
血管损伤后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
因此如何在化疗期间防治静脉炎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通过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地塞米松静滴在防治化疗性静脉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于本院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共245例。
平均年龄(66.23±2.36)岁。
其中男性150例,女性95例;肺癌112例,胃癌98例,淋巴瘤35例。
采用的化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健择、顺铂、诺维本、5-氟脲嘧啶以及长春地辛等。
1.2 方法1.2.1 分组按肿瘤种类,从每种肿瘤患者中各随机抽取4名患者组成一组,例数多余者随机进入任何一组.再随机抽取4组分别进入A、B、C、D组,每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和化疗药物种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处理方法A组:输注化疗药物前不作任何护理处理,按医嘱给药;B组:输注化疗药物前用2%利多卡因5ml+0.9%氯化钠溶液20ml浸湿无菌纱布2块在离静脉穿刺点上2~3cm处,沿血管方向覆盖至化疗结束后10min;C组:输注化疗药物前用地塞米松5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D组:输注化疗药物前同时使用B组和C组的处理方法。
1.2.3 血管选择 4组病人均选取上肢弹性好,管径粗、直、回流通畅,并避开关节、神经和韧带附近的静脉建立输液通路。
1.2.4 静脉炎的判断标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标准[1],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样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样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样改变,可触及硬结。
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对策
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寻找减轻静脉炎的方法。
方法改变传统的输液法式单独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选择正确正确的血管,做好消毒处理,勤巡视,勤观察,发现有静脉炎发生,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
结论静脉炎是静脉使用注射用胺碘酮的常见并发症。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加强责任心,及时认真的评估血管情况等积极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标签:胺碘酮;静脉炎;护理措施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主要应用于当不宜口服给药时,治疗心律失常。
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失常、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博的心肺復苏[1]。
我科从2010年1月开始广泛应用。
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
2010年1月~12月共计使用胺碘酮88例,造成静脉炎20例,2011年1月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后取得满意效果,2011年1月~10月共使用胺碘酮62例,造成静脉炎5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12月88例使用胺碘酮患者中发生静脉炎20例,发生率为22%。
20例患者年龄为46~76岁。
下肢静脉注射发生12例,静脉注射为小血管的6例全发生了静脉炎。
另2例为静脉推注后发生。
其中Ⅰ级13例,占总发生率的65%,Ⅱ级5例,占总发生率的25%,Ⅲ级2例,占总发生率的10%。
2011年1月~10月62例使用胺碘酮患者中发生静脉炎5例,发生率为8%。
1.2静脉炎的分级1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2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3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
2 原因分析2.1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足2.1.1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心脏不良反应:常见心动过缓;胃肠道不良反应:很常见:恶心;注射部位反应:常见:可能的炎症反应,例如:通过直接外周静脉途径给药时出现的浅表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防治的护理进展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防治的护理进展作者:陈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3—02胺碘酮是高效抗心律失常药,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胺碘酮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即使没有药液外渗,也有可能发生静脉炎,持续静脉滴注给药可以出现很严重的静脉炎[1] ,是静脉使用胺碘酮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近年来,医护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1.1 药物因素:胺碘酮致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的酸碱度和药物的浓度,正常人血液的PH值为7.35~7.45,外周静脉可耐受的pH值是6.5,胺碘酮的pH值为2.5~4.0,其酸性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内皮细胞,引起静脉炎。
胺碘酮的有效成分是碘,碘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
如果药物浓度过高,在短时间内有大量药物输进血管,就可损伤血管内膜,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中对浓度有严格的要求,负荷滴注前10分钟浓度不超过1.5mg/ml,随后的给药浓度不超过1mg/ml.王雅莉等[2]发现,用浓度为1.2mg/ml的胺碘酮注射液静脉滴注,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2 非药物因素:主要是患者的血管因素,是引起静脉炎的内在因素,血管的管径、弹性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关系。
静脉越小发生的机率越大,这主要与局部血流量小、药液在局部堆积有关。
远端发生的机率高于近端.下肢高于上肢,主要与血流量和血管静脉瓣有关。
王秋莉[3] 认为,患者静脉弹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当注射药物浓度过大,静脉滴注使管腔压力增大时,血管难以承受压力,可导致药物外渗刺激血管引进静脉炎。
李小琴等[4】在工作中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水肿,加上长期卧床,下肢血流缓慢,如在下肢等远心端的部位输液,使外周静脉压增高,促进药液顺着针孔外渗引起静脉炎。
静脉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
整理课件
12
静脉炎的预防
▪ 加强护理巡查,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护理 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病人,巡视时 要认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情况, 注射部位有无索状的红线。如果有,应立 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处理。
整理课件
13
静脉炎的预防
▪ 药液渗漏的防护:对使用胺碘酮的患者, 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注射 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如患者诉注射部位疼 痛、灼热、渗漏,无论局部皮肤有无肿胀 均应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给予33%硫酸镁 湿敷,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整理课件
14
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处理对策
▪ 硫酸镁湿敷:主要是利用硫酸镁具有高渗 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此外镁离 子还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微 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 的。
整理课件
15
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处理对策
▪ 土豆泥外敷: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盐 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B、C、茄碱、龙葵 素等。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 素有缓解疼痈,减少渗出作用。使用土豆 泥主要是利用其粘贴性好,水分不易丢失、 滞留时间长等优点,在贴敷处用保鲜膜覆 盖,病人可自由活动,克服现有土豆片外 敷和硫酸镁湿敷的弊端,从而提高治疗效 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胺碘酮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强,因此较 易发生静脉炎。
胺碘酮一般应溶解在葡萄糖溶液中,若 用生理盐水稀释则更容易引起静脉炎。
整理课件
5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①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血管硬化; ②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
硬化。
整理课件
6
原因分析
技术因素 ①护理人员对血管的特点不了解,局部解剖
位置不清楚; ②护理人员没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③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
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 结论
床推 广 应 用 。
应 用 地 塞 米 松 联 合 利 多卡 因局 部 封 闭 治疗 胺 碘 酮所 致 的 静 脉 炎 , 操 作 简单 、 疗效明显迅 速 , 值 得 临
关键词 : 地基米松 ; 弄 l 】 多卡 因 ; 局部 封 闭 ; 静 咏 炎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l ( 2 0 1 5 ) 1 0 - 0 1 4 1 - 0 2
生 静 脉 炎 的 患 者 随机 分 为 实验 组 和 对 照 组 , 实验 组 4 7例 , 对 照组 4 6例 , 实 验 组 采 用 地 塞 朱 松 联 合 利 多卡 因 局 部 封 闭 治 疗 胺 碘 酮 所
致的静脉 炎, 对照组采 用 5 0 % ̄ " / L 酸镁 湿 热外敷 静脉 处 。 4 8 h后 比较 两组 患 者静脉 炎 疗效 和显 效时 间。结果 实验组 总有 效率 为 1 0 0 %。 高于对照组的 8 4 . 8 %, 差异有统计 学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 0 . 0 5 ) 。实验 组的显效时间为( 3 . 0  ̄ 0 . 6 ) h , 明显短 于对 照组 的( 1 2 . 2 ± 1 . 2 ) h , 差异
注射外周静脉 , 首先用生理盐水 2 0 m l + 胺碘酮 7 5 mg 静脉注射 ,
rL
再用 生理盐 水 4 4 m l + 胺碘 酮 3 0 0 m g接注射泵持续泵人治疗 , 静 脉应用胺碘酮平均 时间 6 — 2 4 h ,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 护理学会 制 定 的 3度分级标准进行 砰定 。
利多卡因联合仙人掌湿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联合仙人掌湿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李冬梅;王小红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将52例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6例。
观察组采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及仙人掌局部湿敷;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69.2%。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与仙人掌湿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李冬梅;王小红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山莨菪碱联合利多卡因湿敷加保鲜膜包裹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马小华
2.红花液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李冬梅;姚少梅;李金娣
3.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联合艾灸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李兴芳;胡萍;吴婷容
4.金黄散与山莨菪碱交替湿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J], 田真
5.硫酸镁湿敷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J], 何建影;王雪;冯艳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外渗致严重静脉炎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胺碘酮外渗致严重静脉炎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胺碘酮注射过程中渗漏导致严重静脉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产生静脉炎后的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因注射胺碘酮渗漏后引发静脉炎的患者1例,给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36小时护理结束之后,患者静脉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胺碘酮采用留置针注射引起的静脉炎经护理后恢复程度与患者留置针时间长短有关,留置针时间越长,静脉炎恢复程度越低。
积极护理措施的应用,可缓解部分静脉炎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护理;静脉炎;胺碘酮【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212-02长期住院需经常补液注射的患者一般入院时都会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日后输液方便[1]。
ICU收治的心率失常患者一般都需要药物治疗心率失常,我院针对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常采用注射胺碘酮治疗。
为研究胺碘酮注射过程中留置针时间问题引发的静脉炎的情况,以及针对静脉炎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了如下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余镇坤,男,74岁,诊断:(1)双肺肺炎;(2)三尖瓣中重度返流房颤并快速心室率心功能三级;(3)老年性瓣膜病二尖瓣中度返流。
因腹痛发热一天于2018年5月18日凌晨两点入我院进行治疗,并于当天行胆囊切除术后入我科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外二进一步治疗。
于6月13日,患者因胸闷气促再次转入我科,转入查体:T 37.4C,P 125次/分,R 32次/分,Bp 132/82mmHg,SP0 296%(鼻导管吸氧3L/min)。
神志清,精神倦怠,呼吸急促,自诉有胸闷,气促,入睡困难,查体部分合作,问答尚切题,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音钝,心率125bpm,律不齐,第二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2018年6月13日入科时,患者全身轻度浮肿,双上肢见红斑,轻度红肿和脱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摘要】目的:探讨减轻及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方法。
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75%乙醇、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等四种药物配伍成混合制剂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
将60例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
实验组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治疗,对照组用75%乙醇湿敷治疗。
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胺碘酮静脉滴注所致的外周静脉炎,应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盐酸胺碘酮;静脉炎;利多卡因混合制剂;50%硫酸镁;湿敷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33-01
当前盐酸胺碘酮已成为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应用胺碘酮治疗时多采用四肢浅静脉给药,输注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引起了一定的并发症。
静脉炎就是静脉应用胺碘酮时最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给病人身心带来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
临床应用胺碘酮300~45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以1.0~1.5㎎/min速度静脉持续泵入,或胺碘酮300~45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持续静脉滴注24h或48h以上,长时间静脉给药,由于胺碘酮ph值偏酸,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
过了血管缓冲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及功能,从而易引起静脉炎。
为了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我科采取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改善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选择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均为静点胺碘酮≥24h的患者,年龄在32~74岁,平均为53岁,60例患者均为一般状态良好,用药前无深浅静脉疾患;均为头皮针穿刺,无应用静脉留置针病例;输液过程中无针头滑出血管外及药液外渗等情况。
1.2穿刺部位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
1.3方法实验组32例在输入胺碘酮出现静脉炎时即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湿敷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部位,将药水浸湿无菌纱布,以不滴液为宜,上覆与纱布同等大小的塑料薄膜,用弹力网状绷带加以固定,每次30分钟,每日4~5次,两组均治疗3天,观察疗效。
1.4判断标准和评价方法
1.4.1 按照静脉炎判断标准在60例患者中:
轻度:为受累静脉走向红肿,轻度压痛,管壁弹性尚可(14例)中度:局部有灼热痛,压痛,管壁弹性差(40例)
重度:静脉呈条索状,周围组织有硬结,压痛明显(6例)
实验组轻度7例、中度20例、重度5例,对照组轻度7例、中度20例、重度1例。
1.4.2评价方法
显效: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条索状血管变软,弹性恢复。
有效:局部热、痛症状减轻,红肿于用药1~3天减轻,条索状血管及周围组织变软,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
无效:用药三天炎症部位无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p﹤0.05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3 讨论
盐酸胺碘酮ph值偏酸性,经外周静脉给药,因其管径较细,而胺碘酮对局部血管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易引起静脉炎[1]。
采用50%硫酸镁湿敷,是利用其高渗作用促使组织水肿减轻,但受温湿度影响明显,容易析出结晶,对患者皮肤产生刺激作用,患
者舒适度差且疗效较慢,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3)。
在利多卡因混合制剂中,主要作用为:
3.1 2%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长期外用在体内无蓄积,安全、不产生耐药性,可反复使用。
其优点是穿透性强、作用快、弥散广和维持时间长,利多卡因还可以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减轻疼痛。
3.2 75%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3.3 地塞米松可抑制炎症细胞,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
3.4 维生素b12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2%利多卡因混合制剂具有减轻疼痛、消炎、减轻水肿、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且在应用过程中患者未见不良反应舒适感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
参考文献:
[1] 王文芳.乙醇湿敷预防胺碘酮注射致静脉炎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