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
新课标物理试题讲解及答案
![新课标物理试题讲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4ea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6.png)
新课标物理试题讲解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C.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真空中D.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答案:A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单向的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R =________。
答案:U/I2.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 ________ 米。
答案:9.46×10^15三、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时加速度为-5m/s^2,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答案:t = (0 - v0) / a = (0 - 20) / (-5) = 4秒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v^2 = u^2 + 2ghv^2 = 0 + 2×9.8×5v = √(2×9.8×5) = √98 = 7√2 m/s四、实验题1.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答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小误差:- 确保滑轮摩擦力小- 保持细线与木板平行- 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质量-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 描述如何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答案:将待测电阻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
调节电源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五、简答题1.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2. 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六、论述题1. 论述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标】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
![【新课标】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71c5e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0.png)
【新课标】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1. 物理学是领域的—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和。
1. 物理学基千与_,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和。
2.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门_课程,旨在落实根本任务,进—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为莫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
3.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和。
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 ,,,,“四个方面。
5.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等要素。
6.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物理课程开设和课程。
7. 在必修课程设计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和现代公民对物理学的。
8. 高中物理课程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物理课程研究的成果,强调课程的、与。
9.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
10. 必修课程:每模块—学分,共计_学分。
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参加用于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11. 选择性必修课程:每模块学分,共计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参加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12. 必修1模块由“Ill/ “两个主题组成。
13.必修1模块注重在机械运动清境下培养学生的科核心素养。
和等物理学14. 必修2模块由“Ill/ 1111 “三个主题组成。
15.必修2模块通过等方法,让学生理解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理解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会从机械能转化和守恒的视角分析物理问题,形成初步的16. 必修3本模块由“。
Ill/ Ill/ /Ill17. 选择性必修1本模块由'18. 选择性必修2本模块由“19. 选择性必修3本模块由“”“ ,,,,Ill/ ”“II I I II I I”“”““四个主题组成。
“三个主题组成。
“四个主题组成。
“四个主题组成。
20. 选修1本模块侧重物理学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内容,由“”“ " II “三个主题组成。
202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62cc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4.png)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一、单选题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2.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借助配重小车可以进行弹射测试,测试时配重小车被弹射器从甲板上水平弹出后,落到海面上。
调整弹射装置,使小车水平离开甲板时的动能变为调整前的4倍。
忽略空气阻力,则小车在海面上的落点与其离开甲板处的水平距离为调整前的( )A.0.25倍B.0.5倍C.2倍D.4倍3.天文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外的一颗红矮星有两颗行星绕其运行,其中行星GJ1002c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0.07倍,周期约为0.06年,则这颗红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A.0.001倍B.0.1倍C.10倍D.1000倍4.三位科学家由于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现有两种量子点分别发出蓝光和红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B.蓝光光子的动量小于红光光子的动量C.在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大于红光的速度D.蓝光在玻璃中传播时的频率小于它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频率5.如图,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绝缘细绳的上端均系在天花板的O点上,下端分别系有均带正电荷的小球P、Q;小球处在某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两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
则( )A.两绳中的张力大小一定相等B.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C.P的电荷量一定小于Q的电荷量D.P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的电荷量二、多选题=t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所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 6.位于坐标原点O的波源在0轴正方向传播。
平衡位置在 3.5mx=处的质点P开始振动时,波源恰好第2次处于波谷位置,则( )A.波的周期是0.1sB.波的振幅是0.2mC.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x=处的质点Q开始振动时,质点P处于波峰位置D.平衡位置在 4.5m7.电动汽车制动时可利用车轮转动将其动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
物理课标及业务能力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课标及业务能力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e397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c.png)
物理课标及业务能力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物理课程标准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1. 请简述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 请列举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模块。
3. 请阐述高中物理课程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
4. 请分析高中物理课程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1. 答案要点:(1)注重基础,强调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4)强调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答案要点:高中物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力学;(2)热学;(3)电磁学;(4)光学;(5)原子物理;(6)现代物理。
3. 答案要点:(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5)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4. 答案要点:(1)高中物理课程与科学:物理课程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为学生提供科学素养的基础;(2)高中物理课程与技术:物理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3)高中物理课程与社会:物理课程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高中物理课程与环境:物理课程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业务能力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浮力的实验方案,并说明实验原理。
2. 请分析欧姆定律在电学中的应用。
3. 请解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列举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参考答案:1. 答案要点:实验方案:(1)准备实验器材:弹簧、细线、烧杯、水、砝码;(2)将弹簧固定在细线上,悬挂在支架上;(3)将烧杯放在弹簧下方,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4)将砝码放入烧杯中,观察弹簧的形变量;(5)将砝码从水中取出,观察弹簧的形变量变化。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答案)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470de844769eae109ed5f.png)
实验中学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检测题(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40 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 科学素养B.知识储备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d4c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b.png)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在受力时,会产生形变,以下哪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A. 塑性形变B. 弹性形变C. 永久形变D. 非弹性形变答案:B2.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会发生变化,那么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3×10^5 m/s答案:A3.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守恒的?A. 动能B. 动量C. 机械能D. 重力势能答案:B4. 以下哪个实验可以用来测定物体的密度?A. 弹簧秤测重法B. 阿基米德原理法C. 光电效应法D. 电磁感应法答案:B5.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定大小的推力作用,但物体没有发生移动,这种情况称为:A. 静摩擦B. 动摩擦C. 滚动摩擦D. 滑动摩擦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始终沿着__________方向。
答案:切线3. 光的折射定律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__________内。
答案:平面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安培(A);伏特(V)5. 物体的动能和其质量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其关系式为动能 =__________。
答案:1/2 × 质量× 速度的平方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解:根据动能公式E = 1/2 × m × v^2,代入数值得:E = 1/2 × 2kg × (5m/s)^2 = 25 J答:物体的动能为25焦耳。
2. 一个电路中,电阻为10Ω,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求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根据欧姆定律U = I × R,代入数值得:U = 2A × 10Ω = 20V答: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0伏特。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0b330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3.png)
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引言: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标试题是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编写的,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现将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进行整理和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力学研究的内容是:A. 物体的运动规律B. 物体的相互作用C. 物体的能量转化D. 物体的发射原理答案:D2.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小汽车在1分钟内以60km/h的速度保持匀速行驶,则汽车保持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为:A. 1000NB. 100NC. 10000ND. 10N答案:D3. 下列哪一个现象解释为多普勒效应?A. 两辆车相对行驶时听到汽车发动机声音的频率B. 听到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时,声音的音调会变高C. 骑自行车时,一个人感觉风很大D. 观察星星时,感觉它们在快速运动答案:A二、填空题:1. 二倍频率声波的周期为______秒。
答案:1/22. 把量热器中的水蓄冷至20°C,再用已知温度的水腔迅速托起量热器的盖子,量热器内水的温度会______。
答案:下降三、解答题:1. 请解释一下电流的定义,以及电流的计算方法。
答案: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其计算方法为:I=Q/t,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表示经过的时间。
2. 请解释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并说明光在折射时的变化。
答案:光的折射是指光束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速不同而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在折射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并且发生弯曲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介质交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一个关系: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结语:以上是关于物理新课标试题及答案的一些整理和总结。
希望这些试题和答案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课标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课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180f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b.png)
高中物理课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D. 空气阻力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方程式是正确的?A. F = maB. F = ma^2C. F = m^2aD. F = a/m答案:A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cm/sD. 299,792,458 mm/s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流的物理量?A. 电压B. 电阻C. 电功率D. 电荷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A. 磁感应强度B. 磁通量C. 磁矩D. 磁极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WD. ΔU = W/Q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 欧姆定律C. 洛伦兹力定律D. 库仑定律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相对论中时间膨胀效应的?A. E = mc^2B. Δt' = Δt/√(1 - v^2/c^2)C. F = maD. Δx' = Δx√(1 - v^2/c^2)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波的干涉现象的?A. 波的叠加B. 波的衍射C. 波的反射D. 波的折射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原子核结构的?A. 核外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电子和质子D. 质子和电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动量?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的颜色答案:A, B12. 以下哪些现象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描述?A. 弹簧的伸长B. 弹簧的压缩C. 橡皮筋的拉伸D. 橡皮筋的压缩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是描述电磁波的性质?A. 波动性B. 粒子性C. 传播速度D. 频率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A. 熵增原理B. 热力学效率C. 热力学循环D. 热力学势能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是描述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A. 波函数B. 薛定谔方程C. 测不准原理D. 相对论答案:A, B, C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________。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四套)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四套)](https://img.taocdn.com/s3/m/36b23d60be1e650e52ea99d5.png)
物理课程标准试题(一)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_相互作用_、最一般的_运动规律_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_科学探究_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_创新意识_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3、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_科学素养_,从知识与技能、_过程与方法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4、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评价上强调_更新观念_,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_过程性_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_教学实践_的改进。
5、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得_4_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_6_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6、高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_自主学习_能力,养成良好的_思维习惯_,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7、物理学是一门以_实验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_猜想与假设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8、选修课程是在_共同必修_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
在选修课程中既考虑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既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其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不同模块,又考虑了不同模块的_相互联系_和共同要求。
9、_观察实验_、抽象思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
![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https://img.taocdn.com/s3/m/da6a02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d.png)
选择题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机械能守恒(正确答案)D. 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一质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运动周期与磁场强度无关B. 质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正确答案)C. 质子动能随磁场强度增大而增大D. 质子运动轨迹半径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正确答案)B.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粒子C.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是波动D. 康普顿效应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在电路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越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越多B.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起隔直通交的作用C. 欧姆定律适用于所有电路情况D.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正确答案)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守恒B. β衰变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释放出的电子(正确答案)C. α衰变是原子核释放出一个氦核,同时质量增加D. 衰变产生的射线对人体都是无害的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时,内能一定减小C.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正确答案)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正确答案)C. 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D.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成正比关于波动和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横波B. 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不会随波迁移C. 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是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D.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性质有关(正确答案)。
(2024)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4)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54fc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4.png)
(2024)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1.填空题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___科学思维___、___科学探究___、科学态度与责任。
高中物理课程由必修课程、___选择性必修课程___、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由___必修1___、必修2两个模块构成。
力是改变物体___运动状态___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___$E=F/q$(其中$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的电荷量)___。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高中物理课程性质的是()A.基础性B.选择性C.综合性D.单一性答案:D。
关于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就能看作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作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答案:C。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路程B.时间C.速率D.加速度答案:D。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测几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答案:B。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如果保持它们的电荷量不变,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A.F/2B.F/4C.4FD.2F答案:B。
3.多选题以下关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D.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答案:ABCD。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答案:ABCD。
2024全国新课标一卷物理
![2024全国新课标一卷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6433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b.png)
选择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经过4s后速度变为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A. 1m/s²B. 2m/s²(正确答案)C. 3m/s²D. 4m/s²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电场线的性质?A. 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B. 电场线从负电荷出发,终止于正电荷C.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势的高低D. 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正确答案)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重物,当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时,其振动周期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重物的质量B. 弹簧的劲度系数C. 重物振动的振幅D.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正确答案)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正确答案)B. 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光的折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D. 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是恒定的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增加双缝的间距,则干涉条纹的间距将:A. 增加(正确答案)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一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A. 0°B. 90°C. 锐角D. 钝角(正确答案)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电磁波的性质?A. 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C. 电磁波是横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正确答案)D. 电磁波只能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不能由变化的磁场产生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C.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其轨道是固定的圆形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正确答案)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将:A. 增大(正确答案)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高中物理最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最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220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c.png)
高中物理最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带答案)高中物理最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理学的研究领域?A. 运动和力的关系B. 生物体的生物力学C. 地球的气候变化D.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答案:C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个物体若受到外力作用,它的什么将会发生改变?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置D.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D3. 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是指什么?A. 能量可以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能量的总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是恒定的D. 能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答案:C4.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波动理论来解释?A. 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面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C. 电子在原子核内的运动D. 热量的传递答案:B5. 在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由哪一项定律描述?A. 欧姆定律B. 法拉第定律C. 焦耳定律D. 楞次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其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称为______。
答案:加速度2.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表面相互______的力。
答案:阻碍3. 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点的______和力的______的乘积。
答案:位移;方向4. 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______电荷的能力。
答案:储存5.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______。
答案:方程组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且反向的。
这意味着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相等大小、反向的力。
这一定律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体现,如杠杆原理、平衡力的判断等。
2. 请简要说明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和应用。
答案: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是,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光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如太阳能电池、光敏电阻等。
新课标标准2024版物理
![新课标标准2024版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9537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6.png)
1.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路程B.速度(答案)C.时间D.加速度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速度达到8m/s,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²B.2m/s²(答案)C.3m/s²D.4m/s²3.下列哪个物理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A.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B.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中达到最高点4.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B.合力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答案)C.分力一定小于合力D.合力与分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5.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A.力B.力矩(答案)C.功D.动能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突然增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变化?A.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B.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C.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运动状态无法确定7.下列哪个物理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汇聚于一点B.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偏折C.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答案)D.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分散成彩色光谱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答案)C.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D.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但与温度无关。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3219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1. 有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10s后突然刹车停下来。
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和刹车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2. 一架飞机以800km/h的速度飞行,飞行员从飞机上往下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在抛出后经过10s才落地。
求物体的下落距离和飞机此时的飞行距离。
3. 一根长为2m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挂着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
求绳子的张力和墙对绳子的拉力。
4.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经过10s后速度减为10m/s。
求汽车刹车时的平均减速度和刹车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5. 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汽车以2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前行驶的距离和刹车后停下来所用的时间。
6. 一架飞机以1000km/h的速度飞行,飞行员往下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的下落时间为20s。
求物体的下落距离和飞机此时的飞行距离。
7. 一根长为3m的绳子一端挂着质量为10kg的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求绳子的张力和墙对绳子的拉力。
8. 一辆质量为1500kg的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汽车以3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前行驶的距离和刹车后停下来所用的时间。
9. 一辆汽车以40m/s的速度行驶,经过5s后速度减为20m/s。
求汽车减速的平均加速度和汽车行驶的距离。
10.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汽车以5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前行驶的距离和刹车后停下来所用的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加油!。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试卷DOC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ed78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9.png)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卷高中物理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探讨的是、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以及所运用的试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中学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接着学习基本的物理学问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增加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发展;相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3. 全部学生要达到中学毕业水平,都必需完成物理1、物理2的学习,必需从中选学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完成学分的物理课程学习。
4.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到,为保证评价的真实、精确、全面,必须要把评价与评价结合起来。
5. 课程资源包括:文字教学资源、、试验室资源和。
6.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实力,养成习惯,能运用物理学问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7.“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中学课标对此实力的基本要求是(1)能的问题。
(2)从表述这些问题。
(3)相识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8.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9.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向学问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向主动获得学问转化,从而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10.“STS”是、和。
二、请推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1.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相识的深化,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代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更。
()2.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标题库
![高中物理新课标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7d805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1.png)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路程B.速度(答案)C.加速度D.时间2.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什么成反比?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质量(答案)C.物体的大小D.物体所受的重力3.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A.影子的形成B.彩虹的出现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平面镜中的像(答案)4.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什么极到什么极?A.正极到负极(答案)B.负极到正极C.两端到中间D.中间到两端5.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A.发声体的振幅(答案)B.发声体的频率C.发声体的材料D.发声体的形状6.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物体的惯性?A.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B.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C.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答案)D.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的性质7.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340 m/sB. 3 × 108 m/s (答案)C. 3 × 105 km/sD.1500 m/s8.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电场强弱的?A.电势B.电场强度(答案)C.电容D.电阻9.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什么状态?A.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B.加速运动状态C.减速运动状态D.曲线运动状态10.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A.小孔成像B.影子的形成C.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弯曲(答案)D.平面镜中的像。
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0bd06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1.png)
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D.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线传播答案:A2.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20N,当它被放置在月球上时,其重力变为:A. 10NB. 20NC. 40ND. 0N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橡胶C. 铜D. 盐水答案:B4.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先正比后反比答案:A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若该力突然消失,物体将:A. 继续以原速度运动B. 立即停止C. 改变运动方向D. 先加速后减速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A. 摩擦生热B. 热机工作C. 电灯发光D. 永动机答案:D7.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A. 等于入射角B. 大于入射角C. 小于入射角D. 与入射角无关答案:C8.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浮力D. 空气阻力答案:B9.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0B. 0.5m/sC. 1m/sD. 2m/s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电流表指针偏转?A. 电流表与电源并联B. 电流表与电源串联C. 电流表与电阻并联D. 电流表与电阻串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是_______。
答案:法拉第3. 光年是_______单位。
答案:长度4. 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_______。
答案:体积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___。
高中物理课标考试(答案)
![高中物理课标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21ac3f376baf1ffc4fadf0.png)
新课程标准考试高中物理(卷)一、不定向选择题(2×10=20分)1 C 8;2.A 第一道;3.A 2003;4.A鲁科版;C人教版;5 A.教科书 B.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C.试听光盘,图书 D.实践基地科研院所6 A.网络技术丰富了课程资源;B.局域网的构建为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机遇;C.为学生创设基于网络下的自主学习环境;D.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7 A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B 倡导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C 信息技术要进入物理实验室8 A 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B 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C 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D 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9 A 理解科学领域的科目所担负的教育任务C 倡导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探究质量D 教科书应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10A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B 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C 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D 重视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评估二.填空题。
(1×30=30分)1.自然科学,基本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实验手段、科学和技术。
经典近代2、2 10 12 3 6 。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5、实验6、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7、考试8、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素质教育9、多样,形成性终结性三.判断题(2×10=20分)1.(√)2.(√)3.(√)4.(Ⅹ)5.(Ⅹ)6.(√)7.(√)8.(Ⅹ)9.(Ⅹ)10.(√)四解答题。
(10×3=30分)1 简述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2 简述高中课程的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______、最一般的______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______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______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3、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______,从知识与技能、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4、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评价上强调______,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______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______的改进。
5、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得______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______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6、高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______能力,养成良好的______,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7、物理学是一门以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8、选修课程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
在选修课程中既考虑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既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其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不同模块,又考虑了不同模块的______和共同要求。
9、______、抽象思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0、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_____。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______、传递信息的能力。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考虑到必修学分中尽量让学生学习物理主干知识,因此后来的这个必选模块只能在选修1-1,选修2-1,选修3-1中选择,因为这三个选修模块都与电磁学内容有关。
()
2、高中阶段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3、课程标准中的“认识”“了解”“阐述”“解释”等行为动词属于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
()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这表明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5、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
()
三、简述题(28分,每题7分)
1、简述高中物理课程选修系列1、选修系列2和选修系列3各自的侧重方向
答:
2、简述共同必修模块中物理2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地位作用
答:
3、简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答:
4、简述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答:
四、论述题(32分,第1题12分,第2题20分)
1、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只有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
然而,怎样才能发现问题?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对伦琴发现X射线的过程加以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895年11月8日,伦琴用克鲁克斯管做实验,克鲁克斯管用黑纸板包着,离管子不远的凳子上放有一张亚铂氰化钡纸。
伦琴给管子通电时,偶然发现亚铂氰化钡纸上出现了一条特殊的荧光。
伦琴认为,荧光要靠光线照射才能激发,荧光是在克鲁克斯管通电时才发生的,而克鲁克斯管被黑纸板包着,不可能有光照射在亚铂氰化钡纸上,因此引起了伦琴的疑问:荧光效应究竟是不是来自于克鲁克斯管?如果是,它到底是什么?伦琴的进一步
研究导致发现了X射线。
答: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
(回答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突出学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科学探究创新意识
3、科学素养过程与方法
4、更新观念过程性教学实践
5、4 6
6、自主学习思维习惯
7、实验猜想与假设
8、共同必修相互联系
9、观察实验
10、课程资源处理信息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述题
1、简述高中物理课程选修系列1、选修系列2和选修系列3各自的侧重方向
答:选修系列1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2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3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简述共同必修模块中物理2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地位作用
答:在本模块中,学生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
3、简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答:(一)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二)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简述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答:相似之处在于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都是科学认识活动,具有方法论上的相似性。
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其目标侧重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学探究是在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水平上展开的,科学探究活动经历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全过程。
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目标是侧重于将前人经验有效地转化为自我经验,其探究过程指的是科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
由于受其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制约,大多数探究活动不可能进行“全过程”探究,而更多的是“片段式”探究,有的探究侧重于设计,有的探究侧重于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四、论述题
1、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只有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
然而,怎样才能发现问题?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对伦琴发现X射线的过程加以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895年11月8日,伦琴用克鲁克斯管做实验,克鲁克斯管用黑纸板包着,离管子不远的凳子上放有一张亚铂氰化钡纸。
伦琴给管子通电时,偶然发现亚铂氰化钡纸上出现了一条特殊的荧光。
伦琴认为,荧光要靠光线照射才能激发,荧光是在克鲁克斯管通电时才发生的,而克鲁克斯管被黑纸板包着,不可能有光照射在亚铂氰化钡纸上,因此引起了伦琴的疑问:荧光效应究竟是不是来自于克鲁克斯管?如果是,它到底是什么?伦琴的进一步研究导致发现了X射线。
答:我们来看伦琴发现问题的过程:第一,伦琴发现了亚铂氰化钡纸发出荧光的现象(此时,只存在着一个现象,还没有形成问题);第二,亚铂氰化钡纸的荧光效应的产生不符合原有的认知,被黑纸板包着的克鲁克斯管不可能有有光线射到亚铂氰化钡纸上,事实和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伦琴在分析了这一矛盾后提出了问题。
伦琴提出问题的过程包括了两个环节:发现现象和对现象的质疑。
在科学探究中,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都应该由这两个环节构成的,或者说具有这两个特征。
上述分析提示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捕捉新现象;二是不断地把新现象和自己的认知相联系,增强质疑的意识。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
(回答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突出学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