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

合集下载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12020年新能源车政策环境展望22020年新能源车机会市场分析3目录重点推荐公司及投资建议4风险提示51.2019◼2019年乘用车批发销量2111万辆,同比下降-9.2%,销量降低至近四年最低水平。

◼分月份来看,12月单月批发销量217万辆,同比-0.8%,从年初的大幅下降恢复至略微下降。

图表:狭义乘用车市场年度走势资料来源:乘联会,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019年乘用车市场渐趋平缓,呈现逐月复苏图表:2019年狭义乘用车市场月度走势资料来源:乘联会,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万辆)2,0212,3692,4212,3242,11119.3%17.0%3.0%-4.0%-9.2%15年16年17年18年19年批发批发同比区分批发2,0212,3692,4212,3242,111202121192155 154169153162190 191203217-16.7%-16.9%-9.7%-17.0%-16.9%-7.9%-2.6%-7.9%-6.0%-5.9%-5.1%-0.8%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批发批发同比环比批发-16.9%-16.7%-9.6%-17.3%-16.7%-8.1%-2.9%-7.9%-6.1%-5.7%-5.1%-0.5%(万辆)图表:2019年乘用车市场能源结构月度份额变化资料来源:Wind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能源结构变革,新能源汽车份额稳步提升◼从乘用车市场能源结构来看,2019年传统燃油汽车份额93.3%,较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份额稳步提升,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路线,占比约为4%。

图表:2019年乘用车市场能源结构情况资料来源:Wind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1%0.9%3.9%PHEVHEVBEV传统燃料-1.5%+0.6%+0.0%-0.0%份额变化3%3%4%4%5%7%3%4%3%3%3%5%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PHEVHEV 传统燃料BEV94%95%94%93%93%90%93%93%94%95%94%93%◼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合计106.1万辆,同比增长4.4%◼从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占比80%,插电混动乘用车占比20%,与前两年占比基本一致。

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汽车领域的重要变革力量。

本报告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过去一年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日益重视。

欧洲和北美市场也表现出色,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二、技术创新与突破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一年,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自动驾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部分车型甚至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功能。

车辆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车搭载了更加先进的车联网系统,实现了车辆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体验。

三、主要品牌与车型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品牌,其 Model 系列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国内品牌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也迅速崛起,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比亚迪凭借其在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方面的优势,销量稳步增长。

蔚来和小鹏则以其高端定位和智能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此外,传统汽车厂商如大众、宝马、奔驰等也纷纷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车型。

四、政策环境与支持各国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中国继续实施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并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欧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法规,推动汽车厂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美国也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

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充电桩的数量持续增加。

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我市以智能化、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构建起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三大领域竞相迸发、产业融合更显张力、创新要素加快聚集的发展格局,汽车产业链能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我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入选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合作城市,成功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2023年,我市83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7.9亿元,同比增长30.7%。

一、产业基本情况(一)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扶持四强产业、新经济、氢能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从打造新能源汽车新赛道、培育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支持整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重塑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形成了有力支撑。

(二)产业体系初步成型。

整车方面,我市重点引进、培育了山东吉利新能源、唐骏欧铃、国金汽车、舜泰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零部件方面,我市主要集中在电机、电池、板簧、齿轮等领域,形成了与整车配套的产业体系。

山博电机的汽车精密控制微电机年产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3名;火炬能源牵引电池市场居国内首位;山东汽车弹簧厂成为戴姆勒在中国唯一板簧供应商;北齿(山东)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淄博,是北汽集团第九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燃料电池发动机知名企业亿华通、爱德曼均在我市布局了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化项目,舜泰汽车生产的燃料电池冷藏车已投入运营,自主可控的燃料电池膜一电堆一发动机一整车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由舜泰汽车牵头,联合智能网联汽车(山东)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航天汇智能网联研究院、众联能创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创建山东省智能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睿羿科技、雄狮智驾(淄博)等创新型企业异军突起,填补了我市在无人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方面的空白。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出版日期】2015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网址】/b/qiche/Z87161E5JC.html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 20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01.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1.1.2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 201.1.3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 23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341.2.1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341.2.2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341.2.3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 351.2.4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361.3纯电动汽车概述 371.3.1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371.3.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371.3.3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391.3.4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401.4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411.4.1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411.4.2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 421.4.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431.4.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 451.5太阳能汽车概述 461.5.1太阳能汽车的定义 461.5.2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 471.5.3太阳能汽车的实例 481.5.4太阳能汽车的劣势 491.6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 501.6.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501.6.2醇类汽车 511.6.3气动汽车 511.6.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54第二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55 2.1宏观经济环境 552.1.1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552.1.2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02.1.3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62.1.4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712.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742.2.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742.2.2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752.2.3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802.2.4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状况 852.2.5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形势 862.3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 922.3.1能源问题成中国汽车业发展短板 922.3.2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资源和环境约束 93 2.3.3我国汽车能源消耗量大的成因分析 94 2.4汽车环保问题分析 962.4.1汽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 962.4.2中国汽车污染主要特点 992.4.3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加大 1022.4.4中国汽车环保问题解决对策 1042.5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1082.5.1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 108 2.5.2中国处于汽车动力技术变革机遇期 110 2.5.3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1112.5.4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 112第三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14 3.12012-201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114 3.1.1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1143.1.2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83.1.3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1203.1.4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123 3.1.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1253.22012-2015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31 3.2.1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313.2.2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 1363.2.3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03.2.4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13.2.5 法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23.2.6印度新能源汽车产业 1433.3中国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综述 1443.3.1新能源汽车业跨越式发展 1443.3.2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 1453.3.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提速 1473.3.4国外新能源车企抢滩中国市场 1473.3.5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 1493.4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50 3.4.120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 1503.4.2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1513.4.3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1523.4.4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1543.4.5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1553.5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156 3.5.1深圳力推新能源汽车应用 1563.5.2广州新能源汽车推广提速 1573.5.3上海建设新能源车配套设施 1583.5.4天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1593.5.5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扩张 1603.5.6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 1613.5.7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特征 1623.6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 1643.6.1各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比较 1643.6.2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 170 3.6.32014年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 171 3.6.42015年丰田开放燃料电池车专利 1763.6.5我国新能源车专利保护亟待加强 1773.7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23.7.1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1823.7.2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1853.7.3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1873.7.4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 1883.8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 189 3.8.1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 1893.8.2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 1913.8.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1963.8.4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策略建议 198第四章2012-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200 4.12012-2015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规模 200 4.1.1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 2004.1.2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 2044.1.3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074.1.4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094.1.5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144.1.6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164.2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217 4.2.1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最适合国情 2174.2.2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2184.2.3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2194.2.4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发展态势 2214.2.5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4.2.62014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市场升温 2254.3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225 4.3.1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225 4.3.2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及攻关难题 2264.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2324.3.4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354.4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36 4.4.1成本和价格偏高 2364.4.2关键技术含量低 2374.4.3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2404.4.4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策略 2414.5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2464.5.1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 2464.5.2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2474.5.3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 2484.5.4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 248第五章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分析 251 5.12012-2015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251 5.1.1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 2515.1.2全球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 2555.1.32013年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585.1.4201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260 5.1.52014年北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张 262 5.2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2635.2.1纯电动汽车具备产业化基础 2635.2.2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探索 2645.2.3纯电动汽车带动新兴产业群发展 2655.2.4纯电动汽车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266 5.2.5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应用优势 267 5.32012-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268 5.3.12012年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态势 268 5.3.2201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70 5.3.32014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270 5.3.42015年纯电动汽车迈入量产阶段 2735.4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273 5.4.1电动汽车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 2735.4.2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 2755.4.3纯电动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2805.4.4未来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 2825.5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因素 2835.5.1技术争议 2835.5.2运行经济性 2835.5.3基础设施装备 2845.5.4政府政策支持 2855.6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 2865.6.1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路径 2865.6.2绿色电力解决电能生产污染 2885.6.3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电池污染 2915.6.4充电设施建设寻求合作共赢 291第六章2012-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分析 292 6.12012-2015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 292 6.1.1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2926.1.2各国踊跃投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2956.1.3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新机遇 2956.1.4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 2996.1.5英国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 2996.1.6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 3006.22012-201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302 6.2.1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取得的成果 302 6.2.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概况 3036.2.3我国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 3046.2.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304 6.2.5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305 6.3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 3066.3.1工作原理介绍 3066.3.2环境效益分析 3076.3.3在现实中的应用 3096.3.4发展的阻碍因素 3096.3.5加速推广的对策 3106.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 312 6.4.1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3126.4.2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3136.4.3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3146.5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策略及前景趋势 3156.5.1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缺失 3156.5.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 3166.5.3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3216.5.4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 323第七章2012-2015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分析 3247.1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 324 7.1.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优势 3247.1.2NGV车和LPGV市场影响因素 3277.1.3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3287.1.4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空间 3297.1.5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37.1.6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 3377.2甲醇汽车 3397.2.1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 3397.2.2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3437.2.3我国甲醇汽车迎来新一轮发展 3447.2.4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3457.2.5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建议 3457.3二甲醚汽车 3467.3.1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 3467.3.2《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实施 3487.3.3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 3507.3.4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 3517.4太阳能汽车 3517.4.1光伏产业为太阳能汽车奠定基础 3517.4.2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 3537.4.3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3537.4.4太阳能汽车实用化对策及前景 354第八章2012-2015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 360 8.1丰田汽车公司 3608.1.1企业发展概况 3608.1.2技术路线解析 3618.1.3布局中国市场 3628.1.4混合动力车销量 3648.1.5推出新型燃料电池车 3658.2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658.2.1企业发展概况 3658.2.2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3668.2.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3668.2.4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3678.2.5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 368 8.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3698.3.1企业发展概况 3698.3.2新能源汽车发展成就 3708.3.3新能源汽车对外合作 3738.3.4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748.3.5新能源汽车业务策略 3758.4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778.4.1企业发展概况 3778.4.2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 3808.4.3奇瑞新能源汽车成就 3818.4.4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 3828.4.5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848.5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85 8.5.1企业发展概况 3858.5.2长安新能源汽车成果 3878.5.3长安发展新能源观光车 3898.5.4长安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 390 8.5.5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3918.6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3948.6.1企业发展概况 3948.6.2企业核心竞争力 3958.6.3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 3988.6.4布局海外新能源车市场 3998.6.5西安新能源车基地投产 4018.6.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 4028.7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068.7.1企业发展概况 4068.7.2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4078.7.3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 4078.7.4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 408第九章2012-2015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 4109.1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 410 9.1.1煤直接液化简述 4109.1.2煤间接液化简述 4129.1.3中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发 4139.1.4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 4169.1.5国内煤炭液化技术商业化进展 4189.2甲醇 4209.2.1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209.2.22013年中国甲醇市场运行状况 4229.2.32014年中国甲醇市场发展态势 4249.2.4发展甲醇汽车符合中国国情 4289.2.5甲醇燃料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4299.2.6中国甲醇燃料市场前景展望 4339.3二甲醚(DME) 4359.3.1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359.3.2中国二甲醚市场发展现状 4419.3.3二甲醚行情受液化气影响 4509.3.4中国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 4519.4生物质燃料 4539.4.1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 4539.4.2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 4559.4.3国内燃料乙醇市场分析 4579.4.4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张 4599.4.5生物质液体燃料前景展望 460第十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发展 46210.1车用锂电池 46210.1.1车用锂电池的应用优势 46210.1.2中国车用锂电池投资升温 46310.1.3车用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46410.1.4车用锂电池标准体系分析 46610.1.5车用锂电池推广的制约因素 47010.1.6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 47410.2车用燃料电池 47510.2.1燃料电池概述 47510.2.2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 47810.2.3成本高影响车用燃料电池推广 47910.2.4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48110.3车用镍氢电池 48210.3.1车用镍氢电池的优越性 48210.3.2中国镍氢电池知识产权体系 48310.3.3中国车用镍氢电池发展动态 48610.3.4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发展 48810.3.5 车用镍氢电池迎来发展机遇 490第十一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 49111.1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491 11.1.1充(换)电站市场规模 491 11.1.2充(换)电站竞争格局 493 11.1.3充(换)电站建设路径 495 11.1.4充(换)电站服务模式 496 11.1.5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499 11.1.6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505 11.2LNG加气站 50711.2.1LNG加气站发展规模 507 11.2.2LNG加气站区域分布 508 11.2.3LNG加气站建设提速 519 11.2.4LNG加气站竞争格局 520 11.2.5LNG加气站气源渠道 522 11.3加油站 52411.3.1加油站发展规模 52411.3.2加油站竞争格局 52511.3.3加油站经营模式 52711.3.4加油站选址布局 53011.4其他配套设施分析 53511.4.1CNG加气站 53511.4.2LPG加气站 53711.4.3 甲醇燃料加注站 540第十二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542 12.1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 54212.1.1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政策 54212.1.2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712.1.3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 54812.2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5012.2.12012年起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55012.2.22012年国家对部分燃料电池车实行税收优惠 554 12.2.32012年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生效实施 55712.2.42012年国家扩大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 55812.2.52012年国家安排专款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561 12.2.62012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 56112.2.72012年各地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陆续出炉 56212.3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6512.3.12013年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三五”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56512.3.22013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转向政务用车 56712.3.32013年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56912.3.42013年相关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 57212.4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解读 57312.4.12014年7月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 573 12.4.2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扶持力度 577 12.4.3破除地方保护构建新能源汽车有序竞争环境 578 12.4.4放宽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579 12.4.5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58012.5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导向 58112.5.1新能源电池产品免征消费税 58112.5.2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 58312.5.3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 58412.5.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升 59012.5.5第三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 59112.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593 12.6.1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59312.6.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9412.6.3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59512.6.4主要任务 59612.6.5保障措施 60012.7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60212.7.1发展形势与需求 60212.7.2发展战略与目标 60312.7.3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60312.7.4 组织与保障 605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60613.1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60613.1.1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60613.1.2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61013.1.3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61013.1.4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6131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61413.2.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61413.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 61513.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61513.2.4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61713.3“十三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62013.3.1“十三五”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62013.3.2“十三五”规划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速 622 13.3.3“十三五”我国新能源客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623附录 625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625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627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632附录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37 附录五: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0 附录六: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4附录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647图表目录图表 1 消费者角度分类 23图表 2 技术角度分类 23图表 3 三级模块体系 25图表 4 VCU组成 26图表 5 VCU技术参数 27图表 6 MCU组成 28图表 7 MCU技术参数 28图表 8 电池包组成 29图表 9 应用层软件架构 30图表 10 BMS技术参数 31图表 11 电池和充电参数 31图表 12 充电系统组成 32图表 13 2011-2013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75图表 14 2011-2013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6图表 15 2011-2013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7图表 16 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78图表 17 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78图表 18 2012-2014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82图表 19 2012-2014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2图表 20 2012-2014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1 2012-2014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2 2014年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84图表 23 2014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84图表 24 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主要政策 115图表 25 主要汽车生产国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 118图表 26 2009-201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19图表 27 2010-201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8 2009-201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9 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国家 120图表 30 全球主要国家2014年电动乘用车销量统计 123图表 31 日本2013年1月-2014年11月日产及三菱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39图表 32 英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0图表 33 德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1图表 34 法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2图表 35 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图表 36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234图表 37 2013-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销量情况(单位:辆) 258图表 38 电动车与燃油车运营成本对比 267图表 39 全球主要组织、国家和企业投入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研发资金统计表 306图表 40 国家财政补贴与车辆成本统计表 319图表 41 2013-2015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产量统计 329图表 42 燃烧室部件蚀磨情况 336图表 43 1997-2014年丰田汽车混合动力车销量分析 364图表 44 2013年1-12月中国精甲醇产量分省市统计 423图表 45 煤制甲醇与煤制油投资比较 437图表 46 各种汽车燃料常规排放量比较 438图表 47 非常规排放量比较 439图表 48 汽油、柴油、甲醇汽车排放物种类数 439图表 49 2014年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走势 450图表 50 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项目条件 456图表 51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485图表 52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量历年走势分析 485图表 53 已有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5图表 54 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6图表 55 国外充电站综合服务模式 497图表 56 国外典型专业服务模式 497图表 57 2013-2015年5月我国LNG加气站发展规模统计分析 508 图表 58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4 图表 59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纯电动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5图表 60 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1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2 2014年14省市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表 570艾凯行业产品订购单您好,欢迎选购艾凯行业产品!请盖章回传产品订购单确认,同时填写您的详细联系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电子邮件及收件人)至sales@,以便我们尽快安排发送报告,谢谢您的合作!银行汇款开户行:工行北京八角支行账户: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帐号:02002 18709 20002 7301电子邮件地址:sales@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1、客户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02 新能源乘用车 年度观察
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3. 12月企业表现分析 4.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五大走势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整体还是保持了增长。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0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 长约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约为86万辆,插混乘用车约为20万辆。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 自主品牌势强,合资外资无优势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比亚迪 北汽新能源 上汽乘用车 吉利汽车 上 通五菱 奇瑞 汽车 广汽新 能源 长城汽 车 上汽大众 江淮汽车 华 晨宝马 长安 汽车 蔚来汽 车 一汽轿车 小鹏汽车 华 泰汽车 威马 汽车 东风乘 用车 江铃汽 车 东风日产
当年,比亚迪共卖出22.14万辆新能 源乘用车,以绝对优势卫冕国内冠
军,紧随其后的北汽新能源和上汽
乘 用车分别卖出15.11万辆和7.59万 辆。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20车企 中,只有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和东风
日产3家,且成绩最好的上汽大众只 排在第9位。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前涨后跌
2012年-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历月销量 单位:万辆
2012年 2016年
2013年 2017年
2014年 2018年
2015年 2019年
执行2018年政策
过渡期
9.12
11.10 9.16
13.35
9.69
6.68
5.08
新政退坡期
7.08 6.50 6.56
比亚迪卫冕冠军

比亚迪产业链发展深度解析报告

比亚迪产业链发展深度解析报告

比亚迪产业链发展深度解析报告报告综述:新起点新周期,从预期重塑到业绩拐点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供应链方面,已实现从三电系统到整车生产的一体化布局;车型方面,聚焦王朝系列与 e 系列,完善品牌架构并推进品牌向上战略。

短期看,公司新一轮新能源车型周期已至,业绩拐点已现。

旗舰车型汉推进品牌持续向上;秦 Plus DM-i 在 10-15 万元价位段直面燃油车竞争,在中端市场打开局面。

同时,刀片电池、DM-i 系统以及工艺的持续改进助推成本下行,我们认为比亚迪整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已具备脱离补贴的基础。

我们预计 2021/2022 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40.7/56.95 万辆,同比+127.3%/+39.9%。

长期看,随着供应链开放战略持续推进,公司定位为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供应链潜在价值释放。

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1/67.72/83.21 亿元,EPS 分别为 1.79/2.37/2.91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118.1/89.3/72.7 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DM-i 主打低购置成本+超低油耗,开启比亚迪插混车型新纪元DM-i 直击 PHEV 核心痛点——系统成本,秦 Plus DM-i 预售价 10.78-14.78 万元,较同类合资 PHEV 低 4-7 万元;购置成本(燃油车含购置税)与同类合资燃油车型基本持平。

超低油耗也是 DM-i 架构的主打优势,秦 Plus DM-i 亏电油耗仅 3.8L/100km,得益于以电为主的 EHS 电混系统。

我们预计 2021 年秦 Plus DM- i 销量达 10 万辆;长期看,我们预计秦 Plus 未来稳态销量有望达 25 万辆以上。

垂直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补齐智能化短板助推品牌向上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端车型逐步对中低端车型渗透的阶段时,成本是重要竞争要素。

对标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样采取一体化布局、多产品矩阵策略的比亚迪有望凭借出色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和成本优势在中端车型市场取胜。

汽车深度行业报告

汽车深度行业报告

汽车深度行业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汽车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汽车深度行业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1.1 全球汽车市场概况。

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传统燃油车、电动车、自动驾驶车等多个细分领域。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数据显示,全球汽车销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车的销量增长较为显著。

1.2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也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3 汽车产业链分析。

汽车产业链包括汽车制造、零部件供应、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二、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2.1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攀升,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

2.2 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加速。

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行业的热点之一。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对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2.3 汽车共享和出行服务成为新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汽车共享和出行服务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共享汽车、网约车、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新型出行服务不断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出行选择。

三、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3.1 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

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应用和产业链协同的难题。

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进入宝马、奔驰、沃尔沃、雷诺供应链!这条产业链,背后什么逻辑?

进入宝马、奔驰、沃尔沃、雷诺供应链!这条产业链,背后什么逻辑?

进入宝马、奔驰、沃尔沃、雷诺供应链!这条产业链,背后什么逻辑?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个赛道,属于我们的汽车产业链研究系列报告。

这个领域,对产业链至关重要,是发动机五大核心零部件之一。

首先,当市场对汽车的关注度全部聚焦在新能源汽车上时,其实,每年有95%以上的汽车仍使用的是燃油发动机;其次,在全球精细化分工的趋势下,BBA系豪华车的核心零部件已经逐步国产化。

再次,这个零部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的驾驶体验。

在这条产业链上,有这么一家细分龙头,上市至今表现较为低调,直到近期披露半年报数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1%,净利润同比增长30%。

业绩超预期之下,拉出涨停。

并且,自2月初低点以来,其已经稳步上涨接近50%。

图:股价(单位:元)来源:WIND它,就是福达股份。

本案通过持续在曲轴市场深耕,成功进入宝马、奔驰、沃尔沃、雷诺日产、上汽通用、康明斯等国际厂商的供应链。

2019年,其营业收入为15.15亿元,净利润为1.33亿元,毛利率为24.22%、净利率为8.80%,ROE为6.69%。

2020年半年报,其营业收入为8.03亿元,同比增长6.31%,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增长30%,ROE为4.09%。

看到这里,在做研究之前,几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来了:1)曲轴作为发动机五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影响本案收入的核心驱动力,到底在哪?2)除了商用车和乘用车之外,还有哪些高端制造市场对曲轴需求较大,本案是否有布局?3)在前期的波动之后,如今现在的估值,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今天,我们就以福达股份入手,来研究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估值建模逻辑。

对于相关行业,之前我们研究过的,还有福耀、宁德、上汽、吉利、继峰等,可订阅我们的“核心产品一:专业版报告库”,获取之前我们做过的研究报告、部分重点案例EXCEL财务模型,以及数十个行业的深度研究,深入思考产业本质。

—01 —███████龙头,模式▼本案成立于2000年,2014年登陆上交所,主营业务为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船舶等动力机械发动机曲轴、离合器、螺旋锥齿轮、精密锻件和高强度螺栓等,控股股东为福达集团,持股比例69.28%,实际控制人为黎福超,持股比例73.31%。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报告:特斯拉,全球智能电动技术持续引领者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报告:特斯拉,全球智能电动技术持续引领者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报告:特斯拉,全球智能电动技术持续引领者(报告出品方:西部证券)一、全球智能电动化龙头企业1.1以智能电动车业务为核心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受马斯克主导。

公司于2003年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办,埃隆·马斯克2004年进入公司并领投了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马斯克持股约22%并拥有最终控制权,此后他持续跟投注资并保持住控制权。

2010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公司发布Masterplan战略,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2006年马斯克提出MasterPlan:1.生产一款小众、昂贵的高性能电动超跑以奠定公司高端、科技化的品牌定位;2.用赚到的钱生产一款价格稍低、产量适中的电动车,以提升公司知名度和营收状况;3.再用赚来的钱打造一款消费级的爆款电动车,作为公司的销量担当和利润担当,支撑公司科技化持续向前发展;4.开发太阳能电力,促进电动车真正的零排放。

2016年马斯克提出Masterplan升级版,聚焦于太阳能板,扩充电动车产品线,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四个步骤,希望进一步推进电动车革命,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目前公司以汽车业务为核心。

特斯拉已覆盖Masterpaln提出的汽车和能源业务,包括汽车生产销售/租赁、能源生产及储存、其他相关服务。

其中汽车业务位居核心,2021年1季度汽车业务营收占比高达86.6%。

太阳能和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1)太阳能业务: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为房屋供电,强度高于普通屋顶,可在断电情况下为家庭供电达数天,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2)能源储能业务:依靠Powerwall、Powerpack、Megapack,特斯拉具备在家庭、工商业建筑和公用事业上的储能配套能力。

特斯拉在2021年第二季度安装了85MW的太阳能和1274MWh的储能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0%,未来计划在2022年生产100万套Powerwall。

2024年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加。

国内汽车市场面临着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等挑战。

然而,随着国内政府的积极推动,乘用车销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预计整体市场仍会保持规模扩大的态势。

二、政策环境分析2024年,国家持续推出政策来提振汽车市场。

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政策重点。

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同时也加强了对传统汽车的限制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在2024年,汽车行业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和互联网智能化领域。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成为行业的发展亮点。

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突破,各大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

此外,互联网技术的融入进一步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四、竞争格局和品牌分析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

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合资品牌在产品品质、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仍占据一定优势。

然而,自主品牌凭借着创新能力和定位明确,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份额。

五、消费需求变化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需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汽车市场的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价格、品质和服务质量是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绿色环保性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此外,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六、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预计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力度,以保持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2024年汽车行业面临着宏观经济环境放缓和竞争加剧的压力。

然而,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力度,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2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一)

(202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一)

(202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一)(202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背景介绍汽车市场一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而随着新能源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产业链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为全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本文引用了(202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的相关内容,以下是摘要:行业现状目前汽车市场的主要趋势是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方向发展。

传统燃油车对环保法规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新能源车成为增长主力;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例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也引领着汽车行业的升级。

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售后市场三个环节。

传统车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新能源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整个产业链都面临着巨大变革。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发展速度快。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42万辆,同比增长了61.7%;而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已达221万辆,同比增长了37.6%。

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据主导,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具有增长空间。

对于新能源车行业的供应链,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将成为竞争的关键。

中国电池生产厂商的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同时也存在新能源汽车辅助车身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电动机和电控件等核心零部件的短板。

智能化技术市场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市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家厂商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例如百度、蔚来汽车、特斯拉等。

据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数量将达到800万辆,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美元。

除此之外,车联网和智能座舱技术也是智能化发展的热点。

车联网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标配,未来将进一步发展。

智能座舱技术将实现人机交互的革命,驾驶员将能够更加便捷地操作汽车,享受更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总结随着新能源车和智能化技术的引领,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广阔。

产业链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的完善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在当今的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汽车市场的格局。

新能源汽车,一般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尤其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迅猛,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美国和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出行的意识逐渐增强。

从技术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充电时间逐渐缩短。

例如,一些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超过 500 公里,甚至达到 700 公里以上,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的需求。

此外,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车型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种类日益丰富,从小型轿车到 SUV,从家用车到商用车,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燃油汽车的车型类别。

而且,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普遍较高,配备了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互联功能等,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驱动因素1、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免费停车、充电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2、环保意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零排放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符合人们对环保出行的追求。

3、技术进步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范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的担忧,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为了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热点。

本文将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对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0年的14.3万辆增长到2019年的208.8万辆,年均增长超过30%。

其中,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

2.技术进步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推动其产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以及充电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充电时间不断缩短,用户充电体验不断优化,这些技术进步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中国实施了购车补贴、免费使用公共充电设施以及免征通行费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拉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正朝着全面普及的方向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渐下降,续航里程逐渐提升,充电设施的建设逐渐完善,这些因素将促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2.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的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与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深度融合。

例如,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通过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将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将逐步完善,形成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充电设施建设和回收利用等环节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应的配套产业的兴起,例如锂电池、驱动电机、充电设备等行业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赛道宽且长,自主龙头蓄势待发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赛道宽且长,自主龙头蓄势待发

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赛道宽且长,自主龙头蓄势待发汽车2021年01月22日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相关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汽车*大众ID4 CROZZ 发布,发力20万元细分市场》 2021-01-20《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汽车*乘用车行业动态监测》 2021-01-16《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动态跟踪*宁波汽车零部件逐浪电动智能》 2021-01-15《行业点评*汽车*蔚来发布首款轿车、多项黑科技加持》 2021-01-10《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汽车*乘用车行业景气监测》 2020-12-16证券分析师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6 **********************************.cn研究助理李鹞一般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19070028liy ****************.cn⏹⏹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混动汽车高速增长。

未来15年乘用车企业面临较大油耗压力(2035乘用车新车油耗降至百公里2.0L ,节能车油耗降至4.0L ),纯电动车用户痛点短期难解决,渗透率暂不高,而纯油车受制于内燃机限制难以进一步提升能效,致乘用车企业节能车降耗压力陡增,未来混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是必然趋势。

据路线图2.0预测,未来五年混动车将高速增长,2025年有望近1000万台。

混动车将加速替代纯燃油车:混动车具备用车成本低,动力性突出等优势,且新一代混动技术集成度高,采用专用发动机,可实现购买成本无限接近燃油车。

较纯电动车,混动车具备适用环境多,补能便利等优点。

⏹ 混动系统研发重点在于高效率发动机、混动系统硬件集成化与混动系统控制策略。

混动车的发动机持续工作在高效区间,以达节油目的,动力部分的损失由电动机补偿。

此外,混动车具备多种工作模式,灵活切换纯电、串联、发动机直驱、并联模式以达到不同使用场景下能耗与动力的最佳表现。

⏹ 头部自主车企推出新一代混动技术。

比亚迪在混动领域具备积累,经济型混动技术平台和动力型技术平台齐发,经济型混动平台产品实现购买价与燃油车齐平,用车更省,耗电为主;其动力型平台产品凸显动力,搭载于高端车型实现品牌向上。

年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

年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力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变革。

截至年中,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一、发展现状(一)销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选择。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刷新纪录,同比增长幅度显著。

(二)技术不断突破在电池技术方面,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充电时间大大缩短,缓解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

此外,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产业规模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从电池生产、电机制造到整车组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众多企业纷纷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同时,换电站等新型补能方式也在逐步试点和推广,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二、发展优势(一)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免费停车等优惠措施,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环保需求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特点,符合人们对环保出行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智能化趋势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更为紧密,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三、面临的挑战(一)成本较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电池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

这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普遍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普及。

(二)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不足尽管续航里程有所提升,但与消费者的期望仍有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导语根据国内近几年单车装电量数据,2015-2019年乘用车单车带电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18-2019年分别提高30%、27%,增速逐渐放缓,未来动力电池单车价值量将逐步趋于平稳。

一、寻找非电池零部件最强阿尔法(一)背景:为何此时关注非电池零部件?2020年起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开始提速。

短期受疫情冲击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长期来看,国内市场政策开启新一轮补贴周期,动力电池以高镍三元、磷酸铁锂、CTP方案等多层次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推动下游整车盈利恢复,而欧洲市场在最严碳排放及补贴激励下有望放量并率先进入新平价周期,政策与技术良性互动有望促进销量增长提速。

回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演进历程,动力电池产业链率先得到发展,集中度大幅提升,2016-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CR3分别为46.3%、46.7%、63.1%、61.6%,2016-2019年国内CR3则分别为54.3%、51.5%、66.9%、73.4%。

产业链各细分赛道中,除正极材料洗牌仍将持续,电解液、负极材料基本出清,龙头集中度趋于稳定,而动力电池、隔膜经历过去三年的洗牌,龙头集中度均明显提高逼近上限,细分领域阿尔法开始减弱。

动力电池率先进入降本增效阶段,推动下游新能源汽车放量。

电池组价格2016Q1-2018Q4显著下跌,磷酸铁锂/三元电池价格降幅分别达到67%和57%,带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释放,从而推动2016-2018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复合增速超50%。

下游放量倒推中游供应链的整合,非电池零部件因此迎来洗牌契机。

我们认为此时点非电池零部件值得研究和投资的理由在于:(1)非电池零部件价值量比肩电池材料。

动力电池因成本占比较大,率先成为产业研究的重点。

以纯电动乘用车为例,单车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零部件是动力电池,约占40%左右,其中正极材料占14%,隔膜、负极材料、电解液分别占3%左右。

其次是以电驱动桥为代表的电机电控部分,约占11%。

热管理所占比例约为5%,电源4%,继电器2%。

电机电控成本与正极材料相近,而热管理、电源和继电器成本与隔膜等其余三大材料相近,非电池零部件在价值量上可比肩电池材料产业链。

(2)非电池零部件受益电动汽车轻量化、高压化、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更为明显。

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最高的性能指标之一就是续航里程,初始阶段行业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带电量为主要目标,关注电芯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能,短短几年内带动电池产业链的飞速发展,如今新一代纯电动乘用车续航普遍迈上400km大关,续航焦虑大为减轻,以轻量化、高压化、电气化、智能化为方向的行业第二轮技术周期开启,非电池零部件系统将更直接地受益。

第二轮技术周期使得非电池零部件享有更高的技术上限,长期看壁垒逐步提升。

技术层面动力电池已进入降本为导向的开发阶段,核心壁垒在于优化效率、系统性降本,相比之下,热管理集成化联动多系统统筹整车热能、继电器朝800V甚至千伏高压发展、IGBT开启SiC 材料时代、电源电机电控深度集成更具想象空间,推动行业技术壁垒不断提高。

技术上限提高单车价值量,如继电器高压化、电源高功率化、热管理电动增量、智能化趋势带动IGBT单车用量增加等,除电机电控因为集成化原因降低单车价值量,其余环节仍有价值量上探的空间。

2015年来随着ZG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同时市场竞争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动力电池价格开始逐年大幅下探,据BNEF统计,2019年电池包价格156美元/kWh,5年内下降73%,国内电池包价格亦连年下跌。

进入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开始多维度技术创新,高镍三元、磷酸铁锂、CTP方案等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下降,目标成本100 美元/kWh。

根据国内近几年单车装电量数据,2015-2019年乘用车单车带电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18-2019年分别提高30%、27%,增速逐渐放缓,未来动力电池单车价值量将逐步趋于平稳。

目前市场对非电池零部件各赛道的成长性和长期优势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本报告旨在提供一种系统分析的框架,以寻找长期最具成长性和阿尔法收益的赛道和标的。

为分析各子行业投资机会,我们从行业空间、市场格局、盈利能力三个维度剖析非电池零部件行业的优劣以及龙头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我们选取以下重点标的公司:1. 热管理: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奥特佳、松芝股份、腾龙股份2. 继电器:宏发股份3. 电源:得润电子、欣锐科技、麦格米特、亿利达4. 电机电控:汇川技术、大洋电机、方正电机、英搏尔5. IGBT:斯达半导、比亚迪、中车时代电气(二)空间:测算行业规模上限国内市场:2019年集中释放补贴压力后,延期两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平缓了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有望于2020年开启新一轮以安全、低成本为导向的补贴周期,预计2021-2022产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后补贴时代增速短期内会显著降低,长期看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有望突破600万辆,非电池零部件总规模达到1800亿元。

全球市场:电动化转型加快,政策+供给双轮驱动产销增长。

2020年欧洲启动最严碳排放法规,叠加欧6D法规和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供给端燃油车成本压力激增,消费端新能源车平价优势扩大,车企电动化规划落地也加速全球范围内的电动车投放。

预计2020-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增速CAGR达38%,至2025年有望突破1500万辆,非电池零部件总规模达到4500亿元。

热管理:集成化提高技术溢价,单车价值量提升2-3倍。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仅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和动力总成冷却系统两个部分,目前单车价值量在230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增了电池热管理系统,且涡轮压缩机、PTC加热器/热泵空调带动空调系统升级,价值量可提升2-3倍左右,至6000-7000元的水平。

随着整车热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诸如热泵空调的技术溢价或仍将提升,有望推动整车价值量达到8000元左右。

电机电控:集成化技术进步不断降本。

以采埃孚为例,电驱动桥单车价值量在8000元左右。

高度集成可以减少接口和组件,如连接器、冷却组件、高压电缆等,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例如GKN新一代AceDrive可降本25%。

随着集成程度的提高,成本和价值量将持续下降,稳定在7000-8000元左右。

IGBT:电子化、智能化提高应用数量和单位价值。

相比燃油车,IGBT 在新能源车用半导体用量的占比从21%提升至55%,单车价值量也显著提高,根据车型不同价值在2000-3000元不等。

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推动更多部件IGBT需求的诞生,预计价值量将继续提升达到6000元。

电源:高功率趋势提高价值量。

当下车载电源功率主要分为三档:2.5kW以下、3-5kW(主要是3.3kW)、6.6kW以上,售价随之逐级提升,每台从数百元到4000 元不等。

未来车载电源功率不断上升,主流功率提升至11kW甚至更高,电源产品价值量也具备上升空间。

以特斯拉Model 3的电源深度集成技术为代表的新趋势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即OBC、DCDC的控制架构深度集成,而非简单的物理集成,因此集成产品降低成本幅度有限,单车价值量大约在5000元左右。

继电器:高压化最高可提升约40倍价值量。

从12V、48V到上百伏,继电器的单位价值量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12V传统燃油车单车价值量在120元,而纯电动乘用车单车价值量达到1920元。

随着高压趋势的推进、800V高压甚至千伏系统常态化,继电器单车价值量仍将持续提高,可达4000元以上。

(三)格局:探究行业城池深浅(详见报告原文)目前各细分行业集中度总体较高,以集中度指标CR3排序,IGBT (81.4%)> 车载电源(63.3%)>热管理(48.7%)>电控(47.0%)>继电器(43.2%)>电机(37.8%)。

集中度越高的行业通常护城河越深,潜在进入者赶超龙头的可能性越低。

长期来看,技术壁垒、供应链壁垒、资金壁垒共同决定了非电池零部件行业的护城河。

1.技术壁垒:IGBT>电机电控>热管理>电源>继电器2. 供应链壁垒:继电器>IGBT>热管理>电源>电机电控3. 资金壁垒:IGBT>电源>继电器>热管理>电机电控(四)盈利:对比行业效率高低(详见报告原文)净利率高低直接决定了从规模到效益的转化效率,但由于受企业自身运营效率影响,直观反映行业盈利能力的效果不佳。

我们认为毛利率作为净利率的前一环节,剔除经营费用影响后更能展示整个行业盈利模式和能力,此外考量ROE中除净利率外的另两个指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引入资产负债表因素全面解读盈利能力因素。

从盈利能力看零部件各细分行业,近来受下游补贴退坡影响明显,盈利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IGBT、继电器行业盈利能力较为突出,部分行业龙头如麦格米特、汇川技术凭借多元业务布局,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1.毛利率:继电器>IGBT>热管理>电机电控>电源2. ROE因素:电机电控>电源>热管理>继电器>IGBT二、热管理行业(一)技术趋势:热管理集成优化效益,单车价值量提升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控制优化热量传递的系统,包含广义上所有车载热源系统的管理优化。

其主要作用是温控和冷却,以保证零部件处于最佳温度范围以及驾驶舒适安全性,热管理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整体的性能。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由空调系统和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组成,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需求则更加复杂,由于动力来源改变,增加了三电系统,其热管理系统在燃油车基础上又新增电池热管理和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的要求亦有所提高。

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增部分,电池热管理的主流技术路线按冷却介质可分为三种:风冷、液冷和直冷。

风冷以简单、便于维护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早期新能源汽车中;液冷成本和换热性能均居中,且契合续航、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趋势,是目前最常见的动力电池冷却方式;直冷可达到最佳换热效果,但成本昂贵,当下应用较少。

热管理零部件按使用场景可分为空调核心部件、热交换器类、驱动部件三类。

(1)汽车空调:主要包括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暖通空调)模块、压缩机、蒸发器、储液罐、膨胀阀、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等部分。

燃油车利用发动机驱动空调压缩机,制冷模式下压缩机功率占比约5%-20%, 通暖模式下热量亦来自发动机余热;纯电动车则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方式工作,冷源同时供应电池冷却系统。

(2)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中冷器、油冷器等。

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散热器芯体组成,为燃油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重要部件;中冷器是增压发动机必备套件,用于降低空气温度、减轻热负荷、提升发动机效率;油冷器作用是吸收润滑油热量并与空气交换散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